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习题 专题三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专题撬分练 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有如下特点:1.考查形式多样。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设题形式多有变化,话题拓展式、添加成分式、中心阐发式是考查的常见形式,根据古诗句意境扩展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有时概括语段的观点,有时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或导语,有时根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
2.选材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3.考查综合性强。
扩展语句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有的与仿句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在一起,有的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融合,并且大都与修辞运用结合。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一、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语或句子甚至画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富、形象、具体。
主要考查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也要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有:(1)增添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
扩展语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枝加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
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翠鸟飞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结构非常简单。
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变换选用句式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含解析)

变换选用句式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江苏卷】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近三年的高考中都没有出现,今年又出现了,原来江苏卷考查压缩概括是借助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今年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比如,首先应确定这段话的句数,比本题的这段话是三句,然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心,找到中心话题,比如第一句说“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第二句说“它……”,第三句“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中心话题是“偏见”,概括的时候自然要围绕“偏见”展开,排除C项;再进一步分析这三句话的关系,就可以一步一步选出答案。
2.【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2018年高考复习语文提高专题专题三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示例)画面主体为两枝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 落的花瓣, 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 抬头凝望枝上花蒂。 湿叶、 落红表明雨骤, 麻雀闲立意味雨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8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 对点题 必刷题
学霸团 · 撬分法 · 高考语文
解题法 1
连缀成句型扩写技巧
---------------------------
(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要注意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它们多是得分点,也常成为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 如[典例 1]中要求写一段描写性文字,并用到比喻、拟人。 (2)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 (即扩展点), 进而组织语言材料,完善题目答案。如[典例 1]中的“树叶”应该是凋零的,“人”应该是伤怀的,这样才 能联系起来。 (3)检查分析已组织的答案,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显性要求,二是隐性要求。所谓 “显性要求”, 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限制的扩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以什么为重点,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 要补充什么内容,要求多少字等。所谓“隐性要求”,指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而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 中的要求,如:体现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表现什么样的情、景、理等。后者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而答案 的优劣、得分的高低,又与此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
院”是地点, “树叶”在秋天凋零, 面对如此秋景, “人”会悲秋伤怀。 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 以景写情(感 伤之情)的画面。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 伤感。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 合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2018江苏卷]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解析:题目要求提炼语段的主要意思,阅读语段,可知语段的中心是“偏见对思想而言具有存在的价值”。
A项,关联语段内容“它(偏见)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
B项,关联语段中将偏见比作“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将怀挟偏见比作造屋时既有“客厅”,又有“卧室”,比作在浴室的镜子前随意放松的姿态。
C项,关联语段中说的不能怀挟偏见就“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就像“造屋只有客厅……姿态”。
这三个选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能全面地概括语段的主旨。
只有D项,完整地提炼了语段的主要意思。
答案:D2.[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扩展语段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2018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于12月14日在台北揭晓,“望”字以511871票最终当选今年两岸年度汉字。
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子相同。
例:望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望一缕故人的依恋。
材料:豪情思念期盼游子壮士农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答案】望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望一弯游子的思念;望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望一怀壮士的豪情;望是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望一泓农人的期盼。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句式,“望是+诗句,望+一(量词)+句子(该句子的内容要能表现诗句的情感,采用偏正短语的形式,用人物+感情词的样式。
)”选用的诗句要跟含有“望”的意义。
所给的三组材料,在熟悉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再分三组。
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写的是“壮士”“望”中的“豪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写的是“游子”“望”中对家乡的“思念”,“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写的是“农人”“望”中的“期盼”。
置于量词的选用,要根据诗中的意象来选择,比如:望月可以抓住月亮的特征,用量词“弯”;望星星想“射天狼”,反映壮士满腔报国情,可以用量词“怀”;大旱望云,希望有雨水降落,可以用量词“泓”。
分好三组,选好量词,根据例句的句式,就可以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的语句。
故答案为:望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望一弯游子的思念;望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望一怀壮士的豪情;望是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望一泓农人的期盼。
【点评】此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对“望”字的感悟,要求学生分析和概括,写出的句子与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子相同。
