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作物生长季气侯变化特点分析

牙克石作物生长季气侯变化特点分析
牙克石作物生长季气侯变化特点分析

牙克石作物生长季气侯变化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04T14:38:06.0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3期作者:丁书萍1 刘志航2 [导读] 摘要:为揭示牙克石在作物生长季气象因子变化特点,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1牙克石气象局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2牙克石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摘要:为揭示牙克石在作物生长季气象因子变化特点,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本文选取牙克石3个站点1961—2015年作物生长季月平均温度、月降水、月日照时数观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牙克石3个站点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牙克石作物生长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气候变暖趋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年代呈“V”状变化。牙克石光温条件最好,博克图

水热条件最好。

关键词:牙克石;作物生长季节;气候变化 Analysis 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f Crop Growing in Yakeshi Ding Shuping1 Liu Zhihang1

1Yakeshi Meteorology Bureau, Yakeshi Inner Mongolia 022150; 2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Yakeshi, Yakeshi Inner Mongolia 022150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the method of In order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ic factors in crop growing season and make full use of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in Yakeshi. The author focused on sunshine hours an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from 1961 to 2015 in Yakeshi by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discussed the laws of the disaster in crop growing sea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limate warming trend is obvious form 1980s in crop growing season of yakeshi., the decrease trend of precipitation was the most obvious after 1990s.Sunshine hours changeshape showed "V" .The best conditions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was Yakeshi, the best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 was Boketu . Key words: Yakeshi ; in crop growing season; climate change 0引言

牙克石属高纬高寒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生长季节 ,就其最本质的含义 ,是指“一年中某种作物可以生长的天数”。由于作物生长发育期资料的缺乏 ,所以到目前为止 ,生长季节的具体划分通常是采用日平均气温作为指标 ,即以日平均温稳定高于 (春季 )和低于 (秋季 )某一界限值的时段划定生长季节[1]。根据这一理论,牙克石生长季时间段就定义为5-9月。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2],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热量、水和光资源,对高产农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牙克石生长季气候变化规律,以期为农业生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寻和品种选育提供规划和决策依据。 1研究区域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牙克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全市耕地230万亩,基本农田分为三大类:大田、马铃薯蔬菜基地。牙克石远离海洋,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地区图里河、伊图里河镇属于亚寒带地区[3]。

1.2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气象数据来自牙克石国家一般气象站,图里河国家基准气侯站,博克图国家基准气侯站1961—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每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 2结果与分析

2.1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变化特点

2.1.1作物生长季节温度的年代变化特点

牙克石市作物生长季节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2-1),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基本处于低温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升趋势明显。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均呈暖化趋势,通过分析三个站点每10年升幅牙克石气候倾向率均最大、图里河次之、博克图最小,分别是0.37℃、0.31℃、0.26℃,这一结果超出了全球平均气温0.2~0.5℃/10a的变化速率一致[4]。牙克石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

2.1.2 作物生长季温度时间变化特点

作物栽培学实验报告小麦生长分析

不同播期小麦幼苗的生长分析 摘要:生长分析是指通过定量测定来分析生长过程。作物的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是通过作物的生长过程实现的。生长既能描述植物大小的不可逆性,还能描述数量的变化,如用重量表示,干物重即是干物质生产量的指标,作物生长过程中,植株个体和群体生物产量的增长与增长速度、光合器官生产的干物质能力等有关。对作物进行生长分析时,主要通过相对生长率(RGR )、净同化率(NAR )、叶面积比率(LAR )、比叶面积(SLA )等数据的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生长分析、干物质、光合器官、生长率、净同化率、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作物生长率、叶干重比 一、目的意义 运用生物观察法和作物生长分析法分析植株的物质积累、转运、分配情况及其与叶片、株高、叶面积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关系。 通过本实验,要求既要掌握作物生长分析方法,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2·1 光合器官性状 2·1·1叶面积指数(LAI ) 2·1·2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e ,LAR):表示作物单位干重的叶面积, 即叶面积对植株干重之比。 1 212121 21111nL nL L L w w nw nw W L LAR --?--== 单位为米2/克。 2·1·3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表示单位叶重的叶面积,可 反映出叶片的厚度 (L W 为叶片干重) 2·2干物质生长指标 2·2·1干物质积累动态 2·2·2干物质分配特征 2·2·3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 表示单位重量干物质在 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作物干物质的增长是在原有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株体越大,其生产的效能就越高,形成的干物质就越多。RGR 反映干物质在原有基础上的增长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w L L SLA = 121 2111t t nw nw dt dw W RGR --= ?=

