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游戏反思#(精选.)

合集下载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一:大班建构游戏后的反思幼儿的结构游戏的表现大多来源于周围生活。

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越多,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充实与新颖。

结构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如雪花片就具有方向性,多变化性的特点。

如何使幼儿用不同材料拼搭出千姿百态美丽的造型,老师们就有计划地从单个物体着手,并有意识的搭些物体放在室内供孩子们观察,玩,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然后从易到难,从分解到组合,从单一主题到复杂主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活动。

在本次游戏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情感等,抓住教育锲机,教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幼儿探索。

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走进幼儿的游戏,改善调控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表达。

如在游戏初,幼儿只会随意用纸箱垒高。

游戏反复重复,没有新意。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高楼没等建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孩子们尽量把纸箱垒齐或用手扶住快要倒塌的高楼。

孩子们观察到纸箱的大小和秩序问题,并在实践中证实他们的想法。

在教师的参与下使游戏有了新的进展。

在游戏中,老师随时观察孩子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孩子们在游戏中都能人人参与获得成功,从而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孩子自信心。

如在搭建过程中,匈牙利馆有两次倒塌,出现了重复搭建,孩子们自己找到了原因后,大家合作自己动手重新搭建成功,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非常有成就感!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营造开放式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要自己寻求帮助的办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搭建高楼游戏时,幼儿遇到了建筑物倒塌、搭高够不着等问题。

教师就引发幼儿讨论和再实践的探索兴趣。

孩子们想出站在椅子上可以搭得高,自己能力达不到时可以请老师帮忙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使游戏更进一步深入下去,我们组织了不同形式的系统活动。

建构游戏大班教案反思优质

建构游戏大班教案反思优质

建构游戏大班教案反思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建构游戏教材第四章《创意建构》,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不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基本建构材料进行创意搭建,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不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并能运用到建构游戏中。

2. 能够使用基本建构材料进行创意搭建,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基本建构材料进行创意搭建,体现建筑物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图片、建构材料、教学课件。

2. 学具:建构材料、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对建构游戏的兴趣。

2. 讲解建筑物结构特点(10分钟)结合课件,讲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长方形和正方形易于拼接等。

3. 示范搭建(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基本建构材料搭建一个简单的建筑物,边搭建边讲解搭建方法。

4. 学生分组讨论与搭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搭建主题和建筑物结构。

然后,各组运用建构材料进行搭建。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每组画一幅建构作品的设计图,并标注所使用的建构材料。

各组展示搭建成果,分享搭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教师对每组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创意建构》2. 内容:建筑物结构特点建构材料使用方法搭建过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建构作品,并标注建构材料。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公园,包括凉亭、长椅、滑梯等设施,使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建构材料。

2. 作业要求:作品创意新颖,结构合理,标注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搭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游戏主题:搭建一个未来的城市2.游戏材料:积木、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废旧物品3.游戏时长: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未来城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师简要介绍未来城市的特点,如环保、高科技、美观等。

2.分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教师提出搭建未来城市的要求,引导幼儿讨论并确定本组的搭建方案。

3.实施搭建(1)教师发放建构材料,指导幼儿按照讨论的方案进行搭建。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成果展示(1)每组完成搭建后,教师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成果展示。

(2)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搭建思路和亮点。

5.评价与反思(1)教师组织幼儿对各组搭建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幼儿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建构游戏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作品。

2.教学亮点(1)分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搭建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成果展示环节,幼儿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教学不足(1)部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对材料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指导。

(2)评价环节,部分幼儿对评价标准不够明确,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4.改进措施(1)加强幼儿对建构材料的了解和运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在评价环节,明确评价标准,引导幼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增加游戏时长,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搭建和创作。

重难点补充:1.导入环节重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未来城市的概念,激发兴趣。

大班建构游戏20篇教案及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20篇教案及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20篇教案及反思这是大班建构游戏20篇教案及反思,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造房子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探索材料的多种用途,自主的选择材料和工具,共同设置路径、运送材料、建构房子。

2、通过行走、运送和搭建,锻炼幼儿负重行走和平衡能力。

3、游戏中,激发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劳动和运动兴趣和经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建筑用砖、泡沫垫板、大小积木2、灌着不等量水的大小瓶瓶罐罐。

3、马夹袋、双肩背包、空塑料桶、竹篮子、布、担架。

4、平衡木、爬网、拱桥、蘑菇凳、轮胎、垫子。

活动过程:一、建筑工人,角色演绎自编建筑工人儿歌,配合动作,演绎角色。

建筑工人的安全帽,坚硬、安全,头上戴;建筑工人的棉手套,厚实、安全,手上套;建筑工人上班了,动动头,一二一,一二一;扛上工具走一走,一二一,一二一;测试工具试一试,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二一、一二一;(儿歌可以根据动作的快慢,动作和速度进行调整)二、生生合作,尝试铺路:1、商量分组取名,选择材料,合作铺设小路。

