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和交易

合集下载

swap 翻译

swap 翻译

swap 翻译翻译:swap:交换,交易用法:Swap 表示交换某些物品或资产,常用于金融市场。

在外汇市场中,swap 是指交易双方在特定日期按照约定的利率制度交付不同货币的资产,这种交易通常用于对冲外币利率风险。

在股票市场中,swap 可以是交换两只股票或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或期权等不同资产的交易。

英汉双语例句:1. I’ll swap my book for your pen. 我用我的书与你的笔进行交换。

2. The company swapped its old equipment for the new one. 公司把旧设备换成了新的。

3. We need to finalize the details of the swap agreement. 我们需要敲定交换协议的详细细节。

4. The bank offers a swap service for its customers. 银行为客户提供交换服务。

5. The currency swap helped mitigate the currency risk of the company. 货币互换有助于减轻公司的货币风险。

6. They agreed to a stock swap deal for the acquisition.他们同意了用股票交换收购的方式。

7. Our company is considering a swap of bonds for debts.我们正在考虑通过债券交换来还清欠债。

8. Many banks use swap contracts to manage their interest rate risk. 许多银行使用互换合同来管理其利率风险。

9. The oil company often uses swaps to hedge againstprice volatility. 这个石油公司经常使用互换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互换交易

互换交易

比较优势与互换交易一、互换交易含义互换是一种金融交易,是指有关当事人利用他们之间存在着的债信等级和筹资机会的差异,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在共同商定的条件下相互交换不同货币或不同利率的债务,以避免未来利率或汇率变动的风险,并降低筹资成本的金融业务。

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这些款项既可以同时包括本金和利息支付,也可以只包括利息支付,以达到双方互利的目的。

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利率互换是随着1976年交叉货币互换的引入而开始出现的。

交叉货币互换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发行人开始利用欧洲市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获得更低的发行成本,他们需要对相应的币种加以保护。

二、利率互换利率互换主要有三种:①息票利率互换,即同种货币的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互换;②基础利率互换,即同种货币以一种市场利率为基础利率的浮动利率与以另一种市场利率为基础利率的浮动利率的互换;③交叉货币利率互换,即一种货币的固定利率与另一种货币的浮动利率的互换。

三、利率互换的机制:利率互换是受合同约束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金额的本金彼此交换现金流量的协议。

在利率互换中,若现有头寸为负债,则互换的第一步是与债务利息相配对的利息收入;通过与现有受险部位配对后,借款人通过互换交易的第二步创造所需头寸。

利率互换可以改变利率风险。

固定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接受浮动利率;买进互换;是互换交易多头;称为支付方;是债券市场空头;对长期固定利率负债与浮动利率资产价格敏感。

浮动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支付浮动利率;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接受固定利率;出售互换;是互换交易空头;称为接受方;是债券市场多头;对长期浮动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价格敏感。

四、互换交易的主要作用首先,规避风险。

利率风险是市场参与者在资本市场上所要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而互换交易恰恰是规避这一风险的重要工具。

若预期利率上升,浮动利率负债的交易方为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损失,就产生了与负债数额相同的固定利率的交易者进行互换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

利率互换及其交易策略介绍资料讲解

利率互换及其交易策略介绍资料讲解

利率互换及其交易策略介绍利率互换及其交易策略介绍一、利率互换简介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 IRS),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名义本金,在合同期指定的一系列特定日期按照不同的计息方式交换利息的交易。

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互换,在一系列指定日期,一方须支付浮动利率,另一方则支付固定利率。

而在实际结算时,双方只用交付差额,比如在某一指定日期,浮动利率大于固定利率,那么支付浮动利率的交易方支付(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名义本金。

利率互换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指:由于筹资者信用等级不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对于不同金融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同,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不同等原因,在筹资成本上存在着比较优势。

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使筹资者能够达成相互协议,在各自领域各展所长,然后相互交换债务,从而达到降低筹资成本或对冲利率风险的目的。

例如:A公司是信用评级为AAA级的大型公司,其固定利率融资成本为7%,浮动利率融资成本为LIBOR+0.4%;B公司是信用评级为BBB的中小型公司,它的固定利率融资成本为8.5%,浮动利率融资成本为LIBOR+0.7%。

表1:A公司与B公司固定、浮动融资利率利差从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固定利率融资还是浮动利率融资,A公司都拥有绝对优势,但B公司在浮动利率融资上具有比较优势。

现假设A公司需要浮动利率资金,B公司需要固定利率资金,双方都需要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并通过利率互换将这种优势转会化为实际经济利益。