小麦市场分析

小麦市场分析 我国小麦的用途及分类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 硬冬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优质强筋小麦: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 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 用途 1、硬冬白小麦用途 由于国标没有规定内在品质,所以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的货物比较杂,既有内在品质较高的品种,也有较低的品种,因此用途不一。在没有强筋小麦期货时,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标准的用途比较广。但有了强筋小麦期货后,硬冬白小麦中能够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就专门用做面包、饺子、拉面等,这样强筋小麦的大部分就从硬麦中分离出来。从期货交割的标准来说,硬冬白小麦一般稳定时间在8分钟以下(不排除有8分钟以上)。因此,达不到强麦标准的硬麦大部分用做馒头、面条、饺子等。 2、优质强筋小麦用途 优质强筋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其中面包全部用优质强筋小麦,对小麦品质要求最高。为了提高面包粉质量,国内一些专用粉厂还经常在国产优质强筋小麦中添加进口高筋小麦。加工饺子粉,也要优质强筋小麦混配,提高面粉质量,增加食品的口感。另外,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小麦,添加优质强筋小麦,改善内部品质,加工馒头和其它面食。如东北地区用优质强筋小麦与春麦搭配,改善春小麦粉的质量。 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分布 1、硬冬白小麦分布 我国的小麦划分为10个产区,产量最大的是黄淮冬麦区。主产地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大部分地区;陕西、山西部分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硬冬白麦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 2、优质强筋小麦分布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 冬麦区(按选育单位所在地)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包括:中作9507,8901、高优503、白硬冬2号,河南的豫麦34、郑麦9023,山东的济南17、烟农19、955159,陕优225、小偃54,皖麦33、皖麦38等。 春麦区主要包括东北的野猫、巴瑞麦、小冰麦33、辽春10号、龙麦26等,此外宁夏的永良4号也表现出品质优良和稳定。 主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品质变化: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推广,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存在品质退化现象,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品质稳定的品种只有10多个,而且这些品种的品质

实验1作物生长分析法

实验1 作物生长分析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生长分析法的测定与计算。 2.分析各生理指标间的关系。 3.学会使用各种仪器。 二、材料及用具 玉米植株、钢卷尺、电子天平、剪刀、牛皮纸袋、干燥箱、真空干燥器 三、内容说明 生长分析法是以作物生育过程中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的,在测定干物质增长的同时,也测定叶面积。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作物产量以干物质重量来衡量,作物生育进程也以植株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其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天数进行取样调查,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干物重并同时测定叶面积。下面是一些重要的生长分析法考察的生理指标。 1.叶面积指数(LAI) 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作物大田生产通常是依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来进行的,所以计算叶面积指数时要以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群体叶面积为准而不能以单株叶面积为准。 表1为2001年6月13日取样时,高粱的单个叶片叶面积数据。取样株数为5株。通过下表可计算6月13日的叶面积指数。 表1 2001年高粱资料(叶长、叶宽单位cm。株距20cm,行距50 cm)

高粱的单叶叶面积=叶长×叶宽× 单株叶面积=各绿叶叶面积的和 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叶面积/平均单株土地面积=平均单株叶面积/(株距×行距)同学们在学习叶面积指数时,可以先以上面的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叶面积,加深自己的印象。 2.光合势(LAD) 光合势是指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生育时期内群体绿叶面积的逐日累积,光合势的单位以万m2·d/ hm2来表示。计算某一时期内的光合势的方法,一般是以这一时期内单位土地上的日平均叶面积乘以这一时期延续的天数。在群体生长正常的条件下,群体干物质积累数量与光合势呈正相关。 假设在t1~t2时间内,平均有l/2(L1十L2)的叶面积进行光合生产,这一期间的阶段光合势为: LAD=1/2(L2+L1)(t2—t1) 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为:

超音速翼型气动力特性研究汇总

超音速翼型气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方程为0.3(1)z x x =±-的轴对称超音速翼形在马赫数为 2,攻角 分别为0°,2°情形下的气动力特性,基于对翼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该翼型的物理参数及气动力的近似解,并逐步减小空间步长x ?来提高解的精度。在步长数分别为5、20、50及攻角为0°、2°的条件下,计算求得翼型头部斜激波后的流动参数,并由此求解各分区相应参数,列出:表面压力Cp 分布曲线Cp -x ,及表面密度、温度分布曲线ρ/ρ∞-x 、T/T ∞-x 。在不同条件下得出的轴向力Ca 、法向力Cn 、升力Cl 、阻力Cd 及绕头部顶点俯仰力矩Cm 的表格。最终分析了编程计算的准确性与精度,分析了压力系数、温度、密度沿该翼型的分布特性,并分析了不同攻角对该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问题描述 已知方程为0.3(1)z x x =±- 的薄翼形,求该翼型在来流马赫数为2,攻角 分别为0°,2°情形下的受力情况。对x 范围(0,1)内分别按5等份、20等份和50等份进行离散计算,得到表面压力Cp 分布曲线Cp -x ,表面密度、温度分别曲线ρ/ρ∞、T/T ∞ 。计算得出出轴向力Ca 、法向力Cn 、绕头部顶点俯仰力矩Cm 及升力Cl 、阻力Cd 。 计算方案: (一)计算思路: 超音速来流以一定攻角遇到类似于楔形体的机翼前缘,在上下面都有可能产生附体斜激波,要是攻角过大也有可能不产生附体斜激波,这里首先需要根据斜激波的