提出要求:选择3种以上的材料,引导幼儿注意安全。

观察要点:幼儿材料的选择是否比较适合?2、幼儿尝试走走自己铺设的路。

3、幼儿交流:你们是选择什么材料?感觉是怎样的?(教师根据实际及时提出建议)4、幼儿调整自己铺设的路(补充材料、小组间交换材料、调整摆放的顺序)5、以小组为单位互换体验(走走别人的路)怎样在不同的路面上保持平衡。

三、动作练习,运送材料:1、自由结合,选择需要的材料尝试行走运送,强化安全意识。

观察要点:☆:是一个人单独运送或两人合作运送☆:能否不弄脏自己的衣服☆:行走方向有人走怎么办☆:每次运送几块砖,能一次多运几块砖☆:怎样更换运送工具2、幼儿交流:你们用了哪些方法和工具运送建筑材料的?一次运了几块砖?你受伤了吗?怎么样来避免受伤?四、小组游戏,合作造房1、提出要求,强调协商合作2、小组商议,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反思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建构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案例。

(2)准备建构材料,如积木、磁铁、板块等。

(3)制作游戏卡片。

2.幼儿准备(1)需要穿着舒适、便于运动的服装。

(2)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可以提前安排成组,让幼儿互相熟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课前准备的游戏卡片,让幼儿轮流选择一个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要求,使用所准备的建构材料自由组合一个立体物体。

教师可以在幼儿建构过程中进行引导,比如提醒幼儿如何更好地运用材料等。

2.实践环节(30分钟)(1)游戏一:小组展示根据教师提前准备的游戏题目,要求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自行构建一个符合题目所需的三维场景。

每个小组时间为20-25分钟,时间到后,首先请小组代表出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让所有幼儿欣赏,同时要求其他小组的幼儿仔细观察,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或者改进建议。

(2)游戏二:团队合作在这个游戏中,幼儿需要分成两个小组,利用磁铁和铁片,建立两个能够进行物品传递的场景。

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从场景中找到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3.游戏总结(15分钟)在游戏总结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本次游戏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评价。

同时,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心情,分享和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建构作品。

四、教学体会建构游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幼儿享受到体验式学习的乐趣,通过建构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次建构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幼儿园课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

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

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精选11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 1观察实录:今天的游戏中,我请孩子们一起建构立体小屋,个别孩子在之前的区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尝试,这一次算是集体的学习。

在游戏前,我请几个孩子来演示立体小屋的建构过程,然后分组一起搭建,心怡坐下来以后很快地开始按照步骤搭了起来,没一会就搭好了一幢漂亮的小房子,看到其他孩子还没有完成,她又在小房子的旁边继续搭建了起来,一根根小棒和一个个珠子连接在一起,哇,一幢连体别墅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蒙蒙开心极了,把自己的连体别墅展示给了同伴看,其他孩子也学习了起来,不一会儿,桌子上出现了一大排的连体别墅。

我问心怡:“这些别墅你觉得展示在哪里比较好看呀?”心怡指着磁力乐园的方向,说:“那我们就放在磁力乐园和建构区的中间吧!”分析:在本次游戏中,心怡对原有的建构经验有了进一步的消化和提升,她能够在熟悉立体小屋建构方法的基础上,丰富小屋的造型,想出了连体别墅的建构,很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同时,她还能引导同伴一起建构连体别墅,起到了带头的作用。

另外,我们班的'建构区和磁力乐园正好是相连的,她能够想到将别墅放在两个区域之间,让两个区域中游戏的孩子都看到连体别墅,考虑周详。

措施:在游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进行连体别墅的摆放和装饰,另外,还可以一起制作一些周边环境的丰富,让孩子们的作品更加生动起来,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环境创设的成功感!幼儿园建构区后的反思 2今天参加建构区的两个男孩子都有较好的搭建水平,因此他们各自能快速的搭建好体育馆。

两个男孩子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比如选择材料时,泽鑫提出跟哲涵一起玩,还提出一起造体育馆。

又如在老师发现积木快没有时,两人也商量出较好的解决方法,共同丰富体育馆周围的建筑。

2024年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反思

2024年大班建构游戏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建构游戏”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建构材料的认识与使用,建构游戏的分类与规则,以及创造性建构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建构材料的使用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游戏中。

2. 培养学生遵守建构游戏规则,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空间思维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造性建构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基本建构材料的认识与使用,建构游戏的分类与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建构材料(积木、插接棒、磁力棒等)、示范用建构作品、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建构材料、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座精美的建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基本建构材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介绍建构游戏的分类及规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示范完成一个简单的建构作品,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建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建构活动,教师观察并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5. 创造性建构活动(10分钟)教师提出主题,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建构方案。

学生根据方案进行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强调建构游戏中的合作与规则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建构游戏的分类与规则2. 基本建构材料的使用方法3. 创造性建构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设计一个建构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设计并建构一个梦想家园。

2. 作业要求:使用基本建构材料,注意空间的合理布局和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构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合作和规则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建构游戏教研活动心得(3篇)

