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曲打击乐
谈戏曲打击乐的综合特性

谈戏曲打击乐的综合特性随着中国地方戏曲艺术的不断创新,打击乐器在戏曲中的运用也发展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塑造典型人物、提示人物的复杂情绪中,起到了别的乐器无法替代的作用。
有时由于剧情的需要,人物情绪变了,心境也变了,虽是同样的打击旋律,但此时的节奏打出的感情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打击乐的魅力所在,它能根据剧情变化而表现出细腻的人物情绪。
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唱、念、做、打无论是表或是演都不能没有节奏,唱腔音乐有板有眼,做和打在戏曲舞台上的处理也都是舞蹈性的动作,也必须有节奏感,不然演员舞不起来。
戏曲的念白不同于日常的对话,讲究韵律,要有节奏。
所以,戏曲要有鲜明的节奏,如果没有节奏,戏曲表演就不会推动它的特色,而锣鼓正是一组节奏强烈的音响乐器,有了打击乐的伴奏,戏曲表演的节奏性便显现了出来。
戏曲除了要有鲜明的节奏外,还要有饱满的情绪、感人的气氛。
仅靠演员的表演是不够的,除了舞美、灯光等手段外,锣鼓的烘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了锣鼓不成戏,有了好的锣鼓,戏曲会更精彩。
锣鼓里的一部分叫“身段锣鼓”,是专为配合欣赏表演手段设计的一套打击乐的点,还有一部分叫“开唱锣鼓”,在每一段唱腔里必须有一套锣鼓点。
戏曲音乐离不开乐队演奏。
戏曲乐队总成场面或文武场。
打击乐器称武场,管、弦乐器称文场。
管弦乐与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表现能力上也各有所长。
善于抒发人物感情的戏称之为文戏,虽然少不了打击乐的有机配合,但是传统习惯称其为文场。
常见的京剧等北方戏曲,打击乐器铿锵有力,节奏明朗;而一般以武打为主的则是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上称为武场。
戏曲打击乐又称“武场”,与“文场”(指吹、拉、弹等各种管弦乐)相对,共同组成“场面”(各种伴奏乐器的总称,也是戏曲乐队的别称)。
戏曲打击乐是戏曲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戏曲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作用。
现根据我多年来从事地方戏曲打击乐的工作实践,就戏曲打击乐中的相关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供大家商榷。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摘要】戏曲打击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之一,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进行着突破和发展。
传统戏曲打击乐注重鼓点与戏曲剧情的紧密结合,演奏方式古朴传统。
而现代化的戏曲打击乐演奏手段则采用了现代乐器和技术,使音乐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气息。
融合多种音乐元素的戏曲打击乐演奏,则拓展了其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内涵。
在现代舞台表演中,戏曲打击乐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整个表演增添了戏剧性和节奏感。
戏曲打击乐也积极与其他音乐形式进行交流和融合,开拓了音乐的新领域。
展望未来,对戏曲打击乐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戏曲打击乐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华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在当今社会中绽放光芒。
【关键词】戏曲传统,时代发展,戏曲打击乐,传统演奏方式,现代化手段,融合音乐元素,现代舞台表演,交流融合,发展前景,创新发展。
1. 引言1.1 戏曲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打击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打击乐作为戏曲演出中的重要音乐元素,不仅用于配合演员的唱念做打,增添节奏感和气氛,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戏曲打击乐也在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口味。
传统戏曲打击乐在历史上主要以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为主,其演奏方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演奏者不仅需具备娴熟的技巧,更要具备对戏曲剧情和曲调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和情绪变化,使打击乐能够与戏曲表演完美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发展,传统戏曲打击乐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寻求突破和发展。
现代化的演奏手段、融合多种音乐元素以及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交流和融合,都成为了戏曲打击乐发展的新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戏曲打击乐不仅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更能够焕发出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魅力,为传统戏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1.2 戏曲打击乐的特点戏曲打击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浅谈戏曲打击乐的作用

浅谈戏曲打击乐的作用作者:王玉亮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3期摘要:一场戏曲必定有开场锣鼓,以此来拉开整场演出的帷幕。
精彩的打击乐将观众带到另一种境界中去,或是紧张的战场情景,抑或是舒缓的故事情节,这种戏剧性的导入就是通过打击乐来完成的。
