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排血量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心功能参数临床意义

第一章 心功能参数临床意义

第一章心功能参数临床意义一、心脏功能★1.1每分钟心输量(CO):指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量。

正常成人的每分心输出量为6~10升/分。

★1.2心脏指数(CI):为反映每分钟心脏搏血的供需关系,常采用此指标。

正常时此数值约3~7升/分/米2 。

★1.3左心有效泵力(VPE):此指标反映左心房有效搏血的收缩力量。

正常值约1.8公斤/搏左右。

※以上参数综合反映了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状况(a)当CO、CI、VPE都偏高时(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说明心泵力代偿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强,搏血量增多,常见于高血压;长期偏高可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肥厚、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耗失调,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肌损害。

此时可服用降压药以及具有降压功能的保健品等加以缓解。

(b)当CO、CI、VPE都偏低时(年轻人尤其以年轻女性居多),说明心泵力降低,心肌收缩力弱,搏血量减少,常见于低血压、心动过速等;长期偏低可能由于潜在的心肌炎等疾病引起的。

此时可服用药物抬高血压,降低心率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功能的保健品如:西洋参等加以缓解。

一般情况下,其它参数随3项主要参数升高和降低。

当3项主要参数均正常或仅一项异常,其它参数SV、SI、EWK、BV偏低时,说明被测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常见于劳累过度,睡眠不足等。

此时只要注意休息,并服用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功能的保健品如:西洋参等就可以缓解了。

★1.4心肌耗氧量(HOV):指心脏每分钟消耗氧的毫升数。

此值受心率和心脏收缩力的影响,心率快,收缩力强,耗氧越多。

正常值为24~42毫升/分。

★1.5左心搏功指数(LVWI):为左心搏动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搏所做的功。

根据牛顿力学原理:1克物体提高1米称之为1功。

故本参数的实际含义是左心收缩推动的血液量达到每搏某一压力高度所作出的力学变化。

这是判断心脏负荷和功能状况的指标。

此指标受每搏心搏量(SV)、收缩压(SP)和体表面积的影响。

SV、SP高时,做功就高,相反则低。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
0.9%NaCI溶液
和 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其生理意义如何 ? 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
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3、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区的传导速度很慢,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约为
0.1s ,称为 房- 室延搁 。
4、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正常心脏兴奋的发源地,心的节律性活动是受自律性
最高的窦房结所控制,故把 窦房结称作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
5、有效不应期:由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 3 期膜内电位为 -60mV这
段不能再次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简答题:
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
答: ①特点:心室肌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 -90mV 迅速去极
到 +30mV左右,即膜两侧原有的极化状态消失并出现反极化,构成动作电位的上
升支。历时 1-2ms,此期电位变化幅度约 120mV。
②机制: 0 期的形成原理:在外来刺激作用下,心室肌细胞膜部分
Na+
通道开放引起少量 Na+内流,造成膜轻度去极化。 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 (-70mV)
时,膜上 Na+通道开放速率和数量明显增加, 出现再生性 Na+内流, 导致细胞进一
步去极化,使膜内电位急剧升高。 1 期( 快速复极初期 ) :主要由 K" 快速外流形成。 2 期(平台期):Ca2+内流和 K+外流同时存在, 缓慢持久的 Ca2+内流抵消了 K+外流,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与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与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名词解释: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是偶联因子。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第3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

(增加的题)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连续心排血量[cco]监测的意义贾树山讲解

连续心排血量[cco]监测的意义贾树山讲解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⑨
心肌收缩力
心肌的变性肌力状态 心肌纤维缩短和舒张的速度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⑩
增强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交感神经→收缩↑ 心率↑ 抑制副交感神经→心率↑ 使用增强心肌收缩性的药物
抑制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兴奋副交感神经→收缩 ↓ 心率↓ 抑制交感神经→阻断儿茶酚胺 心肌缺血、梗死,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使用抑制心肌收缩性药物
Hb
9
SaO2(%)
100
SvO2(%)
75
9
Grams
100
%
52
%
病例研究:稳定的血压和心排量并 不反映 SvO2 的改变
患者,男,59 岁,进行冠脉搭桥 CABG
和瓣膜置换后
病例研究:心排量改变 而 SvO2 不变
心排量的改变可能没 有临床意义
总结
相关实验证实CO-CCO数据的一致性 有创CCO不易反复进行,缺乏对病人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②
连续心排量和 SvO2 的临床应用
提供对心脏功能的自动、连续的评估 排除了手动 Bolus 测定心排量的需要 提供更多的最新的信息来预防危象 发生病情变化时,马上干预 评估病人对于干预的反应
CCO的临床意义和应用③
分析临床CCO的原则
坚持临床病人个体差异性原则 综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对有心内异常压力、分流和心律失
PAWP/LAP正常值: 6~12 mmHg
CO生理学原理(每搏量的调节)⑥
后负荷
定义:心室收缩期射血进入体循环或肺 循环时心肌纤维的压力或阻力,它受心 室容量、室壁厚度、外周血管阻力等因 素影响。

