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因素分析
第14讲 西欧庄园(解析版)

第14讲西欧庄园【学习目标】2011版课标: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基础知识】考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庄园的兴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庄园的性质: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1)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
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2)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3)庄园的“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领主与自由农民的关系: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考点二庄园法庭5.形成: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若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6.特征:(1)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
(3)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7.影响: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考点剖析】考点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例1.西欧中世纪不能用一片“黑暗”来概括。
应该说是“黑暗”中孕育了光明,或者说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因素。
“光明”的因素有①地中海变成罗马帝国的内湖②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③庄园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④再次振兴的城市取得自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地中海变成罗马帝国的内湖”是在2世纪,不属于西欧中世纪,故①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后宗教神权统治着整个欧洲,给欧洲带来的是“黑暗”,故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属于“光明”的因素,故③项符合题意;城市兴起,城市自治斗争不断,农村的佃户纷纷到城市居住,从而瓦解了庄园经济,封建经济走向衰落,属于“光明”的因素,故④项符合题意。
新高中地理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4讲 山地的形成(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4讲山地的形成一、单选题1.(2020·北京)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
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答案】(1)C(2)A【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分析】(1)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结合图例可知,①和④是花岗岩,②是安山岩,三者都为岩浆岩,不可能发掘化石,A、B、D错。
③是砂岩,为沉积岩,可能发掘化石,C正确。
(2)结合图例可看出,乙处岩层出现弯曲为褶皱,褶皱的岩层都出现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晚于褶皱,A正确。
图中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没有经过变质作用,B错。
图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C错。
乙处煤层因断层作用厚度大,D错。
故答案为:A。
【点评】褶皱与断层的比较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①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②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③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④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2.(2019·浙江会考)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
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斧劈石属于()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2)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作用C.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答案】(1)B(2)A【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貌,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分析】(1)由资料可知,华山的岩石是岩浆侵入地表以下冷凝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形成的,因此斧劈石属于侵入岩,其典型代表是花岗岩。
第14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省心备考】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的因素
①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②新的经营方式: 开设工场 ③生产关系: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 系(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
1、根源: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时间地点: 明朝中后期的江南
3、出现: (1)行业:纺织业 (2)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3)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乙】27·明清善书与儒家思想
浙江(6)·8·清代科技发展 江苏·5·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
想领域的新变化;
河北·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的影响 广东·22·徐渭
辽宁·4·明朝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3.结合明清时期的科技小重说庆·与4·戏宋明曲文化成承就载者,阶层从不同“家江苏国·4情·明怀朝诗”歌角力图度突破认理学识束中缚 国传
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 ——据汪高鑫《中国经史关系史》 之际思想领域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等整理
