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研究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研究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研究

学士学位论文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研究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Sunite Right

Banner, Xilinguole League

姓名:

学号:

院系:经济学院

年级: 2009 级

专业: 经济学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15日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研究[摘要]肉羊产业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在肉羊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既取得了成就,也呈现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简单介绍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的发展概况之后,分析了其发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利益链和机制不健全以及融资渠道不畅等等进行了探索,最后从加快产业基地化建设、组织农民搞流通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问题对策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Sunite

Right Banner, Xilinguole League

ABSTRACT: Mutton sheep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nite Right Banner, Xilinguole League as one of the pillars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utton sheep industry has not only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lso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Xilinguole Leagu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tected major problems. For example, it explores the problems such as low ability of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products, absence of leading large-scale enterprises, imperfect benefit chain and mechanism, and obstructed financing channel. Finally, it comes up with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rom such aspects as quick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base and organizing peasants to get involved in circulation.

KEY WORDS: Sunite Right Banner, Mutton sheep Industry, Measures

目录

引言 (1)

一、肉羊产业理论基础 (1)

(一)肉羊产业 (1)

(二)肉羊产业的主要经典理论 (1)

(三)肉羊产业近期研究成果 (2)

(四)肉羊产业研究的趋势 (3)

(五)发展肉羊产业的意义 (4)

二、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的比较优势 (4)

三、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6)

(一)产业规模 (6)

(二)产品结构 (6)

(三)产业链 (7)

(四)主要企业 (8)

四、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

(一)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 (8)

(二)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 (9)

(三)利益联合机制不健全 (9)

(四)基地原料均衡供给能力不足 (10)

(五)生产方式不合理 (10)

五、促进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0)

(一)普及初级加工搞好深加工 (10)

(二)研究和实施肉羊产业发展规划 (11)

(三)加快产业化建设基地 (11)

(四)组织农民搞流通 (11)

(五)加大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力度 (12)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我国养羊业主导结构由最初的毛用为主转变为如今的肉用为主。肉羊产业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传统产业,又是重要特色优势产业。决定着苏尼特右旗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苏尼特右旗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尼特右旗的肉羊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成为全旗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自治区实施的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措施中,大型养殖企业的建立最为瞩目,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找出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因地制宜的提出解决对策,力图促进苏尼特右旗畜牧业发展。

一、肉羊产业理论基础

(一)肉羊产业

肉羊产业是指利用适应外界环境强、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羊的优点,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的植物能转化为动物能,已取得肉、奶、毛皮、绒毛等产品的生产部门。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结合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原理,我们认为:现阶段养羊业中养殖的主要是肉羊。深加工落后,肉羊产业是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肉羊产业的主要经典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贸易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其重,两弊相权奇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

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钻石模型”由美国著名产业竞争力研究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该模型为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参考模式。该模型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国(地区)以下四方面的要素条件:第一、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创造”,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第二、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质和量(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第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状况。第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政府和机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外部因素。

熊彼特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在企业+农户的肉羊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和养羊协会,提高养羊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谈判地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发挥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技术培训、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①利用大企业起到带头作用使农户在技术和规模上得到帮助和提高。

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肉羊生产体系建设,改善羊群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羔羊生产性能和产肉率,集种畜-养殖-屠宰-加工-上市一体化,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完善、规范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使整个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协调、有序发展。

(三)肉羊产业近期研究成果

在草原牧区, 牲畜即是牧民的生产资料, 又是生活资料, 牧民生活多数依赖于肉羊业。刘敏,魏丽平②提出锡盟可利用其资源优势和生发展冬羔出栏模式, 创出草原绿色品牌, 形成规模优势, 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为锡盟肉羊业开拓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肉食品加工上, 锡盟形成了以锡林浩特为中心, 辐射全盟各地, 布局合理, 十大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肉食品加工企业集群, 年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羊单位, 企业加工规模、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羊肉产量位居全区第一。石瑞③提出应该将牛羊肉食品开发、加工、销售作为全盟农畜产品加工发展

①乌恩旗, 张志刚, 刘亚淼. 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03)

②刘敏,魏丽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化问题探析[J].内蒙古经济学院学报.2008(06)

③石瑞.锡盟_把牛羊肉食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J].当代经济.2002(02)

的突破口, 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给予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刘敏,魏丽平①锡盟是我国肉羊优势产区,建设肉羊优势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肉羊产业,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对保护草原生态、增加牧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在肉羊方面,主要以保护地方优良品种为主。

刘敏,魏丽平,涛日②认为就牲畜改良成本高,牧民缺乏资金配套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应该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是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基础。锡林格勒盟应根据资源条件和开发潜力,划片确定和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将全盟划分为不同畜种养殖带,遵循规律、分类指导。就饲养管理模式观念陈旧,牧民传统观念难转变问题孙仁,谭喜慧③改变传统的养羊观念,彻底实现数量型畜牧业向数量兼质量及效益型畜牧业的转变,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引导、鼓励种植饲草饲料,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同时注重提高羊肉质量,保护和壮大已有品牌,积极培育新的高度影响国内外的知名品牌,这才是目前我国养羊业的根本出路。就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乌恩旗,张志刚,刘亚淼④等人认为鼓励龙头企业在农牧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有偿转让、转包等多种形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支持龙头企业因经营需要,租赁或承包土地,自建原料基地。

