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阅读
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第四讲 写景状物阅读(含答案 )

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1895——1976年),一生著作甚丰。
林语堂不但文章好,而且言谈风趣。
有一次,纽约某林氏宗亲会邀请他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
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因为不说些夸赞祖先的话,同宗会失望,若是太过吹嘘,又有失学人风范。
当时,他不慌不忙地上台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远相,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可说人才辈出。
”林语堂这一段简短的精彩演讲,令台下的宗亲雀跃万分,禁不住鼓掌叫好。
然而,我们细细体会他的话,就会发现他所谈的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或是与林氏毫无关系的美国人,并没有对本姓祖先进行吹嘘,诚然幽默可喜,不愧为是中国的“幽默大师”。
林语堂以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蜚声海外。
他的《吾国吾民》译成西班牙文后,他在南美的知名度也提得很高。
当进,巴西有一位贵妇人,内心钦慕林语堂,恰好有人赠给名马一匹,于是给这匹马取名为林语堂。
后来,这匹马参加马赛,巴西各报,都以大幅标题登出“林语堂参加竞赛”。
比赛结束,这匹马没有得名次,当日晚报的标题就成了“林语堂名落孙山”,而夺标的马倒没有消息。
消息传到美国,有人将此事告诉林语堂,林语堂微微一笑,说:“并不幽默。
”小复习:写景状物类阅读第四讲 写景状物阅读写景类:介绍类、描述类的文章。
比如描写自然景象,如:刮风、下雨;名胜古迹,这类文章,统称为写景类文章。
写景类文章一般分为:游记,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生活周围的景状物类: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状物类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状动物、状植物。
一.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大自然的各种风物景致、社会环境中的人文建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是: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从景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其特点的。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修辞语言鉴赏

①秋,是多面的。
她有那高运爽朗的天空,有那橘黄的落叶和那令人心寒的凉意。
她可与百花斗艳的春天媲美。
○2它又是一个安详的秋天。
看,大红的鸡冠花开了,娇艳的菊花开了,一簇簇、一丛丛,像燃烧的大焰,像生日蛋糕上的奶油。
一阵阵似浓非浓的清香,在你望见它的那一瞬间,温柔地扑扁着你的鼻孔。
菊花那润译、光洁而又秀长的花瓣卷曲着,把枝干压得低低的,好像一位满头卷发的小姑媒,磁铁般吸引着你,让你久久不愿离去。
③人们在秋天远比春天喜悦,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在秋风一遍遍的抚摆下,稻谷金黄,棉花雪白。
田里,稻谷一浪高过一浪,像一望无垠的金色海洋,“金风”送来阵阵稻香,连同那饱满的麦穗,让人心里踏实了许多。
你看那稻杆低着硕大的、沉甸甸的头左右摇晃着,好像在庆贺丰年,舞着“丰收迪斯科”有这样欢快的伴奏,农民们的镰刀也挥舞得更欢快、更有力了。
棉田好像被自雪覆盖了,那么宁静、安适;又好像海面上荡起白色鱼的浪花,那么活泼可爱。
看着看着,人们好似听见了波浪“哗哗”的撞击声。
○ 4秋天的节奏是那样鲜明,快乐!清晨,柔和的阳光下,人们开始了一天的活动。
道路上的人流,自行车的铃声,人们的吆喝声厖一曲嘈杂又类妙的交响乐奏响了。
八点过后,便是暂时的闲静,只有老奶奶们在一起拉家常的声音。
不一会,秋播的机器响起来了。
中午,家家户户锅碗瓶盆撞击起来了,炊烟升起了。
周而复始,好一曲明快的旋律。
⑤秋!安详又热烈的秋!1、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并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文章第④段中,作者是按照顺序来描写秋色的。
3.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棉田好像被白雪覆盖了,那么宁静、安适;又好像海面上荡起白色的浪花,那么活泼可爱。
看若看着,人们好似听见了波浪“哗哗”的撞击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紫丁香①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要指给她看窗前那一株紫丁香。
②紫丁香,象征着幻想、美与淡淡的哀楚。
当美国那位女诗人阿梅·罗尔写她那首有名的诗篇《丁香》时,就曾这样唱着:“丁香花/亮蓝/纯白/姹紫/丁香的颜色…,但我最喜爱的,还是那种高贵的一续暮烟般的紫色。
【精品】四升五语文暑假辅导阅读讲义-写景状物类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培训机构专用)

写景状物类阅读(一)在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介绍、描述类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是描写自然现象(如风、雨、雪)、地理环境(如森林、高山)、名胜古迹(如故宫、大雁塔)的,我们称为写景类文章。
学校课文中写景类文章一般分为三类?一是游记,写的是巡游过程中所看到的景物;二是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描绘雨、雷、电等;三是人们生活周边的景物。
有的是状物类文章。
“状物”的“状”是陈述或描摹的意思,“物”包括的面很广,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闹钟等。
写景状物类文章,其诗意盎然的语言特色、共性鲜亮的对象特点、自然率真的情感流露,是语文阅读中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
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初读文章,读懂文章写了什么首先把文章通读一遍,想一想文章大体上写了什么,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还是描写名胜古迹的;是描写植物的,还是描写动物的。
