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孩子又爱又怕的好老师

合集下载

如何让孩子喜欢班上教师

如何让孩子喜欢班上教师

如何让孩子喜欢班上教师曾遇见这样一对母女,妈妈拉着女儿的手硬往幼儿园里拽,焦急而又不解地说:“我就是不明白,有什么让你这么可怕不愿上幼儿园!”女儿泪眼汪汪用劲往后蹭,几乎是恳求的对妈妈说:“妈妈,我怕老师,我要和你在一起……”说实在的,孩子入园的恐惊和焦虑很大程度存在于对老师的畏惧。

分析一下有两方面缘由:一方面,3岁左右的孩子对亲近的家人有很强的依靠,上了幼儿园后,面对的老师是生疏的,因此,他们会产生惶恐、担忧的的心理。

另一方面,有些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拿幼儿园和老师来恐吓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很严峻,从而产生抵触、恐惊心理。

当父母预备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就应当有一种乐观的心理预备,向老师靠拢,让您的孩子宠爱班上的老师。

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你再不听话,就把你交给幼儿园老师,让老师来整理你!”“再不吃饭,让老师打你**股,”“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把你关起来”。

诸如此类的话,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惊,产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

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可以让孩子主动和老师接触,使孩子在入园前就能熟识老师。

让孩子看一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活动的情景。

老师亲切和气的态度,孩子们欢快的玩耍,能关怀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而产生想要接近老师的愿望。

入园第一天您可以让老师抱一抱,亲一亲你的孩子,让孩子对老师更加亲近,觉得老师跟您一样。

入园初期,您应尽量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多沟通,并进行表扬式的行为论价,让孩子感觉:老师就像家里人或四周的亲朋好友。

当您在家听到孩子说“妈妈(爸爸)说的和老师说的不一样”时,您不要给孩子以否定。

您应尽量多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全都,树立老师在孩子中的威信。

当您的孩子入园后突然消逝对老师的惧怕心理而拒绝入园,您要主动与老师接触,探求缘由,或者与孩子谈谈,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把与孩子沟通的状况主动告知老师,让老师对您孩子的想法有所了解,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孩子会觉得老师并不是如他(她)想象的那样可怕,老师不仅像朋友一样了解我,还像妈妈一样给我关怀,这样孩子对老师的恐惊会慢慢消逝,对老师产生信任而情愿亲近老师,宠爱上老师。

启蒙教育做的好的老师

启蒙教育做的好的老师

启蒙教育做的好的老师启蒙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算是做得好的呢?在我看来,一个好的启蒙教育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一个好的启蒙教育老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他们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有着深厚的造诣,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引导。

此外,他们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启蒙教育。

其次,一个好的启蒙教育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

孩子们在启蒙教育阶段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而一个善于与孩子沟通、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老师会更容易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

他们需要能够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问题,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启蒙教育。

另外,一个好的启蒙教育老师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孩子们的成长需求。

他们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一个好的启蒙教育老师还需要具备责任心和爱心。

他们需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来对待,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认真负责,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需要能够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人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一个好的启蒙教育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以及责任心和爱心。

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老师,才能够为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做得好,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成为这样的好老师,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教师的爱在细节里

教师的爱在细节里

教师的爱在细节里——杨彬总结我的班务管理中,只用两个字来形容即可,那便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我们都没有认真去领悟落实细节教育。

在我理解来看,一个老师要做到细节教育,光有形那不行!那只会是教育的功利,会传递给孩子们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反而会引发孩子们的反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细节教育最重要的在于“魂”!它的魂是什么呢?就是爱。

爱孩子是那种深入骨髓、触及灵魂的爱。

如果没有对孩子们爱的深层,那么一切就将不负存在。

时时事事爱着我的孩子们,以至于他们对我现在是又爱又怕。

怕我是因为我对他们要求严格,爱我是因为我更在乎孩子们的每一个小细节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是很爱他们的。

