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论文
针灸治疗哮喘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哮喘病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痊愈25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3.72%.结论针灸在治疗哮喘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哮喘发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标签:针灸;哮喘病;咳嗽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主要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所致,该病症会让患者气道发生高反应,进而导致可逆性气流受限。
临床上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气急等,且容易在夜间或者凌晨发作。
哮喘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
因此,临床上需要不断研究治疗哮喘病的有效方法。
针灸治疗在哮喘病的治疗中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86例接受针灸和药物治疗的哮喘病患者,得到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病患者,患者均经变应原检测、肺功能测定、胸部X线等确诊,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气急等症状。
86例哮喘病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
患者年龄为11-78岁,平均年龄45.5±2.5岁,病程为2个月-10年,平均病程4.5年。
将86例患者平均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激素、补液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具体的针灸治疗方法如下:首先确定针灸的穴位,分别为定喘穴、膻中穴、百会穴、风池穴、肺俞穴、风府穴、大椎穴、支沟穴。
如果患者伴有严重的咳嗽,早上和夜晚有明显加重情况,并且有咳痰现象,痰液成白色或者泡沫状,需要在原有穴位上增加合谷穴、列缺穴,进而帮助患者缓解咳嗽症状,宣降肺气;如果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和喷嚏不止症状,需要在原有穴位上增加迎香穴、上星穴来起到宣肺通窍;如果患者伴有舌苔偏紫或者是舌苔上有明显瘀斑的患者,需要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增加金津穴和玉液穴起到活血化瘀和祛痰;如果患者伴有咳嗽、咳痰症状,痰液呈现黄色,需要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增加丰隆穴和中脘穴,起到清热祛火和化痰止咳的效果。
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

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
方法:针刺取曲池、内关、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均双侧、中脘、天枢(双),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取风门、肺俞、脾俞、肾俞均双侧,将这此穴位分成两组,每次选取一组穴位,取黄芪注射液5ml,日1次,每次选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注射,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结果:本组痊愈率为60%,显效率为24%,有效率为12%,无效率为0。
结论: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近远期疗效肯定。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针刺穴位注射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全世界约有1.6亿人患有此病,卫生部已将哮喘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疾病,中国人约有2500万人患此病,约占人口总数的1%~3%。
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增高趋势,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常为西医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但长期应用可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中显示独特疗效,已成为当前防治哮喘的常用有效方法之一。
1998~2011年采用针刺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9~73岁,病程3~22年。
50例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针刺曲池、内关、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均双侧,中脘、天枢(双)、选用0.3mm×40mm刺入20~30mm,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后出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针刺毕取风门、肺俞、脾俞、肾俞均双侧,将这几个穴位分成两组,每次选取一组穴位;用一次性5ml口腔科专用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5ml备用;穴位常规消毒,直刺0.5~0.8寸有酸胀感回抽无血,再缓慢将药物注入穴位,每穴1.25ml,退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每日1次,每次选取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注射,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近二十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分析