各种心排量检查技术介绍

各种心排量检查技术介绍

检测措施分类
• 心输出量(CO),目前有多种检测措施和操作形 式,从临床操作上可分为有创,无创和微创三种。 从检测技术上分为热稀释法,多普勒超声学检测, 核素心血池显像,胸腔阻抗法,Fick法,染色剂稀 释法,部分反复呼吸法。检测措施上还能够分为直 接、间接、连续和非连续测量.
• 有创检测一样有连续和非连续监测二种,经过 Swan-Ganz导管旳热稀释法,Fick法和染色剂稀释 法属于有创措施;微创检测形式有经食道多普勒超 声学检测和不经过Swan-Ganz导管旳热稀释法;无 创检测核素心血池显像,胸腔阻抗法和部分反复呼 吸法。
Control Syringe
测冷水水温连接示意图
连接示意图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 上面旳两个孔
漂浮导管辅助配件包
◆ ICG概述
ICG(无创心输出量)测量旳基本原理是基 于胸阻抗血流图(胸部生物电阻抗技术TEB) 旳一种间接测量措施,利用心脏射血所引起旳 胸部血流阻抗旳变化来计算每搏射血输出,进 一步计算出心排量和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
谢谢大家!
将ICG电缆插入监护仪旳ICG插座。 如右图所示:
ICG插座
安装传感器
● 将颈部传感器垂 直旳放置在颈部 两侧耳垂旳正下 方。
● 将胸腔上部传感 器放置在剑突水 平面与胸部两侧 腋中线相交旳位 置。
● 两组传感器必须 放置在直接相正 确位置上 (180°)。
输入病人信息
在菜单中设置病人旳身高、体重、性别、年龄、 SYS、DIA、MAP、CVP、PaoP各参数。
屏幕上显示一道胸阻抗波形和ICG参数区,如下图所示:
ICG波形
ICG参数一 ICG参数二
参数区显示旳参数一和参 数二,顾客可经过菜单来 选择需显示旳参数。

心输出量测定和血液动力学报告

心输出量测定和血液动力学报告

心输出量测定和血液动力学报告血流动力学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于临床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

可以说,从根据血压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变化就已经开始了应用血流动力学的原理对病情的变化进行监测。

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危重患者的存活时间也逐渐延长。

对于这些危重患者的临床评估,越来越需要定量的、可在短时间内重复的监测方法。

1929年,一位名叫Forssman的住院医师对着镜子经自己的左肘前静脉插入导管,测量右心房压力。

之后,右心导管的技术逐步发展。

临床上开展了中心静脉压力及心内压力的测定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应用Fick法测量心输出量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在血流动力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应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的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catheter)的出现,从而使得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系统化和具有对治疗的反馈指导性。

一般血流动力学监测分为无创伤性和有创伤性两大类: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应用对机体没有机械损害的方法而获得的各种心血管功能的参数,使用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经胸电阻抗法(TEB)、CO2部分重吸收法监测(NICO)、USCOM(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仪)。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而直接测定心血管功能参数的监测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利于深入和全面地了解病情,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诊治,其缺点为对机体有一定伤害性,操作不当会引起并发症。

