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发展史

合集下载

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

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

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设计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西方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本文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设计潮流,探讨西方设计发展的基本过程。

1. 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起点。

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充满了对人体比例和对称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建筑物的立面、雕塑作品的姿态和表情上。

罗马帝国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建筑技术和公共设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时期的设计注重对称、均衡和秩序,为后来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师们追求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复兴和再创造,他们研究古代文献和遗迹,运用古典美学原则进行设计创作。

在建筑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建筑理论和方法,如比例法则和透视法,使建筑物更加精确和逼真。

在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雕塑家们以人体为中心,探索人体的比例和结构,使艺术作品更加真实和立体。

3.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建筑方面,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师们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钢铁和玻璃,使建筑物更加高大和坚固。

在工业设计方面,设计师们开始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生产效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使产品更加实用和经济。

4.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简洁和实用性,摒弃了华丽和装饰性。

在建筑方面,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原则,追求简洁和纯粹的建筑形式,如勒·柯布西耶的国际风格和密斯·凡·德罗的玻璃建筑。

在工业设计方面,现代主义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功能和人机交互,提出了“形式跟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如包豪斯设计学派的作品。

5. 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时期是西方设计发展的新兴阶段。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世界平面设计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以下是对世界平面设计历史发展的简要概述:
1. 印刷术的出现:15世纪的印刷术的发明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设计师开始使用印刷技术来制作书籍、海报和宣传册等。

2. 艺术与工艺运动:在19世纪末,艺术与工艺运动在欧洲兴起。

这一运动强调设计与手工艺的结合,追求精细的手工制作和艺术性的设计。

这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它从简单的信息传达转向更加注重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3. 包豪斯学派:20世纪初,在德国魏玛成立的包豪斯艺术学校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工业化生产。

他们的设计作品采用了几何形状、纯粹的色彩和简洁的排版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瑞士国际风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平面设计师们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为“国际风格”的设计风格。

国际风格的特点是简洁、直接、功能性强。

他们使用了大量的负空间、规则的网格系统和简洁的排版风格,使信息传达更加清晰和直接。

5. 数字时代的平面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也进入
了数字时代。

设计师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创建和编辑图形和图像,使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风格和趋势,如扁平化设计、响应式设计和动态图形等。

总的来说,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不同的影响和转变。

从印刷术的发明到现代数字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风格名称
一。

维多利亚风格
时间:1837-1901年(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二。

“工艺美术运动”设计风格
设计者: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马克默多.威伯,琼斯罗塞蒂
特点:
1.强调手工业,明确反对机械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各种古典的、复古主义装饰风格。

3.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___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三。

新艺术运动风格
时间: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设计者:
1.格拉普斯风格(英国):艾克多.基马、艾米勒.加雷、
麦金托什。

2.“维也纳分离学派”设计风格:克和姆特、瓦格尔、霍夫斯、卢斯、范德维尔德、艾克曼.贝伦斯。

3.比利时新艺术风格:维克多.霍尔泰、亨利.范.德.费尔德、.汉森。

4.德国的青年风格:彼得.贝伦斯、蒙德里安、里特维尔、范.杜斯伯格、埃尔.李西斯基、弗拉基术尔.培特。

四。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国际风格)
时间:1880-1940年
设计者:
1.新建筑风格(芝加哥学派):弗兰克.莱特、沙利文。

2.荷兰“风格派”:彼得.贝伦斯、勒.柯布西那、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

3.俄国构成主义:瓦尔德、埃尔.李西斯基。

4.___风格(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蒙德里安、
里特维尔、范.杜斯伯格、埃尔.李西斯基、弗拉基术尔.培特。

5.法国装饰艺术风格、美国装饰艺术风格、英国的装饰艺术风格、美国流线型风格(流线型设计风格)、功能主义风格(美国)、德国的新功能主义风格。

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以下是中国设计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点:
1.古代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方面。

