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DNA复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与细胞分裂

DNA复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与细胞分裂

1、蚕豆根尖细胞(2N=12)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继续探究:根据题意,如果让其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则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其产生的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多少?2、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

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分别有8条、16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B.第2次C.第3次 D.第4次继续探究:若发现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含32P,则该细胞至少为第几次分裂所产生的?3、(2013·河北保定模拟)将某一用3H充分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雄性动物精巢细胞,放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连续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4.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

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___次。

高中生物微专题8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高中生物微专题8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创新设计》
微专题8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1
[知识必备] 1.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图像及解读
2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2.有丝分裂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如图为连续分裂两次的过程图(以一条 染色体为例)。
3
@《创新设计》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核DNA分子均由一条亲代 DNA链和一条子链组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DNA链的染色 体条数是0~2n(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为例)。
4
@《创新设计》
3.减数分裂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分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如图是一次减数分裂的结 果(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
5
@《创新设计》
由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两次,但DNA只复制一次,所以四 个子细胞中所有核DNA分子均由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利用原料合成的子链组成。
答案 B
10
[突破方法] 四步法解决细胞分裂中核DNA和染色体标记问题
@《创新设计》
11
@《创新设计》
[对点小练] 1.(2020·吉林实验中学模拟)(1)某卵原细胞(2N=4)中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被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 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其产生含 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___。 (2)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 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 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 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 为________。

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习题讲解

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习题讲解

1.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2.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1.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人不含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1.(2010深圳二模)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

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习题

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习题

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习题1.为确定细胞分裂中DNA复制周期的长短,要加入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

下列化合物中最合适作为R的是: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胸腺嘧啶2、某细胞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标记,在31P环境中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后代的DNA全部是一条标记一条不标记。

两次分裂后是有3.(1)假定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0,将细胞放如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问其中一个细胞进行一次DNA复制后,该细胞在细胞分裂后期将有条染色体被复制.(2)用磷32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4、有人试图用15N标记的T2噬菌体做“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你赞成的是:A、为了快速获得大量15N标记的噬菌体,可用15N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B、他能在子病毒的DNA和蛋白质中均检测到15NC、预期结果会不理想,因为15N能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D、他能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5、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置于玻璃钟罩内并向其提供充足18O2(如图)。

在适宜条件下光照1小时。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18O2在植物细胞内最先在线粒体中[H]结合生成水B、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壁上出现许多含18O的水珠,这些水珠是经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散失的C、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有可能释放出了含18O的CO2D、一段时间后,绝不可能在植物细胞内检测到含18O的氨基酸6、为验证药物X能抑制瘤细胞的增殖,将小鼠的瘤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

在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

若出现,则说明药物X有效。

7、假定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将200个用15N同位素标记了DNA分子的体细胞加入含14N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同步培养(细胞分裂同步进行)。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

2次有丝分裂
例题: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玉米体细胞(2N=20)若干代后,再将这
些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细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
期时,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10、20
B.20、20
C.20、40
D.20、10
2次有丝分裂
例题: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
例题:(2021年6月·浙江选)在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 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用Giemsa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 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 BrdU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 尖用Giemsa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 错误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 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 C.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均为1/4 D.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能观察到深蓝色 Nhomakorabea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
例题:假设某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DNA分子均用15N标记,然
后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则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
含15N标记的精子数目为( )
A.0
B.2
C.4
D.8
1次减数分裂
用3H标记细胞的DNA分子,然后将其放到含1H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
T-T 深蓝 B-B 浅蓝 T-B 深蓝
例题:(2019年4月·浙江)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 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 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 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 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 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 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 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 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哈三中同位素标记综合题专练

