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散文:如何能把握主旨
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主旨高考散文阅读方法

如何把握散文的情感主旨高考散文阅读方法
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在进行散文阅读之前,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被考察的
内容和形式。
题目要求通常会提供一些关键词、提问方式或者指示性语言,考生应该理解这些信息并根据要求进行阅读和思考。
二、理解文章内外情境
三、把握散文的情感线索
四、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五、积累常见题材和题目类型
高考散文阅读中,一些常见题材和题目类型经常会被考察到。
考生可
以通过做题、背诵、阅读等方式积累和熟悉这些题材和题目类型,以便在
考试中更加熟练地应对。
六、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实际的阅读训练和答题实践是提高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考生可
以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考试的模式和要求,提高
自己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七、多阅读优秀散文作品
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是培养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考生可以选择
一些经典和优秀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其中的情感主题和思想
感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总之,散文阅读是一个综合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上述建议,考生可以在高考散文阅读中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并通过理解、分析和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散文阅读之把握主旨 课件

2、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4分)
示例:第①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 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 作者赞叹之情。
品析:
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四字短语)、运用对比的修辞 手法,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形 成强烈反差,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 浅的。
从议论抒情句、材料中挖掘主题
④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 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 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⑥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 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 才会踏实。……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 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 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 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着手心落 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把握主旨的几种方法
1、分析文章材料 2.抓议论抒情句 3、以 “物” 探 “旨”
考题类型
1、直接概括主旨 2、分析语句含义 3、谈感悟说启示
点 山东临沂中考卷《泥土的声音》 击 1、勾画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句, 中 并体会其中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考
2、分析所写材料。文章四次写“我”匍匐在土 地上,五次写“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 这样写,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不折不挠
探
“ 旨 ”
通过描写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赞美抗日根据地军民以及中华民族 的“精神和意志”。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1、分析文章材料法 2.抓议论抒情句法 3、以 “物” 探 “旨”法 答题原则:
怎样把握散文主旨

DSY 精英语文初三专题系列散文阅读——怎样把握散文主旨●学而时习●知识点精讲透析考点一文章主旨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二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归纳主旨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应该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然后由表及里,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具体的表述分为两点:1、首先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描写)……情节(事迹、经过),塑造(刻画、反映、表现)了……形象(性格、精神、思想);2、然后表明写作意图,表达(表现、寄托等)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考点三解题思路及技巧1、从分析文章抒情议论性句子入手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所写对象的看法,同时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例:2:《一座村庄的消失》①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
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而无可挽回的消失。
……⑨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的,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
坚硬平坦的水泥路面覆盖了一个曾经的村庄,其实,消失的只是一个关于村庄的记忆。
或者说,村庄成长为一座城市。
今天,正在消失的村庄是一座城市的昨天吗?作者对消失的村庄及其生活环境和习俗,是充满怀旧情绪的,对于村庄发展为繁盛热闹的集镇或城市又是充满期待的。
2、从文章关键点入手(1)关注文章标题一般来说,标题可表明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写作方式,也能暗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倾向,它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我们解答相关题目提供了依据。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考点三:把握文章的主题(表达的情感) 附参考答案解析

考点三:把握文章的主题常见问法:①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
②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技巧点拨:1、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
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深人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
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特别是议论的句子。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
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
2、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②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③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4】人间草绿(湖南省邵阳市,8分)王本道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
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
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
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
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
散文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3、散文的特点
(4)抒情、议论性句子 (5)关键段—独语段、过渡段等
3、抓关键词、句、段法:
4、以“形”探“旨”法:由表及里,
明主旨
• 形(形象)——人、景、物 • 旨(主旨)——情、理、志
形(人、景、物) 旨(情、理、志)
①抓标题:想飞 (亮明了主旨)
想飞、想高飞、想壮飞
②抓“文眼”: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茅竹。 从远处看,一片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峻峭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一支奇兵;有 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袁鹰《青山翠竹》)
“形” 的刻画:生动地勾勒出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 “神”的寄寓:井冈山人民战斗风貌的剪影。 效果: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
云雀飞得高、飞得快活 饿 老 鹰 主旨: 没 挂 想飞 恋 似 的 盘 人原会飞,多数忘了飞 旋 没有不想飞
形(人、景、物) 旨(情、理、志)
翅膀:本真、灵性、诗意、 ⑥从手法入手分析主旨 想象力、追求的勇气…… 冲着天顶飞 飞:自由、超脱、高远的理想
没挂恋似的在盘旋 我们背上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冲出了书房门,钻 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 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 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 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 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 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 再也赎不回…… 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 那你,独自在泥土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 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 到云端里去 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
(完整版)散文:如何把握主旨

