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肿瘤切除显微手术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侧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

侧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

P too ia x mi ain c n ime 4 c s so e in t ah lgc le a n t o fr d 1 a e tb ng umo s, a e flW— rd lo s,5c s so ih—r d o r 8 c sso O g a e gima a e fh g ga e gima n c s s f l o sa d 2 ae o maina t u r . T rto f o tp  ̄tv e i p y n h ha s o l a g o p 、a lg n t mo s he ai o p so e’ ie pl s i le 'n c ri l r u 1s a e c sg i c n ih rta h ti h r n c l s lgo p.T e me n fl w— e o s1 . n h n 8 6 inf a thg e’h n ta nt eta s al a r u i o h a ol upp r d wa 5mo t sa d 5 . 2% o o i 8 f painsa hiv d g o e o e ̄.Co lso I e ta s alsl ppo c i rt re f, te S g r o aea te t c e e o d rc v l- ncu in ' r n c lo a a ra h s p e ̄ rd o h U[ey f ltrl h v nrc lrtm0’.Th rnso t a p ra h i ab te pin frte p te t t r n e e dy i ov meI. e tiua u 1 S e ta c ri la po c s etro t o h ains c o h ta s p n ma nv le  ̄ t o ag rma o e o day v n lc m u r . h u lr h u d b e e td a c sp sil .Bul 0 h rlre p i Q' rs c n r e tiul t mo s F et noss o l er s ce smu h a o sb e ’ rte f t mo’’n n swIc a o e r s ce y s re .rdo h r p r n h mohea y i e o u l1 ma t r h c n n th e e td b u g U e i a it ea y o/a d c e t r p s rc mme d d ne. Ke r l tr lv nrce; Tmn r Sugc la p o c y wo d s a ea e til o; r ia p r a h

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应用效果探究

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应用效果探究

【 关键词 】 神经导航; 颅内 肿瘤; 显微手术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4 . 0 1 5

文章编 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4— 0 3 1 — 0 2
术 。结果 : 神经导航 系统 的实 际误差 2 . 0 ~ 3 . 8 m m, 中位值 2 . 8 a r m 。全切除 5 4 例( 9 5 %) , 次全切 除 3例 ( 5 %) 。术后 病情 明显好转 4 6例 , 占
8 0 %; 无显著疗效 1 1例 , 占2 0 % 。结论 : 在神经导航 系统辅助下对颅 内肿瘤实施显微手术 , 能有效提高定位 准确性 和手术 成功率 , 明显提 高临 床疗效 。
节 9例 , 脑干 8例 , 小脑桥脑角 1 0例 , 胼胝体 9例 , 2 . 6 mm 2 5例 (占 4 4 %) , 2 . 7—3 . 2 m m 1 7例 ( 占 侧脑 室 内 8例 。病 灶 直 径 3 . 4 0—8 . 5 7 c m。 临 床 表 3 0 %) , 3 . 3~ 3 . 8 mm 1 0例 ( 占2 6 %) 。结果 表 明 , 导
碑 意 义 的技术 , 它 的特 点是 实 时成 像 , 即手 术 在 成像 手术 进 程 和 确 定 所 处 部位 , 结 合 手术 前 得 到 的 C T 、 系统 的指 导下 进行 。我 院将 神 经导 航 技术 应 用 于颅 M R I 等资料 , 判 断手术操 作 的进展 、 癌 变切除 的程 内肿 瘤显微 手 术 , 取 得较 好 效果 , 现 报告 如下 :
【 临床研究 】