例如,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唐代的丝绸和瓷器等都是中国古代设计的杰出代表。

此外,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也非常独特,如故宫、天坛、长城等。

2.近代设计:20 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开始受到现代
主义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设计师开始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设计中。

3.现代设计: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设
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设计师开始注重创新和个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总的来说,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特点。

在现代,中国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全球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力量,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设计史的发展历程

设计史的发展历程

设计史的发展历程设计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开始创造和设计物品的时期。

以下是设计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1. 史前时期(公元前3000年之前):人类开始制作和设计基本的工具、器皿以及住房。

原始设计主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

2. 古代设计(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中的设计突显出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雕塑、陶瓷等领域的设计开始注重美学和象征意义。

3. 中世纪设计(公元476年-1450年):这个时期的设计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宗教和建筑的设计成为主要方向。

哥特式建筑的执政期间,建筑师开始设计各种拱顶、教堂和修道院。

4.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16世纪末):这个时期的设计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启发,人文主义思想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艺术家、建筑师和雕塑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以其优秀的作品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生产带来了新的设计需求。

机械和生产流程的设计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受到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一些设计师开始注重手工艺和细节。

6. 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实用性。

包括包豪斯学派在内的一些设计学校,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设计师,如鲁道夫·斯滕格尔、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7. 后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中叶至今):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个性、多样性和非线性。

设计师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和文化背景对设计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设计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

以上是设计史的一些重要阶段和里程碑,设计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设计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各种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到图形设计、时尚设计等。

以下是现代设计史的一些主要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时间轴,涵盖了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关键时刻:1880-1910年代:艺术和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80年代至1910年代初,艺术和工艺运动崛起,强调手工制作、质量和艺术性,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9年:包豪斯学派成立* 德国包豪斯学派(Bauhaus)成立,提倡合理的工业制造与艺术的结合,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盛行,注重功能性、简约、材料的真实性,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1940-1950年代:工业设计的崛起* 1940年代至195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崭露头角,设计师注重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1950-1960年代:世界性设计运动*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世界各地的设计运动兴起,如意大利的设计重生运动(Renaissance of Italian Design)和日本的和风现代设计。

1960-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设计师开始挑战现代主义的规范,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980年代:数字革命和计算机设计* 1980年代,数字革命催生了计算机设计的兴起,图形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逐渐成为主流。

1990年代至今:全球化和可持续设计* 1990年代至今,设计界面临全球化挑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设计理念逐渐兴起。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和科技创新*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如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对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时间轴提供了设计史中一些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概览,然而,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中外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
格罗佩斯的上述思想、主张和愿望,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 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诞生。
Page 28
(1)魏玛时期(1919年—1925年4月):艰难的 创业时期。

1919年4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在魏玛开学,35岁的沃尔特·格罗佩斯
(Walter Gropius)担任校长。学校地址就在亨利·凡·德·威尔德1902年建立 的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原址,并接收了原来的资产和部分教师,从此开始了包豪斯
艰难而辉煌的发展里程。
包豪斯成立之初,在格罗佩斯主持下,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 任教,使当时流行的艺术思潮,特别是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
影响。
Page 29
Page 30
1923年夏季包豪斯学院举办了第一次展 览会“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展示了 办学短短四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许多 展品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优良的材质 和巧妙的技术及颇具标准化设计特征, 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引来了50余家 来自欧洲各国的工厂、商店前来订购产 品。
穆特修斯在深入了解英国等欧洲国家和德国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地指出,当今的机 器制品是“按照时代的经济性质制造出来的”,那就只有尊重这一现实,才能找到新的语言 风格,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机器风格’,那是一种“由实用性和简洁性而来的干干净净的优 美和雅致”,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完全不同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代的新时代的审美 观脱颖而出,工业时代所特有的理性主义的新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Page 18
在1908年工业联盟第一届年会上提出宣言: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
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第一讲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本讲主要内容: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设计发展史考点、答案填空题:1、陶器设计中最具科学设计原理的无疑是尖底瓶的创造,尖底瓶利用(水葫芦)的原理,中间大、两端小。

2、(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

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结束了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

