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腺瘤性子宫内膜增生是怎么回事
子宫内膜的前驱病变 占新民

1)、现今(WHO 2003年分类)称之为: 浆液性内膜上皮内癌,其形态特点是:具 有浆液性癌那样恶性程度的细胞取代子宫 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体,但未累及间质和肌 层(图7)。
作为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目前仍然存在 争论,有研究发现,浆液性上皮内癌有较 高的复发率和宫外病变,有时 虽未浸袭肌 层,但有间质浸润,实质上是浸润性癌 (早期USC)。
因此有人提出,只有当细胞出现核多形性 和大核仁时才是非典型性的标志。国内有 的妇产科病理学家感叹说:内膜非典型增 生为什么这样难。
①、非典型增生诊断的可重复性低,据文献报道约 38%(图4),对此,有的作者认为:非典型增生 诊断可重复性低的原因是:标本和病灶小,组织 处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使用的诊断标准不一。
从会议发表的对定义(五条标准)的解释看:癌 前病变本质非癌,它和癌在细胞形态(非典型性) 及分子免疫表型有某些相似之处,但非全部。只 有当发生间质浸润时,形成真正恶性病(癌), 才能确切的区别。 现代“上皮内瘤变”的提出,成为癌前病变的新 概念,并认为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即等同于 原位癌(宫颈CINⅢ级)。在细胞形态上强调异 型增生才具肿瘤性质(癌前期),而非典型增生 属反应性(炎症性),并认为细胞的异型性程度 前者大于后者,这对病理诊断观念的影响是很大 的。
三、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Ⅱ型) 本型可简称子宫浆液性癌(USC),多见于 绝经期妇女,发生于静止或萎缩的内膜背 景中,是一种浆液乳头样腺癌,细胞异型 明显,ER、PR阴性,P53和KI67高表达, 这些都明显有别于Ⅰ型内膜癌(图6)。
浆液性癌的发生率虽仅占内膜癌的10-15%, 但其浸袭力强,预后不良,病因也不清楚, 因此,探找它的前驱病变引起临床和病理 的关注。USC的前驱病变文献中有很多的命 名,如内膜上皮内癌(EIC),内膜原位腺 癌,子宫内膜表面癌。
子宫内膜增生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增生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子宫内膜增生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和增生,导致子宫内膜的厚度超过正常范围。
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本文将就子宫内膜增生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症状子宫内膜增生的症状各异,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1.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月经周期会发生改变,月经过多、过长是常见的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经期延长和黏膜组织形成块状排出。
2.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可导致子宫出血,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可能是在月经期之外出现的不规则或持续性子宫出血。
3.疼痛和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疼痛或压迫感,这种疼痛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4.不孕子宫内膜增生会影响子宫腔的正常形态,进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
因此,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不孕的问题。
二、诊断方法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检结果。
1.详细病史调查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症状持续时间和疼痛情况等,并了解可能的危险因素。
2.妇科检查医生进行妇科检查以评估子宫大小、位置和形态。
通过宫颈和子宫内膜遗道进一步判断病变的程度。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无创检测方法,可以确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变化。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
4.组织检查对于疑似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检查,如宫腔镜检查或子宫活检。
这些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和病变程度,确诊子宫内膜增生。
三、治疗方法针对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整激素水平来改善子宫内膜的增生情况。
常用的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刮宫手术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刮宫手术。
该手术通过刮除子宫内膜来清除异常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刮宫手术一般需要在手术室进行,在麻醉下完成。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分析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通常由于子宫内膜受到影响而导致出血不规律或出血量增多。
而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便更好地了解病变情况。
那么,对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特点有哪些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病理特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和病变程度。
一般来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常常呈现出增生、不规则和糜烂等情况。
在病理学上,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它是造成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还可能出现息肉、囊肿和炎症等病变,这些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出血情况。
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这些病变的特点,并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子宫内膜增生不良的特点毫无疑问,子宫内膜增生不良是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那么,子宫内膜增生不良的特点是什么呢?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表面的增生不规则,这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失去了正常的周期性,导致内膜组织的非均一性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不良时,组织结构异常,间质增生,腺体扩张及分布不均,部分局部腺上皮增厚,造成了内膜表面凹凸不平、深浅不一。
子宫内膜增生不良时粘连也较为常见,由于增生的内膜间使子宫腔狭窄、甚至闭塞,造成子宫内积血,使子宫异常出血持续或加重。
