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类矿物

Sulfide Minerals硫化物矿物包括:硫化物、碲化物、砷化物·Chalcopyrite黄铜矿Chalcopyrite,CuFeS2,is the most important ore mineral of copper.Chalcopyrite(KAL-co-PIE-rite)usually occurs in massive form(非晶质)rather than in crystals,but its crystals are unusual among the sulfides in having a shape like a four-sided pyramid(四棱锥)(technically they are scalenohedra严格的说是偏三面体).It has a Mohs hardness of3.5to4,a metallic luster,a greenish black streak and a golden color that is commonly tarnished in various hues(呈各种晦暗色调)(though not the brilliant blue of bornite(斑铜矿的宝石蓝)).Chalcopyrite is softer and yellower than pyrite(黄铁矿),more brittle(脆)than gold.It is often mixed with pyrite.Chalcopyrite may have various amounts of silver(银)in place of the copper,gallium(镓)or indium(铟)in place of the iron,and selenium (硒)in place of the sulfur.Thus these metals are all by products of copper production.硬度3~4,比重4.3~4.4,解理不佳,参差状至贝壳状断口,晶体呈假四面体,常呈双晶,晶面上有条纹。
海南地质情况

清代、民国时期矿产勘查清代光绪年间,法兰西技师曾对石碌矿山作过调查;1904 年,英国人斯伯特(R.RCuthbbert)曾来九所铅锌矿探查,但无详细记载。
1930年,法国曾派遣学者到海南作资源调查,并一度在田独开采铁矿,因遭到当地群众反对而中止。
1930年陈铭枢著《海南岛志》第十五章“矿产”中,简要记载了本岛金、银、铜、铁、锡、铅、锑、锌、石灰岩、玻璃砂、油页岩、电气石、石墨等矿产的产地及矿床情况。
朱赤霓在《琼崖锡矿事业之展望》中,论述了琼崖锡矿以东西向横列,东由琼山、定安、西驰至临高、澄迈、儋县、感城、乐东等县,西部矿产尤盛,并附21处锡矿产分布概略表。
记述锡矿开采始于l909年,至1933年琼崖实业局成立,有万发等15 家公司,请领矿区31处,矿场总人数1429人,所冶锡锭由海口运往香港。
张君声的《琼州儋县纱帽岭一带金属矿区略述》中,记述在那金、白泡、西玢、兰洋各区均有砂金发现,并有银、铅、锡等矿种。
据琼崖实业局对琼崖所属矿产分布调查表统计,l5个县的金、铁等多种矿产共l55处。
1934年,方干谦会同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往石碌试探铜矿,测绘l:2500矿区地形图,面积0.079平方公里,招民工打坑道65.92米,计算铜矿矿石量2010万吨。
同年8月,赴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五指山等地调查铁、铜、银、铅、锡、石墨、硫、石灰岩等矿产共l6处。
l935年又赴昌江县亚玉山调查赤铁矿。
1939年2月,由日本海军特务部派北浦大佐率调查队到田独铁矿勘查,同年6月又由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派杉山技师复查,确定有开采价值,并估计储量500万吨。
据l940年—l944年统计,运往日本的矿石241.6万吨。
1941年,方干谦和绥靖公署委员陈泽光、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等6人组成探矿队,对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等县和五指山水满峒等地进行金、银、铜锡、硫磺、石灰岩、石墨等矿产调查共16处,并编著有《调查琼崖矿产报告书》。
硫化物晶体

Sulfides and their similar compounds
Minerals of this calss are the compunds of metallic elements with S、Se、Te etc, of which the sulfides make up two thirds or more.minerals of whole calss make up by weight of 0.15% of the whole Earths crust.Elements occuring as catinons in the minerals are Cu 、Pb 、Zn、 Mo、 Ag 、Hg、 Fe、 Co、 Ni etc,and isomorphos replecement is widesperead .The chemical bo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ition