在戏曲里面,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都需要打击乐来为戏曲渲染气氛。
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效果,是整台戏剧节奏的支柱,点染戏剧色彩、烘托舞台气氛,具有极大的音乐表现功能。
关键词:戏曲艺术;打击乐;中图分类号:J614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3-00-01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戏曲艺术的语言、行为、时间、空间乃至仿声都离不开打击乐的伴奏,它已成为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艺术样式,应该说打击乐是中国戏曲的主体和重要元素之一。
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
”可见戏曲的打击乐在整个戏曲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一线贯穿到底,紧扣剧情的发展,左右剧情的节奏。
制造出不同的气氛。
一场戏曲必定有开场锣鼓,以此来拉开整场演出的帷幕。
精彩的打击乐将观众带到另一种境界中去,或是紧张的战场情景,抑或是舒缓的故事情节,这种戏剧性的导入就是通过打击乐来完成的。
在戏曲里面,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都需要打击乐来为戏曲渲染气氛。
不同等级的人物出场时,亮相也是用不同的锣鼓点来表示。
此时他们的举手投足,每一个动作都要跟锣鼓点紧密配合,也就是说,此时的锣鼓点指挥着剧中人物表演的一招一式,并参与特定人物、特定身份、特定形象的表演。
此外,战场气氛的升级或者回落等曲折变化也是通过锣鼓来控制指挥的。
这样就能完美地配合和贯穿整个剧中人物的变化特征,起到画龙点睛和烘托表演效果,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紧扣观众心弦,使他们被牢牢地吸引到演员表演的剧中人物的心里世界中,打击乐的震撼效果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打击乐并不是凌驾与演员之上,而是始终衬托着演员,就如船在水中,演员是船而打击乐就是水一样!打击乐十分讲究对于不同环境中不同人物的塑造,主要是为渲染戏剧情节,刻画人物性格,从而配合演员的表演而运用的,因此更具有表现力。
浅析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浅析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摘要:打击乐具有独具的艺术功能和丰富的表现力,是中国戏曲表演中最具魅力的艺术元素。
本文就打击乐在戏曲表演中的表现形式以及作用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对打击乐的艺术功能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以提升打击乐的改善效果,推动戏曲表演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戏曲表演;打击乐;表现形式;艺术功能戏曲是中国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打击乐在戏曲唱、念、做、打中使用极广。
也正是由于打击乐的强烈音响和鲜明节奏的烘托和帮助,能渲染制造与表达多种多样的气氛和情绪,对于塑造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营造氛围都具有突出的艺术效果,往往一线贯穿到底,紧扣剧情的发展,左右剧情的节奏,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戏曲表演中打击乐的表现形式在戏曲中,打击乐的具体表演乐器主要分为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小钹、堂鼓等。
板鼓掌握者又作为乐队的指挥者,其演奏贯穿整个戏曲表演;按照音量、音域、音色的不同,大锣又分为高音大锣、中音大锣和低音大锣,分别适合需要穿透力的激烈的武打场面、需配合角色低声念唱的抒情场面和配合低音宽广铿锵有力的黑脸;小锣分类类似大锣,除此之外偶尔会担任独奏部分;小钹以其清脆的音色独具特点。
戏曲的打击乐其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但是根据不同的演出场景,往往会灵活变化,使表演更具舞台效果。
除了上述乐器之外,还有大堂鼓、低音大鼓,云锣、木鱼、碰铃、低音芒锣等打击乐器辅助配合演奏。
从其用途上大体可分为:第一,闹台打击乐。
也叫开台打击乐,根据名字可知是在戏曲表演开始之前进行的打击乐,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
所以为了引起火爆热烈的气氛,闹台打击乐节奏欢快激昂,一般为多个打击乐段子连奏,不定时会循环重复,演奏时长一般由闹台开始到戏曲表演正式开始,时长不固定但一般较长,主要是烘托出戏曲开始之前的热烈氛围,让观众提前进入本场戏曲的情感氛围,也为演员作节奏上的提示和准备时间。
第二,唱腔打击乐。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摘要】戏曲打击乐演奏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从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乐器选用和演奏技巧的改变、创新曲目和演出形式、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等方面探讨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通过对戏曲打击乐演奏的未来发展趋势、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性的分析,揭示了戏曲打击乐演奏在当代音乐领域中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戏曲打击乐演奏、突破、发展、传统与现代、乐器、演奏技巧、创新曲目、演出形式、教育培训体系、国际交流、合作、未来发展趋势、传承、创新、中华民族音乐艺术。