建构游戏教研活动心得(3篇)

第1篇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一直致力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乐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建构游戏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建构游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研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建构游戏的价值建构游戏是幼儿期重要的游戏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语言、动手操作等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建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1.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建构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不断尝试、调整,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建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描述、评价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语言水平。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建构游戏需要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搭建,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4. 培养幼儿创造力:建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尝试、创新,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5. 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建构游戏往往需要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协作,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建构游戏的实施策略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学习了多种建构游戏的实施策略,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建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纸盒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

2. 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发挥想象力。

3.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在游戏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鼓励幼儿合作: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一:大班建构游戏后的反思
幼儿的结构游戏的表现大多来源于周围生活。

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越多,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充实与新颖。

结构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如雪花片就具有方向性,多变化性的特点。

如何使幼儿用不同材料拼搭出千姿百态美丽的造型,老师们就有计划地从单个物体着手,并有意识的搭些物体放在室内供孩子们观察,玩,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然后从易到难,从分解到组合,从单一主题到复杂主题,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活动。

在本次游戏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情感等,抓住教育锲机,教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幼儿探索。

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走进幼儿的游戏,改善调控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表达。

如在游戏初,幼儿只会随意用纸箱垒高。

游戏反复重复,没有新意。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高楼没等建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

”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孩子们尽量把纸箱垒齐或用手扶住快要倒塌的高楼。

孩子们观察到纸箱的大小和秩序问题,并在实践中证实他们的想法。

在教师的参与下使游戏有了新的进展。

在游戏中,老师随时观察孩子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孩子们在游戏中都能人人参与获得成功,从而调动孩子积极性,培养孩子自信心。

如在搭建过程中,匈牙利馆有两次倒塌,出现了重复搭建,孩子们自己找到了原因后,大家合作自己动手重新搭建成功,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非常有成就感!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营造开放式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要自己寻求帮助的办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搭建高楼游戏时,幼儿遇到了建筑物倒塌、搭高够不着等问题。

教师就引发幼儿讨论和再实践的探索兴趣。

孩子们想出站在椅子上可以搭得高,自己能力达不到时可以请老师帮忙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使游戏更进一步深入下去,我们组织了不同形式的系统活动。

如平时班中相互参观学习,全园性的展示交流活动,老师们的结构技能技巧交流活动等。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的结构游戏活动得到了深化,发展,曾多次为县,为家长开放过结构观摩活动,得到了好评。

总之,通过结构游戏,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既培养了孩子善于交往,爱好合作的良好品德,又发展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

结构游戏使孩子们更快乐,聪明。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二:大班结构游戏案例分析>>(704字)
观察内容:
结构区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开元寺,除了建构已学过的东西塔、大雄宝殿外,幼儿还联想到在开元寺里看过古船,于是一伙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古船建构中,家鑫与学钊都选择了小星星积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而较晚入区的许斌看到小星星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家鑫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学钊忙说:“我们人数已经够了,快买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但我已经在最后一格的入区表填上号数了。

”许斌不愿意去其他区。

江海在一旁拿出小花片约许斌:“那我们拼一些小船好了。

”但许斌还是不愿意,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样的摆设装饰一下?”他们回答了好多种:“亭子、椅子、船浆、大炮、旗子等。

”“那这些小装饰就可以用花片模拟建构,再与大船组合起来。

这时,许斌像是获得某种灵感,兴奋的拉着江海一起用花片装饰古船。

最后,这群小伙伴还一起用各种围墙装饰性划分开元寺的古船展、东西塔、假山等不同景物。

分析与反思:
通过本次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

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

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

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

>大班建构游戏反思三:大班传统建构游戏教案与反思:机器人>>(740字)
1、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2、学习机器人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准备若干插塑、纸盒、易拉罐、花片、机器人、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机器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让幼儿知道机器人是由头、身躯、四肢及天线组成的。

注意机器人头、身、四肢的大小比例关系。

2、教师示范:选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盒拼出机器人的头、身躯、腿部,再选四个较小的长方形的纸盒拼机器人的手和脚,连接处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纸棒做机器人的天线。

可用橡皮泥做机器人的五官。

3、幼儿分组拼插机器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粘合机器人的四肢和天线,启发幼儿自己设计各种造型的机器人。

4、幼儿再次建构,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超级机器人》群组,提高一定的难度。

5、游戏结束后,布置一个机器人展览馆,评选出设计良好、形象美观、与众不同的机
器人。

对个别机器人进行点评,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给予表扬,特别是个别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让其他幼儿以他为榜样,同时促进幼儿的团体协作的精神。

6、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传统建构游戏:机器人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的常规有所进步。

《机器人》这个活动幼儿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男孩子。

因此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欢的机器人,幼儿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机器人,幼儿在每次的活动中积极性都很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机器人的经验较少,所以她们所搭建出来的机器人较单调。

这还有待于在平时的活动中,让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引导她们。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