散文:如何把握主旨【散文阅读命题方向】1.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3.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二、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通过中心句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各部分的段意,有时各部分段意的总和就是文章主旨;或者某一部分的段意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重点读“五句”1.开头句2.结尾句3.过渡句4.抒情句5.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四、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
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
例1.《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分析】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却是如此简朴,除了工作中所需的东西以外别无他物。
从而看出了罗丹对工作的专注、热情,为表现文章的主旨作了强有力的烘托。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找到贯穿“形”的线索,便可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作品主旨。
快速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快速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作者:车庆欣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9期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关系到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成绩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而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关键是把握文章的主旨。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快速、准确地把握散文的主旨呢?根据我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方向对所读的散文,进行大致的浏览,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
确定所给的材料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方面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事、追根溯源、辨明真伪。
有了这一步,文章的内容指向了然于胸,为深入理解主旨奠定了基础。
2002年上海考题,乍一读,好像是记游,因为文章开头说“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
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但通览全篇,我们就可以发现各段一些词语,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第二段的“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第四段的“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把握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阅读,要确定所读的散文属于那种类型。
不同的类型,其特点不同,考试中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散文形式繁多,内容庞杂,但大体上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几种。
散文阅读之把握主旨课件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总结词
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 合,谈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详细描述
在结合实际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主 题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反思自己的 生活经验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文章 的理解和感悟。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散文阅读拓展
推荐优秀的散文作品
01
02
03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代表作,描绘了 清华园荷塘的美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故都的秋》
郁达夫的佳作,通过对北 平秋色的描绘,表达了对 故乡的眷恋之情。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经典之作,讲述 了作者在地坛公园的所见 所感,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不同风格的散文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文章的 开头、发展和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 主旨。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总结词
关键词和句子是把握散文主旨的重要线索。
详细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这些关键词和句子可能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通过 深入分析这些关键词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写景抒情
以描绘自然景色或人文 景观为主,抒发作者的 情感,如《桨声灯影里
的秦淮河》。
叙事记人
议论随笔
哲理小札
通过叙述事件或人物故 事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
情感,如《背影》。
以议论、思考为主,表 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 见解,如《灯下漫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如何把握主旨【散文阅读命题方向】1.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3.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二、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通过中心句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各部分的段意,有时各部分段意的总和就是文章主旨;或者某一部分的段意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重点读“五句”1.开头句2.结尾句3.过渡句4.抒情句5.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四、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文章写人记事离不开环境描写。
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能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某种特定气氛,自然也就能点出题意、揭示中心。
例1.《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
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分析】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工作室却是如此简朴,除了工作中所需的东西以外别无他物。
从而看出了罗丹对工作的专注、热情,为表现文章的主旨作了强有力的烘托。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找到贯穿“形”的线索,便可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领会作品主旨。
例2.《木屐》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
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
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
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
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
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
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
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
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
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
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
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
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
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
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
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的我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终于,我接到了那张我只能在地图上才能看到、我梦想的地方来的“录取通知书”。
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
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
”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
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
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
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分析】文章通过农村中普普通通的一件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木屐串联了在改革开放后所发生在边远农村中的父子两代人的一个小故事。
只要找到了这个线索,反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这个农村和农民思想的牢牢束缚这个主题也就很好地可以领会了。
3.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中的详略处理总是服从于文章的主旨的。
和主旨密切有关的人、事物则要细致地刻画、详尽地描写、竭尽铺陈之能事,反之则可从略处理,一笔带过。
例3.《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选段)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
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
“这已完工了。
”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
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
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分析】这部分详细写了罗丹在工作时的认真和专注,表达了作者的感动和震撼,突出了主旨——赞美罗丹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的无限热忱和专注。
【本讲知识点总结】如何把握散文的主旨?一、先“三读”,了解相关信息1.读题目: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线索)2.读注解:了解创作背景、疑难词句3.读作者: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二、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三、重点读“五句”1.开头句2.结尾句3.过渡句4.抒情句5.议论句四、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
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3.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写作之日积月累——《爱的教育》】我的女先生我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今日准约到家里来访我了。
先生不到我家已一年,我们很高兴地招待她。
先生的帽子分仍旧罩着绿色的面幕,衣服极朴素,头发也不修饰,她原是没有工夫打扮的。
她脸上的红彩比去年似乎薄了好些,头发也白了些,时时咳嗽。
(细致的外貌描写)母亲问她:“那么,你的健康怎样?先生!你如果不再顾着你的身体……”“一点没有什么。
”先生回答说,带着又喜悦又像忧愁的笑容。
“先生太高声讲话了,为了小孩们太劳累自己的身体了。
”母亲又说。
真的,先生的声音,听不清楚的时候是没有的。
我还记得:先生讲话总是连续着一息不停,弄得我们学生连看旁边的工夫都没有了。
(从听觉来写人物)先生不会忘记自己所教过的学生,无论在几年以前,只要是她教过的总还记得起姓名。
听说,每逢月考,她都要到校长先生那里去询问他们的成绩的。
有时站在学校门口,等学生来了就叫他拿出作文簿给她看,查他进步得怎样了。
已经入了中学的学生,也常常穿了长裤子,挂了时计,去访问先生。
今天,先生是领了本级的学生去看绘图展览会,回去的时候转到我们这里来的。
我们在先生那一班的时候,每逢星期二,先生常领我们到博物馆去,把种种的东西说明给我们听。
先生比那时衰弱了许多了,可是仍旧非常起劲,遇到学校的事情,讲起来,很快活。
二年前,我大病在床上卧着,先生曾来望过我,先生今日还说要看看我那时睡的床,这床其实已经归我的姊姊睡了。
先生看了一会儿,也没有说什么。
先生因为还要去望一个学生的病,不能久留。
听说是个马鞍匠的儿子,发麻疹卧在家里呢。
她又夹着今晚非改不可的作业本,据说,晚饭以前,某商店的女主人还要到她那里来学习算术。
啊!亲爱的先生!我怎能忘记你呢?我成了大人,一定还记得先生,会到校里来拜望你的。
无论到了何处,只要一听到女教师的声音,就要如同听见你先生的声音一样,想起先生教我的两年间的事来。
啊啊!那两年里,我因了先生学会了多少的事!那时先生虽有病,身体不健,可是无论何时都热心地爱护我们,教导我们的。
我们书法上有了恶癖,她就很担心。
试验委员考问我们的时候,她担心得几乎坐立不安。
我们书写清楚的时候,她就真心欢喜。
她一向像母亲样地爱待我。
这样的好先生,叫我怎么能忘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