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创作年表

合集下载

雨果奖历届作品

雨果奖历届作品

雨果奖历届作品1. 1903年,尤金·罗斯特,《卡尔·塔梦》。

2. 1907年,费尔南多·塞拉莫,《葡萄园》。

3. 1923年,马塞尔·巴赫,《死亡之舞》。

4. 1925年,彼得·勒·凡尔纳,《罗曼史》。

5. 1965年,《沙丘》,弗兰克•赫伯特。

6. 1972年,Ursula K. Le Guin,《地海传奇》7. 1973年,雅克·阿达利,《船长与国王》8. 1974年,拉尔夫·艾英格,《沙之书》9. 1975年,哈利·科恩,《流浪者》10. 1976年,亚瑟·克拉克,《天堂的喷泉》11. 1977年,撒缪尔·R·狄兰,《时间足够》12. 1978年,罗伯特·A·海因莱因,《时间足够》13. 1979年,雷·布拉德伯里,《华氏451度》14. 1980年,阿瑟·C·克拉克,《天堂的喷泉》15. 1981年,布赖恩·爱迪生,《在时间之后》16. 1982年,阿瑟·克拉克,《拉扎勒斯》17. 1983年,罗伯特·西尔弗伯格,《超弦的季节》18. 1984年,迈克尔·斯旺,《超新星纪元》19. 1985年,Ursula K. Le Guin,《变化的海洋》20. 1986年,詹姆斯·帕特森,《失落的秘符》21. 1987年,弗雷德里克·波尔和卡尔·库珀,《龙种子》22. 1988年,西奥多·斯特金,《超新星纪元》23. 1989年,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24. 1990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25. 1991年,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26. 1992年,约翰·斯卡尔齐的《五号屠宰场》27. 1993年,哈伦·埃利森的《朱尔兹的呼唤》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并列获奖。

雨果

雨果
• 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 八赐给他年金。当时波旁王朝的桂冠诗人夏多布里昂称他 为“神童”。他这时的诗篇歌颂正统王朝和天主教,表现 了明显的保守主义倾向。20年代前期,雨果在写诗的同时, 还开始了小说的创作。他这时期写的中篇小说《冰岛魔王》 (1823)和《布格一雅尔噶勒》(1826)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 非成熟之作。前者充满恐怖、神秘和荒诞不经的想象,过 于追求离奇;后者对这本诗集以后又不断补充新作.用新 的书名多次出版。暴动的黑人有歪曲描写,美化了白人军 官。雨果十分崇拜消极浪漫主义代表夏多布里昂。表示: “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
首先是侍卫长弗比思轻薄的爱。弗比 思是爱斯美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他风 流潇洒,英俊健美,在卡西莫多劫持爱 斯美拉达时,他英雄般的救了她,基于 对英雄的爱慕,爱斯美拉达死心塌地的 爱上他。而弗比思呢?实际是个轻薄的 花花公子,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只是逢 场作戏,对女性的玩弄与占有。对他来 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美拉达绝不是他 的梦中情人,而对表妹德丽丝小姐,弗 比思爱的是她的名门与嫁妆。因此当爱 斯美拉达落难无辜的被黑暗势力迫害致 死时,他根本不看她一眼,与贵族小姐 完婚了。因此,弗比思的俊美掩盖着心 灵的空虚与丑恶。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 卡西莫多——圣母院敲钟人。被社会遗弃的畸形 儿,全部感情寄托在圣母院的大钟上。他外貌奇 丑无比,驼背、突胸、独眼、耳聋、跛脚,然而 他的内心是美好、善良的,并且富有正义感。小 说写他被爱斯美拉达的真诚和同情所感动,唤醒 了他灵魂中沉睡的人性,使他成为矢忠尽瘁的人。 他真心爱恋着爱斯美拉达,并奋不顾身地抢救姑 娘,最后自杀死于姑娘的尸体旁边。作者通过这 个形象展现了自己的善良战胜邪恶、真诚战胜虚 伪、内心的美好战胜外貌的丑陋的理想。

第二节雨果

第二节雨果

第二节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杰出的领袖、最伟大的诗人、作家、人道主义战士、民主主义者。

