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纱线的分类和基础知识

纤纱或长丝。 如以棉纤维外包真丝。 2. 包芯纱
短纤维包覆在长丝纱芯上,如,棉/氨包芯纱、 涤/棉包芯纱(生产烂花布)。 3. 长丝/短纤合股纱
由长丝纱和短纤纱平行捻合而成。
(四)花式纱线 由芯纱、饰纱和包线捻合而成 。
芯纱:位于纱中心,提供强力; 饰纱:获得花式效果; 固纱:固定花型。
雪尼尔纱 圈圈纱
辫子纱
竹节纱
松树纱 蜈蚣纱
松树纱 项链纱
牙刷纱 羽毛纱
花式纱面料
二、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
1.纯纺纱 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等。
2.混纺纱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可综合
利用两种纤维的优点。如, 涤/棉纱(T/C纱) 涤纶的含量大于棉的含量。 CVC纱 Chief Value of Cotton,棉占主要成分的涤棉混 纺纱(或倒比例的涤棉混纺纱)。
二 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
❖间接指标: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英制支数 定长制 一定长度的质量(特克斯、旦尼尔), 值越大,纱线越粗。 定重制 一定质量的长度(公制支数、英制支 数),值越大,纱线越细。
1. 定长制
(1)特克斯(tex):公定回潮率时1000m纱线的重量g 数。国际统一标准单位。
网络丝
弹力丝(高弹)
弹力丝(低弹)
(二)短纤纱
1. 按结构分 (1)单纱
短纤维集束成条并加捻而成。
(2)股线 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成。
(3)复捻股线(缆线) 由两根或多根股线合并加捻而成,如缆绳。
(a)单纱
(b)股线(双股) (c)股线(多股) (d)复捻股线
(三)长丝/短纤组合或复合纱
3.1 了解纱线分类

2.长丝纱 变形丝---弹力丝的加工方法 刀口变形法:将原丝经过加热 装置加热后,紧靠着刀口的边 缘擦过而形成变形丝。
e.刀口卷曲变形法
2.长丝纱 变形丝---弹力丝的加工方法 拆编法
f.拆编法
2.长丝纱
变形丝---网络丝 网络丝:网络丝是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相缠 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是一种特殊的空气变形丝。 丝条上分布有网络点,改善了合纤长丝的极光效应和蜡状感。织造时省 掉并丝、并捻、上浆工序,织物有毛型感。
3.花式(复合)纱线
(4)大肚纱。大肚纱也称断丝线。在纱线加捻过程中,间隔性地加人一小束纤 维,并使这束纤维被包覆在加捻纱线的中间,形成局部的突起。改变加人纤维 束的大小和颜色,可以形成不同突起效果和具有隐约颜色效果的大肚纱。
3.花式(复合)纱线 (5)彩点线:纱上有单色或彩色点
3.花式(复合)纱线 (6)螺旋线。螺旋线是由不同色彩、纤维、粗细或光泽的纱线捻合而成。
纱线分类
按结构和外形分类 按原料分类 按纺纱工艺、纺纱方式分类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类 按纱的细度分类 按纱的用途分类
一.按结构和外形分类
短纤维纱
单纱 股线 复合股线
长丝纱
单丝纱 复丝纱 捻丝 复合捻丝
变形加工:弹力丝、网络丝、膨体纱 变形丝
长丝的变性加工
花式(复合)纱线
圈圈纱、竹节纱、结子线、大肚纱、彩点线、螺旋 线、辫子线和花股线、金银丝线和夹丝线、拉毛线、 雪尼尔纱、包芯纱线(复合纱)
2.按纺纱方法分
(2)新型纺纱:包括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 自由端纺纱:是把纤维分高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 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典型代表纱有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 纱和摩擦(纺)纱。
《纱线基础知识》课件

纱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建筑
