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合集下载

七排针刺结合平衡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期60例临床观察

七排针刺结合平衡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期60例临床观察

七排针刺结合平衡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期60例临床观察李丽;王祖红;栾莎;廖雪【摘要】目的观察七排针刺结合平衡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西药组: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每次1吸(50μg沙美特罗和500μg丙醋酸替卡松),2次/d.针刺组:穴取双(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肺病穴、胸痛穴,据虚则补其气,实则泻的原则,留针30min,1次/d.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休息4d,共治疗5个疗程,1月后比较2组AST及肺功能测定.结果西药组:痊愈率为10%,总有效率为80%;针刺组:痊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0%.2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减轻两肺哮鸣音和干湿罗音,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活量,减少哮喘的发作,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9)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哮喘;针刺疗法;七排针刺;平衡针法【作者】李丽;王祖红;栾莎;廖雪【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

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2014版对哮喘的定义进行更新,“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呼气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和强度随时间而变化”[2]。

它相当于中医的喘证,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多由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为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于春季。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现象越来越常见。

传统中医学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以及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功能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针灸可以舒缓症状,改善气道通畅。

例如,对于慢性咳嗽患者,针灸可以帮助清除痰液,减轻咳嗽的频率和强度。

对于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针灸可以调节气道平滑肌的张力,降低痉挛的发生。

二、中药疗法中医学使用草药治疗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药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药常常以汤剂、丸剂或颗粒剂的形式使用。

例如,桔梗、板蓝根、甘草等草药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和喉咙痛。

黄芩等草药用于清热解毒,对于支气管炎和哮喘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中药还可以根据个体的体质进行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对人体关键穴位的按压、摩擦和推拿来促进气血流通和调整身体的平衡状态。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推拿按摩可以舒缓症状,促进痰液的流动,缓解咳嗽和气喘。

例如,对于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可以通过胸部和背部的推拿按摩来减轻痉挛和痰液的堆积。

四、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节气血运行和身体的平衡。

气功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例如,对于哮喘患者,可以通过练习缓慢而深长的呼吸来放松气道平滑肌,减轻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五、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医提倡适当的饮食调理。

例如,慢性咳嗽患者可以多食用梨、胡萝卜等润肺止咳的食物。

针刺新肺俞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针刺新肺俞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1. 1 一般资料 全部 100 例均为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FVC) 、第 1 s 用力肺活量( FVC1 ) 及最大呼气流速( PE针灸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治疗组 50 例,男 27 例, FR) 。
女 23 例; 年龄 50 ~ 75 岁,平均( 60. 0 ± 5. 5) 岁; 病程 1 ~ 12 1. 5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 哮喘的症状完全缓解,偶有轻
灸治疗能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微 1. 3. 2 治疗组 取双侧新肺俞穴( 第 6 颈椎棘突左右旁
循环,提高机体免疫,且肺俞穴是临床最常选取的穴位之 一[1]。2010 - 06—2012 - 06,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 上选取新肺俞穴针刺[2]治疗支气管哮喘 50 例,并与针刺
2. 1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 FVC、FVC1 及 PEFR 变化比较 见表 1。
1. 3 治疗方法 2 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指导患者避
表 1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 FVC、FVC1 及 PEFR 变化比较
x珋± s
FVC( L) FVC1( L) PEFR( L / s)
治疗组( n = 50)
3. 19 ± 0. 51* 2. 57 ± 0. 58* 5. 03 ± 1. 1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 0. 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 < 0. 05
由表 1 可见,2 组治疗后肺功能 FVC、FVC1 及 PEFR 变化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 FVC、FVC1 及 PEFR 变化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治疗组对患者肺功 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86

如何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哮喘

如何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哮喘

如何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哮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支气管哮喘,它是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患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阶段,许多医学专家将支气管哮喘看作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认为此项疾病的发生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与环境之间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哮喘发病时会产生气道高反应性,一般情况下会引起可逆性气流受限,而且这种病症具备多变性特征,从而使得患者反复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经常会在夜晚发作,大部分患者能够自行缓解或是经过相应治疗后得到缓解。

1.哮喘的定义哮喘的全称是支气管哮喘,它是属于一种慢性气道性炎症疾病。

哮喘的显著特征就是慢性炎症反应在人体气道中出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包括咳嗽、胸闷、气急和喘息等,病发时间多为凌晨或夜间,并且在此时间段病症表现比较严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从流行病学对哮喘进行分析,据相关数据表明此疾病在我国成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为 1.2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哮喘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哮喘还会引起诸多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纵隔气肿及气胸肺心病、肺气肿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

2.哮喘的中医病因哮喘的中医病因主要是痰饮内伏,在平时可能不会发病,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导致痰饮搏击于气道,继而开始发病。