of ionic bonds to covalent and metallic bonds .The elements make up the minerals: Chalcocite Cu2S ; Argentite Ag2S ; Galena PbS ; Sphalerite ZnS ; Ginnabar HgS ; Chalcopyrite CuFeS2 ; Bornite Cu5FeS4 ; Pyrrhotite Fe1-xS ; Pentlanddite (Fe,Ni)9S8 ; Stibnite Sb2S3 ; Bismuthinite Bi2S3 ; Covellite Cu2CuS3 ; Orpiment As2S3 ; Realgar As4S4 ;Molybdenite MoS2 ; Pyrite FeS2 ; Marcasite FeS2 ; Arsenopyrite Fe为金属元素与硫、硒、碲等的化合物,其中硫化 物占2/3以上。该大类矿物占地壳重量的0.15%。矿物中阳离子 为:Cu、Pb、 Zn、Ag、Mo、Hg、Fe、Co、Ni等元素,元素 间类质同象替代广泛。化学键为离子键向共价键及金属键过渡 。这些元素形成的矿物主要为: 辉铜矿 Cu2S ;辉银矿 Ag2S ;方铅矿 PbS ;闪锌矿 ZnS ; 磁黄铁矿 Fe1-xS;斑铜矿 Cu5FeS4 ;黄铜矿 CuFeS2 ; 辰砂 HgS ;镍黄铁矿 (Fe,Ni)9S8 ;辉锑矿 Sb2S3 ; 辉铋矿 Bi2S3 ;铜蓝 Cu2CuS3;雌黄 As2S3 ;雄黄 As4S4 ; 辉钼矿MoS2 ;黄铁矿 FeS2 ;白铁矿 FeS2 ;毒砂 FeAsS 。
硫化物和其类似化合物矿物

形态及物理性质
简朴硫化物和对硫化物大多数晶形很好,尤其是对硫化物 完好晶形更为常见。硫盐矿物自形性较差。硫化物主要呈粒 状或块状集合体出现。
大多数硫化物具有金属色,金属光泽,低透明度和强反射 率,如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少数呈非金属色,金刚光 泽,半透明,如闪锌矿、辰砂、雄黄、雌黄等。
简朴硫化物具有完好旳解理,对硫化物解理不发育。简朴 硫化物和硫盐旳硬度低,一般2-4;具有层状构造旳辉钼矿、 铜蓝、雌黄等硬度较小(1-2),而对硫化物因为阴离子为 对硫、对砷或砷硫对使硬度增高,可达5-6.5。硫化物相对 密度较大,一般在4以上,这是因为构成硫化物旳多数金属元 素具有较大旳原子量
阳离子
阳离子主要是铜型离子以及接近铜 型离子一边旳过渡型离子。主要是 Cu, Pb, Zn, Ag, Hg, Fe, Co, Ni等。
本类矿物类质同像替代非常广泛, 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之间都可有类质 同象产生。阴离子S, Se, Te, As, Sb, Bi之间常发生完全旳或不完全旳类 质同像。尤其是,在硫化物中某些 稀有分散元素往往呈类质同象混入 物存在。例如,Re常在辉钼矿中作 为类质同象混入物替代Mo,但它 却极少与硫构成独立矿物。这些硫 化物矿物可作为稀有金属矿床综合 利用。因而具有主要旳经济价值。
黄铜矿与水晶
辉锑矿 (antimonite) Sb2S3
晶体构造:链状构造,由[SbS3]三 方锥联成锯齿状旳链沿c轴延伸, 两个链联接成(Sb4S6)n旳链带,平 行(010)排列成层。Sb-S之间以 离子键-金属键相联,链带间以 分子键相链(链内S-Sb距离为 0.25nm,链间S-Sb距离为 0.32nm),所以具{010}完全解理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及其化合物

第十讲硫及其化合物要点一:硫单质1、硫单质的存在(1)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内(2)化学态:①硫化物: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①硫酸盐: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2、物理性质硫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可用二硫化碳洗涤沾有硫单质的试管。
3、化学性质(从0价降到-2价,氧化性)H2S、FeS←S→SO2、SO3(从0价升到+4价)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质硫是一种分子晶体,呈淡黄色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单质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解答】解:A.硫为非金属单质,为分子晶体,呈淡黄色,故A正确;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多为二氧化硫,矿泉水里含有硫酸盐,故B正确;C.硫为非极性分子,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四氯化碳,故C正确;D.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SO2,SO2和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SO3,故D错误。
