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三篇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三篇

中学音乐欣赏教案篇一: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

兴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

(导入语:在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

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些请唱唱试试想想

(樱花是一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三)《MongDong》欣赏

1、录音机播放乐曲ABC三段初步感受

问题:(1)你能听出些声音(乐器、人声)

(2)该曲与前两首电影音乐的区别:(旋律、节奏、结构等音乐要素)

(3)该曲给你的感受

2、投影仪显示:该曲相关知识介绍

(1)该曲作者瞿小松及创作风格代表作

(2)该曲创作背景音乐素材来源

(3)混合室内乐及其特点

3、结合以上知识欣赏乐曲DG段

问题:如让你为该曲配置画面你会配之以什么样的电影画面

4、音画结合完整欣赏

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影视音乐欣赏我们发现恰当的音乐放在里里的画面就会生辉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也各有不同音乐是美妙的学会欣赏它是其乐无穷

作业:观看电视VCD《大宅门》欣赏其中的片头音乐及片中主题音乐思考:这些音乐的风格特点在片中起到什么作用省去这些好不好为什么

中学音乐欣赏教案篇二: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两部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欣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2、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三、重点和难点

《草原放牧》第一主题、《第四乐章》第一主题的曲调体验不同的情感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要素来表达情感的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聆听背景音乐营造课堂气氛2、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四页散文让学生思考:

从这段散文的阅读中你怎样看待音乐与人生的关系(2)分组讨论:音乐与人生的关系(3)请12名学生作重点发言

(4)教师评价与点评

音乐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人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个人应该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

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

音乐智能和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一样都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本素质作为21世纪的一带新人应该具有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必需的音乐文化水平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具有高质量的生活应该充满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人应该热爱音乐对音乐完全倾倒用音乐丰富

自己的生活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3、作品鉴赏

(一)《草原小姐妹》之《草原放牧》

1、作品介绍

教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但是当时正当“四人帮”横行之时针对这部作品“四人帮”的亲信制造种种借口对其进行刁难和诋毁以致这部作品被搁置五年“四人帮”粉碎后这部优秀的作品终于在1977年初春公演作品是根据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故事写成的表现了她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本人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图片介绍草原风情、地方特色等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3、局部欣赏

“引子”

(1)提问:什么主奏乐器为何要用这种乐器表现小姐妹的形象(2)学生:圆号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能很好的塑造英雄形象(3)复听:要求学生注意圆号的音色

“第一主题”

(1)听、思考:音乐刻画小姐妹怎样的形象?说明理由

(2)学生: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3)教师点评: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也是本协奏曲的主要主题速度小快板节奏轻快对形象的塑造恰如其分(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及节奏练习(5)教授蒙古舞师生共跳“第二主题”

(1)听并思考:用了怎样的音色、速度、节奏音乐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2)学生:抒情等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的有关内容请他们谈谈其他要素在这里所起到的作用(4)教师点评:缓慢的速度、宽广的节奏、起伏的旋律、柔和的音色和力度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主人公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琵琶“唱”着气息宽广而悠长的歌它形象地模仿了蒙古族民歌手的歌唱方法和马头琴的演奏方法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4、整体欣赏

要求:聆听中积极展开想象5、请一名学生作中心发言

6、教师点评:通过音乐要素非常好地塑造了音乐形象包括人物、情景、风景等音乐张弛结合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下面的欣赏今后的欣赏请同学们要注意运用“抓住音乐要素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

7、音乐家介绍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浏览使其了解三位音乐家

(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简介作品、作者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投影文字、图片要求在阅读后能作信息整合、评价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柴可夫斯基的晚年生活正是沙皇亚历山大

三世血腥统治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黑暗、动荡不安这使他感到苦闷、彷徨、悲观这部交响曲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特别是第四乐章

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

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

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

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2)教师点评:从作曲家创作风格和本部作品的风格作讲解

2、局部欣赏“第一主题”

(1)聆听并思考:这段音乐中主要有些音乐要素在发挥作用音乐的基本形象和情绪是怎样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点评:这是悲剧性的体验和不可幸免的死亡其中含有抗议的激情从而使这个主题增添了巨大而紧张的悲剧性力量下行的悲戚旋律、极不稳定的和声、弦乐器暗淡的音色以及缓慢的速度使这个主题的音乐情绪显得悲壮、激情(3)旋律模唱

要求:划拍跟着音乐轻唱

“第二主题”

(1)聆听并思考:跟第一主题的异同

(2)教师点评:展示了一段较为明朗的、抒情的旋律这段旋律好象带有明显的安抚色彩圆号则用变化了的三连音为其提供节奏背景

3、整体欣赏

4、教师小结:在体验《第六(悲怆)交响曲》强烈的悲剧性意境中我们还能感受什么为克服苦难命运、争取美好幸福生活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即或是在死神面前已经不存在任何幻想了但对生活中经历过、感受过的一切依然心存感激第四乐章也还是可以使人感到肯定生活的意志和力量

(三)对比作品主题并填表

四、问题探究

1、阅读教材第10页“怎样鉴赏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