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效果观

合集下载

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

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

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增生和子宫腺肌疤痕形成。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来说,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内分泌失调、经期不调、痛经等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以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二、中药治疗中药在调理子宫腺肌症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中药包括桃仁、丹参、当归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缓解疼痛等作用。

患者可以通过中药汤剂、中药调理剂等方式服用中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三、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调理也有所建议。

例如,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排便顺畅,防止大肠压迫子宫。

同时,还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麦胚油、花生等,以改善子宫血流,缓解子宫腺肌症症状。

四、情绪调理中医认为,情绪与病症密切相关。

子宫腺肌症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症状,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此,情绪调理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总结起来,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治疗、食疗调理和情绪调理等。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当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遵循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并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通过综合调理,可以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治愈率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内外联合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症验案

内外联合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症验案


不孕症的常见 证 型 [3-4]。 中 医 治 疗 不 孕 症 除 辨 证 论 治

[编辑:郝利珍]

关于征集作者刊文获奖、成果转化等情况的启事
角刺、夏枯草、茯 苓 各 15g,甘 草 片 6g,当 归、川 芎 各
12g,赤芍、鸡血藤、路路通、荔枝核、盐橘核各 15g,醋
23
.2 mm(约 孕 9 周)及 原 始 心 管 搏 动。 孕 囊 旁 可 见
30
.1 mm×12
.6 mm 液 性 暗 区 (积 液 )。 处 方:菟 丝
子、党参片各 20g,续断片、桑寄生、麸炒白术、藕节炭、
在广大作者、审稿专家和热心读 者 的 大 力 支 持 下,《中
国民间疗法》杂志 刊 发 了 一 系 列 优 质 稿 件,获 得 了 较 好 的
学术评价。为跟 踪 刊 文 的 社 会 影 响,提 高 办 刊 质 量,编 辑
部现广泛收集刊文获奖和成果转化 等 情 况,并 将 其 作 为 编
辑部工作的常态 化 机 制。 敬 请 作 者 填 写 刊 文 获 奖、成 果 转
“若非热极,即为寒极”束缚。
等特色疗法,可 取 得 良 效。该 文 介 绍 内 外 联 合 治 疗 肾
虚血瘀型不孕症 验 案 1 则,以 期 为 临 床 诊 治 该 病 提 供
参考文献
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
1]冯世纶,李蕙治,张长恩,等. 经 方 传 真:胡 希 恕 经 方 理 论 与
【关键词】 不 孕 症;全 不 产;断 续;肾 虚 血 瘀 型;分 期 论
2022 年 3 月 10 日三诊:末次月经 3 月 6 日,患者
女性不孕症的病因主要包括排卵障碍和盆腔因素
量、服法同前。结合患者性激素 6 项、卵巢巧克力囊肿

补肾祛瘀法在辨证论治子宫腺肌病中的体会

补肾祛瘀法在辨证论治子宫腺肌病中的体会
“ 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Ⅱ号方 在 I号方基础上去乌药 、 青皮 、 牛
牛膝 、 泽兰、 三棱 、 莪术 、 甘草 , 经前 1 周及经期服用 )每 日 1 , , 付 7
付, 煎两 次, 晚两次分服。复诊时间 :05年 9月 】 水 早 20 】日, 诉此 次痛经 较前明显减轻 , 遂予 Ⅱ号方( 熟地 、 白芍 、 当归 、 仙灵脾 、 杜 仲、 寄生、 川楝子 、 元胡 、 五灵脂 、 三棱 、 莪术 , 经后服用 ) 经 治三个 。 月, 经期腹痛消失 , 腹部彩超提示子宫较三个月前明显缩小。 其后
子宫腺 肌病为 临床常见 病 ,多 发生于 生育年 龄妇女 , 其 尤
3 0~5 0岁经产妇。近年来, 其发病率有 上升趋势, 发病 年龄 日 且
凝集 而成 , 即肾虚 为本 , 瘀为标 。临证 时多虚实 夹杂 , 血 错综 复 杂 , 者临床观察发现患者除表现一 系列 的血瘀症状外 , 笔 常伴 有 手足不温 、 膝酸痛等 肾阳虚证 象 , 以温 补肾 阳、 气化瘀为 腰 故 行 主要 治法 辨证施治 , 标本兼 治 , 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子、 茴香 、 肉桂 等 , 注意 补肾活血 的用药 比例亦随 月经周期有 并
所调整 , 每多奏效 。
[ 考 文 献] 参
[】 1 张振琪. 中药 补肾温阳化瘀法 治疗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4 4例[】 J安徽 中医 . 临床杂志 ,0 3 1()1 0 20 ,52:2 . [】 2 唐华伟. 阳逐瘀法 治疗 子宫 内膜 异位症性痛 经 3 温 6例f. UPt J 湖d 】  ̄杂 志,0 52 ()4 . 2 0 ,77 :1 ( 收稿 日期 :0 70 .6 2 0 .40 )
疗的侧重点不 同,即经 前期及经 期注重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为

