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电站煤粉锅炉掺烧强结渣煤的混煤结渣性能研究

第26卷第14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 ol.26 No.14 Jul. 2006 2006年7月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6 Chin.Soc.for Elec.Eng. 文章编号:0258-8013 (2006) 14-0093-05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学科分类号:470?40 电站煤粉锅炉掺烧强结渣煤的混煤结渣性能研究阎维平1 , 陈吟颖1 , 邢德山1,高宝桐2 , 张立岩3 (1.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保定市071003;2.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100045; 3.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花园发电厂,河北省张家口市075300) Performances of Pulverized-coal Boilers Burning Heavy Slagging Blending Coals YAN Wei-ping1, CHEN Yin-ying1, XING De-shan1, GAO Bao-tong2, ZHANG Li-yan3 (1. North-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Hebei Province, China; 2. North-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100045,China; 3. Xiahuyuan Power Plant of Data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LTD., Xiahuayuan 075300, He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slagging performance of the blended heavy slagging coals is investigated for 100MW and 200MW boilers of a power plant in North China. Based 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als characteristics and ash composition, the main slagging parameters and tendency of the coal quality index of different blending ratios are predict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al blending and thermal calculation of the furnace. Reasonable blending ratios are presented for two boilers. The spot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o avoid heavy slagging of the discharge heater surface of the furnace, the blending ratios are not less than 50% for the 410t/h boiler and it can be properly added to 80% for the 670t/h boiler.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 WORDS: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dry ash extraction coal boiler; blended ratio; blended coal; slagging properties. 摘要:该文研究了华北某发电厂100MW、200MW燃煤机组由现烧的弱结渣煤改烧强结渣混煤的炉膛受热面结渣性能变化。在煤质与灰分成分测量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上动力用煤配煤原则,并结合锅炉炉膛热力计算与2台锅炉的设计特点,分析预测了不同掺混比的混煤煤质主要结渣指标与程度,得到2台锅炉掺烧强结渣煤的合理比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的试烧实验结果表明:在锅炉满负荷运行工况下,为避免炉膛出口受热面严重结渣,410t/h锅炉掺烧强结渣煤的比例不宜超过50%;670t/h锅炉掺烧强结渣煤的比例可适当增加到80%。实际试烧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基本吻合,该研究方法可为大型煤粉锅炉掺烧强结渣煤提供一定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固态排渣炉;强结渣性煤;掺烧比;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项目。混煤;结渣性能 0 引言 华北某发电厂100MW、200MW发电机组分别为HG-410/100-9型、HG-670/140-9型单锅筒自然循环锅炉,π型布置,四角切圆燃烧,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系统,原设计煤及现烧煤均为弱结渣煤。 近年来,为了降低发电成本,该电厂希望能在不改造设备的条件下,改烧、或与弱结渣煤掺烧大于50%的当地廉价、强结渣煤,因此,掺烧强结渣性煤后可能造成的锅炉炉膛出口受热面严重结渣,成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为了确定避免锅炉炉膛严重结渣的合适掺烧比例,本文对现烧煤、拟掺烧煤的煤质及其灰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检测分析,应用合理的工程实用计算与预测方法,并结合锅炉炉膛热力计算,对2台锅炉掺烧强结渣煤的结渣指标、影响因素与合适的掺烧比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预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50%~70%的强结渣煤掺混比例进行了锅炉试烧,以验证分析结果。该研究方法与实践验证对国内电厂普遍存在的同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1 锅炉炉膛结渣分析与预测方法 固态排渣煤粉锅炉炉膛的结渣程度主要取决于煤的灰熔融特性,还与灰分含量、燃烧方式、炉膛结构和运行工况等有关[1-3]。如果在锅炉上直接进行试烧实验,则除了要较长的周期及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外,还要承担炉内严重结渣造成事故的风险。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

Proximate Analysis/煤的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Moisture :最高内在水分MHC (moisture holding capacity):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内在水分可以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内在水分即称为最高内在水分。 挥发分V(Volatile matter )、固定碳FC (fixed carbon ): 煤的挥发分是指煤在900 ℃下隔绝空气热分解后气体产物的量,称作挥发物质产率。 挥发分不是煤的固有物质,而是煤在特定温度下的分解 Mf Ma Ma Minh