侧脑室内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策略

侧脑室内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策略
脑 膜瘤 发 病率 更 低 ,但 多数 位 于侧 脑 室 内_ 3 _ 。本组
病例 较少 未有 明显 差异 。
形均质 高密度或稍 高密度影 ,2 向同侧枕 角延 例 伸 ,1 主要位 于颞 角 ,另有 2 累及侧脑 室体 例 例
部 ;1 见 点状 钙化 ,同侧 脑 室颞 角 和枕 角不 同程 例 度 的扩 大 ;4例肿 瘤 周 围脑组 织 有 低 密 度 水 肿 带 , C T增 强 扫描 后 中度 强化 ,2例病 灶 中心 强 化 不均 。 MR 表 现 为 ,T WI 病 变 侧 侧 脑 室 受 压 与 移 位 , I 1 呈
月 21 00年 1 月采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侧脑室脑 1 膜瘤患者 1 例 ,现就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法 1一般 资 料 :本 组 1 例 ,男 5 . 1 例 ,女 6 。年龄 1 ~ 2 ,平均 4 .岁。病程 例 3 6岁 1 2 7 个月 6 年。病灶位 置 :左侧脑室 7例 ,右侧脑 室 4 ,其 中位 于侧脑 室三角区 8例 ,三角区累 例 及枕角 2 ,颞角 1 ,体部 2 例 例 例。 2 .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不 同程度 的阵发性 头 痛 ,以胀 痛 为 主 ,部 位 不 定 ,以 双额 或颞 侧 多 见 ,部分 头痛 与体位有关 ;恶心呕吐 5例 ;视物
对 肿瘤的逐渐生长有代偿作用 ,局部症状 出现较
少 ,早 期 缺乏 定 位 体 征 ,一 般 病 程 较 长 。肿 瘤 生
长较大时将产 生 占位效应 或影 响脑脊液循环 引起 高颅压症状 和周 围脑组织受压症状 ,表现为进行 性 加重的头痛和视乳头水肿 ,由于肿瘤在脑室 内 有一定活动度 ,因而可产生活瓣 作用 ,尤其是位
脑室脑膜瘤来源于异位至脉络丛 、脉络组织及侧 脑 室壁 的蛛 网膜 细胞 Ⅲ ,属 少见 的脑 膜瘤 ,由于 三 角区的脉络丛丰富 ,所以 7 %~ 0 0 8%的侧脑室脑膜 瘤位于三角区 ,也可以向颞角 、枕角和体部延伸 , 其 供血 主 要来 自脉 络膜 前 动脉 和 或脉 络 膜后 动 脉 , 成人较儿童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左侧多于右侧。 有 学 者 认 为 侧 脑 室 脑 膜 瘤 发病 以 女性 多见 ,儿 童

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第四脑室位于幕下后颅凹内,上接中脑导水管,下段与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原发于第四脑室的肿瘤多为脉络膜乳头状瘤,起源于脑室壁的肿瘤不但侵入第四脑室内生长,且常侵犯脑干或小脑。

脑室顶部肿瘤多起于小脑的蚓部,以髓母细胞瘤居多。

由于第四脑室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有许多重要的血管与神经,此类肿瘤的切除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术中易损伤呼吸循环中枢及脑干等。

显微手术是指应用光学放大设备和显微外科器材,进行的精细手术。

现本文就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效果做具体分析。

1 术式所有患者均取俯卧位,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办法。

枕下正中皮肤切口,H型硬膜切开如遇枕窦出血汹涌,应先用蚊钳夹闭止血,再用针线缝扎,不可电凝止血。

充分释放脑脊液,待脑组织坍塌后选择相应的入路显露肿瘤(小脑蚓部入路,小脑延髓列入路,小脑蚓部切开联合小脑延髓裂联合入路),显微镜下自习辨认正常的脑干及肿瘤组织,明晰脑干与肿瘤基底部界限,分块切除肿瘤,待肿瘤充分减压后,将肿瘤先与小脑分离,后与脑干分离,避免损伤脑干。

阻断供瘤血管,注意与正常血管区分。

如肿瘤已侵入脑干或肿瘤与延髓有侵润或粘连,尤其是较硬的室管膜瘤,不能行全切除术,手术中不可盲目分离、牵拉,应注意在保护脑干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切除肿瘤。

对较硬的室管膜瘤,切除肿瘤时,先用脑棉片保护周围脑组织,瘤床彻底止血后,对脑导水管彻底探查,保证导水管卸扣、正中空及外侧孔畅通,确保脑脊液循环通畅。

硬膜常规研磨缝合,骨瓣复位,逐层关闭颅腔。

2 手术分析显微手术应用采用显微技术,不仅可将受损组织放大,并且具立体感,有助于主刀医生精确的解剖、切开、复位各种组织。

但操作该术式,对主刀医师的要求较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丰富的操作技巧。

3 术后辅助治疗多数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力显著下降,而用于机体修复的免疫细胞数不足,导致术后患者罹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联合应用CLS生物免疫疗法,将外周血内的免疫细胞经增殖后再次植入患者体内,一方面有效提升患者体内免疫细胞数量用以修复手术中受损的细胞或组织;一方面放大细胞的免疫能力,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

