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提升拓展。整合更新城市资源,调整盘活存量用地,重视地下空间利用,更加注重健康、安全、景观等元素和社会和谐,显化提升城市用地价值。科学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合理预留城市建设空间,引导城市用地理性拓展。
2、节约集约。严格产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投资-产出标准,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重整、村镇重建和要素重组,切实提高土地集中、集聚、集约利用水平。
第三条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64561.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55147.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28773.1公顷,其他建设用地8781.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1.0%、35.1%、18.3%、5.6%。
其他土地中,水域50572.1公顷,自然保留地12357.5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4%、19.6%。
16、《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1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8、《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9、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第四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南京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高淳县,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
六合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

六合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南京市规划局二○一三年五月说明: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属南京市规划局。
前言:本轮南京市十三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区县现状描述与分析;区县重要发展要素分析;区县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区县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空间布局规划,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考虑到六合区“类县域规划”的特点,在规划期内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扩展为主,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较大,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与布局、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该总体规划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11月通过了专家评审。
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于2012年12月12日由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六合区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70.99km2。
其中,包括两个重点片区,中心城区(江北副城六合片区)面积187.74 km2,龙袍新城片区42.04km2。
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与国家及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期限相衔接至2015年;规划中期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六合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衔接至2020年;规划远期与本轮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相衔接至2030年。
南京六合潘家花园立交总体方案设计探讨

南京六合潘家花园立交总体方案设计探讨发布时间:2022-04-11T03:24:55.00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2期作者:沈银雷[导读] 立交充分考虑交通出行需求,并尽量减小对既有宁启铁路以及加油站进出车流的影响,交通组织顺畅,立交占地少、布局紧凑,造型美观。
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本项目主要承担城市交通功能,并兼具与高速公路交通疏解的枢纽型节点功能。
系统由两部分构成,机场西路远期为城市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80km/h,规划红线宽度为60m。
潘家花园立交为机场西路与宁连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相交设置的一处枢纽互通。
关键词:快速路;道路交通;节点互通;设计要点引言:立交充分考虑交通出行需求,并尽量减小对既有宁启铁路以及加油站进出车流的影响,交通组织顺畅,立交占地少、布局紧凑,造型美观。
1)立交现状及控制条件分析既有潘家花园立交现状为一部分苜蓿叶形式。
宁连高速位于下层;X304设一宽为12米、跨度为4×16米的桥梁上跨宁连高速;两环形匝道半径均为50米,匝道宽8.5米。
区域现状图(1)X304(机场西路)、机场东路既有现状道路X304为一宽约12米的二级公路,为六合区程桥、竹镇至六合城区、南京、苏北方向的重要通道。
道路北侧约50米处为宁启铁路,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农田,现状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规划,机场西路大部分路段沿既有X304段布设,道路红线宽度增加至60m。
建成后,将配套建设辅道、人行道、公交停靠站、无障碍设施等公共交通设施。
另外,X304潘家花园立交东侧段已经完成拓宽改造,即机场东路,本次设计仅对潘家花园立交范围内的主线进行改造。
(2)宁连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连接了连云港、淮安、南京三个地级市,是省会南京联系、辐射苏北的重要通道。
现状道路宽23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km/h,位于地面层。
本次设计预留远期拓宽双向六车道的条件。
横梁镇域-南京规划局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
十、城乡空间利用与管制
将横梁镇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 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已建区四种类型, 并制定必要的空间管治措施。
1、禁止建设区:原则上严格禁止任何与 其性质无关的各类建设活动,包括基本农田 保护区、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域、重要水域 及周边的生态隔离带及省、市级公益林。
2016年11月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
3、“四片” 生态休闲度假片:主要位于镇域东侧,以生 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功能的功能片区。 优质粮油种植片:主要集中在镇域中部,以 优质水稻、富硒稻米、油脂原料种植为主要功能 的功能片区。 两个设施蔬果种植片:主要位于新篁、钟林、 山东及王子庙片区,以特色果蔬种植为主体功能 的功能片区。