有了初步的印象,阅读时就可以依据不同类别、不同特点接受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如《草虫的部落》描写“我”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的奇异世界;《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材的精致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二、细读文章,思考文章是怎样写的接着,要细致地阅读文章,理解重点词语,读懂每一句话,把文章所写景物或状物的特点和写作的挨次弄明白。
写景类的文章,一般来说,作者经常接受以下几种挨次来写:1.按时间变化的挨次来写。
2.按空间位置变化的挨次来写,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
3.按观看的先后挨次来写。
状物类文章,一般来说,作者经常会接受从总述到分述,或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挨次来写。
写景,关键还要能抓住系物的特征,用生动的笔墨表现出它们的深刻内涵,才能使文章真实感人。
状物类文章假如写动物,一般抓住动物的外形、动态、生活习性等;假如写植物,一般抓在它的外形、颜色味道等;假如写静物,一般抓住它的样子、结构、用途等。
三、品读文章,积累文中的美丽词句对于优秀的文章,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都值得我们学习。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一、写景类文章分三类:游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生活周边的景物.二、状物类文章分三类: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写景类文章1、描写顺序:空间顺序观察先后顺序(游记类)时间推移顺序(四季)《四季之美》”事物的不同类型2、写景类文章结构:总分结构《桂林山水》移位换景3、思想感情:通过比喻、夸张、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借景抒情,景中寓情。
4.写作手法拟人二、状物类文章1、理解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写静物:按照外形,结构.用途目的要求:写动物:按照外形、动态、生活习性写植物:按照形状、颜色、滋味季节: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或根,茎、叶、花、果2、抓事物特点,理解习作目的阅读文章时,通过事物形态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表什么志。
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治句,特别是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语句。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总一分一总.答题技巧:(把握主要内容)一、读文章: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2为什么要写本文?3.怎样本文的 ?(把握中心主旨) (我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情因景生,写景状物一抒情三.抓词句1、抓体现内容.情感的句子.圈画中心句、题句、概括、抒情句,2、段落之间关系:总分取总,并列合并层进取后,因果取果。
课题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
日的频求,2.抓概括景物特点的词:0.仔细审题国找问题对应的文段的.筛选相立信息.整合符合题于要求的答案。
汗意使用原文词的的一定使用文中词句。
四.析手法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氖,烘托人物心情首句提纲帮领、引出下文,为后做做铺坠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土文,使文牵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描写的中心内容。
在阅读时,要
注意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通过描写想要
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要注意细节,包括事物的外貌、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等,还有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描写的事物或场景往往是为了
表达作者的情感、情绪或者主题。
要理解作者通过描写想要传达给
读者怎样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描写的事物或场景。
进一步,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在回答问题时,要用自己的语言
把描写的事物或场景再现出来,尽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来
表达。
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不要离题或者曲解原文的意思。
此外,要注重细节的描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描写的细节,包括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等,以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这些细节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描写的事物或场景。
最后,要注重结构的安排。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结构的安排,首先要有一个引子,介绍描写的事物或场景,然后逐步展开,把描
写的内容一一呈现出来,最后要有一个总结,表达自己对描写的事物或场景的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需要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描写的中心内容,注重细节的描绘,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合理安排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是一种常见的写作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描绘