θβ - 关系曲线图来作出判断。经判断,如果顶点处产生斜激波,即使用斜激波前后的马赫数、密度、温度、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出顶点斜激波后的各项物理参数。 接着,根据翼型的形状可知,气流在通过膨胀波之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向外的转折角,根据普朗特-迈耶膨胀波理论,超音速气流经过每一个折角都会产生膨胀波。 根据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机不能处理连续曲线上随x值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折角,所以在计算之前必须对翼型的几何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 离散化之后即可根据膨胀波前后马赫数的关系公式计算出每一个折角处膨胀波后的马赫数,然后根据膨胀波前后密度、温度、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一个膨胀波后的密度、温度、压强。 得到以上基本的物理参数之后,即可用压强P的分布计算出压力系数Cp的分布进而计算出翼型所受的轴向力、法向力、升力、阻力及力矩系数。 在进行以上计算之前的首要工作是编制P-M表、等熵流动角度与马赫数的关系表。在具体操作中可使用已知的显示函数式进行编制,无需手动输入。 (二)基本假设: 实际上的翼型气动力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用激波-膨胀波法计算时对实际的物理模型做了一些简化,假设: 1、离散化之后任意两个离散点之间的物理参数是均匀分布的。 2、不考虑斜激波、膨胀波的相交与反射。 3、翼型端部的斜激波不会在上部削弱,即斜激波不会滑移。 (三)坐标系建立 建立坐标系时,以机翼的前段点为原点O,弦线为x轴,垂直于弦线的直线为y 轴,x轴正向指向机翼尾缘,y轴正向垂直于x轴向上,如图所示:

栽培学论文作物生长分析

作物生长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实验以测定小麦植株干物质增长为中心,同时也测定叶面积,计算与作物光合作用相关的参数,对不同播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做出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早播小麦生长情况明显比晚播小麦好。 关键词:小麦 早播 晚播 作物生长 干物质 叶面积 作物生长分析就是将作物的生育过程以干物质增长过程为对象,以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来衡量作物产量形成的一种方法;作物生长分析法的特点是:(1)在测定干物质增长过程中,同时测定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面积,即与光合作用的生理生理功能密切结合,从而超越生育特性与丰产性能的简单相关关系,深入到生态生理的因果关系;(2)是对于不同种类的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生育差异,均可用生长分析来进行比较。 其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植株的干物质重量(注意点是尽可能包括全部器官、可以整株测定、也可以分部位、器官测定)和叶面积(注意点是测定平展开后的绿色叶片),然后计算与光合作用生理功能相关的有关参数,比较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差异,从而制定合理栽培技术和措施的研究方法。 作物生长分析研究涉及的有关参数主要有(1)叶面积比率LAR ;(2)比叶面积SLA ;(3)叶干重比LWR ;(4)相对生长率RCG ;(5)净同化率NAR ;(6)作物生长率CGR ; 1.光合器官性状 1·1叶面积指数(LAI )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LAI )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当叶面积指数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1·2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e ,LAR):表示作物单位干重的叶面积,即叶面积对植株干重之比。 1 2121 21 21111nL nL L L w w nw nw W L LAR --? --= = 单位为米2 /克。 1·3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表示单位叶重的叶面积,可反映出叶片的厚度 (L W 为叶片干重) 2.干物质生长指标 w L L SLA =

2020年小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小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9月

全球小麦格局 01 02我国小麦市场政策 03库存情况如何? 04疫情、洪灾是否有影响?05小麦与玉米价格的联动分析06市场建议

? 1.1 我国是全球小麦前五大产消费国 ' 世界范围内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播种面积合计约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90%。19/20年度,全球总播种面积 2.19 亿公 顷,前五分别为印度、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占比分别为 14.1%、12.5%、 12.0%、11.2%、7.0%。 ' 小麦产消量前五均为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 19/20年度,全球小麦总产量 7.31 亿吨,前五分别为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 美国,占比分别为 18.7%、18.0%、13.7%、9.8%、 7.0%;全球小麦总消费量 7.47 亿吨,前五同样分别为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 美国,占比分别为 16.4%、16.9%、12.9%、5.4%、4.0%。 图:全球小麦播种面积分国别结构 图:全球小麦产量分国别结构 图:全球小麦消费量分国别结构 印度 俄罗斯 欧盟27国 中国 欧盟27国 中国 欧盟 中国 印度 俄罗斯 美国 加拿大 乌克兰 澳大利亚 哈萨克斯坦 阿根廷 14.1% 21.0% 印度 16.4% 16.5% 18.7% 美国 俄罗斯 美国 12.5% 哈萨克斯坦 澳大利亚 巴基斯坦 加拿大 土耳其 其他 1.6% 2.7% 39.2% 0.8% 3.6% 16.9% 加拿大 乌克兰 巴基斯坦 阿根廷 哈萨克斯坦 其他 4.1% 3.6% 4.1% 5.0% 12.0% 11.2% 18.0% 13.7% 4.0% 4.4% 0.8% 1.1% 1.2% 1 2.9% 5.4% 7.0% 4.0% 1.3% 5.4% 7.0% 9.8% 其他