导致哮喘发病的因素种类较多,比如受寒受冷之后引起的感冒发烧,并且没有及时表散,在肺内有邪气阻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

和平时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经常吃生冷腥腻的食物从而导致脾失健运,内酿痰湿,上干于肺,壅阻肺气。

自身身体素质较弱也是引起哮喘的病因,生病之后身体虚弱,经常出现感冒和咳嗽症状,从而导致气不化津,痰饮内生。

因此可以看出,痰是导致哮喘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所谓“哮喘专主于痰”,外感风寒、不良饮食习惯、病后失调、情志内伤、疲劳过度等均是诱发因素。

治疗哮喘穴位有哪些-

治疗哮喘穴位有哪些-

治疗哮喘穴位有哪些?咳嗽哮喘是慢性疾病,除了不能着急上火、剧烈运动之外,还要注意日常的保养,哮喘分为很多种,有些病因从婴儿时期就会发生了,而且多发病在夜间,家人一定要注意关注,除了药物的治疗和一些常备的急性药品,家人可以尝试中医的方式为病患缓解不舒适感,比如说按压穴位。

中医上,哮喘发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体内阳气不足痰邪内生,最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常常会病情加重。

哮喘严重发作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恢复,就可能并发气胸和肺水肿,引发呼吸衰竭,甚至还会引发淬死。

所以对于哮喘这种会威胁到生命的病,我们要引起重视,要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并促进其康复。

而最佳的时机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三伏天。

如果说懂得中医经络的知识,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将咳喘搞定。

那么,该选什么穴位呢?那就是中府穴。

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具体位置是: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当你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另外,男性取这个穴位时,只要在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

那么,中府穴究竟有哪些作用呢?中府穴可宣肺止咳,补益化痰,是治疗肺病的要穴,主要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肺结核、胸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

按摩时用食指或中指尖点、按、揉。

按摩此穴对缓解咳嗽有帮助。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另外,我们还介绍一种治疗咳喘的食疗方,与按摩穴位配套使用,那将是一个珠联璧合啊!什么食疗方呢?就是百合陈贝炖水梨,这个可以润肺化痰哦!那这个如何制作呢?没关系,待我慢慢道来:首先将百合、陈皮、川贝用清水清洗干净。

然后将水梨洗净、去皮、去心、切片。

再接着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炖3小时后,放入适量冰糖,搅匀即成。

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

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 志 2 1 1月 第 1 卷 第2期 0 2年 1
・1 9 ・ 2
穴 位 疗 法治 疗 支 气 管 哮 喘 10例 0
董 丽 萍 张薇。
( 1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临床教研 室; 2承德广播 电视大学 河北
承德 070 ) 60 0
【 要】 目的 探 索治疗支气管哮喘 的新 途径 。方 法 选择 符合诊 断标 准 的支 气管哮喘 患者 10例 , 摘 0 伏天 采用 针、 灸和穴位贴敷疗法治疗 , 半年 内观察疗效 , 一年后 随访 。结果 治愈 3 例 , 8 好转 5 例 , 8 无效 4 , 例 总有效 率 9 .% 。 60
结论 采用针 、 灸和穴位贴敷综合疗 法治疗 支气管哮喘 , 效果显著 。
【 关键词 】 支气管哮喘
针灸
穴位
支气管哮喘属 中医的哮证 、 喘证 范畴 , 古代医籍早 2 1 疗效标准 .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J进行
有记载 :素问 ・ 《 阴阳别论 篇》 “ 说 ……起则熏肺 , 使人 疗效评定 : 治愈 : 哮喘控制 , 哮鸣音消失 。好转 : 哮喘缓 喘鸣。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 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 时喉 解 , ” 或发作次数减少。无效 : 症状无变化。 中痰鸣有声 , 呼吸急促 困难 , 甚则 喘息不能平卧。属临 22 治疗 结果 治疗后半年观察疗效 , . 一年后随访。 床常见病多发病 , 易反 复发作 , 以根治 , 难 故有 “ 不治 治愈 3 外 8例, 好转 5 例 , 8 无效 4 , 例 总有效率 9 . %。 60 癣, 内不 治 喘 ” 说 。 中医治疗 哮 喘方法 较多 , 采 用 中 3 讨 论 之 多 药 内服 、 穴位疗法等。自 19 92年至 2 1 年 , 0 1 我们对 10 0 哮喘的发生 , 主要是由于肺不能疏散津液, 脾不能运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哮病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二、概述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

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

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近十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配穴规律

