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
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设计方案

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烟气脱硫工程是燃煤发电厂的重要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燃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行脱除,以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
本文旨在对一座燃煤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进行设计,以满足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二、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范围为该燃煤发电厂的脱硫工程,包括烟气脱硫系统的选型和设计、设备布局、管道连接、电气控制、自动化系统等内容。
三、设计依据1. 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3. 《电站燃煤脱硫设计规范》;4. 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四、工程概述该燃煤发电厂的烟气脱硫工程根据煤种和燃烧技术选择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包括石膏浆液制备系统、吸收塔、石膏浆液排放系统等。
脱硫系统将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前后分别进行烟气预处理、脱硫剂输送、冷凝水处理等工序。
五、设计方案1. 石膏浆液制备系统石膏浆液制备系统包括石膏破碎、石膏悬浮、石膏水浸出、石膏搅拌、搅拌后的石膏浆液储存等工序。
选用高效、可靠的制备设备,并设置适当的石膏浆液搅拌时间,以确保石膏浆液的最佳制备效果。
2. 吸收塔吸收塔是烟气脱硫的核心设备,对吸收塔的选型、结构和布局至关重要。
基于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选择合适的吸收塔类型,并结合该燃煤发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布局,以满足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3. 石膏浆液排放系统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废水和石膏浆液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
设计合理的石膏浆液排放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废水管道、石膏浆液储存罐等,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烟气净化系统除硫之外,燃煤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还包含颗粒物、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合理的烟气净化系统,包括除尘设备、脱硝设备等,以满足烟气排放标准。
5. 供电系统脱硫工程对供电系统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计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包括配电装置、电缆敷设、电气控制柜等。
火电厂除尘

5、防止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来防治飞灰污染 (2)建造高烟囱来防治飞灰的污染和二氧化硫污染, 或者利用脱硫装置来除去烟气中的硫。 烟囱:300m 脱硫方法:煤脱硫、炉内脱硫和烟气脱硫 (3)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方面来考虑怎样设法减少氮 氧化物的形成。如利用烟气再循环来降低火焰温度, 减少过剩空气量以及采取逐步向炉内供给空气的“分 段燃烧法”的方法
——利用电晕放电,使气体中的尘粒带上电荷,并通 过静电场的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器。 1、电气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放电极(电晕极)接负极,集尘极接正极 •空气中的自由离子向两级移动—— 电流——离子高速撞击空气中的中性 原子——分解为正负离子称为空气电 离——空气成为导体,放电极的负离 子和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移 动,途中与飞灰撞击,并黏附在飞灰 尘粒上——移向正极,集尘极。
2、电气除尘器的结构
1)电晕极:使气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极 2)集尘极:要求荷电粉尘易于沉积,粉尘易于振落,用料 少,刚度好,宜制作 3)振打装置4)气体均匀分布装置
3、电气除尘器的特点
• 适应性强,可置于300℃以上的烟气中 • 可处理的灰粒度为:0.05~20μm,除尘效 率基本上不受负荷变化的影响,阻力小,约 为100~150pa • 除尘效率高达90%~99% • 控制系统复杂,本体设备庞大,一次投资大, 对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的要求严格 • 目前国内、外发电厂普遍使用电气除尘器对 烟气进行除尘
负压气力除灰系统适用于输送距离在200250m范围内然后将灰渣集中再经转运设备或车辆运到厂外正压气力除灰系统适用输送细灰在15002000m范围内一般用此系统送干灰到综合利用工厂的贮灰仓或电厂厂区外再转运正负压联合系统即依靠正压输送细灰负压抽吸灰渣或负压集中细灰经正压输送到较远的地方然后再用转运设备向外运送
电厂除尘工艺流程

电厂除尘工艺流程
《电厂除尘工艺流程》
电厂除尘工艺流程是指在燃煤电厂等工业生产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等方法去除烟尘和颗粒物,以保证环境空气的清洁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首先,对于燃煤电厂来说,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灰尘,其中包含各种有害的颗粒物和化学物质。
为了净化烟气,保护环境,通常采用除尘器进行处理。
常见的除尘设备有电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等。
在电厂除尘工艺流程中,首先需要通过预处理来降低颗粒物的浓度,这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比如惯性分离器或旋流分离器来实现。
然后,尘气进入除尘设备,通过电场或湿式洗涤,去除大部分颗粒物。
最后,净化后的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同时对尘灰进行处理和回收。
除尘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洗,以确保高效的除尘效果。
此外,还需要配合其他辅助设备如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等,以达到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总的来说,电厂除尘工艺流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程,需要结合物理和化学原理,通过一系列操作和设备,实现对烟气中颗粒物的有效去除和处理,保障环境空气的清洁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燃煤锅炉除尘系统的设计完整版

燃煤锅炉除尘系统的设计完整版燃煤锅炉除尘系统的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XXXXXX⼤学本科⽣毕业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热能与动⼒⼯程设计题⽬:燃煤锅炉除尘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年⽉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度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家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益受到重视,排放控制要求越来越⾼。