作物适宜区分析过程

一、X型作物适宜区分析 1、实验目的 根据X 型作物的生长条件,学会用ArcGis软件快速的确定所给地区适合种植X 型作物的范围,并制作专题地图。由此来熟悉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ArcGis软件操作实践更深刻的理解GIS的空间分析原理及方法。 2、实验内容 某一地区引进X型经济作物,该作物的生长环境需要满足一定的地形及气象条件。现有该地区的地形及气象数据,请根据X型作物的生长条件,为该地区进行X型作物适宜区分析,并制作专题图。专题图内容要求以地形和水系作为背景,且给出适宜种植面积(投影面积即可)。【1】相关信息说明如下: 数据中,dem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gully.shp为主沟谷数据;climate.txt为气象观测表数据(包含坐标、温度/℃及降雨 / mm等)。 【2】X型作物生长的条件为: (1)作物喜阳(坡向为90~270为阳坡); (2)作物一般生长在该山区主沟谷两侧区域,一般不超过800米; (3)作物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9.5-11.5℃; (4)作物生长的年总降雨量为600-720mm。 - 1 -

3、实验步骤 主要流程: [1] DEM数据->坡向图->提取阳坡数据 [2] 沟谷数据->沟谷缓冲区->面转栅格 [3] 栅格插值->温度分布->提取T =9.5-11.5℃数据 [4] 栅格插值->降水量分布->提取600-720mm数据 【1】创建文件地理数据库 导入DEM数据和gully.shp,并将它们添加至视图窗口,在地理处 理中进行环境设置,如下图 【2】添加climate的XY数据 在菜单栏的文件下拉框中点击添加数据->添加XY数据,选择 climate文本数据进行添加,然后右击该图层,点击导出数据,输出 climate点要素类至视图窗口,如下图

牙克石作物生长季气侯变化特点分析

牙克石作物生长季气侯变化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04T14:38:06.0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3期作者:丁书萍1 刘志航2 [导读] 摘要:为揭示牙克石在作物生长季气象因子变化特点,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1牙克石气象局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2牙克石市国土资源局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摘要:为揭示牙克石在作物生长季气象因子变化特点,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本文选取牙克石3个站点1961—2015年作物生长季月平均温度、月降水、月日照时数观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牙克石3个站点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牙克石作物生长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气候变暖趋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降水量减少趋势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年代呈“V”状变化。牙克石光温条件最好,博克图 水热条件最好。 关键词:牙克石;作物生长季节;气候变化 Analysis 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f Crop Growing in Yakeshi Ding Shuping1 Liu Zhihang1 1Yakeshi Meteorology Bureau, Yakeshi Inner Mongolia 022150; 2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Yakeshi, Yakeshi Inner Mongolia 022150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the method of In order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ic factors in crop growing season and make full use of agricultural climate resources in Yakeshi. The author focused on sunshine hours an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from 1961 to 2015 in Yakeshi by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discussed the laws of the disaster in crop growing sea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limate warming trend is obvious form 1980s in crop growing season of yakeshi., the decrease trend of precipitation was the most obvious after 1990s.Sunshine hours changeshape showed "V" .The best conditions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was Yakeshi, the best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 was Boketu . Key words: Yakeshi ; in crop growing season; climate change 0引言 牙克石属高纬高寒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生长季节 ,就其最本质的含义 ,是指“一年中某种作物可以生长的天数”。由于作物生长发育期资料的缺乏 ,所以到目前为止 ,生长季节的具体划分通常是采用日平均气温作为指标 ,即以日平均温稳定高于 (春季 )和低于 (秋季 )某一界限值的时段划定生长季节[1]。根据这一理论,牙克石生长季时间段就定义为5-9月。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2],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热量、水和光资源,对高产农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牙克石生长季气候变化规律,以期为农业生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寻和品种选育提供规划和决策依据。 1研究区域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牙克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全市耕地230万亩,基本农田分为三大类:大田、马铃薯蔬菜基地。牙克石远离海洋,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地区图里河、伊图里河镇属于亚寒带地区[3]。 1.2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气象数据来自牙克石国家一般气象站,图里河国家基准气侯站,博克图国家基准气侯站1961—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每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 2结果与分析 2.1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变化特点 2.1.1作物生长季节温度的年代变化特点 牙克石市作物生长季节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2-1),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基本处于低温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升趋势明显。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均呈暖化趋势,通过分析三个站点每10年升幅牙克石气候倾向率均最大、图里河次之、博克图最小,分别是0.37℃、0.31℃、0.26℃,这一结果超出了全球平均气温0.2~0.5℃/10a的变化速率一致[4]。牙克石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 2.1.2 作物生长季温度时间变化特点

