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试验的研究
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的麻醉体会

指令 。本文 旨在研究两种 麻醉 唤醒方 法用 于脊柱侧 弯矫形 术
对唤醒试验的影响 。 1 资料 与 方 法
类药物 的作用 j从而使得 因为阿片药 物残 留而苏醒延迟 的病 ,
人提前苏醒 。但是 由于使用纳洛酮催醒后 , 患儿可 由于痛觉突 然恢 复而 引起交感反射 , 出现血压 升高 、 动过速 、 水肿和心 心 肺 律失 常 , 由此产生躁动不 合作 , 易导 致脊髓 损伤 的严 重意 外情
右, B组平均 5mn i左右。A组唤醒后有 2 例躁动, 5 对术中唤醒有模糊记忆, o 有 例 B组无躁动且无术 中知晓。讨论
西尼用于小儿脊柱侧弯矫 形术的唤醒试验是安全 可行的, 它能将 患儿快速唤醒 , 非常有利 于术 中脊髓功能的检查。
氟马
【 关键词 】 脊 柱侧 穹 ; 唤醒试验 ; 氟马西尼 脊柱侧弯 患儿 由于 椎体 旋转 而形 成剃 刀背 型 胸廓 狭窄 。
0 1 0 2m / g芬太尼 2 k , . ~ . gk , gA组唤醒前 2 i 0mn停止吸入异氟醚及静脉 用药, 并加大氧流量促进异 氟醚排 出, 必要 时给
予少量纳洛酮 02 g 注。B组唤醒前 1 i 停 药, .m 静 0mn 同时静脉给予 氟马西尼 02m , . g观察 两组唤醒后血压、 心率的 变化 , 唤 醒时间与不 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A组唤醒后血压 、 心率的 变化与 B组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A组唤 醒时间平均 1 mn左 5 i
毒性 很 小 , 乎 无 不 良反 应 。 从 理 论 上 推 测 小 剂 量 的 氟 马 西 尼 几
血压改变的 比例 , 以及 苏醒所需 时间 , 有无躁 动 。唤醒 试验 结 束后 , 两组 患儿均用 异丙酚 ( . gk 静注 ) 异氟醚重新 恢 1 5m / g 和 复麻醉 。 12 统 计学分析 : 有数据 以均数 ±标 准差 ( ± s 表 . 所 ) 示, 计数 资料 以 x 2检验 , <00 P .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2例临床效果观察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 2 例 临床效果观察
高春 平
( 内蒙古 鄂尔 多斯市东胜 区妇幼保健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 1 7 0 0 0 )
【 摘 要】 目的 观 察乳腺 癌 改 良根 治术 治疗早期 乳 腺癌 患者 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采 用乳 腺癌 改 良根 治术和 乳腺 癌根 治术 治疗 早期 乳 腺癌 ,比 较 两组住 院时 间、 并发 症情 况、3年 生存 率 、5 年 生存 率 及随访 期 间 的复发率 情 况 。结 果 两组 3年 生存率 、5年 生存 率 和 随访期 间 复发率 比 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P> O . O 5 ) 。 而住 院 时 间、并 发 症 的发 生情 况 , 两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观 察 组住 院时 间明 显 少 于 对照 组 ,并 发症 的 发生率 也 明显 少于对 照 组。结 论 乳 腺癌 改 良根 治术 与乳 腺癌 根 治术 相 当,但是 乳腺癌 改 良根 治术在 住 院 时间和 并 发
参 考邵 忠 明 的相 关 评价 】 ,观 察 两组 患者 平 均 唤醒 时间 ,T . 、 T 、T , 、H R 和MA P ,以综合评价疗 效。
2结 果
氟醚的血/ 气分配系数高于地氟醚和七氟醚等,所以理论认为异氟醚麻
醉 的苏醒时 间要显 著高于丙泊酚麻 醉。临床麻醉 结果也发 现,丙泊酚
O . 0 5 )。详情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 不 同时点H R与MA P g  ̄ 较 删 例数
于唤醒前3 0 m i 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种麻醉方法都有可能会
导致手术 出血量上升 ,对 于这一情 况 ,可待今后 临床研 究人员 的进一 步研究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林冬生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11(33)6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方法将32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患者按手术单
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16例(A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唤醒试
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5),A
组唤醒时MAP和HR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唤醒时间短,唤醒质量高,唤醒试验过程血流动力学平稳,更适合应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中唤醒试验.
