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感性认识

合集下载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和媒体载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它以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媒介为基础,通过虚拟现实、交互式艺术、基于计算机的艺术等方式,将艺术表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当今艺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分支,其激发了人们对科技、艺术与文化的思考,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新趋势。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手段和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作品带来的强烈冲击和震撼;交互式艺术的出现,让观众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基于计算机的艺术作品则展现了数字媒体艺术在艺术表现和创作手段上的独特魅力。

数字媒体艺术正是凭借着这些前沿科技的加持和应用,成功地将当代科技与艺术表现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塑造了独具魅力的艺术形态。

数字媒体艺术也为当代社会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表现下,观众不仅可以以全新的方式体验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数字媒体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科技的思考与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带来的视觉冲击、空间交互以及参与体验,使观众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了现代社会对于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数字媒体艺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艺术作品的创新源泉、技术应用方式、观众体验等均需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需要数字媒体艺术家拥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不断地进行艺术实践和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新与推广也需要社会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认可与支持。

艺术市场、政府机构、媒体等社会来源的支持都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跨学科知识的数字媒体艺术家,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与社会、市场、文化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表现心得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表现心得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表现心得在今日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成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代表。

我有幸参与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学习与实践,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体会。

学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之初,我对于这门交叉学科的理解仅停留在其技术层面的探索。

我以为这仅仅是关于如何运用各种软件和工具来制作多媒体内容的技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它的深层次含义。

数字媒体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创意与情感的传递。

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让我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创意以更为丰富、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

如何将传统的艺术理念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完成一个项目,如何平衡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都是我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

我逐渐明白,数字媒体艺术不仅仅是制作,更多的是思考和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表现的实践过程中,我更是深感其魅力和潜力。

在一次次的项目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思考问题,如何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作品。

同时,我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观点,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对数字媒体艺术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明白了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

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让我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对于未来,我充满了期待。

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地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表现的学习与实践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也为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数字媒体艺术共同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导论心得体会在这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导论课程中,我获益匪浅。

这门课程为我们展开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广阔世界,让我对数字艺术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数字媒体的多样性、创新性和潜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了我的技能。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总结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的历史和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计算机图形学到今天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通过了解历史,我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众多艺术家、工程师和设计师不断努力、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这让我深刻地明白到,想要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取得突破,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同时也要保持对艺术和科技的敏锐洞察力。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给了我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包含众多形式和媒介的领域,让我看到了创作的无限可能。

从数字绘画到动画制作,从虚拟现实到交互式媒体,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

课程中的实践项目让我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数字媒体创作,让我更加自由地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同时,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性也让我认识到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需要不断地挑战传统观念,跳出舒适区,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媒介。

第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前景令人兴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广告、娱乐、教育、医疗等行业,数字媒体艺术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数字媒体艺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互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这些应用前景让我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充满了信心和热情,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数字媒体艺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导论课程还启发了我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规划。

我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领域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仅需要掌握艺术和设计的基本原理,还需要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编程、交互设计等相关知识。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感受(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感受(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感受(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感受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中的一个繁荣发展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和设计等多种学科,旨在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将艺术展现的形式转化为更具有科技感和互动性的媒介。

作为一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我对这个专业感受颇深。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强大的技术背景。

数字媒体设计所需要的技术基础非常广泛,包括图形学、动画、声音、交互设计等领域,这些技术基础是学生成功完成专业学习的关键所在。

在学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掌握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更加注重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媒介。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和不断的实践来探索新的表现方式,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中突出自己。

再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强调互动性和用户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通常需要通过互动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需要更注重用户体验。

作为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和体验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作品的品味和品质。

最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展知识面。

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因此专业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同时,数字媒体艺术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与探索不同学科领域,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强大的技术背景,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拓展知识面,提升技能水平,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专业实力。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21世纪缔造数字创意新时代的重要元素,其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以及社会性能力极大地满足社会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动力。

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为核心,旨在探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认知概念、认知结构以及认知作用及其对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的深度联系,以期望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探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的内涵和结构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涉及多种不同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具体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理论性认知,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的思想基础,主要涵盖了计算机艺术和智能设计的理论以及图形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史、媒介艺术、媒体批评、艺术技术等学科和理论。

第二,实践性认知,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的实践过程,包括网络视觉元素的分析和设计、实时视频技术的应用、表现性动画绘制、交互式设计等。

第三,实用性认知,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的实用功能,具体可以理解为技术实现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四,社会性认知,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社会实践的综合参与、对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在认知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文化视角的发展等方面。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对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对教师和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技术理解和技术操作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它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其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认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认知环境,它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力,促进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和发展。

数媒课程总结心得体会(2篇)

