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的现象。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多样性:染色体变异类型繁多,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数量异常等。
其中,结构异常如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数量异常如非整倍体、多倍体等。
2.随机性:染色体变异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随机发生。
它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或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等方面。
3.致病性: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许多遗传性疾病,如上文提到的愚钝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和Turner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发病率也有所不同。
4. 可遗传性: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导致家族性疾病。
遗传性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量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克里菲尔德综合征等。
5.检出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染色体检测方法不断完善,染色体变异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这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婚前检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治疗难度:染色体变异导致的疾病通常具有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的特点。
目前,针对染色体变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但仍处于研究阶段,临床应用受限。
7.预防措施:由于染色体变异的随机性和多样性,预防措施主要在于加强婚前检查、孕期检查和新生儿筛查。
对于高风险家庭,可以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等方法避免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
总之,染色体变异是一种复杂、多样化的现象,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1高考生物冲刺:《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附历年高考真题及解析

高考生物总复习: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考纲要求】1.理解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2.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理解其发生时期3.理解细胞分裂与遗传的关系4.重点掌握细胞分裂与变异的关系【考点梳理】要点一、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指的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1.基因重组(1)概念:通常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2)产生原因: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结果: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如上图: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产生了4种配子。
②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结果: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基础上,使配子更具有多样性。
产生配子要点诠释:我们一般讲的基因重组的原因就是上面阐述的两个,需要注意的是基因工程即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也是基因重组,它是不同种生物间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结果:产生等位基因(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发生时期:最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时间为DNA复制时DNA复制过程是外界诱变因素起作用的有利时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3.染色体变异(畸变)(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某片段(缺失)增加某片段(重复)倒位易位注意: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
病例:猫叫综合征患者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发生时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易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非整倍体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发生时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病例:21三体综合征病因:减Ⅰ时同源染色体(两条21号染色体)或减Ⅱ时21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未被分到两个细胞中②整倍体变异: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细胞分裂的控制与异常

细胞分裂的控制与异常细胞分裂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它是细胞生长和复制的基础。
正常的细胞分裂需要一系列的控制机制,确保每个细胞都能够正常地进行有序的分裂。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细胞分裂也可能发生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从细胞分裂的控制机制和异常情况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
一、细胞分裂的控制机制细胞分裂的控制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细胞周期调控,二是有丝分裂检查点。
1.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是细胞从一个初始状态开始,经过如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有序步骤,直到细胞重新回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
细胞周期分为两个分期:“间期”和“分期”。
间期被分为G1期、S期、G2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期。
分期则是有丝分裂期和减数分裂期。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使得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能够按照正确的时间完成必要的复制和分裂,确保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调节包括:(1)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CDK是一组蛋白激酶,它们会被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调节因子所激活或抑制。
其激活和抑制是依赖于周期蛋白和其调节因子的。
CDK和周期蛋白形成复合物,促使细胞周期的转变,并完成某些特定的反应。
(2)CDK抑制剂(CDK inhibitors,CDKIs)CDKIs是一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CDK的活性。
它们是从外界介导的一种细胞周期调控信号。
当细胞检测到周期异常或损伤时,CDKIs会启动保护性反应,使得细胞暂时停滞在G1期。
2.有丝分裂检查点有丝分裂检查点主要起到监测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能够及时调节细胞分裂的速度和精确度。
检查点主要包括:(1)G2检查点G2检查点的作用是监测细胞在进入M期之前是否准备就绪。
如果细胞DNA复制不完整,细胞将停留在G2期等待DNA的完全复制。
如果细胞有DNA损伤,它也会在G2检查点时停止细胞周期并修复DNA。
染色体变异一轮复习

