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年代的诗歌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3)诗歌

中国当代文学(3)诗歌

郭小川最有成就的叙事诗是《将军三部曲》。 长诗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三个大断面—— 一次大战役的战前(《月下》 )、战中 ( 《雾中》)和抗日战争胜利后( 《风前》) 的描写,塑造了我军高级指挥员的形象。 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叙事,可以说是郭小川叙事 诗的共同性,然而《将军三部曲》又有更多的 创造,如虽然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却常荡 开去作景物描写和抒情独白,以加强对环境的 渲染和主题的阐发,使诗中有景,有情,有意, 格调清新,色彩绚丽。


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几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哗。 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团泊洼啊,好象在香甜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
第二部分(7——14节)揭示团泊洼人们心中无穷的怒火, 表达了革命战士对四人帮的无比仇恨。
第二个特色:思想深邃而想象丰富。通过
想象和联想,开拓新的艺术境界。 《甘蔗林——青纱帐》两种农作物本没有什 么联系,可在他的奇妙的联想中,通过其 异与同的比较,构成了两个时代的象征。 《团泊洼的秋天》秋天的“静”,强烈地反 衬了战士的“动”。 有时,“静”与“动” 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心灵深处有“奔腾咆 哮的千军万马”,动脉里“炽热的鲜血流 响哗哗”!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新诗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
50年代、60年代新诗的特征:这个时期的
诗歌,正如朱自清所说,今天的诗是以朗 诵为主调的,“我们”替代了“我”, “我们”的语言也替代了“我”的语言。 比较重要的作品是抒写开国大典的《我们 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新华颂》 (郭沫若)、《时间开始了》(胡风)等 诗。

5060年代诗人诗歌

5060年代诗人诗歌

5060年代诗人诗歌
50-60年代的诗人诗歌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代表作品:
《雨巷》- 戴望舒
《雨巷》是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代表作之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以豪迈的语言和广阔的视角,描绘了革命战争的伟大场景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这些诗歌都是50-60年代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作品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作品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这首诗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敬意。

2. 《新华颂》(郭沫若):这首诗歌颂了人民中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自豪和信心。

3. 《时间开始了》(胡风):这首诗描绘了新中国的诞生,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的喜悦和激动。

4. 《雷锋之歌》(贺敬之):这首诗以雷锋的事迹为主题,表达了对雷锋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5. 《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这首诗通过对甘蔗林和青纱帐的描绘,表达了对南方和北方的热爱。

6. 《向困难进军》(郭小川):这首诗以激昂的笔触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7. 《回延安》(贺敬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和敬意,以及对新时代的展望和信心。

以上这些诗歌作品都是五六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追求。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戏剧散文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戏剧散文
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681968年年北京北京二五六十年代代表诗人二五六十年代代表诗人1郭小川郭小川191919191976197611创作阶段创作阶段19551955年郭小川创作年郭小川创作楼梯式楼梯式的政治抒情组诗的政治抒情组诗致青年公民年公民表现新中国人民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艰苦表现新中国人民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艰苦创业的昂扬斗志和蓬勃乐观的精神风貌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2)生活抒情诗的特点: ①生活抒情诗开辟了一个新的抒情与想象空间, 它展示出来的新的生活气象和畅快激昂的主人 公心态,为现代新诗所未见。 ②在风格单纯、明朗、热烈的“牧歌”特色。 ③在创作方法上,借鉴民歌的一些表达方法,多 描写生活场景和细节,从而增强了抒情诗中 “写实”的叙事倾向。 ④不足之处是浅露和单调。