近年来,袋式除尘器技术发展迅速类的⽣活同时也影响整个地球的⽣态发展和平衡,所以烟⽓粉尘排放污染问题,滤料及配件性能不断地提⾼,滤袋的使⽤寿命得到延长,袋式除尘器适⽤性越来越⼴,在电⼒、⽔泥、钢铁、冶⾦和化⼯等⾏业得到普遍应⽤。
在⼯业烟尘治理过程,与静电除尘相⽐,在⼀些⽐电阻⾼、颗粒微细、成分特殊的粉尘场合,选⽤袋式除尘器可以保证烟⽓⾼效、稳定、微量排放。
所以袋式除尘器是⼀种较理想的⾼效除尘设备,其排放浓度可以实现≤5-50mg/Nm3。
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也称管式低压脉冲除尘器)该技术是2世纪80年代初从瑞典菲达公司引进的,近⼆⼗多年来,已经成为国内⽣产脉冲袋式除尘器所有⼚家的主导产品,是⽬前世界上应⽤最成功的布袋除尘技术,已经成功运⾏在钢铁、⽔泥、化⼯、机械等⾏业。
本⽂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个包括脉冲式袋式除尘器在内的除尘系统。
关键词:锅炉除尘袋式除尘器脉冲式环保⽬录1绪论课题背景及意义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因此,⼤⽓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
据统计,⼤⽓污染物中,87%的⼆氧化硫、67%的氮氧化物、71%的⼀氧化碳和60%的烟尘来源于煤的燃烧。
⼯业粉尘和有害⽓体严重影响着⼈们的⾝⼼健康,尤其是PM10吸⼊后对⼈体呼吸系统的危害极⼤,如PM10在五天内平均浓度增加103/mg ,1天内总死亡率将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管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
⽕⼒发电(thermalpower,thermoelectricitypowergeneration是指利⽤、⽯油、液体、⽓体燃料燃烧时产⽣的热能,通过热能来加热⽔,使⽔变成⾼温产⽣⾼压⽔蒸⽓,然后再由⽔蒸⽓推动发电机继⽽发电的⼀种发电⽅式。
电厂燃煤除尘操作规程

电厂燃煤除尘操作规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电厂作为电力的重要生产单位,其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供电保障和环境保护。
燃煤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其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厂燃煤除尘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电厂的有效运行和环境保护。
首先,电厂燃煤除尘操作规程中应明确规定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包括除尘设备的启停操作、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范等。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除尘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提高除尘效果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次,在操作规程中还应规定燃煤除尘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清理设备周围杂物,确保设备无须维修和清理。
其次,进行除尘设备的启动和运行,确保设备在工作状态下进行。
同时,根据燃煤余热、炉渣和灰渣的情况,调整设备工作参数,以提高除尘效率。
最后,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洗,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除尘效果。
此外,操作规程中还应明确规定燃煤除尘设备的监测和排放标准。
通过监测除尘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排放浓度,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排放超标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确保燃煤电厂的排放污染物不超过环保标准,保护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操作规程中还应对燃煤除尘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进行详细规定。
当发现除尘设备出现故障、损坏或效果不佳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同时,要对维修和更换的流程和方法进行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最后,电厂燃煤除尘操作规程还应包含应急处理措施。
当在操作过程中突发事故或设备故障导致除尘效果显著下降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例如,及时启动备用设备,调整相关参数,确保除尘效果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电厂燃煤除尘操作规程是保证电厂运行正常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通过明确设备使用和维护、规定操作流程、监测排放标准、维修更换规定和应急处理措施,能够确保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果。
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实施方案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课题设计任务4:第九组系统方案:(3)先预处理(重力沉降室),再收尘设计除尘系统,使用脉冲电除尘器.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建环111班学号姓名:29号聂金金指导教师:石发恩蒋达华2013年1 月4 日目录1 概述31.1设计目地31.2设计任务31.3设计依据及原则31.4锅炉房基本概况31.5通风除尘系统地主要设计程序41.6设计要求51.7课题背景52 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地计算8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8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8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8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9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地计算93 除尘器地选择103.1单台除尘器应该达到地除尘效率103.2火力发电厂常用除尘器103.3工况下烟气流量和含尘浓度:103.4重力除尘器地设计113.5电除尘器设计133.6 供电装置脉冲供电除尘器介绍203.7电除尘系统脉冲供电装置选择223.8 DBP系列电除尘器地介绍243.9 选择电除尘器293.10重力-电除尘器设计结果及其选型一览293.11排灰系统设计核算304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地位置及管道地布置33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地原则334.2初始管径地确定334.3实际烟气除尘管径地确定344.4最终除尘系统地管径364.5烟道地设计计算375烟囱地设计385.1烟囱高度地确定385.2烟囱直径地计算385.3烟囱地抽力396 系统阻力计算416.1摩擦压力损失416.2局部压力损失427 系统中烟气温度地变化437.1烟气在管道中地温度降437.2烟气在烟囱中地温度降448 风机和电动机地选择及计算458.1标准状态下风机风量计算458.2风机风压计算458.3电动机功率计算468.4风机,电机型号地选择468.5绘制风机和管网地特性曲线479投资估算499.1总设计说明499.2 编制内容和依据509.3总投资估算5110设计小结5511参考文献5712致谢581 概述1.1设计目地通过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地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地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地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工业通风与除尘系统地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地能力.1.2设计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原设计有两台20t/h地燃煤锅炉.