近二十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分析一、本文概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对近二十年来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梳理近二十年来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对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穴位、刺激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分析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特点和优势,以及针灸在调节免疫、改善气道炎症、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本文还将探讨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适用人群、禁忌症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性问题。
本文将结合现有文献,对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回顾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近二十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针灸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逐渐增多。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针灸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等途径,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
同时,针灸还可以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汤剂、穴位贴敷等,形成综合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文献回顾过程中,我们发现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针灸方法的选择、治疗时机的把握、疗效评价标准的制定等。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治疗 1 ~ 5个疗程 , 显效 2 6例 , 占4 3 . 4 %, 有效3 3例 , 占5 5 %, 无效 1例 , 占1 . 6 %。总有效 率 9 8 . 3 3 %。结论 : 针 灸治疗 支气管哮喘 具有较好 疗效。
出, 舌质淡 , 脉 虚弱 。肺 主 气 , 肺虚则 气 无所 主 , 故短 气 而 喘 , 语
泻法 , 并可酌用 灸法。以疏风散寒平喘 。处方 : 肺俞 、 风 门、 大椎 、 言无力 , 咳声低 弱 ; 肺气 虚弱 , 外 卫不 固, 故 动则 汗 出。舌质 淡 , 列缺合谷 。肺俞 、 风 门为足太 阳经穴而 位近肺 脏 , 有宣肺 祛风之
关键 词 : 哮喘 ; 针灸疗法 ; 治 疗
【 中图分类号】 R 2 4 6 .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 2 0 1 4 ) 0 2 — 0 1 6 4 — 0 1
导致哮喘 的病 因甚多 , 可 由外 感 内伤等各种 疾病所 引起 , 但 总不外邪实 、 正虚两 途 , 有 邪者 为实 , 无 邪 者为虚 。明代 医 家张 景岳认为 : ” 实喘者 有邪 , 邪气 实也 ; 虚 喘者无 邪 , 元气 虚也 ”, 以 虚实两类概括外 感 和 内伤。实证 , 风寒证 主证喘 咳痰 稀 , 气急,
阴、 足 阳明经穴为主 。毫针泻法 。以化痰降逆 , 清肺 平喘。肺俞 、 喘促 日久 , 累及 肾脏 , 肾为 气之 根 , 下元 不 固 , 不能 纳气 , 故 动 则 以定喘 ; 丰隆为足 阳明经穴 , 能健脾 化痰 ; 肺俞 肃肺 理气 ; 天突 降 气化痰 ; 奇穴定喘 , 为平 喘效 穴。 1 . 2 . 2 虚证 : ( 1 ) 肺 虚证 :取手 太阴 、 足 阳明经穴 为主 。毫 针补法 , 酌用灸 法。 以补益 肺气 。处 方 : 肺俞、 太渊、 足 三里 、 太 白。肺经 原穴太渊 , 能补肺气 ; 肺俞 用灸 , 可 培益肺 气 ; 足 三里 为 足 阳明 胃经合 ( 土) 穴, 太 白为脾经原 穴 , 肺 属金 , 脾 胃属 土 , 土能
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进展

韩 健1 3 ] 将5 7 7例 支 气 管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患 者 随机 分 为 针刺
组 与 喷 吸 沙 丁 胺 醇 组 ,观 察 患 者 急 性 发 作 时 及 针 刺 即 刻 、 留
关 键 词 支 气 管哮 喘 中 图 分 类号 针灸疗法 综 述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0 2 — 0 0 8 0 — 0 2 R 5 6 2 . 2 5 文献标识码
支 气 管 哮 喘 是 由 多 种 细 胞 和 细 胞 组 分 参 与 的 气 道 慢 性
炎 性反应 , 导致气道 高反应性 . 出 现 广 泛 多 变 的可 逆 性 气 流 受 限_ 】 1 。 目前 现 代 医 学 治 疗 支 气 管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的 方 法 主 要
性 介质 对 气 道 的 刺 激 , 进 而 抑 制 气 道重 塑 。 林 清等 [ 8 1 采 用 卵蛋 白激 发 哮 喘模 型 大 鼠 , 取 穴 大椎 、 风门、 肺俞 进行针刺 治疗 , 隔E t 1次 , 共 7次 。结 果 证 实 针 刺 治 疗 可 以降 低 哮 喘大 鼠模
2 对 炎 症 细 胞 的 作 用
血清 I L 一 1 2 、 I L - 4的水 平 明显 升高 , I g E 的水 平显 著 降低 , 证 实
