跪羊图教案
藏羚羊跪拜教案

藏羚羊跪拜教案教案主题:藏羚羊跪拜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藏羚羊的外貌特征;2. 能够了解藏羚羊的生活习性;3. 能够模仿藏羚羊跪拜的动作。
教学准备:1. 一些关于藏羚羊的图片、视频资料;2. 播放音乐的设备;3. 面具或者画出藏羚羊的形状贴在墙上。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热身活动,如扭动身体、转头、跳跃等,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2. 呈现藏羚羊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藏羚羊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播放有关藏羚羊跪拜的视频,引导孩子们观察藏羚羊跪拜的动作。
4. 让孩子们模仿藏羚羊跪拜的动作,并和孩子们一起练习几遍。
5. 将面具或画出的藏羚羊形状贴在墙上,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依次进行藏羚羊跪拜的游戏。
游戏规则: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围成一个圈,跟随音乐节奏跪拜,当音乐停止时,停止跪拜。
如果有孩子没有停止跪拜,那么就淘汰出圈。
最后留下的孩子获胜。
6. 结束活动: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本教案通过介绍藏羚羊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通过模仿藏羚羊跪拜的动作,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让孩子们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藏羚羊。
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确保教【活动反思】这节课是我第一次尝试使用跪拜游戏来教授孩子们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也获得了一些收获。
首先,我认为我对这个游戏的准备不够充分。
虽然我预先准备了材料和规则,但我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有很多问题。
当孩子们开始提出问题时,我有点措手不及,需要现场回答他们的问题。
下次我会更认真地准备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回答孩子们的疑问。
其次,我发现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非常高。
寸草报春晖、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寸草报春晖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寸草报春晖感恩父母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刻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实际行动起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们为父母庆祝过生日吗?父母为你们做过哪些让你感动的事情?2. 活动一:观看视频《跪羊图》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之恩。
观看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活动二:分享感人故事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感人的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 活动三: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活动四:亲子互动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通过电话或短信与父母进行现场互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文章。
2. 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是否能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实际行动起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班会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班会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孝心行动”,鼓励学生在课后为父母做一些贴心的事情,如准备一杯茶、写一封信、制作一份小礼物等。
2. 举办“孝心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跪羊图》欣赏教案(5篇范文)

《跪羊图》欣赏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跪羊图》欣赏教案《跪羊图》欣赏教案教学背景: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
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亦有之,唯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
那么对父母无情无义之人,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情有义了。
因此.感恩教育,努力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并引导学生通过赏析音乐,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演唱《跪羊图》,让学生进行体验、感悟,唤醒学过程与方法生情绪,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醒孩子们的心灵,润泽他们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生活因为有了父母亲而充满了爱心,充满了温馨和快乐,培养感恩意识。
体会父母对孩子深沉而真切的爱。
体会至爱真情,学会感恩父母。
二、引导学生了解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同学们,如果你拜读或浏览过中华民族的启蒙读本《三字经》的话,一定会记得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开篇语,是的,每个人的心灵都有向善的一面,只不过被商品社会的纷繁和浮华所淹没。
人们只顾得一味去奋斗,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忘记了我们积淀了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那就是“与人为善、与亲为孝、与君为忠、与国为荣”现在有很国家都很推崇我们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应该去传承和发扬么?今天呢,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呼唤亲情孝的感悟”我们小时候听过很多童话故事,谁能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关于乌鸦的故事。
(找学生回答,并引出乌鸦反哺的故事)师:同学们,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呢?人世间的爱有很多种,有师生之爱,朋友之爱等等,但我们每个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共同承载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
藏羚羊跪拜教案教学设计

藏羚羊跪拜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藏羚羊跪拜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藏羚羊跪拜的起源和意义;2.能够正确描述藏羚羊跪拜的动作;3.培养学生的集中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或PPT展示关于藏羚羊跪拜的资料;2.清晰的跪拜动作示范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动物也会跪拜吗?你知道有哪些动物会跪拜吗?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跪拜行为的认识。
二、探究(15分钟)1.展示关于藏羚羊跪拜的图片、视频或PPT资料,介绍藏羚羊跪拜的起源和意义。
2.解答学生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藏羚羊跪拜的意义。
三、示范(15分钟)1.展示跪拜动作示范视频,清晰地展示跪拜动作的每个细节。
2.再次重点强调每个动作细节的重要性,并耐心回答学生的疑问。
四、练习(20分钟)1.学生进行齐身站立的准备动作,然后进行跪拜动作的练习。
2.老师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纠正学生动作中的错误。
五、分享(15分钟)1.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出色的跪拜动作,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鼓励和赞许。
2.学生自愿分享跪拜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
六、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藏羚羊跪拜的起源、意义和动作要点,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2.学生回答总结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七、拓展(10分钟)1.请学生了解其他动物中有类似跪拜行为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2.鼓励学生在家里实践跪拜动作,与家人分享学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1.发展学生跪拜动作的变化和创新;2.请学生自由创作与跪拜相关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作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反馈;2.学生完成对藏羚羊跪拜的相关问题回答。
教案教学设计二:藏羚羊跪拜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藏羚羊跪拜的起源和意义;2.能够正确描述藏羚羊跪拜的动作;3.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或PPT展示关于藏羚羊跪拜的资料;2.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和道具。
藏羚羊的跪拜教案