小麦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年小麦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作者:————————————————————————————————日期:

中国小麦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6年) 报告编号:1626156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43668.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43668.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 市场供需 产业竞争 行业发展 发展前景 行业宏观 重点企业 行业政策 行业研究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小麦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62615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43668.html,/R_ShiPinYinLiao/56/XiaoMaiDe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小麦是世界最重要谷物资源之一,产量仅次于稻谷居第2位,既是人类主要的食物资源,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状况紧缺的加重,生物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连带引起生物能源的原料——谷物资源的需求量增大,进而造成紧缺,小麦作为最主要的谷物资源之一,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这7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小麦在中国谷物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占谷物产量的1/4以上,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是关系粮食安全的农作物品种。小麦特有的化学组成、独特的加工性能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拥有其它任何粮食原料都无法具备的良好粘弹性、胀发性和延伸性,可以被人们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食品。因而小麦在中国食品工业发展中有着其它粮食产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小麦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显示,2014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1.26亿吨,实现“十连增”。受国家政策及供需关系影响,20 14年国内小麦价格总体呈现一个大“V”字型走势。 2010-2014年中国小麦产量(亿吨) 自1996年以来,中国粮食流通波动由供给制约为主转为由市场需求制约为主,粮食市场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近几年来,中国小麦区域间网上交易、批发市场的进出口小麦和陈化小麦的拍卖(包括网上竞价交易)、小麦集贸市场的常年开放等都是21世纪小麦市场的发展方向。

气动马达特性及工作原理

气动马达特性及工作原理 气动马达特性: 1、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安全防爆,不产生静电、火花。 2、可以无级调速,马达的转速通过供气的压力,流量调节。 3、无超载危险,马达负载过大,不会对马达本身产生损毁,本体温度也不会上升。 4、可以长时间满载连续工作。 5、双向旋转,可实现正逆转功能 6、操作方便,维护检修简单 工作流体:压缩空气 使用压力: 6 kg /cm2 (85 PSI) 最大使用压力:8 kg /cm2 (115 PSI) 环境适温度:-10 ~ +120C 国内品牌有德斯威 气动马达是一种作连续旋转运动的气动执行元件,是一种把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回转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作用相当于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它输出转矩,驱动执行机构作旋转运动。在气压传动中使用广泛的是叶片式、活塞式和齿轮式气动马达。可广泛应用于小型搅拌输料系统,200L以内非常合适。

※活塞式气动马达的工作原理 主要由:马达壳体、连杆、曲轴、活塞、气缸、配气阀等组成。压缩空气进入配气阀芯使其转动,同时借配气阀芯转动,将压缩空气依次分别送入周围各气缸中,由于气缸内压缩空气的膨胀,从而推动活塞连杆和曲轴转动,当活塞被推至“下死点”时,配气阀芯同进也转至第一排气位置。经膨胀后的气体即自行从气缸经过阀的排气孔道直接排出。同时活塞缸内的剩余气体全部自配气阀芯分配阀的排气孔道排出,经过这样往复循环作用,就能使曲轴不断旋转。其功主要来自于气体膨胀功。 Piston pneumatic motor principle of work Mainly consists of: motor shell, connecting rod, crankshaft, piston and cylinder, valve, etc. Compressed air into the air with its core, with rotation by air, will be the core of compressed air into the surrounding air cylinder respectively,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compressed air in cylinder, so as to promote the piston and crankshaft connecting, when the piston is pushed down dead spots ", with the core with air exhaust to first place. The expansion of the gas automatically from the exhaust duct cylinder valve directly after discharge. While the residual gas piston cylinder valve core with all the vent duct, corundum, through such reciprocating cycle can make the crankshaft constantly rotating. Its function mainly comes from the gas expanding power. ※叶片式气动马达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是双向叶片式气动马达的工作原理。压缩空气由A孔输入,小部分经定子两端的密封盖的槽进入叶片底部(图中未表示),将叶片推出,使叶片贴紧在定子内壁上,大部分压缩空气进入相应的密封空间而作用在两个叶片上。由

XX年小麦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小麦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小麦市场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物价局“关于开展夏粮市场调查的通知”精神,夏津县物价局就XX年本县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收购及走势等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本次调研涉及3个小麦种植村(合计调查小麦面积2078亩),9个小麦种植户,3家小麦加工企业,并与农业、粮食等部门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从总体情况看,今年小麦亩产量比去年略有增加,收益下降。 1、产量。XX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万亩,与上年的万亩相比,减少了万亩,降幅为%,根据调研汇总,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公斤,与去年的公斤相比,增加了公斤,增幅为%. 2、品质。由于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粮农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均使用了优质小麦品种,主要优质品种有“济麦22”、“良星66”、“山农22”,等优质品种,生产出的小麦的容重值集中大多在2级(760—780克/升)。 3、生产措施。近年来,夏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积极组织农口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了具体的农业技术种植指导思路和生产措施。今年促进小麦生产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强了对科学种田的宣传力度和技术指导,推广了精细整地、深松深耕、精播半精播、配方施肥、氮肥后移、一喷三防、浇越冬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

