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影像学表现(行业精制)
肺部结节的CT鉴别诊断-肺部磨玻璃样病变

中分化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23
46/F 右肺癌术后发现左上肺结节
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2022/2/7
24
44/F 发现肺内多发结节
2022/2/7
右中肺粘液型BAC、右下肺AAH
25
66/F 发现肺内多发结节
2022/2/7
两上肺多发BAC、左下肺AAH
26
57/F 因发热10天CT检查发现左上肺结节
BAC(炎症型)
2022/2/7
38
65/F 痰血1周
BAC (炎症
型)
2022/2/7
39
52/M
BAC
2022/2/7
40
47/F,乳癌术后
抗炎治疗后消失
2022/2/7
另一例FGGO抗炎 治疗后消失
41
57/F
腺癌与BAC 混合亚型
2022/2/7
42
53/M 食管癌术后发现左上肺结节
AAH
18
54/M 体检发现右上肺结节
中分化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2022/2/7
19
50/M 发现左上肺结节
2022/2/7
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20
50/M 咳嗽一周。
2022/2/7
炎性GGO
抗炎治疗后
21
45/F 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
腺癌与BAC混合亚型
2022/2/7
22
20d
2022/2/7
左上肺球形 肺炎
2022/2/7
抗炎治疗后
27
41/F 发现右肺占位一周
2022/2/7
细支气管肺泡癌
28
41/F 发现右肺占位一周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复发与转移风险
复发风险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复发风险较低,但仍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的可能原因包括手术切除不彻 底、病变本身的恶性潜能等。
转移风险
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转移风险相对较低,但也有转移的可能。转移的风险因素包括病变的恶 性潜能、病变大小和位置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
杵状指
诊断标准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扫描显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 缘模糊或分叶状。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 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03 病理学特征
组织学特征
1 2
肺泡上皮细胞形态和排列异常
肺泡上皮细胞出现大小、形状和排列的异常,可 能呈现腺瘤样或乳头状生长。
与机化性肺炎鉴别
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所不同,机化性肺炎通 常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影,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 增生则无这些表现。
05 治疗与预型腺瘤样增生,首 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 楔形切除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病 变范围和位置确定。
与肺鳞癌鉴别
肺鳞癌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所不同,鳞癌通常表现为 中央型肿块,有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等表现。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则 多表现为周围型结节或肿块。
与肺部炎症的鉴别
与慢性肺炎鉴别
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相似,但慢性肺炎通常有长 期咳嗽、咳痰等病史,且抗感染治疗有效。而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则无这 些症状和体征。
动态CT增强三期扫描鉴别肺不典型肿块(结节)的价值

动态CT增强三期扫描鉴别肺不典型肿块(结节)的价值甘雄辉;刘惕生;邹盈;韦力谦【摘要】目的总结肺内不典型肿块或结节动态CT增强扫描特点,鉴别其良恶性.方法肺内不典型肿块(结节)30例,均行CT常规平扫及动态CT三期扫描,分析不同性质肿块的强化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23例恶性肿块(结节)强化峰值位于延迟期,峰值在1~3 min内,呈中等度强化,强化密度不均匀,边缘强化明显;7例良性肿块(结节)病灶强化峰值多位于早期,峰值在30~60 s内,强化密度相对均匀.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能反映病灶的供血信息,为肺内不典型肿块性质鉴别诊断提供证据.【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3页(P72-73,80)【关键词】肺肿瘤;不典型肿块;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供血动脉【作者】甘雄辉;刘惕生;邹盈;韦力谦【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暨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柳州市,545008;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暨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柳州市,545008;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暨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柳州市,545008;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暨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柳州市,545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R816.96肺内肿块(结节)形态学分析常有典型征象与非典型征象。
