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海蛇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海洋药用生物(2)

海洋药用生物(2)

动物一、腔肠动物水螅虫纲、钵水母纲和珊瑚虫纲——抗菌、抗病毒,如海绵、珊瑚。

1、白皮子(指海蜇):“味咸涩,性温,消痰行积,止带祛风”,用于妇女劳损、积血带下和小儿风疾、丹毒等。

2、柳珊瑚:其前列腺素衍生物,可用于节育、分娩、人工流产、月经病、胃溃疡和气喘,还有调节血压和代谢的作用。

二、软体动物多板纲、双壳纲、腹足纲、头足纲——贝壳富含碳酸钙,能中和胃酸,减轻胃溃疡之疼痛,如瓦楞子、牡蛎壳等。

1、珍珠:镇静安神、清肝明目、解毒生津,能抑制老人脂褐素增多,促使细胞增强活力,延缓细胞老化,起到抗衰老的功效。

2、乌贼:其内壳即海螺鞘可治疗胃病, 用作止血剂,还可用于水肿、胃痛反酸、贫血头晕、湿痹、脚气、痔疮及妇女闭经等症,抗肿瘤、抗菌、止血、延缓衰老3、牡蛎:含牛磺酸,强肝解毒、淤血净化、恢复疲劳、滋容养颜、提高免疫、促进新陈代谢4、贻贝(俗名淡菜):能养肾清补、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

5、芋螺毒素、石房蛤毒素:可抗癌三、节肢动物软甲纲、中十足目——甲壳类的甲壳素能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用。

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肥胖等。

1、寄居蟹:有清热散血、滋阴补肾、壮阳健胃、除湿热、利小便、破瘀解毒、消积止痛、抑制胆固醇、治心血管病等功效,而且含有抑瘤成分。

2、对虾:有补肾壮阳功能,可治神经衰弱、手足搐搦、乳疮、头疮、全身瘙痒、皮肤溃疡、疥癣等疾病。

3、中国鲎:的血液制成的鲎试剂,能检测细菌内的毒素和热原。

4、石绝明(鲍鱼的外壳):具有疗肝、肺风热、清除内胀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补肝肾、益经明目、开胃营养。

四、棘皮动物海参纲、海胆纲、海星纲——1、海参:含有硫酸软骨素(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海参毒素(抑菌、抗癌),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止血消炎等功能。

2、紫海胆:含多种脂肪酸和氨基酸,有制酸止痛、清热消炎的功效,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甲沟炎等。

3、海星:富含海星皂苷及酸性粘多糖、氨基酸,和胃止痛、制酸、止泻、癫痫、甲状腺肿大等。

海蛇

海蛇

海蛇海蛇(Pelamis platurus ),是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

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

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亦略侧扁。

本亚科有13属、38种。

西起波斯湾东至日本,南达澳大利亚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没有海蛇。

中文学名:海蛇 拉丁学名: Pelamis platurus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科: 眼镜蛇科 亚科: 海蛇亚科 海蛇分类:界: 动物界 Faun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纲: 爬行纲 REPTILIA目: 有鳞目 SQUAMATA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科: 眼镜蛇科 Elapidae 亚科: 海蛇亚科 Hdrophiinae基本介绍海蛇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爬行纲,海蛇科。

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

有毒。

长1.5-2米。

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

背部深灰色,海蛇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

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

胎生。

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近海。

中国沿海有23种海蛇,其中广东、福建沿海海蛇资源丰富,以北部湾最多,每年可到5万多公斤。

福建平潭、惠安、东山等各沿海县每年捕获可达1万多公斤。

海蛇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

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

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

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这些大海蛇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仅留下为数不多的的化石,作为它们旧日曾活在世上的见证。

个体特征现代海蛇的个体都不很大,它们对于海洋生活环境已有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

海蜇的化痰功效和现代生物学效应探析

海蜇的化痰功效和现代生物学效应探析

海蜇的化痰功效和现代生物学效应探析海蜇是中医化痰名方“雪羹汤”的组成药物之一,具有化痰消痞功效,能治疗哮喘、胸痞、腹痛、症瘕等病症。

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海蜇具有的降血压、降血脂、治疗淋巴结肿大等功效、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生物学效应有关。

中医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临床报道中海蜇所治疗的病症有相似之处,大都属于中医痰证的范畴。

这为进一步开展海蜇化痰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

标签:海蜇;化痰;生物学效应我国医药对海蜇的应用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于鳞部无鳞鱼类。

中医认为海蜇有化痰的功效,中医古代文献中所用别名有水母、海蛇、樗蒲鱼、蜡、白皮子等。

本文通过中医文献研究和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对比,以期对海蜇化痰机理的现代解读有一定的帮助。

