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气候分析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

杭州气象文字报告内容摘要一、介绍杭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浙江省省会,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气候特点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和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杭州的降雨集中在夏季,尤以6月至8月为盛。
三、近期天气情况1. 温度近期杭州的气温整体较为适宜。
白天最高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夜间最低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
晨起需要注意室外温度的变化,早晚温差较大。
2. 降雨近期杭州的降雨情况较为平稳。
每天都有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但不会对出行造成太大的影响。
需注意携带雨伞出门,避免淋湿。
3. 风力近期杭州的风力较弱,多为微风和轻风。
气流相对较稳定,出行时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
4. 大气质量近期杭州的大气质量整体较好,空气清新。
但在早晚的高峰时段,需避开交通繁忙路段,注意呼吸道健康。
四、未来天气预报1. 温度未来一周杭州的气温将持续适中,总体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
尽管有时会有一些局部高温天气,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
2. 降雨未来一周杭州的降雨情况较为分散,大部分时间为多云天气,偶有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
需要注意防备局部雷雨天气,尤其是下午时段。
3. 风力未来一周杭州的风力仍然较弱,以微风和轻风为主。
出行时不需过多考虑风力因素。
4. 气象提示未来一周杭州的气象条件较为适宜,但仍需注意防晒和及时补水。
出行时请根据天气实际情况穿戴合适的衣物,并合理安排行程。
以上是本次杭州气象文字报告的内容摘要。
杭州的气候特点、近期天气情况以及未来天气预报都得到了详细介绍。
希望对大家了解杭州的气象情况有所帮助,祝大家在杭州的旅途愉快!。
杭州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

此外,杭州还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重 要中心之一,拥有大量的互联网和 高科技企业。这种独特的经济和文 化氛围也使得杭州成为了一个充满
活力和创新的城市
-
THANK YOU
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气候 宜人。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杭州的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同时 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杭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吴越文 化的遗存和诸多古建筑、风景名胜 使得杭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 历史底蕴。同时,杭州也因其美丽 的自然景观和江南水乡风情吸引了 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推动了旅游业
杭州自然和人文地 理环境特点
-
1 自然地理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
1
自然中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 -30°33′。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向东逐 渐降低。西部为浙西北中低丘陵区,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 形成中山-深谷、低山丘陵-宽谷和河谷平原三种地貌。最高峰为白际 山的清凉峰,海拔1781米。东部为浙北堆积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和 湖泊密布,占市域总面积的34.4%
杭州和成都哪个城市更宜居?

杭州和成都哪个城市更宜居?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两座城市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到底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为大家揭示答案。
一、气候环境气候环境是选择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
杭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温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湿冷。
成都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从气候条件上来看,杭州更加宜人,四季分明,空气清新,适合居住。
二、交通便利交通便利也是选择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
杭州有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交通网络覆盖全市。
成都也有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但是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
从交通便利程度上来看,杭州更胜一筹。
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选择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杭州是全国著名的电子商务城市,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知名企业,是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中心之一。
成都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华西都市报、腾讯等知名企业。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来看,杭州更加发达。
四、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也是选择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西湖、灵隐寺等著名景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成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武侯祠、锦里等著名景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从文化底蕴上来看,两座城市不相上下。
五、生活成本生活成本也是选择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杭州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较高,但是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
成都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
从生活成本上来看,成都更加经济实惠。
杭州和成都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但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杭州在气候环境、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等方面更加出色,而成都在生活成本方面更加经济实惠。
选择哪个城市更宜居,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杭州和成都哪个城市更宜居?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从气候环境、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生活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杭州在多个方面更加出色,成都在生活成本方面更加经济实惠。
杭州亚运会气候特点

杭州亚运会气候特点
杭州亚运会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季节性明显: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复苏;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多雨;秋季气候温和,湿度适中;冬季寒冷,但气温较南方城市较高。
2. 多雨天气:杭州属于湿润气候,全年降水较多。
夏季特别多雨,经常会出现暴雨和雷雨,这也是由于季风的原因。
因此,在举办亚运会期间,需要注意防雨措施和赛事安排。
3. 潮湿炎热:由于杭州位于江南地区,湿润、炎热的天气在夏季比较常见。
气温往往在30摄氏度以上,潮湿的空气容易让人感到闷热不透气,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4. 春暖花开:春季是杭州气候最宜人的季节之一,气温适宜,阳光明媚,植物开始复苏,花卉盛开,赏花游览成为不错的选择。
5. 宜人的秋天:秋季杭州气温适宜,湿度适中,是杭州最宜人的季节之一。
天空湛蓝,温暖而宜人,正好适合户外活动和赛事举办。
总体来说,杭州亚运会的气候特点是湿润多雨,夏季湿热,春秋宜人。
组织者需要针对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做出相应的安排和预防措施。
杭州酉湖气候