一、生平与创作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城。

父亲:共和主义者母亲:拥护波旁王朝,天主教徒。

少年雨果是保王党人的同情者。

“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什么也不做。

”(一)早期创作阶段:政治思想、文学观念都比较保守。

1819,《文学保守者》,拥护伪古典主义1822,《颂歌与杂诗》,歌颂君主政体和天主教,反对资产阶级革命。

与阿黛尔·傅先结婚1822,中学同学窦窿被捕。

1823,第一文社,《法兰西诗神》1826,第二文社,反对伪古典主义《短曲与民谣集》,标志他从保守走向共和。

(二)中期创作阶段(1827-1848)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丰收期。

1827 《克伦威尔》和《序言》意味着他走上了与保王主义彻底决裂的道路。

《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

反对摹仿古代,提出美丑对照原则。

1830《欧那尼》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总决战。

《欧那尼·序言》“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强调“文学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儿女”,把文学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

1830,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

★1831《巴黎圣母院》1、内容:1482年的愚人节,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城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炼金术士克洛德·弗罗洛敲钟人加西莫多侍卫队长法比乞丐王克劳班穷诗人干果瓦★2、人物塑造爱斯梅拉达:美与善的象征克洛德·弗罗洛:双重人格的人物,应予以否定。

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仇视一切美好事物。

克洛德与爱斯梅拉达的相遇:神性与人性的相遇。

加西莫多:单纯,心地善良。

克收养了他又从精神上奴役他。

★3、主题:反对封建专制,反对邪恶的宗教势力。

副主教克洛德是天主教会恶势力的代表,封建专制政权与天主教反动势力相勾结。

对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命运表示深切的同情,赞美“低贱者”的美好心灵。

雨果

雨果
雨果塑造反面人物,赋予他们人性的光明 点。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仁爱万能的思想。
孚罗诺:反动教会代表。收养孤儿加西莫多, 抚养兄弟。 沙威:宪兵。放弃追捕冉阿让,投水自杀。 郎德纳克:叛军头目。拯救火中三小孩。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 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4注重艺术效果: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 超凡性。
c. 阐明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理想,这 只贯穿小说的根本思想。
※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
1.对照手法的运用 2.善于塑造下层人物形象 3.力图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再现社会和历史
4.情节的传奇性
5.注重心理描写
6.善于将无生命的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
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
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1.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 2.坚定向上的乐观信念 3.歌颂人民革命 4.主张仁爱感化教育
生平与创作
1、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贝桑松。 2、15岁创作《读书乐》获奖。 3、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 名。 4、1822年,雨果与从小一起长 大的阿黛 尔· 傅先结了婚。 5、1851年12月,路易· 波拿巴发 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 织的反政变起义。 6、1885年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灵柩置于凯旋门下, 供万民瞻仰,葬于巴黎伟人墓园。
遭鄙视
芳汀
失身怀孕被弃 被告发解雇 为母女生存被逼为娼
珂赛特
从小被寄养 受尽折磨
沙威:尊敬政府、仇视反叛 米里哀主教:基督精神美的象征 “他一路走过一路在散布温暖和光明”
作品的主题:
a. 描写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说明社会是造 成他们不幸的根源; b. 肯定人民反抗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及其制度 的正义性;

雨果的主要诗集

雨果的主要诗集

雨果的主要诗集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政治著作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法国文学的巨匠之一。

以下是雨果的主要诗集:1. 《年轻的诗人》(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一本诗集,收录了他1816年至1817年创作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年轻的诗人》。

2. 《颂歌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二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17年至183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

3. 《巴黎的墓地》(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三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20年至182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巴黎的墓地》。

4. 《欢乐颂》(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四本诗集,收录了他1827年至183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欢乐颂》。

5. 《诗歌与真理》(Poésie et Vérité):这是雨果的第五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30年至183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诗歌与真理》。

6. 《自由颂》(L'Immortalité):这是雨果的第六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35年至1842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

7. 《诗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他从1842年至1855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流亡者之歌》。

8. 《诗集续集》(Les Châtiments):这是雨果的第八本诗集,收录了他1855年至1870年期间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他的著名诗篇《自由颂》的续篇。