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

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

p r fc l st s a e n ti n u a r a o a e a e e r lv n rce a p o c e h o g h o tx o a it l — C a to a l i ,5 c s s i ra g l r a e fl t r lc r b a e t il p r a h d t r u h t e c r e f p re a i O — o a s
Ex ii n o a e a e t ie u o r wih m i r r y c so f l t r lv n rc it m u t c u g
LI J- i U i n,YU J a - i g x in yn ,YIS 。 a e ,e l ih - r ta
( h etro an T e ne fBri ,Not src o nin y u tnmo s e inP o l’ Hoptl rmq 3 0 4 C ia C rhDi it fXija g U g r t Auoo u g o epe S s i ,U u i8 0 5 , hn ) R a
[ src] Obet e Toe po ete meh d fe cs no aea e tcltmo rwih mir r y Ab ta t jci v x lr h t o so x ii fltr l nre u u t cu g .Meh d 1 o v tos 5
【 关键 词 】 侧 脑 室肿 瘤 ;显微 手术 ;切 除
【 图分 类号 】 R 7 9 4 中 3 . 1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 D I 1 . 9 9 ji m 1 7 —5 1 2 1 . 6 0 4 文 0 : 0 3 6 /.s 6 23 1 . 0 2 0 . 1 s

侧脑室肿瘤诊治分析(附32例报告)

侧脑室肿瘤诊治分析(附32例报告)

31 诊 断 .
由于脑 室内充பைடு நூலகம் 脑脊 液 , 对肿瘤 的发展有一定 的
水 1 例 。临床症状 : 痛 3 1 头 0例 , 吐 2 呕 5例 , 视力 障碍 7例。 双眼底视乳头水肿 1 , 1例 视乳 头萎缩 3例 。同 向偏 盲 1例。 眼球 外 展 受 限 2例 , 枢 性 面 瘫 1例 , 体 偏 瘫 5例 。偏 身 感 中 肢 觉 障碍 1 。辅 助 检 查 :2例 均 行 头 颅 C 例 3 T扫 描 , 行 脑 电 6例 图检查 。所有 患者者术前均 行 MR 检查 。肿瘤直 径大小 : I < 2e 5例 , 4c 2例 , 4 c 。 m 1 2~ m 1 > m 5例 12 治 疗 方 法 根 据 肿 瘤 生 长 部 位 , 开 重 要 功 能 区 行 肿 瘤 . 避 切 除术 。其 中经皮质入 路 1 , 胼胝 体入路 l 9例 经 3例。切开 脑皮质 , 自动牵开器牵开 脑组 织进入侧 脑室 。在脑 室 内肿瘤 周 围盖 以棉 片 , 保护侧脑室壁及室 间孔 附近静脉等重要结 构。 减少 对脑组织 的牵拉 , 根据肿瘤 的大小 和性 质采取 不同 的方 法切 除肿瘤 。瘤体 > m者宜 先作瘤 内分块切 除肿瘤 , 2c 待体 积缩小后将瘤 壁完全 切除 。瘤 体 <2c m者 可整 个切 除 。有 囊变者先穿刺抽 出囊液 , 再切开囊壁 , 分块 切除。胶 质瘤常分 界不 清 , 在尽 可能不损 伤重要 神经核 团和 血管 的情 况下作镜 下 全 切 除 , 侵 犯 的 脑 室 壁 也 应 一 并 切 除 。对 于供 血 较 丰 富 被 的肿瘤 , 尽可能早地暴露并 切 断肿 瘤 的供血动 脉 , 减少 出血 , 保 持 术 野 干净 。术 后 脑 室 内 常规 留 置 引 流 管 。

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在取得巨大的突破。

其中,显微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显微手术技术及其应用。

一、显微手术技术简介显微手术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放大倍数显微镜进行操作的外科手术方法。

该技术能够增强外科医生对患者组织器官微小结构的观察和辨识能力,使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