2.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压轴题之扩展语段(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蝴蝶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答案】在春天的田野上,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一只蝴蝶悠闲地停在花丛中,她看见后,不顾一切地跑了上去,肆无忌惮地用小手去抓,蝴蝶却飞快地朝远方飞去.她懊恼地叹着气,默默地站在花草中,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她想:“我不应该用手去抓,也许是蝴蝶受到了惊吓。
”于是,她只是看着蝴蝶,静静地欣赏。
这时候,蝴蝶翩然飞起,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感到莫名的惊讶和前所未有的满足。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把诗歌的内容转化为散文性质的语言,注意场面的设置,第三人称和心理描写,即通过一定的场面反应一定的心态,同时要以“蝴蝶”为描述对象,以“捕捉蝴蝶”作为主要的场景。
故答案为:在春天的田野上,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一只蝴蝶悠闲地停在花丛中,她看见后,不顾一切地跑了上去,肆无忌惮地用小手去抓,蝴蝶却飞快地朝远方飞去.她懊恼地叹着气,默默地站在花草中,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她想:“我不应该用手去抓,也许是蝴蝶受到了惊吓。
”于是,她只是看着蝴蝶,静静地欣赏。
这时候,蝴蝶翩然飞起,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感到莫名的惊讶和前所未有的满足。
【点评】本题进行扩展时,可以以原来的语句作为扩展的主体,在适当的地方添加恰当的枝叶,也可以根据原句的内涵进行续写。
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做到整个语句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并且衔接自然,文脉通畅。
2.再买新一段文章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载体,把小说改编为电影也是现在常见的形式。
不容忽视的是,在小说到电影的转变之间,有一条灰色地带。
好小说家不一定是好编剧,①________。
电影需要文学,编剧也需要作家。
作家着眼的是他笔下的人,如同男孩小拐,无赖、癫狂,但苏童写他的时候,也写到了小拐一个人时候的流露的那种善良、脆弱,在作家的笔下,人物形象不是单一扁平的,而是②________。
【高考总动员】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3-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含答案)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纲展示][真题试做]1.(2014·山东高考)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大纲全国卷)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3·辽宁高考)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
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
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
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
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
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
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1·天津高考)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
2018年高考语文课标Ⅲ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题组分层精练附录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方法技巧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 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句中通常不停顿,句末不用标点。一定
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事件、行为)。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2.(2017山东,17,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 个字。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 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 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 好的防护作用。 答案 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有油漆以防腐。
3.(2015湖南,21,6分)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 面对万民翘盼,
Hale Waihona Puke 。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答案 (示例)女娲端坐于云间,双手合十,凝神静气,聚天地万物之正气,凝结五彩之石以补苍天, 顿时山呼地应,熊咆龙吟,正气升腾,逆气下沉,彩石凝结。正气凝结愈快,苍天裂痕愈大,最后关 头,女娲用银河之心堵住裂口,天地澄澈 解析 补写时要联系上下文提供的情景,上文是女娲补天的原因,下文是女娲补天的结果,要补 写的部分应该是女娲补天的过程。表述时,语言要连贯得体,与上下文风格一致,注意字数限制, 想象合理。此外,要注意题中的一个要求,即“有创意地补写”,不能平铺直叙,简单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对应学生用书P358时间:45分钟满分:89分
基础组
1.请把“生命、季节、年轮”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的生长轨迹,如树之年轮。
随着季节的一次轮回,我们的生命之树,就会多出一道“年轮”。
这些“年轮”或细细的、窄窄的,如软细的发丝;或粗粗的、宽宽的,如盘曲的标尺。
而我们,则在这些不一样的“年轮”里,渐渐成熟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本题的关键是把这三个词联系起来,然后扩展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尤其是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并且一定要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
2.请以“山水”和“文章”两个词为中心扩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70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章乃案头之山水。
山水可以借文章以灵气,文章亦能增山水之声名。
好山水与好文章一旦相遇,便注定双双走向不朽与永恒。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写时,宜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寻找“山水”和“文章”的相互关系,字数要控制好。
3.下面两题请你任选一题,写一段话,要求语言准确、生动。
(不超过100字)(4分)
(1)请以“时代是一棵树”为起句,围绕“真抓实干”这个话题写一段话。
时代是一棵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为起句,围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话题写一段话。
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时代是一棵树,)真抓实干是汲取营养的根,和谐社会则是那一片硕果。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忘记了真抓实干,就意味着衰败;忘却了科学发展,就意味着倒退。
在繁茂的树荫里,我们应该把“真抓实干”作为汲取营养的根,壮大时代这棵树。
(2)(中国文学迸发出了巨大活力,)当代作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
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
他的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繁荣民族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段能力。
考生解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对象,根据给出的起句,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去扩写。
4.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个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纱帐被风吹起,一片叶子在地上翻转,瘦削的诗人披上衣裳坐
了起来,一只小猫偎在诗人身边不愿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提示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
考生在答题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要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营造出来。
5.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话均不少于50个字。
(4分)
(1)运用描述性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议论性语言并蕴含一定的哲理。
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答案(1)(示例)(北雁南飞,)它们或呈“一”字形排开,或组成“人”字形,它们振翅翱翔于秋日碧蓝的天空中,仿佛一首隽永美丽的小诗,又像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
(2)(示例)(北雁南飞,)是北方的寒冷在驱赶,还是南方的温暖在呼唤?我们不知道。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始终朝着梦想、朝着希望的方向展翅飞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由于两个小题都要求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所以考生可以先在脑海中对“北雁”这个意象进行简单的想象,然后再看其他要求。
第(1)小题要求考生写一段描述性文字,而且所写的句子还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2)小题要求考生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且富有哲理。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