因此,A公司按7%的固定利率筹措资金,B公司按LIBOR+0.7%的浮动利率筹措资金然后进行利率互换。

于是A和B达成如下互换协议:图1:A公司与B公司利率互换示意图即A向B支付LIBOR-0.2%的利率,B向A支付7.1%的利率以达成该利率互换协议。

在此协议下,B的融资成本为7.1%+LIBOR+0.7%-(LIBOR-0.2%)=8%,低于其本身8.5%的成本;A的融资成本为LIBOR-0.2%+7%-7.1%=LIBOR-0.3%,低于其LIBOR+0.4%的成本。

市场和市场营销

市场和市场营销
彼德·德鲁克:市场营销的目的在于使推销成为不必要。
3.市场营销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
市场营销学
2.市场营销的权威定义
定义4(菲利普·科特勒,1994):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 提供出售,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 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 管理过程。
菲利普·科特勒
定义5(格隆罗斯,1990):市场 营销是在一种利益之下,通过相互 交换和承诺,建立、维持、巩固与 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实现 各方的目的。
3.市场是卖方、买方、竞争者 的集合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研究的重点是企 业所经营的商品可能进入的潜在市场。因 此,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市场是卖方、 买方、竞争者的集合。
对某种特定商品具有需求的购买者构成总 体市场,企业与其竞争者的优势比较则是 影响企业市场大小的决定因素。
4.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营销和营销者
营销者:希望从他人那儿得到资源并愿以某种有价之物 作为交换的人。 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我们就 把前者称为营销者,另一方称为潜在顾客。 营销者可以是一个卖主,也可以是一个买主。买卖双方 都在积极寻求交换,那么就把双方都称为营销者,并称 这种情况为相互市场营销(双边营销)。 在正常情况下,营销者是面对竞争者服务于最终用户市 场的企业。
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产品或服务 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市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即商品经 济基础上的交换关系。
现实市场的存在要有若干基本条件。 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由消费者决定,而由生产
者推动的动态过程。
5.市场是利益相关者的集合
企业营销中所要研究的市场
(四)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应澄清的几个问题

商品流通经济学重点整理终结版——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商品流通经济学重点整理终结版——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流通经济学重点整理终结版一.名称解释1.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2.社会分工:每个个人或经济体仅仅从事一种或少数几种经济活动而不是从事其生存或存在所需的全部经济活动。

3.交易:是经济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交互影响的活动的总称。

4.商品交换:即买卖的交易.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5.贸易:是平等互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货品或服务交易。

6.产销矛盾: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供需关系不对称时,产量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7.产销分离:是以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独立化的商人为纽带,联结生产与消费的商品运动形式,即生产者把商品卖给各种类型的商人,再由商人转卖给消费者。

8.市场:是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实现商品相互让渡的交换关系及其供求关系的总和。

9.市场机制也就是商品流通机制:市场有机体内部在市场交换活动中所建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

10.商品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市场的商品可供量。

11.商品需求:是指全社会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的一定量的货币支付能力。

12.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是供给量(Q)、需求量(Q)对于市场价格(P)的变动作用反应的灵敏程度。

13.批发:将产品卖给零售商和其他商人或者行业机构、商业机构,但不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的人或企业的相关活动。

14.批发商业:批发商业就是指向再销售者,产业和事业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

15.零售:指针对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16.零售商业:是商品流通过程的最后环节,即将商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形式。

17.商业价格:是指商业在媒介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价格18.市场价格体系: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及各种商品的价格在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有机整体。

19.商流:商品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的价值形态的变化和所有权的转移,即商品价值形式的流通20.物流:商品实体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和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流通领域的停滞,即商品实物形式的流通21.信息流: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信息的传递、收集、处理、反馈过程,即商品信息的流通22.分销渠道: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流转路线和经济组织。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市场营销涉及到其出发点,即满足顾客需求,还涉及到以何种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即通过交换方式,产品在何时、何处交换,谁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联接。

可见,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应当包含需求及相关的欲求、需要,产品及相关的效用、价值和满足,交换及相关的交易和关系,市场、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者。

1.需求及相关的欲求和需要(1)需要(Needs)指消费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人们为了生存,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生理需求及安全、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

市场营销者不能创造这种需求,而只能适应它。

(2)欲求(Wants)指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

不同背景下的消费者欲求不同,比如中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大米饭,法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面包,美国人需求食物则欲求汉堡包。

人的欲求受社会因素及机构因素,诸如职业、团体、家庭、教会等影响。

因而,欲求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市场营销者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欲求,如建议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

(3)需求(Demand)指有支付能力和愿意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求。

可见,消费者的欲求在有购买力作后盾时就变成为需求。

许多人想购买奥迪牌轿车,但只有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购买。

因此,市场营销者不仅要了解有多少消费者欲求其产品,还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购买。

2.产品及相关的效用和价值的满足(1)产品(Product)是指用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求的物体。

产品包括有形与无形的、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

有形产品是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载体。

无形产品或服务是通过其他载体,诸如人、地、活动、组织和观念等来提供的。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可以到音乐厅欣赏歌星唱歌(人),可以到公园去游玩(地),可以到室外散步(活动),可以参加俱乐部活动(组织),或者接受一种新的意识(观念)。