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复制是细胞分裂循环中重要的一部分, 核分裂前染色体会先复制一遍,以确保每个 新细胞都得到一套完整的基因组。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包括整倍体、失配体、四倍体、五倍体等。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包括缺失、倒位、重复及交换等类型,可 能会对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和表达产生影 响。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变异也可能会与某些疾病有关,例如唐氏综合症、智力低下、肿瘤、免疫缺陷等。对于 一些需要遗传咨询和预测的疾病,对染色体变异进行检测是必要的。
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
组织培养法
通过组织培养、低温处理、药物处理等方法, 制备出一定程度的染色体变异细胞,供观察 和研究使用。
基因测序技术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便捷快速地获得 大量的染色体片段序列,从而研究和检测染 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一轮复习
染色体变异是指在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影响着生物的各个方面。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
染色体是DNA的组成部分
每个染色体都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 线型结构,形状多样化。
染色体的分类
人类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按大小、形状、 位置等特征划分成22对同源染色体和X、Y两 条性染色体。
自然变异
染色体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能够创造新型个体并增强品种的适应性。
人为干预引起的变异
基因技术和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可以人工干预染 色体的结构和基因序列,产生预期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染色体变异会导致某些个体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例如,马尔哈姆病患者 的血细胞中含有一个额外的22号染色体,这是一种世界上仅有的几个非致命染色体变异之一。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Nhomakorabea1
染色体变异评课记录

染色体变异评课记录染色体变异评课记录引言:染色体是生命体的基本遗传物质,通过不同方式的变异,可以产生不同的遗传效应。
因此,对于染色体变异的评价和记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染色体变异的定义、分类、评价和记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染色体变异概述1.1 定义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突变等原因导致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遗传信息。
1.2 分类根据染色体发生改变的方式和范围,可以将染色体变异分为以下几类:(1) 染色单体改变:包括缺失、增加、倒位、重复等。
(2) 染色体数目改变:包括多倍化和单倍化两种情况。
(3) 染色单体和数目同时改变:包括易位、环形和片段互换等。
二、染色体变异评价2.1 影响因素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变异类型: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对个体遗传性状的影响不同。
(2) 变异范围:染色体变异的范围越大,对个体遗传性状的影响越大。
(3) 变异位置:染色体变异发生在哪个位置,对个体遗传性状的影响也不同。
(4)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变剂、辐射等方面。
2.2 评价指标染色体变异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变异类型和范围:根据染色体变异类型和范围的不同,评价其对遗传性状的影响程度。
(2)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染色体是否能够稳定地遗传下去,即是否会出现丢失或重复等情况。
(3) 遗传效应:遗传效应是指染色体变异对个体遗传性状的影响程度,包括有害、无害和有益三种情况。
三、染色体变异记录3.1 目的染色体变异记录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中存在的染色体变异情况,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3.2 内容染色体变异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变异类型和范围:记录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范围,如缺失、增加、倒位、重复等。
(2) 遗传效应:记录染色体变异对个体遗传性状的影响程度,包括有害、无害和有益三种情况。
(3) 稳定性:记录染色体是否能够稳定地遗传下去,即是否会出现丢失或重复等情况。
减数分裂和变异

[答案] A
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 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根据题意某生物 2n=6 可知,在减Ⅱ后期两极均应有 3
A.三倍体、三倍体、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丙图属染色体片段缺失; C.三体、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基因重组 D.三体、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基因重组
三、构建图解模型,解决减数分裂异常问题
1.实例
某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异常。
2.原因分析
(1)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①图解模型:
②相关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X、Y没有正 常分离,产生了一个含XY染色体的异常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不 含性染色体的异常次级精母细胞,含XY染色体的异常次级精母 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正常分离,产生了两 个异常的含XY染色体的精细胞。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得到的精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
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无丝分裂的DNA复制 过程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后期的非 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任何时期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问题五 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思考: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 关系?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
(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均为显性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 内染色体组数为 ,在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条。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Xr 、 XrXr 和 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 果蝇 (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 因型为 。
细胞分裂与变异、遗传规律的关系