包括:有创动脉压力监测(ABP)、中心静脉压监测(CVP)、肺动脉漂浮导管(PAC)、持续心排监测(PiCCO)、经食道超声(TEE)。

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创动脉压力监测(ABP)、中心静脉压监测(CVP),临床上易于操作,方便,应用最广。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意义:反映左室充盈最准确的指标
05
PAWP=PADP=LVEDP
肺动脉嵌压(PAWP)
心排血量(CO)
每分钟心脏(左室)泵出的血量 正常值:4-8L/分 CO=HR×SV(每搏输出量) 意义: 取决于 心脏前负荷, 后负荷,心 肌收缩力, 判断心脏泵 功能。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
小儿 SBP=80+年龄×2
<1岁 SBP=68+(月龄×2)
各年龄组血压正常值(mmHg)
目 录
O1
无创:
O2
心率与心律的监测
O3
无创袖带血压监测
O4
指氧饱和度监测
O5
有创:
O6
动脉血压监测
无创动脉血压(NIBP)
各类休克
心脏大血管手术
大量出血病人手术(脑膜瘤,肝脏)
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
临床意义:
SBP:主要代表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其重要性在于维持脏器血流供应。SBP<70mmHg,脏器血流减少,SBP<50mmHg,易发生心跳骤停。
DBP: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的血流。
脉压:正常值30—40 mmHg,代表每搏量和血容量。
MAP:概念与正常值,1/3收缩压+2/3舒张压。
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有关。
穿刺前行Allen试验
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防止远端肢体缺血
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防止感染
防止气栓发生
防止局部出血、血肿
监护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定义: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01
正常值: 5~12cmH2O
02

超声题

超声题

一、名词解释5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正常心脏的活动由一连串的心动周期组合而成。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肌肉有次序地收缩和舒张,使心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心指数:人体静息时的心排血量,并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排血量,称为心指数。

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为1.6~1.7m2,安静和空腹情況下心排血量为5~6L/min。

故心指数为3.03.5L/(minm2)。

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

3、射血分数:每博量占心室舒长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射血后尚存留在心室内的血量称为残余血量。

健康成年人每博量较大时,射血分数为55%~65%。

4、心底波群: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探查时,在心底短轴切面或左心长轴切面上经过主动脉根部选择取样线即可见此波群,其解剖结构自前至后分別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

