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设计说明书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2大众速腾轿车五档手动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 本次设计的目的意义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也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汽车的使用已经遍布全国。
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型客货两用车、轿车等高级消费品已进入平常家庭。
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
入世后,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的壮大,以及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如何设计出经济实惠,工作可靠,性能优良,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已经是当前汽车设计者的紧迫问题。
在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
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
在经济方面考虑合适的变速器也非常重。
本次设计对轿车变速器的结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轿车主要参数的确定,在机构方面选择了机械式变速器确定变速设计的主要参数,在变速器的寿命方面以及与变速器相关的操纵机构也进行了介绍。
1.2 变速器的发展现状汽车问世百余年来,特别是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以来,汽车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自从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始变速器就成为了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故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对矛盾靠现代汽车的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
变速器对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即要求汽车变速器的变速必要尽量多,尽管传统的齿轮变速器并不理想但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大三大显著特点依然占领者汽车变速器的主流地位。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改装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专用汽车的概念和分类专用车辆是为了实现各类专项作业的车辆。
我国对“专用汽车”定义为: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有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汽车和汽车列车。
我国的专用汽车划分为: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起重举升起车、仓栅汽车和特种结构汽车等六大类。
其中专用自卸汽车的定义为:装有由本身发动机驱动的液压举升机构,能将车箱卸下或使车箱倾斜一定角度,货物依靠自重能自行卸下的专用汽车。
1.2摆臂式自卸车的概念摆臂式自卸汽车是自卸汽车中的一种,以其显著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摆臂式自卸汽车摆臂可以平移起落货箱,它同时具有货物和箱体自动装卸的功能,而且两种功能由同一个车载工作装置完成。
由于它具备自动装卸箱体功能,装货时一般均将箱体卸下降低装货高度,装满货后,则将箱体自动装车并运输。
该车使用方便,运输效率高,摆臂式自卸汽车又依其特有的机动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吨位货物的运输。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垃圾量也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固体生活垃圾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城市固体生活垃圾的处理大体有3种形式:分类回收、焚烧、和填埋。
而不论采用哪种处理方式,其最终的处理场所均需远离城市居民区。
而垃圾从城市到处理场所的运输就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垃圾车就担当了每天上千吨(中等城市)的固体生活垃圾的运输的重任。
摆臂式垃圾汽车以其显著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垃圾的运输,并且方便。
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固体垃圾运输的需求,摆臂式垃圾车的改装技术需要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1.3摆臂式自卸车的设计特点和内容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有后装卸式和侧装卸式两种。
后装卸式被广泛的应用,设计摆臂式自装卸汽车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底盘。
选择底盘的主要依据是:装载质量、道路条件、运输货物的特性(如密度、安息角等)、运距等。
在没有专用汽车底盘的情况下,通常选用短后悬的普通自卸汽车底盘,这有利于摆臂布置、结构紧凑。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一、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八部分。
1、封面按统一格式完成或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在前,“摘要”字样位置居中,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3至5个,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正文部分左下方。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一致。
3、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4、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主体、结论。
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要标明章节,图表和公式要按章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并按章编号。
(1)绪论: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2)主体:主体是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核心部份,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6000字以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字数应在10000-12000字,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的论证,设计(实验)方法手段与结果,仪器设备,原始材料,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处理,设计(论文)说明与依据,加工整理和图表,形成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3)结论:设计(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问题等。
5、致谢该部分要简单地表述作者在结束设计(论文)后的一些收获和感想,并向在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给予自己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及同学表示感谢。