在标准状况下每台产生地烟气量为Q=85000m3/h,含尘浓度为10g/m3,要求每台排放地烟尘浓度≦150mg/m3,除尘系统地除尘效率要达到98.5%.居民区位于工厂地东南面,工厂设在最小频率风向地向上侧.1.3设计依据及原则严格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烟尘浓度排放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进行设计计算.1.4锅炉房基本概况表1锅炉蒸发量为20t/h地燃煤锅炉共2台,型号为SHL20-2.45-AII炉排有效面积22.19(m2),设排烟口为5×4.6(m)安装后尺寸为13.15*8.4*12.2当地平均气流风速v=4m/s设计耗煤量:3500kg/h(台)排烟温度:160°C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a=1.4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50 Pa当地大气压:97.86 K 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C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设空气含湿量=12.93g/m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煤地工业分析值:CY=80% HY=10% SY=1% OY=5%NY=1% WY=10% AY=15% VY=13%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150mg/m3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1.5通风除尘系统地主要设计程序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碳浓度地计算.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地分析确定.3.除尘器地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地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道地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风机及电机地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地种类、型号和功率.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地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地简图等类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装订成册.7.图纸要求(1)除尘系统图一张.(2)除尘系统平面图、剖面布置图2-3张.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1.6设计要求要求选择适当工艺,除尘器收集地粉尘沉积在集灰斗中,定期开动螺旋排灰机将灰送到集灰罐,最后用汽车送到烧结配料仓综合利用.1.7课题背景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地烟尘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地主要构成部分.而我国能源资源地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以煤为主地能源结构将会长期存在.我国火电厂站地建设发展建立在较为落后地工程技术基础上.虽然近年来已经逐步淘汰技术落后地300MW以下地小型火电,但较多地中型及部分中型以上地火电厂烟尘净化技术和设备,仍难以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地要求.况且对于电力日益上升地需求,势必还会导致火力发电规模地稳步提升.由此导致地烟尘排放量还会持续加大.随着国家《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等相应法规不断地修订,节能减排地环保措施日益严格,相应地除尘工艺配置技术也会受到更大地关注.1.7.1大气烟尘、灰尘排放与污染简述目前,我国以燃煤烟尘排放造成地大气污染已相当程度地危害了人们地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了巨大地经济损失.严重地大气污染状况成为人们对社会不满地因素之一,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地影响,调查表明,我国大气污染地特点主要是由能源结构决定地,属于煤烟型污染.我国能源结构中有75%是由煤为原料组成地.全国城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国近2/3地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并且近三成地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分布在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这与当地高能耗地产业结构和荒漠化地环境条件有关.据环保部今年最新公布地信息表明,我国东部地一些城市和地区,由大气中飘尘(<10μm)形成灰霾天气地天数,已占全年总天数地三到五成,呈现日益增多地趋势,严重地影响空气质量及其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对人体地健康也显现出新地危害源.火电厂排放是大气烟尘、灰霾地重要或主体来源.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地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地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地65%.有关大气污染地参考信息极多.本文不作引述.1.7.2 典型火电厂系统流程简介火电厂地燃料构成决定于国家资源情况和能源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火电厂地燃料主要是煤炭,燃用煤一半以上是烟煤,贫煤次之,无烟煤在10%以下.目前已有专用煤矸石作为燃料地环保型火电厂建成投入运行.现代化火电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地生产电能与热能地运行体.它由燃料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最主要地设备是安装在发电厂地主厂房内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一般安装在独立地建筑物内或户外,其它辅助设备如给水系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等,分别安装在主厂房、辅助建筑或露天场地.火电厂基本生产过程是,煤炭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其热量释放出来,传给锅炉中地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又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以驱动发电机输出电能.火电厂效率可达40%,即把燃料中40%地热能转化为电能.大中型地燃煤火电厂,一般采用煤粉炉,其生产过程是:将原煤经碎煤机破碎、磨煤机磨成煤粉,用热风吹送,喷入锅炉炉膛,通过煤粉燃烧生成地高温烟气,首先加热炉膛内地水冷壁管与过热器管,然后经过烟道内地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而进入除尘器,在清除烟气中地飞灰尘粒之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燃煤火力发电厂地一般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图1 燃煤电厂地流程图1.7.3中、大型火电厂除尘系统工艺概述(1)传统除尘工艺配置在环保要求较低,国家对烟气排放浓度限制不太严格地阶段,烟气除尘工艺配置只是单一地单级低效除尘器配置模式.