产物。在900 ℃的高温下,不仅煤的有机质会发生分解而且煤中的矿物质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热分解。 作为煤分类指标时是要用干燥无灰基的挥发份产率Vdaf %表示 FCad = 100 –( Mad + Aad + Vad ) FCdaf= 100 –Vdaf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MHC与挥发分Vdaf的关系 煤中固定碳FC:煤在隔绝空气下高温热解后残存在焦渣中的以碳为主的有机部分。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矿物质:原生矿物质(1% ~ 2%)、次生矿物质和外来矿物质灰Ash :Major:SiO2、Al2O3、CaO、MgO >95 % The rest:K2O、Na2O、SO3、P2O5、铁磁性物质 Is important : 灰熔点,熔渣粘度,流动性 Ultimate Analysis (daf%)/煤的元素分析: C、H(< 7 %)、O (30%~1%)、N (0.5 ~3.0%):2.5以下, Ndaf = 0.3 Hdaf、S(0.1 ~10%):St = So+ Sp+Ss+ Se Sp:团状黄铁矿一般可洗,极细的难除。So:有机硫典型烟煤的热解Pyrolysis process of typical bituminous:

【免费下载】GBT16417 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G B/T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可选性等级的命名和划分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大于0.5mm粒级的煤炭。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1987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GB 7186-1987 选煤名词术 MT 320-1993 煤芯煤样可选性试验方法 3.评定方法 1.煤炭可选性评定采用“分选密度±0.1含量法”(简称“δ±0.1含量法”, 下同)。 2.所用浮沉试验资料应符合GB 487?987或MT 320?993的规定。 3.δ±0.1含量的计算: a) δ±0.1含量按理论分选密度计算; b) 理论分选密度在可选性曲线上按指定精煤灰分确定(准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c) 理论分选密度小于1.70g/cm3时,以扣除沉矸(+2.00g/cm3)为100%计算δ±0.1 含量;理论分选密度等于或大于1.70g/cm3时,以扣除低密度物(-1.50/cm3)为100%计算δ±0.1含量; d) δ±0.1含量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等级命名和划分

按照分选的难易程度,把煤炭可选性划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的名称及δ±0.1含量指标见表1。 表1 煤炭可选性等级的划分指标δ±0.1含量%可选性等级≤10.0易选10.1~20.0中等可选20.1~30.0较难选30.1~40.0难选>40.0极难选附录A (提示的附录)煤炭可选性评定示例A1 浮沉试验资料某原煤50~0.5mm 粒级(综合级)浮沉试验资料如表A1所示。该资料符合GB478-1987的规定。A2 确定精煤灰分用δ±0.1含量法评定原煤可选性,是指在某一精煤灰分时的可选性。精煤灰分由用户提出或根据有关资料假定一个或几个精煤灰分值。本例中假定精煤灰分为10.0%和13.0%,评定这两种条件下的煤炭可选性。A3 绘制可选性曲线技术、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术,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GB/T1572-89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代替GB1572-1979 Determination of clinkering property of coal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的结渣性时所用的试样制备、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和重复性。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和焦炭的结渣性测定。 2.方法要点 将3~6mm粒度的试样,装入特制的气化装置中,用同样粒度的木炭引燃,在规定鼓风强度下使其气化(燃烧),待试样燃尽后停止鼓风,冷却,称量和筛分,从大于6mm的渣块质量算出结渣率,表示煤的结渣性。 3.引用标准 GB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83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4.术语 I.结渣率 试样在规定的鼓风强度下进行气化,其灰分因受反应热的影响熔结成渣,其中 大于6mm粒度的渣块质量占总灰渣质量的百分数,称为该试样在此鼓风强度下 的结渣率。 II.鼓风强度 试样在气化或燃烧时,空气通过炉栅截面的平均流速,以m/s表示。

III.最大阻力 试样在气化或燃烧时,料层对气流产生的最大阻力。 IV.反应时间 试样在气化或燃烧时,从点火开始到燃烧停止所经过的时间,以min表示。 5.仪器、设备和材料 I.结渣性测定仪:如图1所示。 1-观测孔;2-烟气室;3-锁紧螺筒;4-气化筒;5-空气室;6-烟气排出口7-测压孔;8-空气针形阀;9-流量计;10-进气管;11-顶盖; 图1 结渣性测定仪

