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关键词】知识经济文化力文化认同宗教【摘要】本文从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阐述了当今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作为除经济与政治之外的第三大因素,在国际竞争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些国家也已经拿起文化这个无形但是力量巨大的武器,可以确定,今后的世界必然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所说的那样:“在下个世纪,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
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
文明之间的差异线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
”【正文】老子曾经说过:“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文化不是坚船利炮,却拥有着比武力更深刻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的胜利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武力的胜利,在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一方面,“文化”这个概念源自于拉丁文,其意为“种植”、“栽培”。
西塞罗以及其他一些拉丁文学者用来描述心灵与精神的养育,文化养育着一块称之为“善”的土地,如果不去培植,将长出一些杂乱无章的、毫无价值的东西,因此人类精神将倾其全部精力精心培植这片土地,使其符合人的内在需要。
文化不仅包含着精神性的层面,也包含着相应的物质形态。
每一种特殊的文化复合体都蕴含着某种同时分享人类文明的民族性特征。
但不同民族特殊性的地位也个都不同。
在更受限制的古希腊世界里,希腊城邦的特殊性得到了发展,那些不说希腊语的民族则被看成是乌合之众,他们的语言更是受到嘲笑。
尽管起初这只是意味着文化的自我认同,其负面效应也只是表现在其内部,但毕竟反映了某种具有消极价值的文化自大意识。
实际上,这种自大意识不久就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异文化的排斥。
可见,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开始不仅会被看成是一种高傲的象征,通过它,一个民族在与其他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交往时能够分享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可能成为不同文化彼此疏离的标志。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因素分析

国际关系也有影响. 国际层 面上 , 在 同质文化是建构和催生国际合作 与联盟 的根基 , 异质文 化的矛盾 与歧 义则是诱 发 和加深冷战后 国际冲突 的重要 因素. 文化对 国际关 系 中的作用 我们要进行 恰 当的定位 , 样文化才 能发挥 其积 这
极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 词 : 际 关 系 ; 化 因素 ; 质 文 化 ; 质 文 化 国 文 同 异 中 图 分 类 号 : l G l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1 9—08 (0 2 0 — 09— 3 0 15 2 1 ) 1 0 9 0
第2 9卷
第 1期
吉
林建筑工程 Nhomakorabea学
院 学
报
Vo . 9 No 12 .1
2 2年 2月 01
Ju nlo in Isi t fArhtcue& CvlE gn eig o ra f l ntt eo c i tr Ji u e ii n ie r n
Fb2 1 e .0 2
Culu a a t r n t e I e n t0 a l to s t r lM te si h nt r a i n lRea i n
MA Xa u n , U i w i i o—r g C I — e i Q
( eatetfIel i l n o ta T er d ctn Jl ntue r ic r at Cv n i e n, Dp r n o o gc dP li l hoyE uai ,inI it o A c t t e t il gn r g m d o aa ic o i st f h e u d iE ei
文化 是构 成 一个 国家 的 民族 特征 的一 部分 , 是影 响一个 国家外 交政 策 的一 个重 要变 量 , 是导 致 国际合 也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由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主导的领域。
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了国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国际关系。
一、文化因素的重要性1.文化差异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变量文化差异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变量。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历史背景等因素,都会导致文化差异的存在。
这种差异不仅会影响到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会影响到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
因此,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手段。
2.文化交流是增进理解的关键在国际交往中,文化交流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关键。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人们对其他国家、民族、宗教信仰等背景的了解,减少误解和偏见,促进和平与合作。
因此,加强文化交流,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国际关系1.价值观和信仰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价值观和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会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如伊斯兰极端主义、种族主义等极端思想的出现,都会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因此,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前提。
2.语言和文化符号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语言和文化符号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的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也可以促进合作和和平。
相反,语言和文化符号的误解和偏见,则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符号的交流和理解,避免误会产生。
三、结论综上所述,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交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注重语言和文化符号的交流和理解,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促进和平与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文化的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交往需求。
国际关系中的语言与文化障碍

国际关系中的语言与文化障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关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语言与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障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语言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基础,是理解他国文化、价值观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国际关系中,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理解他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桥梁。
没有共同的语言,国际交流将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无法进行。
因此,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和价值体现,是人们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信仰的基础。
在国际关系中,文化因素对国家间的互动和合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冲突甚至战争。
因此,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对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语言与文化障碍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1.语言障碍:由于语言不通,国际交流常常受到阻碍,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误解和冲突的风险增加。
此外,语言差异也可能影响谈判和合作的效率。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例如,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合作项目失败或关系破裂。
3.语言与文化误导:有时,媒体和广告等传播渠道可能会夸大他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导致其他国家产生误解或偏见。
这种误导可能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四、应对策略1.加强语言教育:各国应加强外语教育,提高本国人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人民和文化。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满足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需求。