这其中包括湿式除尘工艺及设备.湿式除尘器是利用液体(通常为水)来去除含尘气体中地尘粒和有害气体地设备.主要是利用水滴、水膜、气泡去除废气中地尘粒,并兼备吸收有害气体地作用.湿式除尘器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低,占地面积少.选择适当地液体(根据有害气体地性质确定)可起到既除尘,又净化有害气体地作用.但是,从湿式除尘器中排出地泥浆要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湿式除尘器地代表类型有洗涤塔、冲击式除尘器、旋风水膜除尘器和文丘里管式除尘器.(2)环保型除尘工艺配置当烟气浓度排放要求比较高时,低效率地除尘设备所处理地烟气排放浓度不能够达到国家限制地排放浓度限值.这时,高效环保型地除尘工艺和设备是处理烟气地必须选择.火电厂在烟气处理设备方面,除尘器地选择多以除尘效率较高地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目前在国内应用还较少)为主,两者地除尘效率都可以达到99%以上.在除尘工艺方面,除和传统一样地单级除尘工艺外,还有多级式地组合式除尘工艺.这种组合式地除尘工艺地配置是以机械式除尘器在前端充当预除尘设备,以除尘效率高地除尘器在后端起主要地除尘作用,这种组合式地除尘工艺较单级式除尘工艺,不但在除尘效率上有很大地提高,而且在设备运行费用方面有所降低.且可弥补静电除尘器运行上地一些缺陷,如耗电量、供电故障、维护费用高等.(3)高效综合性除尘工艺配置随着我国环保事业地不断发展和环保法规地不断完善,国家对火电厂燃煤污染物排放提出更加严格地标准.特别是二氧化硫与烟尘两大主体污染物火.火电厂采取脱硫与除尘一体化或综合化措施已势在必行.2002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制定地《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对烟气脱硫技术选择做出以下规定:燃煤含硫量大于2%或者大容量机组(>200MW)宜优先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脱硫率和投运率要分别高于90%和95%;燃煤含硫量小于2%或者中小容量机组(<200MW),以及老机组改造,在满足排放标准前提下,可以采用干法、半干法、以及其他费用较低地脱硫技术,脱硫效率要高于75%,投运率要高于95%;对于中小型工业锅炉(产热量<14MW),提倡采用低硫煤、固硫型煤、洗选煤等,原来采用湿式除尘设备地宜优先采用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该技术政策也对烟气脱硫设备提出以下要求:使用寿命要超过15年;脱硫设备主要工艺参数(PH、液气比、SO2出口浓度)要有自控装置;脱硫产物应稳定化,没有再次释放二氧化硫危险;脱硫产物和外排废水要安全处置,不发生二次污染;烟气脱硫设施上应安装连续监测仪器.技术政策针对目前燃煤烟气净化技术现状,鼓励研究开发新型烟气脱硫工艺和装备,鼓励开发脱硫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鼓励开发回收硫资源地技术.根据上述政策规定和对已经采用脱硫工艺电厂调查情况,选择设计电厂合适地脱硫工艺和装备.目前大型电厂和大型锅炉,除尘设备都选择电除尘器,对脱硫工艺选择都持非常慎重地态度,基本上都是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后才决定.沿海火电企业选择海水脱硫工艺,其它地域地火电厂多数选择湿法石灰石/石膏工艺,或其它推荐工艺.中小型电厂对除尘和脱硫工艺地选择比较多样化,设计者地自由度也比较大一些.400t/h 及其以上锅炉一般采用电除尘器,75t/h以下锅炉多数采用湿式除尘器.脱硫工艺地选择和除尘装置选择有一定关系,采用电除尘器地电厂,可以考虑地脱硫工艺有:湿式石灰/石膏法工艺、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炉内喷钙炉后活化工艺等,75t/h及以下锅炉采用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地比较多.2 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地计算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建立煤燃烧地假定:(1)煤中固定氧可用于燃烧;(2)煤中硫主要被氧化为 SO 2;(3)不考虑NOX 地生成;(4)煤中地N 在燃烧时转化为N 2.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7.07.056.5867.1(67.4'3kg m O S H C Q Y Y Y Y a -++= 式中Y C =80%,Y H =10%,Y S =1%,Y O =5%——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地质量分数.结果为a Q '=9.5)/(3kg m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8.0'79.0'016.024.12.11)375.0(867.1'3s kg m N Q Q W H S C Q Y a a Y Y Y Y ++++++=式中a Q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kg m /3;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分数,10%;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分数,1%.结果为s 'Q =20.43)/(3kg m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1016.1'3a s s kg m Q Q Q )(-+=α式中α——空气过量系数;s'Q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kg m /3; a 'Q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kg m /3;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 应以/h m 3计,因此,设计耗煤量⨯=s Q Q结果为s Q =24.29)/(3kg m Q =85000/h)(m 3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式中sh d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地质量分数,68.3%; Y A ——煤中不可燃成分地含量;15%s Q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kg m /3.结果为C=0.01 )/(3m kg =10(g/m3)=10*1000=10000)/(3m mg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地计算)/(102S 36s Y 2m mg Q C so ⨯=式中 Y S ——煤中含可燃硫地质量分数;1%s Q ——标准状态下燃煤产生地实际烟气量, kg m /3.结果为 2so C =1951)/(3m mg )/(d 3s sh m kg Q A C Y•=3 除尘器地选择3.1单台除尘器应该达到地除尘效率CC s-=1ηη=1-150/10000=98.5%sC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3/m mg ;C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3/m mg .结果为 η =98.5%3.2火力发电厂常用除尘器表23.3工况下烟气流量和含尘浓度:()h m TQT Q /3''=C´=CT´/T 式中Q ——标准状态下地烟气流量,)/(3h mC ——标准状况下地烟气流量, (mg/m3) T´——工况下烟气温度,KT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 K结果为Q´=85000*(160+273)/273=134817(m3/h)Q´=134817/3600=37.5(m3/s)C´=10*1000*(160+273)/273=15.86*1000(mg/m3)3.4重力除尘器地设计重力除尘器就其本身地特点而论,能分离>30µm地较大颗粒,主要用于高效除尘装置地前级预除尘.采用预除尘能使后续装置地规模负荷降低,节约总投资.重力除尘器虽属传统型地除尘装置,但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压力损失小,运行与维护费用少,仍然具有一定地优势.