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温度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温度讲课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温度讲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掌握摄氏温度的定义及转换方法;(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4)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温度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运用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于动手的习惯;(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摄氏温度的定义及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摄氏温度的规定及转换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夏季节的气温差异,引导学生关注温度这一物理量;(2)提问:如何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引出温度计的作用。

2. 探究温度概念(1)介绍温度的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讲解温度与热胀冷缩的关系;(3)引导学生认识温度的重要性。

3. 学习摄氏温度(1)介绍摄氏温度的定义:以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制定温度 scale;(2)讲解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3)引导学生掌握摄氏温度的转换方法。

4. 液体温度计原理及使用方法(1)介绍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2)讲解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演示液体温度计的使用过程;(4)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

5. 实践操作(1)布置实验:测量教室内的温度;(2)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技巧。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3)引导学生关注温度变化,学以致用。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观察生活中温度的变化,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温度》教案6一. 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第三章节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温度的计量单位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热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温度这一概念在生活中也有所感知。

但学生对温度计量单位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让学生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知道摄氏度的定义。

3.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量单位的理解。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实验器材。

2.课件:温度概念、温度计量单位、温度计使用方法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夏季节的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定量地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呢?从而引出温度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摄氏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温度的计量单位。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摄氏度的由来,让学生对温度计量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提问: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如何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介绍温度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激发学生对温度学研究的兴趣。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实验操作,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教学重点: 1.温度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温度计的原理。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教具准备:烧杯、热水、冷水、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1、实验体会:①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②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2、抽学生做书47页开篇实验,谈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两只手对同一杯“温水”的感觉也不同。

)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1)、温度计的用途: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高低。

(2)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种类:①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②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判断的。

得出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物理温度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物理温度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温度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认识摄氏温度,了解温度的常用单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温度计3. 烧杯4. 冷水、温水、热水5.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现象,如冬天寒冷、夏天酷热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温度是如何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强调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介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液体温度计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和结构。

3. 讲解摄氏温度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了解温度的常用单位。

三、实验演示1. 教师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并记录数据。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如何用温度计测量这些现象?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三章 3.1 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三章 3.1 温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3.1 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版教材、课件、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杯、冷热水)、黑板、粉笔;2.学生准备:学生版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温度这个词,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并讨论。

步骤二:温度的概念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表现,是量化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温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确保他们理解了温度的概念。

步骤三:温度的测量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教师展示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和使用场景。

步骤四:温度计的单位1.教师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2.教师解释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关系和转换公式。

3.学生进行比较和举例,加深对温度计单位的理解。

步骤五:温度计的使用及误差分析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杯中的水的温度。

3.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影响因素,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本上。

步骤六:实验总结和讨论1.学生汇报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误差情况。

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有关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注意事项和误差预防措施。

3.学生思考温度计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教案)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2022年版课标要求】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明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日常温度计的种类、温度计工作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理解不同角度的读数结果有何差异。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用多媒体投影要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实际使用温度计,加强实践应用。

学法:观察实验,阅读课本,积极参与活动。

【课前准备】三个烧杯、冷水、温水和热水、自制温度计、演示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若干)、家庭用寒暑表(若干)、体温计(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利用PPT展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提出问题: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如何知道温度是多少?怎么测量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二、进行新课温度计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我们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吗?学生活动: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再随机选一名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验,说明自己的感觉。

教师总结: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得到准确的温度高低呢?我们需要用温度计来判断。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说明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学生回答:测量温度,加以比较。

引出问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教师出示实验室用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八年级物理温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详细内容包括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的概念,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2. 学会温度的单位及换算,掌握摄氏度与华氏度的相互转换方法。

3.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正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温度的单位换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温度的概念,温度的测量和读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提问:同学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温度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什么关系?2. 温度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并强调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3. 温度的单位及换算(10分钟)教师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两种温度单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5分钟)(1)教师演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学会正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一道关于温度换算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概念2. 温度的单位及换算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什么是温度?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有什么关系?(2)摄氏度与华氏度如何换算?(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 答案:(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成正比,温度越高,物体越热;温度越低,物体越冷。

(2)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公式为:F = 1.8C + 32(其中,F为华氏度,C为摄氏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温度的概念、温度的测量和换算。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教案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教案

初中物理温度说课教案1. 让学生了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知道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摄氏温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对温度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摄氏温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制作原理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定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难点:摄氏温度的定义、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温度,理解温度概念,掌握摄氏温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温度的例子,如冬夏季节、热水、冷水等,让学生感受温度这一物理量。

提问:你们对这些温度有什么感受?如何描述这些温度的冷热程度?2. 讲授温度概念解释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是一个标量,通常用摄氏度(℃)作为单位。

3. 介绍摄氏温度讲解摄氏温度的定义: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将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摄氏度。

4. 演示温度计展示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等实物,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用途。

讲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液体,如冷水、温水和热水。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6. 讨论与交流提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液体温度计的读数是如何变化的?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技巧。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温度的应用,如何测量体温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定义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温度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mperatur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温度
新和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
§ 4.1 温度
执教
郭敏
教学
目标
1.知道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的定标规定,知道摄氏的表示和读法。

3. 了解液体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及识别方法。

4. 知道液体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读数。

重点
1. 概念
2. 液体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
1. 计的构造、原理。

2. 摄氏的规定
教具
演示
常用计、体温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水;多媒体及相关课件。

学生
常用液体计、体温计、烧杯(2)、冷水及热水若干。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用时
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人类生活与热现象。

设问刚才的课件说明了什么?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这一概念。

观看课件
思考与回答说明了气候的冷热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的概念
点拨:物体的冷热程度。

引导请同学们体验把左、右手分别放在冷水、热水中片刻后,一起放入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归纳要准确测量物理必须使用计。

实验体验。

结论靠感觉无法区水的冷热度。

3分
(二)计
点拨 1.常见的计 2.作用
引导 3.观察常用计并归纳:①构造②工作原理
播放课件摄氏的定标
点拨 4.摄氏的定标与读法
练习计的读数
观察计
交流观察结果
质疑℃意思?
观看课件
练习计的读数
15分
(三)计的使用
播放课件计的使用
点拨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估、放、读
练习用计测量液体
练习用计测量水温
10分
四、体温计及其他计
观察 1.测量氛围、最小刻度 2.特殊结构
点拨使用时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完将汞液甩回玻璃泡练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播放课件展示其他计
练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8分
小结(板书)
§ 4.1 温度
一、的概念
1. 热现象: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 :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计
1.常见的计:常用计、体温计、寒暑表。

2.作用:准确测量物体的。

3.常用计
①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管:内径细而均匀
②构造玻璃泡:水银、酒精、煤油等适量液体
刻度: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4.摄氏的定标与读法
0℃:冰水共存物的
①规定10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1℃:在两者间均分100等份后的每一等份
②读法:5℃读作“5摄氏度”;
-5℃读作“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三、常用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
(1)估:估计被测液体的,选取合适的计。

(2)放:玻璃泡浸没于被测液体,不接触容器底、壁。

(3)读:玻璃泡不离被测液体片刻后读数,视线与液面相平。

四、体温计
1.测量范围:35℃-42℃ 最小刻度:0.1℃
2.特殊构造:
①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细弯曲管道(可离开人体读数)
②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准确到0.1℃)
3.使用: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完将汞液甩回玻璃泡。

2分
回家作业
完成P19实验报告及练习1
估计时间
15分
课后小结:在本节教学设计中试图通过对教材的再处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实验和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体现实验学科的基本特点。

冀此探索老教材的新用法,为迎接二期课改的到来做一些铺垫和积累。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