在建筑领域,纱线可用于制作玻 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增强网等,
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医疗
医用纱布、绷带等医疗用品,为伤 口处理和手术提供必要的支持。
环保
可降解的纱线可用于制作环保袋、 纸巾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纱线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性能纱线
功能性纱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纱线在航空航天 、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 有高强度、轻量化的特点。
化学检测
分析纱线中的化学成分,如纤 维含量、染料残留等,以确定
其化学特性。
功能性检测
针对具有特殊功能的纱线,如 抗菌、防紫外线等,进行相应
的功能性检测。
纱线品质评价指标
纱线强力
衡量纱线承受拉伸负荷 的能力,是评价纱线品
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度
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指 标,细度越小,纱线越
细,品质越好。
均匀度
工艺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纺 纱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以保证纱线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 性。
03
纱线品质检测与评价
纱线品质检测方法
01
02
03
04
外观检测
观察纱线的外观,检查纱线是 否有瑕疵、杂质、色差等问题
。
内在检测
通过测试纱线的物理性能,如 强力、伸长率、耐磨性等,评
估纱线的内在质量。
《纱线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纱线简介 • 纱线生产工艺 • 纱线品质检测与评价 • 纱线应用与发展趋势 • 纱线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纱线简介
纱线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纱线是由纤维通过纺纱工艺形成的线状结构,根据纤维种类、纺纱工艺和用途的不同,纱线有多种分类方式。
科普纱线的种类和构成

科普纱线的种类和构成一、纱线的定义纱线是指由纤维或长丝组成的,具有较好的断裂强度和柔曲性等性能的线性集合体。
它们可以由一根或多根连续长丝或许多非连续的短纤维构成。
为了克服纤维的滑脱和形成有用的纱线。
总要给予短纤维大量的捻回或采用其他方法使它们缠结在一起。
各种短纤维单纱常指在纺纱机上纺制成的纱;两根或多根单纱可以捻合在一起,形成双股线或多股线;将几根股线捻合成为复捻股线,又称为缆线。
图1 纱线二、纱线的分类(一)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1.纯纺纱线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称为纯纺纱线,前面冠以纤维名称命名,如棉纱线、毛纱线、粘胶纤维纱线、腈纶纱线。
2.混纺纱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称为混纺纱线。
混纺纱线的命名,按原料混纺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比例多的在前。
如果比例相同,则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顺序排列。
混纺所用原料之间用符号“/”隔开。
如65%涤纶与35%棉的混纺纱,命名为涤/棉纱;50%涤纶、17%锦纶和33%棉的混纺沙,命名为涤/棉/锦纱;50%粘胶纤维与50%腈纶的混纺纱命名为腈/粘纱。
(二)按纺纱方法的不同分1.棉纺纱线棉纺纱线即用棉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精梳纱和普梳纱。