II.鼓风机:风量不小于12m3/h,风压不小于49hPa(500mmH2O)。 III.马弗炉:炉内加热室不小于下列尺寸:高140mm,宽200mm,深320mm。炉后壁或上壁应有排气孔,并配有温度控制器。 IV.工业天平:最大称量1kg,感量0.01g。 V.振筛机:往复式,频率240±20min-1,振幅40±2mm。 VI.圆孔筛:筛孔3mm和6mm,并配有筛盖和筛底。 VII.U型压力计:可测量不小于49hPa(500mmH2O)压差。 VIII.带孔小铁铲:面积100mm×100mm,边高20mm,底面有直径2~2.5mm的孔约100个。 IX.铁盘:用厚度1~1.5mm的铁板制成,尺寸不应小于下列规定:长200mm,宽150mm,高40mm。底盘四角处有20mm的垫脚。 X.木炭:无混入杂质的硬质木炭,粒度3~6mm。 XI.石棉板:厚2~3mm。 XII.小圆铁桶:容积400cm3。 XIII.铁漏斗:薄铁皮制成。大口直径120mm,小口直径45mm,长径120mm。 XIV.板式毛刷1把。 XV.搪瓷盘:4个,长约300mm,宽约200mm,高约30mm。 6.试样的制备 I.按GB474的规定,制备粒度3~6mm空气干燥试样4kg左右。 II.挥发分焦渣特征小于或等于3的煤样以及焦炭不需要经过破粘处理。 III.挥发分焦渣特征大于3的煤样,按下列方法进行破粘处理。 i.将马弗炉预先升温到300℃。 ii.量取煤样800cm3(同一强度重复测定用样量),放入铁盘内,扒平,使其厚度不超过150mm。 iii.打开炉门,迅速将铁盘放入炉内,立即关闭炉门。 iv.待炉温回升到300℃以后,恒温30min。然后将温度调到350℃,并在此温度下加热到挥发物逸完为止。 v.打开炉门,取出铁盘,趁热用铁丝钩搅松煤样,并倒在振筛机上过筛。 遇有大于6mm的焦块时,轻轻压碎,使其全部通过6mm筛子。取3~6mm 粒度煤样备用。

神华煤特点

神华煤特点 6月7日,神华股份在港完成招股,以7.5港元的价格发行30.635亿H股,筹资229.76亿港元。6月15日,神华股份(01088 HK)首日上市交易,收于7.3元。 我们认为,神华上市对A股煤炭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神华通过上市在资金、市场拓展及企业形象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对现有的上市公司造成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神华作为煤炭行业的龙头,其上市定位将成为现有的十多家煤炭公司估值重要的参照系,从而引发重新定位和估值分化。 同质产品面临压力 神华股份历年煤炭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始终在70%左右,我们认为,上市后神华必然会在其原煤的生产、运输、销售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在这些环节与神华存在竞争的产品或企业将首先感受到压力,由于资源开采企业的扩张能力还受到资源禀赋及国家政策的制约,因此细分行业之间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目前与神华不存在明显同质性的产品或企业中短期内受到的影响不大。 资源性竞争加剧 神华股份的4大矿区横跨晋、陕、蒙三省区,目前的主产区为神东公司及准能公司。 神华的主要开采区域在陕晋蒙三省交界处的乌兰木伦河沿岸,随着资源条件及配套能力的变化,其新增投资的重心正日益向内蒙准格尔、伊金霍洛及山西保德地区倾斜。其2007年前的主要新增产能包括补连塔一带扩建至3000万吨、黑岱沟技改扩建至2000万吨等。在相应区域拥有矿井的煤炭上市公司仅伊泰股份一家,但在相近区域有开采项目的则包括兖州煤业、西山煤电及拟上市的大同煤业的母公司同煤集团。 对动力煤企业冲击较大 神华煤特点为低灰(8.0%左右)、特低硫(小于0.50%)、特低磷、特低氯和中高发热量(低位热值5600~6000Kcal/kg),其用户包括电力、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主要作为动力煤出售,而基本没有冶金和化工的原料煤生产。 从神华动力煤与部分上市煤炭企业的商品煤性能比较可以看出,神华煤的低硫低灰优于几乎所有上市公司,这对电厂无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其缺点在于挥发分较高,不适合长时间储存,另外,发热量为中等。因此,仅从性能指标看,神华煤与其他优质动力煤各有长短。目前,神华煤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生产成本,由于生产工效在国内位居首位,加上产运销一体化的模式,使神华煤炭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平均水平。2003年原中央财政企业原选煤成本为128.04元/吨,而神东矿公司的煤炭完全成本仅为71.93元/吨。成本优势为神华煤在电煤价格谈判上留出了很大的余地,使其可以较为轻松地面对"煤电博弈"。 由于目前电煤仍供不足需,加之电煤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仍在进行中,神华在电煤方面的成本优势还体现得并不明显。一旦电煤市场出现走平甚至下滑的趋势,神华的成本优势将直接转化为对其他电煤企业的压力。一般认为,由于优质动力煤资源的缺乏,动力煤市场疲软在