术模式。二是组织开展了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高产栽培技术全覆盖,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不断增强,全县小麦长势总体较好。三是县农业部门先后组织种子管理、植物检疫等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和检验检疫规程,对繁种基地逐块进行田间检验检疫,实地查看繁种田的隔离情况,考察小麦各主要性状,调查品种纯度,保障了小麦繁种田种子质量标准化,确保了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4、价格变动。今年一季度小麦市场平均价格元/斤,到二季度上涨到元/斤,由于各收购主体储存的小麦库存不多,储存费、人工费的上涨和农户惜售心理预期,造成小麦价格上涨。到三季度初随着新小麦的上市,小麦价格下降到了元/斤。由于新小麦的水分、杂质高,再加上上市量大,造成小麦价格下降。 (一)成本。今年平均每亩小麦生产总成本(含人工成本、自营地折租)为元,与去年的元相比,增加了元,增幅为%。具体成本构成如下: 1、农资成本共计元,与去年元相比,减少了元。分项目具体为: ①化肥费用平均每亩元,与去年的元相比,下降了元,降幅为%; ②种子费元,与去年的元相比,下降了元,降幅为%;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0大药害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0大药害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效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作物品种、生长周期、施药部位、调节剂品种、施用浓度、施用方法及外部自然条件等等。所以,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就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现误差,就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药害问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通过十个真实的作物药害案例来解析植调剂药害的原因。 一是使用时期不正确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期有严格的要求,一旦施药时期不当,就会产生药害,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案例1:调吡脲在西瓜上的应用 2011年5月下旬,江苏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村民刘明须家的“日本全能冠军”西瓜因使用“西瓜膨大素”导致西瓜炸裂。 解析:人们都认为西瓜膨大素就是导致西瓜炸裂的罪魁祸手。事实上,西瓜炸裂不是因为它使用了西瓜膨大素,西瓜膨大素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是因为在不正确的时期使用造成的。西瓜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又名调吡脲,吡效隆,其正确使用时期是在西瓜开花当天或前后1d以10~20μg/g的浓度沾瓜胎,可以起到膨大西瓜、增加糖含量、减少瓜籽数量、瓜型均匀,外形美观等作用。当西瓜直径超过375px时就不能再用,否则就会产生药害,具体表现为西瓜空心、瓜瓤松散、甜度下降,口感不佳等,更严重的就会导致西瓜炸裂。同时,由于氯吡脲不具有传导性,如果沾瓜不均匀,很容易造成畸形瓜。该瓜农在不正确的时期使用西瓜膨大素,不但没有发挥调吡脲的功效,反而造成了药害。 案例2:矮壮素在棉花上的控旺应用 2010年6月中旬,河北邯郸有棉农反应其种植的棉花长到500px高时就不再生长,形成僵株。经详细询问,得知是因施用矮壮素的时期不正确引起的。 解析:矮壮素对控制棉花旺长、促进棉花的高产有很好的功效,正确使用时期是在棉花长出6~7个果枝,长势较旺盛时,喷施100~150μg/g浓度的矮壮素,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旺长,使棉花主茎伸长缓慢,植株矮化,果枝缩短,株型紧凑,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棉花的光合作用,增产作用显著。但该棉农在棉株刚刚长到500px时,看到棉株长势旺盛,就喷施了150μg/g浓度的矮壮素,从而导致棉花停止生长,造成僵株。 二是使用剂量不正确 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剂量都有严格的限制,用低了达不到效果,用高了就会产生药害。

作物生长分析(小麦)

作物栽培学Ⅱ ——作物生长分析(早、晚播小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作物生长分析 生长分析法是以作物生育过程中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的在测定干物质增长的同时也测定叶面积。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作物产量以干物质重量来衡量作物生育进程也以植株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其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天数进行取样调查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干物重并同时测定叶面积。本次结果表明,早播小麦生长情况明显比晚播小麦好。 一、实验目的 1.运用生物观察法和作物生长分析法分析植株的物质积累、转运、分配情况及其与叶片、株高、叶面积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关系。 2.通过本实验,掌握作物生长分析方法,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仪器,学习生长分析法的测定和计算,并分析各生理指标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材料:小麦植株(不同播期) 用具:直尺、剪刀、牛皮纸袋、电子天平、干燥箱等。 三、实验内容 (一)光合器官性状 1.叶面积指数(LAI) 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小麦的单叶叶面积=叶长×叶宽×0.8 单株叶面积=各绿叶叶面积的和 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叶面积/平均单株土地面积=平均单株叶面积/(株距