在神经外科中,这项技术可以减少创伤、缩小手术范围,并避免损伤健康组织。

二、脑肿瘤切除手术脑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造成了严重威胁。

显微手术技术在脑肿瘤切除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外科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边缘和神经组织的分界线,帮助精确切除肿瘤而不伤及健康组织。

此外,显微手术技术还可以提高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减少手术风险。

三、脊髓损伤修复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患者肢体残疾。

显微手术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外科医生可以利用显微镜精确地进行修复操作,包括脊髓连接、神经纤维再生等。

这种显微手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癫痫手术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困扰。

显微手术技术在癫痫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外科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脑组织中引起癫痫发作的异常区域,以及与之相邻的功能正常区域。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选择性地切除异常区域,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

五、三叉神经疾病治疗三叉神经是头颈部重要的感触神经之一,相关疾病常引起剧烈的面部疼痛。

显微手术技术在三叉神经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外科医生可以准确地观察到三叉神经及其分支,并精确定位出引起面部疼痛的异常区域。

通过精细操作,医生可以切除或修复这些异常区域,为患者缓解面部疼痛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头水 肿 , 同 程 度 的 眩 晕 、 心 、 吐 。均 经 C 和 不 恶 呕 T
2 12 病 情 观察 ..
脑室 肿瘤 早期 , 多排 挤脑 脊液 而 无
症状, 经临床明确诊断的侧脑室肿瘤往往较大, 本组病
例 肿瘤平 均 直径 达 48c 多有 剧 烈 头 痛 、 繁 呕 吐 、 . m, 频 视乳 头水 肿 等颅 内压增 高症 状 , 因此 我们 在 护 理 时 严 密 观察 病 人 的 意识 、 孔 及 生命 体 征变 化 , 时 、 速 瞳 按 快 应 用脱 水 剂 , 频 繁 呕吐 、 能进 食 的患 者 , 预 防 电 对 不 要
术后 并发 症 : 中枢性 高 热 8例 , 膜外 血 肿 2例 , 硬 硬膜 下血 肿 3例 , 膜下 积液 1 , 硬 例 脑室 感 染 2例 。4 1
例患 者术 后 3个 月 随访按 G S预后 评 分结 果 : 复 良 O 恢 好3 2例 , 活 自理 5例 , 生 重残 1例 , 物 生存 1 , 植 例 死
例, 胼胝 体星形 细胞 瘤突 入侧 脑室 内 3例 , 络丛 乳 头 脉
解质紊乱的发生 , 给予补液 、 补钾 , 日补液量不超过 每
2 0 l注意 液体 滴 速 ,0~6 0 0m , 4 0滴/ i。如 果 应 用 脱 mn 水剂 后颅 内高压症 状 不 缓 解 或 缓 解 时 问很 短 , 至 出 甚 现 脉搏 、 呼吸 变慢 , 血压 升 高 的脑 疝 先 兆 征象 时 , 及 应
关键 词 : 脑 室肿 瘤 ; 侧 显微 手术 ; 观察 与护理 中图分类 号 : 4 3 7 1 7 .4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6—1 5 ( 0 7 0 10 9 9 2 0 ) 5—0 7 0 4 2—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脑室肿瘤切除的显微手术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对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进行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997年08月-2007年07月期间30例侧脑室肿瘤病例临床资料,对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入路进行探讨和研究。

结果肿瘤全切18 例,大部分切除8 例,部分切除4例。

其中室管膜瘤1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5 例,脑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 例。

术后出现脑积水3 例,肢体轻瘫2 例,术区硬膜下血肿1 例,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1例,脑梗死2例。

结论侧脑室内肿瘤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显微技术;手术入路
侧脑室肿瘤发生率低,国内外文献报道约占颅内肿瘤的
0.75~2.8%,但侧脑室肿瘤位置深在,毗邻丘脑、尾状核、丘纹静脉等重要组织血管,且绝大多数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侧脑室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

我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8月至2007 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技术采取不同手术入路切除30例侧脑室肿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3例,女17例;年龄4~52 岁,平均28岁;病程20d~3 年,平均18 个月。