(四)肉羊产业研究的趋势

传统的养羊习惯和分散饲养制约着养羊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集中的牧区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经过培养训练的技术人员奇缺,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难以接纳和消化吸收,妨碍了引入先进的科技成果及其管理技术。另外,养羊经营者的传统思想认识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一些牧区养羊户只看数量, 没有加快周转、出栏的意识,冬春遇灾,死亡损失严重。缺乏具有一定生产、加工、销售能力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养羊产业化规模。

中国西部地区虽然有较辽阔的天然草地资源,但草原由于被大面积开垦种田或乱挖矿藏及药材而遭到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牲畜头数在不断地无计划地猛增,天然草地长期过度放牧,超载严重,同时对草原的建设没

①刘敏,魏丽平.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北方经济.2009(01)

②涛日.锡林郭勒盟畜牧业产业化状况调查分析_以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化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03)

③孙仁,谭喜惠,曹阳,马慧海,金海国,赵玉民,闫秋良,武斌.我国肉羊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2(01)

④乌恩旗,张志刚,刘亚淼.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03)

有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我国大多数产区还是小规模粗放饲养、自交繁育,致使品种退化,且这种小规模粗放饲养使肉羊增重缓慢,羊肉单产水平低,人均占有羊肉量少,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之规模化产业化的滞后,又客观上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国肉羊产业逐渐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才能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五)发展肉羊产业的意义

在全国猪肉和禽蛋价格三起三落的市场波动中,羊肉独占食品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据有关专家介绍,从全球市场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羊肉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价位运行态势。专家们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最有竞争力的不是粮、油,而是牛、羊肉,尤其是发展肉羊产业,前景诱人,商机巨大。同时,国内羊肉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山东、河南是饲养山羊最多的省,而由于受到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肉质鲜美的绵羊集中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和青海。实践证明,养羊业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速效型产业。苏尼特右旗可利用其资源优势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引进国内外资金, 增加科技含量,发展冬羔出栏模式,创出草原绿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为锡盟肉羊业开拓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的比较优势

苏尼特羊是得天独厚的肉业加工畜种资源,苏尼特右旗是苏尼特肉羊原产地, 其独特的草地和畜种所生产的羊牛肉食品以肉质鲜嫩、多汁味美、无膻味等优良特性而享誉中外,可年出产纯天然牛羊肉食品7200t,具有丰饶的畜牧业资源保障。依托这种优势资源,苏尼特右旗以肉羊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全面加强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用品牌整合现有肉类资源,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作大作强,以肉类产品深加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主要内容,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肉类加工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

苏尼特右旗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和人民需求等多种因素,依托“苏尼特羊”品牌效应,以品牌为优势,以品质为保证,以项目为依托,以产业为支

撑,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和培育合作经济组织。苏尼特右旗结合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积极探索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经营力度, 紧紧围绕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教育等各类项目建设,以禁休轮牧保护生态、以品种优化调整结构、以科学饲养管理增加科技含量、以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转移增加收入,狠抓农牧业主导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及农牧户建设。

苏尼特羊肉也被誉为中国“羊肉之王”。目前全旗农牧业产业化整体格局初步形成,发展态势良好。同时,该旗还投资建设苏尼特羊物流电子平台,在成功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的同时,形成了涵盖原生态有机牧场建设、有机饲料种植、有机羊肉、屠宰加工和深加工等产业群。

根据“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可以分析出:第一,苏尼特右旗在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这些资源中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苏尼特右旗所处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养殖肉羊,且由于地理环境广阔水土等因素,羊的肉质鲜美没有任何膻味,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且苏尼特右旗居住的人民世代放牧,发展这个产业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第二,苏尼特羊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其的需求量较高。第三、肉羊的前向关联产业主要是指饲草料加工部门,后向关联产业是指肉羊的加工和销售部门。苏尼特右旗拥有高质、低价的饲料原料供应条件。苏尼特右旗土地资源丰富,人工草地、饲料田拥有面积位于全国第一。每年可提供大量的优质、低价的饲草料原料,能够巩固和提高其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苏尼特右旗羊肉加工企业规模较大,不断开发绿色、天然的肉食品,大力发展分割肉、保鲜肉、熟制品、小包装系列产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加工产品多样化,对羊肉及活羊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第四,因为肉羊产业是很多地区的优势产业,苏尼特右旗肉羊产品有其独到的特色才能在众肉羊产品中崭露头角,所以苏尼特右旗以其知名的独有的苏尼特羊为品牌为自己在肉羊产业中占领一席之地。根据这些因素的分析,苏尼特右旗的肉羊产业具有足够的竞争优势。苏尼特右旗应该把持其优势,扬长避短,开创更大的市场。