服务也可以通过有形物体和其他载体来传递。

市场营销者切记销售产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如果只注意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就会产生“市场营销近视症”。

第六章互换合约

第六章互换合约
互换中支付固定利率的一方通常是按债券 等价收益率BEY(Bond Equivalent Yield) 来报价的。
所交换的利息额计算公式: I=P×r×t
其中: I——利息额; P——名义本金; r——互换期内年利率; t——计息天数占全年比例
计算天数比例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某石油生产商想在未来5年内固定自己出 售石油的价格,他每月的平均产量是 4000桶。同时,有一石油精炼商想在未 来5年内固定自己购买石油的价格,他每 月的用量是5000桶。他们分别与互换做 市商进行商品交换,同时继续在现货市 场上进行交易。
•二公司进行互换交易:
平均即期价格
平均即期价格
4000桶
(1)以新的基础资产为标的资产 (2)已有的互换品种条件发生变化 (3)构造新的互换品种
1. 商品互换
交易双方中,一方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以每 单位固定价格定期向交易的另一方支付款项; 另一方则为特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以每单位浮动 价格定期向前一方支付款项。
互换的商品通常是相同的,不必交换名义商品; 也可以不同,需要交换名义商品。
第六章 互换合约
一、概述
(一)互换交易的产生
互换(Swap)又称作掉期。
假定英国和美国各有一家公司,每一家
公司在对方国家设有一子公司,这两家
子公司都需要获得融资。最直接的方法
是每个母公司各自对其海外子公司提供
贷款。
美国 美国母公司
贷款
英国
美国公司在英国 的子公司
英国公司在美国 的子公司
贷款
交易商的办法是使其互换业务账面上的 所有风险很好地实现对冲。
11.6%-11.4%=0.2%的利率差是交易商为 此次互换所收取的回报。

高教社贸易经济学(第四版)教学课件08

高教社贸易经济学(第四版)教学课件08

商人
商帮
商业
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商业流通 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这种转移包括了一 系列的商品所有权让渡与商品实体的空间位移运动。
商品流通将交换过程分解为两个独立的阶段: 售卖过程(W—G)和购买过程(G—W)
由于买卖的顺序与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又分为简单商品流通和发达商品流通,简单商品 流通是指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为买而卖、先卖后买的流通形式;发达商品流通是 指商人所从事的为卖而买、先买后卖的流通形式。从简单商品流通转变为发达商品流通, 表明商品交换的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追求具体的使用价值转为追求价值的增值。
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流通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商品流通,其公式是W-G-W,也可称 为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即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二是发达商品流通,其 公式是G-W-G/,也称为商品流通的发达形式,其中的G/=G+△G, △G是流通终点的货币 增值额,这是以中间商转手的商品流通,是贸易的典型形式,马克思强调指出:“商品交 换的发达形式即贸易”。
二、是从空间维度看,社会分工不断从近地分工向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和国际分工、世界分 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同时,产 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和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是交叉并存的。
二、交易、贸易、商业
交易是商品交换的具体形式,是买卖双方对有价物品及服务进行互通有无的 行为,是卖者交货与买者付款两个对立流程的统一。它可以是以货币为交易 媒介的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以物易物。
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资本流通 是资本所有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投资购买生产资料并雇用劳动力 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交换——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 那里取得所需物的行为。 • 交换的发生,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 ① 至少有两方。 • ② 每一方都有被对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 ③ 每一方都能沟通信息和传递物品。 • ④ 每一方都可以自由接受或拒绝对方的产品。 • ⑤ 每一方都认为与另一方进行交换是适当的或 称心如意的。 • 具备上述条件,就有可能发生交换行为。但交换 能否真正发生,取决于双方能否找到交换条件, 即交换以后双方都比交换以前好(至少不比以前 差)。
• 一个人可以通过四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如一 个饿汉如何获得食品: • ① 自行生产。 • 他可以通过打猎、捕鱼或采集野果来充饥。特征:他不 必与其他任何人发生联系。这种情况下,既没有市场, 更无所谓市场营销。 • ② 强制取得。 • 他可以从另一个人那里夺取或偷得食物。特征:对另一 个人来说,除了可能未被伤害之外,毫无益处。 • ③ 乞讨。 • 他可以向别人乞讨食物。特征:除了一声“谢谢”之外, 乞讨者没有拿出任何有形的东西作为回报。 • ④ 交换。 • 他可以用自己的钱、其他物品或服务与拥有食物的人进 行交换。特征:市场营销活动产生的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由双方之间 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行为。 • 一次交易包括三个可以量度的实质内容: • ① 至少有两个有价值的事物。 • ② 买卖双方所同意的条件。 • ③ 协议时间和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