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前,我都会跟我的孩子们准备好硬糖,是因为他们体质还很差而且还有很多孩子都有低血糖,站不了太长时间。

每次,我在操场发糖的时候,孩子们脸上幸福的笑容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还记得10月22日那天,发生了震感较强的地震,当时我在办公室撒腿就跑到了班上,据后来杨雪老师反映,当时孩子们包括她都很慌张,眼里写满了害怕与迷茫,后来我急匆匆的跑到班上,孩子们就有了依靠,她说,那时的我身上都散发着光芒。

我就记得,我赶紧到教室里去,如果在大一点,就让孩子们及时躲避。

不过,到教室后,震感没有了,我先赶紧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在紧接着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及时对孩子们进行地震防范知识讲解。

我的孩子们的脸上又洋溢起了那种幸福的笑容。

我就是一个在乎细节的人,也是一个及其敏感的人,这也就决定了我在对待我的每一个孩子们的时候那种较真,那种严格,那种慈母严父般的爱与关怀。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喜不喜欢你可以从他看你的眼神中看出来的。

那么我们怎么忘记了孩子也可以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出来对他是否有爱与关怀。

所以,把爱揉进每一个教育孩子的细节中。

启蒙教育不辛苦的老师

启蒙教育不辛苦的老师

启蒙教育不辛苦的老师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作为老师,尤其是启蒙教育老师,更是肩负着培养未来的重任。

然而,有些老师却能让启蒙教育变得不那么辛苦,他们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爱心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成为一位不辛苦的启蒙教育老师吧。

首先,要成为一位不辛苦的启蒙教育老师,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给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和束缚,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愿意倾听老师的教诲,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其次,不辛苦的启蒙教育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灌输知识。

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让他们死记硬背知识点。

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实践来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

另外,一位不辛苦的启蒙教育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

老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品格和情感,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最后,一位不辛苦的启蒙教育老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老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老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未来,让启蒙教育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总而言之,成为一位不辛苦的启蒙教育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以爱心对待学生,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品格和情感,并不断提升自己,就一定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让启蒙教育变得不那么辛苦。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以此为目标,为孩子们的未来播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一项挑战性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帮助您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1.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的规则,并且要坚持执行。

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友好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相互尊重、互助合作。

确保课堂秩序井然和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前来上课。

2.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理解能力。

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目标,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材料,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从课堂上获益。

3.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应被视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

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和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提供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尽量提供实际案例、实验和项目等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提供给他们反馈和指导。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作为老师,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及时提供积极的反馈,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受到重视。

7.不断提升自我:作为老师,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通过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接受度。

总之,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需要提供实践机会,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才能够真正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有关如何让小朋友既喜欢你又怕你

有关如何让小朋友既喜欢你又怕你

相关怎样让小朋友既喜爱你又怕你
怎样让小朋友既喜爱你又怕你?
好的老师是让孩子又爱又怕的,假如孩子不爱你,他会不
喜爱来学校,假如孩子不怕你,他会不听你的话,因此做到让孩子又爱又怕实际上是很难的。

我个人以为,你能够在玩的时候和他们一同疯,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们同样,从内心喜爱你,有了爱才有了教育。

可是当你告诉他们此刻不玩了,要听话,我们上课了,这个时候孩子一定听话,假如个别孩子不听话,能够用些方法,比方把小粘贴给奖赏给一些比较听话的孩子,在我们班,会选几个组长,让孩子有领导意识,表现不好就换其余的小朋友,这样,小朋友就会有兴趣。

关于特别调皮的孩子。

老师就要拿卖力度来,假如哪一件事做的不对,必定要狠狠的责备他,直道让他知音认可错误,让他自己说哪里错了,这样他就会在内心对你产生一种恐惧,常常次日都不喜爱来学校,即便来也是哭着来的,这时候你
在给他个甜枣说,老师不是不喜爱你,老师喜爱你,不过老师不喜爱俏皮不听话的孩子,你是好孩子,此后要听老师的话,好吗?而后和他拉钩钩。