3、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

4、西周时期,奴隶制“礼制”渐衰,取代商代“(酒器组合)”,以注重“(食器组合)”为主。

5、春秋时期,正值“礼崩乐坏”之时,青铜器逐渐失去祭器和礼器的特征,向日用生活器物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种(钟鸣鼎食)的组合。

6、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工艺美术进入了真正的(瓷器)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遍及江南的制瓷业迅速发展壮大,以(青瓷)为主自成体系。

7、唐代的制瓷工艺,北方、南方各具特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新特点。

唐代是(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全盛时期。

8、元代染织工艺有了很大发展,其中以织金锦最具特色。

织金锦又称纳石失,由金线、纹纬、地纬三种纬线组成。

9、明清的染织工艺水平显著,并有了“四大名秀”,即:(蜀绣)、(苏绣)、(粤绣)和湘绣。

(明清)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辉煌时期。

(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和唐宋之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也是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作了历史性的总结。

10、(明末清初)的(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

11、(陶瓶)是古希腊最具特色的器皿,分成(黑绘)、(红绘)、(白描)三种着色。

12、罗马时一个具有高度(自觉性)、(纪律性)、(务实精神)的时期,强调(以理性的精神)看待生活与艺术,提倡“(实用)”,尤其以(金属工艺)、(玻璃工艺)最为杰出。

13、(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了中世纪设计艺术的最高成就。

14、由建筑大师(勃鲁涅列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大教堂标志着文艺复兴在建筑领域的开端。

15、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形式追随功能),在1869年由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来的。

16、古罗马时代就由(维特鲁威)提出建筑基本要求:(坚固)、(实用)、(美观)。

17、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是作家(约翰·拉斯金)。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设计家、诗人、社会主义者(威廉·莫里斯)。

18、(1888 )年,在(莫里斯)的倡导下成立了“(工艺美术协会)”是工艺美术运动达到高潮。

19、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在风格和理念上与法国较相似,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亨利·凡·德·威尔德)。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产生了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21、“(形式追随功能)”在1896年由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来的。

22、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洛斯)的理论十分引人注目,成为欧洲文化中(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先驱之一。

23、德国产业同盟成立于(1907 )年。

24、(彼得·贝伦斯)是联盟最为著名的设计师,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成为当时德国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25、(格罗皮乌斯)积极倡导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26、(米斯)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大师之一。

其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立场与原则。

27、古代日本的设计艺术有着极强的(包容性)与(加工性)。

28、德国一直是工业设计的一面旗帜,从上世纪包豪斯时代起“(为大众而设计)”就成了主流设计评价理念和精神标准。

29、高迪是(西班牙)的建筑师设计了(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

30、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是(现代设计)。

31、后现代设计源由(美国)32、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是(法国)。

名词解释:1、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以其彩绘饰纹的神奇独创取胜,主要有“鱼纹”、“人面鱼纹”、“凤鸟纹”、“舞蹈纹”等。

2、明式家具——在继承宋代框架结构和明代高超工艺水平的基础上,明式家具创造了新的款式和新的造型,加之辅助构件上的点缀雕饰,显露出简练质朴、刚柔相济、线条雄健流畅等特点。

明式家具讲究用料,多为紫檀、花梨等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

家具设计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地结合,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成为世界家具设计史上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家具典范。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象地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

尖尖的拱门,飞券结构,有棱筋的穹隆顶,高耸的尖塔,突破了仿罗马式建筑沉重的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

在着力强调建筑物的垂直因素的同时,形成了一种高拔、挺直的建筑形式。

哥特式建筑在装饰设计上也十分讲究。

设计家们创造了镶嵌彩色玻璃窗画,其基本色调为蓝、红、紫三色。

单纯的轮廓与彩色玻璃的结合,使教堂内部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色彩缤纷的神秘气氛。

4、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期的一场设计运动,旨在试图通过完全否定机器生产,来恢复艺术和手工艺之间的联系,以解决当时艺术设计中存在的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建立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