2.毛纺纱线毛纺纱线即用毛纺设备生产的纱线,又为精梳毛纱线和粗梳毛纱线。
3.麻纺纱线麻纺纱线即用麻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苎麻、亚麻纱线等。
4.绢纺纱线绢纺纱线即用绢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绢丝和䌷丝。
图2 绢纺纱线(三)按纱线的用途分1.机织用纱线机织用纱线又分经纱线和纬纱线。
2.针织用纱线3.其他用途的纱线如轮胎帘子线、手术缝合线、装饰用纱线、缝纫和刺绣用纱线等。
(四)按纱线线密度和后处理不同分1.按线密度分按线密度可分为特细特纱10tex以下(60英支以上)、细特纱11~20tex(58~29英支)、中特纱21~31tex(28~19英支)、粗特纱32tex以上(18英支以下)。
2.按纱线卷装不同分按纱线卷装不回可分为筒子纱线、绞纱线和团纱线。
纱线结构特征—纱线的分类

传统环锭纺纱:用一般环锭纺纱机纺得的纱线。纱 线加捻是靠钢丝圈转动加捻。
纱线的结构特征
—纱线的分类
纱、线基本含义
纱线是由纺织纤维沿长度方向聚集而成的柔软细长、 并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纤维集合体。
传统概念中,纱线是“纱”和“线”的统称。“纱” 是由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而成的,或用长丝组成 (加捻或不加捻)的,俗称为“单纱”;“线”是由两 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捻而成的。
<32
2、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长丝纱、短纤维纱和长丝短纤 维组合纱。
长丝纱:一根或多根连续长丝经并合、加捻或变形加工 形成的纱线。
短纤维纱:短纤维经加捻纺成具有一定细度的纱,又可 分为棉型纱、中长纤维型纱线和毛型纱。
长丝短纤维组合纱:由短纤维和长丝采用特殊方法纺制 的纱,如包芯纱、包缠纱等。
(a)单纱
(b)股线(双股)
纱线的分类
1、按纱线线密度分:棉型纱线和毛型纱线按粗细分为特 细特(支)纱、细特(支)纱、中特(支)纱和粗特 (支)纱。
纱线类型
特细特(支)纱 细特(支)纱 中特(支)纱 粗特(支)纱
细度 棉型纱(Tex)
≤10 11~20 21~31
≥32
毛型纱(支) ≥80
32~80 ∕
两种或以上不同纤维或色彩的 单纱捻合而成
股线(多股)
单丝
复丝
捻丝 长
长丝纱
复合捻丝
丝 纤
维
变形丝﹡
混纤丝
复捻股线
由单根长丝纤维构成的纱 线,纱线粗细与纤维相同。
指两根及以上的单丝并合 在一起的丝束。
复丝纱经加捻形成的纱线
简述纱线的分类

纱线是一种用于编织、钩织等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由纤维或纱线组成。
纱线的分类主要基于纤维的类型、粗细度、纺纱方式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制作方式。
本文将对纱线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纤维类型分类1.1 棉线棉线是由棉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柔软、透气且吸湿性好,非常适合夏季穿着的衣物和亲肤产品的制作。
棉线多用于编织T恤、内衣、袜子、婴儿服装等。
1.2 羊毛线羊毛线是由羊毛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保暖性、弹性和柔软度,非常适合制作冬季服饰、围巾、帽子等。
羊毛线还可以通过水洗和卷曲,使编织品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
1.3 丝线丝线是由蚕丝或人造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光泽、柔软和舒适的特性,适用于制作面料优雅的衣物、丝带、领带等。
丝线的质地独特,手感顺滑,非常适合做优雅款式的编织品。
1.4 化纤线化纤线是由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或其他纤维纺制而成的纱线。
它具有吸湿性低、弹性好、不易变形、抗皱等特点。
化纤线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饰品等领域。