一些状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发挥故事情节的展开,或者表达诗歌意境。
在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细致地去理解文章中景物的形态特点,包括它的颜色、形状、尺寸、动静状态等等,组成文章集中的层次感。
第四,要思考文章的主旨,随着景物的介绍,故事情节的展开,读者
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第五,要做到专心阅读,在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这样才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精髓。
总之,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时,要注意以上几点,这样才能够把握住
文章的重点,真正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关于写景状物作文11篇范文

关于写景状物作文11篇范文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其中的写景作文,更是常见,写景作文就是把我们日常看见的那些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如何把写景作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景状物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写景状物作文篇1春天的气息时淡时浓。
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空气中的潮意陡然多了不少,雨就藏在其间,半落不落地飘着,湿漉漉,十分好闻。
等到真的痛快淋漓地下了一两场后,老干嫩芽上的尘便统统被洗去了,润润的绿冷不丁地一下子伸到你的面前来。
植物在雨中成长,我同它们一同成长。
我还记得初春时幼小的我偷偷用嘴去吸嫩芽上的雨珠儿;也能梦见五六岁时淘气的我在盛春的雨后,到树林中踩了两脚的泥;更忘不了再大些,闲不住的我,攀上暮春的桃树,采下将败的桃花,洒了一片的花瓣雨……转眼间,我已走过了13个春天,也与春雨约定了13年。
在每个春日凉凉的夜,都会掖掖自己的被角,竖起耳朵听一会儿窗外若隐若现的风雨奏出的轻快歌谣。
九十日春浑得雨,故应留润作花时。
不知为什么,每当春雨蒙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依家的情感。
只觉得到处是寒,惟有家能给我一些暖。
这感觉之前并不强烈,但在今年,我第一次躺在学校的床上听雨声,家的召唤便一声声地在我心中响起。
爸爸的鼓励,妈妈的笑脸,丰盛的食物,一幕幕电影般闪过,最后模糊了,只余那一盏明灯,模糊在不知是不是雨的水汽中。
春雨,润物细无声。
家,润我亦细无声。
的确是细无声啊!一瞬的工夫,我便已拥有了独自接受考验的资格,新叶葱郁的小树无论遇到的是风霜的打击还是阳光的恩泽,都不会忘记最初滋润自己的春雨。
就算以后有了顶天立地的高大身躯,也会对春雨绽开最纯真的笑颜。
这一点小树知道,春雨知道,我也知道。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时刻想着家里。
谁也扯不断我对它的依恋,谁也割不开我与家紧密的联系。
家里的所有人,都在用爱滋润着我的同时把他们未能放飞的希冀也给了我。
有了春雨,桃树才能开花;有了家与家人,我才能起飞。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景状物记叙文15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景状物记叙文15篇目录1 好雨随风 (1)2 天堂寨枯枝 (3)3 三角梅 (5)4 向一棵树鞠躬 (7)5 竹林深处人家 (9)6 石崖上的枣树 (11)7 燃烧的木棉 (13)8 守候一株水仙 (15)9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17)10 乡村一树寂寞红 (19)11 春天,复活的季节 (21)12 开花的心 (22)13 野菊花 (24)14 陕北柳 (26)15 北国的春风 (28)参考答案 (29)1 好雨随风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
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
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
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
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
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
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
暖和多了。
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
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
(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
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
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
是夜里来的。
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
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文:《白荷》
• 6.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白荷具有什么品 质?(3分)
朴素,淡雅,无私奉献
7.下面的句子可用哪两句诗来概括?请写出 来。(4分)
静悄悄的,泥水中开始冒出一支支嫩绿色的小荷角,默默地立在池中, 也有的平躺在水面上。偶尔有一两只蜻蜓立在荷尖上,使小荷角增添 了几分生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例文:《白荷》
• 1.给下列有下划线的字注音。(1分) 禁不住( ) 翩翩起舞( ) 2.从文中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来(2分)
春末夏初、再过几天、夏季、盛夏、随着夏天的消逝,秋天的来临
3.将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分 这样美丽的花朵,如果不亲眼看到,谁会相信是从又黑又 脏的泥水中长出来的?
