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政治下册《7.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1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大连开发区第9中学张曼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尊重他人的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隐私需要强化自护意识,提高隐私意识和依法维护隐私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家庭生活中的隐私保护,学校生活中的隐私保护,社会生活中的隐私保护以及未来社会科技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教学重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本课的线索:逻辑主线:家庭生活中的隐私保护-学校中生活中的隐私保护-社会生活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未来社会科技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
道德主线: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
教学准备:老师与学生搜集有关隐私权的资料、案例,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附录材料1:可监控上网与聊天记录的“电子家长”羊城悄流行近来,一种专门管理青少年使用电脑及上网的监控软件“电子家长”在广州一些家庭中流行起来。
通过这套由教育部、广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委等部门要求学校推荐家长使用的软件,不但可以过滤不健康的网站,家长还可看到孩子的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等,但同时也有学生家长认为此举侵害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社会上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看法又各有不同。
第一种意见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值得提倡,让家长履行更好的监护权。
第二种意见:反对,认为此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
第三种意见:怀疑,“电子家长”能奏效吗?第四种意见:“电子家长”需要改进。
材料2:友谊与隐私融融和肖肖是很要好的朋友,融融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她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了融融的日记内容。
融融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是气愤。
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材料3: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床头卡曝光病人病情,隐私被他人“旁听”,医学观摩令隐私变教材,化验单对公众公开,注射室男女不避嫌,医院泄露病人隐私现象令人惊心。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隐私受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8.倡导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隐私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止隐私泄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我们在使用手机、电脑时,是否曾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你是否知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5.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一部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短剧,通过角色扮演,展现隐私权受到侵犯的场景以及解决方法,提高同学们的隐私保护意识。
6.撰写一篇关于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倡议书,呼吁同学们提高网络素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隐私权的概念、法律保护、维护途径等关键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自己对隐私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3.教师强调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遵守法律法规。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理解隐私权的概念,了解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三、课堂讨论
1.教师提出关于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四、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隐私权受到侵犯的场景,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案苏教版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能自觉用法律维护隐私权,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能力目标:理解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并能自觉依法维权,具备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稳私和隐私权;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有关规定;了解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点: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教学难点: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师:这里涉及到隐私问题。
其实人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7课第一框题《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新授:想一想:除了视频中提到的电话外,你认为还有哪些东西属于个人隐私?小结: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状况、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个人私事:社会交往、日常生活等。
私人领域:住宅、书包、行李等。
师:那到底什么是隐私,隐私的含义是什么呢?隐私: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
讨论:很多人认为,我不想把私事告诉别人是怕丢面子,怕别人笑话,所以认为“隐私就是丑事”。
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PPT出示)请你来判断小结:隐私的重要性小小交流会:明星等公众人物要不要有隐私?师:人人都有隐私(PPT出示)唇枪舌剑思考:报社应不应该公开明星的私生活?该报纸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了何种权利?师:那么,什么又是隐私权呢?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小小探究台:1、在以往生活中,你遇到过自己隐私权被侵犯的事情吗?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小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①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②偷看他人日记、私拆他人信件、刺探他人秘密;•③传播他人隐私;•④非法利用他人信息。
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试讲稿

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简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保护隐私权的方法,并认识到该如何尊重、保护他人的隐私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尊重隐私、保护隐私的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增强学生保护隐私的意识。
2.教学难点:掌握保护隐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视频呈现一段电视剧片段,妈妈在孩子睡熟后,翻看孩子的抽屉。
提问:父母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二)新授提问,你的父母有没有偷看过你的日记过你的日记,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处理?小组讨论,分享结果。
通过问题,总结出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就要有隐私的意识。
提供案例,小明邀请好朋友到家里一起玩,他的好朋友好奇的打开了小明柜子后翻出一封信,当做惊喜“分享”给大家,小明很生气的哭了,好朋友们也不欢而散。
提问:大家设想一下小明的朋友为什么会这么做?他的做法为什么是错的?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隐私,首先需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如果你是刚刚材料中被偷看日记的孩子,是被当众读信的小明,你会怎么做?总结,我们需要探究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提供案例,初中生小王上网时认识了网友,轻信别人,告诉了对方个人的信息,导致隐私泄露,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出,当隐私权被侵犯的时候,要学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同时,还要了解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秘密,上网注意网络安全,保护好个人信息。
选择益友,慎重交友等。
(三)巩固练习阅读书中的案例,讨论分析问题,小组派代表回答。
(四)作业布置做一张关于保护隐私权的手抄报。
四、板书设计具备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掌握方法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逐字稿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视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电视剧里演了些什么?好,视频播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视频中的母亲这样做,你认为如何呢?第一排的这位同学说,视频中的母亲趁着孩子睡着了就开始翻孩子的抽屉,似乎想找到什么秘密,虽然父母是最亲的人,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她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父母是不能随意翻孩子的抽屉。
八年级政治教案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2、难点:明确尊重他人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增强责任和信誉意识。
教、学方法1、教:启发式教学创设情景2、学:合作探究情感体验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播放《家有儿女》片断。
二.导入新课提问:小雪的家人侵犯了小雪的什么权利?(隐私权)三.进行新课1.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小雪家人的哪些行为侵犯了小雪的隐私权?学生谈:师:这些行为都泄露了他人的秘密。
那么是不是泄露他人的秘密行为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呢?比方说,刘星考试作弊,老师告诉他妈妈,老师的行为是不是侵权行为?生谈:不是。
老师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刘星。
师:为了维护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公开当事人信息,不属于侵犯行为。
而小雪的行为没有涉及到他人利益,所以她家人的行为侵犯了她的隐私。
那么,面对小雪家人的侵权行为,你想对她的家人说些什么?对她说些什么?生谈:师: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我们的期盼。
板书:尊重和维护隐私权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树立隐私意识。
师:看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我们的期盼。
可小雪的家人却有些让人失望,特别是妈妈。
那么,妈妈为什么要那样做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谈。
师:妈妈虽然爱小雪,但由于自己没有隐私意识,所以做出了侵犯小雪隐私的行为。
因此,老师提醒大家:尊重他人隐私,需要树立隐私意识。
