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哮喘
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

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中医治愈哮喘的案例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性气喘和呼吸困难。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气虚弱、外邪侵袭、情志不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传统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体质、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等方面来治疗哮喘。
个案介绍:患者:李女士,女,45岁,从小就患有哮喘。
主诉:反复发作性气喘和呼吸困难,每次发作时咳嗽严重,胸闷难受,甚至出现窒息感。
既往史:患者从小就有哮喘史,每年春秋季节容易发作。
在西医院就诊多次,使用过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效果。
诊断:中医诊断为肺气虚弱型哮喘。
治疗过程: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采用了“益肺化痰、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中药调理方案,包括人参、黄芪、白术、天花粉等中药。
患者每日口服中药两次,每次15克。
2. 针灸治疗采用了针刺“肺经穴”、“膈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以调整肺气和脾胃功能。
同时,采用艾灸“关元穴”、“神阙穴”等穴位,以温通经脉、扶正祛邪。
每周一次针灸治疗,连续8周。
3. 气功练习患者学习了太极拳和气功练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和身体锻炼。
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和增强体质,达到缓解哮喘的效果。
4. 饮食调理医生建议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等有助于补气养血的食物。
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度油腻的食物。
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每年春秋季节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症状也较轻。
半年后复查时,患者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两年后随访时,患者仍然保持良好状态。
结论:中医治愈哮喘是可行的。
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气功练习和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哮喘的症状,并达到长期控制和预防的效果。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中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选择。
针灸治疗哮喘50例临床观察

21 主穴: . 肺俞 ( ) 大椎 、 门( ) 双 、 风 双 。 22 配 穴 : . 咳嗽 配 尺泽 、 渊 ; 多 配 中脘 、 三里 ; 太 痰 足 肾
虚 配肾俞 、 关元 、 太溪 。
2 3 操 作 : 俞 、 门直 刺 5 8分 ; 椎 直 刺 1 13 . 肺 风 — 大 — . 寸, 留针 2 钟左 右 , 针 2 3 , 以提插 捻 转 、 0分 行 — 次 施 平
一
见表 1 ,针刺 拔罐 组 与针 刺 温 灸 组治 疗 前后 肺 功
能各 项测 定 指 标 均 有 明显 差 异 ( P<0 0 、 .1 P<0 0 ) .1 , 而 空 白对 照 组不 明 显 ( P>00 ) . 。针 刺 拔 罐 、 刺温 5 针 灸 组分 别与 空 白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极 显 著 ( P<0 0 ) .1 。 针 刺拔罐 组与 针刺 温灸 组 比较 , 项 肺 功 能测 定 指标 七 中 ,E 。P R、 V V 、 5 、 7等六项 以针 刺温灸组 F V 、F F C、 ,V 0 V 为高 , 中 , 大 呼 气流 速 ( F 、 力 呼 气 量 占肺 活 其 最 P R) 用 量 5 、5 % 7 %时 呼 气 流 速 与 针 刺 拔 罐 组 比有 显 著 差 异
补平 泻手 法 , 寒者 配 以艾 条温 和灸 , 虚 虚热 或合 并肺热
5 %、5 0 7 %时 最 大 呼 气 流 速 ( .、 2、 、, ) 项 参 V。 V5 V。 、 等 7
数。
5 观 察 结 果
较 甚者 , 可针后 拔火 罐 于 大椎 、 肺俞 之 间 , 作 期 每 日 发 针灸 一次 , 喘平后 , 听诊 哮鸣 音 消失 , 改 为 隔 日针 灸 可
针灸中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

疗效 标 准 : 中医 病 症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治 愈 : 喘控 制 , 按《 : 哮 哮呜 音 消失 ; 转 : 喘 缓 解 或 发 作 次 数 减 少 : 愈 : 状 元 好 哮 未 症