三、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

从2009年开展羔羊育肥提前出栏工作以来,采取“放牧+补饲”的模式,共计出栏12万多只,覆盖全旗六个苏木镇2000多户牧户,计划在今后5年内,采取“收购、托养和入股”等不同模式,力争实现40万只的肉羊出栏规模。并不断优化畜群结构,整合资金,全力提升苏尼特羊个体品质和群体整齐度。目前,苏尼特右旗苏尼特羊种畜繁育户75户,标准化畜为550群,种畜繁育户基础母羊合格率和标准化畜群基础母羊合格率均达到95%和90%。全旗81个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带动3880户牧户增收,占总牧户的80%多,力争在两年内全旗36个苏尼特羊养殖嘎查种公羊全部达到特一级化。①

目前,西苏旗肉羊产品加工企业为30家,其中销售百万元以上的26家,自治区龙头企业2家,盟级龙头企业2家,4家肉类加工企业取得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其中2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全旗活畜年加工能力达到185万单位,总库容量6800吨,总急冻能力5100吨肉羊产业。西苏旗肉羊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已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产品结构

苏尼特羊是苏尼特右旗的主要畜种。苏尼特右旗主要生产羊肉、绵羊毛、山羊毛、绵羊皮、山羊皮等初等产品,见表1。

表1 2009年——2011年苏尼特右旗肉羊产品产量

单位2009年2010年2011年羊肉产量吨7513 11120 11637

绵羊毛产量吨425 635 606

山羊毛产量吨66 60 69

绵羊皮产量万张28.54 42.78 52.05

工业经济有肉食品加工、蒙古包制作等。

①涛日.锡林郭勒盟畜牧业产业化状况调查分析—以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化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03)

(三)产业链

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链的组织模式可以定义为肉羊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销售的合作组织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横向一体化组织模式中以企业的形式而组成的经济组织,如图1:Array图1.以企业形式组成的产业链

图1中,牧民与合作社企业、公司属于联盟合作关系,合作社企业、公司属于联盟合作关系,冷酷屠宰场和零售商属于合同、挂钩或联盟关系。

这种肉羊产业链中的组织模式,对于在牧区分散居住的牧民来说,属于统一销售渠道,避免了“卖不出去”的风险,牧民也有了收入保障。由于牧民都常年居住在草原深处,每户之间距离较远,受牧区路道不好,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由专门的收购人员统一收购牲畜可以大大减少牧民的销售成本。对于食品厂来讲,合作社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肉源,品种和质量方面也有了保障。肉源充足,质量可靠是食品厂生存的基础,由于食品厂与第三方有合同关系,消除了食品厂销售阶段的不确定性。

2、市场交易形式下的组织形式

市场交易形式的组织模式是传统的羊肉产业链中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下的生产者没有形成合作组织联盟,都是以养殖散户组成的生产单位。其组织模

式形式如图2所示。

图2.市场交易形势下的产业链

图2中,牧户与二道贩子之间属于完全市场,二道贩子与食品厂、冷库之间属于联盟或合同,挂钩关系。食品厂、冷库与零售商之间属于完全市场。由于这种组织模式下中的生产者没有形成统一的合作联盟,在销售肉羊时,一般可以自由选择销售方式:自己将活羊拉到食品厂所在地销售,或者销售给前来收购的二道贩子。

(四)主要企业

蓝天牧业、宏发、今朝实业依托“苏尼特羊”的品牌优势,继续打造好“苏尼特”这一草原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年屠宰能力30万头(只)的草原肉业公司将于年内投入运营,届时精深加工比例将达到70%,同时积极推动蓝天牧业、宏发、今朝实业等大型知名龙头企业实现提档升级,年内实现产值7亿元,打造赛汉塔拉工业园区肉食生产、加工、销售和连锁配送一体化格局。在做大做强肉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梳、纺、织一体的绒毛龙头加工企业和奶饮品、乳清及生物制品项目等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项目,并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转移,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向终端产品要效益。

四、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肉羊产业在全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肉羊产业是苏尼特右旗畜牧业的优势产业,不仅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更是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苏尼特右旗以及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肉羊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更加频繁、草原退化严重、牧区社会发展缓慢和牧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此,寻求内蒙古肉羊产业健康、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已成为有关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根据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的各方面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

由于技术不到位,资金短缺等问题所致,全旗牧民从事产业分布如下图3所示:

图3 苏尼特右旗牧民从事产业分布图

全旗绝大数农牧民集中在第一产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不到10% 。农牧民收入的90%以上来自于第一产业,非农产业的收入仅占9%左右。90% 的农牧民集中在中央环节上,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精深加工少。导致肉羊产业发展滞后,没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