子宫内膜增生不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和增生失衡。
除了增生不良之外,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还可能有息肉的出现。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它通常表现为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的增生,并形成突向腔内的息肉肿块。
在病理学上,子宫内膜息肉的组织结构常常呈现出不规则的腺体结构和间质增生,肿块表面呈现出光滑而有光泽的结构。
在病理学上通常还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息肉的血管丰富,这也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活检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息肉的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
子宫内膜增厚是什么原因-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子宫内膜增厚是什么原因?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女性朋友子宫内膜增厚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
病理性原因两种情况,一般来说病理性的子宫内膜增厚大多都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或者是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
环节失调而造成的。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内膜异常增生好发于更年期或青春期,身材肥胖者多见。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每个月都有一段增生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受到雌激素刺激,就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
一旦出现病理性子宫内膜增厚的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
★一般地,子宫内膜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逐渐增厚,到了月经后第15天,受到卵巢排卵后分泌的孕激素作用,已增厚的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增大与弯曲,分泌粘液。
此时内膜变得厚而柔软,储备必要的分泌物,随时等候受精卵的着床。
若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某个环节失调,或受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影响,都可能会使子宫内膜较长期地持续性受雌激素作用,导致不排卵。
此时因缺乏孕激素对抗,内膜缺少周期性分泌期的转化,会长期处于增生的状态,造成子宫内膜异常增生。
妇科肿瘤癌前病变及交界性病变的诊断

辐射
多克隆正常宫内膜
腺上皮基因突变
E 克隆
增殖
癌
分界点
癌前病变
恶性转化
足量突变的细胞侵犯间质
EIN与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大致相同
药 物: 孕激素(高剂量) GnRHa
三苯氧胺
手 术: 子宫全切
内膜切除
随 访: 重复内膜活检
注 意: 激素撤退2-6W
卵巢交界性肿瘤
定义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BOT)也称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卵巢上皮性肿瘤 (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 of low malignant, LMP)是一组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 卵巢病变,由Taylor在1929年最先报告,1973年WHO 正式命名。约占卵巢上性肿瘤的15%,在生物学行 为、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治疗方面都与卵巢癌有 着明显的不同。
诊断标准
病变性质 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过 度增生
子宫内膜上 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腺 癌
1、有囊的不规则腺体 2、VPS*>55%
1、VPS*<55% 2、细胞学改变
1、侵龚间质 2、实体腺上皮 3、筛状结构
良性病变 激 素
癌前病变 激素或手 术
癌 按分期治 疗
注: *VPS(Volume Percentage Stroma)指间质量百分比
妇科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发 病 率: 宫颈癌 新发病数: 459000 死 亡 率:9.98/10万 5年生存率: 80-90%
子宫内膜癌 148800 45% 60-70%
卵巢癌 140000
70% 20-30%
了解和掌握妇科肿瘤癌前病变与交界性病变的诊 断与治疗,才有可能阻断肿瘤中间型病变进展成侵润 癌,从而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重视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及诊刮病理检查的意义

重视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及诊刮病理检查的意义作者:杨艳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7期【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病因;诊刮病理检查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8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82-01临床上常见妇科的患者阴道出现异常流血,检查B超结果为子宫内膜增生改变,但是对其原因没有很好的查找以及对子宫内膜没有进行下一步的病理检查,结果导致病人的诊治效果不佳,甚至发生了恶变,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不管是病人还是临床医生都要重视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及时进行诊刮,做病理学检查,对其以后的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常见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因为子宫内膜发炎导致炎性增厚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对于女性健康的身体影响与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认识和了解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对于更好的治疗子宫内膜炎这种疾病的帮助意义重大,因此研究常见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对于明确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子宫内膜增生的病因有:1.1内分泌功能性肿瘤目前,在医学上内分泌功能性肿瘤发病率较低,该类型肿瘤的主要就是对垂体腺促性腺的功能产生影响,而卵巢的颗粒细胞瘤也属于这种可持续性分泌一定雌性激素的肿瘤之一。
1.2子宫内膜复杂增生复杂增生病因和单纯增生的比较类似,却因为病灶呈现局灶性,也许与组织中的激素受体分布的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部分复杂增生能发展成不典型增生,能够影响预后。