故选:D。
变式训练1、0.1mol某单质与足量硫充分反应,质量增加了1.6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不可能是()A.Ag B.Fe C.Cu D.K要点二:硫的化合物1、硫化氢(1)物理性质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2、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易液化。
①化学性质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2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与水反应:SO2+H2O====H2SO3b.氧化性:2H2S+SO2====2H2O+3S↓c.还原性:与氧气反应:SO2+O2①SO3(加热并且加催化剂)SO2还能被I2、Cl2、Br2、MnO4-、ClO-、Fe3+、H2O2、NO3-(H+)等氧化。
矿物学选择题

矿物学单项选择题1、以下矿物中,哪一种矿物发育有两种不同等级的解理?A、闪锌矿B、方解石C、重晶石D、辉石2、角闪石族的解理夹角是A、87°或93°B、56°或124°C、90°D、60°3、()化学键的矿物具有金属色、金属光泽A、共价键B、离子键C、分子键D、金属键4、四方晶系的{100}解理组数有A、一组B、二组C、三组D、四组5、可形成纤维状石棉的是A、红柱石族B、角闪石族C、辉石族D、长石族6、以下矿物中,可以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和分子筛的矿物是A、蒙脱石B、红柱石C、沸石D、斜长石7、沸石族矿物属于()亚类硅酸盐矿物。
A、岛状硅酸盐B、链状硅酸盐C、层状硅酸盐D、架状硅酸盐8、斜长石是()形成的类质同象系列A、K[AlSi3O8]-Na[AlSi3O8]B、Na[AlSi3O8]-Ca[Al2Si2O8]C、K[AlSi3O8]-Ca[Al2Si2O8]D、Ca[Al2Si2O8]-Ba[Al2Si2O8]9、在架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中,必须出现的类质同象替代是A、Zn2+-Fe2+B、Mg2+—Fe2+C、Al3+—Si4+D、Ca2+—Ba2+10、各个亚类的硅酸盐矿物中,在地表条件下最为稳定的是()亚类的矿物。
A、岛状B、链状C、层状D、架状11、架状硅酸盐的阳离子主要为A、K+ Na+ Ca2+ Ba2+B、Fe2+ Mg2+Mn2+C、Fe3+ Al3+ Ti4+D、Cu+ Pb2+ Zn2+ Hg2+12、翡翠的主要矿物成分是A、透闪石B、硬玉C、蛇纹石D、绿松石13、钾长石属于A、铝的硅酸盐B、铝硅酸盐C、铝的铝硅酸盐14、Al2SiO5的三种同质多象变体中,()形成于中高压变质带的低温部分。
A、红柱石B、蓝晶石C、矽线石15、硅酸盐类矿物中,一般而言,具有()硅氧骨干的矿物相对密度较大。
A、岛状B、链状C、层状D、架状16、角闪石具有()状的硅氧骨干A、岛状B、链状C、层状D、架状17、含氧盐大类可划分为: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钨酸盐等,类的划分是根据()进行的。
硫化物

硫的同位素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 硫同位素作示踪剂在化学、地球化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 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硫化物的同位素分离, 用天然物质中和标样中32S与34S比值的相对千分差δ34S, 在地学上作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测定地质体中同位素平衡 的温度;判断硫及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及其硫源;判别有机 矿产的形成机理,寻找石油原岩等。用34S研究大气中SO2、 NO2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危害。15NO2和34SO2同时存在于 环境中对豆株生长有很大干扰,产生“协同效应”。硫同 位素还用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规律。
物的溶液能溶解单质硫生成多硫化 物
碱金属硫化物和硫化铵易溶于水,由于水
解其溶液显碱性。碱土金属、钪、钇和镧系元 素的硫化物较为难溶。当阳离子的外层电子构 型为18电子和18+2电子时,往往由于较强的极 化作用而形成难溶的、有颜色的硫化物。大多 数不溶于水的硫化物可溶于酸并释放出硫化氢, 极难溶的少数金属硫化物(如CuS、HgS)可 用氧化性酸将其溶解,此时S被氧化成硫而从 溶液中析出。控制溶液的酸度,可以改变溶液 中S离子的浓度,从而将溶解度各不相同的难 溶金属硫化物分别沉淀出来。这是定性分析中 用硫化氢分离、鉴定金属离子的基础。
物理性质
Al2S3
黄
P4S10
黄
InS 酒红 RuS2 灰蓝
GeS 灰黑 HgS 红/黑 PbS 黑 Tl2S 黑
P4S5 亮黄 In2S3 黄/红 As4S6 黄 Sb2S3 橙红
CdS 黄 SnS 棕黑 MoS3 红棕 FeS2 黄
