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下的启蒙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专题六 专制下的启蒙同步练测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六 专制下的启蒙同步练测 人民版必修3

三专制下的启蒙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西方学者评价一位著名思想家,认为他“既是1688年英国革命的首要辩护人,又是美国和法国革命的先驱”。

这位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洛克D.卢梭2.孟德斯鸠说:“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于如此。

”这说明他批判欧洲天主教会()A.支持专制王权B.迫害宗教异端C.扼杀自然人性D.阻挠宗教改革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倘若国家违背了人民的意志,侵害了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这个国家。

”这一思想反映了()A.伏尔泰的“开明专制”主张B.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C.狄德罗的“自然权利”学说D.孟德斯鸠的“制约与平衡”原则4.一位西方思想家曾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

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他可能属于()A.古希腊思想家B.文艺复兴倡导者C.宗教改革家D.启蒙思想家5.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

”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二、非选择题(共40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6.3《专制下的启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6.3《专制下的启蒙》同步练习(含答案)

课时三专制下的启蒙(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有人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

这种观点出现在( )。

A.古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解析材料中“理性”,“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等信息反映了理性主义的精神,理性主义出现于启蒙运动时期,故选D项。

答案 D2.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提出,“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有必要按照人们共同的意志,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这一思想可概括为( )。

A.人民主权思想B.社会契约思想C.三权分立学说D.天赋人权思想答案 B3.“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夺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这句话反映了他的________思想( )。

A.三权分立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人民主权解析解答时注意抓住材料中“如果有人夺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这一信息,明确“自由”就是人权的一种,从而判断这段文字的中心就是天赋人权。

答案 B4.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防止“滥用权力”,他提出 ( )。

A.理性主义思想B.分权制衡思想C.民主自由思想D.人民主权学说解析孟德斯鸠设计的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分权制衡。

答案 B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解析题干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答案 B6.启蒙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反对蒙昧主义B.宣传天赋人权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解析做本题时A、B、C三个选项都有可能被选错。

【人民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优化试题:专题十四_第27讲_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_含解析

【人民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优化试题:专题十四_第27讲_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_含解析

一、选择题1.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解析: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他们不迷信于上帝,不反对宗教信仰,也不否定神创论,尊崇理性与科学,C项正确。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与题干材料“仍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不符,排除A项。

宗教改革者批判天主教会的专制权威,而非提倡理性,且仍然坚信神创论等基本教义,排除B 项。

进化论倡导者否定神创论,排除D项。

答案:C2.有思想家主张:“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

”这一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君主立宪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三权分立解析:社会契约指通过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等问题,与材料“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相符合,故C项正确。

答案:C3.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

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

“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材料主要说明伏尔泰() A.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C.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解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还是要为政治服务,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反对天主教会,但不反对宗教,故B项错误;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思想的束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可知,创造一个上帝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政治,故D项正确。

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

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

第3课专制下的启蒙情景问题切入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

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事迹,震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他们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学习目标引领本课第一目“呼唤民主和自由”主要讲述了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及概况。

本课第二目“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主要讲述了启蒙运动中霍布斯和洛克对人的自然权利的阐释。

本课第三目“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讲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人的思想主张。

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①中央集权民族国家②文艺复兴③宗教改革④近代科学⑤理性⑥封建主义⑦科学⑧自然权利⑨共同意志⑩君权神授○11封建专制制度○12人民○13立法权○14推翻○15资产阶级革命○16反封建专制暴政○17自然权利○18思想自由○19信仰自由○20财产○21开明专制○22局限○23权力分立○24立法权○25行政权○26司法权○27古希腊、罗马○28人民主权○29国家政治体制○30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31社会契约论○32天性○33现实社会○34专制暴君○35腐化的僧侣○36主权在民○37封建王权○38资产阶级共和政体○39法国大革命○40美国○41财产权○42契约○43自然权利○44科学○45法国启蒙运动○46法国大革命重难疑点探究1.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的原因(1)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君主实行极权统治,天主教会势力强大,权力宣扬君权神授,同时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矛盾尖锐。

专制下的启蒙

专制下的启蒙

思想评价: 对欧洲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泰斗。
孟德斯鸠
思想主张:三权分立
倡导天赋人权
思想评价: 是古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 发展;体现人民主权的原 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首先实践: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中国体现: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体现了这一原则。
1、霍布斯的启蒙思想在当时产生的积极意义在于 A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君权神授 B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C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使英国迅速结束了革命 2、对洛克“公权”的设想认识不正确的是 A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B总统行使行政权 C 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 D国王破坏法律时,人民有权更换 3、下列人物与其思想对应不正确的是 A伏尔泰 —— 开明专制 B霍布斯 ——天赋人权 C洛克——限制“公权” D卢梭——三权分立 4、有关伏尔泰的主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们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 B、提倡自然权利学说 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开明专制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 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 (1)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没有民 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 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主和自由,压制了思想。 ----《伏尔泰语录》 “理性的阳光”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 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 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 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 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 开掌握和使用。 -----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同步测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同步测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3《专制下的启蒙》同步测试1.14-17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

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追求B.人文主义的魅力C.资本主义的发展D.自然科学的进步2.国家是怎样产生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家是上帝创造的,君主的权力也来自上帝,所以“除上帝外君主不对任何人负责”。

最早反对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霍布斯 D.狄德罗3.“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

”材料重在强调( )A.人民主权说B.天赋人权说C.社会契约论D.人生而平等4.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当在立法权控制之下管理国家,其根本目的是( )A.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B.反对专制的封建暴君C.确保人民的经济独立D.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5.“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段论述出自( )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6.伏尔泰在一封信中说:“启蒙运动已普遍展开,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爆发,而那一爆发将非同小可。