(二)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

全旗大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3家。其他小型企业从收购价和销售价上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优势,并且由于加工成本较高, 在市场波动大时,不敢大量收购,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导致品牌优势不强,好肉卖不上好价钱。由于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使得加工能力的迅速扩张,与肉羊不能均衡出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出栏旺季时竞争羊源,淡季时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精深加工、延伸链条等问题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总的来说肉羊加工综合开发能力低。目前,全旗乃至全盟皮革、小肠、骨血脏器开发加工发展滞后,没有形成专业分工协作模式,影响了肉羊整体综合利用水平。

(三)利益联合机制不健全

由于锡林郭勒盟合作经济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能人带头,发挥作用差,苏尼特右旗加入产业化经营的农牧民户数仅占全旗农牧民户数的20%左右,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牧民户数仅占总户数的5% 左右,企业与农牧户大都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真正的“企业+ 基地+ 农牧户”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经纪

人数量不多,多数从事活畜、皮毛等原料的买卖交易,参与加工环节少,不能广泛带动农牧民与市场有效对接。

全旗缺乏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大型产业化项目。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水平低。围绕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缺乏科技、信息、金融、购销、运储等综合性服务和中介组织。

(四)基地原料均衡供给能力不足

苏尼特右旗肉羊饲养户主体是农牧户,居住较分散,与加工企业联系不紧密,尤其是成规模的牛羊繁育、育肥基地尚未形成,基地建设明显滞后,肉羊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多数农牧户受传统观念限制,还做不到围绕市场组织生产,围绕加工企业搞育肥,对增草增畜、改良和育肥认识不高,甚至不理解,造成育肥效益低下。

(五)经营方式不合理

相当一部分牧户仍然沿袭靠天养畜、盲目追求牲畜头数的粗放经营方式,对靠增草实现增畜、靠改良和育肥实现增收认识不高,行动不快,甚至有畏难情绪。传统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效益低下,不但制约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农牧民增收。

五、促进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苏尼特右旗的具体情况和现有问题来看,该旗的肉羊产业化还在建设的初期阶段,虽有苏尼特右旗蒙郭勒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这样的龙头企业,但其与牧户的关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牧户”的关系,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要实现该旗肉羊产业化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普及初级加工搞好深加工

多年来,苏尼特右旗的牛羊农畜产品只有原料市场,而精深加工落后。目前肉类食品加工冷库开始在农村牧区出现,今后的发展方向应采取积极支持和鼓励的政策,形成农村牧区就近原料,且方便生产生活,普及初加工,“龙头”企业专心搞好精深加工。未来的农牧民应向城市出售肉食品及其附产品,而不是活畜。这样肉食品产业格局的形成,就从源头抓起,力争在3-5 年内使苏尼特右旗

全旗的活畜少出旗或不出旗。从而也能调节农牧民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率。

(二)研究和实施肉羊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苏尼特右旗畜牧业产业化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起到拉动作用,基地建设也相对落后。针对这种情况,苏尼特右旗应从当地实际出发,编制产业化发展规划,重点研究扶持龙头企业和推进产业化的政策、目标、制定基地建设标准,争取在发展龙头企业和基地上有一个新的突破。苏尼特肉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上要分类指导,从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不同市场出发,搞好基地建设规划,切忌脱离实际、一哄而起、铺摊子,避免恶性竞争。有关部门还应组织相关企业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用成功经验武装龙头企业。

(三)加快产业化建设基地

抓好肉羊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意向投入、意向服务、意向收购,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利用企业自筹一部分,项目资金扶持一部分,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监督下,由企业担保,通过企业投放的形式,推动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进程。各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龙头企业与基地牧户的衔接工作。将农畜产品的种、养、加、销作为一个整体合系统的产业链条来统筹安排,使龙头企业与基地牧户之间在双方自愿、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实行“订单”畜牧业,规范购销合同,提高订单履约率,因地制宜,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通过产前产中定向投入、定时服务、预付定金、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收购、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基地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大畜牧技术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牧民改变生产经营方式。鼓励发展精深加工,积极开发新产品,发展生物制品,促进综合利用。努力打造“苏尼特羊肉”品牌,以知名品牌为纽带促进企业间的联合,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组织农民搞流通

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苏尼特右旗肉羊养殖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特点,鼓励农民养殖户、种羊纯繁户、科技人员组成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专业社+农户”的良性产业链;鼓励农户合作建

设肉羊交易市场,建立农民自己的流通合作组织;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组织科技人员、流通大户、养殖大户、建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肉羊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同时,我们也扶持和鼓励种畜经营企业、牧草生产加工企业投资这一领域,通过建立合作组织形成经营发展。

(五)加大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力度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育肥羊肉食品加工企业。把肉食品加工生产要求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产品创新,不断使高新技术应用在生产、加工中,提高羊肉加工的科技含量,使羊肉食品走向国际市场。

结语

从经济学角度讲,肉羊产品属于高档消费品,无论是增加收入还是降低价格都会使需求量增加。随着肉羊业业的发展以及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肉羊业消费需求逐年扩大。肉羊业产业作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力度。在面临环保和竞争环境严峻的影响下,注重与加强个性服务和品牌价值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乌恩旗,张志刚,刘亚淼.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03)