哈三中同位素标记综合题专练

1.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 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2.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有()A.核糖体上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3.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①囊泡中首先出现3H标记②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④3H标记在高尔基体中出现比在内质网中出现所需时间要长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 D.②③④4.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5.将某一经3H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DNA均含3H;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DNA均含3H;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A.2项 B.3项 C.4项 D.5项6.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某种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取样,进行放射自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如下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表中AB取样时间区段,细胞X中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B.表中AD取样时间区段可表示细胞X的细胞分裂周期,时间为6hC.表中C取样时,细胞X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D.表格中出现G的原因是被标记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7.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同位素标记法专项练习

同位素标记法专项练习

同位素标记法专项练习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生物学上经常使用的同位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即H、N、C、S、P和O等的同位素。

在浙科版必修1P6教材中也有说明: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此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多次出现,总结如下: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必修1P40简答题)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詹姆森等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

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囊泡中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由此发现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外排。

(2019·全国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B.高尔基体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共穿过5层生物膜D.科学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B、高尔基体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加工和运输作用,B正确;C、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核糖体无膜结构,进入内质网后以出芽的形式通过囊泡在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互相融合,此过程并没有穿过磷脂双分子层,所以此过程分泌蛋白通过了1层生物膜,C错误;D、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1939年,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然后进行两组对比实验:一组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提供H218O和CO2。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把握两种方法、明确三种动态变化、巧借模型、严把四关、强力突破同位素示踪1.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图像及解读12.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如图为连续分裂2次的过程图(以一条染色体为例)。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核DNA分子均由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子链组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2DNA链的染色体条数是0~2n(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为例)。

3.减数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如图是一次减数分裂的结果(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

由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两次,但DNA只复制一次,所以四个子细胞中所有核DNA分子均由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利用原料合成的子链组成。

(2019·黄冈调研)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灰色柱状图)每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单体和核3DNA分子数目的是( )解析绘制染色体和核DNA分子被标记情况,并只以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标记情况为例,绘制如图(图中线条代表核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该性原细胞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前期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且DNA分子双链均为一条含31P,4另一条含32P,故有丝分裂前期含32P的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分别为32和32;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双链均为一条含31P,另一条含32P,子细胞在含31P的培养基中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每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分别为16和16。

答案 A解答本类问题必严把四关51.(2012·山东高考)蚕豆根尖细胞(2N=12)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H-T)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每一个DNA分子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6含3H-T,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至中期,每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3H-T,如下图:答案 B2.(2019·北京通州模拟)将全部DNA分子的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裂中的同位素标记练习题及答案1.为确定细胞分裂中复制周期的长短,要加入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

下列化合物中最合适作为R的是: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胸腺嘧啶2、某细胞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标记,在31P环境中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后代的全部是一条标记一条不标记。

两次分裂后是有3.(1)假定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0,将细胞放如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请问其中一个细胞进行一次复制后,该细胞在细胞分裂后期将有条染色体被复制.(2)用磷32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4、有人试图用15N标记的T2噬菌体做“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你赞成的是:A、为了快速获得大量15N标记的噬菌体,可用15N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B、他能在子病毒的和蛋白质中均检测到15NC、预期结果会不理想,因为15N能同时标记和蛋白质D、他能得出“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5、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置于玻璃钟罩内并向其提供充足18O2(如图)。

在适宜条件下光照1小时。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18O2在植物细胞内最先在线粒体中[H]结合生成水B、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壁上出现许多含18O的水珠,这些水珠是经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散失的C、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有可能释放出了含18O的2D、一段时间后,绝不可能在植物细胞内检测到含18O的氨基酸6、为验证药物X能抑制瘤细胞的增殖,将小鼠的瘤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乙组中加入。

在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

若出现,则说明药物X有效。

7、假定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将200个用15N同位素标记了分子的体细胞加入含14N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同步培养(细胞分裂同步进行)。

