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9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
【表现】
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②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边 疆、开垦广袤良田、治理大江 大河、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城 镇乡村、发展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现实意义】凝聚才智、浸透 汗水、蕴含牺牲
1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精神:
【表现】
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②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守 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打败 侵略者,捍卫民族自由独立
【现实意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 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的含义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四、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五、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六、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七、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国努力培育的民族精神
美国:富有开拓精神,崇尚白手起家,追 求成功,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从小自立。 韩国:信奉儒家思想、团结、奋争、民族 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烈的国货观念。 日本:强烈的忧患意识,善于借鉴与创造, 忠孝至上的爱国情结。《菊与刀》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社会事件:
2012年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民 众进行大规模反日游行,全球华人也举行规模浩大 的反日示威游行,反对日本“购岛”。中日关系陷 入紧张。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方向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①区分四个方面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 益的文化活动,不 断丰富自身的精神 世界,是培养健全 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区分和理解文化 与经济、政治相互 影响和相互交融
文化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 注意与传统文化的
民族的 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 当代价值、民族精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 主义
马克思 主义哲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吸收外来 文化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未来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 价值
正确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鉴别对待、批判继承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当代 激发自信自豪,促进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共同体意识 价值 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推动正确认识和处理、建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者的要求和关系
202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目录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学 与 文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概论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主义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
特点 政治的关 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促进,落后→阻碍)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解析
本题以五公祠的一副对联为载体, 考查中华民族
精神方面的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副对联歌颂了五 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风范, 歌颂了五公身处逆境而不坠青 云之志,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无我”精神。由此不难看 出①④正确,应选 C,②③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错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 精神的各个方面。
(2)地位: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发展:形成于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人民奋 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 中。
特别提醒
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 2007 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 27 位大学生, 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 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 经过 5 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 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 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 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 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特别提醒
不要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
神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 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发 展过程。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 和发展强基固本。 (2)地位: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 的任务。 (3)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 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

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

们行动的动力
成为可能
统 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 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从而丰富
性 精神世界,二者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 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7.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 面。
改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 面。
8.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 根本动力。
改错: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 了强大精神动力。
考点精析 · 提素能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二、文化的功能 1.文化具有①___引__领__风__尚___、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 功能。 文化可以②_引__导___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 民族的文明素养。文化可以③___教__化__育__人__,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可以④ __服__务__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 食粮。文化可以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⑤ __力__量__源__泉____,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标导航 · 定考向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知识讲解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考点一
考向一 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状元金榜
(2021·河北卷)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
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
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毫。之所以称其为秤毫,是提醒人们:在
“红船精神”、井冈 山精神、长征精神
雷锋精神、抗洪精 神、载人航天精神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抗疫 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时期
知识讲解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什么
知识点九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的抗疫精神:
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同中华 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以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文化多样性 文化交流/交融 外来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
中华中民优特族文革化社
中华秀传传精统统神
文化 文文化化
外来文化
作用
怎么办
要求
为什么
地位 意义
分别记忆每个关键词的内容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轮复习:
[矫正训练] 考点一
易错点一 混淆文化与文明
状元金榜
在学习“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内容时, 张同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一回
事。下列观点能够反驳该同学观点的是( )

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2辽宁T20(3) ;海南T24;浙江6月T24,2023 .浙江1月 T22; 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17;2023浙江6月T20;202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山东T18;2023山东T1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 2023湖南T10;
2023北京T20;2023北京T4;2023北京T1;2023浙江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月T2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义文化
2024高考一轮复习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专题七
课前背书
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4.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和地位 6.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7.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哲学与文化》基本结构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在塑 造着人
文化是民族的 血脉和灵魂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 格的重要途径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 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 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2.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可评析流行 文化与经典文化的价值,评估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感受文化差异对人们的经济、 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伟大的抗疫精神,理解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备考 1.运用生活中的具体文化活动等素材,通过简单情境的呈现,考查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指南 2.通过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实例、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传统村落等材料,以简单或一般情 境的运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通过对抗疫等具体民族精神的弘扬,加以简单情境呈现,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特点等

高考部编版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考部编版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实现了首都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③表明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④发挥了首都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解析 题干中北京的做法有利于首都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该目标 仍没有实现,②错误;题干中并不体现首都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归纳总结
1.全面理解文化的特点
角度
特点
内容
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 量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但 通过社会实践,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与社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关系
有的现象
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与文明 的关系
文化不等同于文明
易错易混 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 解析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并非所有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 ) 解析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 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 转化为物质力量。( × ) 解析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易错易混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体现。
( ×) 解析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 现。 2.中华文化是中华各地域民族文化的总和。( × ) 解析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不能认 为是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中华文化只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 ) 解析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 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2015·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 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 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 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 家书( )
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 在民族精神的作用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
向,一是夸大其作用,二是忽视其作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特别提醒: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民族精神没
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 不能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任何民族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熟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熟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最新考点
1.中华民族精
永恒的中 神的基本内涵
华民族精 神
2.中华民族 精神的核心
1.民族精神的
时代特征
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的
▪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 ②是中华民族之魂 ▪ ③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 ④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2013·四川高考]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 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 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 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特别提醒:
▪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 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 神的力量。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 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 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弘扬 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 优秀文化传统。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 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 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 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 华民族精神( )
▪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对基本内涵的区分和判断。 ▪ ②结合文化、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考查民族精神发展的意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
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 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 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 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考试点拨: ▪ ①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特别是考查
途径和意义
考向分析
本考点属于命题的高频考点 ,主要结合各种精神宣传活 动考查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族精神意义和措施的理解和 运用,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 ,但主观题更加突出一些。 复习时,要注意民族精神与 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 其他文化知识的联系,要注 意梳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措施。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