四、基础知识
二、明至清中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3)评价
(一)思想领域的变化 2、表现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陆王心学
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1)南宋: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主张:①心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思想)
阶段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4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明清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要求:
一、课标解读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 专题14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专题14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纬度越低,一般降水多,气温高;纬度越高,一般降水少,气温低。
3.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
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
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一千米,气温下降约6℃。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中,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A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B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反映的是我国东部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甲、乙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甲地气温高,乙地空气湿润B.甲地可以眺望大海,乙地可以观赏日出C.甲地可以观雪景,乙地适宜阳光浴D.甲地气温低,乙地有海风【分析】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高考生物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第14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共60张PPT)

【例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一旦细 胞沿一定方向分化,便不会再脱分化到原先的状态 ②细胞分化后,细胞中mRNA不同,tRNA相同 ③分 化的结果是赋予不同种类的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 ④一般不会出现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⑤细胞分化 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四、细胞癌变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 比较)
细胞来源 正常人肝细胞 海拉的宫颈癌细胞 细胞周期 22 h <22 h 分裂次数 50~60 ∞≈25483.6 时间 45.8 d~55 d 1951年至今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例如,体外培养中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 形,转化成癌细胞后变成球形。癌细胞的细胞核都较 正常细胞的大,有时形态也变得不规则,核仁也变大 了。
3.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程序
二、演练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 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上图中代表 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 a 。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 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扩散转移 的特性。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 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应 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效应T 细胞 。
(4)癌症的预防及治疗 ①预防:日常生活中远离致癌因子;增强体质。 ②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这就 需要尽可能在早期发现癌组织,用外科手术完全清除。 然而,这种方法对癌细胞已有多处转移的患者显然很 难实施。遇到这种情形,必须采用“化学疗法”和 “放射线疗法”辅助治疗。首先使用抗癌药物和放射 线照射缩小转移的癌组织,再对原发癌组织进行切除。
2 第14讲 中国的地形

第14讲中国的地形知识目标素养要求1.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中国的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与特点。
4.中国的主要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1.区域认知:识记我国重要的山脉、地势分界线、重要地形区;识记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重要地形区的特征。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地形、地势特征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3.人地协调观:能够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1地形概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划分。
①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三级阶梯的比较。
甲界线乙界线丙阶梯名称第一级阶梯A昆仑山脉|B祁连山脉| 第二级阶梯D大兴安岭|E太行山脉|第三级阶梯海拔平均在4__000米以多在1000~2 000多在500米以下上C 横断山脉 米 F 巫山 | G 雪峰山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2)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①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②影响⎩⎪⎨⎪⎧有利影响: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不利影响:山区地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知识点2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与分布。
