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确概念
论明确概念

论明确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着交流与沟通。
我们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词,但似乎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语词实际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比如“树”,我可以说它是一个词,也可以说它代表着一类具有树的本质属性的事物。
我想大多数人会说前者,但是如果你给他拿来任何一种树,他又都能辨别出这是树来。
这便说明大多数人的思维还处于自发状态,无法自觉地进一步认识语词的实际表达内容——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所谓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那些属性。
比如人的本质属性:能创造工具利用工具、有语言、能思维,这便是人区别于动物等其他一切生物的属性。
概念是一种认识形式,属于意识范畴,它是事物本质属性反映到人脑而产生的。
概念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它需要经过抽象思维的作用和认识的理性加工,因此也不易被人们自觉地认识与把握。
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概念的内容。
而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那一事物或那一类事物的总和,即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二者是相互制约,成反比关系的;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大,它的外延就越小;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就越大。
论的基本概念

论的基本概念论是一种通过论述、分析和论证来表达观点、阐明问题的文章形式。
本文将围绕论的基本概念展开讨论,包括论的定义、特点、结构以及写作方法等方面。
一、论的定义论是一种文字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分析和理性论证的方式,对某个问题或主题进行详细阐述。
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论证,旨在向读者明确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二、论的特点1. 理性性质:论是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通过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来支撑观点和结论,强调客观事实和逻辑关系。
2. 主题明确:论的内容通常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而展开,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 逻辑严谨:论应保持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从引言到论述和结论都应当具有严密的逻辑连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论证过程。
4. 事实为依据:为了增强论的可信度,应当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证,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观点。
三、论的结构一篇有条理的论文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引言:在引言部分,应该简要说明论文要讨论的问题或主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引言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为正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2. 正文:正文是论论述的主体部分,是根据引言提出的观点展开详细论述和分析。
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小标题,以便于组织和清晰地传达思想。
(1)论据:在正文中,作者需要提供有实质性证据支持的观点和结论。
可以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实验数据、调查报告等来增强论的可信度。
(2)论证:对引用的论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用逻辑推理和论证使论据更有说服力。
可以采用递进、比较、对比等方式进行推理和论证。
3. 结论:结论是对论文核心观点的总结和归纳。
在结论中,作者应该再次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合理的理由和依据。
结论还可以对论文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适当展望。
四、写作方法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有足够讨论价值的主题,并明确定义好论文的核心观点。
2. 确定读者对象: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体进行写作,使论文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高中政治明确概念的方法

高中政治明确概念的方法
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多,这些概念的掌握程度对于学习政治学科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明确概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原理。
政治学科的概念通常都是以原理或者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因此明确概念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学习这些原理和理论。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原理和理论,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二、举一反三。
在学习政治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例如,在学习“平等”这个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进行比较来明确它的含义,如与“权利”“自由”等概念进行比较。
三、积累例证。
学习政治概念的方法之一就是要积累相关的例证,通过丰富的例证来加深我们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概念时,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它的相关例证,如“不妨碍生产力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
四、反复研究。
政治概念属于长期形成并不断演变的概念,因此明确其含义需要反复研究和思考。
在学习政治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政治实践,不断研究和探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好地掌握其
含义。
总之,明确政治概念的方法需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政治学科的学习任务。
药理学总论和各论

2.现代药理学阶段:
•J.J. Wepfer (1620-1695)首次用动物实验研究药物的药理、毒 理作用,被誉为“药理学之父”。 •F. Surturner (1783-1841) 从罂粟中分离出吗啡,纯化合物的 出现能重复定量给药,从而产生科学药理学。 •C. Bernard (1813-1878) :证实箭毒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 药物作用机制的最早研究。 •R. Buchheim (1820-1879) :受体理论先驱,创建药理学学科 ,全世界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O. Schmiedeberg (1838-1921):现代药理学创始人,提出一系 列药理学概念,构效关系、药物受体、选择性毒性。 •药理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彼此借鉴,已衍生出许多新的 分支,如分子药理学、 生化药理、 免疫药理、 遗传药理、 临床药理、时辰药理等。
结合型药物 代谢
肝脏
代谢型
肠肝循环 小肠
胆囊
13
药动学内容 之二:
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oncentration(mg/L)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6
12
18
24
time(h)
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曲线)
14
一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transport)
5
第一章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概念和内容
绪言
药物(drug)
• 定义: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 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 来源:天然、合成、基因工程 • 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药动学药理学(ppt)

上市后药物监测
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 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
1.本草学阶段:
•1500BC,埃及亚伯斯古医籍 。 •1500BC,印度草医学。 •2700BC,我国草药方剂治病。 •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我国第 一部药物学著作。
药动学内 容之一:
血 管 外
吸收 药物
作用部位 分布
游离型药物
体循环
吸收
分布
代谢
体
排泄
外
排泄
结合型药物 代谢
肝脏
代谢型
肠肝循环 小肠
胆囊
药动学内容 之二:
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oncentration(mg/L)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6
12
18
24
time(h)
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曲线)
药动学药理学(ppt)
(优选)药动学药理学
学习内容:
1、总论 2、各论
神经系统药理 心血管药理 内脏药理 内分泌药理 化学治疗药理
学习方法:
1、总论 明确概念
2、各论 弄清分类 学好“代表药” 注意两重性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物
机体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及规律(即体内过程) inc.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二)性质和任务
1. 性质:
课时2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时2明确概念的方法素养目标1.把握概念的逻辑方法——定义。
2.把握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
3.明确把握逻辑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对概念的认识和把握,训练思维能力。
要点晨背1.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只有掌握了定义的规则,才能使定义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2.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方法。
一个正确的划分必须充分了解概念外延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同时必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自主学习【学新知】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________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____________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逻辑结构: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构成。
3.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
这里的属概念,是指________的属概念。
种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________,用定义联项将________和________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定义的四个逻辑规则包括:定义项与被定义项所指的范围必须等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
4.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1)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________,把握其________;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2)应该遵守必要的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否则,就会犯“__________”或“________”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否则,就会犯“________”或“________”的逻辑错误。
逻辑学之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

