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功能对等理论下《功夫熊猫》系列字幕汉译.doc
《功夫熊猫2》:异化趋向归化的字幕翻译6页word

《功夫熊猫2》:异化趋向归化的字幕翻译一、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归化、异化策略电影的娱乐性特征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和精神享受,尤其是近些年大量西方影片和肥皂剧进入中国市场。
但由于观众对英文理解的局限性,就需要具有专业翻译水平的翻译者对电影进行翻译。
而为了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配音,观众已经习惯了直接看原声电影配以页脚的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同时出现的版本。
这就对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上提出了要求。
可适应的理论主要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归化法是一种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方法。
而异化法则是一种以源语言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方法,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特点,从而保留源语言的陌生感。
二、《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的特征:从异化趋向归化翻译若要地道,就不能逐字死译,远离晦涩与干瘪,生硬与拗口,同时又尽量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
不能让译言显现出翻译的痕迹,但求神似不求形似,展露“中国味”。
在文风普遍追求“洋气”、翻译界出现“欧化”主张的文学环境下,此片的翻译能坚持以归化翻译为主要风格的翻译策略,既是符合片中文化背景的需要,又加深了观众对中国元素的认可程度,席卷起一场中国风。
上海翻译制片厂在处理字幕的翻译时,充分考虑到民族因素,将时下最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字跃然于屏幕之上,中国味十足,如网络语言,四字结构,流行语言,武侠小说中功夫名称的引入等完全符合此片导演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功夫熊猫2》的良苦用心。
从目的论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On the Film Subtitles Translation of Kong Fu Pand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从目的论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装订线Acknowledgements First and foremost I am grateful to all my teachers especially to Prof. Zhang Mr.Yuxiang,SunBo my supervisor who have helped m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thesis. They have taken great pains to read several drafts of my thesis made lots ofcorrections and offered many critical comments and valuable suggestions. Here I’dlike to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m. I must give my thanks to my supervisor Mr. SunBo. He generously gave me hishelp and instruction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sis-writing. Without his tremendoushelp and guidance I could not have completed the present study. I also want to give my sincere thanks to my roommates Luo Yuehan ZhangChuyue and Wu Qiong for their supports and care in the tough days. I got through thedays of hardness and they always brought me happiness during the thesis writing. Most importantly I should thank my dear parents. They gave me numeroussupports and encouragement in my college life. I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decades the researches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mainly focus onmeaning and grammar of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factors influencing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especially English film subtitletranslated into Chinese. Skopostheorie adopts a functionalist approach and ana1yzes the factors thataffect the choice of film subtitl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n to instruct thetranslation of the film subtitl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s a kind of translation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constrained by space time the intention of director andaudience’s expectations and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secondchapter reviews the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and Skopotheorie. The third chapter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Skopotheprie in subtitle translation fromdifferent aspects. Chapter fou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which analyzes theSkopotheorie adopted i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Kong Fu Panda. Chapter five is theconclusion part which sums up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and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tudy.Key words: subtitle translation Skopotheori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Kong fu Panda II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影字幕翻译主要研究在意思和语法上的内容。
从功能对等理论比较研究电影_功夫熊猫_的翻译_袁晨

影视天地1. 文献综述我国杰出翻译家英若城强调“作为戏剧翻译,我们努力的方向还是应该尽量使我们的观众能够像阅读和聆听原作的人那样得到同样的印象”。
因此,影视翻译需要把握的原则是:保证译入语观众对译入语影片的理解和原语观众对原语影片的理解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近年来随着欧美影片大量引入中国市场,对影视翻译的研究也开始受到空前的关注,笔者在CNKI中搜索题名包括影视翻译的有117篇,关键词包括影视翻译的有274篇,可见近年来,影视翻译开始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梦工厂画室制作的喜剧动画电影,2008年5月份上映。
《功夫熊猫》凭借其经典美国幽默、浓烈的中国元素、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励志的主题不但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且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笔者在CNKI上查到题名包含《功夫熊猫》的文章有331篇之多。
但是这些文章多以文化角度研究《功夫熊猫》,翻译的角度则多以翻译的策略来评判电影《功夫熊猫》。