数媒课程总结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Digital Media Art,简称数媒)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数媒课程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我对数媒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数媒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数媒艺术的内涵与价值数媒艺术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在学习数媒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数媒艺术的内涵和价值。

1. 创新性:数媒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通过学习数媒课程,我学会了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从而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2. 综合性:数媒艺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心理学等。

学习数媒课程使我认识到,艺术创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持。

3. 互动性:数媒艺术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触摸、语音、动作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性使得数媒艺术更加贴近观众,提高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4. 社会价值:数媒艺术在传播信息、弘扬文化、提升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数媒课程使我认识到,数媒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价值的文化现象。

二、数媒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在学习数媒课程的过程中,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对数媒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1. 理论学习:数媒课程涵盖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创作流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数字图像处理、动画制作、交互设计等基本技能,为实践创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践操作:在课程实践中,我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如设计数字插画、制作动画短片、开发交互式艺术装置等。

这些实践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数媒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创作能力。

3. 作品展示:在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参加各类数媒艺术展览和比赛,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交流、分享。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心得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心得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设计心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这是一个充满创意与挑战的领域。

就像在一片广阔无垠的艺术海洋里,你驾驶着一艘装满各种工具和创意的船,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怎样的风景。

我刚涉足这个领域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满是宝藏但又错综复杂的迷宫。

每一个软件都是一把独特的钥匙,Photoshop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图像编辑这个大门,让你在色彩和构图的世界里肆意遨游。

CorelDRAW呢,更像是一把精致的小钥匙,专门开启矢量图形的宝藏箱。

你得一个一个去摸索这些钥匙的用法,有时候会卡在某个锁眼里半天进不去,急得直跺脚。

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时候,创意这东西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

有时候你满世界找它,它躲得无影无踪。

可当你放松下来,可能在喝杯茶的功夫,它就突然冒出来了。

就像有一次我为一个项目做设计,甲方要求要有独特的风格又要符合大众审美。

我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画了一堆草图都不满意。

结果在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路边的广告牌,突然灵感就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

我赶紧拿出手机把那个一闪而过的想法记下来,回到家就开始动手,最后出来的效果甲方特别满意。

色彩搭配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里的一门大学问。

这就好比做菜时放调料,多一点少一点那味道可就大不一样了。

你看那些高级的设计作品,色彩就像和谐的交响乐,每个颜色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要是颜色选错了,就好比炒菜盐放多了,整个作品的感觉就全毁了。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海报设计,本来主题是很温馨的亲子活动,结果设计师用了一堆冷色调,看起来就特别冰冷,完全没有传达出那种温暖的感觉。

再说构图,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和搭框架一样重要。

元素的摆放得有个先后顺序,得有主次之分。

要是把所有东西都堆在一起,就像把各种家具乱七八糟地塞在一个房间里,看着就难受。

我自己做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先把主体元素确定好位置,就像先把客厅的沙发摆好,然后再慢慢添加其他的小元素,就像再布置一些小摆件一样,这样整个画面才会显得和谐有序。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它利用数字技术和媒体传播手段创作、展示和传播艺术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数字绘画、数字摄影、数字音乐、数字雕塑等多种形式,它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突破了传统艺术的限制,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引入了科技的元素,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数字媒体艺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艺术家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传统艺术形式通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数字媒体艺术则不受这些限制。

艺术家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作品的创作,并通过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和展示。

数字绘画作品可以随意加工、修改和重塑,数字音乐可以进行无限的调整和混音,数字雕塑作品可以通过3D打印等技术实现真实的呈现。

这种自由性和灵活性为艺术家带来了许多新的创作可能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

传统艺术品需要通过画廊、博物馆等场所展示和观赏,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通过社交媒体、艺术平台以及在线展览,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更广泛的观众,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数字媒体艺术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创作和展示,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

数字媒体艺术并非没有挑战。

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对艺术家的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掌握数字技术和媒体工具的使用。

数字媒体艺术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知识可靠性的问题,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作品,艺术家和观众需要有辨别力和判断力来选择和欣赏优秀的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也容易被复制和篡改,艺术家的作品可能会被盗版或者修改,这对艺术家的创作权和作品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艺术形式,它利用数字技术和媒体传播手段创作、展示和传播艺术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限制,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数字媒体艺术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使作品能够无限延展和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感性认识摘要: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新的形式,与传统艺术创作形式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具有科技性、时代性、互动性、综合性、虚拟性等特点,在创作时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可以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并支持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

理性认识同样也是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为艺术创作提供技术支持。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有几方面的作用:它主导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方向;它激发人们的艺术创作兴趣,引发人们的思考;它体现了时代性与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感性认识;地位;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0-0071-01
数字媒体艺术较早就在国外起源并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沟通交流,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兴起,并开始了初步的发展。

一种跨媒体的、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艺术设计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之于传统艺术创作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必要的补充与延异。