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是约翰·拉斯金,他号召艺术家参与“小艺术”(建筑与工艺)的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莫里斯,他受约翰·拉斯金的影响,推崇中世纪哥特式风格,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工艺美术运动作为现代设计艺术观念的先导,固然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不可避免有着历史局限性,没有找到真正适合工业化的设计道路。

5、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产生了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在法国开始以来,迅速蔓延到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内维亚国家、中欧各国等,也越过大西洋影响美国,其历时之久,影响范围之广式空前的。

这场运动在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然相似,但所体现的风格却个不相同。

新艺术运动因为同样漠视机械生产,因而与工艺美术运功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无法真正构造器工业文明条件下的技术与艺术、手工艺与机器生产之间联系的桥梁。

其实质是探索产品设计装饰风格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形式的革新上。

6、彼得·贝伦斯——是德国工业联盟最为著名的设计师,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成为德国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来逐渐转向工业设计,推崇功能主义设计风格。

1907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使公司树立统一、鲜明的企业形象。

他的设计理念还影响了对现代设计起关键作用的三巨头: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

7、国际风格——包豪斯关闭以后,教员和学生很多人移民美国。

包括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纳吉等人,他们影响了美国的设计教育界,把欧洲现代主义风格传播到了美国。

这种战后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风格,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60——70年代发展到顶峰,影响了全世界。

战后国际主义与战前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该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

具有形式简单、反对装饰、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的特点。

简答题:1、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出现的设计风格此时期艺术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5——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设计上表现为强烈的庄严、含蓄、均衡的古典主义倾向;17世纪是巴洛克的时代,设计风格更多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富有装饰性运动感,代表宫廷富贵奢华的风格。

18世纪则是洛可可风格大行其事,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艺术设计的主要特征。

2、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工业革命不仅把人们从自然经济设计带入了新型的工业社会,同时也造成了欧美国家的一次次资产阶级革命,从而也使得整个西方的意思形态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伴随着机器大生产道题手工业,以手工制作为主的传统手工业设计逐渐被以机器大生产的现代工业设计所取代。

1 首先,机器工业的产品生产方式,必然使得设计与制作活动相脱离。

2 其次,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消亡,市场经济的迅速成长,激烈的自由竞争使得城市工商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

3 艺术与技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艺术家们则沉迷于自己的象牙塔,不屑从事日用品的设计工作,而工厂体系中的设计者、制作者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与艺术素养。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也全面暴露出产品设计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

展出的工业品被饰以不伦不类的复古风格的装饰,大都是一种用繁琐雕琢与极不和谐的装饰来掩盖低劣粗糙的产品。

当新古典主义衰退以后,欧洲竟然无力形成一种设计主导风格,不得不借助历史传统,表现为设计形式上“折中主义”的盛行。

3、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点:一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及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

二它们都是对当时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

三都希望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平衡。

四都受到印象派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影响。

4、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不同点:一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是在追求自然形式上,新艺术运动不像工艺美术运动那样从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中寻找灵感,而完全摆脱了任何历史样式,走向了纯粹的自然主义装饰之路,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形式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造型。

二在艺术内涵上,新艺术运动设计家们注重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所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以一种抛弃传统的姿态出现,这与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返回中世纪的复古主义回归是不同的。

三二者虽都有“回归自然”的主张,但实质不同,威廉·莫里斯所主张的是要回归中世纪那中工匠们集技术与艺术与一身的自然状态。

5、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经历是怎样的过程?(是一个沉重、剧烈的震荡与波动的过程。

)第一阶段1760—1850年,在这时期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变革面前裹足不前,不知所措,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第二阶段1850—1914年,这是一个力图挽救危局,探索现代设计发展新路的阶段,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几个重要时期。

6、约翰·拉斯金的设计思想:(1)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相关性。

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而设计称为“小艺术”。

(2)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

(3)主张以自然式代替当时的复古主义装饰样式。

(4)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认为工业化和批量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7、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1)强调设计的民主主义色彩,认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2)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