强瑛[1]从翻译的两大策略归化和异化入手对《功夫熊猫》的经典台词进行了个案分析。
曹灵美以顺应论为视角,根据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和顺应的动态性,从语音顺应、句法顺应、语体顺应和文化顺应的角度研究了《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张碧云以《功夫熊猫》为个案研究,从“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两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对影视字幕的解释力,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尤其是影视翻译的指导作用。
这些研究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但是一部作品翻译的优劣不是由评论家或者学者来定夺,而是取决于读者的感受,影视作品更是如此。
《功夫熊猫》的翻译在中国观众中产生的影响是否与其在美国观众中产生的影响一致的问题尚未得到探讨。
本文将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比较电影《功夫熊猫》的两版翻译。
2. 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对等”(equivalence)作为翻译标准是现代翻译学中的核心概念。
最早提出翻译对等理论雏形的是乔治•坎贝尔,他于18世纪末提出将词义和用词目的两者相联,因此被称为等值理论的开拓者。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汉译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名称: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汉译研究学生姓名:--专业年级:英语专业08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2 年05 月25 日ContentsTitle (I)Abstract and Keywords (I)I Introduction (1)I Literature Review (1)2.1 Definition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2.2 Feature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2)2.3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4 Contribution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4)III Film Subtitling (5)3.1 Definitions of Film Subtitling (5)3.2 Classification of Film Subtitling (5)3.3 Features of Film Subtitling (6)IV E-C Film Subtitling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6 4.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he Morphological Level (7)4.1.1 Coversion (7)4.1.2 Amplification (8)4.1.3 Omission (8)4.1.4 Negation (8)4.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9)4.2.1 Sentence Pattern (9)4.2.2 Sentence Order (9)4.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he Pragmatical Level (10)4.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he Cultural Level (10)4.5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he Stylistic Level (11)V Conclusion (12)References (13)Acknowledgements (15)On E-C Film Subtitling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Name:Major: EnglishTutor: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re are booming markets for the film and film translation. Recently,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and translators begin to focus on the subtitling translation. However, as a new branch of translation, film subtitling translation is still in its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its practice has not obtained a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re are a lot of wrong translations turning up in the internet. Eugene A. Nida’s Functional E quivalence Theo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lation theories,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many translators since it was born. It is aimed th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on his target readers as the source language author produced on the original readers.The theory can improve subtitling translation scientificall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o some research on E-C film subtitling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ith two films of Inception and Kung Fu Panda as examples,equivalence should be realized at the morphological, the syntactical, the pragmatical, the cultural and the stylistic level. Key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subtitling;E-C translation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汉译研究学生姓名:--专业:英语指导教师:--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影视翻译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字幕翻译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和译者的关注。
《功夫熊猫2 Kung Fu Panda 2》 (2011) 中英文对照字幕 文档格式 看电影 学英语

功夫熊猫2 Kung Fu Panda 2 (2011)中英文对照字幕很久以前,在古代中国,Long ago, in ancient China,孔雀家族统治着宫门城。
The Peacocks ruled over the Gongmen city.他们给这座城带来了快乐与繁荣。
They brought great joy and prosperity to the city因为他们发明了烟火。
For they had invented fireworks.但他们的儿子,沈王爷But their son, Lord Shen在烟火中看到了一个邪恶的计划。
Saw darker path in the fireworks.能带来色彩与快乐的东西What that brought color and joy同时也能带来黑暗与毁灭。
Can also brink darkness and destruction.沈王爷令他的父母感到不安从而向一位先知求教。
Shen trouble parents consult to a Soothsayer.她预言道,如果沈王爷继续在邪路上执迷不悟,She foretold that if Shen continue down to this dark path,他会被一名黑白勇士所打败。
He will be defeated by the warrior of black and white.这位少主开始改变他的命运。
The Young Lord set out to change his fate.但他下一步所做的事,人们无法得知。
But what he did next, only sealed.沈王爷回到他的父母那里期待能够得到赞赏。
Shen returned to his parents for a pride.但在他们的脸上,他只看到了恐惧。