典型征象大致有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刀切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节堆积征等等,或同时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外转移,综合这些征象,对肿块(结节)的性质也可大致明确诊断;而对一些没有上述典型征象的肿块(结节),即形态无规则,又无肺内外淋巴结肿大及转移征象,就难以判断其性质。
笔者运用动态CT增强三期扫描检查方法对30例肺内不典型肿块(结节)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对肺内不典型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常规CT平扫发现肺内不典型肿块(结节)患者30例,有完整的动态CT增强三期扫描资料,肿块(结节)直径为0.8~5 cm,直径≤2 cm,定义为结节灶,直径>2 cm以上定义为肿块。
胸部少见疾病影像诊断

胸部少见疾病影像诊断在医学影像的世界里,胸部的少见疾病常常像隐藏的宝藏,等待着医生去发现。
我们都知道,胸部影像学是个复杂的领域,既包括了CT、X光、MRI等多种检查手段,又涉及到肺部、心脏、胸膜等多个系统。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几个不太常见的胸部疾病,它们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如何在诊断中不落下任何蛛丝马迹。
一、少见的胸部肿瘤1.1 胸腺瘤胸腺瘤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演员,常常被忽视。
它发生在胸骨后面,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
影像学上,胸腺瘤通常呈现为一个均匀的肿块,CT 上显示为低密度影像。
它的形态常常比较规则,边缘清晰。
我们常常会用“和气生财”来形容它,因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良好。
不过,别掉以轻心!若发现肿块增大,就要警惕其恶变的可能。
1.2 鳞状细胞癌说到鳞状细胞癌,大家可能会想到肺癌,但在胸部也会偶尔出现这种罕见的肿瘤。
这种肿瘤的影像特点往往是边缘不清晰,有时伴随着空洞样改变。
在CT上,鳞状细胞癌的表现就像一团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有时,影像学上所见的变化并不能直接对应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的判断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胸部感染2.1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病在某些地区仍然是个“老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像特点可谓是“独一无二”。
CT扫描上,通常可以看到胸膜增厚和液体积聚的影像。
这种液体往往是脓性或纤维性,表现出不同的密度。
医生在诊断时,像侦探一样,得仔细寻找每一个细节。
这里的“细节”可是至关重要,有时一张小小的CT片就能揭示整个病情的真相。
2.2 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可能是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影像上,它的表现常常模糊不清,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像是“雾里看花”。
CT上可能会出现磨玻璃样影像,这让很多医生都挠头。
不仅要关注肺部的表现,身体其他地方的症状也得重视。
就像人们常说的“八面玲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也很有趣,CT上通常会看到一些奇特的空洞或者结节。
医学影像学——肺肿瘤的影像诊断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3 病程进展
2001-1-2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3 2001-4-18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病例3
2001-628
数字影像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3
2001-8-8
中央型肺癌----病例4 阻塞性肺炎
中央型肺癌、肺门纵隔转移
中央型肺癌病例5
中央型肺癌
左中央型肺癌----全肺不张(与大量胸腔积液鉴别)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周围型
早期周围型肺癌:直径≤2cm,无远处转移 直接征象:
X线平片:表现为肺野内单发形态不规则结节,常见分叶、毛 刺征或胸膜凹陷征。
CT:1.磨玻璃结节(GGN):X线胸片难以发现,均匀性和混杂 性
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结节
图33-肺鳞癌
右肺下叶中高分化鳞癌 (SQ.CA)-病灶边缘毛糙 ,内见偏心空洞,内壁不 规则,见结节向腔内突起
早期:
弥漫型肺癌
孤立的结节状或肺炎样浸润影
晚期:
弥漫性病变:
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结节状或班片状影
片状癌性实变:融合
弥漫型肺癌
弥漫型肺癌
血道 肺野外围多发圆形小结节 中、下野多见
间接征象: 支气管阻塞
不完全性: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同一位置反复感染
完全性:肺不张
转移途径:
淋巴转移: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 血行转移:脑、骨、肾上腺、肺内、肝 支气管播散、种植 邻近器官转移:胸膜、肋骨、脊椎(椎弓根)
中央型肺癌
早期
中晚期
正常
病例1: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1
病例2:右上叶不张----反“S”征;右下肺癌并肺不张——右膈上抬
学习目的
肺腺癌的新分类及影像学特点

2023/11/2
1
概述
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肺 癌的50% 肺腺癌不同的组织亚型在临床影像学 病理学和遗传学上有很大差异。
近年来,尽管对这一类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 得了明显进步,但仍需要对肺腺癌亚型有一普遍 接受的标准原来的分类,包括2004年WHO分类 既不能很好地反映肿瘤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影像 学的新进展,也不能满足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的 需要。
效预测预后之前,建议同时记录整个肿瘤大
小及浸润范围
6
治疗上的需求
腺癌或NSCLC-NOS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状态,因其能预测EGFR-酪 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疗效;