Ga2S3 黄 As4S4 红 Tl2S3 蓝黑 Bi2S3 棕黑
• 正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有多种同素 异形体:有斜方硫、单斜硫和弹性硫。这些同素 异形现象主要是由单质硫的分子S8具有环状结 构, 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时发生了质的变化,引起 了硫内部结构的变迁而引发起来的。斜方硫和 单斜硫易溶于CS2中 ,在环状分子中,每个硫 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与另外两个硫原子形成共价 单键相联结。
常见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及鉴定特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常见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及鉴定特征
常见的硫化物及其
类似化合物矿物
鉴定特征
辉铜矿
新鲜面铅灰色,硬度2.5~3,弱延展性,小刀刻划可留下光亮划痕,常与其他铜矿物共生或伴生。
溶于HNO3 呈绿色
方铅矿
铅灰色,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硬度小2~3,相对密度大7.4~7.6。
溶于HNO3,并有PbSO4 白色沉淀
闪锌矿
松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解理平行{110}完全,硬度小3.5~4,经常与方铅矿共生
辰砂
鲜红色,条痕红色,硬度低2~2.5,相对密度大8~8.2
黄铜矿
黄铜黄色,硬度3~4,性脆
斑铜矿
新鲜面暗铜红色,风化面呈锖色,硬度低3
黝锡矿
微带橄榄绿色调的钢灰色
磁黄铁矿
暗青铜黄色,硬度小3.5~4.5,具弱磁性至强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类硫化物及类似硫化物第一节概述一.本大类可按阴离子分为三大类型1.单硫化物类硫都是-2价的,如方铅矿PbS,黄铜矿CuFeS2、辉钼矿MoS2,S2为简单的硫离子。
2.对硫化物类阴离子由两个硫离子以共价键结合后形成双原子离子(S2)2-,如黄铁矿。
3.含硫盐类阴离子为半金属As、Sb、Bi与S、Se结合而成的离子。
[AsS3 ]3-、[SbS3]3-等,如淡红银矿(硫砷银矿)Ag3[AsS3 ]。
含硫盐又叫黄酸盐。
二.晶体化学与物理性质由于离子半径较大,电负性较低。
本大类的矿物晶格不是典型的离子晶格,其化学键向金属键和分子键过度。
没有玻璃光泽产物,也没有易溶于水和含水的矿物,一般硬度低,比重较大,其性质界于离子化合物和金属物之间。
向共价键过渡其物性为:金刚光泽,半透明,条痕为浅色或彩色,电热不良导体,如闪锌矿(ZnS)和辰砂(HgS)。
向金属键过渡其物性为:金属光泽,不透明,条痕为黑色,具有典型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如方铅矿(PbS)和黄铜矿(CuFeS2)三.成因特点该硫化物溶解度小,容易析出,形成独立的矿化物。
其形成的条件1.在岩浆作用中形成的硫化物为Fe、Ni、Cu以及Pt 族元素的硫化物,其中以产于基性侵入体中者最有价值。
本类其他硫化物在高温时易分解或挥发,很少直接形成于岩浆作用中。
2.工业上需要的Mo、Zn、Cu、Hg、Ag、Co、Sb、Pb、As以及铁的硫化物主要来自各种热液矿床和矽卡岩作用热液期矿床。
因为在热液阶段,岩浆中排除的H2S大量进入到热液中,同时各种金属阳离子也富集于热液中,各种硫化物纷纷析出。
3.在外生作用下,本类绝大多数容易氧化形成含氧盐或氢氧化物,只有在还原的条件下才能生成各种硫化物。
如煤系中的黄铁矿Fe2S,炭质页岩中的MoS2等第二节单硫化物2-1 辉铜矿族辉铜矿 Cu2S化学组成:混入物常有银。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
形态: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表面常有黑色蜻(金旁)色,不透明,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能用小刀刻划,刻痕光亮。
成因产状:热液作用后期在富铜贫硫的条件下形成,与斑铜矿共生。
风化作用中形成的硫酸铜溶液下渗到地下与原生硫化物反应生成次生辉铜矿(烟灰状或致密状),共生矿物有铜蓝CuS和斑铜矿Cu5FeS4等。
上述作用能使含铜低的矿富集在一起,形成规模巨大的铜矿。
沉积作用在还原的条件下形成铜的沉积分带,外围即盆地边缘辉铜矿,黄铜矿CuFeS2和黄铁矿FeS2,有时经后期变质改造,能形成规模巨大的沉积成因的铜矿。
鉴定特征:风化表面的绿色孔雀石为主要鉴定特征。
用途:含铜量高,受欢迎。
斑铜矿Cu5FeS4化学组成:成分中常常含有黄铜矿,辉铜矿等包裹体。
晶体结构:四方晶系。
形态:常成致密状或不规则粒状。
物理性质:新鲜面古铜色,很快复上深蓝色,也叫紫铜矿,不透明,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性脆,无解理,具有导电性。
成因产状:在热液型和接触交代型铜矿中常与黄铜矿物共生;在次生富集形成的斑铜矿,成因与辉铜矿相似,但不稳定,可进一步生成辉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褐铁矿等。