规划形成“镇区—新社区”两级公共设 施配置体系。镇区参照《南京市公共设施配 套规划标准》(宁政发〔2015〕21号)及相 关规范、标准执行;新社区参照《南京市农 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 (试行)》及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十三、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保护横梁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依托 的自然山水环境,传承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 传统。
467.5公顷,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94.79平方米。
横梁城乡规划用地统计表
序号
类别代 码
用地类别
用地 用地面积 占城镇建设 占总用地 代码 (公顷) 用地比重 比重
居住用地
R 233.17
35.58
1.58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设施用地
A
40.28
6.15
0.27
商业服务业设施 用地
B
工业用地
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书

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工作计划书一、前言: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随着南京城市整体发展格局由过去工业跨江发展为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江北新区纳入“苏南整体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区正在面临转型发展、扩容调整、优化布局的新问题。
本次规划探讨和论证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形态、地区形象、景观意向和开发运作模式等,寻求能促使该地区转型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与思路。
二、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规划意想一.规划定位:六合开发区既是六合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又是六合区经济主战场,从地理位置和经济总量上对于全区都极为重要,为抓住全市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机遇,对规划区发展初步设想为:对现有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向宁启铁路之西拓展,创建南京都市区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龙池湖及区政府为核心,围绕江北大道、滁河、龙须湖等水系拓展形成集居住、研发、商贸等城市配套为一体的城市发展片区;利用六合机场等发达的对外交通网络,发展西北部机场物流园。
二.发展理念:在江河文化的滋养下,滨水城市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动人的滨水景观。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历史名城都是跨越河流,沿两岸延伸和生长,例如巴黎与塞纳河,伦敦和泰晤士河等等。
河流与城市息息相关,互为依托。
目前,南京城市整体发展格局还未形成由过去工业跨江发展为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但是随着六合区建设的展开,通过城市开发将使南京的经济、人口、环境进行空间重构。
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发展,城市日益走向“为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因此要探讨和论证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形态、地区形象、景观意向和开发运作模式等。
作为长江支流的城市,其形象塑造应具有作为南京建设的标志和样板。
而且还要强调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的提升功能,使人们能多层次的体验到该地段的特征及魅力。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 1310022班 131002217 唐劼南京是我国具有优秀规划传统的城市,六朝古都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
近代,南京曾普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
建国至07版总规南京编制过七轮规划,尤其是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一、规划期限、范围及总目标规划期限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本着与国家层面规划和省里有关规划要求相衔接的原则,本次规划修编的期限近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30年和远景进行规划展望。
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作为南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及溧水柘塘地区,总面积约4388平方千米,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承载区,也是南京城乡空间一体化高品质地区。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建设用地规模约693平方千米。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目标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发展规模三、市域布局现状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发展现状1.城乡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全市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2.国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城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南京已进入了城乡发展新阶段07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6.8%,南京未来城市化重点将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城市发展由“以城为重点”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型。
02南京新材料产业园控制性规划文本说明解析