【总页数】3页(P734-736)
【作者】林冬生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玉林
市,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2
【相关文献】
1.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 [J], 田国平;崔剑;甯交琳;张铭;鲁开智
2.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 [J], 高航
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J], 孙艳玲;吴五洲;刘菊英;许先成;秦成名
4.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节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临床观察 [J], 周晨亮;李丹凤;邹捍东
5.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试验的应用 [J], 李琪英;闵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麻醉处理

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麻醉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侧凸矫正手术麻醉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50例脊柱侧凸患者,ASA I~II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脊柱侧凸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
所有患者均选择口插单腔气管导管,机控双肺正压通气。
术中监测NIBP、HR、ECG、SpO2、P ET CO2、吸入和呼出麻醉气体浓度(O2、N2O、安氟醚)。
术中脊髓功能监测主要采用唤醒实验,辅助体感诱发电位(SSEP)。
结果5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 h;术中BP、HR平稳;唤醒实验均成功,历时10~30 min。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成功实施唤醒实验,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密切协作配合是确保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脊柱侧凸;唤醒实验;麻醉脊柱侧凸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必要时需手术矫正,以改善和维持姿势,防止脊柱弯曲和肺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
我院自1991年开始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上百例,麻醉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麻醉技术和药物也不断更新、改进。
现将我院近年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0例患儿,年龄2~18岁,体质量10~60 kg,ASAⅠ~Ⅱ级。
其中33例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凸。
所行手术为脊柱侧凸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术38例,并前路松解12例。
术前检查和评估所有患儿除一般术前检查外,常规行胸腰部X片、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
心脏情况应注意有无心脏畸形、右心肌肥厚等。
其中31例患儿血气、心电图、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ASA Ⅰ级,19例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他检查正常,ASA Ⅱ级。
麻醉与监测所有患儿入室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0.02 mg∕kg,10岁以下不配合的患儿肌内注射氯胺酮5~8 mg/kg,待入睡后入室。
开放两路静脉通路,常规监测NIBP、ECG、SPO2、P ET CO2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1 mg/kg,芬太尼1~2 μg/kg,丙泊酚1~2 mg/kg,阿曲库胺0.4~0.5 mg/kg,口插单腔管.麻醉维持:N2O∶O2∶1∶1、0.5%~1.5%氨氟醚吸入,间断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
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的临床研究

中 国社 区 医师 ・ 医学专业 2 1 年 第 2 00 6期 ( 2 第1 卷总 第2 1 )6 5期 7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同时点 M P的比 不 A 较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中唤 醒 即刻 的 其
H MA R、 P均高于 T , 1 见表 1 。
讨 论
22 0 5 40山东莘县 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 要 目的 : 比较 丙 泊 酚静 脉 麻 醉 与 七 氟醚吸入麻 醉在特发 性脊 柱侧 弯矫 正 术 唤醒试验 中的效果 。方法 : 7 将 2例 行 脊
控性和苏醒质量 的优劣 , 唤醒时 间过长会 直接影响手术者对脊髓功能的判断 , 使手 术时间延长 , 而影 响手术效果 。 从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快速 、 短效 的静 脉麻醉药 , 苏醒迅 速而 完全 , 持续静 脉输 注后无蓄积 , 为其他静脉麻 醉药所无法 比 拟 L 。本研究 比较丙 泊 酚和七氟 醚麻醉 1 ] 用于脊柱侧弯手术麻醉 , 比较丙泊酚静脉 麻醉与七氟 醚吸入 麻醉 在特发性 脊柱侧
关键词
术
丙泊酚
七 氟醚
脊 柱侧 弯手
综 上所 述 , 七氟醚和丙泊酚均可用于 脊柱侧 弯矫 正术 麻 醉 , 醉可 控性 无 差 麻 异, 病人清醒快 , 唤醒质量好 , 可有效预防
唤 醒 试验
di1 . 99 j i n 10 —6 4 . 00 o:0 36 /. s . 0 7 s 1x 2 1 .