煤自燃倾向性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分) 1.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煤的吸氧量的测定(以一路为例): 答:(1)实管:开一路,闭其他三路,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氮气流量为30±0.5㎝3/min氧气流量为20±0.5㎝3/min,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同时按启动,大约3min后,按结束。记下A实值。 (2)空管: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取下样品管,吹净煤灰及玻璃棉后,放回原处,同时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定氮气和氧气的流速,此时 的流速应与测定实管时的流速相近。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吸附5min 后进行脱附、启动、结束等操作,记下A空值。 三. 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煤自燃倾向性测定平行实验误差及分类。 四.问答题(共10分) 1.仪器使用前后注意的事项 答:(1)开机时必须先通载气后通电,停机时应先停电10分钟后,再关闭载气,氧气可在断开电源的同时关闭。 (2)仪器在启动状态下,操作过程中,气路中无样品管时必须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五.计算题(共15分) 1.有一粒度<0.1mm(0.15—0.1mm的占70%)的煤样,St..a d=1.60%,Vdaf=30.00%两次平行测得吸氧量分别为0.71cm3/g .干煤,0.69cm3/g .干煤, (1).试计算此煤样的吸氧量,(2).判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等级。 解:平均吸氧量=(0.71+0.69)/2=0.70(cm3/g .干煤) (1)此煤样的吸氧量为0.70cm3/g .干煤 (2)此煤样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自燃等级为II级

一.名词解释:(共5分) 1.煤的吸氧量:煤在常温常压下,每克干煤吸附流态氧的量。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煤自燃倾向性测定平行实验误差及分类。 三. 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煤的吸氧量的测定(以一路为例): 答:(1)实管:开一路,闭其他三路,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氮气流量为30±0.5㎝3/min氧气流量为20±0.5㎝3/min,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同时按启动,大约3min后,按结束。记下A实值。 (2)空管: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取下样品管,吹净煤灰及玻璃棉后,放回原处,同时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测定氮气和氧气的流速,此时 的流速应与测定实管时的流速相近。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吸附5min 后进行脱附、启动、结束等操作,记下A空值。 四.问答题(共10分) 1.检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1)仪器在启动状态下,操作过程中,气路中无样品管时必须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 (2)测定时六通阀的切换时间与峰结束时间也要保持一致。 五.计算题(共15分) 1.有一粒度<0.1mm(0.15—0.1mm的占70%)的煤样,St..a d=1.20%,Vdaf=33.64%两次平行测得吸氧量分别为0.56cm3/g .干煤,0.60cm3/g 干 煤,(1).试计算此煤样的吸氧量,(2).判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等级。 解:平均吸氧量=(0.56+0.60)/2=0.58(cm3/g .干煤) (1)此煤样的吸氧量为0.58cm3/g .干煤 (2)此煤样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自燃等级为II级

煤的热解与粘结成焦07.8.30

煤的热解与粘结成焦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或在惰性气体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粘结和成焦则是煤在一定条件下的热解的结果。由于命名尚未统一,除“热解”(Pyrolysis)这一名称外,还常用“热分解”(thermal decomposition)和“干馏”(carbonization)等术语。 煤的热加工是当前煤炭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大规模的炼焦工业是煤炭热加工的典型例子。研究煤的热解与煤的热加工技术关系极为密切,对煤的热加工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例如,对于炼焦工业可指导正确选择原料煤,探索扩大炼焦用煤基地的途径,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和提高产品质量。此外,还可以对新的热加工技术的开发,如高温快速热解,加氢热解和等离子热解等起指导作用。 煤的热解与煤的组成和结构关系密切,可通过热解研究阐明煤的分子结构。此外,煤的热解是一种人工炭化过程,与天然成煤过程有些相似,故对热解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对煤化过程的研究。 炼焦是将煤放在干馏炉中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最终达到1000℃左右)。煤中有机质逐渐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呈气态或蒸汽状态逸出,成为煤气和煤焦油,残留下的不挥发性产物就是焦炭。焦炭在炼铁炉中起着还原、熔化矿石,提供热能和支撑炉料,保持炉料透气性能良好的作用。因此,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是以能得到机械强度高、块度均匀、灰分和硫分低的优质冶金焦为目的。 1 粘结性烟煤受热时发生的变化 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时,煤的有机质随温度升高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气态(干馏煤气)、液态(焦油)和固态(半焦或焦炭)产物。 煤的热解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室温到350~400℃ )。从室温到活泼热分解温度(Td,除无烟煤外一般为350~400℃),称为干燥脱气阶段。褐煤在200℃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应,约300℃开始热解反应,烟煤和无烟煤的原始分子结构仅发生有限的热 作用(主要是缩合作用)。120℃前主要脱水,约200℃完成脱气(CH 4、CO 2 和 N 2 )。 (2)第二阶段(Td~550℃)。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活泼分解,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生成和排出大量挥发物(煤气和焦油),约450℃排出的焦油量最大,在450~500℃气体析出量最多。烟煤约350℃开始软化,随后是熔融、粘结,到500℃时结成半焦。 烟煤(尤其是中等变质程度烟煤)在这一阶段经历了软化熔融、流动和膨胀直到再固化,出现一系列特殊现象,并形成气、液、固三相共存的胶质体。液相中有液晶(中间相)存在。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固体产物半焦与原煤相比,芳香层片的平均尺寸和氦密度等变化不大,这表明半焦生成过程中缩聚反应并不太明显。 (3)第三阶段(550~1000℃ )。又称二次脱气阶段。在这一阶段,半焦变成焦炭,以缩聚反应为主。析出的焦油量极少,挥发分主要是煤气。煤气成分主要 是H 2,少量CH 4 和C的氧化物。焦炭的挥发分小于2%,芳香核增大,排列的有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和标志性气体测定实验指导书