这样美丽的花朵,如果不亲眼看到,谁都不会相信是从又黑又脏的泥水中长出来的。
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 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 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 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写景类文章阅读
• ㈡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 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 这样的几种顺序: 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 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 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 物也发生了变化。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如《美 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 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6.从文中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 分)
好处:前后呼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7.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通过对黄山的美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
• 含义:状物使用语言文字把物品细致、准 确地描写出来,是这些物品形象逼真地呈 现在读者面前。阅读这类文章,我们要抓 住他们突出的特点进行理解与分析。就是 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
• 2、弄清描写顺序。 • “状物”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 文章讲究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 形、动态、习性的顺序来写;写植物一般按形状、 颜色、滋味的顺序;写静物一般按形状、结构、 用途的顺序。 • 3、理解写作意图。 状物的文章若是只写物,就成了对物的说明了。 一般来说,状物的目的不外乎“托物言志”或 “借物抒情”。在阅读时,注意“言志”或“抒 情”部分含蓄而富有深意的描写,从中领会作者 的写作意图。
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
• 状物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 植物文。 • 具体方法: • 1、抓住事物的特点。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特点。阅读时 要抓住此物不同于彼物的特征,才能抓住事物的 特点。 如写动物的文章中,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 性方面的特点去理解; 写植物的文章中,要抓住植物的根、茎、叶、花、 果这些方面的特点去理解; 写静物的文章中,要抓住静物的外形与结构方面 的特点去理解。
写景类文章阅读
•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 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 注意:
㈠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㈡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㈢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㈣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㈠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 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例文:《游黄山》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 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 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 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 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 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 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 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在它恍惚,妙在 它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妙在它是如此的引人入胜。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 “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 云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得像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 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 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出了黄山的山具有哪些特点?黄山的云海具有哪些特点?(3分) 黄山的山“奇”;黄山的云海“白”“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游黄山》
• 5.作者在描写黄山的山和云时,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从文中个找出一个例句来。(2分)
比喻: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 夸张: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
写景类文章阅读
• ㈢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 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 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 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 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 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 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 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 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 “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写景类文章阅读
• ㈣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 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 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 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 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课文《林 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 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 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①五岳为群山之首,游览过五岳别的山就不需要看了。在五岳中又数黄山最美,游览过 黄山,连五岳的其他几座山都不用看了。 ②云海茫茫一眼看不到边,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到了山上,落到了人间。突出了黄山云 海的长。 ③阳光照在山间给云海镀上了美丽的颜色,看着一望无际的云海在山间环绕美不胜收。 藏在云海的大山里,奇松、怪石林立其间,黄山的美简直是囊括了天下所有的美于其 中了!
例文:《白荷》
例文:《白荷》
春末夏初,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白荷禁不住大自然 美丽景色的引诱,慢慢地从睡梦中苏醒了。 静悄悄的,泥水中开始冒出一支支嫩绿色的小 荷角,默默地立在池中,也有的平躺在水面上。偶 尔有一两只蜻蜓立在荷尖上,使小荷角增添了几分 生气。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 在微风的爱抚下,小荷逐渐长大了,嫩绿的叶 角慢慢地舒展成一个圆形的大盘子。再过几天,你 看到的不再是什么“大盘子”,再不是原先嫩绿的 小荷角,呈现在你眼前的已是一把把碧绿晶莹的 “小雨伞”。不是我夸大其词,长大以后的荷叶真 像一把小雨伞,细长带刺的“伞柄”顶住又大又圆 的“大伞帽”,笔直地挺立在荷池中。你可别小看 这些碧绿的“小雨伞”,它的用处可大呢!不管谁 发烧感冒,只要摘下它煮水喝,保证“叶到病除”。 夏季喝了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够提神醒脑呢!
例文:《游黄山》
例文:《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 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 “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 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 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
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
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 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
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例文:《白荷》
• 4.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出文中引号中所指的 是什么。(4分 ) “大盘子”:荷叶 “小雨伞”:长大后的荷叶 “伞柄”:花茎 “大伞帽”:荷花 5.白荷都有那些功用?请概括。(4分)
①用荷叶煮水,夏季喝了可以避免中暑,还可以提神醒脑 ②荷花可用来泡水喝 ③莲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 ④莲藕可做菜吃
例文:《白荷》
盛夏,在这些“小雨伞”旁边,长出了一支支浅绿色 的小花蕾。小花蕾渐渐长大了,洁白似玉的花瓣轻轻地绽 开。啊,花瓣白中带点儿浅绿,一片片有规律地围成一圈, 中间是一个淡黄色的小莲蓬,朴素而淡雅,远远看去,就 像是一个穿白色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样美丽的花朵, 如果不亲眼看到,谁会相信是从又黑又脏的泥水中长出来 的?荷花也可以泡水喝,你将荷花瓣剪下来洗净,放在杯 子中,再冲水,加点儿白糖,然后盖上杯盖泡几分钟。当 你揭开杯盖,一阵清香便扑鼻而入,那清凉甘甜的味道使 你久久难忘。 随着夏天的消逝,秋天的来临,荷花逐渐枯萎了。然 而它为人类贡献出了最后两件“宝贝”——莲籽和莲藕。 莲籽既可吃,也可入药。莲藕嫩脆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 佳肴。
例文:《游黄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观赏—(欣赏、观看) 奇观—(奇景、奇迹)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3分 含苞欲放: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常用来形容少女。 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危峰兀立: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3.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引用的诗句的意思。(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