这样他内心也遇到知足了,下次在淘气的时候就会收敛一点。

1 / 1。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会做得更好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会做得更好

大学生教育实习报告一、常规管理方面。

由于高一新生刚从初中升上来,而且一部分是从农村来的,环境发生变化并且容易将以前的坏习惯带到新学校,为引导学生适应环境,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需要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

因此,再指导班主任潘老师的建议下我,我收集班委会和全体同学的意见后,经多次修改,制定了班级量化考核和加减分细则,使班级管理有了明确依据,做到了奖惩分明。

二、班级建设方面。

我们注重集体主义思想的树立和班干部的培养。

从一开学,我就比较注意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思想,让他们意识到人人都是班级体的人,班荣我荣,班损我耻,从而使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班级建设与管理中。

同时建立了班委会,并对班干部进行管理与指导、注重培养得力的助手,使一些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发挥了作用。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

回顾和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学生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

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个班主任又怎样使自已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呢?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有这样一个认识,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的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下面谈谈自己切合学生心理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本人在实习班级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 、奖惩适当。

我知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个课余诚恳的交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你爱的奉献会得到爱的回报,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学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师的爱的学生,绝对孺子可教也。

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1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紧张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

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

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

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生活中习得英语,双语学前班的环境让孩子们时刻能够接触到英文,能将课上所学到的英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班级生活中,早晚我会主动用英文问候;在课间的时候我提醒他们入厕喝水。

在午饭时间我会向他们介绍每天的食物名称。

在打扫卫生时我会说。

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会及时地出现。

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中学会了用英文交流,现在孩子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说英文变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

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

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

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孩子又爱又怕的好老师
最近在南京进行“高级育婴师”考试,遇到几位刚从事早教工作的年轻老师,与他们交谈中,深深地感受到困扰他们的问题和存在他们面前的压力。

其实从对幼儿早期教育的懵懂到对早教工作的游刃有余,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探索、学习,成长。

有人找到捷径,进步很快;有人一直迷茫,业绩萎靡,甚至还有的老师遇到困难、挫折后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成长总需要代价,不过我仍然希望年轻老师为成长付出的代价尽量少一点,刘丽丽教授于是请我帮忙给那些年轻老师做了个讲座: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孩子又爱又怕的好老师?下面是具体讲座内容希望给年轻老师以帮助,也希望多提出宝贵意见。

幼儿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

所以对幼儿施教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作为老师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开心一起欢笑。

如果作为老师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都不愿来了。

还有平时要
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在加上激将法,一试一个准。

比如:“我们一起来比赛跳舞好不好,看谁跳得好看,老师会跳,你们会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得第一名!”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生性好动、贪玩,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才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否则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结合教学内容,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等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故事“不爱刷牙的小狮子”、童谣“穿裤子”等等即能加强孩子的生活技能,又让他们不厌其烦、屡试屡爽。

再次,做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极大的忍耐力,要有足够的耐心,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这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很乖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

常常让老师升起一股又一股的无名火。

可是这时作为老师又是不能发脾气的,最多也只能故意板着脸用粗粗的嗓音说“你再不听话,老师真的生气了,要罚你坐思考椅了,你看老师生气了!”这时一定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做才是对的。

不过千万别忘了,在孩子承认了错误,并予以改正的同时,老师一定要投以微笑。

这样,在孩子的眼里,你才是一个很好很可爱的老师。

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老师天天有笑脸,就是好老师,他们就会给你一个
最温馨的回报:喜欢你!爱你!当老师的,成天板着个面孔,孩子们都不愿接近你,自然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不是个好老师。

最后,你就要发挥你的所有魅力,利用你的所有聪明智慧,调动你的所有体能耐力,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总之,从事幼儿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成了孩子们的好伙伴、好朋友,还怕他们不喜欢你们吗?!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