2.促进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3.建立共同语言:在国际合作中,寻找一种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共同语言(如联合国官方语言)或构建一种新的通用语言(如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翻译)可能有助于减少语言障碍。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与影响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与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历史、艺术和生活方式,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和国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与影响,并分析其如何塑造国家间的互动和合作。
一、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1.价值观的传递: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它通过各种形式,如语言、艺术、宗教、习俗等,传递着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国际关系。
2.认知和感知:文化还影响人们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认知和感知。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决策和行为。
3.政策制定:文化还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制定。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可能导致不同的外交政策理念和目标,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向。
二、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促进理解与合作: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国家间的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和冲突,从而促进国际合作。
通过文化交流,各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从而为建立互信、推动合作创造条件。
2.塑造国际规则:文化在塑造国际规则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文化的国家可能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这可能导致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出现差异。
因此,文化因素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不容忽视。
3.增强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可以增强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应对策略与建议1.加强文化交流:各国应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减少误解和冲突,为建立互信、推动合作创造条件。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外的文化传播工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2.建立多元文化交流机制:建立多元文化交流机制,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减少文化冲突,为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3.重视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各国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将其纳入外交政策、商业决策和文化交流的考虑因素之中。
外交政策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外交政策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概述外交政策与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外交政策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习俗与道德、历史、艺术等各个方面。
在国家对外交往中,文化因素不同于其他因素,它通常不单纯地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或者利益,而是反映着国家之间民族的本质区别。
本文将从文化因素的不同角度分析其在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
语言语言是文化的核心。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的差别。
在外交政策中,语言通常被用于沟通交流。
政府之间的谈判、官方文件的翻译、公共场合的演讲以及媒体的报道等都需要语言的传播。
因此,外交官通常需要具备至少两种语言的能力,且在进行外交沟通时需要尊重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特点。
宗教宗教在外交政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宗教可以影响某些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同时也会影响某些国家对外交往的态度。
一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宗教有直接联系,如伊朗的伊斯兰宗教与其外交政策紧密相连。
在国际关系中,宗教也可以成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平台。
习俗与道德习俗与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习俗与道德可以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
不同国家之间的习俗和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方式的差异,而某些国家的道德准则可以导致对某些外交问题的不同态度。
例如,美国和中国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会影响到两个国家在某些外交问题上的态度不同。
历史历史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外交政策中,历史对于国家之间互相交往的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某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中会因为其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不同的立场,如日本与中国、韩国之间的关系。
此外,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也会因为不同的历史事件而不同,因此在理解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时,历史也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
艺术艺术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的外交政策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例如,某些国家会通过其本国文化的推广来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
在某些国际艺术圈中,经常会存在着文化的对抗与融合。
因此,在某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艺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中历史如何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国际关系与影响解析历史国际题目

高中历史如何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国际关系与影响解析历史国际题目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关注国家内部的历史事件,还涉及到国际关系与影响。
特别是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国际关系与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历史事件中的国际关系与影响。
一、政治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外交政策的制定:历史事件中的国际关系与影响首先受到各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不同国家在历史事件中采取的外交策略,如同盘棋一样,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不同的局面。
2. 盟友与敌人的选择:历史事件中,国家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常常需要选择盟友或敌人。
这些选择将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可能增强国家的实力与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战争与冲突。
二、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贸易关系的变动:历史事件中,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与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贸易关系的变动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或友好关系的转变。
2. 投资与援助:历史事件中,一国对另一国的投资与援助往往会影响双方的国际关系。
投资与援助的差异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加深友好合作的程度。
三、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文化交流与融合:历史事件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化的相互影响可能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也可能引发文化冲突与误解。