7.1950、60年代的诗歌创作

7.1950、60年代的诗歌创作

二、贺敬之
贺敬之(1924——),山东峄县(今枣庄)人。 1938年,14岁时离家开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到达延安,同年进入延安“鲁艺”文学 系学习,受到著名诗人何其芳的教诲。1945年, 他执笔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了《白毛女》,在解 放区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贺敬之在延安时期开始写诗,但影响不大。建国 前写的诗歌主要收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 《并没有冬天》、《乡村的夜》、《朝阳花开》 等诗集中。建国后,贺敬之主要担负文化界、文 艺界的领导工作,曾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副部长、代部长等职。业余时间进行诗歌创作。 数量不多,影响很大。1961年出版《放歌集》, 收集了1950、60年代写的主要作品。
“困难/这是一种愚蠢而又怯懦的东西,/它/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卖弄它的威 力,/而只要听见刚健的脚步声,/就象老鼠似的,/悄悄向后缩去,/它从来不能 战胜/人们的英雄的意志。”
2)重视诗歌形式的改造与革新。
郭小川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诗词感物言志的传统,就诗体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 试,在楼梯式、 “散曲”式的自由体、民歌体和新辞赋体四种诗歌形式上,进行 过成功的实验。被誉为是诗歌“技术革新的能手” 。他曾经说:“读者可以看到 我在努力尝试各种体裁。民歌体、新格律体、半自由体、楼梯式以及其他各种体, 只要有助于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又有什么可怕呢?”(《月下集· 权当序言》)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诬蔑,不怕恫吓;/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 腰杆挺直,青春焕发。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 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 不受欺诈;/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大脑发达。战士自有战士 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 肉麻。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战士的明眼,可以关 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 (《团泊洼的秋天》)

60年代儿童诗

60年代儿童诗

60年代儿童诗
在60年代,中国的儿童诗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其中,金波的《回声》和圣野的《夏天》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儿童诗。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儿童诗,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管桦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柯岩的《爸爸的客人》等。

这些诗歌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展现了孩子们纯真无邪的心灵和丰富多彩的童年。

总的来说,60年代的儿童诗注重表现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语言质朴自然,易于理解和接受,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60年代

中国现代诗歌三百首·20世纪60年代
不必讴歌,不必渲染,不必夸耀吧!
果真你底声音,能传出十里吗?
与乎你底图画,能留住时间吗 ?
然则,即千顷惊涛,也不必慨赏
即万里云海,也不必讶赞
果真,啊!你底眼,又是如此的低微麽?
时序和方位,山水和星月
不必指出,啊!也不必想到
不必猜测,你耳得之声
不必揣摩,你目遇之色
不必一咏三叹,啊,为你薄薄的存在
若是,朋友,你不曾透视过生命
毁灭完成的形象
最真实的 自己面对自己
二十岁
高渐离
挖掉眼睛的一刹,他洞见了一切
太黑了 眼睛
再也升不过黔首 黑色的头
挖掉眼睛
灵魂 白衣冠走出
为自己送葬
一道雪波 拍击
无边无涯
没有眼睛
就再不等别人的 光
再不等影子 层层叠叠地倒下
在一片没有底的土地
当挖掉眼睛的一瞬
黑暗破了
生命 痛楚得雪亮
筑声
明亮的开放 玉兰花
他 被阉割
成真正的男子汉 并且
美丽了每一个女人
无性 日和月同时撞毁
在他身上 天地重合的压迫
第二次他从撕裂自己 分开了世界
一半是虞姬
一半是项羽
他用汉字 隔断
人和黄土 隔断
汇合成血的水和火 分流
原野的燃烧和泛滥
纵横古战场沿着他的笔 回流
一个个倒卧的男女
站起 人是不能倒下的承受
拒绝 坟 泥土
他走进历史第二次诞生
〖水之湄〗
我已在这儿坐了四个下午了
没有人打这儿走过——别谈足音了
(寂寞里——)
凤尾草从我裤下长到肩头了
不为什么地掩住我
说淙淙的水声是一项难遣的记忆
我只能让它写在驻足的云朵上了
南去二十公尺,一棵爱笑的蒲公英

