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列说法正确的是()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如果受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D.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3.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B.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外观好看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4.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B.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船员用船桨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D.自然静止于水平桌面的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三要素相同6.电动平衡车是集代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绿色环保产物。

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压力就是人受到的重力B.当脚踏板水平时,人受到向前的摩擦力C.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8.如图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A.正在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B.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D.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9.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2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和答案的地方B.位于起跳点前面的地方C.与起跳点重合的地方D.无法确定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成正比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4.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速度B.力C.加速度D.位移5.一辆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恒定的B.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变化的C.速度是恒定的,加速度是变化的D.速度是变化的,加速度是恒定的6.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A.车上的人随着车子向前移动B.扔出去的物体会落地C.刹车后车上的人向前倾斜D.高速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会产生惯性力7.下列哪个物理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A.力B.功C.动量D.能量8.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动力学的研究范畴[]A.力的作用B.物体的形状C.运动的轨迹D.加速度的大小1.为什么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撤去外力后物体仍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3分)答: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2.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有哪些?(6分)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引起物体状态改变的物理量。

力的作用有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形状等。

3.什么是惯性?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6分)答: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有哪些?(6分)答: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接触面不光滑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作用有阻碍物体运动、使物体停止运动、使物体转动等。

5.什么情况下钢丝绳对起重机吊着的货物的拉力最大?(3分)答: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6.如果摩擦全部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3分)答:一切都在地球上滑动,而且永远这样运动下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八章运动和力33张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八章运动和力33张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
相互作用的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不同的两个 物体上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力 不一定变化,可能会变
为非平衡力
二、摩擦力
弹力

重力
摩擦力
产生条件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
摩擦力产生的位置:接触面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是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4.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问题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 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木块 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小明看了小红的实 验后,认为小红设计的实验优于自己设计的实验。对此你能说 出其中的原因吗?
上述步骤,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 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 以下正确的是( D )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排序当然是事实在前,假设推论可按照逻 辑关系进行排序,依次为②→③→①→④.
B.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7.(202X四川成都)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的大小”实验中: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 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
是___A___。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 计沿_水__平__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越小其惯性越大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C.田径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被踢出后才具有惯性3.一个氢气球在拉线断开后,斜向右上方匀速直线飞行,则这一过程中氢气球( )A.不受力 B.受力但不平衡C.受平衡力 D.只受斜向上的力4.如图2所示,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C.推力一定大于重力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5.2019·邵阳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36.2018·内江如图4所示,A、B、C三个石块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石块B所受合力不为零B.石块B受到石块A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C.石块B受到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石块B对石块C的压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考点4 摩擦力7.2019·赤峰如图5所示情景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图58.2019·巴中如图6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为10 N的物体在F=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同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本次教学活动,为您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活动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为主题,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活实例为依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运动和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和力的关系。

难点:运动和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绳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运动和力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和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阐述运动和力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运动和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和力的关系。

5. 练习巩固: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运动和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和力的关系。

2. 难点:运动和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运动和力的知识,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运动和力现象,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

第八章力和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说明没有例外。

“保持”表示跟前面相同。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①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②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状态不同时存在.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二、惯性:1、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关于惯性:(1)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4)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3、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第二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里叫一对平衡力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那么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D.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答案:C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车加速前进时,其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车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行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由于摩擦力问题,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减速,而人的上半身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因此身体会向前倾,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所以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A.前行时突然刹车B.前行时撞上前车C.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答案:D头枕是为了减小司机突然向后仰带来的伤害。

A.前行时突然刹车,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减速,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司机会向前倾,故A 不符合题意;B.前行时撞上前车,车子减速,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减速,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司机会向前倾,故B不符合题意;C.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车子会向后运动,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一起向后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静止,司机会向前倾,故C不符合题意;D.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车子会向前运动,司机的下半身随车子一起向前运动,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静止,司机会向后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三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A.f丙>f甲>f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甲>f乙>f丙答案:C甲与乙相比,接触面相同,乙对水平面的压力大,故乙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受到的摩擦力,丙是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是最小的,故乙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丙所受到的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25×2分=5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足球守门员扑住了快速飞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下列哪个物体具有惯性( )A.离弦飞箭B.流水C.静止的树木D.以上物体都具有惯性3、小语同学水平向右用60N的力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箱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60N,方向向右 B.60N,方向向左 C.30N,方向向右 D.30N,方向向左4、如图所示,在一辆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此时车速是5m/s,小莹同学让手中的物体自然下落,发现物块正好落在A处。