But in their faces, he saw only horror.他被驱逐出了这座城市,永远不得回来。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一、本文概述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追求语言形式的对等,更要注重原文与译文在功能、意义和文化内涵上的对等。
这一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尤为关键,因为电影字幕翻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准确传达原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保持原片的艺术风格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功夫熊猫2》作为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其字幕翻译不仅要传达出原片的语言信息,还需要在跨文化背景下,准确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以《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如何在保持原片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实现字幕的功能对等,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
然后,结合《功夫熊猫2》的具体字幕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在实现功能对等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文章将总结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实践价值,并探讨其在未来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发展前景。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又称为动态对等或功能翻译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文应尽可能地在目标语言中重现原文的语义和风格,实现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直译”和“意译”的二元对立,认为翻译的核心是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效果,而非简单地复制原文的形式。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需求,使译文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也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这种翻译方法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字面上的完全对应。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尤为重要。
电影字幕翻译不仅要传达电影对话的语义信息,还要考虑到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人物的情感表达以及观众的观影体验。
功能对等视阈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视阈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研究作者:吴方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国外的优秀影片也走进国人的生活,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在字幕翻译中,恰当的翻译理论的运用尤为重要。
本文拟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通过对《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分析,对字幕翻译如何达到功能对等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功能对等;电影;字幕现今,电影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成为受众最多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对于外国原声电影,目标语观众能否对电影有最贴切的理解,主要取决于电影字幕翻译能否译出原剧的原滋原味,能否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剧的文化风俗。
本文以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对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指导作用。
一、功能对等理论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
因此,在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电影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口语化语言占主导。
电影字幕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尽可能使用口语化语言,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追求通俗性、易懂性。
2.文化差异性。
各个国家的电影都带有极强的本土特色及风情,化并不熟悉,甚至是一无所知,这就面临理解上的难度,对此,电影字幕翻译人员既要结合本土文化,同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能力及接受度,要通过电影字幕翻译,尽可能缩小文化差异。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特征分析——以电影《功夫熊猫1》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特征分析——以电影《功夫熊猫1》为例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特征分析——以电影《功夫熊猫1》为例摘要: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外语电影语言的传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电影《功夫熊猫1》为例,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电影字幕翻译的特征。
通过对字幕中的语言表达、隐喻、幽默等方面的翻译策略的分析,旨在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功夫熊猫1》1. 引言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将外语电影语言转化为观众理解的方式,旨在传递原作的信息和情感。
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应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来进行,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本文将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分析电影字幕翻译中的特征,以电影《功夫熊猫1》为例。
2. 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和情感,而非直译每个词语。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观众的语言背景和文化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2.1 语言表达风格的翻译《功夫熊猫1》中,主人公认真向往功夫,但是他却体型庞大、笨拙,他的导师们不看好他,因为他不符合正统功夫的标准。
在电影中,主人公经常使用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迸发出“不能安慰哄骗我”、“给我一个答案,一个简短的答案”等。
在翻译这些语言表达时,译者需要考虑如何传达主人公幽默、直接的个性特征,保留他的独特口吻。
2.2 隐喻和文化的翻译电影字幕翻译中,隐喻是翻译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功夫熊猫1》中,有一个重要隐喻是主人公如何找到内心的力量。
在电影中,主人公被告知“最好的秘密隐藏在你最深的恐惧里”。
这句话隐喻着每个人内心的潜力。
在翻译这个隐喻时,译者需要保留原意的同时,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的习惯,传达出同样的意义和感受。
2.3 幽默的跨文化翻译幽默是电影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功夫熊猫1》中有很多幽默搞笑的对白和情节。
在翻译幽默时,译者需要保留原作的幽默效果,并适应目标文化的幽默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Nida, E. A.& Charles,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1969.
12-15.