藏羚羊的跪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2)了解藏羚羊“跪拜”现象的含义和原因。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藏羚羊的兴趣和同情心;(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2. 藏羚羊“跪拜”现象的含义和原因。
三、教学难点:1. 藏羚羊“跪拜”现象的生物学解释;2. 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藏羚羊图片、藏羚羊“跪拜”图片;2. 视频素材:藏羚羊生活习性的视频;3. 资料素材:关于藏羚羊的科普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藏羚羊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藏羚羊的外貌特征;(2)提问:你们听说过藏羚羊“跪拜”的现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 探究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1)展示藏羚羊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藏羚羊的生活习性;(2)引导学生分析藏羚羊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3)提问:藏羚羊为什么要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生活?3. 解释藏羚羊“跪拜”现象的含义和原因(1)展示藏羚羊“跪拜”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现象;(2)讲解藏羚羊“跪拜”现象的生物学解释;(3)提问:藏羚羊“跪拜”现象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4. 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藏羚羊生存的影响;(2)讲解保护藏羚羊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藏羚羊和生态环境?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点;(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六、教学延伸:1.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藏羚羊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2. 组织实践活动:邀请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藏羚羊和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3. 开展校园宣传:鼓励学生制作关于保护藏羚羊和生态环境的海报、宣传册等,提高全校师生的保护意识。
跪羊图舞蹈教学设计

跪羊图舞蹈教学设计一、前言跪羊图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跪羊图舞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舞蹈,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跪羊图舞蹈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跪羊图舞蹈的起源和历史背景;2. 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包括姿势、步伐和手势;3. 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跪羊图舞蹈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整体的节奏感受。
其中,学习跪羊图舞蹈的手势和姿势可能是学生们面临的难点,因为这些动作需要灵活的手腕和身体协调性。
四、教学步骤1. 跪羊图舞蹈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跪羊图舞蹈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包括它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舞蹈基本姿势和步伐练习(20分钟)老师向学生示范跪羊图舞蹈的基本姿势和步伐,并要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老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和帮助。
3. 手势和手部动作的学习(30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跪羊图舞蹈的手势和手部动作,并逐步讲解每个动作的具体含义。
然后,要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注意手部动作的协调和流畅性。
4. 舞蹈综合练习(30分钟)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姿势、步伐和手势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整体的舞蹈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演示,鼓励学生培养舞蹈的节奏感受和整体协调性。
5. 舞蹈展示和分享(20分钟)学生们可以编排一个小舞蹈节目,并由他们来呈现。
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跪羊图舞蹈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舞蹈动作和整体表现的掌握程度。
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准确、流畅;2. 听取学生对跪羊图舞蹈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给出建议。
六、教学心得体会跪羊图舞蹈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舞蹈,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手语课教案

5、每组请出一名小老师,让三位小老师带着大家打。
6、交代回去要多加练习《童话》手语,同时给每个学生一张《跪羊图》歌词,回去可以先背歌词,下节课带过来学习手语。
维持课堂秩序,调动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手语的正确比划。
课后反思
主讲老师:
助教反馈:
Part 3我的教案
2、老师们加上简单队形的变化,表演手语歌《童话》
3、学生组内自行选一首歌编排队形
表演《童话》;维持课堂秩序,调动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手语的正确比划。
课后反思
主讲老师:
助教反馈:
Part 3我的教案
第6节课 主讲:
主题
练习&表演
助教
课题要求(器材及人员):扩音器
课堂时间
1小时
场地
空地
预期目标
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以互动方式,让学生先试着自己比划日常用语,最后告诉大家正确的比法。
5、两人为一组,用所学的日常用语进行情景对话。
6、交代下节课内容,并准备《童话》歌词。
提前准备“手舞足蹈”的手语;维持课堂秩序,调动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手语的正确比划。
课后反思
主讲老师:
助教反馈:
Part 3我的教案
第2节课 主讲:
整
体
目
标
通过手语教学,一方面拓展了孩子们的课外兴趣,另一方面能让孩子增加一份才艺,提高孩子们在才艺展示的信心。同时传授手语的过程中,选择的《跪羊图》能唤起孩子们那颗充满爱的感恩之心
课
程
框
架
第一课时:引入手语&日常用语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一个游戏引入手语,让孩子们感受到手语的作用,同时让孩子掌握基本日常用语的手语表达。
《跪羊图》