这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
板书:尊重他人隐私,需要树立隐私意识3.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可有些学生却缺乏这一意识,从而做出导致朋友间产生信任危机的行为,下面有请xx同学为我们表演小品《信任》。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1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设计具体的情景,从而知道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懂得尊重隐私的道德期盼;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明确保护。
能判别侵害隐私权的主要表现;掌握简单的维护隐私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过程体验: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相关法律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维权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感悟和谐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隐私权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
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道德上去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道德习惯很难,在生活中尊重他人隐私的道德行为比维护自己的隐私法律行为更难做到。
一、导入新课:1、情景展示(P51页),思考: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2、假设你把一些个人的秘密说给朋友、同学后,他们泄露了出去,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呢?二、学习新课(一)、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1、结合导入中的情景思考:(1)、父母有监护义务,他们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2)、列举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小结: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2、友谊与隐私材料一、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
荣荣对朋友不守信用很气愤。
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
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
你认为王军的行为:A破坏友谊B太不道德了C没什么关系D侵犯了其隐私权老师归纳: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誉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隐私受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隐私权的概念,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可能侵犯隐私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侵犯他人隐私。
2.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方法和途径。
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题:针对某一具体案例,分析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方法:采用个人练习、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1)隐私权的定义和法律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漫画,如“网络偷窥”、“电话骚扰”等,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思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隐私权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2.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吗?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况吗?
(2)生活中常见的侵犯隐私权行为及防范措施;
(3)遇到隐私权侵害时的应对方法。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隐私权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法律意识,为实际生活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保护隐私权,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要求不少于300字。倡议书需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了解隐私权的内涵、法律保护及实际应用,提高法律素养。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2.学会如何维护自己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意义;2.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教学重点】了解隐私权包括的内容,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画欣赏请同学们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之杰作问:1、这个人在干什么?(偷窥)2、你们觉得他(她)有可能在偷看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回答)(如日记,信件、密码、个人活动----)3、你觉得你生活中的这些东西可以与人分享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这些都是个人秘密。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
(二)法律导航(P44)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名言:“在一个真正……――佚名”(三)你说我说案例: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
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
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隐私权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对个人隐私权含义的理解。
(四)法律导航(P44)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7.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一课
时)》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提高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
2、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规定;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利,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教学重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具准备:
教学后记:
教师的“教”。
在指导思想上,教师不是用同一模式去要求学生,而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统一要求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在地位上,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不再是权威,而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是参谋、顾问、咨询人员;在活
动过程的控制上,活动过程不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教师不是用指令来约束活动,而是以信息诱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在组织上,教师不必拘泥于学科课堂教学程序和规则的限制,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得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活动才能。
教学设计1: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一)人人有隐私
情景感悟
材料一:荣荣和晓晓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晓晓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晓晓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
荣荣对朋友的不守信用很气愤。
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
问题探讨;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这里牵涉到隐私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就是隐私。
那么,什么是隐私?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
个人私事、私人空间。
以我们学生为例,我们的通信、日记、身体隐疾和家庭住址都属于隐私。
小小辩论:
隐私就是丑事吗?(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
通过辩论,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隐私被公开后会给人们带来心理负担,使人们感到生活不宁静,甚至可能使人们感受到财产方面的损失,并给他人的事业造成实际的损害。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案例分析:(出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隐私泄露一案、何老板失窃案例,学生阅读后并讨论以下问题。
)
(1)思考:密特朗、何老板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文,得出结论:公民的隐私权不受非法侵害,否则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教师小结: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公民的隐私
权不受非法侵害,否则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交流:你是否曾侵犯过别人的隐私权?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达成共识。
我们要缔造高质量的共同生活空间,互相尊重隐私权是基本要求之一。
这就要尊重别人的生活空间、生活态度,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
)
(4)探究:“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保护客户的个人帐号、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资料而采取的措施。
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需要建立类似于“一米线”的规则?
(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三)缔造一片宁静的天空
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面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打听别人的“隐私”进行讨论。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隐私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尊重他人隐私权在某种程度上就表现在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问的坚决不问。
在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或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法治的社会。
任何人在享有权利、自由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否则,他将会为随之可能造成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我们要逐步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31303 7A47 穇37277 919D 醝,35322 89FA 觺I34429 867D 虽29155 71E3 燣34598 8726 蜦22180 56A4 嚤26030 65AE 斮27369 6AE9 櫩39425 9A01 騁33620 8354 荔38532 9684 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