[2]刘敏,魏利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肉羊产业化问题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06)

[3] 孙仁,谭喜慧,曹阳,马慧海,金海国,赵玉民,闫秋良,武斌.我国肉羊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2012(01)

[4]乌力吉,石瑞.充分发挥牛羊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_对锡林郭勒盟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和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北方经济.2011(02)

[5]刘敏,魏利平.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北方经济.2009(01)

[6] 涛日.锡林郭勒盟畜牧业产业化状况调查分析—苏尼特右旗肉羊产业化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03)

[7]郭宪,韩定华,霍子东,郭永光.我国西部地区肉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与兽医.2006(05)

[8]高巧玲,黄翠英.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化发展之路[J].内蒙古草业.2009(01)

致谢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杨蕴丽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了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羊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养羊业是XX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畜牧业经济的主要。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XX养羊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把山羊产业发展培育成为继天麻之后的又一稳定发展支柱的安排部署,努力挖掘XX山羊发展优势资源,找准存在问题,明晰发展方向,近日,我深入到全乡部分村组和养羊农户家中,与群众座谈,与大户商量,对XX山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发展思考。 一、发展现状 XX属高二半山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XX9平方公里,总人口XX人。XX立体气候明显,交通便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山羊的生长繁衍;这里饲草资源丰富,雨龙山万亩天然草场,农作物秸秆及青绿饲料资源储量较大,是发展草食动物的理想之地。山羊养殖在XX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疫病少,生产周期短等特点,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XX年,全乡山羊存栏16240只,比上年增。出

栏56.5%只,占存栏数的9180,其中能繁母羊6.7%长 肉羊5990只,肉产量150.35吨。 二、存在问题 综合分析XX的山羊产业现状,目前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着XX山羊产业的发展。 存在市场意识不强的问题。XX养羊农户大多属于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缺乏,只把养羊作为一种象征家庭财富积累的方式,缺乏把羊只变成商品销售的意识。只有在办红白事、祭祀和偶尔解决家庭肉食才宰杀羊只食用。并且选择宰杀的肉羊也是主要选择老弱残缺及淘汰母羊进行宰杀,处于“靠天养羊”、自用为主的状况,依靠养羊发展经济、增加养殖效益和培育羊经济的意识不强,导致养羊产业处于散和软的状态。 存在山羊品质落后的问题。目前在XX、XX、XXX片区广泛饲养的黑山羊,基本实行自繁自养,不加选择地任其发展,长期群内繁殖,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品质逐年降低。呈现山羊个体越来越小,产肉率低、饲料报酬不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低,饲养成本逐年增加,养羊效益不高的问题。 存在饲养规模较小的问题。全乡8个村,养羊户主要分布于寸田、松林、坪地3个村,饲养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据XX年年末统计,全乡饲养山羊50-100只的农户有36户,存栏2625只;饲养山羊100只以上的有8户,存栏1046只;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 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 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20xx 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计划方案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自治州第十四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强力推进我市肉羊产业发展,加快牧区牛羊换种进程,大幅提高肉羊供种能力和农牧民收入水平,根据2006年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某州优质肉羊产业的意见》,特制定某市2012年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引进优质萨福克、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种公羊500只(其中纯种150只),完成肉羊胚胎移植700只,改良肉羊7万只(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4万只),购进种公牛150头;建成肉羊良繁场6个(其中完善2011年修建的2个,新建4个);培训技术人员及养殖场户负责人210人次;全年出栏肉羊85万只,其中育肥出栏70万只。 二、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肉用种公羊、种公牛引进采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摸清近几年肉羊胚胎移植所产公羔存栏情况,建立分布台账;完成500只种公羊引进任务(任务表附后),其中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纯种公羊150只,萨福克、无角道赛特高代杂种公羊350只;年内引进种公牛150头,全部投放到牧区进行牛羊换种工程。种公羊、种公牛引进工作要以各乡镇为主体,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纯种公羊、种公牛进行鉴定和认证,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高杂公羊引进和鉴定工作。协调农区配种后的种公羊,通过租借的

形式用于牧区的肉羊改良工作。 时间安排:某市各乡镇要于3月底前完成现有纯种公羊调查登记和种羊采购场户信息收集工作,4-5月完成购进种公羊、种公牛的落实工作,6月完成纯种公羊、种公牛的采购工作,6月底前完成新购种公羊的调教工作,7月底前完成高杂种公羊的采购工作。 (二)推进肉羊人工授精工作。 各乡镇以加速扩大肉羊良繁核心群为目标,坚持整乡、整村推进和向牧区延伸的办法,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年内完成2.4万只改良任务。某市计划选定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三工镇二工村、六工镇下六工村、二六工镇幸福村、大西渠镇大西渠村、榆树沟镇榆树沟二组、阿什里乡胡阿根村、)作为某州肉羊改良示范村, 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滨湖镇东沟村、佃坝乡二畦村、庙尔沟乡)作为某市肉羊改良示范村,对于肉羊养殖散户,要通过大户代牧或集中饲养的方式,实施整村推进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在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作中,没有肉羊改良点的农业村要建设或租用民房(至少3间),配套相应的人工授精设备,建成临时配种站点,并在村子周围预留小麦、大麦等茬子地,用于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8月底前完成500只肉羊改良任务;牧业村要依托已建小畜配种站点,完善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和配种设备,在配种点周围预留草场用于组群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11月前完成1000只肉羊改良任务。开展肉羊改良期间,