1.2 临床表现头痛26例,恶心、呕吐15例,视力障碍6例,
思维迟钝10例,精神症状3 例,癫痫发作5例。

视乳头水肿16例,同向偏盲2例,感觉障碍6例,椎体束征9例。

1.3 辅助检查本组均行头颅ct扫描,行mri 检查25例,脑血管造影5例。

1.4 手术入路(1)对位于室间孔附近肿瘤,体积不大,没有明显脑积水者,可选择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本组2例侧脑室体前部肿瘤经此入路切除;(2)对额角内肿瘤,伴有脑积水者选择经额叶皮质入路;对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侧脑室体后部及枕角肿瘤,选择经顶枕皮质入路;对肿瘤主体位于侧脑室颞角者,选择经颞中回皮质入路。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14例经额叶皮质、2例经纵裂胼胝体、10例经顶枕叶皮质、4例经颞叶皮质入路;肿瘤全切18 例,大部分切除8 例,部分切除4例。

术后出现脑积水3 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肢体轻瘫2 例;术区硬膜下血肿1例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再次进行了手术清除血肿;癫痫1例;脑梗死2例。

2.2 病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室管膜瘤1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5 例,脑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 例。

2.3 随访结果随访方式有电话随访和信函随访,随访时间为6
个月~5年,平均2.8 年。

16例术后恢复良好,工作生活正常;8 例术后生活可自理,生活不能自理2 例,2 例星型细胞瘤病人术后1年肿瘤复发死亡,失访2例。

3 讨论
侧脑室肿瘤是指来源于侧脑室内脉络丛、室管膜和脑室旁脑实质内组织(如丘脑、尾状核及胼胝体)且瘤体大部分突入脑室内的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约占颅内肿瘤的0.75~2.8%。

前者以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多见,后者以胶质瘤多见。

侧脑室肿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高颅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尚可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偏盲和感觉障碍等。

由于肿瘤大多呈隐匿性生长,肿瘤生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较困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肿瘤已较大。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及mri,可进行精确定位诊断,并可了解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关系。

由于肿瘤位于脑室内,与周围重要组织结构毗邻,要在尽量切除肿瘤的同时又最小的损伤脑组织,切除难度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关键。

侧脑室肿瘤手术入路主要为皮质造瘘及经纵裂胼胝体入路,两种入路各有优缺点,以脑皮质造瘘手术入路应用广泛。

对侧脑室肿瘤手术入路选择应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毗邻、大小、血供及与重要结构的粘连情况,具体分析。

对位于侧脑室额角及侧脑室体前部的肿瘤,可选择经纵裂胼胝体入路,该入路不需切开脑皮质,具有脑组织损伤小、显露更直接等优点,且能早期处理脉络膜后动脉,尤适于脉络膜后动脉供血的中线旁肿瘤。

对不在中线附近及合并脑积水的患者选择脑皮质造瘘手术入路应
用更广泛,原则是选择非功能区及距离肿瘤较近的脑皮层。

为了使
肿瘤显露清楚,有足够大的操作空间,减少对脑皮层过度牵拉,皮层造瘘常选额中回,且适当横向扩大,造瘘口大小可依据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向而定。

我们的手术体会,总结如下:①尽量在非功能区脑皮质上切开较小切口,以避免皮质损伤后并发症发生,暴露出肿瘤后应用软轴牵开器前开固定,避免脑组织过分牵拉;②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保护脑室内深静脉,在未明确静脉位置前不要盲目电灼肿瘤侧壁及肿瘤基底部,可先行囊内部分切除减压,再分离肿瘤胞膜,将肿瘤分块切除。

③脑室内一般不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选用双极电凝止血较为可靠。

术后电灼脉络丛减少脑脊液的分泌、脑室内常规放置引流管。

④为避免发生远隔部位血肿,除了术中放脑脊液要缓慢外,肿瘤切除后脑室内要注满生理盐水,同时严密缝合硬脑膜。

⑤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3 个月,预防癫痫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卫,徐启武,崔尧元,等. 改良经额侧脑室前入路切除室间孔区肿瘤[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 ,19(4):269~ 272. [2]张义,赵卫东,罗青阳,等.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附21 例报告)[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 ,33(11):691~693.
[3]吕正文,吴承远,朱树干,等. 侧脑室内脑膜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 ,8:460~ 461. [4]陈海宁,傅先明,汪业汉,等. 侧脑室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 ,12(8):455~456, 4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