重力除尘器地配置台数要配合后续电除尘器地需求而设定.设计捕集粒径为40µm,密度为2150kg/m3地粒子,捕集效率为ηd=90%.重力对总烟尘地除尘效率在30%--50%,取40%.表3已知粉尘粒径分布情况表4经重力除尘器后粒径分布情况表5粉尘比电阻值表63.4.1重力沉降室设计过程(1)沉降速度Vs=gρc dc2/18μ (m/s)式中pc─尘粒密度;dc─尘粒直径;g─重力加速度;μ─气体地动力粘性系数.Vs=9.80*2150*(40*10-6)2/18*(2.43244*10-5) =0.077(m/s)重力沉降室地控制速度在0.4-1m/s之间设计中取0.5m/s(2) 重力除尘器长L 宽W ,高H 取4L≧H v/Vs =4*0.5/0.077=26mW=Qˊ/H v =37.5/4*0.5 =18.75考虑安装施工W取19m.所以重力沉降室取长度L = 26m时,宽度为W = 19m;高度选为H =4m(3) 底部支架设计重力沉降室设为两个灰斗,底部支架采用工字钢作为支架,沿气流方向设三根支柱,支柱间距为13m.支柱高度为1.5m,(4)设计中重力沉降室压降取120Pa.(5)设计中用两台重力沉降室分别对两台锅炉烟气预处理.图2 重力沉降室示意图3.5电除尘器设计3.51主要参数计算过程(1) 电除尘器地台数:处理一台锅炉烟气量为37.5m/s ,两台锅炉选用两台电除尘器单独工作.(2) 电场风速地确定(v)烟气在电除尘器内流速大小一般在0.5-1.5m/s范围内,过高地电场风速不仅使电场长度增加,占地面积加大,而且会引起粉尘地二次飞扬,降低除尘效率;反之,在一定地处理烟气条件下,过低地电场风速必然需要大地电场断面,这样导致设备庞大,不经济,所以电场风速地选择应适当.对于煤粉式锅炉,由于燃后地烟尘粒径主体部分在3~11微米之间,故不应取过高地电场风速,以免引起二次扬尘,故本设计取1.0m/s.(3) 电除尘器地截面积F'=Qˊ/v =37.5/1=37.5 (m2)电除尘器地效率:该除尘系统为二级除尘器系统.经重力除尘后,再经静电除尘器进一步净化除尘,所以电除尘器效率可以小于98.5%,根据η=1-(1-η1)*(1-η2)重力除尘器η1=0.4,所以电除尘效率为η2=97.5%(5) 确定有效驱进速度ω影响驱进速度ω地因素很多,比较难确定.影响驱进速度地因素有煤地含硫量、水分、灰分、碱性氧化物地含量等.这些值越大,驱进速度越大;同极距越大,驱进速度越大;比电阻越大,驱进速度越小.对于电厂锅炉,虽然影响驱进速度地因素很多,但实际上煤地含硫量和粉尘地粒径分布是影响驱进速度地主要因素.根据经验,当燃煤含硫量大于0.5%,小于2%时,氧化钠含量大于0.3% ,电晕线为芒刺,同极距为300mm时,其有效驱进速度ω可由下式计算表7查上表k=0.90,煤含硫为1%,w=7.4*1.3*10.625*0.90=8.658(cm/s)满足课本《工业通风》P102页,锅炉烟灰有效驱进速度范围.(6)收尘面积确定所以根据公式A=1598 (m2)选择电除尘器地实际极板面积时,要考虑各种参数地准确性和电除尘器地结构等方面地影响,应将极板面积,适当增加一些余量,一般按5%左右考虑.A'=1598*(1+5%)=1680(m2)(7)比集尘极面积(f)f= A'/Q=1680/37.5=44.8(s/m)所以η=97.93% 大于97.5%,所以系统可以达到要求地除尘效果.(8) 电场数(n)地确定在卧式电除尘器中,一般可将电极沿气流方向分为几段,通称几个电场.为适应粉尘地特性,达到较好地效果和电极地清灰性能,对要求净化效率高地电除尘器,一般选择3~4个电场,本次设计采用3个电场.Fˊ=37.5(m2) h=4.33(m)因电除尘器宽度不宜过宽,可相应增加电场高度来降低宽度本次设计取 h=6.5m. (10) 同极距(2S)地确定:目前工业电除尘器地极间距为200——450mm,研究表明,如果极间距加宽,增大了绝缘距离,提高了火花放电电压;加宽极间距可以提高两级工作电压,粉尘地驱进速度也相应提高,电除尘器内电极地安装和维修都较方便;同时,由于粉尘驱进速度地增大,在处理相同烟气量和达到相同地收尘效率条件下,所需地收尘面积也减少了.但极间距增加,极间电压也会增加,耗电量也会增加,增大了运行成本.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采用300mm地同极距.所以Z=20.6 取整Z=21(12) 电场断面(F)实际断面积 F=Z*h*(2s-Kˊ)=21*6.5*(0.3-0.02)=38.22 (m2)则实际风速v=Qˊ/F=37.5/38.22=0.98 (m/s)A'=1598*(1+5%)=1680(m2),h=6.5m,Z=21,所以L=6.15m,选用三个电场,则每个电场长度:L=2.05m.(14)选用地阳极板板宽为480mm,每个电场长度方向需要地阳极板数:N=L/480=2050/480=4.27故需要地板块数为5块,电场有效长度L=0.48*5=2.4(m)3.5.2 主体核算A. 宽度方向尺寸计算(1) 电场有效宽度:B有效=Z(2s-k')=21*(0.3-0.02)=5880(mm)则B=300*21+4*100+300=7000(mm)单室宽 B1 =2Sz+2△=300*10.5+2*100=3350(mm)L k=7000+2*5=7010 (mm)H=6500+200+40+200=6940(mm)取H=7000(mm)(2)灰斗上端面到支柱基础面地距离H2:电除尘器内部垂直方向最长构件, 在去掉灰斗后可从下部顺利取出,故取: H2=7000(mm)则L H=2*450+2*3*470+2*380+3*2400=11680(mm)所以L d=2400+2*470+190=3530(mm)X=450+470+2400/2+3530/2=3885(mm)3.5.3电除尘器零部件地设计和计算h 7=1.732(11680/3 -300)/2=3112(mm)(2)进气箱,采用水平引入式进气箱,取进口处风速v=8m/s.①进气箱进气口地面积为(一个进气口).F0=Q´/8=37.5/8=4.6875(m2)可取F0=2500*1875(mm)L z=0.55*(7000-350-600-2500)=1950(mm)③进气中心高度Hz为Hz=(1950-100)*tan500 +600+850+0.5*2500=4905(mm)(3)出气箱尺寸:①出气箱小端面积 F1=F0=4.6875(m2)②出气箱长度 Lw=0.8Lz=0.8*1950=1560(mm)③出气中心高度H出气中心高度应大于进气中心高度,以防止烟尘接水平流出,本次设计取出气中心高度H=5500(mm)(4) 气流分布板进气箱气流分布板结构形式采用多孔板式,出气箱气流分布板结构形式采用槽型板式. (5)电除尘器压力损失,50-130Pa,设计中取80Pa.图3电除尘器一个进气口,三个灰斗示意图图4 除尘过程示意图1-电晕极,2-电子,3-离子,4-粒子,5-集尘极,6-供电装置,7-电晕区3.6 供电装置脉冲供电除尘器介绍3.6.1脉冲供电电除尘器White和Hall于1947-1952年地研究工作是对脉冲供电方式最早地研究.对脉冲供电方式地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初期研究与早期开发(1947-1970);(2)中期开发与现场论证(1970-1980);(3)商品化阶段(1980-至今).虽然早期开发研究工作证实了脉冲供电地几个主要优点,但进一步地工作却因缺乏可靠地大功率开关器件而被推迟.到了1970年,由于各国制定了更为严格地控制环境污染法规、低硫煤地广泛应用以及可靠地大功率固体SCR开关器件地不断开发,脉冲供电引起了全世界电除尘界地重新关注,并在80年代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1)脉冲宽度主要分为三种:Masuda地微秒级以下地脉冲,Ion Physics地1-2微秒地脉冲和大量50-500微秒地脉冲,其中最常见地是50-200微秒地脉冲.(2)开关元件地不同:有晶闸管,火花间隙和电力闸流管.而只有通过火花间隙才可以获得上升时间快地窄脉冲.(3)波形地不同:有单脉冲、脉冲数目可达8个地衰减地脉冲组和震荡地窄脉冲. (4)与电除尘器地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直接将高压脉冲连接至电除尘器或者通过脉冲变压器将低压脉冲调高后再连接至电除尘器.实际应用中大多是将高压脉冲叠加到可调地直流基值电压上.对于高比电阻灰尘,基值电压应调到等于或者略小于起晕电压.而对于比电阻在11101010−cm⋅Ω地灰尘,基值电压在略高于起晕电压时可以极大地改善电除尘器地整体运行性能.Musada地被称为“Eldyne Pulser”地脉冲是一种上升时间很短(50-100ns),脉冲宽度很窄(0.1-1sµ)峰值为50-150千伏地脉冲.用此脉冲系统对烟气温度为350℃地焚化炉电除尘系统供电地实验取得了很好地结果.由于产生地高强度地电晕和等离子体发生地化学反应,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脱除烟气中地xNO,xSO和汞蒸气.3.6.2实际应用中地脉冲供电系统简介(1)F.L.Smidth对实际应用地电除尘器地微秒级脉冲供电技术和应用做了大量地研究工作.实际应用地100多台脉冲供电系统地可靠性和性能都很好.这些脉冲供电系统主要应用在水泥厂(65%)、飞灰处理(22%),其他地用在石灰窑、壁炉冷却等场合.所有地系统都包括对基值电压,脉冲电压,脉冲重复频率,火花率和快速灭弧地自动控制装置.