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内蒙古

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内蒙古牧区 秦为胜 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北方和西部各省区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西部十二省(区、市)草原面积3.31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2%;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草原面积共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4。我国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草坡为主,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 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 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 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 最大的草原牧区。内蒙古牧区东起大 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 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3.2亿亩约 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 各种牧草近千种。大小牲畜4000万 头,居全国首位,牛羊肉产量居全国 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 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从东 到西随距海距离增加,导致降水不断 减少,牧区草场依次出现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畜种也相应 地由牛、马、绵羊向山羊、骆驼过度 分布,载畜量由东向西递减明显。 全国四大牧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高的是内蒙古牧区,它地处温带地区,热量条件好,东部距海相对较近,降水较充足,牧草生长量大,且质量好;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等优良畜种,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具备较高的生产能力。 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般指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它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这里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不仅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锡林郭勒草原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多风、干旱,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90天~120天,年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为150㎜~400㎜。锡林郭勒草原不仅植被类型繁多,而且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境内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 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 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 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 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 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 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 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 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 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 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 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

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锡林郭勒盟概况(新)

锡林郭勒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东经111°59′至120°00′,北纬42°32′至46°41′,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全盟总人口101.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南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毗邻,东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具有北开南联、贯通东西的优势。现辖9个旗2个市1个县1个管理区,即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的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二连浩特是我国最大的对蒙陆路口岸,也是内地通往蒙、俄、东欧最便捷的大陆桥。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

气温1-4℃,无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 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世界罕见,主要有亚洲鸟龙、欧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等中国北方民族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内分布有青铜器时代的古岩画群,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乌桓山、鲜卑山和突厥石人等遗迹。辽代为上京道所辖,遗有大量古墓。金代曾筑有大量长城,史称金界壕,至今仍有大量遗存。十三世纪中叶,建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1260年忽必烈皇帝在此继位,元上都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清朝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会盟。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淖尔召集蒙古各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会盟。1743年,在锡林额尔敦敖包山下始建贝子庙,乾隆皇帝赐名崇善寺,经过七代活佛陆续扩建,成为内蒙古喇嘛教四大寺院之一。锡林郭勒盟的形成

2020年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一、调研主题 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二、调研时间 XX年9月25-10月25日 三、调研地点 小坝子乡、万胜永乡、鱼儿山镇、大滩镇、四岔口乡、北头营乡 四、调研主要内容 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研究我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实施方案,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总体围绕肉羊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实作用,以养殖科学布局,养殖模式升级,品种改良,养殖与管理技术提升,疫病防控,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拓展营销市场等方面调研,通过政策引导,思想解放,推动我县肉羊养殖业发展进程。

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保障肉羊养殖产业发展。整合涉农扶贫项目资金,在基地建设、原材料采购、设备引进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和扶持。严格落实我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有关优惠政策。对脱贫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六、调研方法和安排 1、方式方法 坚持龙头企业重点看,养殖企业、养殖大户都走全,散养户多询问的原则,分片区调研走访。 (一)把拥有全产业链条的爱尚羊企业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对旗下分布几个乡镇的养殖场经理进行座谈,询问经营状况、疫病防控,科学管理等,对屠宰加工厂屠宰、质检、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

(二)对养殖企业、养殖大户进行调研,询问产业规划、养殖数量、经营状况、是否带贫、有无散撒、粪污处理和政策扶持等问题调研。 (三)对原有散撒放牧的养殖户进行走访,询问其圈养以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的政策扶持。 2、具体安排 由我本人与一名办公室人员和农业农村局抽调一名分管领导组成调研小组,在9月25日-10月25日结合主题学习内容深入到龙头企业、到乡镇、到重点发展肉羊养殖村,开展调研。在10月30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浏览:41 次发布时间:2015-12-29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1 概述 2014年以来,我国羊产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受部分地区旱情与突发的小反刍兽疫影响,导致活羊集中出栏上市,羊肉市场库存积压,更因近年来低价的进口羊肉持续补给国内市场缺口与多种原因造成的消费下降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我国羊产品市场价格下行,肉羊、种羊价格一路走低,养羊企业出现了大量活羊滞销和空栏等现象,各地区一些养羊企业纷纷退市转型,养羊业发展也受到遭遇到收益降低和成本增高的双重挤压,这一系列问题使我国养羊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迫使行业和从业者必须要在当前行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及时调整和升级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增强生产管理效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品牌化战略模式,增强产品价值和行业竞争力是养羊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数据分析 2.1 产量及产区变化 图1 2000--2014年末全国羊肉产量(万吨)变化