1中医对海蜇化痰功效的记载11中药海蜇的性味功效关于海蜇性味功效,许多古今医家皆有论述。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蜇“味咸涩,性温,消痰行积,止带祛风”。

《著园医话》称其“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可用于治疗哮喘、胸痞、腹痛、症瘕、胀满、便秘、滞下、疳黄等病。

《医林篡要》中记载水母可“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湿邪,止咳除烦”。

《归砚录》谓:“海蛇(海蛰),妙药也。

宣气化癣,消炎行食而不伤正气”。

罗元恺认为海蜇“性味咸平,入肝、肾经。

功能清热、化痰、消积、润肠。

可治痰热喘嗽,痞积胀满,大便燥结,淋巴结肿,并可降血压”[1]。

12海蜇相关化痰方剂及临床运用以海蜇作为主药的方剂多具有消痰除痞、软坚散结等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是传统名方“雪羹汤”。

“雪羹汤”出自《绛雪园古方选注》,书中记载:“大荸荠四个、海蜇(漂去石灰矾性)一两,上二味,水二盅,煎八分服。

羹,食物之味调和也;雪,喻其淡而无奇,有清凉内沁之妙。

荸荠味甘,海蜇味咸,性皆寒而滑利。

凡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以泄热止痛,捷如影响。

”关于“雪羹汤”消痞化积的功效,在《古方汇精》、《文堂集验方》、《得配本草》等多本书中皆有论述。

干蛇的功效与作用

干蛇的功效与作用

干蛇的功效与作用干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民间药方中,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而闻名于世。

干蛇有助于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改善肌肤等多种功效,下面将详细介绍干蛇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干蛇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干蛇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蛇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增强体力和耐力。

此外,干蛇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延缓衰老。

因此,干蛇被认为是一种滋补养颜的佳品。

其次,干蛇对免疫力的增强有着显著的效果。

干蛇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如锌、硒等,这些物质对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重要作用。

干蛇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增强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研究表明,干蛇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蛇毒素”的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另外,干蛇还有助于改善肌肤质量和减少皮肤问题。

干蛇中的胶原蛋白和氨基酸能够增加皮肤的弹性和水分含量,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

此外,干蛇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提亮肤色,淡化色斑和痘印。

同时,干蛇中的矿物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毒,改善皮肤质量。

因此,干蛇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美容护肤产品中。

此外,干蛇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和作用。

例如,它被认为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内分泌,可以缓解一些与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失调有关的疾病,如经期不调、闭经等。

干蛇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病等。

研究显示,干蛇中的活性物质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等功效,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的症状。

总的来说,干蛇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它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改善肌肤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干蛇具有一定的毒性,应该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

海蛇的神奇之处

海蛇的神奇之处

海蛇的神奇之处1. 引言海蛇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类蛇类动物,其独特的适应性和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蛇的各个方面,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繁殖与生育、亚种分化等内容。

2. 动物学史海蛇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兴趣。

早在古代,人们就对这些生活在海洋深处的神秘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深入研究海蛇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形态特征与近种区别海蛇的身体呈流线型,适应了在海洋中的游泳生活。

它们通常具有扁平的头部、大型的眼睛和锐利的牙齿,用于捕捉猎物。

与陆地上的蛇不同,海蛇的鳞片相对光滑,有助于减少水流阻力。

4. 栖息环境海蛇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海域中,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们在珊瑚礁、海草床以及沿海岩石等地寻找庇护和食物。

5. 生活习性海蛇是肉食性动物,以鱼类、鱿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为食。

它们靠剧毒的毒液捕捉猎物,然后将其吞食。

海蛇可以在水下潜藏长时间,利用其出色的游泳能力在海底寻找食物。

6. 分布范围海蛇分布广泛,主要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被发现。

它们的分布范围因地理和环境因素而异。

7. 繁殖与生育海蛇的繁殖方式多样,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海蛇的卵会在海滩上埋入沙中,等待孵化。

而胎生的海蛇则会在体内孕育出幼蛇,直至成熟后产下。

海蛇的繁殖率较低,但幼蛇在出生后即可自行生活。

8. 亚种分化与分类信息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海蛇被分为多个亚种。

这些亚种在外观和生活习性上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科——海蛇科(Hydrophiidae)。

9. 适应特性海蛇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海洋生活。

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制,如强大的肌肉用于游泳、适应性呼吸系统等,都使其能够在海洋中生存。

10. 迁徙与季节变化一些海蛇会进行季节性的迁徙,寻找更适宜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这种迁徙可能受到海洋温度、食物资源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海蛇的药用研究进展