①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②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④南北走向的山脉:h 贺兰山、横断山脉。
⑤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
(2)说明我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
①四大高原 字母ABCD名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特点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面坦荡喀斯特地貌广布沟壑纵横②四大盆地:E四川盆地(纬度最低)、F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G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H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医学统计学课件:第十四讲 多因素分析(二)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19 卫生与管理学院
2. 优势比估计 可反映某一因素两个不 同水平(c1,c0)的优势比。
ORˆ j exp[bj (c1 c0 )]
若自变量X j 只有暴露和非暴露两个水 平,则优势比OR j 的1 可信区间估计公式为
exp(bj u / 2Sbj )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21 卫生与管理学院
例16-1 表16-1是一个研究吸烟、饮酒与食道癌关系的病 例-对照资料,试作logistic回归分析。
确
X1
1
0
吸烟 不吸烟
定
各 变 量
X2
1
0
饮酒 不饮酒
编 码
Y
1
0
病例 对照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22 卫生与管理学院
表16-1 吸烟与食道癌关系的病例-对照调查资料
多元Logistic回归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1 卫生与管理学院
知识回顾与问题引入 Logistic回归模型 非条件Logistic回归 Logistic回归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其它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教学目标
➢ 掌握
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用途,模型基本结构 回归系数的流行病学意义
➢ 熟悉
P 1 P
=0
1
X1
2
X
2
m Xm log itP
取值范围 概率P:0~1,logitP:-∞~∞。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13 卫生与管理学院
1P
00..55
Z : , 0,
P : 0, 0.5, 1
0
Z
-4 -3 -2 -1 0 1 2 3 4
图16-1 logistic函数的图形
2021年初级会计师-第14讲_大题精析·非票据结算途径

非票据结算途径201822【大题 1•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主要从事日用品网络销售业务。
年 月 日,甲公M201915司因办理日常结算需要,在 银行开立了基本存款账户。
年 月 日,甲公司因贷款需N2020316要,在 银行开立了一般存款账户。
年 月 日,甲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业,注销了营业执照,拟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已知:甲公司只有上述两个银行结算账户。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M1.下列关于甲公司在 银行开立的基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申请开立该账户时应出具营业执照B.甲公司可以通过该账户发放工资C.该账户是甲公司的主办账户D.甲公司可以自主选择另一家银行再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答案】 ABC【解析】( )选项 :企业法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应当按规定提交开户申请书,并出具下列1A开户证明文件: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②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③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授权他人办理的,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2B有效身份证件。
( )选项 :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3CD取,应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
( )选项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N2.下列业务中,属于甲公司在 银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的是( )。
A.缴存现金B.转存借款C.支取现金D.归还借款【答案】 ABD1BD【解析】( )选项 :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选项 : 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 。
2AC一般存款账户不得办理现金支取20203163.甲公司应在 年 月 日起的一定期限内向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该期限为( )。
A.5个工作日B.10个工作日C.20个工作日D.15个工作日【答案】 A5【解析】存款人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于 “ 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子旋转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坐标轴的位置, 重新分配各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的比例, 使因子结构更简单,更易于解释
在各因子上只有少数变量有较高的负荷,其它变 量上的负荷(绝对值)很低
特征值 解释量
a112+a212+a312 +a412+a512
(a112+a212+a312 +a412+a512) ÷5
a122+a222+a322+ a422+a522
(a122+a222+a322 +a422+a522) ÷5
因素模型:
x1=a11f1+a12f2 +u1 x2=a21f1+a22f2 +u2 x3=a31f1+a32f2 +u3 x4=a41f1+a42f2 +u4 x5=a51f1+a52f2 +u5
因素分析可以:通过减少变量的数量使对 数据的解释简单化
研究焦点从具体的测验移向更一般性的因 素,因素用来对大量个体测验传达的潜在 信息进行概括和组织
二、因素分析数学模型
因素分析是通过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协 方差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能综合所有变量 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这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测量 的,通常称为因子,或因素,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 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 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斜交旋转的结果太容易受 研究者主观意愿的左右,所以建议尽量采用默 认的正交旋转