针 刺疗 法 能调 节 哮 喘患 者 细胞 因 子水 平 , 具有 平 喘 的作 用 。李 月 梅等 治 疗 支气 管 哮 喘患 者 , 根 据 辨证 的结 果 选取 相 应 的 药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篇一: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非回享用户暂时不能发布经验“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你还可以输入500字相关经验02014.01.2002016.03.0402013.09.2702016.02.1902016.02.16作者的经验如要投诉,请到,如要提出意见、建议,请到反馈。
热门杂志第1期好梦相伴,一切安好652次分享第12期对抗失眠大作战2259次分享第2期吃出白富美1613次分享第2期冬季养生小常识1400次分享第8期减肥瘦身方法2933次分享 2017baidu◆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篇二: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针灸是中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疗法之一,针灸通过针刺来刺激人们的穴位,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人们疲劳的作用。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针灸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针灸还可以治疗疾病哦,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
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的气道狭窄疾病。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好发于冬季,夏季缓解,任何年龄均可起病,以12岁以前始发为多,儿科患者则多以3岁前起病为多。
本病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气胸。
支气管哮喘俗称气喘病或吼病。
按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哮证、饮证的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哮喘发作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所致。
由于肺气根于肾,哮喘日久,肾气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表现。
诊断要点与辨证分型(一)诊断要点病史具有反复发作性的哮喘症状,发病时肺部有弥散性的哮鸣音,发作过后肺部体征可正常。
(二)辨证分型(1)实证(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机制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医以改善肺功能为主,多用针灸、中药等。
西医以抗炎和解痉,提高免疫力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但不良反应较多、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1]。
现将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控制炎症反应气道炎症是哮喘重要的病理基础,哮喘由于气道炎症所导致,主要涉及一些细胞。
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哮喘的发作。
其中TH1/TH2失衡分泌的IL-4、IL-6、INF-γ等因子与哮喘有着重大紧密的关系。
针刺肺俞穴可降低肺免疫炎症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EOS总数、降低大鼠BALF和血清中IL-4及肺组织中IL-6含量,升高大鼠BALF 和血清中IFN-γ含量。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组织合成并影响TH1分泌的IL-10,同时IL-10还参与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调节作用。
垂体细胞分泌的IL-10的含量直接影响着中枢对糖皮质激素的合成,糖皮质激素将直接影响HPA轴下游肾上腺反应的强度和类型。
IL-10对HPA轴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诱导垂体前叶前阿黑皮素转录子和蛋白的表达,ACTH是主要的阿黑皮素(POMC)蛋白之一[2-3],针刺肺俞穴可升高大鼠血清中ACTH含量[4]。
Th1/Th2免疫失衡以及Th2型的优势应答,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影响。
IL-4是由细胞生成的一种低质量蛋白质,可以刺激Thl细胞以及Th2细胞启动以及发展,加剧Th细胞失衡问题,决定支气管哮喘病情的发生发展[5-7]。
针刺肺俞穴从肺俞穴的神经节段特性出发,通过脊神经中感觉纤维传到大脑,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从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释放的细胞因子起调控作用,即Th1/Th2功能失衡问题[4]。
IL-1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因此,Th17细胞介导了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
中医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与任务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疗 效及作用机制,为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
研究任务包括:筛选符合条件的哮喘患者,制定针灸治疗 方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指标变 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并对针灸治疗的疗效 进行综合评估。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 组和对照组。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生 活质量评分等。次要评价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发 生率、复发率等。