变化。
5 治 疗 结果
[] Os o a f l针刺 治疗支 气管 哮喘 . 1 i v , p ea 国外 医 药. 医 药分 中
1 临 床 资料
6 典型 病 例
李 ×× , ,9 , 部 。有 哮 喘病 史 二 年 , 逢 感 冒或 有 女 4岁 干 每 3 例 患者 中 , 1 6 男 6例 , 2 女 0例 , 龄 5 O岁 6 ;1 年 —2 人 2 — 4 岁 9人 ; 1 O岁 1 人 ; 1 7 岁 1 O 4 —6 O 6— 5 O人 。病 程 一 年 以 内 8 刺 激 性 气体 即发 , 夏 、 冬 季 节 交 替 尤 重 , 鸣 音 , 液 咳 簌 春 秋 喘 痰
黄 汤 、 青 龙汤 。针 灸 配 穴 : 泽 , 补 平 泻 , 针 2 mi。② 理 气 、 喘 。通 过 以上 病 例 体 会 到 , 有 采 用 针 灸 和 中药 结 合 小 尺 平 留 0 n 定 只
风 热 咳喘 症 : 则 : 肺 平 喘 , 药 : 治 清 方 麻杏 石 甘 汤 。针灸 配 穴 : 治疗 才 能做 到 标本 兼 治 , 曲 未复 发 的效 果 , 以往 治疗 往 往复 发 , 原 池, 行泻 法 , 针 2 mi 。③ 痰 浊 阻 肺 证 : 子 养 亲 汤 , 灸 配 因 可能 是 单 纯性 治 标或 单 纯 性 治本 , 以达 不 到 满意 疗 效 。 留 0 n 三 针 所 穴: 丰隆 、 俞 , 泻法 , 脾 行 留针 2ri。 0 n a
哮喘针灸治疗

哮喘针灸治疗:1.实证1.实证一、风寒外袭,证见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因痰热者多见咯痰粘腻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骨数、苔黄腻。
治法:取手太阴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泻法,风寒可酌用灸法;痰热可兼取足阳明经穴,不宜灸。
处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泽。
风寒加风门;痰热加丰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2.虚证主证:病久肺气不足,证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无力。
如喘促日久,以致肾虚不能纳气,则神疲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汗出、肢冷、脉象沉细。
治法:调补肺肾之气为主。
毫针用补法,可酌情用灸。
处方:肺俞、膏肓俞、气俞、足三里、太渊、太溪。
附注:(1)哮喘伴有支气管炎者,应在哮喘发作缓解后,积极治疗支气管炎。
(2)发作发严重或持续不解者,应配合药物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须注意预防。
气候转冷及时添衣;过敏体质应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和过敏食物。
二、1、基础方:急性发作期取肺俞、定喘、天突、列缺、丰隆穴。
缓解期取膏肓俞、肺俞、定喘、关元、太渊穴。
2、随症加减:风寒犯肺者加大椎、风门穴;痰热壅肺者加尺泽、鱼际穴。
肺脾气虚者加脾俞、足三里穴;脾肾阳虚者加肾俞、太溪穴。
3、配穴:肺俞配定喘;定喘配膻中;膻中配天突;肾俞配足三里;足三里配丰隆。
三、(1)针灸:实证宣肺平喘,虚证温阳益气。
取手太阴经及任脉的俞穴为主。
实证多针少灸,用泻法;虚证以灸为主,用补法。
处方:天突、定喘、内关、列缺。
随证配穴:实证,咳嗽配孔最,痰多配丰隆、足三里,胸闷配膻中、气海;虚证,肺俞、肾俞、关元。
哮喘发作时针定喘、天突等穴,用捻针法加强针感,有平喘利气作用;孔最宣通肺气而治咳嗽,取丰隆、足三里健脾胃而化痰湿;膻中、气海为调气降气之有效穴,和内关相配起宽胸、利气、定喘的作用。
肺肾气虚者,轻刺肺俞、肾俞以壮肺肾之气,关元为三焦募穴,与元气有关,取之可加强其作用。
穴位疗法治疗哮喘概况

穴位疗法治疗哮喘概况哮喘是一种突然发作,并以呼吸喘促,喉间痰鸣有声为临床特点的肺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的具有复杂免疫机制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哮喘病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极难治愈,故如何防治哮喘一直是国内外医学专家的研究热点,根据哮喘的发作情况和临床表现,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本文主要综述缓解期哮喘的穴位治疗。
关于哮喘,祖国医学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全面的理论知识,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内经》对哮喘就有了较多论述。
如《灵枢·五阅五使》说:“故肺病者,喘息鼻张。
”《灵枢·本脏》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咳。
”提示哮喘以肺为主病之脏,并以呼吸急促、鼻煽、抬肩为特征。
《灵枢·五邪》指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
”《素问·举痛论》又说:“劳则喘息汗出。
”指出哮喘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病机亦有虚实之别。
此外,《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素问·经脉别论》云:“有所坠恐,喘出于肝。