鉴定特征:深蓝紫蜻(金旁)色以及刻出的新鲜面的古铜色为鉴定特征。
用途:为重要的铜矿物。
方铅矿PbS化学组成:常含有Ag、Bi杂质,当温度下降后,以硫铋银矿作为包裹体存在于方铅矿中。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八面体和立方体,呈粒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铅灰色,不透明,条痕亮黑色,金属光泽,微具延展性,解理平行立方体100面,具有导电性。
成因产状:分布最广的铅矿物,主要形成于热液作用,与闪锌矿密切共生,其他共生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萤石,石英等。
鉴定特征:铅灰色,立方体能完全解理,解理面有明亮的光泽和比重大特征。
用途:最重要的铅矿石,含银多时,可综合利用。
闪锌矿:ZnS化学组成:经常有铁的类质同象方式进入晶格中,不是完全类质同象,闪锌矿形成的温度越高铁的含量越低,质量分数最高为26%。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晶体结构中S2-作立方最紧密堆积,锌离子位于半数四面体空隙中,配位数为4。
形态:呈四面体状,呈粒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颜色变化很大,从很浅的黄褐色到铁黑色,半透明至几乎不透明,条痕白色到褐色,金刚光泽到半金属光泽,不导电。
成因产状:主要形成于热液作用中,常与方铅矿紧密共生。
易风化形成可溶性的硫酸锌,流失后再形成菱锌矿ZnCO3等次生含锌矿。
在沉积作用中聚集在碳酸盐中的锌和铅能形成大量的铅锌矿床。
鉴定特征:多组解理,解理面金刚光泽,条痕色比颜色浅等特征。
用途:提取锌的唯一来源。
其类质同象中的主要元素铅锌比其他同一矿床高。
黄铜矿:CuFeS2化学组成:常含银金锌等杂质。
晶体结构:四方晶系,其结构与闪锌矿相似。
形态:四方面体,呈致密状和颗粒状。
物理性质: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红褐等色,不透明,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无解理,具导电性。
成因产状:在岩浆岩作用中,黄铜矿于磁黄铜矿、镍黄铁矿共生于基性或超基性岩石中,在热液矽卡岩作用下,外生作用中,见于沉积岩含铜砂岩中。
鉴定特征:以其较深的铜黄色、硬度、以及铜的焰色反应。
用途:分布广泛。
2-5 磁黄铁矿族磁黄铁矿:Fe1-x S化学组成:类质同象杂质主要有镍和钴,。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
形态:晶体呈板状,通常呈致密状或块状产出。
物理性质:古铜色,表面常有褐色青色,不透明,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无解理,有磁性。
成因产状:分布于各种内生矿床和岩石中,在基性和超基性岩石中,磁黄铁矿往往与黄铜矿和镍铁矿共生,有时可形成重要的铜镍矿。
在矽卡岩热液作用中也能生成。
鉴定特征:以其较深的铜黄色、磁性、在单硫化物中较高的硬度来鉴定。
用途:较富集时可做硫酸原料。
2-6 辰砂族辰砂:HgS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Se。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单晶常呈菱面体。
形态:集合体呈粒状,有时呈致密块状或被膜状。
物理性质:红色表面呈铅灰色,半透明,条痕红色,金刚光泽,性脆,不导电,化学性质稳定。
成因产状:只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鉴定特征:红色,半透明,条痕红色来鉴定。
用途:几乎时汞的唯一来源。
2-7 雄黄雌黄族雄黄:AsS或As4S4(雌黄:As2S3)晶体结构:单斜晶系,分子晶格。
形态:集合体一般呈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桔红色,半透明,条痕桔黄色(鲜黄色),金刚光泽,断口呈松脂光泽。
成因产状:只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或火山热液矿床。
鉴定特征:条痕桔黄色,半透明鉴定。
用途:制造砷化物的来源。
2-8 辉锑矿族辉锑矿:Sb2S3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As、Pb、Ag、Cu、Fe杂质。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有明显的纵纹,集合体呈明显的放射状。
形态:集合体呈粒状,有时呈致密块状或被膜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不透明,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性脆。
成因产状:分布最广的锑矿物,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脉中,与石英和方解石共生。
风化后常氧化为黄褐的氧化物,如Sb2O3,常常保持有辉锑矿的柱状外貌,形成假象。