那么,当汽车以l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再做该实验,物块将会落在( )A.A处 B. B处 C. C处 D.都有可能5、2009年3月29日,中国女子冰壶队勇夺2009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冠军,轰动中外。

一冰壶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轻推冰壶,另两名队友用擦在前面打扫冰面,冰壶在冰面上滑动,最后会停下来。

冰壶停下来是由于( )A.冰壶的惯性消失 B.冰壶不再受到水平向前的作用力C.冰面还不够光滑 D.冰壶被推出时速度太小6、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8、体育课上,小凡同学匀速爬杆,小峰同学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凡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峰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凡和小峰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峰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9、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 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10、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C.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先向上运动,然后下落,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具有惯性11、如图所示,小雨同学手握饮料罐,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班级 姓名 学号 家长签名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学习难点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

自主学习 1、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惯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力和运动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 :要维持物体运动,就必给物体施加力的

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止运动。即亚里士多德认为: 力是 ____ 2

____ 原因。 (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如果阻力为零,运动的物体将以 永远运动下去。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平直长木板、毛巾、棉布等。 实验步骤: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如图所示,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换成棉布,第三次去掉所铺棉布,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

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除了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即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问题: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目的是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二、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研究对象:“一切物体”指 (2)成立条件: 3

(3)总:一直这样 (4)状态: “或” 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力 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力 是 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但是这个结论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事实并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 。 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 三、惯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惯性,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 2、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 (2)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所以在解答物体惯性现象问题时, 不能说“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性”等,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 (3)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它的存在是 条件的,而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是 条件的(不受外力)。 4、惯性现象及其应用 (1)惯性现象的利于弊 4

利: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灰尘会落下来。跳远助跑,套紧锤头等。 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是:交通事故,跑步绊倒等 (2)与惯性有关的交通条例:限速行驶、系安全带、严禁超载、保持车距等,有关措施:头枕——追尾 安全气囊——前撞 安全带——紧急刹车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慢慢停下来 D.立即停下来 3、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力都消失,则球( ) A.静止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下落 D.无法判断 4、在校运会上,同学们奋勇拼搏.下列情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投掷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D.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软垫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6、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 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5

班级 姓名 学号 家长签名 第2节 二力平衡 学习目标 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 知道平衡力的概念。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重点 二力平衡 学习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自主学习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是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 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 有关;与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或静止 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情形一是 二是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都受到 力的作用,方向是 合作探究 一、平衡力、平衡状态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 。若物体受非平衡力,则一定处于 状态。 6

例: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匀速上升的物体.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 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平衡? 根据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思考并记录下列内容: ①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小车是否静止?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特点?

② 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是否静止?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③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是否静止? (2)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 7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已知吊灯重力G为20N,则电线对吊灯的拉力为 ,方向 。 2、已知书重力为2.5N,那么桌子对书的支持力为 ,方向 。 3、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下降,已知人和伞共重800N,那么运动员和伞所受的阻力为 N,方向 。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 和向后的 ,这两力是一对 ;在竖直方向,汽车受到向下的 和路面对它向上的 ,这两个力也是 。如果汽车的重力为2000N,牵引力为1000N,则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

达标检测 1、飞机停在飞机场上,且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________(填"平

衡""不平衡"),判断的依据是因为飞机处于________状态,这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并且在_____ ___。 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下列各对力中一定是平衡力的是( )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C.汽车受到支持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汽车

3、一个杂技运动员单手支撑在另一个运动员手上,当上面那个运动员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必须____________。如果重力____________支持力,他就要坠落,若重力和支持力不在____________,他就要倾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