各位同学: 由于今年上半年矿井火灾防治的两个实验报告没有交,现在学校参加教育部评估,所有同学都必须补上实验报告,在2013-9-18(星期三)中午之前交上来!事关教育部评估,请大家认真仔细撰写实验报告,出现问题个人负责! 实验日期:第三周星期一为2013年3月11日,其它时间大家往后推,查日期!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实验 类别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学生 层次 任课 教师 准备教师指导教师班级实验 人数 每组 人数 实验 学时 数 实验时间地点 周 次 星 期 节次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 B101-2 42 8 2 3 一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 B102-3 42 8 2 3 四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 B101-2 42 8 2 5 一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 B102-3 42 8 2 5 四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B104 29 8 2 3 一3-4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B105 27 8 2 3 二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B104 29 8 2 5 一3-4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B105 27 8 2 5 二1-2 安科楼218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就是烟煤在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外加惰性物的能力。煤的热解结焦性就是在工业焦炉中结成焦炭的能力。煤的粘结性是评价干馏、炼焦、气化、动力用煤的重要依据。 煤粘结性是在煤的热解,即干馏时考虑的,特指烟煤。从煤的热解过程可知,褐煤、无烟煤无粘结性。 4.1.粘结指数GR.I---GRI 是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中代表烟煤粘结性的主要分类指标。测定方法是:将一定质量和专用无烟煤,按规定的条件混合(1:5),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性强度,表示煤样的粘结能力。 4.2.胶质层指数 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是测定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以Y表示),焦块最终体积收缩X及收缩曲线三个参数来描述煤样的粘结能力。方法是煤样在杯中逐渐加热,并观察记录过程情况。奥阿膨胀度与此类似。 4.3.葛金低温干馏试验 是用来评价煤的结焦性的的指标。最后以焦型来定粘结性和结焦性。 试验方法如下:将煤样装入干馏管中,置干馏管于葛金低温干馏炉内,以一定升温程序加热到最终温度600℃,保持一定时间,测定所得的焦油、热解水和半焦产率,同时将焦炭与一组标准焦型比较定出型号。从A到G粘结性越来越大。 A:不粘结 B:微粘结 C:粘结 D:粘结微熔融 E:熔融 F:横断面完全熔融 G:完全熔融,开始膨胀 4.4.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 为了评定煤的炼油适合性以及干馏产物,常用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要点是:将煤样装在铝甑中,以一定程序加热到510℃,保持一定时间,测定所得的焦油、热解水和半焦和煤气的产率。评价煤的低温干燥焦油产率时用空气干燥基指标Tarad。Tarad>12%称为高油煤,Tarad=7—12%称为富油煤,Tarad≤7%称为含油煤。

煤的工艺性煤的粘结性和煤的燃点

煤的工艺性/煤的粘结性和煤的燃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417898270.html,/jishuwenzhang/20071027214839.html 煤的工艺性(一)煤的粘结性和煤的燃点 [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工艺性质包括: (1)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指数; (2)煤的发热量和煤的燃点; (3)煤的反应活性; (4)煤灰熔融性(煤的灰熔点)和结渣性等 1、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是两个有联系、有区别,又难以严格区别开来的概念。煤的粘结性是煤 粒(d<0.2mm)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粘结其本身或惰性物质(即无粘结力的物质)成焦块的性质 ;煤的结焦性是煤粒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生成优质焦炭的性质。两者都是炼焦煤的重要特性之一。 煤在干馏结焦过程中,一般要经过软化、熔合、膨胀、固化和收缩几个阶段,最后生成品质不同的 焦炭。当温度等于或高于煤的软化点(一般为315~350c)时,煤都软化成胶质体。当温度等于或 高于煤的固化点(一般为420c~450c)时,煤都结成半焦。从软化到固化的时间愈长,煤就熔化得 愈好,焦炭结构愈均匀。 为了了解煤的结焦性,人们设计了许多实验室方法,直接测试模拟工业焦化条件下所得焦炭品 质(2200Kg小焦炉试验);或测试上述胶质体的某一性质也有的直接观察实验室所得焦块的性质, 表征煤的结焦性。本节只阐述与我国煤的现行分类有关的几个测试指标。 (1)煤的胶质层指数