6、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图书或者科技论文,内容要与设计(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要按照引用的顺序列出。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内容所在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论文在刊物中页码。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9东方之子1.8轿车5挡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工业相应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以来,汽车已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ElI。
1.1选题目的及意义自从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始,变速器就成为了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故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对矛盾靠现代汽车的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
变速器设有空挡和倒挡。
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本次设计车型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
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变速器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通过本次变速器的设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变速器的构造和设计方法,把我们大学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穿在一起,让我们运用的更加熟练;并根据所确定的参数设计出了变速器的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了变速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最后画出了变速器的工程图,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的更有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问世,给汽车带来了更理想的传动系统。
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汽车领域,推动汽车变速器装置的重大变革。
自动变速器装置出现了电子化趋势,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由微机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换挡成为可能。
目前,在汽车上所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以下几类:液力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
车辆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动力传动系统

车辆工程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连续抽油杆作业车目录Contents第一章设计任务1.1 总体要求-------------------------------------------------------------------------------------------------3 1.2 设计具体要求任务------------------------------------------------------------------------------------3 1.3钢制连续抽油杆作业车设计的意义------------------------------------------------------------4 1.4成员及任务分配---------------------------------------------------------------------------------------4第二章汽车底盘的选择与性能校核2.1 汽车底盘的选择--------- -----------------------------------------------------------------------------52.1.1 设计具体要求---------------------------------------------------------------------------------52.1.2 底盘选用流程图------------------------------------------------------------------------------52.1.3 车上永装载质量计算-----------------------------------------------------------------------6 2.2 汽车性能校核------------------------------------------------------------------------------------------ 62.2.1 汽车动力性-------------------------------------------------------------------------------------62.2.2 汽车通过性-------------------------------------------------------------------------------------72.2.3 汽车制动性能----------------------------------------------------------------------------------82.2.4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92.2.5 轴载分配计算---------------------------------------------------------------------------------9 2.3 总结------------------------------------------------------------------------------------------------------ 10第三章动力传动系统设计3.1概述------------------------------------------------------------------------------------------------------ 10 3.2 分动箱结构设计-------------------------------------------------------------------------------------- 11 3.3 齿轮与轴的计算校核--------------------------------------------------------------------------------12 3.4 分动箱设计方案一----------------------------------------------------------------------------------- 13 3.4.1 齿轮的设计计算-----------------------------------------------------------------------------133.4.2 轴的设计计算---------------------------------------------------------------------------------22 3.4.3 轴承的选用------------------------------------------------------------------------------------27 3.5 分动箱设计方案二-----------------------------------------------------------------------------------293.5.1 齿轮的设计计算-----------------------------------------------------------------------------293.5.2 