对这个脉冲供电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不断地进展.世界范围内很多个国家都使用了如图5所示地贮能式脉冲供电系统.它采用贮能式原理,有显著地节能优点.其典型参数是脉冲宽度50-200sµ,脉冲重复频率25-400pps,基础直流电压40kV,脉冲幅值60kV.图5 F.L.Smidth贮能式脉冲发生器原理图(2)GEESI设计了脉冲宽度约为700微秒地宽脉冲系统.显而易见,脉冲宽度在500-1000微秒地脉冲电源供电效率不高,而且达不到最佳脉冲供电地要求.因此,GEESI 放弃了宽脉冲地实验,并于1983年重新设计了如图6所示地脉冲供电系统.这个系统与早期Smidth地系统相似.在南非和美国对此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试,直到1987年,此系统才得到实际应用.图6 通用电气脉冲供电原理图(3)Flakt地脉冲供电系统如图7所示.晶闸管开关通过电感连接到电除尘上.直流基值电压与产生脉冲地电压取自同一高压电源.这种设计可以自动产生与起晕电压相等地基值电压.此脉冲供电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大地成功,尤其在处理高比电阻灰尘时,除尘性能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程工艺设计

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程工艺设计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大气污染物浓度在许多城市居高不下.燃煤设施烟尘控制一直是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
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其形成和燃煤引起大气污染关系十分明显。
为了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国家制定了双控区行动计划,重点是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把烟尘和二氧化硫净化过程放在一起考虑,是本专业常设毕业设计题目之一。
由于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缺乏,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也是难度较大的毕业设计课题之一。
指导教师需要合理考虑设计要求和设计深度,以便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第一部分: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概论1、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艺设计特点和深度要求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工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业务活动,也是环境工程技术近期开发的热点领域。
我国发电厂几年来装备大型化速度明显加快,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的主力机组,大批中小机组被淘汰。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和残次燃料综合利用电厂发展速度也很快,各地出现了大批以中小锅炉为核心的城市热电厂和坑口综合利用电厂。
针对大型电厂和中小型燃煤电厂的烟气净化技术近年发展速度很快,并基本上走了两条不同的技术开发路线。
对于大型电厂和大型机组,我国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为主的发展路线。
从90年代初至今,已经引起20多套大型烟气脱硫系统.通过近20年的努力,一些大型环保工程公司通过同国外公司合作和购买专利技术方式,已经基本掌握了部分大型电厂烟气净化工艺和技术。
但由于大型电厂烟气脱硫系统和装置的复杂性,还有许多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其中包括大量的专利技术。
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型电厂烟气脱硫仍处于引进技术消化和装备国产化阶段,在一些大型环保工程公司,初步形成烟气脱硫项目总体设计和总体承包能力。
但是,这项技术还远没有普及,还没有成为一般环境工程师的日常业务领域。
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处理设计

题目:20t/h(蒸发量)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工艺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前言 (4)1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题目1.2 设计原始材料 (6)2. 设计方案的选择确定 (7)2.1 除尘系统的论证选择 (7)2.1.1.2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及选用| (8)2.1.1 预除尘设备的论证选择 (8)2.1.1.1 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 (8)2.1.1.2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及选用 (8)2.1.1.3 旋风除尘器分割粒径、分级效率和总效率的计算 (10)2.1.2 二级除尘设备的论证选择 (10)2.1.2.1二级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及特点 (15)2.1.2.2 二级除尘的结构设计 (17)2.1.3 除尘系统效果分析 (17)2.2 锅炉烟气脱硫工艺的论证选择 (17)2.3 风机和泵的选用及节能设备 (24)2.4 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 (24)2.5 设计结果综合评价 (25)3 附图1 旋风除尘器结构图附图2 烟气净化系统图我国大气治理概况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废气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
为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九五”以来,我国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大气污染的防治也取得重要进展。
在“八五”、“九五”期间,国家辟出专款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在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效应机理、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影响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体系,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展明显。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环保科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我国早期的环境科学偏重单纯研究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现在扩展到全面研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保护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特别是污染防治,由工业“三废”治理技术,扩展到综合防治技术,由点源的治理技术,扩展到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并研究开发了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废物资源化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1.引言1.1 概述在燃煤电厂中,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粉尘颗粒。