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

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中药偏方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

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海澡、咸苦而寒,有软坚化结,泄热引水功能;昆布、性咸能软坚除热散结;沙参、麦冬、清心润肺之功效;生牡蛎、敛阴潜阳软坚功能;五味子、滋肾生津之功效。

一、痰凝血瘀证: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
各15克,川穹20克.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各15克,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加太子参30克,炒白术20克。

二、寒凝血瘀证:炮姜、小茴香、川穹、桂枝各10克,元胡、灵脂、没药、当归、三棱、
莪术、丹参、茯苓各15克。

月经周期过多去川穹、当归,加炒蒲黄30克,血余炭15克;兼有脾虚气弱者,可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三、脾肾之虚,气滞血瘀:香附、柴胡、桃仁、血风、续断、乌药、茯苓。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的研究进展王进进;王宏伟【摘要】不孕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并已成为生殖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认为优质卵泡的排出与孕卵的成功着床是影响妊娠的关键环节.中医认为肾虚血瘀是不孕最主要的发病机制,补肾活血法正成为治疗不孕的研究热点,且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作用日渐突出.故就补肾活血法在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中如何促排卵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妊娠率作如下综述.【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10【总页数】3页(P1420-1422)【关键词】补肾活血;肾虚血瘀;不孕;研究进展【作者】王进进;王宏伟【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4最新调查显示,我国育龄期妇女不孕的发生率达10%~15%呈上升趋势。

其中排卵障碍占不孕的20%~40%,不良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导致60%胚胎种植失败的因素[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约占到75%。

近年来,中医在促排卵和提高受精卵着床率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而补肾活血法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1.1 排卵障碍与着床困难是妊娠失败的关键问题现代医学认为,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包括排卵障碍、盆腔病理、免疫因素和不明原因4大类,其中排卵障碍与着床失败是导致不孕的关键环节。

排卵障碍包括持续无排卵、稀发排卵、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及黄体功能不健全等,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以及与下丘脑有关的内分泌腺体间的调节失去平衡,最终造成卵泡发育不良,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停滞不前,或卵泡成熟未破裂而黄素化。

PCOS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激素水平多表现为雄激素(睾酮为主)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LH/FSH)>2.5、雌激素水平不足等。

而着床失败多由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孕卵无法着床或着床后生长障碍。

补肾活血方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效果观察

补肾活血方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效果观察

2021年1月第28卷第2期补肾活血方药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效果观察孔德佳 郭青戈 黄飞翔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出现阴道流血、下腹疼痛或伴腰酸胀痛,若未及时诊治,症状进一步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中医妇科学将其归于“胎漏”和“胎动不安”范畴,认为本病由肾虚、气血虚弱、血瘀、血热引起。

目前西医主要以激素药物支持,但对阴道流血、腰膝酸软等情况改善并不明显。

本研究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2019年1—12月我院诊治的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诊断标准:① 尿妊娠试验、血β-HCG阳性;② 停经在12周内,超声提示宫内妊娠;③ 妇科检查宫口未开,子宫大小、孕囊大小与孕周相符;④ 阴道流血,色黯红,伴或不伴小腹坠胀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部晦暗,夜尿增多;舌淡紫黯或瘀斑,脉沉涩等。

排除:有染色体异常、子宫等生殖器官畸形,合并有脏器及造血系统功能障碍。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知情同意。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29.6±3.8)岁;孕5~9周,平均(6.2±1.2)周;流产次数0~2次,平均(1.4±0.5)次。

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9.5±3.7)岁;孕5~10周,平均(6.5±1.2)周;流产次数0~3次,平均(1.8±0.8)次。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作者单位:310008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中医科通信作者:孔德佳,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地屈孕酮(Abbott BiologicalsB.V,10mg/片),首次剂量40mg,随后调整为10mg/次,每日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调整为10mg/次,每日2次口服。

益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Asherma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益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Asherma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益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Asherman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asherman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asherman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行粘连分解术+置节育环,术后于下次1月经周期的第5天始服益肾活血方,连服14天,共服3个月;对照组30例行粘连分解术+置节育环。

比较两组间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宫腔粘连的改善情况。

结果:综合疗效:两组均能改善综合疗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中华妇产科学》[3]及《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1]拟定asherman综合征。

1.2.2 宫腔粘连程度评定标准参照美国生殖协会[4]ameirican fertility society)及nasr[5]等提出的评分系统拟定。

1.2.3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妇科学》[7]拟定肾虚血瘀证。

1.2.4中医证候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将各项症状分级记分,进行疗效判定。

1.3 试验病例标准1.3.1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侯条件者;②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8~45岁,女性;④本试验前未进行治疗;或虽经外院治疗,但病情无明显改善,已放弃原治疗方案者;⑤体温正常者;⑥白带mdi检查无异常者。