轴的设计计算---------------------------------------------------------------------------------543.5.3 轴承的选用------------------------------------------------------------------------------------60第四章设计总结4.1 总结心得------------------------------------------------------------------------------------------------62附录-----------------------------------------------------------------------------------64 参考文献-------------------------------------------------------------------------------69第1章设计任务1.1总体要求专业综合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158轻型车主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1章绪论 .. (1)1.1国内外主减速器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1.3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2)第2章主减速器的设计 (3)2.1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的选择 (3)2.1.1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 (3)2.1.2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的选择 (4)2.1.3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 (6)2.1.4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及安置方法 (7)2.2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8)2.2.1主减速比的确定 (8)2.2.2主减速器计算载荷的确定 (9)2.2.3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 (11)2.2.4主减速器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5)2.2.5主减速器双曲面齿轮的强度计算 (23)2.2.6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7)2.3主减速器轴承的选择 (28)2.3.1计算转矩的确定 (28)2.3.2齿宽中点处的圆周力 (28)2.3.3双曲面齿轮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29)2.3.4主减速器轴承载荷的计算及轴承的选择 (30)2.4本章小结 (34)第3章差速器设计 (35)3.1差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35)3.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37)3.3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38)3.4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 (38)3.4.1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38)3.4.2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 (40)3.4.3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42)3.5本章小结 (43)第4章驱动半轴的设计 (44)4.1半轴结构形式的选择 (44)4.2全浮式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46)4.3全浮式半轴的杆部直径的初选 (47)4.4全浮式半轴的强度计算 (47)4.5半轴花键的计算 (47)4.5.1花键尺寸参数的计算 (47)4.5.2花键的校核 (49)4.6本章小结 (50)结论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9捷达轿车变速器的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是根据捷达轿车1.6L手动车型而开展的,设计中所采用的参数如下:
主减速比:4.782
最高时速:190km/h
轮胎型号:205/65R15
发动机型号:EA113
最大扭矩:170Nm/4500
最大功率:95kw/5750
最高转速:6000r/min
2.1 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
(3)电子控制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子控制液力自动变速器近些年新技术也不断在使用,它正朝着多挡位、数字化控制等方面发展。
日本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AISIN AW公司2006年成功推出型号为AA80E型8前速自动变速器,目前被使用在雷克萨斯LS460车上。这就形成了更大的总传动比范围,同时各个传动比之间也比5速变速器更加接近。因此,驾驶员几乎在各种行驶条件中都可以选择最佳传动比。电子控制模块可以选择更多的传动比,传动比取决于行驶条件,从而降低了油耗并提高了换挡平顺性。发动机转速与行驶状态的最优化匹配意味着发动机提高了动力、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了运行噪声。
(2)自动手动变速器(AMT):自动手动变速器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挡这两个动作。AMT的汽车驾驶简单,省去了离合器踏板,驾驶者只要踩油门,选速器系统会自动选择换挡的最佳时机,从而消除了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的错误使用,以避免错换挡位。这一点对新手和整车的可靠性都非常重要。选速器大大简化了驾驶的复杂性,令AMT汽车驾驶更加简便、省心,且能够保证最低的动力损耗。由选速器完成驾驶者踩离合器换挡的动作,选择的换挡时机要比驾驶者完成得更准确。因此,在能源日益紧缺和CO2排放压力越来越大这一背景下,AMT顺应了“节能减排”这一趋势,是一项非常适合中国市场的先进技术。AMT的制造成本远低于电液控自动变速器,国内的很多车型都准备采用这一领先技术,即有可能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将有更多车型采用AMT。中国也将会取代欧洲和美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AMT的应用市场。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
轮胎型号:225/60R16。
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4年 9月 18 日目录1设计要求 0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2.1鼓式制动器 02.2盘式制动器 (2)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ϕ==,即q=,q 为制动强度。
而在其他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1设计要求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2.1比较和选择传动方案这次设计的机构要求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环境恶劣(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0C),还要求维修方便,故选用的是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培养设计能力的要求,应养成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比较分析。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要学会机械设计的一半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还要学会用计算机绘图。