南京新材料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加强南京市六合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保障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经济的利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1992年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南京化学工业园规划》2001年6、关于六合区政府启用南京化工园区红山精细化工园备用地的回复意见7、《南京市六合区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2年8、《南京市六合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年9、《瓜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年10、《南京市六合区镇村布局规划.瓜埠镇篇》2005年11《南京化学工业园长芦片二期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2003年12、《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讨论稿)2004年13、《六合区城市东南部生态区结构规划.研究报告》2004年14、南京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宁政发[2004]153号)15、市政府关于设立南京新材料产业园的批复(宁政复[2011]29号)16、关于设立南京表面处理中心环保意见的指示(宁环发[2011]213号)第3条规划原则1、与六合区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协调、衔接,解决好工业园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与外部的交通联系。
2、充分体现工业园区的人性化设计,加强各类设施配套,完善园区功能,妥善处理农村居民点的拆迁安置。
3、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合理确定园区用地布局结构和地块规模,确保各类企业用地选择,并体现产业发展功能的特点。
4、引入城市设计概念,组织有序的工业园区空间和景观,创造优美的工业园区环境。
5、通过控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工业园区的环境建设,结合水系等自然条件加以绿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二〇一八年六月目录1总则 (2)1.1任务由来 (2)1.2评价目的 (2)2规划方案概述与分析 (3)2.1规划方案概述 (3)2.2规划分析 (11)3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1)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3.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13)4.1环境影响识别 (13)4.2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16)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17)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5.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8)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18)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 (18)5.6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9)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9)6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19)6.1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合理性分析 (19)6.2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性分析 (20)6.3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20)6.4基础设施设置合理性论证 (20)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1)7.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1)7.2水环境保护措施 (21)7.3声环境保护措施 (21)7.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22)7.5增强环境风险防范 (22)7.6开展退二进三企业用地土壤整治 (22)7.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2)7.8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补偿 (23)8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及跟踪评价方案 (23)8.1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管理体系 (23)8.2成立专职的环境管理机构 (23)8.3导入生态循环经济理念 (24)8.4环境监测计划 (24)8.5跟踪评价 (24)9评价结论 (24)1总则1.1任务由来改革开放后,江北地区通过原有建设带动产业转型。
1991年,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高新区在江北设立。
1992年后,浦口经济开发区、六合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相继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 B 宋倩雯B 张亚萍 B 吴金慧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六合区为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和沿江洲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综合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
地势北高南低,高低差100多米。
北部丘陵岗地区位于平山一线以北,从冶山向西,经马集、大圣至芝麻岭大部分地区。
中南部河谷平原岗地区雄州城区向西直至新集、程桥等乡1数据来源于六合区百度文库的大部分地区。
南部沿江平原圩区位于南端沿长江北岸一带。
长江绕圩区东南,滁河贯于区中公里,境内有山丘60多座,内河30多条。
(2)气候六合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3)水资源区内水系分属长江和淮河水系。
沿东北部的冶山至中部的骡子山向西北至大圣庙一线,为江淮分水岭;南侧为长江水系,北侧为淮河水系。
境内有河道40余条,滁河支流有皂河、八百河、新篁河、新禹河、岳子河等河道。
沿江淮分水岭两侧多水库塘坝。
(4)土地资源六合区现有土地万公顷。
其中耕地万公顷,占六合区总面积%;园地万公顷,占%;林地万公顷,占%;牧草地10公顷,占‰;其他农用地万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万公顷,占%;交通用地万公顷,占%;水利设施用地万公顷,占%;未利用土地万公顷,占%;其他土地万公顷,占%。
(5)矿产资源至2008年底,六合区探明的矿种有铁、铜、硼、蓝宝石、雨花玛瑙石、大理石、玄武石、白云石、花岗岩石、石灰石、辉绿岩石、铸型用红砂、建筑用黄砂、石英砂、膨润土、凹凸棒粘土、矿泉水等20多种,其中蕴藏丰富有工业价值的16种。
现已开采的有铁、硼、雨花玛瑙石、大理石、建筑用黄砂、白云石、石灰石、铸型用红砂、玄武石料、凹凸棒黏土、矿泉水等。
根据现有开采能力,每年开采铁矿石55万吨,建筑用黄砂300万吨,各种石料450万吨,红砂20万吨,凹凸棒黏土2万吨,产砖5亿块。
经地质部门勘察探明储量的铁矿石约295万吨,硼矿石约4万吨,建筑用玄武岩D级8500万吨,黄砂D级7200万吨(其中雨花石约为万吨),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D级亿吨,花岗岩1亿立方米,铸石用玄武岩800万吨,石英砂约1亿吨,矿泉水年自然流量500万立方米,凹凸棒黏土约1亿吨。
(6) 生物资源六合区林地生长树种有39科92种。
境内生产药用动植物有487种,其中属全国重点药材品种的有115种。
六合区可利用水面近1400公顷,生产经济鱼类15科36种。
龙池鲫鱼饮誉国内外。
(7)旅游资源国家级地质公园、AA级金牛湖风景区以及平山省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越。
2、社会经济22013年全区共辖1个镇(竹镇),11个街道办事处(大厂、葛塘、长芦、雄州、龙池、金牛湖、横梁、程桥、龙袍、马鞍、冶山),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含8个村居并设),61个村民委员会。