明确概念的方法及意义概念是思维形式最根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因此,在研究命题推理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概念。
概念这个词似乎很抽象,很陌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它都在广泛的运用着它,概念和语词的关系非常重要,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语言,思想的表达也要通过语言。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也离不开语言中的语词。
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语词来表达。
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可以表达概念,所以,为了正确的表达概念我们就应该掌握和理解语词的多样性以致于可以去更好的表达多种概念。
概念的要求必需要明确,假设不明确,那么它也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极其特征本质,当然也就无法运用它来进展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此也就无法进展正确思维了。
比方“逊色〞大体上说的就是“减色〞的意思。
说“使文章减少了逊色〞,就等于说“使文章减少了减色〞,这就句子来讲,一定是说不通的,当然其所表达的命题也就是不正确的了。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问题。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事物中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一个概念是明确的,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明确的,也就是说,这个概念说,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特性和本质以及这个概念反映着哪些事物是明确的。
例如,自己的圆珠笔不是商品,但是商店里出售的圆珠笔就是商品,商品这个语词的内涵就指着待出售的物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具有反变关系,内涵和外延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少。
反过来,假设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多。
正确把握这种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并自觉的运用它,这对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意义。
概念有很多的分类,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分类,乃是根据概念的最一般的特征进展的: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数量来说,可以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论明确概念

论明确概念关键词:概念,属性,本质属性,明确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与别人交流的基本前提。
要想别人能顺利地理解自己而不至于造成误会,我们就要时时注意明确概念。
那么,什么是明确概念呢?让我们先从概念谈起。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对于概念的定义,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事物与属性是不可分离的,事物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类。
如人有五官、四肢,有男女之别,老少之分。
这些都是属于人的性质,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事物之间又有许多关系。
总之,一个个别事物是由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的,这些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就统称事物的属性。
其次,在同一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有些是本质属性,有些是非本质属性。
决定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叫做本质属性,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叫做非本质属性。
概念就是反应事物本质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对于人来说,能利用工具制造工具,能思维,这就是人的本质属性。
依据这些属性,就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概念在人类思维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它与其它思维形式—判断推理是有密切联系的。
首先在逻辑思维中,概念是构成判断、推理的要素,是思维的“细胞”。
其次,人们通过判断、推理获得新的知识,又要形成新的深刻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
概念又是判断与推理的结晶,一切科学都是有许多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
如果离开科学概念,任何理论也无法建立,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总结。
通过对概念的探讨,我们明白了概念的深层含义,那就是把各个事物互相区别开来,从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概念,我们一定要明确。
所谓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如果对自己使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就要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从而造成思想混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比如,还是例举人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就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明确概念
关键字:概念内涵外延定义划分
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给仆人一个铜板,限他三天内买一件“一物三吃”的食品,仆人为此发愁。
阿凡提经过,于是买了一哈密瓜就去见国王。
国王见后龙颜大怒,阿凡提解释道:“这哈密瓜就是‘一物三吃’的食品。
瓜瓤,您可吃;瓜皮,羊可吃;瓜子,鸡可吃。
”此话句句合乎情理,于是就放了仆人。
国王所说的“一物三吃”,是一个很含混的概念。
此故事也告诉我们明确概念的重要性。
一.概念的有关问题
1.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对此分三点理解:
(1)事物的“属性”
物质属性就是属于这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个别事物是许多的性质和关系的,这些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就统称事物的属性。
(2)事物的“本质属性”
事物的“本质属性”又称特有属性,指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即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那些属性。
(3)概念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事物及其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们意志之外的,是客观的。
概念属于意识范畴,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含义又叫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比“人”的内涵多中国国籍等属性。
(2)概念的外延
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如“人”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人,人”就比“中国人”外延大。
(4)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外延就越小;反之,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们是相互制约的。
二.明确概念的方法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要明确概念,既要明确其内涵,又要明确它的外延。
1.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
(1)概念的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外延的逻辑方法。
如从“学生”过渡到“大学生”。
(2)概念的概括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增加外延的逻辑方法。
有助于认识事物,表达思想。
2.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
(1)什么是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用简明的语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2)属加种差的定义
属,是指属概念。
种差即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间的差别。
3.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划分
(1)什么是划分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由母项,子项,划分标准组成。
实际上是将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相互具有反对关系的种概念。
(3)划分方法
常用划分方法有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二分法。
三.明确概念的意义
概念明确,是人们正确思维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明确概念,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才能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概念明确,对于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也是必要的。
要进行论争,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
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有效地展开争论,正常地交流思想。
明确概念,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使用概念,避免发生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明确概念更为重要。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看中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0元订金,而商家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他不打算买了,便要求退2000元订金,但商场却以《合同法》有关规定不予退款,这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0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确概念对思维,交流,表达思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以便更好的交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