2. 软实力的竞争:历史事件中,国家之间竞争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还包括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的竞争在国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能够左右历史的进程。
四、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领土争端与战争:地缘政治因素是影响国际关系与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事件中的领土争端与战争往往与地缘政治因素密切相关,它们能够塑造国际格局,影响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战略利益与合作:历史事件中,各国根据自身的战略利益选择合作与竞争。
地缘政治因素对于国际关系与影响的理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历史事件中的国际关系与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
传统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独特财富,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根基。
在国际关系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树立了独特的形象。
国外友人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年轻一代的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
其次,传统文化还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连接点和文化纽带。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是促进国之间更加紧密联系的重要手段。
二、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1、文化认同民族文化是人民的集体认同。
在国际关系中,传统文化可以建立民族认同,增进相互理解与彼此尊重,从而进一步促进互信与和谐。
因此,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2、文化交流传统文化可以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纽带。
文化交流是国际关系中各国相互认识、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传统文化可以在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承传古老的中国文化理念,令世界了解中国。
3、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中也有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是有助于引入先进文化,创造国际知名品牌的良好方式。
以中国为例,文化创新可以为中国打开国际市场,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凸显中国文化软实力。
4、文化贡献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中还可以具有文化贡献的作用。
文化贡献是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推广中华文化,令世界了解中华民族,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比如,中华文化的佛教、古典文学、武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5、文化安全传统文化在国际关系中还可以具有文化安全的作用。
文化安全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相互尊重与维护。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国际关系中,对文化安全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好我国文化遗产的安全,有利于展现民族的精华。
总结:传统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它所具有的深刻、独特的文化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影响,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摘要: 与政治、经济、军事相比,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更为隐性。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国际关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同质文化是国际关系和谐之力;异质文化是国际关系冲突之源;文化安全是国际关系和谐之基;文化融合是国际关系和谐之本。
关键词: 文化; 国际关系; 和谐冷战后,国家利益的侧重点由生存利益转移到发展利益上来。
与之相适应,在国家利益结构中,意识形态、军事安全地位有所下降,文化、经济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文化成为影响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2003年底,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强调,“‘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
和而不同,异而不斗;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①要了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就必须首先弄清文化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特征。
学术界已有的文化概念可大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其中广义是指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历史积累而成的不断变化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包括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的若干层面。
狭义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其核心是潜藏在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下的观念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文化概念均指“狭义文化”。
在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的作用时,应注意文化的如下特征:一是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文化的存在是以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区域来分布的,当今世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文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甚至冲突。
“文化形态史学家亨廷顿曾将文化归纳为八大文明,即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文明、①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EB/OL]./news/china/20031211/1000047.shtml.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一定范围的人们共同承认接纳的精神产品。
洲文明。
”正是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世界文化才呈现出多元、丰富的色彩,当然这也是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
二是文化具有认同功能。
文化认同是指民族群体和个体对本民族价值的笃信,对民族生活方式、历史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族际关系的共识,是一定氛围的人们共同承认接纳的精神产品。
在对其他民族文化作出反应时,这种文化认同意识和向心归属情绪,对外防范、对内认同,文化系统的排他性和内整性由此而生。
可见,文化强调的是人类群体的认同,文化强制或文化霸权是行不通的。
文化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文化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一直是一国外交行为的基本驱动力之一。
一、同质文化是国际关系和谐之力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和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推动这一进程的主动力当然是经济因素,但同源或同质文化在这种结合中所起的凝聚和润滑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即使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欧共体各国,它们之所以能彼此容纳,并发展到可以组建跨国政党,实行统一货币阶段,除了内外部政治经济原因外,也与欧洲国家是清一色的基督教国家,不存在文化心理上的隔膜和情绪排斥有很大关系。
文化认同与交流是促成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催化剂。
“认同理论认为,在承认国际社会同质结构的前提下,认同重点强调由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构成的社会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决定影响,并着重研究行为主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②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文化的认同即文化通过构建共有观念或知识来塑造国家这一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身份归属。
据此,同质文化对于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以其特有的亲和功能使具有同质文化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加强合作或构筑联盟。