腺癌是培美曲塞治疗有效、强有力的预测 因子;
潜在致命性大出血可发生于接受贝伐珠单 抗治疗的鳞癌患者。
2023/11/2
2023/11/2
15
影像学在新分类中的价值
MR成像在肺癌鉴别中的价值有限。
PET/CT主要用于浸润性肺癌的分期, 随访 及治疗反应的评估但其检测AIS的敏感性非 常低。
低剂量螺旋CT肺癌为研究早期肺癌的转归提 供了影像学基础。强调薄层CT在肺腺癌诊 断中的价值
2023/11/2
16
影像学在新分类中的价值
2023/11/2
33
微浸润性腺癌
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
(≤3cm贴壁状为主的肿瘤,浸润灶≤5mm)
非黏液性 黏液性 黏液/非黏液混合性
2023/11/2
34
微浸润性腺癌(MIA)
微浸润部分病灶判定标准: 1.组织形态为除沿着肺泡壁贴壁状生长外,还 可以有腺癌其他(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 和/或实性生长)成分 2.肿瘤细胞浸润肌纤维细胞性间质内
肺泡性腺瘤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一例

肺泡性腺瘤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一例李玲;刘晓建;牛云;颜珏【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6(031)011【总页数】2页(P1112-1113)【关键词】肺肿瘤;肺泡性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李玲;刘晓建;牛云;颜珏【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核医学科;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核医学科;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核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734.2;R445.3;R445.6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
活动后气促4个月,伴咳嗽,干咳为主,偶咳白色粘痰,曾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2015-8-31)提示右肺中下叶炎症,并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10余天后自觉好转出院。
出院后患者仍觉活动后气促明显,干重活或爬2、3层楼时即感气促加重,伴咳嗽,干咳为主,胸部CT(2015-11-18,图1)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片影,边缘模糊,大小约1.9 cm×1.2 cm。
血常规、C 反应蛋白、血沉、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化等各项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周后复查胸部CT(2015-12-2,图2)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片状混合密度影,边缘模糊,大小约1.8 cm×1.2 cm,密度较2015-11-18片稍增高。
PET/CT检查(2015-12-3,图3)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片状实变密度影,大小约2.0 cm ×1.2 cm,轻度葡萄糖代谢(SUVmax=1.1)。
图1 胸部CT平扫肺窗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片影(箭),边缘模糊,大小约1.9 cm×1.2 cm。
图2 2周后胸部CT平扫肺窗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片影(箭)大小未见明显变化,密度稍增高。
图3 PET/CT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片状实变密度影,范围约2.0 cm×1.2 cm,呈轻度葡萄糖代谢(SUVmax=1.1)。
肺肿瘤影像

空洞:偏心性、内壁不光滑、 空洞:偏心性、内壁不光滑、结节状隆 起 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征:
间接征象: 间接征象:转移到邻近器官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肿瘤 纵隔肿瘤
原发性 继发性 中央型 外围型 肺泡癌
外围型肺癌
- 肿块,毛刺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中央型: 中央型:肺段以上支气管 外围型: 外围型:肺段及肺段以下支气管 细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 细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肺非小细胞肺癌:
鳞癌、腺癌、复合癌、 鳞癌、腺癌、复合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
肺肿瘤 纵隔肿瘤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肿瘤 纵隔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肿瘤 纵隔原发肿瘤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肿瘤 纵隔肿瘤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1
右上叶不张----反“S”征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肿瘤 纵隔肿瘤
原发性 继发性 中央型 外围型 肺泡癌
右上叶中央型肺癌 ----病例2
病程进展
2001-1-2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2001-6-28 数字影像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肿瘤 纵隔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分享
4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胸部X线片对肺不典型腺瘤样增 生的显示不敏感,检出率与病灶的大小有关, 有研究表明,仅有20%的结节影胸片可以发现, 因此用X线胸片来检出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是 不合适的。较大的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在胸片 上表现为边缘不清的结节或阴影。
专业分享
5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2、常规CT:仅见边缘模糊的片状影,病灶较 小时常会漏诊,发现病灶后,需做2mm以下 的薄层重建,或HRCT进一步观察。