海蛇的药用研究进展

1975,105(6):161-165.2 Folk es son HG,kh eradmand F,M atth ayM A,et al.Th e effect of salt w ater on alveola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Am J Res pir Crit Care M ed ,1994,150(6Pt 1):1555-1563.3 徐根兴,董文度,袁驾南,等.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兔肺酶活性定位和图像分析.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2,1(1):81-84.4 Go ttlieb S F .Th e in vivo effect of ox ygenon Na +-K +-AT Pase :the beginning of anew cellular th eory of oxygen toxicity.In :Smith G ed.Proc 6th Int Cong on Hy-perbaric M edicine .Aberdeen :Univ ersity Pres s ,1977.8-9.5 范少光,汤浩,张衡.人体生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42-144.6 王迪浔,金惠铭.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16-517.7 印永嘉,李大珍.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7-118.8 董文度,赵增荣,张敏华,等.兔海水淹溺肺水肿时肺损伤及其机理研究.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8,5:16-19.9 Dick AE ,Potgieter PD .Secondary drow -ning in the Cape Penins ula.S Afr M ed J,1982,62(22):803-806.10 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9-100.11 王迪浔.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见:冯新为,主编.病理生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9-276.12 董文度,喻方迩,余有训,等.高频通气对海水性肺损伤换气功能的影响.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4,1(1):28-31.13 Cologors kii V A ,Orlov IM ,Zag rebenyiON,et al.High frequency jet v en tilation of th e lungs during intensiv e care of car-diogenic sh ock and pu lmonary ed ema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estez iol Reanimatol ,1993,6:42-46.14 Carbon GC,How land W S,Cole RR ,etal.HFJ V:pros pectiv e randomized ev alu-ation.Ch es t,1983,84(5):551.(收稿:1998-08-31 修回:1999-02-23)作者单位:524037 广东省,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海蛇的药用研究进展周少雄 肖桂元【关键词】 海蛇—药用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pharmaceutical use of seasnakes Z HOU Shaox iong ,X I AO G uiyuan .Zhan -jiang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524037【Key words 】 Seasnake ——Phar maceutical use (Chin J N aut Med ,1999,6:127)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蛇约有90种,均为毒蛇;共同的生物学特征是尾扁平,鼻孔位于吻背,有发达的毒腺和细短的毒牙[1]。

海蛇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海蛇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海蛇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介绍海蛇干海蛇干,又称海蛇肉干,是一种由海蛇制成的食品。

海蛇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其身上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

海蛇干是将海蛇去鳞去腹内脏,晾晒而成。

海蛇干常见于中国南部一带,是一道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的特色食品。

2. 海蛇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海蛇干不仅具有美味可口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以下是海蛇干的一些作用与功能主治:•补充营养:海蛇干富含蛋白质、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对于人体的营养补充非常有益。

•滋阴补肾:海蛇干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尿尿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补血养颜:海蛇干中富含的胶原蛋白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作用。

•增强免疫力:海蛇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润肺止咳:海蛇干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干咳、痰少、咽干口渴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温肾壮阳:海蛇干被认为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尿频尿急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缓解痛经:海蛇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等女性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如何食用海蛇干海蛇干是一种方便食用的食品,可以作为零食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饪原料使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食用方式:•直接食用:可以将海蛇干当作零食直接食用,具有嚼劲和独特的风味。

•炖汤:可以将海蛇干用于炖汤,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增添味道和营养。

•烧烤:可以将海蛇干用于烧烤,增加烧烤食品的口感和味道。

•炒菜:可以将海蛇干切片或切段,用于炒菜,增添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4. 注意事项在食用海蛇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食用海蛇干要适量,不可过量,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食用海蛇干的人群要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合理食用,如果有肾虚、阴虚、痰湿等症状者,应谨慎食用。

•海蛇干是一种辛热食物,脾胃虚寒者和上火者不宜食用。

海蛇的药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海蛇的药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海蛇的药用研究现状及进展目录:一、海蛇简介二、海蛇药理研究1海蛇体2海蛇毒3海蛇胆4海蛇的其它部位5 海蛇药用研究的前景三、参考文献一、海蛇简介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蛇约有90种,均为毒蛇,它们共同的生物学特征是尾扁平,鼻孔位于吻背,有发达的毒腺和细短的毒牙。

东南亚海域游移的海蛇有9属15种,主要集中于南中国海,较常见的有7种,分别是青环海蛇、黑头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海蝰、小头海蛇,前两种为该海域优势蛇种。

海蛇药用始载于中国唐代药书《本草拾遗),继后中国历代医书均有记载,其功能祛风燥湿、通络活血、攻毒,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术、关节酸痛、疥癣恶疮等。