”这里的“非同小可”主要表现为(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C.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D.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发展为理性主义思想7.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说明( )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一条件C.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8.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B.提出近代意义的民权主张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D.反对禁欲,歌颂自然的人性9.尼采说:“近来伟大的事件是,‘上帝死了’,对基督上帝的信仰已经变得不可信了。

6.3专制下的启蒙每课一练(必修三人民版)

6.3专制下的启蒙每课一练(必修三人民版)

6.3 专制下的启蒙每课一练(必修三人民版)出题人徐党荣随堂巩固演练1.(2011·杭州)伏尔泰是位睥睨一切传统权威的批判家,但他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

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

他推崇中国儒家文化的真正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A. B.C. D.2.(2011·岳阳)伏尔泰在其著作《天真汉》中借主人公天真汉之口说:“我每天都发觉,那本书(指《圣经》)里不让人做的事,大家不知做了多少,让人做的,却一件也不做。

”其用意主要是(A. B.C. D.3.(2011·南通模拟)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A.三权分立B.C.天赋人权D.4.(2011·扬州模拟)俄国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这里,它主要针对(A.B.C.D.伏尔泰抨5.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A.伏尔泰B.C.康德D.6.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雕像。

这就是古希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恩格斯(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

高中历史专题6.3专制下的启蒙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6.3专制下的启蒙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3

三专制下的启蒙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2021·河北五校联盟)俄国革命家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蠢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卢梭所痛斥的“这种人的文明”是指()A.封建的等级轨制B.天主教会教权统治C.本钱主义私有制D.西方的殖民侵略解析:本题属最佳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伏尔泰为了文明与愚蠢无知而战斗”是指伏尔泰反攻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可知卢梭痛斥的对象不是等级轨制,故A错误。

卢梭在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的主张,他比伏尔泰的思想更深刻,更进一步,但他仍属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并不否决本钱主义私有制,因此C项可排除。

D项与材料没有关系,可排除之。

答案:B2.(2021·东城联考)“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需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

”孟德斯鸠在此主张()A.中央和地方分权B.实行三权分立C.实行分权制衡D.实行君主立宪解析:“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需用权力来约束权力”,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

答案:C3.(2021·天津和平区期末)“—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切权力的浮现和运用必需体现人民的意志。

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覆灭篡权者”。

以上材料表白卢梭()A.捍卫人民主权B.主张开明君主制C.主张三权分立D.否决贫富悬殊而不否决私有制解析:“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浮现和运用必需体现人民的意志”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说,B对应伏尔泰,C对应孟德斯鸠,D虽是卢梭的主张但没有体现,因此选A。

答案:A4.对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主张表述最完整的是()A.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B.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C.批判旧轨制,对未来新社会提出设想D.否认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解析:启蒙运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批判旧轨制,对未来新社会提出设想,这也是它和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造运动最主要的分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第三节专制下的启蒙1-5_________________ 6-10___________________ 11-15________________16-20________________ 21-25___________________ 26-30_________________31-35_________________ 36-40____________________1.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共同决定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

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利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

”下列对洛克这一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达了废黜王权的要求②体现了“契约政府”理论③体现了“人民主权”④包含了“法治”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后果。

这说明启蒙思想家们( )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B.强调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C.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D.认为理性会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3.伏尔泰在比较了欧洲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之后,认为“开明君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它“保存了专制政体中有用的部分和一个共和国所必需的部分”。

伏尔泰所指的制度应是( )A.君主立宪制B.议会共和制C.开明君主专制D.君主共和制4.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两部作品反映的主题思想有很大差异,其根源在于( )A.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C.封建专制的程度不同D.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程度不同[来源:学科网]5.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A.《权利法案》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天演论》6.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A.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文艺复兴的发展C.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7.阅读下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霍布斯发展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两人都主张开明君主制C.人民缔约的目的在于保障基本权利D.二者观点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8.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

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B.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9. “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它允许做应该做的事情、禁止相反的行为。

当这种理性确立于人的心智并得到实现,便是法律。

”材料强调了( )A.法的精神内涵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理性就是法律D.司法实践的重要性10.某高三同学在课外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时遇到了两个字迹模糊的文字:“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XX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XX必定是( )A.知识 B.信仰 C.理性 D.权利11.人文精神在近代西方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演进使理解世界的视角从宗教和神话转向自然B.文艺复兴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C.启蒙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D.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强调理性与政治变革12.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13.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出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14.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15.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C.天赋人权思想D.社会契约思想16.“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C.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18.“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他们把封建贵族看作是必须割除的社会毒瘤,提倡人民主权,抨击‘朕即国家’,向往理性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

”这说明( )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B.否定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D.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19.有史学家这样评价一个时代:“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这个时代是指( )A.智者运动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宗教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20.“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都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21.霍布斯认为:“当他们每个人通过与其他人的协议迫使自己不能违抗他已经服从的那个人或会议的意志时……这种使所有人的意志都服从某一个人或会议的意志的情况就会出现,这就叫‘联盟’。

会议的这种意志被看成是构成这种会议的成员的多数意志。

”与其主张最相似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2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相比(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③④23.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24.“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文中“这些哲人”与以往近代思想家的突出不同之处是( )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打击2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政治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下列属于启蒙思想家在这些方面的建议的是( )①“开明专制”②“因信称义”③“三权分立”④“社会契约”⑤“阶级斗争”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26.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法治取代人治”2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28.“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2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30.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突出特点是()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31.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

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

”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32.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