技术路线包括:筛选病例、签订知情同意书、基 线调查、随机分组、针灸治疗、观察指标、数据 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步骤。
影响针灸治疗哮喘疗效的因素分析
01
针灸手法和刺激参数
02
患者个体差异
针灸的手法、刺激参数的选择对疗效 有显著影响。
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个体差 异也会影响针灸治疗的疗效。Βιβλιοθήκη 03针灸治疗时间和频率
针灸治疗的时间和频率对疗效也有一 定的影响。
优化针灸治疗哮喘的方案与建议
精细化针灸手法和刺激参数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针灸方 案,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刺激参 数。
案例二
患者女性,38岁,诊断为过敏性哮喘3年,采用足三里、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发作次数减 少,症状较前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案例三
患者老年男性,68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哮喘20年,采用定喘、尺泽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经过5个疗程的治 疗,患者咳嗽、气喘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食欲和睡眠状况得到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3-0325-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
表现为:气急、哮鸣、咳嗽、痰多,严重时呼吸苦难、胸闷、紫绀、轻者轻治疗后缓解,重者频发和反复发作,甚至窒息而死。
[病例]杨某某、男、29岁、商人,出诊日期2006年6月12日。
主诉:咳嗽、气喘9年。
患者于9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经服药后症状缓解,几日后再次感寒而出现咳嗽、气喘;逐去某医院诊治,给予抗炎、止咳、平喘等药对症治疗,症状稍减,但效果不很明显,其后每遇冬春季则病情加重,曾几次在省级医院住院治疗,多次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曾用过小诺霉素、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针、氨茶碱针、地塞半松针、中药、民间单方都服用;但好转一段时间后又复发,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近期又频发。
哮喘病的折磨,他以很消瘦,很沮丧,很绝望。
经人建议来我处,诚恳请求为其针灸治疗。
查体:体温36.80c,脉搏68此/分,呼吸24次/分,气粗,两肺有哮鸣音、咳嗽、痰多,色白清稀;发作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紫绀、出汗;饮食欠佳,大小便尚可,舌质暗红,苔白、脉紧。
[珍断]支气管哮喘
[辨证]寒痰伏肺、阻揭气道。
[治则]散寒化痰、宣肺平喘,扶正固本。
[处方]
主穴:鱼际、肺俞、定喘、天突、太溪。
配穴:膻中、关元、阴陵泉、足三里。
[操作]每天主穴、配穴各二穴交替进行。
鱼际针刺05寸,直刺用泻法,肺俞0.5寸向脊柱斜刺,平补平泻;天突针三至五分,仰头取穴,针尖向下方斜刺,平补平泻,关元、足三里用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7天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三天。
艾柱隔姜灸: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膻中、天突、大椎、肺俞、肾俞、合谷、避开当天针刺针眼,皮肤潮红为止,尽量不起泡灸;如有穴气泡,预防感染即可。
第一疗程一天一次,第二疗程开始隔日一次。
本病例按上法针灸治疗4个疗程后未再发病,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细支气管平滑肌发作性的过敏疾病。
由于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分泌亢进,产生胸闷、气急、哮喘及咯痰等症状。
本病属中医“哮证”“哮喘”范畴。
据《内经》曰:“诸气郁皆属于肺”,其呼吸哮鸣,喘息不得平卧,咳嗽吐痰说明病位在肺;故制定散寒化痰、宣肺平喘、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
方中肺俞为主穴,肺俞肺具有调肺气、止咳喘、司腠理之开合,外邪入侵,肺气首当其中,肺气虚则俞不满。
天突围任脉,阴维之会,有降气平喘之效,为止喘要穴;鱼际穴系肺经的荥穴,
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之功,定喘配肺俞、膻中、增强止咳、平喘之功效。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利湿化痰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胃益气,滋生化源,取二穴实为补土生金之法;加之肾之源太溪以固本纳气。
这样诸穴合用补肺健脾,益肾纳气,共同祛除顽疾。
艾灸有温通十二筋脉,生姜有祛寒利湿化痰之功效;隔姜艾柱灸,还能增强免疫力,抗病力,对机体有双向调节作用。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里欧阿姐病情,同情病人,真诚的安慰病人,和病人交谈,理解其忧郁心理,帮助病人正常对待疾病,注意生活调理,加强营养,调整好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知道病人掌握哮喘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戒烟酒,长期防寒防感冒,以防止哮喘复发。
参考文献
[1] 刘明清、黄启嵩等.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2.8,2-53
[2] 杜善侠、吴延逊、崔联民等.梅花针加艾灸治疗哮喘120例.中国针灸,2002.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