由于此等结构均在心底部,故称心底波群。

主要有主动脉根部曲线和主动脉瓣曲线。

5、二尖瓣波群:于胸骨左绿第3~4肋间探查时,在左心长轴切面上经过二尖瓣前叶选择M型取样线时即:可见一组比较特异的波群,有二尖瓣前叶曲线、二尖瓣后叶曲线。

二、单选题301.心脏超声检查常用部位中,哪个部位用的较少?(E)A胸骨左绿区B心尖区c剑下区D胸骨上凹E胸骨右祭区2.常规心脏扫査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是哪一项?(A)A胸骨左绿区和心尖区B胸骨左绦区和剑突下区C心尖区和剑突下区D心尖区和胸骨上凹区E胸骨左绦和胸骨右区3.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所显示的心脏内部结构,哪一项是错误的?(E)A左心室腔大小B主动脉内径情况c左房的大小D二尖瓣结构情况E三尖隔瓣回声情况4.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中,下列哪一项观察不到?(D)A前半部室间隔B左心室后壁肌层C二尖瓣前后叶回声D主动脉右冠瓣及左无冠瓣E升主动脉近端5.在观察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脏结构方面,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D)A观察右心室大小,形态B观察左室大小,形态c观察左心房大小,形态D观察心尖部心肌回声情况E观察主动脉及升主动脉结构6.在观察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脏内部结构时,下列哪一项級述不正确?(c)A观察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连续性B了解二尖瓣与乳头肌之间的关系C观察右室流出道情况D观察主动脉右,无冠瓣启闭及回声情况E观察右心房内部回声情况7.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结构时,常用检查切面中,哪一项是正确的?(E)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B心尖区四腔心切面C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DA和B E A和C8.二尖瓣病变,心脏检查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B心尖区四腔心切面C心尖区五腔心切面D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EA+B+C9.检査三尖环、瓣膜结构时,常用下列哪些切面?(E)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B心尖区四腔心切面C心尖区五腔心切面D心底大动脉短轴EB+C+D10.观察房间隔时,下列所列切面,哪一项不包括在内?(E)A心尖区四腔心切面B剑突下区四腔心切面c胸骨旁四腔心切面D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E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11关于正常人二尖瓣口血流频诣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E)A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谙为正向窄带双峰B双峰由E、A峰组成CE峰舒张早期血流快速充盈所致DA峰是舒张期心房收缩所致EE峰是舒张早、中期血流充盈所致12有关主动脉区正常频谱分析,哪一项不正确(E)A显示为层流频谱特征B三角形样对称性空窗频谱C谱幅度较大,流速较快D主动脉瓣血流频谱可为正向,也可为负向E主动脉瓣频谱均为负向频谱特征13正常肺动脉瓣血流频谱描述,哪一项不正确经胸检査(E)A正常肺动胨瓣血流频谱均为负向频谙B频谱呈空窗,对称的三角形C频谱呈窄带样D速度低于主动脉瓣区血流速度E频谙也可正向或负向14心血管系的超声造景检查应用,血流哪项是错误的(B)A观察左向右分流B测量室壁厚径C观察右向左分流①測量血流速度大小E判断解剖结构15心肌超声造影不用于(D)A检测心肌梗死区B鉴别心肌存活与否C评价介入治疗疗效D显示心肌细胞E检测心肌缺血区16血流对心脏位置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A后方邻近支气管食管B下方与胃直接接触C两侧与胸膜及肺相邻D位于胸腔中纵隔内E心脏约23居身体正中面左例17等容收缩期的定义应是(D)A房室瓣开放到关闭的时间B半月瓣开放到关闭的时间C半月瓣开放到房室瓣关闭的时间D房室瓣关闭到半月开放的时间E半月瓣关闭到房室瓣开放的时18下列对快速舒张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A心室压低于心房压B舒张早期C房室瓣开放D60%80%的血液在此期从心房充盈到心室 E 即舒张末期,心房血液大量充盈心室19肺动脉瓣口血流的正常多昔物频谙不具备下列哪项特点(D)A从基线向下的负向频诣B呈单峰频谱C窄带状三角形或抛物线开脉神波D从基线向上的正向频谱E血流速度小于主动脉瓣口血流20左心泵功能不包括下列哪项计算指标(B)A心输出量B等容舒张期C射血分数D心室容积E每搏量21室间隔的解剖特点,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D)A比房间隔薄B由纤维组织构成c构成肺动脉壁D分隔左右心室E胚胎时期有卵園孔使两侧心室相通22减慢舒张期时心血管生理上有什么变化(E)A左心室血液緩慢充盈到主动脉B心房緩慢被充盈C心房血液经緩慢而最后全部充盈到左心室D心房血液快速充盈到左心室E左心房血液在舒张时相的中期緩慢充盈到左心室23快速舒张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C)A血液快速从左心室射到主动脉B血液在主动脉反弾回流到左心室C血液在过期间快速、大量从左心房充盈到左心室D血液从右心房緩慢充盈到右心室E血液从左心房緩慢地充盈到左心室24下列哪项心脏超声切面图不可以从胸骨左缘声窗测到(D)A左室长轴图B心房两腔图c的动脉短轴图D右室流入道长轴图正左室二尖瓣口水平短轴图25 M型超声的二尖瓣水平波群不能构成哪项M型曲线(C)A室间隔B左室后壁C主动脉瓣D右室前壁E二尖瓣前瓣26下列对三尖瓣血流正常多普勒频谱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E峰大于A峰B正向频诣CA峰大于E峰D在舒张期出现E舒张早期、舒张末期分别有一脉冲波27 M型超声心动图的二尖瓣水平波群可观察哪种结构的运动曲线(E)A主动脉瓣曲线B头肌曲线C主动脉根部曲线D肺动脉曲线E二尖前叶、后叶曲线28下述关于用频谱多普勒对主动脉瓣血流检測的参数,哪一项是错误的(B)A加速时间(AT)B阻力指数(RI)c射血时间(ET)D收缩期峰值速度(Vs)E血流速度时间积分(wm)29下列哪项是左心整体舒张功能的超声测量指标(D)A左室收缩末容积E等容收缩时间c左室每搏量D左室快速充盈分数E室间隔收缩期增厚率30心脏有一结构叫卵圆窝,在什么解剖结构上(B)A在室间隔上B在房间隔上C在肺动脉上D在主动脉上E在左房的左心耳上三、多选题101、影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因素是:A、低频率探头B、衣服遮盖C、良好的透声窗D、接触剂过少E、高频率探头2、超声检查心脏疾病的基本位置是:A、胸骨旁位B、心尖位C、剑突下位D、右肋弓下位E、胸骨上窝3、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是:A、主动脉瓣B、左、右房C、肺动脉瓣D、三尖瓣4、下列哪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的分支:A、左冠状动脉主干;B、右圆锥支;C、左回旋支;D、斜角支;E、左前降支5、用频谱多普勒检测室间隔缺损的左向右高速分流的调节方法是A、高通滤波B、低速标尺C、高频超声D、脉冲波多普勒E、连续波多普勒6、下述有关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正确的是:A、室间隔非对称性增厚,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减低;B、左室后壁厚度正常或稍增厚,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经值大于 1.4;C、常伴左室流出道狭窄;D、二尖瓣前叶可出现收缩期异常前向运动;E、主动脉瓣可出现收缩中期半关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