煤的胶质层指数,又称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或Y值。它是原苏联、波兰等国家煤的分类指标 之一,也是我国煤的现行分类中区分强粘结性的肥煤、气肥煤的一个分类指标。 煤的胶质层指数,是原苏联列.姆.萨保什尼可夫和列.帕.巴齐列维奇提出的。它的测试要点是 根据不同结焦性的煤在干馏过程中胶质层的厚度、收缩情况和膨胀曲线的不同,测试胶质层的最大 厚度(Y值)、最终收缩度(X值)和体积曲线,来表征煤的结焦性。其中,Y值应用的最广。Y值是 通过测试胶质层的上部层面高度和下部层面高度得出的(一般出现在520~630C之间),X值是曲线 终点与零点线间的距离。Y值、X值和体积曲线都是通过胶质层指数测试仪上的记录转筒和记录笔记 记录下来的。胶质层指数测试曲线如图30-11所示。胶质层曲线类型如图30-12所示。250 280 310 340 370 400 430 460 490 520 550 580 610 640 670 700 73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图30-11胶质层指数测试曲线 1 2 3 4 胶质层指数测试的允许误差。同一煤样平行测试结果的允许误差为: Y值≤20mm 误差1mm; Y值〉20mm 误差2mm; X值误差3mm。 胶质层指数报出结果。应选取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各结果的平均值。 胶质层指数表征煤的结焦性的最大优点是Y值有可加性。这种可加性可以从单煤Y值

煤的特性

煤炭指标定义 1、全水和内水 全水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之和。外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失去的水分;内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保持的水分。这两个指标对计算低位热值,影响很大,尤其是全水,1个全水影响低位热值大约60大卡。 2、灰分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z1/kg左右。 3、全硫 煤炭的硫含量。 4、挥发分 煤中有机质的可挥发的热分解产物。其中除含有氮、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外,还有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实验中将煤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加热,从煤中有机质分解出来的液体和气体的总量中减去水分,就得出挥发分。 5、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有机物质高温分解后剩下的残余物质减去其灰分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根据固定碳含量可以判断煤的煤化程度,进行煤的分类。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越低,煤化程度越高。固定碳含量高,煤的发热量也越高。 6、热值 7、灰渣特性 将煤灰与糊精混合塑成三角锥体,放在高温炉中加热,根据灰锥形态变化确定。 DT(变形温度):灰锥尖端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 ST(软化温度):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时的温度; HT (半球温度):灰锥形变至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一半时的的温度; FT(熔化温度、流动温度)。灰锥熔化展开高度在1.5mm以下薄层时的温度。 煤灰是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而仅有一个熔化温度的范围.开始熔化的温度远比其中任一组分纯净矿物质熔点为低.这些组分在一定温度下还会形成一种共熔体,这种共熔体在熔化状态时,有熔解煤灰中其他高熔点物质的性能,从而改变了熔体的成及其熔化温度. 煤灰的熔融性和煤灰的利用取决于煤灰的组成. 8、硬度(可磨系数) 煤的耐磨性、软硬程度,是指煤样破碎成粉的相对难以程度,是指煤能低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用HGI表示。

实验一----煤自燃倾向性测定

实验一煤自燃倾向性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ZRJ-1型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2、掌握利用ZRJ-1型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测定煤在常温常压下对 流态氧的吸附特性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器材:ZRJ-1型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煤样、氧气瓶、氮气瓶、皂膜流量计 实验步骤: 一、仪器常数测定 1、准备工作 (1)样品管的连接 将四支已标定体积的空样品管,分别连接1、2、3、4气路,并检查有无漏气。 (2)供气及供电 打开氮气和氧气钢瓶,给定压力0.4Mpa。 测流速:用皂膜流量计分别测定载气氮和吸附气氧的流速。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分别打开各路的切换开关,依次测定载气氮和吸附气氧的流速,N2:30±0.5㎝3/min, O2:20±0.5㎝3/min。 供电:打开主机、打印机电源开关,相应指示灯亮 (3)选择测定条件 设定【柱箱温度】30℃,【衰减】1,先选择【热导温度】80℃,【桥温】70℃,待温度稳定后,按【启动】键,走基线。