鉴定特征:铅灰,柱面具有明显的纵纹色来鉴定。
用途:为炼锑的最主要矿物。
辉铋矿:Bi2S3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Sb、Pb、Ag、Cu、Se杂质。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或针状,柱面具有明显的纵纹,集合体呈明显的放射状。
形态:集合体呈粒状,有时呈致密块状或被膜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不透明,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性脆。
成因产状:主要产于中-低温热液矿脉中。
风化后常氧化为黄褐的氧化物,如Si2O3,常常保持有辉铋矿的柱状外貌,形成假象。
鉴定特征:铅灰,柱面具有明显的纵纹色来鉴定。
用途:为铋的最主要矿物。
2-9 辉钼矿族辉锑矿:MoS2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Se、Re杂质。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晶体结构中两层S2-夹一层Mo4+离子形成牢固的层,层与层间以分子键相结合。
形态:集合体呈六方板状,片状和细小鳞片状。
物理性质:铅灰色,不透明,条痕黑亮灰色,金属光泽,薄片具有挠性,有滑感,污手,比重5,导电很弱。
成因产状:分布最广的钼矿物,主要产于高-中温热液矿脉中,在含钨、锡的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常呈较大的晶片,与锡石、黑钨矿、绿柱石、石英共生;在斑岩钼矿中,辉钼矿常呈散状或细脉状分布于小侵入体的边缘,与黄铜矿等共生,在矽卡岩中也有辉钼矿产出。
在外生作用中,MoS2可呈黑色粉末状或胶体形式,产于黑色页岩中。
在地表风化后,辉钼矿常变为黄色粉末状的钼华MoO3 。
鉴定特征:铅灰色,金属光泽、低硬度、片状晶形和其解理等为主要鉴定特征。
其研细的粉末条痕为黄绿色。
用途:为炼钼的最主要矿物。
对硫化物2-10 辉钼矿族黄铁矿:FeS2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Se、Co、Ni杂质。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晶形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
集合体呈致密,粒状,常在沉积岩中以结核形式出现。
物理性质:浅黄铜色,不透明,条痕黑亮灰色,金属光泽,导电很弱。
成因产状:分布最广的硫化物。
广泛零星分布各类岩浆岩中,在热液作用中分布最广,常形成规模巨大的矿床。
在外生环境下,常形成于还原条件下,在含煤地层和黑色页岩,石灰岩,砂岩等均可见其结核,透镜体和薄层。
在地表易风化为褐铁矿。
鉴定特征:特有的晶形,晶面的条纹,颜色和硬度来识别。
用途: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不能炼铁。
白铁矿:FeS2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Se、Co、Ni杂质。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晶形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
集合体呈致密,粒状,常在沉积岩中以结核形式出现。
物理性质:浅黄铜色,不透明,条痕黑亮灰色,金属光泽,导电很弱。
成因产状:分布最广的硫化物。
广泛零星分布各类岩浆岩中,在热液作用中分布最广,常形成规模巨大的矿床。
在外生环境下,常形成于还原条件下,在含煤地层和黑色页岩,石灰岩,砂岩等均可见其结核,透镜体和薄层。
在地表易风化为褐铁矿。
鉴定特征:特有的晶形,晶面的条纹,颜色和硬度来识别。
用途: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不能炼铁。
2-11 辉砷钴矿-毒砂族毒砂:FeAsS化学组成:有时含少量的Se、Co杂质。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
形态:集合体呈致密,粒状。
物理性质:银白色,不透明,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
成因产状:形成于热液特别是高温热液阶段。
鉴定特征:柱状晶形、银白色、高硬度为特征,燃烧有刺鼻的蒜臭味。
用途:主要制造砷化物。
含硫盐2-11 黝铜矿族黝铜矿:Cu12Sb4S13化学组成:As和Sb能发生类质同象,Ag、Zn、Fe、Hg代替Cu,Bi代替Sb、As。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
物理性质:铜灰色,不透明,条痕灰黑色,也呈暗红褐色,无解理,性脆,断口常不光滑,金属光泽,具有弱导电性。
成因产状:形成于热液阶段。
鉴定特征:钢灰色,断口不光滑,性脆等识别。
用途:为次要铜矿石物。
第四大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刚玉族刚玉:Al2O3属于惰性气体离子,赤铁矿属于过渡性,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