近十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配穴规律

近十年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配穴规律李孟媛;王朝辉;王冠;陈琳;曲宁;王洪峰【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8(027)012【摘要】目的通过对近十年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中有关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进行分析,对其选穴进行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穴位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分别统计其所选穴位、穴位归经、穴位分布部位的规律.结果根据标准,共纳入20篇文献,对选穴频次≥5次以上的穴位进行分析,其中肺俞穴选穴频率最高为14次,足太阳膀胱经及任、督肺俞穴为主要选穴经脉.结论肺俞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穴位,与大椎、定喘、脾俞等穴位交替配合使用,本研究主要涉及的选穴规律为对症选穴及近部取穴,可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总页数】4页(P2069-2071,2075)【作者】李孟媛;王朝辉;王冠;陈琳;曲宁;王洪峰【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5【相关文献】1.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用穴规律探析 [J], 李洁;魏建予;刘世敏2.近十年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选配穴规律分析 [J], 陈琳;王洪峰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肝损伤的选配穴规律 [J], 曹然;李孟媛;王朝辉;王洪峰;姜阳;宋辉光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配穴及治法特点分析 [J], 叶雁影;田宁5.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用穴特点和配穴规律 [J], 包小波; 熊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发表时间:
2011-07-11T14:57:58.1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4期供稿 作者: 孙莲财 孙艳
[导读] 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

孙莲财
孙艳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院 154600)
【中图分类号】
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4-0410-02
【摘要】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
鸣、咳嗽和咳痰。目的
讨论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风寒犯肺型应散寒宣肺,平喘降逆为
主,兼以化痰;痰热壅肺型则应清泻肺热,平喘降逆;肺脾气虚型应补肺健脾;脾肾阳虚型应健脾益肺,补肾纳气。
【关键词】
针灸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因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支气管阻塞的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鸣、
咳嗽和咳痰。本病反复发作,病变严重者,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不胀或气胸。本病需与心脏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相鉴别。
本病属中医学
“喘证”、“哮证”的范畴。多因痰饮内伏,加之风寒袭肺,或痰热壅阻,使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如哮喘久延,肾气
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现象。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
起病突然,胸闷不适,呼吸困难伴哮鸣。患者端坐,胸廓膨隆,颈部副呼吸肌运动,有的患者有发绀。肺部叩诊有高清音,两肺布
满哮鸣音。发作时间自数小时至数日不等。
2.
外源性哮喘与吸入某些外界致敏源有关,内源性哮喘诱发因素多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混合型哮喘兼有上述两型特点。
3.
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以至虚脱、大汗、脱水或青紫,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也可有呼吸性
酸中毒,须及时抢救。

二、辅助检查
1.
呼吸功能降低。
2.
外源性哮喘患者的血中ESO、IGE增高。

辨证分型

一、风寒犯肺

喘咳痰鸣,咳痰清稀或泡沫痰,色白,形寒无汗,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滑或腻,脉浮紧。

二、痰热壅肺

喘咳痰鸣,痰黄质稠,咳吐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发热有汗,口渴,喜冷饮,苔黄腻,脉浮数。

三、肺脾气虚

面色苍白,自汗恶风,食少脘痞,鼻塞喷嚏,多痰,疲乏无力,常易感冒,易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哮喘,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无
力。

四、脾肾阳虚

面色黧黑,气息短促,动则更甚,心慌,头昏耳鸣,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治疗

一、辨证治疗
1.
治疗原则:风寒犯肺型应散寒宣肺,平喘降逆为主,兼以化痰;痰热壅肺型则应清泻肺热,平喘降逆;肺脾气虚型应补肺健脾;脾肾
阳虚型应健脾益肺,补肾纳气。
2.
处方
(1)
主穴:分为两组,第一组取定喘、肺俞,第二组取膻中、天突。可以单取一组,也可以两组交替使用。
(2)
配穴:风寒犯肺配大椎、风门(与第一组主穴同时取用);痰热壅肺取鱼际、合谷(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肺脾气虚配足三里、关元
(
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脾肾阳虚配肾俞、脾俞(与第一组主穴同时取用)、太溪(与第二组主穴同时取用)。

二、辨病治疗
(
一)体针疗法

处方: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
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
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
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
二)电针体穴疗法

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
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孔最、列缺、太渊、鱼际等,第
四组取位于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前外侧和腹部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第一组穴位与
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
三)灸法
1.
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上肢相
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孔最、列缺等,第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
四)耳针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
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
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
五)电针耳穴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
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
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三阴交、孔最、列缺(双侧交替使用)。
(
六)耳穴贴压疗法

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
主穴:取一侧的支气管区、肺区、脑干。
(2)
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皮质下区、胸椎上段、肾上腺区。

参 考 文 献
[1]
曾二秀;陈玉娟.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6年05期.
[2]
黄凯军,梁燕珍.眼针治疗控制哮喘发作的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1年02期.
[3]
米建平,刘炳权,符文彬,樊莉,李勇,蒙昌荣,李伟雄,朱晓平,文幸.天灸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18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年02期.
[4]
吴兆利;刘自力.培土生金法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