×行距) 2.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e ,LAR ):表示作物单位干重的叶面积,即叶面积对植株干重之比。 单位为米2/克。 3.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 表示单位叶重的叶面积,可反映出叶片的厚度。 (L W 为叶片干重) (二)干物质生长指标 1.干物质积累动态 2.干物质分配特征 3.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 ): 表示单位重量干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作物干物质的增长是在原有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株体越大,其生产的效能就越高,形成的干物质就越多。RGR 反映干物质在原有基础上的增长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W 为干物重,t 为时间,即W 2为t 2时间的干物重,W 1为t 1时间的干物重。单位为克/克·天或克/克·周。 4.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 ): 表示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NAR 反映作物叶片的净光合效率,大体上相当于用气相分析法测定的单位叶面积净同化效率的数值。计算公式为: 1 21 212121111nL nL L L w w nw nw W L LAR --?--== w L L SLA = 1 21 2111t t nw nw dt dw W RGR --=?=

赛车车轮的空气动力特性

赛车车轮的空气动力特性 作者:张英朝 来源:《汽车与运动》2006年第12期 前几期为大家介绍了赛车车身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这期我们为大家介绍车轮的空气动力特性。以前我们介绍过,赛车分两大类,一类是裸露车轮的赛车,一类是非裸露车轮的赛车,这两种赛车空气动力特性有非常大的差别。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轮胎安装方式的不同。 简单的看来,裸露车轮暴露在气流之中,肯定对空气动力特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而非裸露车轮的赛车相对来说影响就会小些。 从空气动力学来讲,轮胎可以看成是圆柱体,它的空气动力特性就类似与圆柱绕流的空气动力特性。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圆柱绕流是匀速气流中的对称的流场,而轮胎有旋转,流场不对称;二是圆柱绕流悬于空气中,而轮胎与地面接触,三是轮胎周围气流要同轮胎周围的汽车车体相互干扰作用,裸露车轮的赛车前后车轮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从图一中非常直观地可以看到这种差别,图中上图是车轮旋转的情况,中图是地面附近的情况,下图是理想流体的绕流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滚动车轮的汽车模型所受到的气动升力比静止车轮的汽车模型大30%,而对于车轮完全暴露的赛车,其车轮阻力占汽车总阻力的比例可以高达45%。车轮的旋转速度对车轮气动力系数影响非常地巨大,气动力系数甚至可能成倍增长。 对于裸露车轮的赛车来说,能够改善前后轮的空气动力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F1车队也是在努力探索改善车轮附近流场的方式。F1赛车的前翼两边的小翼、后轮翼等等都是为了疏导赛车车轮附近的气流而设置的。对于裸露车轮的赛车一般后轮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处理,在前轮的“保护”下,其气动阻力一般小于前轮,约为前轮的一半。 对于非裸露车轮的汽车,由于轮腔的包裹,可以大大地减小气动阻力和升力。轮胎只有接近地面部分才和气流正面碰撞,减小了迎风面积,车轮周围的车身也可以改善车轮周围的气流,因此气动阻力降低。在汽车轮腔内有高速的气流流过,可以对轮腔产生较大的方向向下的负压,减小气动升力。同裸露车轮的赛车一样,非裸露车轮的赛车前轮所受的气动阻力和升力要比后轮大。 就F1赛车而言,前后翼是关键的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但是前后翼的位置和前后轮非常的接近,这样车轮的干扰对前后翼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前轮的阻挡,前翼附近的气流速度会降低,由于后轮的干扰,流经赛车尾翼的气流方向会发生倾斜,可以减小尾翼产生负升力的效能。

实验1作物生长分析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生长分析法的测定与计算。 2. 分析各生理指标间的关系。 3. 学会使用各种仪器。 二、材料及用具 玉米植株、钢卷尺、电子天平、剪刀、牛皮纸袋、干燥箱、真空干燥器 三、内容说明 生长分析法是以作物生育过程中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的,在测定干物质增 长的同时,也测定叶面积。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作物产量以干物质重量来衡量,作物生 育进程也以植株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其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天数进行取样调查,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干物重并同时测定叶面积。下面是一些重要的生长分析法考察的生 理指标。 1 ?叶面积指数(LAI) 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 =总绿叶面积/ 土地面积。作物大田生产通常是依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来进行的,所以计算叶面积指数时要以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群体叶面积为准而不能以单株叶面积为准。 表1为2001年6月13日取样时,高粱的单个叶片叶面积数据。取样株数为5株。通 过下表可计算6月13日的叶面积指数。 高粱的单叶叶面积=叶长X叶宽X 单株叶面积=各绿叶叶面积的和 叶面积指数=平均单株叶面积/平均单株土地面积=平均单株叶面积/ (株距X行距)同学们在学习叶面积指数时,可以先以上面的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叶面积,加深自己的印象。 2. 光合势(LAD)