调基线:打开任一路切换开关,其他三路置于关闭状态,用面板上“调零旋钮”依次将各路基线调至一定位置,半小时内基线漂移应不大于0.3mv,按【停止】键停止走基线。 将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吸附五分钟后,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同时按【启动】键,打印机绘制谱图及打印脱附峰面积。 2、测定步骤 (1)扣除气路中的死体积 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第一路开关阀,其他三路关闭。六通阀置于吸附位置,吸附5分钟,关闭第一路,打开另一路,同时将六通阀置于脱附位置,按【启动】键,绘制色谱峰和打印峰面积。此峰面积为仪器气路中死体积相应的峰面积,其数值仅于操作条件有关,不参与仪器常数的计算,不必记录。 (2)样品管相应峰面积测定 打印结束后,立即关闭打开的第二路,打开第一路。再次按【启动】键,绘制色谱峰和打印峰面积。此峰面积为相应样品管的峰面积值,是仪器常数计算的依据。 按此方法重复测定5~10次,得到第一路与第二路相关的测定值,以同样的方法测定第一路和第三路、第四路相关的测定值,计算相应的平均值后求的第一路的仪器常数。其他各路仪器常数的测定方法按同样的操作进行。 (3)设定仪器常数计算的有关参数,直接得到仪器常数的测定

煤的粘结性与结焦性关联分析

煤的粘结性与结焦性 一、煤的粘结性与结焦性 煤的粘结性是指粒度小于 0.2mm 的煤,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粘结自身或其他惰性物质成为焦块的能力; 煤的结焦性是指上述煤粒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生成具有一定块度和足够强度的优质焦炭的能力。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是煤的极为重要的性质,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一般很难将其严格区分开来。煤的粘结性强是结焦性好的必要条件,即是说结焦性好的煤,它的粘结性肯定为好;结焦性差的煤,其粘结性必定不好; 没有粘结性的煤,不存在结焦性。从而看出,煤的粘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的结焦性。有时,粘结性好的煤,其结焦性不一定就好,这里面存在着胶质体的质量问题。如有的气肥煤,粘结性很强,但生成的焦炭裂隙多,机械强度差。所以,其结焦性并不好。表征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指标很多:烟煤粘结指数(GR.I)和罗加指数(R.I)属于粘结性指标,胶质层厚度 y 值既能反映煤的粘结性,又能表征煤的结焦性,其他如奥亚膨胀度和葛金干馏等指标,则很难说它们表征是煤的粘结性还是结焦性等。 1.煤的胶质层指数煤的胶质层指数是原苏联尼·萨保什尼科夫(L.M.Sapozhnikov)等人在 1932 年提出的一种姆·测定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方法。主要是测定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 y 值、最终体积收缩度 x 值和体积曲线类型等三个参数和描述焦炭的特性等。胶质层指数的测定简介如下: (1)方法概要。称取 100g 粒度小于 1.5mm 的煤样装入一定规格的钢制煤杯中,在煤杯上面加压力盘,在煤杯下面进行单侧加温。当温度升到一定数值后,在杯内形成一系列的等温层面。在温度升到煤的软化点以上时,煤就开始软化并形成粘稠状的流体即胶质体,由胶质体形成的各层称为胶质层。温度继续升高到胶质体开始固化时,煤就固化成半焦。由于煤杯是从底部加热的,煤杯内的煤样通常可分为上部未软化层、中部胶质体层和下部半焦层三部分。在整个测定过程中,煤杯下部开始生成胶质体时,胶质层较薄。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胶质体层不断变厚。温度再继续升高,最下部的胶质层间开始固化,所以胶质层厚度又开始减少。在胶质体层厚薄变化的全过程中,用金属探针测出胶质体层的最大厚度,在温度为 730℃时测定结束。在胶质体层内部,由于煤热分解而产生气体。但因胶质体透气性不好,而使气体积聚在胶质体层内,促使胶质体产生膨胀。由于膨胀产生的内应