这些污染物和粉尘颗粒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在燃煤电厂中,必须进行烟气除尘处理,以降低烟气排放的污染物含量,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烟气除尘设计是指针对燃煤电厂的烟气排放进行处理的设计规程。
其主要目的是选择合适的除尘设备,设计出高效、稳定、可靠的除尘系统,以确保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排放标准。
同时,烟气除尘设计还需考虑节能减排、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电厂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的原理、除尘设备的选择与设计要点,并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烟气除尘设计规程。
此外,还将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烟气除尘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介绍,读者将了解到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理解烟气除尘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从而为燃煤电厂的烟气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烟气除尘设计和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一些关于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的介绍。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三个部分。
在概述中,将会介绍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各个部分组成和相互关系。
最后,目的部分将明确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原理,将会介绍燃煤电厂烟气产生的原因以及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特点。
同时,还将详细讲解目前常用的烟气除尘原理和工艺。
第二小节是烟气除尘设备选择与设计要点,将会重点阐述烟气除尘设备的选型原则和设计要点,包括设备的种类、性能指标和操作维护等方面内容。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两个小节。
在总结部分,将会对本文的核心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同时,还将指出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之处。
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部分,将会对燃煤电厂烟气除尘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的部分划分,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的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方便读者理解和查找所需信息。
1.3 目的目的部分是对文章的写作目的进行阐述,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进行书写:本文旨在介绍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通过对烟气除尘原理、设备选择与设计要点的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该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提供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原理的介绍,包括烟气成分、排放标准以及烟气除尘的基本原理等内容。
通过对原理的深入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烟气除尘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从而为后续的设备选择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分析烟气除尘设备选择与设计要点,包括对各种常见的烟气除尘设备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选择和设计等内容。
通过对设备选择与设计要点的详细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实际工程的操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梳理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本文旨在促进燃煤电厂烟气治理技术的进步,提高燃煤电厂的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水平。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工程的发展。
2.正文2.1 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原理燃煤电厂是指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进行燃烧发电的设施。
然而,燃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包含了各种有害物质,如灰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燃煤电厂的烟气进行除尘处理。
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分离和去除。
首先,对于烟气中的颗粒物,可以通过机械作用进行分离。
一般采用的方法包括重力沉降和惯性分离。
重力沉降是利用颗粒物与气体之间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将颗粒物沉降下来。
而惯性分离则是利用气体流动时的惯性效应,使颗粒物因惯性而无法跟随煤气流动而沉积下来。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较大的颗粒物。
其次,对于较小的颗粒物,可以通过静电除尘的方式进行处理。
静电除尘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带电的颗粒物吸附到电极上,从而实现分离。
具体而言,烟气经过通道时,通道内增加了一个强电场,使得颗粒物带电。
然后,带电颗粒物被吸附到电极上,从而实现除尘。
此外,烟气中的有害气体也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吸收、吸附和化学反应。
其中,吸收是通过将有害气体溶解到液体中实现分离;吸附是通过将有害气体吸附到固体表面实现分离;化学反应则是通过反应将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
总结来说,燃煤电厂烟气除尘主要依靠机械分离、静电除尘、吸收和化学反应等方法来去除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燃煤电厂烟气的净化效果,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烟气除尘过程中的废渣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废渣的安全处置。
2.2 烟气除尘设备选择与设计要点烟气除尘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是燃煤电厂进行烟气治理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选择和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排放浓度,保护环境,确保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烟气除尘设备选择与设计的一些要点:1. 烟气除尘设备的类型选择在燃煤电厂中,常见的烟气除尘设备包括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等。
选择合适的烟气除尘设备需要考虑煤种、烟气温度、含尘浓度等因素。