二、按粗细度分类2.1 粗纱线粗纱线是指粗细度较大的纱线。
它适用于制作针织品,可以快速编织出有质感的效果。
粗纱线的特点是编织出来的面料松散、厚实,适合制作冬季服装和毛衣。
2.2 细纱线细纱线是指粗细度较小的纱线。
它适用于细致的编织工艺,可以制作出细腻、轻盈的面料。
细纱线常用于制作夏季服装、薄纱围巾等轻薄物品。
三、按纺纱方式分类3.1 单纱线单纱线是由单根纱线组成的,纱线之间没有捻合。
它常用于制作针织面料,编织出的布料柔软度较高。
3.2 捻合纱线捻合纱线是由两根或多根纱线相互捻合而成的。
捻合纱线在编织过程中更牢固,适用于制作针织面料、服装等。
3.3 弹性纱线弹性纱线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纱线,常用于制作紧身衣物、袜子等。
它能够使编织品具有更好的伸缩性和贴身性。
四、纱线的用途4.1 针织衣物纱线常常用于编织针织衣物,如毛衣、针织衫、围巾等。
不同类型的纱线可用于制作不同风格的针织品,以满足不同季节和场合的需求。
纱线结构特征—纱线的捻度和捻向

—纱线的分类
纱线捻度
一、加捻的意义
定义:须条一端握持,另一端回转的过程
A
A
短 纤 维 获 得 强 花 式
B
B
纱
力
线
长 丝 横 向 结 合 变 形
纱
力
丝
纱线捻度
二 、 表 示 加 捻 程 度 的 指 标1、捻度:单位长度纱线所具有的捻回数
A A
捻回:纱线截面产生一个360度的角位移
单 位 长 度
1(m)-------公制捻度Tm
10(cm)--特数制捻度Ttex
1(in)--------英制捻度 Te
B
B
化纤长丝、绢纺纱、精梳毛
纱 棉型纱线
进出口纱线
纱线捻度
二 、 表 示 加 捻 程 度 的 指 标2、捻回角:表层纤维与纱轴的夹角(β)
可用于表征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 度 纱线越粗,纤维倾斜越明显,捻回
线
同捻
μ 股线
α
捻缩率:加捻前后纱条长度的差值占加捻前长度的百分 率
异捻 股线
5 、 对光 泽和 手 感的影
响
α 纤维倾斜,纱线表面粗糙不平—光泽变差,手感变硬
角越大,加捻程度越大
需显微镜,测量不方便,实际生产 中不采用,常用于理论表述
β
100
Ttex
β
β
d
πd
Ttex π
tan β= πd 100 = 100 0.03568
•Ttex
令αt= 892 tan β
= Ttex • Tt
纱线捻度
二 、 表 示 加 捻 程 度 的 指 标3、捻系数α :结合细度表示加捻程度的相对指
五 加捻对纱线(单纱)结构性能的影响
第十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特征:外形似单纱,结 构似线,表面毛羽较环 锭纱少,截面近似圆形。
1 长丝筒子 2 长丝 3 调节装置 4 前皮辊 5 纱线 6 前罗拉 7 须条
③分束纺(solospun)或缆型纺
传统纺纱和缆型纺纱 原理:通过沟槽前罗拉,将纤维须条分劈成3~5小束,从而使纺 纱的加捻和转移机理发生变化。分开的纤维小束在汇聚前可能 被加捻并在汇聚处再次捻合。 特征:毛羽较少、表面光洁,强力高、耐磨性较好。
①热(机械)变形法:代表为假捻变形法
一级热箱(变形) 假捻器
二级热箱(变形) 高弹丝
低弹丝
图10-5 假捻法变形加工示意图
②空气变形法:
空气变形纱:将稍有捻度的长丝束超喂送入高压喷气头, 由于射流的冲击,丝束中纤维紊乱生成大小不同的环圈, 被丝束捻回夹持于丝束中成纱。
网络丝:丝束在垂直气流撞击下,分散成单丝,按一定间 距交络缠结,形成较为蓬松的丝。
①、转杯纱(或气流纺)
利用转杯内负压气流输送纤维和转杯的高速回转凝聚 纤维并加捻制成的纱
适纺18~100tex的纯棉纱,及毛纱、麻纱或与化纤的 混纺纱
②、静电纱
利用高压静电场使纤维极化,凝聚成须条,由高速运 转的空心管加捻制成
③、涡流纱
利用涡流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加捻制成的纱 适纺60~100tex化纤纱或混纺纱,多用作起绒纱
第一节 纱线的分类
一、按纱线的体系分:纱(单纱)、丝 (长丝纱)、线(多根纱或丝)。
短纤维纱 丝束 双股线 多股线
复捻股纱
(一)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使短纤维
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而成。
1.按纺纱方法(细纱成纱原理)分类:
(1)环锭纱(传统纱,占的比例大) (2)非环锭纺纱