4、计算因子值
因子值是各个因子在每个案例上的得分值,有 了因子值可以在其他的分析中使用这些因子
求解因子值的方法主要有:回归法、Bartlett法 和Anderson-Rubin法 ,一般使用回归法
当公因子之间彼此正交时,公因子方差等于和 该变量有关的因子负荷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 为:hi2=ai12+ai22+…+aim2
如何理解公因子方差呢? 请回忆一下测定系数或决定系数 负荷系数的平方就是变量xi与因子fj的共同变
异
m个公因子对第i个变量方差的贡献称为第i个 变量的共同度
进行因素分析是达到相同结果的一个统计方 法
请看表1
表1 两个深度知觉、一个阅读理解测验和一个词汇测验之间的关系
RC VOCAB FR
EF
阅读理解(RC) 1.0
词汇(VOCAB) 0.62 1.0
图形旋转(FR) 0.12 0.09 1.0 分解图形(EF) 0.04 0.11 0.76 1.0
因素负荷或因素载荷aij,第i个变量在第j个 因子上的载荷,实质就是公因子fj和变量xi的 相关系数(也就是原始变量与因素分析时抽 取出来的共同因素之间的相关)
因素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p个变量中 抽出m个公共因子,并确定每一变量在各个 因子上的因子负荷系数
2、公因子方差或共同度
共同度(communality)又叫公共方差,变量xi的 公因子方差记做hi2
心理测量学
第十四讲 因素分析
一、概述
心理测验通常显示出从中度到高度的正相 关
假设:设计的两个测验是测量阅读理解和 词汇的,两者之间的相关是0.53
请问:为什么这些测验是相关的
也许:它们相关是因为它们都测量了非常多 的相同东西——言语能力
归纳推理:通过注意到两个测验似乎拥有共 同的特征,鉴别出言语能力这个更一般的、 抽象的、普通的变量
奇怪:根据常识或者直觉就能够精确解释 结果,心理学为什么把自己陷入复杂的方 法中去
在很多情况下,心理测验之间的相关模 式比直觉方法更复杂,直觉方法不能产 生靠和有效的结果
两个心理学家观察相同的相关矩阵时,在 主观评估基础因素的数量和同一性上可能 也会产生分歧
因素分析为判定因素的数量和这些因素的 统计特征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
0.88
0.09
0.76
0.15
0.04
0.72
0.20
0.78
这个分析表明,这里有两个不同的因素
因素负荷,或最初的四个测验和这两个因素之 间的相关标示在表2中
阅读理解和词汇与第一个因素显示出高相关, 与第二个因素显示出低相关
FR和EF都与第二个因素显示出高相关,但 是与第一个因素显示出低相关
(fa1c) tfo1,rs)f,2,它…们,是fm各叫个做观公测因变子量(c所om共m有on的因 子,解释了变量之间的相关。公共因子都 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变量。
(2) ui称为特殊因子(unique factor),它是每 个观测变量所特有的因子,只和xi有关,相 当于残差,表示该变量不能被公因子所解释 的部分。代表公因子以外的影响因素,实际 分析时忽略不计。特殊因子的均值为0。
因素模型的一般表达形式为: xi=ai1f1+ai2f2+…+aimfm+ui (i=1,2,…,k)
x1 =a11f1+a12f2+…+a1mfm+u1 x2=a21f1+a22f2+…+a2mfm+u2 …
xk=ak1f1+ak2f2+…+akmfm+uk
这个模型,称为因子模型,在该模型中:
公因子方差反映的是单个变量被所有公因 子解释的部分比例,因子贡献反映的则是 单个因子解释的数据总方差
四、因素分析的步骤
首先,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 第二步是提取因子 第三步是进行因子旋转 第四步是计算因子值 第五步是解释因子
1、计算相关矩阵
计算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矩阵 R
三、基本概念
因素(factor)和因素负荷
公因子方差或共同度
特征值(eigenvalues)和因子的贡献(解 释量)
1、因素(factor)和因素负荷
潜在变量、假想变量
在因素分析中,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 依赖关系,然后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 本的数据结构,这些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 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 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把这些假 想变量称之为因素。
5、对因子做出解释
以上的步骤,大部分可由软件都可替你做好。 但最主要的步骤5,却是要使用者自行依照自 己的专业判断来执行
五、SPSS软件中的因素分析
从菜单上选择<Analyze>的<Data Reduction>下的<Factor> 命令,即打开了因 素分析的主对话框,在主对话框中,有指定 参与因素分析的变量,还有五个子对话框可 供选择。
二是碎石检验准则(scree test criterion) ,这种图的形状 像一个山峰,从第一个因子开始,曲线迅速下降,然 后下降变得平缓,最后变成近似一条直线,曲线变平
开始的前一个点认为是提取的最大因子个数
3、因子旋转
因素分析的目的不仅是求出公因子,更主要的 是要知道每个因子的意义。通过坐标变换使因 子解的实际意义更容易解释
KMO测度:该测度从比较观测变量之间 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相对大小 出发,是变量间相关系数平方和占这两种 系数平方和的比率,其值的变化范围从0 到1。KMO值越接近1越好。至少>0.6
2、提取因子
要确定因子的个数和求因子解的方法
要按某种规则确定所需要的因子数,用某种 计算方法计算因子负荷矩阵
正交旋转(orthogonal rotation)方法主要包 括:方差最大法(varimax)、四次方最大法 (quartimax)、等量最大法(equimax)
方差最大法(Varimax):使各因子(列) 上与该因子有关的负荷平方的方差最大, 即拉开列上各变量的负荷差异,最常用
斜交旋转(oblique rotation)方法,比正交旋转 更具有一般性,它没有因子之间是不相关的这 个限制,主要是直接斜交旋转(Direct Oblimin)、 快速斜交旋转法(Promax)
各个因子间互不相关,所有变量都可以表示成 公因子的线性组合,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减少 变量的数目,用少数因子代替所有变量去分析 整个问题
f1
a11
a12
f2
a1m
x1
u1
x2
u2
… … …
Fm
xk
uk
图1 因素分析模型
因素分析模型,是每个观测变量由一组因素的 线性组合来表示,设有k个观测变量(此为标 准化变量),分别为x1,x2,…,xk,其中xi 为具有零均值、单位方差的标准化变量
任取两因子,每个变量只能在一个因子上有较高 负荷
简言之,就是调整因素负荷矩阵式中的 行、列值向0和1极化,使某些变量的负 荷尽可能往某个因子上集中,而另一些 变量的负荷尽可能往另一个因子上集中
• 旋转图解:良好的旋转应当使得变量向量尽可能落在坐标轴 附近,且各坐标轴附近积聚的变量数或者各因素的累计贡献 应大致平均。二维坐标系中,正交旋转只需把坐标轴旋转到 尽可能接近变量处即可。多维坐标系将因子空间分解成多个 二维平面,分别进行简单结构的旋转,直到得出稳定、一致 的结果。
表示全部公因子对变量xi的总方差所做出的贡 献
变量 f1
x1
a11
x2
a21
x3
a31
x4
a41
x5
a51
表3
f2 a12 a22 a32 a42 a52
共同度(h2)
a112+a122 a212+a222 a312+a322 a412+a422 a512+a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