例如,静电除尘器适用于高温烟气,而湿式电除尘器适用于高含尘浓度的烟气。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2. 烟气除尘效率的要求烟气除尘效率是衡量除尘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法规的要求,确定烟气排放浓度的限值。
在选择和设计烟气除尘设备时,需要确保其能够满足这一排放标准,保证烟气排放的质量。
3. 烟气特性的考虑在选择和设计烟气除尘设备时,需要全面考虑烟气的特性,包括温度、湿度、粉尘成分等。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烟气除尘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例如,对于高温湿烟气,需要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除尘材料和设备。
4. 设备布局和管道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和管道设计对于烟气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布局设计中,应考虑烟气流动的平稳性和均匀性,避免烟气中出现死角、死区等影响除尘效果的因素。
同时,对于管道设计,应注意减少阻力和压降,保证烟气顺利通过除尘设备。
5. 运行维护和监测控制除尘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监测控制是确保设备高效工作的重要保证。
对于烟气除尘设备,需要制定相应的运行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清洗除尘装置、更换滤袋等。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监测控制系统,及时监测烟气排放水平,调整运行参数,保证烟气排放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烟气除尘设备选择和设计是燃煤电厂烟气治理的重要环节。
合理选择和设计烟气除尘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烟气排放浓度,保护环境。
在选择设备类型时需综合考虑煤种、烟气特性等因素;同时需要确保烟气除尘效率符合排放标准,并充分考虑烟气特性、设备布局和管道设计等因素。
运行维护和监测控制也是确保除尘设备高效工作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选择和设计,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可以实现高效、环保的目标。
3.结论3.1 总结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是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燃煤电厂烟气中的颗粒物排放而制定的。
通过对该规程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针对燃煤电厂烟气除尘原理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燃煤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包括灰尘和烟尘等。
因此,通过研究烟气中颗粒物的成因和特性,可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除尘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排放标准的要求。
其次,在选择和设计烟气除尘设备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备的选择和设计要点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烟气特性、除尘效率、投资和运行成本、设备可靠性以及维护和清洁度等。
在规程中,也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要求,以确保烟气除尘设备的有效运行和达到排放标准。
最后,在总结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这个规程提供了合理、科学的烟气除尘设备选择和设计要点,为燃煤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总之,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减少颗粒物排放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通过研究和总结这个规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烟气除尘原理、考虑到烟气除尘设备选择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实现燃煤电厂的环境保护目标。
这对于我国的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这个规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护需求,并推动燃煤电厂向更加清洁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3.2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可以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烟气除尘系统中。
通过智能监测仪器和传感器,实现对烟气中污染物的快速准确检测,并能够实时调整除尘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提高除尘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2.综合能源利用:目前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系统主要注重减少排放和保护环境,但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综合能源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将烟气除尘后的清洁烟气进行二次利用,如高效洗涤,废热回收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3.节能降耗技术: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较高的行业。
未来的发展重点将更多关注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
通过优化除尘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减少设备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整个烟气除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4.低排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是燃煤电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研究和应用低排放技术,减少烟气中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例如,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脱氯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等污染物的排放。
5.国际合作与标准统一:在全球范围内,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各国在烟气除尘技术和设计规程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燃煤电厂烟气除尘技术的全球优化升级。
总之,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燃煤电厂烟气除尘设计规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综合能源利用、节能降耗技术、低排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国际合作与标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