发生病变后的子宫内膜会出现增厚、变薄和呈息肉状。
而且局灶性的增生是子宫内膜病变成腺体成分,而不累及间质。
刮宫物量多少可据情况而定,因此里面会混有正常和萎缩的子宫内膜。
1.3肥胖肥胖妇女的肾上腺会分泌出雄烯二酮,在经过脂肪内芳香化醇的作用后,会转化成雌酮,并随着脂肪的堆积增加转化能力,如果雌酮水准在血浆中越高,便会受连续性雌激素影响。
1.4子宫内膜出现单纯增生病变子宫比正常的稍大,而且内膜增厚比较明显,部分可能呈现弥漫的息肉状。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鉴别要点及治疗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鉴别要点及治疗非典型性增生是病理学的名词,主要指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像。
细胞排列较乱,细胞层次增多,极向消失。
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表面的被覆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体上皮。
一般认为,从正常细胞发展到肿瘤细胞,都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而非典型增生则是从良性改变到恶性改变的中间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因此,将非典型增生称之为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是子宫内膜增生的一种类型。
子宫内膜增生有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
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有什么区别呢?此文我们就具体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来做具体阐述。
1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的诊断要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限于子宫内膜腺体,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是诊断的关键。
病变呈局灶性或多灶性分布,其间亦可见正常、萎缩或其他类型增生的腺体。
病变区腺体增多,间质减少。
增生的腺体不但轮廓不规则,同时具有腺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即细胞排列的极向紊乱或消失,细胞核增大变圆、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浆丰富嗜酸性。
按病变的程度,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腺体轮廓稍不规则,腺上皮细胞异型性轻微。
重度:腺体轮廓明显不规则分支状,有腺腔内出芽和乳头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
中度:病变介于二者之间。
重度不典型增生需与分化好的子宫内膜癌鉴别。
有无间质的浸润是极其重要的鉴别依据,其形态学特征为:腺体”融合”、”背靠背”、”复杂分支的乳头”、”筛状”或腺体内”搭桥”,而间质消失;间质纤维化,以及间质坏死,此外,对孕激素治疗的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也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分析

见表1。
表1 HB s Ab与HB c A b对比结果放置时间(m in)HB e Ab阳性标本数假阳性率(%)HB c A b阳性标本数假阳性率(%)0000053 3.344.3101010.91112151516.51718.6202224.22426.3303437.33740.63 讨论根据表1可看出,同时加入标本与酶标抗体没出现假阳性现象,放置5m in后再加入酶标抗体,由于标本比酶标抗体先于固相抗原结合了5m in,因此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阳性结果,即假阳性。
随着加入酶标抗体的间隔时间不断延长,假阳性率越高,与加入酶结合物0m in组样本A值比较,HBeAb、H B c A b均5m in、10m in组P>0.05,其余各组P<0.0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采用竞争抑制法时应尽量在加入标本10m in内加酶标抗体,可有效避免加酶延迟造成的假阳性。
尽管运用E L IS A竞争抑制法测定的操作步骤非常简单,但干扰并形成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3],分布在测定操作的各步之中,我们只是针对该实验方法加样后加入酶标抗体的时间上进行了摸索实验,发现了问题,解决了工作中的困扰,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并增强了医院的信誉度。
参考文献:[1] 彭静,EL IS 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影响因素的探讨[J].华中医学杂志,2006,30(1):12214.[2] 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 李金明.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收稿日期:2007203207)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分析张彦波1,孙丽峥2,冯红霞1(1.平陆县人民医院,山西平陆044300;2.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运城044000)[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癌前病变2不典型增生及腺瘤样增生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非典型腺瘤性子宫内膜增生是怎么回事
导语:专家介绍:“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
”在进行长期观察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者
专家介绍:“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
”在进行长期观察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者有可能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
仅有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临床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则、经期延长和月经量过多。
大部分病人发生于更年期或青春期。
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均可发病。
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无论是形态学还是生物学都为一连续的演变过程。
子宫内膜正常厚度折叠编辑本段
1.增生期:女性增生期一般在月经来潮时的第五天到第九天,此时女性的子宫内膜是非常薄的,在女性的的子宫内膜增生初期,内膜厚度大约为4-6mm,当到增生区域中间时,女性的内膜厚度会增长为8-10mm,而在增生期的最后,女性的内膜厚度还会有所增加,大约为9-10mm。
2.分泌期:一般在女性排卵日过后的1-5天之内,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还会有持续增厚的情况,在排卵期后的6-10天之内,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分泌情况会有明显的增加,在分泌期晚期时,女性朋友们的子宫内膜一般为5-6mm左右。
3.月经期:在女性月经来潮的1-4天内,女性朋友们体内的激素水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