”提示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
汉《伤寒论》、《金匮要略》已经认识到许多疾病,如伤寒、肺痿、肺痈、水气、黄疸、虚劳都可导致哮喘,并开始了具体的方药治疗。
金元以后,诸多医家充实了内伤诸因致喘的证治。
如《丹溪心法·喘》说:“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
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
”认识到六淫、七情、饮食所伤,体质虚弱皆为哮喘的病因。
明代张景岳把哮喘归纳为虚实两证。
《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指出了哮喘的辨证纲领。
现代经过无数中医专家学者的临床研究,对哮喘的病因尤其是缓解期的哮喘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中医认为缓解期哮喘主要表现以虚为主,病位在肺肾二经上,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动则气促,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而数。
针灸治疗哮喘的穴位

针灸治疗哮喘的穴位1. 介绍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针灸也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辅助治疗中。
针灸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和平衡机能,以提供缓解哮喘症状的效果。
2. 针灸治疗和穴位选择针灸治疗哮喘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达到调整身体平衡和缓解哮喘症状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2.1 足三里 (ST36)- 位置:距胫骨前缘一指宽下方凹陷的凹点- 作用:具有补益气血、强壮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可以缓解哮喘相关症状2.2 关元 (CV4)- 位置:脐下三横指- 作用:具有温中益气、调节肺功能的作用,对缓解哮喘有一定效果2.3 大包 (EX-B1)- 位置:身体正中线上,胸骨下端- 作用:有开胸利肺的作用,可缓解哮喘发作2.4 刺激穴位方法针灸治疗哮喘的穴位可以采用传统的针刺方法,或者选择温针、压豆、拔罐等针灸疗法。
对于针刺方法,需找到准确的穴位后,使用消毒的针具进行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针灸治疗前,应先咨询专业的针灸师,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注意事项针灸治疗哮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 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不要尝试自行进行针灸治疗。
- 针灸治疗只能作为哮喘的辅助疗法,不能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
- 针灸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及时报告治疗效果和任何不适症状。
4. 结论针灸治疗哮喘是一种非药物的辅助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平衡功能,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效果。
然而,在选择针灸治疗前,请咨询专业的针灸师,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针灸治疗只能作为哮喘的辅助疗法,并不可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运用规律研究

例哮喘患者 ,夏秋 2 组经治疗后 E均有不同程度 的
( 下转 6 9页 )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0年 VO . ) NO. L( 2 1 0
2 结
果
风 邪从 表 而 出,足三 里 、 阴陵泉 、 曲池 、血 海 四穴合 用 ,共奏 养 血补 血之 功 ,体表 腠理 得养 而燥 除风熄 , 痒 自停 。无 论新 病久 病 ,均 能立竿 见影 。
里 、三 阴交 、太 溪穴 等 ,治疗 前后 1m n检测 肺功 能 5i 与心 率变异 性 ( v)频域 指标 ,针刺 治 疗后 哮喘 患 HR
者的肺功能出现 明显改善, R H V测定表 明机体植物神 经 的调节功 能得 到加 强 ,认 为针刺 作用 可 能与机 体 植 物神 经调节 作用 的改 善有 关 ;② 以针刺 为主 治疗 支气 管哮 喘 的疗 效统 计 。刘泽 光 【取鱼 际穴 向掌心 斜刺 治 3 】 疗支气管哮喘 2 例,1 分钟内显效者为 9 . O 0 8 %,远 5 期疗 效达 16例 。 2
在 一些 穴位 上敷 贴特 制 的药 膏、 药泥 或其 他 药剂 , 可起 到 持续刺 激 穴位 、激 发人 体正气 的作 用 ,发挥 对 哮 喘 的治疗作 用 。 1 . 以穴 位 贴敷 为主 治疗 支气 管哮 喘 的作用机 理及 .1 2 观 察 指标 李凯【 1 7 】 用咳喘膏贴敷百劳、膏肓、肺俞等穴 ,患 者 血浆 IE含 量显 著 降低 ,而 IA、IM、IG 含量 升 g g g g 高 。陈铭等 [于夏 、秋 2个季 节采用 灸 贴法 治疗 17 8 ] 0