专业分享
6
3、HRCT:
1)技术条件:电压≥100KV,电流≥200mA, 成像矩阵≥512*512,层厚≤1mm,间隔 ≤1mm。肺窗观察,窗宽1500~2000,窗位600~-800。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影像学表现
专业分享
1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是一种病理学概念,与肺腺癌的特殊类 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被认为是肺腺癌的癌前病变,1999年被正式列 入世界卫生组织的肺癌的组织学分类。发现、 认识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影像学表 现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专业分享
2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病理学基础
Kerr首次提出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概念, 其病理学定义是:较一致的立方式矮柱状细胞 沿轻度增宽的肺泡间隔生长的增生性病变。病 理表现为肺泡壁及肺泡间隔轻度增厚,肺泡部 分萎陷,单位体积肺组织含气量下降。
专业分享
3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的病理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从正常肺组织发 展到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癌基因、抑癌 基因、及多种生物周期调节基因如:K-ras12 密码子转换、p53基因、EGFR(内皮生长因 子受体)等均有一定的阳性率。从肺不典型 腺瘤样增生发展到肺腺癌,p53、EGFR的阳 性表达呈递增趋势,K-ras阳性表达呈递减趋 势。
专业分享
18
3、在随访过程中密切关注EGFR的变 化,如果EGFR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 应尽早肺活检及外科处理。
专业分享
19
病例一
专业分享
2病例三
专业分享
22
病例四
专业分享
23
病例五
08-12月
专业分享09-1月
24
病例五
专业分享
09-4月
25
病例6
专业分享
26
专业分享
局灶性混合型磨玻璃密度要警惕是肺腺癌 或细支气管肺泡癌。周围型实性结节要警惕 是肺腺癌。
专业分享
12
有研究提示:≤10mm有磨玻璃密度成 分的结节与恶性有明显的相关性; ≤20mm 周围型局限性磨玻璃密度腺癌明显多于肺不 典型腺瘤样增生; ≤20mm局限性磨玻璃密 度病灶中纯磨玻璃密度≤50%,警惕细支气 管肺泡癌或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20mm 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病灶中纯磨玻璃密度≥50 %,警惕腺癌。
2、磨玻璃密度边缘有分叶或毛刺多为恶性, 而良性病变多无分叶或毛刺。
专业分享
15
3、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磨玻璃密度内可见支气 管气象。
4、定期随访是有效的方法,炎性病灶在最初 的3-6月内逐渐消失,若磨玻璃密度病变在随 访中逐渐增大、密度增高或出现实性成分, 要考虑恶性病变。不过即使磨玻璃密度在随 访中长期稳定,也不能排除恶性病变,细支 气管肺泡癌的倍增时间可长达2-4年,应特别 注意。
专业分享
10
有学者根据HRCT的特征,将肺内孤立性 结节分为三型,纯磨玻璃密度(pure GGO pGGO),均一半透明密度内无实性结节,条 状、片状致密影;混合型磨玻璃密度(mixed GGO mGGO),磨玻璃密度中伴有中央结 节,或条状、片状致密影;实性结节。
专业分享
11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在HRCT图像中表现 为局灶性纯磨玻璃密度,但是局灶性纯磨玻 璃密度通常被认为是局灶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仅有不到1/3的纯磨玻璃密度是肺不 典型腺瘤样增生。
专业分享
13
肺内弥漫性磨玻璃密度通常认为以良性病 变为主。常见于过敏性肺炎、肺水肿、肺泡 蛋白沉着症、结缔组织病、放疗性肺炎的早 期及肺出血或肺炎的消散期。
专业分享
14
局灶性肺内磨玻璃密度良恶性 鉴 别困难,以下方面可供参考
1、磨玻璃密度呈球形或结节样,多考虑恶性, 局限性肺炎也可呈磨玻璃密度,但无明确边界 可寻,小肺癌的磨玻璃密度虽边界模糊,但尚 可指示范围且呈结节样,
专业分享
16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处理对策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是癌前病变,磨玻璃密 度无特异性,影像学定性诊断困难,对其处 理要慎重。
专业分享
17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处理对策
1、抗炎治疗排除炎性病变。
2、定期HRCT随访,在随访中不论病灶不变或 增大,应疑为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或早期肺 癌;仔细观察内部结构和边缘的变化,不论 病灶增大或缩小,如果内部出现软组织成分 或软组织成分增多,或边缘有分叶、毛刺、 胸膜牵拉出现,应高度疑为恶性病变,尽早 进行肺活检明确诊断及外科处理。
(-650~-750HU左右)
专业分享
9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与相关病变
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 度,但肺内磨玻璃密度是一种有特征,无特异 性的影像学表现,可由多种病变引起,包括: 炎性病变、肺损伤、肺出血、肺水肿、局限性 纤维化、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 BAC)、肺腺癌及肺不典型腺瘤样 增生。因此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了。
27
谢 谢!
专业分享
28
专业分享
29
专业分享
7
2)表现: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在薄层CT或 HRCT扫描中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 (ground glass opacity GGO),肺内磨 玻璃密度定义为:肺内边界模糊或清晰的、 无一定形状的半透明区,其内仍可见血管纹 理和细支气管壁。
专业分享
8
3)有利于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影像学诊断 的指标为: (1)、偶尔发现的肺结节,无症状。 (2)、病变通常≤10mm。 (3)、HRCT表现为非实性结节。 (4)、HRCT图像中无毛刺和胸膜牵拉。 (5)、CT值一般较低,-7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