光合势是指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生育时期内群体绿叶面积的逐日累积,光合势的单 位以万mi ? d/ hvm 来表示。计算某一时期内的光合势的方法,一般是以这一时期内单位土地 上的日平均叶面积乘以这一时期 延续的天数。 在群体生长正常的条件下,群体干物质积累数 量与光合势呈正相关。 假设在t i ?t 2时间内,平均有I /2(L i 十L 2)的叶面积进行光合生产,这一期间的阶段 光合势为: LAD=1/2 ( L 2+L 1) (t 2—t i ) 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为: LAD=E LAD L 2、L i 分别是t 2、t i 时的叶面积。 表2为1999年夏玉米三次取样数据,根据表 2可计算7月9日?7月19日和7月19 日?7月29日这两个阶段三个处理的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等。 表2 夏玉米叶面积与干物质资料(干物质单位为: g/m 2;时间为:月/日) 3. 净同化率(NAR ) 净同化率是在群体条件下衡量作物叶片净光合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是指单位叶面积在 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干物质数量。假设在 t 2—11时间内,平均有I /2(L 1十L 2)的叶面积进 行光合生产,净积累 W — W 重量的干物质,这一期间的净同化率为: 式中:L 2、L 1分别是t 2、t 1时的叶面积。净同化率单位是 g /m ?d 。净同化率因作物、 品种及栽培条件而变,通常变化在 3?4至10?12g /mb d 范围内。 4. 作物生长率(CGR ) 作物生长率又叫群体生长率,它表示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干物质的增长速度,也 就是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增加的干物重。 时,可用下式: 式中:W 、W 分别是t 2、t 1时测得的干物重;A 为土地面积。 1 dw 1 dw L CGR ( ) NAR LAI A dt L dt A 上式表明,作物群体干物质增长速度与净同化率及叶面积指数成比例。 但由于两者中 NAR 变动幅度较窄,所以 LAI 对群体干物质增长的作用较大。 5. 相对生长率(RGF ) 按照作物生长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的规律,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植株越大(越重),而 且生产效能越高,则所形成的干物质也越多。生产的干物质用于形成植株体, 从而为下一步 NAR W 2 W 1 1/2(L 1 L 2) (t 2 t 1) 1 dw d I n w dw 或 NAR L dt dl dt ln W w ln L 2 ln L 1 W 2 W 1 t L L 2 L 1 t 2 t 1 在利用试验测定结果计算 CGR CGR (W 2 WJ A(t 2 tj CGR 的单位是g / (m 2 ?日)。

植物生长分析

植物生长浅析 云南曲靖大为制焦黄兆荣 植物生长人人都知道,那么是否知道地面上的各种物质是如何上去的呢?矮的植物只有几公分高,高的植物有几十米高,是需要克服地球电磁引力的作用才能上升到植物各个部分去的。植物的环境图如下: E 水的密度是1,硫的密度是2.07,炭的密度:1.8, 那么水、碳和其它无机物要从地面到h的高度,是ρgh,ρ是密度,所有物质从地面上升到植物一定高的距离需要的力为: F = F水+F碳+… = ρ水gh+ρ碳gh +… 这些物质上升力的合力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时间长,还是需要力才能把这些物质通过毛细管运送上去。是什么力? 地球是一个电磁场,这些物质都是带电的,当然植物也是个电磁场。假如植物一定高度h的电磁场强度为E1,地面的电磁场强度为E,地面以下一定高度h1的电磁场强度为E2。由于: E2 > E > E1 原子、分子是带电体,地球对原子、分子有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地球对物质、物体不但有引力而且还有斥力,如果斥力大于引力,那么物质就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平衡。当然如果斥力小于引力,物质、物体被吸引在地球表面。 F电= Eq E:电场强度,q是带电量 F电1 =(E2-E)q1 F电2 =(E2-E)q2 合力F电– F阻– F = F合 若大于零,物质就要上升,若小于零,就要下降,上升过程中,毛细管对物质还

有阻力F阻作用。只要上升的电磁力大于引力时,物质就上升了。电场强度之差也是变化的,变化幅值很小。 mg – Eq < 0 m < Eq/g 对于物体来说,地球的电磁场强度不大,带电量很小,所以要利用地球对物质的斥力,物质的微粒是很小很小的,当然是有的,不然植物怎么生存和生长呢?水蒸气怎么能上升,内蒙古的灰尘怎么能到夏威夷去呢,世界最大的沙漠的沙又如何去了亚马逊雨林呢。都是地球对这些微粒的斥力造成的。 上面是力学分析,下面再来说说其他一些事情。 大家可能看到过任何一种植物的细根紧紧靠近土表面,为什么要植物进行施肥、松土,细根为什么那么细。那是为了与阳光共振,吸引阳光的能量和水分、无机物等营养物质。大家知道植物叶子、植物皮吸引太阳光,植物细根同样吸引阳光的能量和养分。 如果没有阳光(电磁波)植物生长的速度就慢很多,那是地面有电磁波对植物的作用,空中同样有电磁波,对植物有电磁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