细 胞 分 裂 与 生 物 的 变 异
①发生于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完成,纺 锤体形成受阻,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纺锤体的形成受 阻,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生 殖细胞结合后形成多倍体 ③可能个别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 与染色体 单体未分离造成分裂后的细胞中个别染色体 变异 的数目发生增减,如常染色体类型(21三体综 合征)和性染色体类型(性腺发育不良) ④若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会发生染色体 结构变异 ⑤二倍体的单倍体没有同源染色体,进行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会两两配对和联会
细胞分裂 与遗传信息 的传递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体 细 胞 与基因突变 细胞突变)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有性生 殖细胞突变)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分 裂 与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 生 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 物 的 与基因重组 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的交叉互换 变 异
知识梳理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右图细胞为显微镜下 观察到的某生物生殖 器官内的细胞图 设问:如何判断是何种细胞分裂, 处在什么时期??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形鉴定
A
B
C
前期
1.看是 否有联 会、四 分体的 现象
有
减Ⅰ
2.是否具 有同源染 色体
有
有丝 分裂
没有
没有
减Ⅱ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形鉴定
3坐标曲线图:
•坐标曲线图一般用于考查细胞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及DNA含量关系的判断及分裂 时期的判断。
• 例、下列图示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 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 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DNA含量变化、染色体 数目的变化和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 目的变化的依次是( )A ② ③ ④ ①
染色体变异知识点高一数学

染色体变异知识点高一数学染色体变异知识点(高一数学)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生物体的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的现象。
对于高一数学学习者而言,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基因与遗传的奥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或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
人类的细胞中常常存在46条染色体,其中23对是来自父母的遗传物质。
当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发生变异时,可能引发不同的遗传病或特殊的表型。
二、染色体变异的分类1. 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指个体的染色体数量不满足倍数关系。
如唐氏综合征患者通常具有47条染色体,其中三体型的第21号染色体存在三条。
这种变异通常由于非整倍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而引发。
2. 染色体结构变异:指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结构改变。
例如,克里格尔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11上发生部分缺失,导致短臂缺失,引发一系列临床表型。
三、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自然界中存在一些有助于染色体变异的因素,如辐射和化学物质。
辐射能够破坏染色体的DNA分子,引发变异。
某些化学物质也会干扰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变异的发生。
2. 遗传因素:染色体变异还与个体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对于某些遗传疾病,父母携带特定的遗传变异,将有可能导致后代染色体变异的发生。
四、染色体变异的应用1. 生物技术研究:染色体变异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和发生病理的原因,推动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
2. 遗传疾病诊断:染色体变异是一些遗传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染色体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某些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疾病管理方案。
总结:染色体变异是生物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对于高一数学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与遗传的关系,为未来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018·天津卷)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 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 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 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7.(2017•江苏卷)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 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 生四个配子(不考虑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若无交叉互换,则只产生两种精子 B.交叉互换是染色体变异的形式之一 C.交叉互换发生于次级精母细胞中 D.若有交叉互换,只有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时才能产生四种配子,否则只能产生两种配子
2.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 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 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 是( D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 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 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 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 体为TM或tm
➢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异常: 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aBB、aBB、AA、〇
➢ 性染色体异常——XXY、XYY的成因
XXY=♂XY+♀X
父方异常
减Ⅰ后期,XY染色体未分离,进入了同一次级精母细胞中
XXY 的成因
减Ⅰ异常
减Ⅰ后期,两条同源X染色体未分离,进入了同一次级卵 母细胞中
1.(2019•江苏卷)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 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B )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2.(2019•浙江4月选考)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 同。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的状态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功能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 D.功能差异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
3.(2018•全国卷Ⅲ)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5.(2017•全国卷Ⅱ)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 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D )
6.(2017•海南单科)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D )
细胞分裂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 ➢ 常染色体异常 ➢ 性染色体异常
➢ 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Ⅱ正常):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一极。
基因型为AB
➢ 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减Ⅰ正常):
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一极。
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B、aaB
4.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D )
5.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 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 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 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 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 分离
母方异常 XXY=♂Y+♀XX
减Ⅱ异常
减Ⅱ后期,X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未 分离,进入了一个卵细胞中
1.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后期 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片段交换属于基 因重组 C.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4种精子 D.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 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