内源性感 染是难以预防的 , 但加强患者 住 2 夏祥碧, 刘力克, 张倩, 恶性肿瘤医院感 等-
感 的识 染认
:
譬墨
塞 等 毳 譬
,
加 对 重 者 易 原 ‘ 强 危 患 感 发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观察林冬生【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方法将32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患者按手术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16例(A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通过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唤醒试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唤醒时间及唤醒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唤醒时MAP和HR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唤醒时间短,唤醒质量高,唤醒试验过程血流动力学平稳,更适合应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中唤醒试验.【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3页(P734-736)【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作者】林冬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玉林市,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时间长、操作较复杂,术中固定牵拉容易发生脊髓损伤,而能否在手术过程中尽早发现是避免脊髓永久性损伤发生的关键。
术中唤醒试验是一种脊髓功能监测方法,其要点是要求患者在手术中被快速唤醒并按指令主动活动双下肢,从而观察脊髓是否受损。
术中唤醒试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可重复。
本文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内固定术的患者32例,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8~22岁,体质量19~53 kg,脊柱侧弯角度30~115°。
按手术单双号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16例。
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脊柱手术中唤醒的临床观察

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脊柱手术中唤醒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9-09T15:45:27.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单娟[导读] 脊柱手术后易发生脊髓损伤,在脊柱手术中施行唤醒试验可及时有效的诊断出患者是否发生脊髓损伤。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160)【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手术中应用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行唤醒试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6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作用于脊柱手术中的唤醒试验,对唤醒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0例患者唤醒质量满意96.67%,欠佳3.33%;唤醒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脊柱手术中的唤醒试验采取丙泊酚配瑞芬太尼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唤醒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脊柱手术;唤醒【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57-02 脊柱手术后易发生脊髓损伤,在脊柱手术中施行唤醒试验可及时有效的诊断出患者是否发生脊髓损伤[1]。
但采用唤醒试验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引起气栓、固定移位或折断等。
为有效提高行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选择6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在脊柱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配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行唤醒试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32.3±5.3)岁;体质量45~73kg,平均体质量(42.5±6.4)kg;ASAⅡ~Ⅲ级。
60例患者均无颅内压升高史、癫痫、心肺肝肾疾病以及严重精神疾病,且均未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对丙泊酚、瑞芬太尼不存在过敏反应。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唤醒试验中的应用作者:周慧鹏梁袁王茹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6期【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17例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以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和顺式阿曲库铵诱导,瑞芬太尼、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和顺式阿曲库铵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手术医师要求唤醒前20 min,将右美托咪定减至0.1 μg/(kg·h),同时停止泵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唤醒时将瑞芬太尼减至0.05 μg/(kg·min),每30秒呼唤患者活动手足,记录停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自主呼吸恢复到手足运动的时间(T3),并评价唤醒试验的质量,同时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停药即刻、唤醒即刻、加深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从停药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T1)(7.1±1.5)min,呼之睁眼时间(T2)(9.8±1.8)min、自主呼吸恢复到手足运动的时间(T3)(10.1±1.3)min,唤醒即刻血液动力学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唤醒试验中,唤醒过程平稳、安全、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无痛苦记忆,唤醒质量满意,操作方便,是快速、安全唤醒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唤醒试验;脊柱侧弯矫形术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常见的脊柱畸形,它是一类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疾病,严重时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胸廓发育和心肺功能。
手术是治疗脊柱侧弯的一种方式[1]。
而因器械植入时用力过猛或牵拉过度造成脊髓损伤导致截瘫是脊柱矫形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在脊柱矫形术中常规要进行唤醒试验,监测脊髓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予纳洛酮拮抗。唤醒试 验结束后 , 深麻 醉 , 加 两组病 人均按 原来 的麻醉方法维持到手术结束 。 14 观察项 目 ( ) . 1 采用 A i n M 10 A型 多功 能监 测 仪 gl t 2 5 o
▲基金项 目: 广西医疗卫生 科学研究基金 ( 桂卫 Z 0 6 5 ) 2 0 02
的占9 % , 0 明显高于对照组。丙泊酚麻醉的这一特点适用于术
3 讨
论
中唤醒试验。由于伤 口疼痛 和气 管导管的刺激 , 两组病人唤醒
即刻 的血压和心率均高于唤醒前 3 l , 0In 血压 的升高会导致手 I i
术中唤醒 试验 作为 了解 有无 脊髓 损伤 的有效 方 法 , 常应 术的出血量的增加 。因此 , 如何抑制术 中唤醒试验 中的应激反 应, 仍需进一步探讨。
醉 组 (6 7± . )l ,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1. 2 I ln 两 1 i P .5)
[ ] 欧连春 , 3 韦天全 , 颖 , 小剂量 氯胺酮 复合丙泊 酚无 痛人流 王 等. 麻醉的临床分 析[ ] 广西 医学 , o , ( ) 1 13 J. 2 7 2 1 : 2— 0 . o 9 0
观 察比较 两组 的唤醒时间和 苏醒质量 。结果
A组和 B组唤醒时间分别为 (0 2± . ) n ( 6 7±2 1 mi, 1 . 2 3 mi、 1 . . ) n 两纽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0 ) 两组间各 时点 的 H MA .5 ; R、 P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唤 醒质 量 : A组 I级 l 8例 、 Ⅱ级 2例 、 研 级 0例 , B组 I级 l 、 1例 Ⅱ级 6例 、 Ⅲ级 3例 , 两组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 0 ) . 5 。结论 脊柱 侧 弯矫 正术 中采 用 丙泊
P=0 00 均高于 唤醒前 3 n B组不 同时点的 H 比较差 .0 ) 0mi; R 异有统计学意义 ( F=4 3 6 P:0 0 9 , 同时点 M P的唤醒过程 .