它打破了传统的二维平面模式乃至三维立体模式,向多维化发展;注重与观众的互动,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切身实际地去感受作品。

一个好的数字艺术作品需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引人思考的故事内容等来为其支撑,这也就奠定了感性认识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说起感性认识,理论上的说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会激发头脑中潜藏的感性素材。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需要有很强的创意性,而我们的感性认识是创意、灵感的基础和来源,可以说感性认识主宰着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方向及艺术性,因此它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在进行毕业创作的时候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的作品是flash动画《拔苗助长》,根据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来阐述道理。

在创作的时候,需要构思作品,寻找创意点,这都取决于自己平日在生活中的积累,我感到了自己知识面的狭窄、想象力的局限、对美的感受力的不足(简单地说就是感性认识的积累不足)。

我们到各大美术馆或者翻看各国中外美术著作,可以从其中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感性认识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及不可替代性。

从徐悲鸿的《马》、吴作人的《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形态各异的
动植物的美;从米勒的《晚钟》、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潘鹤的《艰苦岁月》等中外历史画、风俗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类社会事件的美和社会关系的美;从李可染的《漓江胜览》、施什金的《松林之晨》等中外山水风景画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异国风光的秀丽。

上述艺术创作包含了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各个种类、各个不同形态的美,艺术家发挥自身的文化艺术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创造力等等将这些不同种类、形态的美上升为艺术美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从优秀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感性认识是数字艺术创作的源泉,数字媒体艺术创作通过将感性认识、感性素材创造性地与科学技术结合进而上升为艺术美。

其实,不论哪种创作形式,说到底都是艺术观念得以呈现的一种方法、手段,还是那句老话,重要的是思想(即是感性认识)。

所有的艺术创作包括文学创作都是这个道理,有的创作者就是因创作的需要主动地深入生活寻找材料,以弥补自己生活积累的不足。

当初茅盾为写《子夜》,特意在上海资本家和金融巨头中搜集材料。

鲁迅因对小镇生活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十分熟悉,因此写出了《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优秀作品,后来他想写一部关于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但因生活积累不足终要放弃。

我们在肯定这些作品历
史价值的同时,也在强调作者的生活基础。

我的作品中采用了皮影元素,这是由于我个人比较偏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民间文化,因此平日里比较喜欢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对皮影爱好及熟悉才得以创作了这次的作品。

诸葛亮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应用到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它不是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全部。

数字媒体艺术是科学和艺术在信息化浪潮中结合的产物,与作为感性认识因素的艺术相对的技术作为理性认识因素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娴熟的技术,是完成作品的手段。

例如,我的作品在进行制作的时候,运用到了flash技术、photoshop技术、ai技术等动画、作图软件,通过这些技术我的创意得以完整展现给大家。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同时包容了艺术塑造的美以及技术产生的美。

技术本身是美的,技术也可以是个无形的忍者,把美通过艺术的表象展现出来。

但是过于理性的技术似乎在消解艺术的情感,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也喧嚣一时。

数字媒体艺术追求的是沟通性和人性化,以及媒体艺术的“融合”现象,复合多种媒体,融技术和艺术
为一体,散发新的美学味道。

因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具体是包括创意、灵感、观念等存在于脑海中可以随时激发出来的抽象性内容,而理性认识是包括理论、技术等客观的、容易把握的实质性内容。

感性认识在数字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作品的内容、价值(包括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等)、用途等。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性认识作为数字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设计师,深厚的文化修养、广博的知识、对美的感受力等都是必备的,设计师内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

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翅膀,对生活、其他艺术的感悟往往也会触动设计师的情感和想象。

以此来引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从而为作品的产生奠定基础。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可以启发大众,引起人们的思考。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激发了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兴趣,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深厚的文脉、视觉经验以及错综复杂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存结构等感性认识的大力关注,从而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奠定坚实的艺术文化底蕴、开拓更广阔的创意空间。

感性认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与技术结合体现了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并不是艺术和技术的简单融合,而是人文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有机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正式艺术观念变革和艺术媒介变革后的必然产物。

通过上述感性认识的作用可以看出我们作为数字媒体设计师提高内在素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预防个人“创造力精神的枯竭”,积极调动自己对艺术的热情和激情,用视觉艺术规律、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方法来武装自己,为数字艺术创作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它需要艺术家根据人们的特定需要来创作。

数字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它要把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凝结在物质形态的创作中,所以数字艺术创作是技术与艺术的产品,同时这种产品又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并以艺术作为形式创造的手段,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物质依托。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学习,提高作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者的自身的素质与技能,“苟日新,日日新②”,让数字媒体艺术真正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

注释:
①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82页.
②孔子.礼记·大学.
参考文献:
[1]何永胜,刘超.艺术设计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