火力发电厂除渣系统选择及强结焦、结渣性煤对干式除渣的影响分析

火力发电厂除渣系统选择及强结焦、结渣性煤对干式除渣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09T16:51:24.4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作者:董立干[导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干式和湿式排渣的各自特点,结合已投运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干式除渣系统针对结焦性煤种运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012) 摘要:本文分析了干式和湿式排渣的各自特点,结合已投运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干式除渣系统针对结焦性煤种运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概述:目前,国内外大型火力发电厂机组绝大部分采用机械除渣系统。机械除渣系统又分为湿式除渣即刮板捞渣机机械输送和干式除渣也称之为风冷排渣机机械输送两种类型。以下仅对这两种系统进行比选。 1 除渣系统各方案特点 1.1 风冷式排渣机干式除渣系统特点 风冷式排渣机与水浸式刮板捞渣机相比,最大优势和特点是节能、节水、环保,炉渣利用价值高、运行维护费用低、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 但对于煤源复杂、煤种和煤质变化较大,较易结焦的煤种,BMCR工况排渣量20t/h以上,或者冷却风量超过锅炉燃烧总输入风量1.5~3%的燃煤电厂,应慎重选用。因为此时可能会造成风冷式排渣机排渣温度超温,或者影响锅炉正常燃烧工况。 1.2 风冷式排渣机干式除渣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我们知道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很多,如锅炉型式、锅炉受热面布置、锅炉所带负荷、入炉煤煤质等。而锅炉的热效率又具体由以下几种锅炉热损失所决定,分别是排烟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和灰渣的物理热损失。其中排烟热损失是电厂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主要影响因素是排烟温度。排烟温度升高时,排烟损失将增加。一般排烟温度每增高15°C~ 20°C,排烟损失将增加1%。 风冷式排渣机的工作原理即依靠锅炉内负压从外部吸入冷风,在输送过程中通过自然冷风将含有大量热量的热渣冷却成可以直接储存和运输的冷渣,冷却风与渣进行热交换,温度上升,进入炉膛。锅炉在燃烧所需氧量一定的情况下,一定量干式排渣机冷却炉渣的空气进入炉膛后,会使经过空气预热器的风量相应减少。在锅炉换热面设计一定后,由于空预器风侧的空气量减少,就会使烟侧的换热量减少,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使得排烟热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 经多年运行及试验测试数据证明,进入锅炉炉膛的风量小于锅炉总燃烧风量的1.5%时,干式排渣系统的运行对锅炉效率影响细微,大约是10-4数量级,可忽略不计。所以若采用风冷式排渣机干式除渣系统,我们要控制其漏风量在总风量的1.5%以内。 1.3 水浸式刮板捞渣机湿式除渣系统特点 与风冷式排渣机干式除渣系统相比,刮板捞渣机的最大优势是对煤种和煤质变化适应性强,炉渣冷却效率高,炉底漏风量小、运行经验丰富等。其最大劣势是需要大量炉渣冷却水,通常设有溢流水闭式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系统和设备较为复杂。 2 除渣系统选择 2.1 煤种灰渣结焦性判断标准 2.2 国内部分燃用易结焦煤种电厂情况 2.2.1 除渣系统概况 黄骅电厂:装机容量2×660MW,设计煤种为神华煤,除渣系统为:渣井关断门→单台风冷干式排渣机→碎渣机→ 过渡斗→2台斗式提升机→单渣仓→散装机或加湿搅拌机→自卸汽车→综合利用。 三河电厂二期:装机容量2×300MW,设计煤种为神华煤,除渣系统为:渣井关断门→单台风冷干式排渣机→一、二级碎渣机→ 过渡斗→负压输送系统→单渣仓→散装机或加湿搅拌机→自卸汽车→综合利用。 天津东北郊:装机容量2×300MW,除渣系统为:渣井关断门→单台风冷干式排渣机→碎渣机→2台斗式提升机→单渣仓→散装机或加湿搅拌机→自卸汽车→综合利用。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自备电厂:装机容量2×300MW,除渣系统为:渣井关断门→单台风冷干式排渣机→碎渣机→单台斗式提升机→单渣仓→散装机或加湿搅拌机→自卸汽车→综合利用。 2.2.2 各电厂设计煤种煤质及灰分分析对比表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目录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进行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是一项系统、复杂、严谨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煤的自燃倾向性的测定工作进行规范和细化,因此编制了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的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将介绍测定工作的仪器、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整理分析等内容,以供测定人员学习和参考。使测定人员对测定工作有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顺利地完成测定工作。 2009年8月8日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目的 (1) 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1) 4.1 仪器设备及用具 (1) 4.2 煤样的制备与管理 (1) 4.3 测定步骤 (2) 5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及分类指标 (2) 5.1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 (2) 5.2 煤自燃倾向性分类指标 (2) 附录: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4)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分类指标及分类等级。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GB/T 20104-2006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7-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 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82-2008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3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目的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 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4.1 仪器设备及用具 煤自燃性测定仪、精度0.0001g的分析天平、煤样粉碎机、标准分样筛(孔径0.10、0.15mm各一个),专用样品管、氮气及氧气钢瓶。 4.2 煤样的制备与管理 (1)煤样水分影响进一步粉碎时,自然干燥后将全部煤样破碎至10mm以下,用堆锥四分法缩分至100~150 g,用于制备分析用煤样,其余煤样按原包装密封后封存作为存查煤样。 (2)煤样粉碎时,必须使100~150g分析用煤样全部粉碎至0.15m m以下,并要求0.10mm~0. 15mm的粒度应占70%以上。 (3)粉碎后的煤样在广口瓶内密封保存,并在30d内完成各项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