高针刺 的疗 效 。通 常选用 电针治疗 哮 喘多在 急性 期 , 般可 获得 立竿 见影 的效 果 。① 以 电针 为主 治疗 支气 管哮喘 的作 用机 理及 观察 指标 。黄 铁军 等[发现 电针 4 1
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反复发作性气喘、胸闷、咳嗽和喘息为主要症状。
在西方医学中,哮喘主要通过祛痰、扩张支气管和抗炎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相比之下,中医药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学,其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药对哮喘症状的缓解作用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针灸和中医按摩等方法。
中草药治疗是中医药最常见且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式。
多项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银翘解毒片、黄连素片等中草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治疗中,这些中草药具有抗炎、镇咳平喘、祛痰等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针灸也是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加刺激,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免疫功能,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
一些临床实验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哮喘患者的气喘指数,并改善肺功能。
此外,中医按摩也被应用于哮喘治疗中,通过按摩背部和胸部的相关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气喘症状。
二、中医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医药对哮喘的治疗不仅仅体现在缓解症状上,还涉及到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等作用。
例如,川贝母中的川贝碱可以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减轻支气管痉挛;板蓝根中的蓝芩素则具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
此外,中医药在免疫调节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减轻哮喘的发作。
中医药对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其在哮喘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三、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应用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与西医药的综合应用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
所
辨
证
分
型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急寒,脉发促1.浮热,寒紧或,饮。喉头伏中痛肺痰无鸣汗遇, ,寒咯 鼻触痰流发稀清,白涕胸, ,膈初舌满淡起闷多苔,兼白呼恶滑吸箭头所指结
2.痰热壅肺 喘急胸闷,喉中哮鸣,声高构
息涌,痰黄质稠,咯吐不爽,或伴有发热口是
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什
么
?
低少便怯3.溏,肺,痰脾舌液气淡清虚苔稀:薄,咳白畏喘,风气脉自短濡汗,细,动。神则疲加倦剧怠,,咳食声箭头所
。
什
么
?
箭 脾痰摄甲危候肺 浊 青纳病。肾 ; 紫无初心肺权,在数虚,汗肺脏则出动,俱 气肢则多虚 无冷喘属所甚。 ,实主;脾 甚证心虚 则,,虚则 出短若则运 现气反鼓化神喘复脉失昏促发无常;、作力肾,烦,虚酿,躁则则致生唇等头所指结构是什
么 ?
3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临床表现
箭
多数病人在发作前可出现眼鼻发痒、喷嚏、头
4.肺肾阴虚:短气而喘,咳嗽痰少,头晕指
耳鸣,腰膝痠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结
细数。
构
5.心肾阳虚:喘促短气,呼多吸少,气不是
得续,畏寒肢冷,尿少浮肿,甚则喘急烦躁什
,心悸神昧,冷汗淋漓,唇甲青紫,舌质紫么
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而结?
代。
箭
头
所
基
本
治
法指 结
构
是
什
么,温肺散寒、止哮平喘,针灸并用头,
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典型发作时突感胸闷所
,呼吸困难,喉中哮鸣,呼气延长,不得平卧指
,烦躁,汗出,甚则紫绀。发作可持续数分钟结
、数小时或更长时间而缓解,或经治疗好转。构
发作将停时,常咯出较多稀薄痰液,随之气促是
减轻,哮喘缓解。
什
诊两发肺作布时满胸哮部鸣多音较,饱呼满气,延叩长诊。呈过度反响,听么?