1. 引言1.1 戏曲打击乐演奏的重要性戏曲打击乐演奏作为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它不仅是表现戏曲节奏韵律的重要手段,更是连接演员和观众情感交流的桥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打击乐演奏,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体验到传统戏曲的韵味和魅力,进一步增强戏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戏曲打击乐演奏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可以为戏曲表演增添动感和活力,提升演出效果,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戏曲打击乐演奏在传统戏曲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历史背景戏曲打击乐演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古代,中国的戏曲表演就离不开打击乐器的伴奏。
传统的戏曲演出中,打击乐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起到节奏感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情感表达,调动气氛,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戏曲打击乐演奏逐渐融入到现代音乐的演奏中。
在20世纪以来,随着音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戏曲演出形式的多元化,戏曲打击乐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浅谈打击乐伴奏的艺术魅力——以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为例

浅阴:陆乐腭的艺术魅力一u三琴独奏曲《林冲降》为例《林冲夜奔》是由我国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项祖华先生于1984年创作的一首大型扬琴独奏曲。
该作品取材于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夜奔上梁山的故事,以《新水令》《雁儿落》等昆曲曲牌的音乐元素为基调,融合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多段体结构和西方古典作曲手法,同时还突破性地使用了大量的传统民族打击乐作为伴奏,增强了音乐氛围的渲染和情感的表达,鲜明地刻画出了英雄林冲含冤落难、悲愤苦闷的人物形象。
《林冲夜奔》这首作品由项祖华先生的学生,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玲玲女士进行了首演,并在1989年获得文化部文艺作品大奖。
作品一经面世便受到一致好评,不仅被业内的专家学者广泛研究和探讨,还常常在各大重要比赛中被选为规定曲目,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大型扬琴独奏曲。
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国民族打击乐青年教师人才培养”项目。
项目邀请了多位业内知名专家教授,从演奏、作曲、音乐理论、指挥等不同方面对打击乐这门学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
笔者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深受启发,受益良多,在此以经典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为例,结合自身所学,浅谈打击乐在这首作品中的运用和作用。
一、塑造形象,增强戏剧效果《林冲夜奔》这首作品是以《水浒传》中故事情节为背景的叙事性音乐,主要讲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得罪权贵而遭到陷害,被几次三番设计差点被谋害致死,最后报仇雪恨,于风雪中夜上梁山的故事。
作曲家吸收了昆曲和京剧的戏曲元素,采用了带标题的中国民族器乐多段体,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进行创作,将此曲共分为"引子一愤慨一夜奔一风雪一上山”这几个部分。
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由此可以看出打击乐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不可或缺的地位。
作曲家项祖华老师在为《林冲夜奔》这首曲目编配打击乐声部的过程中,并没有生搬硬套戏曲打击乐的板式,而是根据音乐形象的需要,结合戏曲锣鼓的特点加以衬托,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丰富了听众的想象力。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

浅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突破和发展戏曲打击乐演奏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表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变迁,戏曲打击乐演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不断发掘其突破口和发展潜力。
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传统乐器有锣、鼓、钹等,这些乐器在传统演奏中常常强调韵律和进度感,配合戏曲表演场面的变化,使得戏曲的氛围更加紧张和感人。
而在现代演奏中,演奏者不仅仅是单纯地强调韵律律动,更多的是将传统的演奏方式与现代音乐风格结合在一起,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时代感。
例如,在《梨园弟子规》的演奏中,演奏者采用了现代爵士乐风格的打击乐演奏,对戏曲表演的氛围、景致与主题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演绎,展现了新时代中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故事和节奏的完美结合戏曲打击乐演奏的节奏和节拍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精准地把握戏曲故事情节的转折和高潮,使观众在听觉上感受到故事的张力和情感的变化。
在传统演奏中,演奏者往往是在运用固定的节奏和韵律,强调故事的基础韵律和重要变化。
而在现代演奏中,演奏者则更加注重故事与节奏的完美结合。
例如,对于《智取威虎山》中的节奏,演奏者根据各种角色的性格特点、场景特点、情节特点等综合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乐器声色和演奏技巧,创造出了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从而使故事情节在演奏的节奏和韵律中得到更加细致的表现和突出的发挥。