自由端纺纱:如转杯纺、涡流纺、静电纺、摩擦纺等; 非自由端纺纱:如自捻纺、喷气纺、平行纺、包缠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无捻纱和粘合纱
利用熔融状态的高聚物或粘附有熔融性树脂的长丝和短 纤维一起通过一对罗拉,短纤维包在高聚物丝条外面, 在半熔融状态,用气流进行加捻,冷却后得到纱
短纤维的粘合纱为无捻纱
(6)新型复合结构纱
主要指在环锭纺纱机上通过短/短、短/长纤维加捻成的 复合纱和通过单须条分束或须条集聚方式得到的纱
年 代 至 60 年 代 )
复合与结构纺
(20 世 纪 80 年 代 至 今 )
?可拓展
复 合 纺 纱 技 术 ( 包 芯 纺 、 长 /短 复 合 纺 )、
结构纺纱技术(以环锭纺为基础和特征)
( 始 于 20 世 纪 60 年 代 )
组份连续与非连续、渐变与突变技 术、有引入纺纱其他工序趋势
( 始 于 20 世 纪 80 年 代 )
2.按复丝的混纤状况分
(1)单丝:一根无限长的单纤维 (2)复丝:由多根无限长单纤维组成 (3)复合(捻)丝: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复丝并合
(加捻)而成。
(三)线
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制成的股线; 股线再合并加捻为复捻股线
a疙瘩线, b螺旋线, c竹节纱, d毛圈线, e结子花线,f雪尼尔花线, g菱形金属丝包芯线
③、涡流纱
利用涡流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加捻制成的纱 适纺60~100tex化纤纱或混纺纱,多用作起绒纱
④、摩擦纺纱
利用尘笼内的负压气流吸附纤维和尘笼回转对须条摩 擦加捻成纱
广泛用于地毯、衬布和粗厚装饰织物
(2)自捻纱
利用搓辊的往复运动对两根须条实施同向加捻,靠须条 自身的退捻力矩相互反卷在一起,形成一个双股的稳定 结构的纱,属非自由端纺纱
2. 丝加工的发展
(1)变形加工
①热(机械)变形法:代表为假捻变形法
一 级 热 箱 (变 形 ) 假捻器
二 级 热 箱 (变 形 ) 高弹丝
低弹丝
图10-5 假捻法变形加工示意图
②空气变形法:
空气变形纱:将稍有捻度的长丝束超喂送入高压喷气头, 由于射流的冲击,丝束中纤维紊乱生成大小不同的环圈, 被丝束捻回夹持于丝束中成纱。
第二节 纱线的加工与发展
一、纱线加工的基本原理
短纤纱的加工
纤维开松(除杂和混合)→梳理成网→成条→并条混 合→牵伸加捻→成纱→卷装成形
长丝纱的加工
熔融, 干法、湿法
初生丝
牵伸、 热定形
成长纱丝
异截面 圆形 高速
变形
异组份 异形 纺丝
网络
异粗细 超细 POY
混合
异弹性 复合 FOY
加工
异卷曲
图10-3 化纤长丝加工基本原理
花式纱线示意图
二、按纤维组成分类
1. 以纤维组成分
(1)纯纺纱线 (2)混纺纱线 (3)伴纺纱线
2. 以混合纤维的分布分
(1)均匀混合纱线 (2)变化混合纱线 (3)组合或复合纱线
三、按纱线的用途分
1.机织用纱 2.针织用纱 3.起绒用纱 4.编结、缝纫用纱 5.特种工业用纱
(3)包芯纱
以长丝为芯,短纤维为皮的包缠结构的纱,属复合纱 可在环锭纺纱机或捻线机,转杯纺,涡流纺,尘笼纺,
自捻纺上实现
典型的包芯装置
1 长丝筒子、 2 输出罗拉、 3 弹性长丝、 4 定位器、 5 前皮辊、 6 包芯纱、 7前罗拉、 8 纤维须条
(4)喷气纱
利用喷嘴内的旋转气流对须条假捻,靠头端自由纤维包 缠无捻短纤维纱芯成纱
图10-9 正反两个方向的螺旋形圈
单一丝 混纤丝 花色丝
图10-10 空气变形丝的形态
图10-11 膨体纱的形态
填塞箱变形丝 刀口变形丝 编结拆散变形丝 齿轮卷曲变形丝
图10-12 上述各种变形纱的形态
(三). 股线的结构特征
股线各根单纱的排列 一次并捻单纱的根数在3根以内股线结构稳定;4~5根有不稳定因 素,6根及以上,必然回到3根的稳定态。 单纱和股线的捻向相反时,捻回稳定,股线结构均匀稳定
1 粗纱须条 2 前集合器 3 前罗拉 4纱线
②赛络菲尔纱(sirofil yarn)
原理:由一根经牵伸后 的须条与一根不经牵伸 但具有一定张力的复丝 在加捻三角区复合加捻 形成的复合纱
特征:外形似单纱,结 构似线,表面毛羽较环 锭纱少,截面近似圆形。
1 长丝筒子 2 长丝 3 调节装置 4 前皮辊 5 纱线 6 前罗拉 7 须条
第十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第一节 纱线的分类