这次设计的机构要求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环境恶劣(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0C),还要求维修方便,故选用的是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本传动机构的特点是: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两大齿轮浸油深度可以大致相同。
结构较复杂,轴向尺寸大,中间轴较长、刚度差,中间轴承润滑较困难。
结构如下:η= 12P(12.12式)38400式)12.12(12.12式)3840012.12式)38400d1所对应的c1和c2d2所对应的c1和c2轴承旁凸台半径R1凸台高度h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1铸造过渡尺寸x、y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Δ1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Δ2箱盖,箱座肋厚m1、m轴承端盖外径D2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S5.轴的校核计算5.1低速轴校核计算计算齿轮受力齿轮直径 d齿轮受力转矩圆周力径向力受力图C1=26,c2=24C1=18,c2=1624mm根据低速轴承外径确定以便扳手操作60mmX=3,y=1515mm10mmm1=6.8,m=8.5D21=130mm,D22=160mm,D23=190mmS1=160mm,S2=190mmd=348mm31015480.T N mm=334221015480315tTFd⨯==33tan2058360.36r tF F=︒=⨯d=348mm31015480.T N mm=3tF5836N=3rF=2124N计算支承反力水平面反力水平面(xy)受力图垂直面反力垂直面(xz)受力图水平面弯矩图垂直面弯矩图合成弯矩图轴受转矩许用应力许用应力值应力校正系数当量转矩31168'259rRFF⨯=2124168259⨯=3291'259rRFF⨯=212491259⨯=311685836168''259259tRFF⨯⨯==231''''58363786R t RF F F=-=-'191137891x RM F=⨯=⨯''191378591y RM F=⨯=⨯2222125398344435x yM M M=+=+低速轴材料选用45钢调质,650,360B SMPa MPaσσ==T=T3用插入法由表16.3,查得[][]MPaMPa bb5.102,6001==-σσ应力校正系数[][]6.05.102601≈==-bbσσα0.61015480Tα=⨯1'R F1378N=2'R F746N=1''R F3786N=2''RF2050N=125398xM N mm=⋅344435yM N mm=⋅366552M N mm=⋅609288T N mmα=⋅当量转矩图当量弯矩当量弯矩图校核轴径齿根圆直径轴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对称循环疲劳极限脉动循环疲劳极限等效系数在齿轮Ⅳ中间处()22221'366552609288M M Tα=+=+在靠近输出端轴颈中间处()22222'366495609288M M Tα=+=+42()3482 1.253f ad d h c m=-+=-⨯⨯[]1331'6202160.10.160bMdασ-==⨯[]2331'6202130.10.160bMdβσ-==⨯经检验轴所用尺寸合格。
以截面Ⅳ为例进行安全系数校核。
轴材料选用45钢,MPa650B=σ,MPa360S=σ。
10.440.44650b Bσσ-==⨯10.300.30650Bτσ-==⨯011.7286 1.7b bσσ-==⨯011.6 1.6195ττ-==⨯1022286486486b bbσσσψσ--⨯-==1022195312312τττψτ--⨯-==1'620216M N mm=⋅2'620213M N mm=⋅fd340.5mm=46.93340.5d mmα=<46.9355d mmβ=<1286bMPaσ-=1195MPaτ-=486bMPaσ=312MPaτ=0.18σψ=0.25τψ=扭转安全系数复合安全系数6.轴承的验算 6.1高速轴轴承验算 寿命计算受力图左边轴承径向力右边轴承径向力冲击载荷系数当量动载荷基本额定寿命静载荷计算00,X Y当量静载荷111951.528.040.258.040.920.74N a m k s k τσττττψτβε-⨯==+⨯+⨯⨯22227.309.777.309.77([] 1.3 1.5)s s s s s s στστ⨯==++≥经检验轴所用尺寸合格。
221565199r F =+ 2221569554r F =+查表18..8得2.1f d =,取1=X ,0=Y111 1.21559d r P f X F ==⨯⨯ 222 1.211664P fdX Fr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64页表6-1,得r=7000r/min,40.840800Cr KN N ==, 02424000r C KN ==N 。
因21P P >,只计算右边轴承6633102101040800()()606014601996.8Cr L h n P ==⨯⨯故高速级轴承满足寿命要求。
查b 表18.12和a0110110599,0.6599359.4r r r r P F N P X F N ====⨯= 022********,0.51664832r r r r P F N P X F N ====⨯=取最大值9.77s τ=5.85 1.5[]s s =>1599r F N =21664r F N =2.1f d =1670.8P N =21996.8P N =5100.97108h L h h t =⨯>=年5.06.000==Y X010********r r P NP N==安全系数S0计算额定静载荷许用转速验算载荷系数f1静载荷分布系数许用转速N6.2中速轴轴承验算寿命计算受力图左边轴承径向力右边轴承径向力冲击载荷系数当量动载荷基本额定寿命正常使用深沟球轴承,查表18.14,得20=S020*******r rC S P'==⨯(01rP<02rP,只算轴承Ⅱ)由11670.80.01640800rPC==,查图18.19,得11 1.0f=由221996.80.04940800rPC==,查图18.19,得12 1.0f=2211==raraFFFF查b图18.20111210221220117000117000N f f NN f f N==⨯⨯==⨯⨯经检验该轴承合格。
2217801417rF=+22221653937rF=+查表18..8得2.1f d=,取1=X,0=Y111 1.211617d rP f X F==⨯⨯222 1.214493P fdX Fr==⨯⨯查«机械设计手册»第64页表6-1,得r=6000r/min,61.861800Cr KN N==,03838000rC KN==N。
因21P P>,只计算右边轴20=S0203328r rC N C'=<11 1.0f=12 1.0f=112221==ff17000/minN r=27000/minN r=1460/minr均大于工作转速11617rF N=24493rF N=2.1f d=11940.4P N=25391.6P N=静载荷计算00,X Y当量静载荷安全系数S 0计算额定静载荷许用转速验算 载荷系数f 1静载荷分布系数许用转速N6.3低速轴轴承验算 寿命计算受力图 左边轴承径向力 右边轴承径向力承6633102101061800()()6060280.765391.6Cr L h n P ==⨯⨯故中速级轴承满足寿命要求。
查b 表18.12和a01101101617,0.61617970.2r r r r P F N P X F N====⨯=022********,0.544932246.5r r r r P F N P X F N ====⨯=取最大值 正常使用深沟球轴承,查表18.14,得20=S 020*******r r C S P '==⨯ (01r P <02r P ,只算轴承Ⅱ) 由111940.40.03161800r P C ==,查图18.19,得11 1.0f = 由225391.60.08761800r P C ==,查图18.19,得120.98f = 002211==r a r a F F F F 查b 图18.2011121022122011600010.986000N f f N N f f N ==⨯⨯==⨯⨯经检验该轴承合格。
2217463786r F =+22237862050r F =+5100.89108h L h h t =⨯>=年5.06.000==Y X010*********r r P NP N==20=S0208986r r C N C '=<11 1.0f = 120.98f =112221==f f16000/min N r =25880/min N r =280.76/minr 均大于工作转速13858r F N =24305r 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