三、技艺和表现的升华戏曲打击乐演奏的技艺和表现是促进其发展突破的关键。
在传统演奏中,技艺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节奏、音高、音色等基本方面,而在现代演奏中,则更加强调技艺与表现的融合,突出演奏者的个性化表现和艺术创新。
例如,针对不同的戏曲作品,演奏者可以利用手指打击、发声、擦拭等不同的技艺手法,创造出独特的音效和艺术表现,使其演奏更加细致和精湛,让观众在听觉和视觉方面都得到更加全面的体验。
综上所述,戏曲打击乐演奏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现代性和创新性,在艺术表现、技艺演奏、故事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和升华。
浅谈戏曲打击乐

浅谈戏曲打击乐韩栓成(保定艺术学校,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打击乐作为人类社会的第一种乐器,看似简单,但值得研究。
它的独特性和悠久的历史使它在许多乐器中脱颖而出。
锣是中国古代各民族普遍使用的打击乐器,在中国古代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地位取决于其表现力和技巧。
龚被广泛使用。
它不仅用于民族乐队和戏剧伴奏,也是庆祝集会和龙舟比赛不可或缺的乐器。
关键词:戏曲;打击乐;作用;传承我国的打击乐历史悠久,汉朝"鼓观乐",唐宋"西安鼓乐"、明朝"十番锣鼓"等,基本上是以打击乐为主的音乐形式。
打击乐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极有特色,以昆曲、梆子、京剧、扬剧为代表的多个剧种已形成了包括打击乐在内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一、打击乐的发展我国戏曲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并且在数百年的发展推进过程中,以单一的戏曲文化形成了许多复杂的艺术体系。
我国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戏曲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就戏曲文化发展而言,首先可以在《尚书》中查询有关内容的记录,并在《尚书》中详细论述戏曲打击乐的发展情况,充分证明戏曲打击乐已经从古代开始出现,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长期以来,打击乐器在戏曲打击乐器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上古时代的古老打击乐器主要是多哥和次任,早在3000多年前,商朝社会就已经开始出现北等打击乐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打击乐器在社会音乐艺术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领域也广泛使用鼓作为鼓舞士气的工具。
舞蹈艺术领域、音乐艺术领域等都有戏曲打击乐器渗透的内容。
到唐朝社会,唐显宗更加重视艺术文化,打击乐在教坊和二元歌舞中也广泛出现。
唐显宗更喜欢鼓,因此该乐器为我国戏曲打击乐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推动力。
总之,从我国传统戏剧表演中可以看出,戏曲打击乐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在戏曲文化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研究戏曲艺术文化时也要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深入挖掘相关打击乐存在的内涵和历史特点,积极制定传承和创新措施,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我国戏曲文化艺术二、戏曲打击乐对戏曲表演起到的作用(一)掌控演出节奏,统一舞台调度戏曲打击乐的第一个艺术功能就是掌控舞台的演出节奏和统一舞台调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昆曲打击乐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在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而精湛的表
演风格和音乐伴奏。
昆曲打击乐作为昆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昆曲打击乐进行浅谈。
昆曲打击乐是指在昆曲表演中使用的一套打击乐器,其主要作用是为舞台表演增加音
响效果,让观众更加聚焦在舞台上。
昆曲打击乐的种类繁多,包括锣、鼓、大鼓、小鼓等。
这些乐器在表演中能够准确地配合演员的动作和情绪,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昆曲打击乐的演奏技巧是非常独特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快击”和“缓击”两种技巧。
快击即快速敲击乐器,能够制造出激烈、粗犷的音响效果,适用于表达战斗、冲突等
剧情。
缓击则是缓慢、轻柔地敲击乐器,能够制造出柔和、抒情的音响效果,适用于表达
爱情、温情等剧情。
演奏者需要根据剧情的不同变化而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技巧,使得音乐
与舞台表演相得益彰。
昆曲打击乐在传统戏曲中扮演者多重要角色。
它能够有效地增强昆曲表演的氛围和戏
剧性,使得观众更加投入产生共鸣。
昆曲打击乐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境。
在昆曲中,角色多通过唱腔、舞蹈等形式表达情感,而打击乐则能够给予他们更大的
空间和支持,让他们更加流畅、自如地展现自己。
在现代昆曲演出中,昆曲打击乐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昆曲打击乐与其他乐
器的结合将音乐的表现力大大增强。
如与弦乐、木管乐器的合奏,能够制造出更加丰富多
样的音响效果;昆曲打击乐也在演出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在昆曲音乐会等大型演出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更加多样化,演奏者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