六合区总人口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897361人,占南京市户籍人口的%,男女比例为451056:446305=;常住人口为926400人出生率‰;死亡8111人,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013年六合区城镇人口共有万人,城市化率%。
全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占南京市总面积的%。
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照在地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三产结构为::。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占总产值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占总产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占总产值的%;相对于前一年增加了亿元,增加了%。
全区形成以采矿业、轻纺服装、机械制造,工业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在现代化进程上,正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1)南京都市发展区的构筑现行《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三个层面,对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重点提出了规划构想。
在市域层面,重点是“优化市域城镇发展格局,重视推进小城镇发展”。
规划提出了“+”字型市域城镇主次发展轴构想,即将沿长江两岸束状交通走廊作为市域城镇发展的主轴,市域南北向的交通干线作为市域城镇发展的次轴。
通过架构“+”字型发展轴的构想,旨在使南京发挥在区域中实现从东向西的扩散、在市域中实现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作用。
在都市发展区要形成“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现代化大都市空间格局”。
六合区处于“+”字型发展轴的交叉口位置,南部属于南京都市发展区,是南京跨江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南京发展的战略储备空间。
2数据来源于南京市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南京统计局统计年鉴(2)区划调整3200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市行政区划作出了重大调整,由六合县和大厂区合并成立六合区,区县合并为六合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拓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了发展平台,有利于现代化新郊区的形成;·改变了城市化模式,新区划有利于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增强了区域整体实力,有利于富民强市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实现。
2012年8月,六合“大手笔”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 19个街镇合并为12个,撤销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六合共辖雄州、金牛湖、横梁、程桥、龙池、龙袍、马鞍、大厂、长芦、葛塘10个街道办事处和竹镇、冶山两个镇。
4年2月,推进主城“四区并二”、郊县“撤县建区”的重大区划调整。
这一举措促进了六合的整体发展。
,(3)交通枢纽六合区是南京对外的交通门户。
境内有宁连、宁通(扬)、104国道、雍六高速公路和宁淮高速公路等数条交通干线穿越,全区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具有"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成为南京市辐射苏北皖北的交通门户和辐射都市圈的桥头堡.境内有宁连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宁蚌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宁启铁路设有客货站,南化,扬子等三条铁路专用线;区内长江岸线总长约40km,可供建万吨级深水码头两处,现有综合性扬子港区,建设中的西坝港区,滁河贯穿东西,四季通航,为五级航道;国家级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天然气项目东西横穿我区35km,并设有2个分输站;规划4E级的六合机场处于我区的北部.我区作为南京市江北枢纽城的地位已见端倪.宁启铁路、宁连铁路在六合境内通过,4E级的六合机场处于六合的北部,六合具备了水陆空综合交通方式。
区内拥有以长江、滁河为主的发达水系,素有航运灌溉之利,有此外随着长江四桥和南京二环的建设,六合区与南京主城联系将更加紧密,承担着南京的北部交通门户角色。
(4)企业集群3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4区内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南京化工园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区内现有南京钢铁厂、扬子、华能、南化、扬巴、南钢、南热、十四化建共同构成全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区域发展有ITT(南京)有限公司——世界最大的水泵和流体处理系统及服务供应商,是世界500强企业、南京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跃进集团南京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系跃进轻卡的配套专业厂丸仁电子(南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及销售等大企业的依托。
5表格来源于数据、资料归纳和总结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6六合城市定位调整的机遇。
新修订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六合定位为江北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服务和辐射安徽、苏北等地区的区域副中心;实施相对独立发展策略,按照相当于主城同等水平的要求提升服务功能,加快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与服务体系。
江北副城的规划建设,为我区跨越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将极大地推进全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战略空间。
职能扮演:表2-1产业职能表表2-2 六合职能体现表二、发展目标7(1)“十二五”提出的发展目标(2011-2015):照“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二五”六合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十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翻一番,确保与全市同步实现基本现代化。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80亿元,年均增长2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0亿元,年均增长20%。
“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突破40亿美元,年均增长18%;外贸出口累计突破35亿美元,年均增长15%。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