海蛇全身都能人药且营养丰富,踩入开展海蛇药用研究是开发海蛇这一珍贵中药材的报本途径。

二、海蛇药理研究现将海蛇各部分的药用研究现状及进展概述如下。

1 海蛇体传统中医多采用将活蛇除去内脏晒干或烘干而成的蛇干,或将蛇除去内脏和头部(也用全蛇)浸酒翻成的蛇酒。

80年代初,福建中药研究所对全省海蛇赘源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利用研究,表明海蛇原生药使用安全、无毒。

海蛇体含16种人体氨基酸。

除蛋氨酸、色氨酸未检出外。

有6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陆生蛇(平均每种高14.4 )海蛇体含多种微量元素,如Zn、Cu、Fe、Se、Ca、Mg等,所含重金属元素如Cd、AI、As等符合中国食品卫生标准I海蛇体所音总氯量高达9.9%,比陆生蛇多1.0 ,而蛇朦和灰分含量却较陆生蛇少。

海蛇体的药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海蛇干为主药配伍当归、豆或姜等活血理气药橱成复方海蛇橱荆如复方海蛇注射液、复方海蛇腔囊、海蛇柱风胜湿灵腔囊等,二是以群蛇浸酒或在其中加人中草药制成蛇药,比如海蛇天麻僭等。

治疗病种属中医痹症范围,主要包括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

疗效机理目前包括:1)海虻体音高浓度组氨酸.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口服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疗效。

2)海蛇橱剂有促皮质和雄性激素样作用,对改善垂体一肾上腺、性腺轴功能有明显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海蛇的功效与作用
干海蛇的功效与作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

在港、澳、台、广东、海南等地,海蛇被列为美食之一。

在日本,海蛇更被推为宴席上的佳肴。

当地一些酒家亦推出鲜活或干的海蛇食品。

海蛇药材做为祛风燥温,通络活血、攻毒和滋补强壮等功效良药。

常用于风湿痹症、四肢麻木、关节疼痛、疥癣恶疮等症。

据现代药理学家研究,海蛇的蛇毒可制成治癌药物"蛇毒血清"。

还可以用于治毒蛇咬伤、坐骨神经痛、风湿等症,并可提取十多种活性酶;蛇血治雀斑也十分见效;蛇油可制软膏、涂料;蛇胆浸药酒,有补身和治风湿之功效;蛇皮可制作手提袋、乐器等。

总之,海蛇全身皆是宝。

它的肉、胆、油、皮、血、毒等均可入药。

我国海蛇入药应用始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仅从海蛇毒一项来说,它含有多种生物酶类,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分离提纯多种酶类,用于医药、科研和生物工程方面,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

干海蛇怎么吃1、海蛇炖猪蹄:
用料:海蛇l条,猪蹄2只,料酒10克,生姜lo克,葱10克,花椒3克,精盐5克,麻油3克。

海蛇炖猪蹄的做法
(1)将蛇敲死,剥去蛇皮,剖腹去内脏,砍去头,洗净,切成
3厘米长的段;猪蹄烙净余毛,刮洗干净,砍成块;生姜洗净拍裂;葱洗净打成结;花椒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

(2)砂锅中注入清水1000毫升,将蛇段、猪蹄块放入,加入料酒、姜块、葱结、花椒纱布袋和精盐,先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小火炖至蛇肉、猪蹄酥烂,拣出姜块、葱结和花椒纱布袋,淋麻油即成。

功效:祛风,燥湿,通络活血,滋补强壮,使皮肤光滑,不长孢。

2、干海蛇用凉水泡软:
(1)把鸡剥好,洗净,去掉水、用刷子在鸡身上涂满酱油,把鸡入油中炸至棕红色。

(2) 金针菜洗净,泡在水中,变软后去掉硬的部分,金针菜汁留置待用。

(3)木耳泡入水中,去掉根部,洗净待用。

(4)干香菇洗净,浸泡在3杯水中,变软后取出,香菇汁待用。

(5) 竹笋切成薄片。

(6)炒葱.姜出香味后,加入海蛇,竹笋、香菇、香菇汁、金针菇汁、水、酒、酱油、砂糖,鸡,大约煮20-30分钟,把鸡煮熟为止。

(7)加入金针菜,稍煮片刻,用淀粉调汁成糊状即成。

海蛇俗称蛇婆,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以捕食鱼类等为生。

其种类较多,据记载,全世界有海蛇50种左右,尤以南海海蛇资源较为丰富。

海蛇干是取自活海蛇,经过去头->除内脏->剥皮->清洗->采肉->干燥->包装等一序列工序制作而成,是
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