两组病人均于术 中手术 者要求唤 醒前3 i 0m n
停止静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 , 醒前 1 n A组停 用丙泊酚 , 唤 5mi, B组停止 吸人异 氟醚 , 并增大 氧流 量 , 人工 手法 控制 呼吸 以加
广 由医学
20 0 9年 1 1月第 3 卷 第 1 l l期
1 0 67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脊柱侧弯矫正 术中唤醒试验 的研究 ▲
彭 劲松 黄海清 陈建 华 倪 玉 霞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麻 醉科 , 宁市 . 3 0 1 南 50 2 ) 【 摘要】 目的 比较 丙泊酚静脉麻醉 与静吸 复合麻醉在特发性 脊柱侧 弯矫 正术唤 醒试验 中的效 果。方法 将4 o例行脊柱
酚 +芬太尼全凭静脉麻 醉 , 醉可控性 良好 , 麻 病人 清醒 快, 唤醒质量好 , 可有 效预 防术 中知 晓 , 方法 简单方便 , 有 良好的 临床 且 具
使 用价值。
【 关键词 】 静吸 复合麻 醉 ; 醒试验 ; 唤 丙泊酚 ; 氟醚 ; 柱侧 弯手术 ; 异 脊 静脉麻 醉 【 中图分类号 】 R642 【 1.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05- 0 (09 1- 0 - 23 3420 )1 67 2 4 1 0
比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F=9 65, . 5 P=0 0 0 , 同 时点 .0 ) 不 MA P的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F=1. 2 , 0 0 3 , 中 2 64 P= .0 ) 其 唤醒 即刻 的 HR( =1 . 7 , t 2 4 6 P=0 00 、 P( =1. a , . 0 ) MA t 1 9 7
2 2 两组不 同时 点 H MA . R、 P的比较 A组 不 同对 点 H R的
2 ・k ~ ・ 及阿曲库铵 03m k ~ ・ 维持 。B组 以 g h . g・ g h
吸人 08 一 .%异氟醚, .% 2 5 静脉输注芬太尼 2 阿曲库铵 03n k ~ ・ 维持。 . a g h g・ ・ g ・ 及 k~ h
唤醒试验后加深麻 醉 1 i ( 3 3个时 点的心率 ( R) 平均 0r n T ) a H 、 动脉压 ( P 。 ( ) MA ) 2 观察 比较 两组 的 唤醒 时 间和 苏醒 质量。 唤醒时 问为 停 用所 有 麻 醉药 至 患 者 听到 呼唤 能有 体动 的 时 间 。唤醒质量分 为 3级 ,I : 级 患者 听 到呼 唤能 睁眼 , 按指 并 令活动双手指 和 足趾 ;I : I级 听班 呼唤 能勉强 睁 眼 , 按指 令活 动双手指 和足趾 时 , 有肢体不 自主活动 ; Ⅲ级 : 不按 指令活动 , 肢体躁动 。术后第 1天随访对术 中唤醒的知晓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S 0 0软件 进行 分析 , 量 资料 PS1. 计
综上所述 , 与异 氟醚静 吸复合麻 醉 比较 , 泊酚静脉麻醉 丙
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 唤醒试验 中, 有麻醉可控 性 良好 , 具 病人
清醒快 , 唤醒质量好等优点 , 且方法 简单 方便 , 具有 良好的临床
使用价值 。
参 考 文 献
动可导致 固定器械移位 和气 管导管 的脱 出 , 手术 和麻 醉 的 使
脊髓损伤是脊柱 侧弯 矫正 术 中最 严重 的并 发症 , 中唤 术 醒试验作为一种监测脊髓 功能 的方法 , 可早期 发现 脊髓 损伤 。 本文 旨在探讨丙 泊酚静脉麻醉与静 吸复 合麻醉 在特发 性脊柱
侧弯矫正术唤醒 试验 中的效果 。 连续监测 , 记录两组 病人唤 醒前 3 i( 。 、 0r n T ) 唤醒 即刻 f ) a R 、
A A I一Ⅱ级 。心 、 、 S 肝 肾功 能无 明显 异常 ; 功能 检 查正 常 肺
者3 , 0例 轻度通气功 能障碍 8例 , 中度通气 功能障碍 2例。将