[8]曹灵美(Cao Lingmei), 从顺应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
三、选题研究工作进度:
起讫日期
主要工作内容
2015年09月23日-2015年11月29日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
2015年11月30日-2016年01月10日
论证、开题、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01月11日-2016年02月28日
实践研究、资料搜集过程
2016年02月29日-2016年04月27日
论文写作
保定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功能对等理论下《功夫熊猫》系列字
幕汉译
学生姓名 :李桐
系 (部):外语系
年 级 :2012级本科
专 业 :英语
学 号 :120814412
指导教师 :苏丽
职 称 :讲师
2016年01月04日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功能对等理论下《功夫熊猫》系列字幕汉译
4.结论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系列电影《功夫熊猫》的分析,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选题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研究步骤:
1.材料搜集整理:搜集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有关的材料,并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和自己想写的角度比较接近或相似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综合;
本文以热播系列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试图证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字幕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本选题的基本内容
首先,对字幕翻译以及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字幕翻译的研究与分析。其次,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字幕翻译的语义上的对等,包括词义和句义的对等。再次,分析《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的字幕翻译通过使用流行语和口头语实现的风格上的对等。接着继续分析《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通过采用中国四字词语和中国的文化意象来使字幕翻译达到功能上的对等。
[2]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Nida, E. A.Dynam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 In Chaa Sin-wai & David E.Pollard,
2016年05月11日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Aedt. Plot to Kill offDesperate Housewives. Retrieved October 5,2006 from i.
/v_show/id_XMzUyMDAwNDQ0.HTML
研究现状: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指的是,翻译不只是追求文字表面的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换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最自然、最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的过程。”动态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在这四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最重要,形式其次。”
(eds).1995.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Hong Kong:Chinese Unversity Press. 223-228
[4]Nida, E. 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2.大纲撰写:通过整理过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思路,写出大概的框架,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3.论文的撰写和修改:根据大纲,开始论文写作,争取做到论证充分,有理有据;
研究方法及措施:
(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找图书、期刊等相关资料,归纳已版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思路分析综合,推陈出新;(二)个案研究法:通过各种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使之更加有说服力。
很多学者对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进行了分析研究,如曹灵美撰写的《从顺应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从顺应论角度分析了《功夫熊猫》字幕翻译所体现的语音顺应,词汇顺应以及句法顺应。沈麟,丰萍撰写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对电影字幕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可以采用意译法,词类转换,运用成语,增译法来实现电影字幕翻译功能上的对等。强瑛撰写的《<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以《功夫熊猫》中的台词为例,分析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对于电影字幕翻译重要的指导意义。赵莉曼,王健芳撰写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阐述了《功夫熊猫》字幕翻译通过增译,减译,意译以及语法天正来实现功能对等理论提倡的意义上的对等,并通过采用直译,四字词语以及风格错位来达到风格上的对等。陈玉撰写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分析了《功夫熊猫》字幕翻译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所实现的语言,风格以及文化对等。这些学者都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探究了字幕翻译应遵循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大众传播艺术,电影具有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使命。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电影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这使得字幕翻译愈加重要,能否最大限度的传递原剧的文化风俗,使观众更多地了解电影所传达的精神,这关系到整个电影的成败。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动画大电影《功夫熊猫》是内地上映的第一部票房收入过亿的动画片,2009年在中国以最佳外国动画长片而获得了“金猴奖”。其高质量的电影字幕翻译为影片锦上添花,吸引更多的观众,不仅让观众更好的享受异国文化,而且能更好的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对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放眼国内的字幕翻译,很多都是翻译爱好者们自发完成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缺少统一的翻译策略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字幕翻译没有很好的传达出原剧所要表达的文化风味与特色,这使得观众不能更好的了解电影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遵从相关翻译理论的指导进行字幕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1993.
[5]Nida, E. nguage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五、指导教师意见:
该生对《功夫熊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分析,有能力继续写作。
指导教师(签名):苏丽
2016年01月04日
六、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
选题是否合适:合适
选题能否实现:能实现
组长(签名): 杜小梅印
2016年01月08日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2、开题报告一般不少于1000字。
3、研究方法按规范名称填写,不得少于两种。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模拟法等。
31(7).
[9]沈麟(Shen Lin), 丰萍(Feng Ping),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J]. 鄂州大学
学报,2014, 21(11). 74-76.
[10]赵莉曼(Zhao Liman), 王健芳(Wang Jianfang),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
翻译[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11). 113-114.
Subtitle Translation ofKung Fu PandaSeries und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系 别
专 业
外016年01月06日
学 号
120814412
姓 名
李桐
指导教师
苏丽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本选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