6-3 雨果

6-3 雨果

雨果的生平与思想
1830年 写诗热情赞扬“七月 1830年, 写诗热情赞扬 七月 革命” 歌颂革命者。 革命”,歌颂革命者。 1840年以后的10年间, 1840年以后的10年间,投身 年以后的10年间 政治活动,作品很少。 政治活动,作品很少。 1848年 1848年6月,巴黎人民推翻七 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 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雨 果成为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 者。 1851年12月 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 波拿巴发动政变, 1851年12月,路易 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遭到迫 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 19年的流亡生活 害,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 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罗曼 罗兰 罗曼•罗兰 罗曼
雨果的文学创作
雨果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 雨果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留 60年之久 下了22部诗集、12部戏剧 24部小说和若干散文等 22部诗集 部戏剧、 下了22部诗集、12部戏剧、24部小说和若干散文等 珍贵作品。 珍贵作品。
雨果的生平与思想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雨果 1870年 普法战争爆发, 回国到处发表演讲, 回国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 人民起来保卫祖国。 人民起来保卫祖国。 80岁生辰时,举国庆贺,60万 80岁生辰时,举国庆贺,60万 岁生辰时 民众排队瞻仰其风采。 民众排队瞻仰其风采。 1885年 雨果逝世, 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为其 举行国葬,追悼民众达200 200万 举行国葬,追悼民众达200万。
(三)雨果的小说创作 三 雨果的小说创作
笑面人》(1869)是雨果流亡时期的最后一部小说 是雨果流亡时期的最后一部小说。 《笑面人》(1869)是雨果流亡时期的最后一部小说。 故事以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为背景 17世纪末 世纪初的英国为背景, 故事以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为背景,写一个 从小被骗卖毁容而成为马戏团小丑的贵族关伯仑的 遭遇。 遭遇。 《九三年》(1873)以法国大革命 九三年》(1873)以法国大革命 为背景,描写1793 1793年共和国军队 为背景,描写1793年共和国军队 镇压旺岱反革命叛乱的故事。 镇压旺岱反革命叛乱的故事。小 说中提出的“ 说中提出的“在绝对正确的革命 之上, 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 主义”的观点, 主义”的观点,暴露出雨果人道 主义的严重局限。 主义的严重局限。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雨果《巴黎圣母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人性分裂——克洛德

作为教会恶势力的代表予以批判
克洛德

在千万张被火光照得通红的脸孔中间,有 一张似乎比其他所有的脸孔更加专神贯注 地凝望着这位舞女。

这是一张男子的面孔,严峻、冷静、阴郁。 这个男子穿着什么衣服,因为被他周围的 群众挡住看不出来,年龄至多不超过三十 五岁;但已经秃顶了,只有两鬓还有几撮 稀疏和已经灰白的头发;额门宽阔又高轩, 开始刻划着一道道皱纹;然而,那双深凹 的眼睛里却迸发出非凡的青春火花,炽热 的活力,深沉的欲情。

3、1851—1870年:雨果创作的辉煌时期。 从浪漫主义开始向现实主义靠拢。
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 流亡国外19年。
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最后的话》)等 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最后的话》
如果只剩下一千个人, 我定是其中之一, 万一只剩下一百个人, 我还是不放下武器, 如果只剩下十个人, 我就是那第十名, 如果只剩下一个,


爱斯梅拉达是完美的 化身,从外貌到内心 都美好纯洁。 这是浪漫主义者寻求 完美和谐的理想人性 的代表。

只见她的头部纤细,柔 弱,转动起来如胡蜂似 那样敏捷;身著金色胸 衣,平整无褶,袍子色 彩斑烂,蓬松鼓胀;双 肩裸露,裙子不时掀开, 露出一对优美的细腿; 秀发乌黑,目光似焰; 总之,这真是一个巧夺 天工的尤物。
三、《悲惨世界》 (1862)
1. 情节简介



一个男人的故事 一个女人的故事 一个孩子的故事 一个圣人的故事 冉阿让 芳汀 珂赛特 米里哀主教 警官沙威
主人公:

冉阿让

晚年雨果

晚年雨果

LOGO
《世纪传说》
1883年,雨果完成《世纪传说》。雨果自1859年开始创作《世纪传说》
,直至1883年完成,全书共3卷,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 。
LOGO
与世长辞
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
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法国人 民为雨果举行国葬,雨果的遗 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 贤祠。
LOGO
剧本
诗集 诗集 小说 小说 小说 诗集 小说
雨果 生平
早年 经历
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渐露
低迷 时期
晚年 高峰
消极浪 漫主义
民主 主义
现实 主义
爱国主义 人道主义
LOGO
雨果晚年年谱
1862
1870 1871 1872 1874
1876
1878
1883
1885
界《 》完 成 悲 惨 世
普 法 战 争
国 民 大 会 代 表
LOGO
雨果去世葬礼
LOGO
雨果安葬于先贤祠
LOGO
上海世博法国馆天台花园里的雨果塑像
LOGO
雨果的故乡贝桑松港口。
LOGO
雨果的故乡,法国贝桑松古城。
LOGO
雨果的故乡,法国贝桑松街景。
LOGO
“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雨果
LOGO
巴黎公社起义
1871年3月,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但当公社失败
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 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 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
LOGO
《凶年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ublished during Hugo's lifetime[edit]
∙Cromwell preface only (1819)
∙Odes et poésies diverses (1822)
∙Odes (1823)
∙Han d'Islande (1823), (Hans of Iceland)
∙Nouvelles Odes (1824)
∙Bug-Jargal (1826)
∙Odes et Ballades (1826), (Odes and Ballads)
∙Cromwell (1827)
∙Les Orientales (1829), (Orientalia)
∙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 (1829), (The Last Day of a Condemned Man) ∙Hernani (1830)
∙Notre-Dame de Paris (1831), (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
∙Marion Delorme (1831)
∙Les Feuilles d'automne (1831), (Autumn Leaves)
∙Le roi s'amuse (1832)
∙Lucrezia Borgia (1833)
∙Marie Tudor (1833)
∙Littérature et philosophie mêlées (1834), (A Blend of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Claude Gueux (1834)
∙Angelo, Tyrant of Padua (1835)
∙Les Chants du crépuscule (1835), (Songs of the Half Light)
∙La Esmeralda (only libretto of an opera written by Victor Hugo himself) (1836) ∙Les Voix intérieures (1837)
∙Ruy Blas (1838)
∙Les Rayons et les Ombres (1840)
∙Le Rhin (1842)
∙Les Burgraves (1843)
∙Napoléon le Petit (1852), (Napoleon the Little)
∙Les Châtiments (1853)
∙Les Contemplations (1856), (The Contemplations)
∙Les TRYNE (1856)
∙La Légende des siècles (1859), (The Legend of the Ages)
∙Les Misérables (1862)
∙William Shakespeare (1864)
∙Les Chansons des rues et des bois (1865), (Songs of Street and Wood)
∙Les Travailleurs de la Mer (1866), (Toilers of the Sea)
∙La voix de Guernsey (1867)
∙L'Homme qui rit (1869), (The Man Who Laughs)
∙L'Année terrible (1872)
∙Quatrevingt-treize (Ninety-Three) (1874)
∙Mes Fils (1874)
∙Actes et paroles–Avant l'exil (1875)
∙Actes et paroles –Pendant l'exil (1875), (Deeds and Words)
∙Actes et paroles –Depuis l'exil (1876)
∙La Légende des Siècles 2e série (1877)
∙L'Art d'être grand-père (1877), (The Art of Being a Grandfather)
∙Histoire d'un crime 1re partie (1877), (History of a Crime)
∙Histoire d'un crime 2e partie (1878)
∙Le Pape (1878)
∙La Pitié suprême (1879)
∙Religions et religion (1880), (Religions and Religion)
∙L'Âne (1880)
∙Les Quatres vents de l'esprit (1881), (The Four Winds of the Spirit) ∙Torquemada (1882)
∙La Légende des siècles Tome III (1883)
∙L'Archipel de la Manche (1883)
Poems of Victor Hugo
Published posthumously[edit]
∙Théâtre en liberté (1886)
∙La Fin de Satan (1886)
∙Choses vues (1887)
∙Toute la lyre (1888), (The Whole Lyre)
∙Amy Robsart (1889)
∙Les Jumeaux (1889)
∙Actes et Paroles – Depuis l'exil, 1876–1885 (1889)
∙Alpes et Pyrénées (1890), (Alps and Pyrenees)
∙Dieu (1891)
∙France et Belgique (1892)
∙Toute la lyre – dernière série (1893)
∙Les fromages (1895)
∙Correspondences – Tome I (1896)
∙Correspondences – Tome II (1898)
∙Les années funestes (1898)
∙Choses vues – nouvelle série (1900)
∙Post-scriptum de ma vie (1901)
∙Dernière Gerbe (1902)
∙Mille francs de récompense (1934)
∙Océan. Tas de pierres (1942)
∙L'Intervention (1951)
∙Conversations with Eternity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