五六十年代诗歌

五六十年代诗歌

3.60年代“新辞赋体”:
《青纱帐——甘蔗林》《厦门风姿》
《望星空》节选
我游历过半个地球, 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上, 我爱人间, 呵, 从东方到西方。 又有多少机缘, 我在人间生长, 望星空, 地球的阔大幅员, 向星空了望! 我不免感到惆怅。但比起你来, 引起我的惊奇和赞赏。 在人生的行程中, 人间还远不辉煌。 说什么: 可谁能知道: 又有多少个夜晚, 走千山, 身宽气盛, 宇宙里有多少星星, 见星空如此安详! 涉万水, 年富力强! 是地球的姊妹星! 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 登上你的殿堂。 怎比得: 谁曾晓得: 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 你那根深蒂固, 过大海, 天空中有多少陆地, 光。 越重洋, 源远流长! 能够充作人类的家乡! 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 饮不到你的酒浆。 说什么: 远方的星星呵, 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 千堆火, 情豪志大, 你看得见地球吗? 的波浪。 万盏灯, 心高胆壮! 呵,星空, 不如一颗小小星光亮。--一片迷茫! 怎比得: 远方的陆地呵, 我不免感到惆怅 你那阔大胸襟, 千条路, 你感觉到我们的存在吗?于是我带着惆怅的心情, 万座桥, 无限容量! --怎能想象! 走向北京的心脏----不如银河一节长。 生命是珍贵的, 为了赞颂战斗的人生, 我写下成册的诗章;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
郭小川诗歌特点 1.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作为一名“战士诗人”,郭小川的诗歌始终响应
时代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
2.闪耀着哲理的火花。郭小川善于将对社会人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 哲理性主题,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3.诗歌形式多样。继承感物言志的诗歌传统,对各种诗歌体式进行了尝试, 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50~60年代的诗歌 年代的诗歌 第三章
一、诗歌的选择和诗人群体的构成
1、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们,如:艾青等; 、 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们 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们, 艾青等; 2、40年代开始创作、来自解放区的诗人如: 年代开始创作、 、 年代开始创作 来自解放区的诗人如: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 3、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如: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李瑛、公刘、梁上泉等。 李瑛、公刘、梁上泉等。
二、诗歌的几种类型
1、生活的赞歌:写实与叙事诗潮流 、生活的赞歌:
• 李季被誉为“石油诗人”,主要作品《玉门诗 李季被誉为“石油诗人” 主要作品《 》、《杨高传 杨高传》 抄》、《杨高传》等。 • 闻捷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诗意,通过对景物、 闻捷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诗意,通过对景物、 人物情节的铺叙,展示生活的情趣。 :《赛 人物情节的铺叙,展示生活的情趣。如:《赛 》、《苹果树下》,把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 苹果树下》, 马》、《苹果树下》,把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 劳动相结合。 劳动相结合。
2、时代的赞歌:政治抒情诗 、时代的赞歌:
• 郭小川以战士、诗 郭小川以战士、 人的眼光观察生活, 人的眼光观察生活, 从现实社会的政治 问题出发, 问题出发,选取题 材,提出并回答革 命者在不同阶段应 有的精神状态、 有的精神状态、人 生态度和道德情操。 生态度和道德情操。
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 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 :《白雪的赞歌》、《 》、《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 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 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 • 新辞赋体:融汇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 新辞赋体:融汇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 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的手法进行铺陈, 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的手法进行铺陈, 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形成整齐、对 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形成整齐、 押韵的长句体。 :《甘蔗林 甘蔗林— 仗、押韵的长句体。如:《甘蔗林 —青纱帐》、《秋歌》等。 青纱帐》、《秋歌》 青纱帐》、《秋歌
贺敬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桂林山水歌
• 《放声歌唱》、 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 《雷锋之歌》 • 热衷于处理“重大 热衷于处理“ 题材” 题材”,抒情主体 与群体完全融合, 与群体完全融合, 直抒胸臆, 直抒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