杭州酉湖气候1、杭州西湖区属于什么气候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阴雨、夏潮热、秋干爽、冬湿冷的气候特点。
杭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悬殊,全市的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局地小气候资源丰富。
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季风强度的较大变化,常导致冷热干湿异常,出现灾害性天气和气候事件。
2、杭州西湖的特点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 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 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 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 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 m塔保 m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 m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 m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 m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 m塔的不同风姿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 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 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现在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3、杭州西湖的天气怎么样?现在这几天还蛮好的4、杭州西湖的风土人情。
杭州天气的热度变化趋势

杭州天气的热度变化趋势杭州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下面将从杭州的气温、降水、湿度等方面,详细分析杭州天气的热度变化趋势。
首先是杭州的气温变化趋势。
杭州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夏季平均气温在28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尤其是7月和8月,是杭州最热的时候。
而冬季平均气温则在6左右,最低气温可降至0以下。
在春秋季节,杭州气温适宜,一般在15-20之间。
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夏季温度逐渐升高,冬季温度也有所上升。
这一热度变化趋势让杭州夏季的炎热更加明显,冬季也不再那么寒冷。
其次是降水变化趋势。
杭州年降水量在1200-1800毫米之间,全年分布较为均匀。
四季降水分布比较平衡,但以夏季雨量最多,冬季雨量相对较少。
夏季由于季风的影响,杭州常有暴雨出现,尤其是6-9月份,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而冬季降水量由于受到影响较小的冷空气的制约,降水量相对较低,一般在60-80毫米之间。
近年来,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使得降水量变得更为不确定,暴雨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给杭州的防洪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另外,湿度对于杭州的热度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杭州的湿度较高,一年四季湿润,在夏季尤为明显。
夏季相对湿度常常在80%以上,有时还会达到90%左右,使人们感到闷热。
而冬季的相对湿度则略低,一般在60-80%之间。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湿度变化也比较大,尤其是夏季,湿度更为明显,使得人们的体感温度更加高。
总结起来,杭州天气的热度变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杭州夏季的炎热程度有所增加,冬季也相对较暖。
降水方面,夏季降雨量较多,冬季降雨量较少,但暴雨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湿度方面,杭州一年四季湿润,夏季湿度更为明显。
这些热度变化趋势对杭州的气候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杭州未来的天气热度变化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杭州市地理环境

杭州市地理环境
杭州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市地理环境优越,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杭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太湖经济圈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地貌、气候、水系等方面介绍
杭州市的地理环境。
山水相依
杭州市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山地起伏,东部平原开阔。
市内有大运河、钱
塘江、富春江等水系穿城而过,构成了独特的水网环境。
西湖是杭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周围山峦环抱,水杉倒影,美不胜收,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气候宜人
杭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湿冷,
春秋宜人。
杭州常年雨量充沛,雨水充沛,气候宜人,适宜居住和生态环境良好。
生态环境优美
杭州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清水秀。
西湖周边的植被茂盛,空气清新,环境
优美。
市内还有许多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大量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为城市增添了独
特的生态魅力。
总体来说,杭州市地理环境独特,山水相依,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是一个
宜居宜游的城市。
杭州每年的风向变化趋势