图2 2000-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变化 2014年全国羊肉产量为428.2万吨,较2013年408.1万吨增长了20.1万吨,同比增长4.9%(见图1),2014年年末全国羊存栏总数为30314.9万只,较2013年29036.3万只增长了1278.6万只,同比增长4.4%(见图2)。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为28741.6万只,较2013年27586.8万只增长了1154.8万只,同比增长4.2%(见图2)。 图3 2000-2014年全国肉类产品产量构成中羊肉占比 201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8706.7万吨,其中羊肉占肉类生产总量的4.9%,羊肉在全国肉类产量构中自2000年至2014年间维持在4.9%-5.6%之间,近五年间稳定在4.8%-5%之间(见图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剖析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重要指标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把握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 统计 (3) 四、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分析我国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精)

分析我国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近几年来,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就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养羊业的发展,对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十五”期间我国养羊业发展比较快,2005年,我国羊存栏达到3.72亿只,比2000年增长28%,羊肉产量达到435.5万t,比2000年增长59%,羊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达到 5.7%,比2000年提高1.3%,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 要。随着我国草原工作指导方针的调整,传统的养羊模式已不适应养羊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禁牧舍饲、保护生态、实现生产生态双赢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作者试通过对我国舍饲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发展舍饲养羊的必要性养羊业总体生产水平低,优质羊肉产量不高:目前,尽管养羊业的形势很好,需求很旺,但由于目前养羊业的生产方式落后,农区主要为家庭副业式饲养,牧区仍以靠天养畜为主。长期以来,“靠天养羊”、“头数养羊业”等传统观念影响深远,沿袭至 今。我国肉羊胴体重只有世界水平的79%,高档羊肉的比重不足5%.在羊肉生产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发展肉羊生产不够重视,至今尚为培育出专门化的肉羊品种,更没有规模化的肉羊繁育体系和肉羊的产业化生产,致使我国肉羊产肉性能差,羊肉质量不高。2005年进口羊肉4.1万t,比2004年增加24.2%。总之我国养羊业的饲养水平总体来说还很低。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肉羊育肥才刚刚起步,饲养标准制定滞后,疾病也制约着养羊业的发 展。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是养殖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舍饲以其固有的特点与传统畜牧业相比,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资金的集中投入使用。同时,由于禁牧舍饲又可以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步伐。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生态现状看,实施禁牧舍饲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首要前提。草原资源既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至今遭到破坏最严重的生态要素。实施禁牧舍饲,从根本上消除了超载过牧这一造成草原“三化”的人为因素,使草原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植被得以再生和恢复,从而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进程。从牧业生产方式看,实施禁牧舍饲是改变传统饲养方式的客观要求。过去多年来,由于单纯注重畜牧业数量型增长,致使我国的牲畜总量超常发展,放牧强度远远超出了草原的适宜载畜能力。超载过牧必然导致草畜矛盾激化,严重阻碍畜牧业发展。因此,面对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客观趋势,放牧这一原始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于其固有的管理落后、质次低效和对生态的破坏作用,必然要被先进的舍饲养畜方式所取代。有利于防灾抗灾:实施禁牧舍饲是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根本措施。我国牧区多属大陆性半干旱地区,以旱灾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是实行舍饲养畜的地区和农牧户,基本都经受住了灾害的考验,而以放牧为主的地区和农牧户,牲畜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很高,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从吸取这一深刻教训出发,实行禁牧舍饲是必然选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剖析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重要指标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把握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 统计 (3) 四、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正式版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

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

锡盟概况

锡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人口总数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人口密度仅4.95人/平方公里。全盟行政区划13个旗县市(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南部草原距北京最近距离仅180公里。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国务院批准的陆路口岸,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目前年吐土能力超过1240万吨。由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组成的交通网四通八达,11条国省干道贯通东西南北;有集二、集通和锡蓝3条铁路,直通东北、京津地区的三条铁路通道正在加紧建设;锡林浩特机场可起降中型客机,有通往北京、呼市的航班。 锡林郭勒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畜牧业资源丰富,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的五分之一,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1450万头(只),年出栏牲畜800万头(只),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30余种。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393亿吨,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各煤田中资源储量超过100亿吨的有胜利、白音华、额和宝力格、高力罕五间房5处,其中,胜利、白音华已列入国家规划矿区。10—100亿吨的有21处,这些煤田普遍具有埋藏浅、煤层厚、结构稳定、开采条件好的特点,适合于露天开采。煤质以中灰、低硫、低磷的褐煤为主,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锡盟的铁、锡、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玉泉县AAAA年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玉泉县畜牧业局 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提升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肉羊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方式转变,打造肉羊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肉羊全产业链开发为抓手,高效整合农牧业产业发展资金,按照“三结合”(即统一规划与规模化建设相结合,良种化覆盖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大尾巴狼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巩固提高肉羊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个体生产性能,提升肉羊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成为省农区肉羊生产全产业链开发基地。 (二)基本原则 S.坚持科学规划与规模化建设相结合。肉羊产业发展规划与《临海市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玉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玉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做到科学指导,合理布局,重点以肉羊产业发展基础好、具备发展潜力的乡镇为主,引导扶持高标准、现代化、规模化肉羊 - 1 -