1.3.2排除标准①急性、亚急性生殖道炎症患者;②肝、肾严重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检查发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不能胜任手术者;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④子宫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肉瘤患者;⑤子宫屈度过大,探针或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⑥对本试验药物已知成分过敏或过敏体质者;⑦近期(3个月内)有子宫穿孔或子宫手术史者;⑧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近3个月内用激素治疗者;⑨术前3天有同房史者。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很多女性带来了痛苦和困扰。

在中医领域,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瘀阻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子宫,导致胞宫脉络不通,从而引发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食疗等综合方法。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膈下逐瘀汤,以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对于寒凝血瘀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而对于痰湿瘀阻型的患者,会选用苍附导痰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直肠给药,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针灸推拿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腹部和腰部的穴位,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

食疗在中医治疗中也不容忽视。

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化痰祛湿作用的食物。

例如,山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姜、肉桂等能温经散寒;薏米、茯苓等有助于化痰祛湿。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还非常注重患者的情志调节。

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加重病情。

因此,医生会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此外,生活习惯的调整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饮食要规律,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有耐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者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效果观
发表时间:2018-12-03T16:44:28.0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0期作者:李谦
[导读]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以育龄期女性为好发群体,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湘潭41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补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2例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31例服用安慰剂,观察组31例给予补肾祛瘀中药,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标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55、
7.944、6.573,P1=0.017、0.010、0.014;t2=8.430、8.655、9.924,P2=0.005、0.005、0.001);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用药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肾虚血瘀是引起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机,采用补肾祛瘀中药可补肾益气、祛瘀活血,治疗该证型子宫腺肌症患者效果满意。

关键词:肾虚血瘀;子宫腺肌症;免疫水平;补肾祛瘀方;效果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以育龄期女性为好发群体,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本病机制,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比较严重[1]。

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补肾祛瘀中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42.2±3.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4±0.5)年。

入组对象均符合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标准,经中医诊断为肾虚血瘀证型[2],排除盆腔炎、既往12周内应用激素类药物、原发性痛经及精神疾患者。

根据奇偶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两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观察组应用补肾活血中药,方用菟丝子、紫河车(改成桑寄生)各15克,延胡索、川芎、赤芍、当归(改成蒲黄)、五灵脂、鬼箭羽、土鳖虫各10g,青皮6g,由医院药剂室负责统一煎制,1剂/d,药汁分为两等份,早晚各服1次,饭后30min~60min服用。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疗程共计12周。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全血T细胞亚群(Th17、Treg、Th17/ Treg)及炎性因子指标(IL-6、IL-10、IL-17)表达水平,另统计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分别通过样本t、皮尔斯卡方χ2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标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标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用药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经肾功能、血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功能检测等检查确认无异常情况。

3 讨论
育龄期女性群体子宫腺肌病多发,本病症状类似于中医“癥瘕”、“经期延长”、“痛经”等血瘀证表现,气滞血瘀是主要病机,因而应遵循行气、活血、化瘀的治则[3]。

对于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来说,血瘀为标而肾虚为本,症候本虚标实,补益肾气可充盈肾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水湿运化,加快瘀血吸收,淤血清除则病痛自除。

肾气虚弱而致瘀血阻滞是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的病机所在,所以应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4]。

本次研究采用补肾祛瘀方治疗观察组3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方中紫河车与菟丝子均可补益肾气,充盈肾阳,通畅全身气机;延胡索、青皮二药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可促进活血化瘀药物效果;赤芍具有行血活血的效果,可缓解痛经症状;川芎速来被称为“血中之气药”,辅以鬼箭羽可散瘀止痛、通经活血。

从结果数据分析来看,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指
标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355、7.944、6.573,P1=0.017、0.010、0.014;t2=8.430、8.655、9.924,P2=0.005、0.005、0.001),且未发现用药不良反应,说明补肾祛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肾虚血瘀是引起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机,采用补肾祛瘀中药可补肾益气、祛瘀活血,治疗该证型子宫腺肌症患者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常聪聪,刘文琼.从中医“活血化瘀”角度论治子宫腺肌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05):80-82.
[2]佀雪平,刘欣彤,姚艺,关晓光.自拟补肾逐瘀汤配合脐疗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4,42(06):103-104.
[3]成臣,桂涛,张真真,荀爱华,罗梅,黄美华.补肾活血散瘀汤对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免疫功能的影响——附50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5,47(12):48-50.
[4]李坤寅,关永格,吴少铃,宋阳.子宫腺肌病血瘀相关证型用药规律探讨[J].四川中医,2013,31(02):124-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