杭州每年的风向变化趋势
杭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四季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根据过去几十年的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杭州每年的风向变化趋势。
春季(3月至5月):
春季是杭州气温回升较快的时候,气候温暖湿润,风向呈现多变的特点。
在这个季节里,风向可以吹来来自南方和东南方向的东南风,也可以吹来来自北方和东北方向的偏北风。
夏季(6月至8月):
夏季是杭州最炎热的季节,气温较高,雨水较多。
夏季的风向主要是南风和东南风,南方的暖湿气流携带了较多的水汽,给杭州带来了湿润的气候。
秋季(9月至11月):
秋季是杭州气温缓慢下降的季节,天气多变,凉爽宜人。
这个季节里,风向多以偏北风为主,早晚可能会有偏南的东南风。
随着秋季的深入,北方冷空气的南下频率逐渐增加,这时偏北风会占据主导地位。
冬季(12月至2月):
冬季是杭州最寒冷的季节,气温较低,天气干燥。
这个季节里,风向以偏北风为主,风向较为稳定。
在冬季的早晚时段,时常会有偏南的东南风吹来。
总体而言,杭州的风向变化趋势呈现出春季多变、夏季南风盛行、秋季偏北风为主、冬季偏北风稳定的特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气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都会对风向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每年的具体风向变化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气候分析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
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
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
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
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
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
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
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
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
春(3~4月)、秋(9~10月)两季为过渡季节,日射和日照量居中,相比之下,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各值比秋季要小。
只有天目山顶部例外,除7、8两月,冬季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多,11月~次年1月各月日照百分率均超过50%。
二、气温(一)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
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
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
全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
全市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
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
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温比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 ℃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代表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二)山地气温直减率。
山区气温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但受地形、坡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
在中山地带气温直减率(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的下降值)一般是低层大于高层,南坡大于北坡,夏秋季大于冬春季。
但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受水体调节,气温直减率变化较为复杂。
另外,山间盆地冬半年冷空气容易下沉积聚,晴夜辐射冷却作用又十分强烈,常形成“冷湖”和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现象。
天目山南侧全年逆温的出现频率达67%左右。
按高度不同,大致可分为两个逆温层:第一层,海拔150~500米,平均强度大于0.7℃/100米;第二层,海拔800~1100米,平均强度约0.3℃/100米。
(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建德和临安昌化为全市两个高温中心,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2.9℃(1971年7月31日)和41.9℃(1966年8月6日),同期,钱塘江两岸海滨平原气温较低,月平均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高气温为38℃左右。
杭州市区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2.1℃(1930年8月10 日)。
西北部临安昌化是全市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1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1.3℃。
但极端最低气温却常出现在南下冷空气能够长驱直入的东北部平原,1977年1月5日,萧山有-15.0℃的低温记录,比西北部低丘谷地还低近2℃。
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9℃和—8.0℃,是全市冬季最暖和区域。
天目山顶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也仅30.6℃;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6.1℃,极端最低气温-20.2℃(1967年1月16日),均为全市最低。
杭州市区1951—198 5年出现的最低气温为-9.6℃(1969年2月6日)。
(四)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杭州市平均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23.8~24.9℃。
北、中部平原区年较差较大,在24.5℃以上;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及梅城盆地年较差较小,一般不超过24.0℃。
年平均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7. 9~11.0℃。
此值山垄谷地较大,临安昌化达11.0℃;低丘谷地一般,为9.0~10.0℃;东北部平原地区较小,8.0℃左右。
全年,各月平均日较差值秋季最大,冬季最小。
山区的平均年、日较差通常较小,天目山顶部分别为22.5℃和7.3℃,属全市最小。
(五)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
杭州市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出现在3月中旬前后,无霜期一般为230~260天。
富阳以北的谷地冷空气容易侵入,初、终霜日比其南部地区分别提早5~10天和推迟10~15天,无霜期也相应缩短20天左右。
特别是北部临安昌化的河谷山垄地带,冷空气的平流冷却作用和地表夜间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又易于叠加,初霜日早而终霜日迟,无霜期较短,仅为232天左右。
南部新安江水库附近的建德、淳安初霜日最迟,终霜日最早,无霜期可达254~263天。
全市有霜日数各地一般为23~26天,北部河谷平原多于滨海平原,滨海平原又多于南部新安江水库区。
山区全年气温较低,初霜日提早和终霜日推迟。
天目山顶部初霜日平均为11月1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日平均仅209天左右。
(六)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和积温。
杭州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初和11月中下旬,持续日数230~250天;≥10℃积温4700~5700℃。
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河谷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0~25日,持续日数240天以上,≥10℃积温5300~5700℃,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好地区;中部河谷平原和东北部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5~31日,持续日数235~240天,≥10℃积温5000~5300℃。
西部低丘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底至4月初,持续日数230~235天,≥10℃积温4700~5000℃;西北、西南部中低山区≥10℃初、终日的平均日期分别出现在4月3日以后和11月11日以前,持续日数少于230天,≥10℃积温不足4700℃,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差地区。
三、降水(一)平均降水量和雨日。
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
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
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
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
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
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杭州市全年有两个雨季和一个多雨时段。
第一个雨季自5月初前后开始,6月底至7月上旬结束,俗称梅汛期,多由极锋(梅雨锋)北移,雨带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停滞而产生。
该时段内,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现,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25~31%。
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西北部山区,平均都在500毫米以上。
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底到9月底,因受台风或极锋南移影响所致,俗称台风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8—13%。
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北部平原。
天目山东侧为台风暴雨的频发中心,平均在200毫米以上。
此外,3~4月为一多雨时段,称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13~23%。
7、8月和10月至次年2月为两个相对干季。
前一干季为盛夏伏旱期,即夏干期,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风极盛,高温少雨,除西北部天目山区和中部昱岭山区平均降水量超过35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50~300毫米,东北部平原沿钱塘江河谷到新安江水库区降水量最少,平均在250毫米以下,后一干季为冬干期,因受蒙古南下的极地大陆干冷气团影响,连续五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仅300~400毫米,占年总量的20~27%。
(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降水相对变率。
杭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各年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为12~17%。
其中临安、淳安、建德西部和西南部、萧山东部多在15%以上,其它地区为12~15%。
全年各月的相对变率以3~6月最小,为25~35%,说明春雨量和梅雨量相对稳定,而常年3~6月降水量为年降水总量的一半,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和湿害。
7、8两月降水较少,相对变率较前期有所增加(35~50%),故易出现伏旱,只在台风降水和9月秋雨影响下,旱情才得以缓和或解除。
10月至次年2月冬干期,降水多寡悬殊,相对变率最大(50~80%),常出现“燥冬”或“烂冬”年份。
(四)暴雨日的分布。
除冬季外,杭州市各地都可能出现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年平均2~5天。
6月为最多,9月次之。
暴雨日的地域分布,以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为最少,年平均2天左右;中部和南部的低丘谷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3~4天;山区最多,年平均都在4天以上,几个暴雨中心均达到或超过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