比如说,在阿拉伯和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联合中,同质的伊斯兰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②孙朔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J].现代国际关系,2003(1),第39页另外,应该看到的是,同质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并不意味着异质文化的运动只能引发国际关系中的分歧与矛盾。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异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步伐和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各种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以及文化角色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文化全球化初露端倪。
无疑,这样一种背景将有利于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开展政治对话和多边国际合作,有助于在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和财产权问题,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国际经济互利性领域,以及对多极化世界的尊重和宽容等方面上达成基本共识,为彼此间合作,尤其是促进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共同动力。
二、异质文化是国际关系冲突之源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导致人类冲突的主要根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
每种文化都包含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成分,异质文化的交汇必然产生碰撞与摩擦,成为引发国家间矛盾的诱因之一。
即使在同质文化内部,不同国家之间也会因为存在文化差异而导致外交上的矛盾和冲突,因为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区域性。
例如美国和西欧国家,他们虽然在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但在许多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却常常同源异流,对待不同的问题也往往出现不同的意见。
“尤其是在处理国际关系的不同问题时,各个文化单位往往会因为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和不同利益驱动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这就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比较优势必然能动地对异质文化做出回应。
”文化差异是产生文化冲突以致国家间冲突的客观条件。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条件中形成了各有风貌的民族国家。
文化特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同时也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
虽然文化差异是静态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引发文化冲突,但是,即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也不可能消灭文化差异,因此,国际关系的冲突也就不可能避免。
所以,各国的政治统治者都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差异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化解国际间的矛盾。
需要注意的是,人类永远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人们所经历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始终不可能千篇一律,正如前所述,异质文化并不只能引起国际间的矛盾和冲突,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可促使异质文化取长补短,交汇融合。
正因为这些文化差异,世界才丰富多彩。
三、文化安全是国际关系和谐之基在传统观念中,国家安全主要是指政治—军事安全。
从客观上看,是指不存在威胁国家生存、领土边界的外部力量,从主观上看,是不存在对威胁国家生存和领土边界的外部力量的担忧。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深入人心,及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大量涌现,不断拓宽、深化着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层面。
“综合安全”的新安全观正逐步形成,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国际政治者所接受。
但是,在对安全概念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中,文化安全是“综合安全”范畴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
从概念上看,文化安全是指一国在文化精神领域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和同化,能够保持本国意识形态的独立性,保持本民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在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的背景下,之所以把文化提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加以重视,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但更重要的是,文化与国家实力的增强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这种软权力能够增强硬权力的合法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使它的权力在别人眼中是合法的,它的愿望就会较少遇到抵抗;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有吸引力的,他人就会自动追随。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建立与它的内部社会相一致的国际规范,它就没有必要改变自己。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支持一个国际制度,其他国家均愿意通过这个体制来协调他们的活动,它就没有必要使用代价高昂的硬权力。
”③相反,一个在文化发展上缺乏贡献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的民族,它在政治上一般也处于依附和追随地位。
因为文化取向与他国的趋同性不能不影响到政治取向的趋同。
如拉美与其前欧洲宗主国在文化上的同源特性使得他们与西方国家始终藕断丝连,妨碍了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统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惟有保持本国文化的民族特性,才可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各国的文化意识日益复苏,“文化安全”开始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例如,法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捍卫法语的纯洁性,使之免遭英语文化的“污染”,并在全世界宣传法国文化。
追本溯源,文化安全意识的觉醒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强化是直接相关的。
一方面,全球化趋势以其③[王缉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6页。
特有的外向开放特性使世界各大板快之间文化上的融合与碰撞的频率日益增加,出现了文化同一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跨文化沟通带来的文化间的冲突和强势文化侵蚀、消解弱势文化等种种问题,使它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主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激活了捍卫本国传统的文化自觉意识。
由此,文化安全已成为国际关系和谐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四、文化融合是国际关系和谐之本“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
”④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形式上具有“由高到低”的特点,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强势文化总是对弱势文化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迄今为止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向非西方文化的融合。
然而,这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
随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破产,西方文化一支独秀地进行单向融合的局面正在改观,不同文化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借鉴将成为常态,东西方文化的互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把以联合国为中心推行多边主义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无疑是对文化多样性集体认同的结果。
尽管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实力,一再挑战多边主义原则,坚持搞单边主义,但这只能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满。
在对待文化融合的态度上,也今非昔比地发生着根本的转变。
在强制性文化遭到唾弃的同时,许多国家和民族反而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
这是文化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是一对矛盾运动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