一、按纱线的体系分:纱(单纱)、丝 (长丝纱)、线(多根纱或丝)。
短纤维纱 丝束 双股线 多股线
复捻股纱
(二)长丝纱
1.按化纤纺丝后加工方法分
(1)牵伸丝(FDY) (2)弹力丝(DTY),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
(变形)丝 (3)空气变形丝 (4)网络丝
4)自由端纱表面粗糙,光泽差、手感硬,但条 干均匀度好。
3、复合纱的结构特征
由复合比例与张力所决定
须条张力大
长丝张力大
包芯纱
复合纱
结构纱的结构特征
由纤维分布方式和聚集密度决定
公转
自转
皮芯分布 分束纺 多毛羽松 少毛羽紧
图10-8 典型结构纱的结构示意图
(二).长丝纱结构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捻长丝纱结构特征 2、有捻长丝纱结构特征 3、变形纱结构特征
③分束纺(solospun)或缆型纺
传统纺纱和缆型纺纱 原理:通过沟槽前罗拉,将纤维须条分劈成3~5小束,从而使纺 纱的加捻和转移机理发生变化。分开的纤维小束在汇聚前可能 被加捻并在汇聚处再次捻合。 特征:毛羽较少、表面光洁,强力高、耐磨性较好。
④集聚纺纱(compact yarn)
集聚纺吸风鼓 在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输出须条处加装一对集聚罗拉,其中, 下罗拉有吸风集聚作用,使须条在气动集束区集束,须条较 紧密地排列,可减小传统加捻三角区须条的宽度,有利于将 须条中的纤维可靠地捻卷到纱条中,从而减少毛羽
网络丝:丝束在垂直气流撞击下,分散成单丝,按一定间 距交络缠结,形成较为蓬松的丝。
③组合纱法
将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纺成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 沸水中,高收缩率纤维遇热收缩,将低收缩率纤维拉弯, 整个纱线成蓬松状,如腈纶膨体纱
(2)丝的变性加工
包括丝的表面改性,浸渍、镀覆、涂层处理和分裂、剥离处理, 以及氧化、炭化处理
表 面 处 理 、深 加 工 C F 产 品
图10-6 PAN纤维的炭化加工流程示意图
3. 线加工的发展
集中体现在外观与性能的变化、赋予功能性以 及向织物合成品靠拢
第三节 纱线的结构特征与主要性能
一、短纤纱
1.环锭纱
1)基本结构特征是内紧外松; 2)半数纤维呈圆锥形螺旋线;小部分纤维不发生内
赛络纺(Sirospun)、短/长复合纺(如Sirofil)、分束 纺(Solospun)和集聚纺纱(Compact yarn)
①赛络纺(sirospun)
原理:将2根粗纱以一定间距 平行引入细纱机牵伸区内, 同时牵伸,并在集束三角区 内汇合加捻形成单纱,须条 和纱均有同向捻度。
特征:有线的特征,表面较 光洁、毛羽少、内松外紧, 弹性好、耐磨性高。
外转移,呈圆柱形螺旋线; 3)小部分纤维呈弯钩、打圈、对折等 4)多数纤维头端外露形成毛羽,少数头端弯曲、皱
缩或卷绕其他纤维。
2.自由端纱
1)纤维内外转移不显著,多数纤维呈圆柱形螺 旋线
2)纱条中纤维伸直度低,弯钩、打圈、对折的 纤维数量多;
3)转杯纺纱内松外紧、外层多包缠纤维、内层 纤维取向性高;
聚 丙 烯 腈 纤 维 (PA N F )
预 氧 化 (空 气 介 质 )
200℃ ~300℃ 几 十 ~几 百 分 钟 预 氧 化 (O F )
炭 化 惰 性 气 氛 (N 2)
1200℃ ~1600℃ 几 ~几 十 分 钟 碳 纤 维 (C F )
石墨化 惰性气氛
2000℃ ~3000℃ 几 ~几 十 秒 石 墨 纤 维 (G rF )
图10-4 纺纱技术的演变进程
(1)自由端纺纱
把纤维分离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 下加捻成纱
①、转杯纱(或气流纺)
利用转杯内负压气流输送纤维和转杯的高速回转凝聚 纤维并加捻制成的纱
适纺18~100tex的纯棉纱,及毛纱、麻纱或与化纤的 混纺纱
②、静电纱
利用高压静电场使纤维极化,凝聚成须条,由高速运 转的空心管加捻制成
线绳的加工
线的成形:将纱或丝、或纱—丝经加捻组合在一起, 基本过程为:张力预控→并合→加捻→卷装
绳为纺织工业的特殊品种,由多股纱或线捻合而成
二、纱线加工的进展
1. 纱加工技术的发展
环锭纺
(19 世 纪 初 至 20 世 纪 60 年 代 )
自由端或非自 由 端 纺 (20 世 纪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