箭
~3次。
么
?
5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按语
箭
头
1.针灸治疗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以控制症状所
为主;在缓解期以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指
控制或延缓急性发作为主。
结
2.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或经治疗1构2
小时以上仍未能控制者,易导致严重缺氧、酸是
碱平衡破坏及电解质紊乱,出现呼吸、循环衰什
竭,宜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泻法;痰热壅肺者,清热润肺、化痰平喘,只针所不
灸针、,扶少正泻灸固法,本;补;肺法心肾或肾阴平阳虚补虚者平者泻,;滋,肺阴补脾润益肺气心虚肾、者平 、降 , 温阳喘培平土逆喘生,指结;金多
均针灸并用,补法。
构
是
处方
什 么
?
肺俞 中府 天突 膻中 孔最 定喘 丰隆
寒饮伏肺—加风门、太渊—疏风宣肺;
痰热壅肺—加大椎、曲池、太白—清化箭
么
?
箭
3.在缓解期间,可用艾条灸风门、肺俞、头
膏肓、脾俞、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所
。每次选用3~5穴,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指
1次,连续灸治3~6个月,常有较好的防治作结
用。
构
寒、4.耐平寒时能积力。极认锻真炼查身找体过,敏增强体质,提高防是什么
?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加
痰热;
头 所
肺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培土生金指;
减 肺肾阴虚—加肾俞、关元、太溪—滋肾结益
肺;
构
心肾阳虚—加心俞、肾俞、气海、关元是、
内关—补益心气,振奋元阳;
什
潮热盗汗—加阴郄、复溜—滋阴敛汗。么?
4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皮 肤 针
取 开 太1两阴.5侧肺寸胸经处锁。足乳每太突个阳肌部膀、位胱第循经7序、颈叩鱼椎刺际至,至第以尺2皮腰泽肤椎穴箭头潮手旁 红或微渗血为度。适用于发作期。 所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1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箭 喘医性短数以寒以息 学 不肺哮冷上不 的 足气喘季在得支以肿是节1平气息之以2及卧管中。发岁气为 哮。本作以候主 喘病哮性前骤症可为、喉发变的发喉喘中病时一生息中哮,多种于性痰鸣四发病任支鸣、季。证何气有呼均年管声,吸可龄炎常,发困和见喘,作难阻于但为甚,塞尤则西半气头所指结构是什么
?
2
箭 头
所
指
结
构
是
什
么
?
箭
本 病 主 要 因 痰 饮 伏 肺 而 引 发 。 外 感 风 寒头
、风热,吸入花粉烟尘等可致肺失宣肃而凝所
津成痰;饮食失当,脾运失健则聚湿生痰。指
每因气候突变、情志失调、过分劳累、食入结
海腥发物等而触引内伏之痰饮,痰随气升,构
气与痰结,壅塞气道,肺气上逆而发为哮喘是
电
,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病人能什耐
针
受为度,通电30~40分钟,哮喘么持 续者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多用于?发
作期。
箭
取天突、定喘、胸1~7夹脊、肺俞头、
膏肓、脾俞、肾俞。发作期选天突、所定
穴 位 注 射
喘 穴 , 每 穴 注 入 0.1 % 肾 上 腺 素 0.2指ml ,每日1次;缓解期选胸1~7夹脊、结肺 俞、膏肓、脾俞、肾俞,每次选用2构~ 3穴,用胎盘组织液、黄芪注射液按是1:2 比例混合,每穴注入0.5~1ml,每周什2
指
结
穴 位 贴
取 芥肺子俞、、甘膏遂肓、、细膻辛中、、肉脾桂俞 、、 南星肾等俞药。制用构是成白
膏药,在“三伏”期间贴敷。适用于缓什解
期。
么
敷
?
耳 针
取下激次,对、,缓屏交留解尖感针期、。30用肾每分弱上次钟刺腺选。激、3发穴,气作每,管期周毫、每2针肺次日用、。1强皮~箭头所指刺质2
结
构
取穴可参照针刺法。每次选2~3对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