某时刻测定细胞的总数目为1600个,在这1600个细胞中,含15N放射性的细胞个数为A.900个B.800个C.700个D.400个8、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B.d点时刻,细胞中含量达到最高值C.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处于阶段的细胞数目较多9..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原料、、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和蛋白质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应占子代总数的1/2(1).10..(多选)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A.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的复制B.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D.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11.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4C 标记2最终探明了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用18O标记H2 O和2有力地证明了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是遗传物质12. .用3H标记葡萄糖中的氢,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3H的是()A、H2OB、2C、C2H5D、C3H6O313.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分子用15N 标记,并供给含14N 的原料。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 标记的的精子占全部精子的比例为()A.0 B.25% C. 50% D.10 0%14.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5N 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还具备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正确的是15. 将一株水培草莓用钟罩罩住,在培养液中添加H218O ,追踪18O 的所在。

先在草莓根毛细胞里发现,这是植物细胞对水的作用,继而钟罩壁上凝结有,这是植物的作用所致。

在光照的情况下,罩内空气中又出现,这是依赖于植物的作用,将钟罩再次移到黑暗环境后气体减少了,而罩壁上凝结的反而增加了,这是植物的作用所致。

16. 将生长旺盛的两盆绿色植物分别置于两个玻璃钟罩内,甲罩内的花盆浇足含18O 的水(H218O ),乙罩内充足含18O 的2 (C 18O2),将两个花盆用塑料袋包扎起来,并用玻璃钟罩密封(如下图),在适宜的温度下光照1小时。

请回答:(1)此时,甲罩壁上出现许多含18O 的水珠,这些水珠是经植物体的作用产生的。

甲罩内还有许多18O2 ,这是植物体进行将H218O分解成和的结果。

(2)乙罩壁上出现许多含18O 的水珠,这些是植物吸收C 18O2进行作用产生的。

(3)将甲装置移入黑暗环境中,几小时后,罩内的18O2逐渐减少,减少的18O2被转移到植物体内形成了。

这一生理过程的主要意义是17. 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下列各项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同位应用素18..用同位素标记追踪血液中的某些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人的肾脏后又由肾静脉流出,则该分子很可能穿过几层细胞膜? ()19、.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20.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21、在一个密闭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双链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以后,所得的分子中,分别含12C和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为(D )A.2n : 1 B.(2n-2) : n C.(2n-2) : 2 D.(2n-1) : 122、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分子数分别是相对含量相对含量相对含量相对含量A B C D23.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若以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实验材料进行某项研究,该研究可能是A.测定肺癌细胞的分裂速率 B.测定人体内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速率C.研究生物细胞中腺嘌呤的代谢途径 D.比较不同组织细胞复制的情况24.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的末端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A.中远离A的磷酸容易脱离B.部分32P标志的是重新合成的C.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该过程中既有合成又有分解25、.一个分子,放在含N15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4次后含N15标记的分子总数占A.1/4 B.18 .1/16 D.126、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参照右图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7、.如果把两条链均含15N的分子叫做重,把两条链均含14N的分子叫做轻,把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的分子叫做中间。

那么,将一个完全被15N标记的分子放入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二次,则培养基内重、中间和轻的分子数分别是A.0,2,2 B.2,0,2 C.0,2,6 D.2,2,02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含有15N的分子有两个B.含有14N的分子占15/16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分子29、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一定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30、右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中的化学能B.供给14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3—C5一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人线粒体中D.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能来自于二氧化碳31、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和的变化。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时单个细胞中和信使的含量变化。

请据图回答:(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和,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分别是、,研究中应选择洋葱根尖的▲部分。

(2)c时期细胞核、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期才开始变化。

(3)由d到e过程中细胞核减少一半的原因是▲ 。

(4)a时期中的主要用于指导与垒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e时期细胞中含量较低的最可能原因是▲。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田间棉花的光合作用强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原理:①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量。

②5%的三氯乙酸能杀死筛管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实验材料:号牌、5%的三氯乙酸、分析天平、称量皿、记录表、纱布、刀片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棉花叶20片,按编号1—20挂号牌。

第二步:将选定叶片的叶柄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一圈,杀死叶柄筛管细胞。

第三步: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人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记作甲组;4小时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记作乙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