4 0例病人按 随机 数字 表法 分 为 两组 , 泊酚 静 脉麻 醉组 ( 丙 A 组 , = 0 和静吸复合 麻醉组 ( n 2) B组 , = 0 。两 组患者性别 、 r 2) t 年龄 、 体重、 通气功能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0 0 ) .5 。
以 -s - 表示 , 间 比较采用 t 4 - 组 检验 , 等级 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 不 同时点 测量结 果 比较采 用重 复测 量方差 分析 , P<0 0 以 .5为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我 院 20 20 行 脊柱 侧 弯矫 正 术 4 . 06— 08年 0 例 , 中男 2 例 , 1 其 1 女 9例 ; 年龄 1 4~2 3岁 , 重 3 体 5—5 g 1k ,
醉维持: A组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 g・ g ・ ~, 6m k ~ h 芬太尼
者均不知晓术中情况 。A组 唤醒时 间为 (0 2±23 m n B组 1. .) i, 唤醒 时 间为 ( 6 7±2 1 ri, 组 比较差 异 有 统 计学 意 义 1。 . )a 两 n ( = .2 P= .0 ) t 463, 0 o2 。唤醒质量 : A组I 1 、级 2例、 级 8铡 Ⅱ Ⅲ级 0例 , B组I l 例 、 级 6例 、 级 1 Ⅱ Ⅲ级 3例 , A组 唤醒 质量优 亍 B 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c 3 12P= 0 ) U = .0 , 0 04 。
快吸入药 的排 出。待 自主呼 吸 恢 复后 开 始 唤 醒病 人 。每 隔 1r n i呼唤 1 。若 自主呼吸恢 复后 1 i a 次 0 mn不能 唤醒 , 则适 当
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 71P= .0 )其 中唤醒 即刻 的 F= .6 , 002 ,
H t 2 9 4 P=0 0 0 、 P t 4 7 5 P= .0 ) R( =1 . 5 , . 0 ) MA ( =1. 2 , 0 0 0 均高
用于脊柱侧弯矫 正术 中。由于其容 易实 施 , 需要 复杂 的设 不
备及特别训练的专业 人员 , 亦无 电干扰等 因素影 响 , 因此被称 为“ 黄金标准” l - 。唤醒试验 的关键 是唤 醒时间的可调控性 和 】 苏醒质量的优劣, 唤醒 时 间过 长会 直接 影响手 术者 对脊 髓功 能的判断 , 使手术时间延长 , 从而影 响手术 效果 。而 唤醒时躁
于唤醒前 3 i, 0r n 见表 1 a 。
2 3 两组间 同时点 HR、 A . M P的比较 两组 同一时点 的 H R、
MA P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0 0 ) 见表 1 P> .5 , 。
1 0 68
Me ia o ra , v 2 0 V 13 , o 1 dc l u n lNo . 0 9, o. 1 N . 1 J 表 1 两 组 唤醒 前 后 HR与 MA P的 比较 ( ± ) s
B n n o t ug 18 7 ( :2 oeadJi r,9 9,14)6 7—60 nS 3.
[ ] 庄心 良, 2 曾因明 , 銮. 陈伯 现代麻 醉学 [ . 3 北京 : 民卫 M] 第 版. 人
生 出 版 社 ,04:8 4 3 2 0 4 1— 8 .
中, 观察其对唤醒 时间及唤 醒质量 的影 响。结果 表明 , 自 丙 酚 静脉麻醉组唤醒时间为 (02±2 3 mn 明显 短于静吸复合麻 1. . ) i,
风 险大 大 增 加 。
丙泊酚是一种新 型的快速 、 短效 的静脉 麻醉药 , 苏醒迅 速
而完全 , 持续静脉输注后无 蓄积 , 为其他静 脉麻 醉药所无 法 比 拟 0。本研究将丙泊酚全凭静脉麻 醉应 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 j
[ ] N s G , r nP . o c t r i p a cr m n o n [ ] j 1 ah L B w H C ne s e e s nl o oir g J . o p vw i d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