养殖小区(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d.坚持良种化覆盖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以大尾巴狼肉羊改良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大肉羊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力度,调动广大农户发展肉羊养殖的积极性。推行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制,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特色肉羊产业发展。 m.坚持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尾巴狼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肉羊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延伸肉羊产业链条,巩固扩大肉羊产业化精深加工能力和品牌规模,提升肉羊产业系列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肉羊产业迅速发展。 二、建设目标及发展模式 (一)建设目标 AAAA年,由大尾巴狼龙头企业新建万只养殖园区m个,由农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新建存栏mffffff只肉羊养殖小区kk个,养殖专业村Sff个,养殖示范户Sffffff户以上,肉羊活畜交易市场S个。全县牧业年度肉羊存栏Sffff万只以上,新增基础母羊Sff万只以上,肉羊活畜年交易量达到kkff万只,出栏肉羊dffff万只以上,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akk%以上。 (二)发展模式 以万只园区种羔羊繁育为龙头,以肉羊活畜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千只小区为育肥基地,以合作社和农户为基础养殖,以大尾巴狼等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基地为产业链终端,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互动发展模式。 - 2 -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一、肉牛肉羊育肥业现状 近年来,XX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强旗产业进行专项推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肉牛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按照“禁牧不禁养”的总体要求,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已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发展畜牧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肉牛肉羊育肥业发展,我旗肉牛肉羊育肥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局面。2012年,全旗育肥基地达到29家,其中肉牛育肥基地20家、肉羊育肥基地9 家,培育了满达拉图、额里图、宝音图等龙头企业。2012年,全旗育肥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6.25万只,通过育肥每头牛增值500—700元、每只羊增值150—200元。全旗各类农牧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99个,在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以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组织最多,有173家、占到总数的86.9%。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苏木镇、农牧业局、育肥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有意从事肉牛肉羊育肥业的农牧户,赴肉牛羊产业化经营情况较好的山东、吉林、通辽等地区,就肉牛肉羊育肥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化运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和肉牛肉羊育肥专家,举办肉牛肉羊育肥培训班7期,培训农牧民500人次。 二是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切实加大对现有西门塔尔牛的保护力度,鼓励农牧民通过引进和繁育,逐年扩大西门塔尔牛养殖规模,出台《XX旗发展西门塔尔牛管理办法(试行)》,对养殖西门塔尔牛专业户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优先考虑,享受草畜平衡折算优惠政策和牧区不休牧、农区不禁牧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对引进良种牛羊的农牧民给予了贷款支持。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引进和发展良种畜的积极性。

锡林郭勒盟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研究 —以两个嘎查为例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6(2), 72-78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19833452.html,/journal/gse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19833452.html,/10.12677/gser.2017.62009 文章引用: 乌音嘎, 呼格吉勒图, 海山. 锡林郭勒盟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研究[J].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6(2): 72-78. The Study of Carrying Capacity for Stockbreeding Population in Pastoral Areas in Xilingol League —Taking Two Gacha (Villages) as Examples Wuyinga, Hugejiletu, Haishan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Apr. 27th , 2017; accepted: May 18th , 2017; published: May 22nd , 2017 Abstract The pastoral areas in Inner Mongolia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these years, causing a decrease in grassland area of per capita. Due to the policies, Grassland Area-Livestock Double Contract and Balancing Livestock with Grassland,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is limited by the fixed grassland area, which makes some herdsmen poverty and affects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pastoral area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the policy of “Assessment of livestock balance” and “Match the livestock available with the herdsmen demand”, the per captia income of a well-off standard, net income of breeding per sheep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livestock—the grassland area needed by breeding per sheep, this paper has first calculated the grassland area needed to per pers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well-off life, sequentially the largest population accommodated in pastoral areas based on a well-off social level standard, which can b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erdsmen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in pastoral area. Those calculated above ar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f herdmen in B Gacha of pastoral areas of southern Xilingol league want to achieve a well-off level, there can only be 70 people (namely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herdsmen in B Gacha is 70 people). At present, the herdsmen population of B gacha is 398, its overload rate is 469%, which means population overload is serious. Through integrating grassland, co-operating, and transferring surplus herdsmen population and taking other measures, it is expected to make herdsmen achieve a well-off living standard. A gacha is located in northern Xilingol lengue, its herdsmen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is 255 people and overloaded rate is 29.4%, and it is almost the same with its actual population of 330, which means the northern grassland almost meet the needs of well-off standards. Developing household ranch and using co-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sture resources etc. can make grassland in A gacha sustainable.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ccording to each household implementation policy” and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Inner Mongolia pastoral area. Keywords Pastoral Areas in Inner Mongolia,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Well-Off Society,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