《跪羊图》
《跪羊图》是排练节目其一,这是一首感恩歌曲,教化世人知感恩、行孝道,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也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要懂得感恩。
他们用手语舞这种特别的舞蹈形式,用优美的手势传递心中的感情,让大家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因此,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尽儿女之责,善待父母、反哺父母;感恩我们的老师,因为在老师的教诲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恩师;感恩朋友,因为在我们伤心时,朋友能倾听我们的倾诉,在困难时给我们一片希望,我们要珍惜这份友谊,在朋友需要我们的时候,伸出手来;我们还应感恩生活,是生活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让我们收获人生财富,一步步走向成熟,我们要热爱生活,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怨天尤人。
这首催泪的育人歌曲,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同时,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也会传承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父母的感恩,再来唱一次《跪羊图》
请同学们跟我读《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 应无缓
父母命 行无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四、对孝的感悟
在当今这个花花世界,人性之基本好多人都忘了,父母有时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句轻轻的问候,或者你的一个很平凡的拥抱……
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孝顺父母,长辈……
人生存之基本应为孝顺父母,长辈!
2、播放MV《感恩父母》
师:那么你是否还记得(放mv)
3、小结:
师:我们该不该孝顺他们?
生答
师:应该孝顺父母,因为孝是人道第一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二、人为何而孝
1、展示PPT《孝经》
师:我们的孔圣人在《孝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初中音乐补充教材
《跪羊图》 教案
琚湾二中 陈立静
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说一不二,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瞧不起爷爷奶奶,更甚者呵斥、打骂长辈。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这堂音乐课《跪羊图》,对学生进行一次孝的文化感化和教育。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跪羊图》,能有感情地演唱。
意思就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3、学习PPT《弟子规》之【入则孝】片段。
师:对于孝道,我们的古人是有一个标准的,今天为大家介绍《弟子规》,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的道德典范,学习它终身受益。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意思就是:不去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的人,是违背德义的,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尊敬别人,是违逆天理,表象也都是假的。
其实告诫我们。不孝顺父母而孝顺别人,这个人你要对他提高警觉,他一定是别有用心。不能尊敬他的老师,不能尊敬他的尊长,而来尊敬别人,他用意何在?必定有企图,必定有他的目的。为什么?反常。这个人能够孝亲,他也能够孝顺别人,这是真的,是真情自然的流露;他能够尊敬他的尊长、他的长辈,友爱他的兄弟,他对外人也能尊敬、友爱,这是正常的。
所以孝顺父母就是我们做人最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2、播放音乐PPT《跪羊图》
师: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父母的感恩,来听听这首《跪羊图》。
师:这首歌曲好不好听,感不感人?
生答
师: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妈妈照顾它,它感谢妈妈,难道人不会吗?
3、学唱《跪羊图》
请同学们放下心中一切杂念,怀着对父母的感恩来跟老师学唱这首《跪羊图》。
2、通过学唱《跪羊图》,培养学生知恩报恩,孝顺父母之心。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片段,向古人学习孝道。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感化学生,开启孝道心门,让学生明白孝是人道第一步。
教学过程:
一、孝从何而来
1、导入: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来到这个人世间,你的第一个身份是什么呢?
生答
师:是孩子!我们都是作为孩子来到这个人世间的,我们的第一个身份是子女。
6、出示PPT图片(子女不听父母话)
师:再来看看作为子女的我们,又在做些什么呢?呵斥父母、不听祖辈的话、反手伤害父母……
师:这是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吗?
生答
三、如何算尽孝
1、我们应该孝顺父母,不应该忤逆父母,怎样才能做到孝顺父母呢?
2、出示PPT《孝经》片段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4、探讨:歌词里有没有哪一句特别打动你的心?
师:刚才我们都一起演唱了这首《跪羊图》,那么歌词里面有没有哪一句特别打动你的心?
生答
小结:“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
5、出示PPT图片(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
师:看看这些我们的父母们,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甚至于我们的祖辈,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已经养育了一一代人的成长,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儿孙之乐,可是他们却还在为自己的孙辈而辛苦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