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用量三要素
车工实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1.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
()A:对B:错答案:A2.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A: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及进给量B:切削速度,切削厚度及进给量C:切削速度,切削宽度及进给量D: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及进给量答案:D3.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使用时及使用后应尽量避免强磁场,以免量具被磁化,从而影响(精度)。
()A:错B:对答案:B4.工具箱内摆放整齐,上面不得放置杂物。
外部要擦拭干净,不得有铁屑,油灰等污垢。
()A:错B:对答案:B5.每周清洁窗户、柜顶、等不常触及的部位。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叫()。
A:切削平面B:正交平面C:基面答案:C2.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叫()。
A:基面B:切削平面C:正弯平面答案:B3.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叫()。
A:基面B:正交平面C:切削平面答案:B4.当刀具刀尖位于主切削刃上最高点时,刃倾角()零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答案:A5.精车要求较高,工序较多的轴类零件,中心孔应选用()型。
A:CB:AC:BD:R答案:C第三章测试1.车削时为降低表面粗糙度,可采用()方法进行改善。
A:增大进给量B:增大刀尖圆弧半径C:增大副偏角D:增大主偏角答案:B2.外圆粗车刀的刃倾角一般取负值,以()。
A:增加刀头强度B:有利于断屑C:增加刀刃强度D:减小表面粗糙度答案:C3.在车外圆的操作步骤中,对保证零件尺寸精度最关键的步骤是()。
A:试切测量B:横向进刀C:测量毛坯答案:A4.车外圆时,背吃刀量等于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
()A:对B:错答案:A5.车外圆是横向进给运动,车端面、切断是纵向进给运动。
()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精车台阶,将度偏刀的实际主偏角安装成大于90度,其目的是()。
A:安装方便B:保证台阶平面与工件轴线垂直C:增大背吃刀量D:减小刀尖压力答案:B2.车台阶用的车刀一般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库

一、填空1.切削用量的三要素是、、。
2.卧式车床共有传动链4条,其中外传动链条,内传动链条。
3.切削塑性材料,切削变形,切削脆性材料,切削变形。
4.在刀具几何参数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较大的是角和角。
5.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是先选,后选,最后选。
6.切削力的来源来自切削层变形和变形的变形抗力与刀具前、后面的力。
7.车外圆时,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会使工作前角、工作后角。
刀尖低于工件中心则会使工作前角、工作后角。
8.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前角加工脆性金属材料时前角。
9.粗加工时,切削用量一般以提高、降低为主。
精加工时,应以保证为主,兼顾与。
10.车内孔时,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会使工作前角、工作后角。
低于工件中心则会使工作前角、工作后角。
11.工件材料强度相同时,和越高,切削变形越大,切屑与工件对刀具间增加,切削力会越大。
12.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前角越,材料塑性越大,前角越。
13.机床夹具由装置、装置、和组成。
14.铣刀方向与工件方向相反称铣削方式。
15.刀具材料分为、、、四大类。
16.切削塑性金属时,切削速度,使切削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切削力也随之。
17.粗加工时选择前角,精加工时选择前角。
18.刀具材料应具备、、、。
19.前角增大,切削变形,故切削力也。
20.选择后角的原则是:在不产生的条件下,应适当后角。
21.传统的制造系统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22.加工钢材料常用类硬质合金,加工铸铁和有色金属常用类硬质合金。
23.主偏角增大,进给力,而背向力则。
24.精加工时,后角取值,粗加工时,后角取值。
25.拉刀是一种、的多刃刀具。
其使用寿命,结构,制造成本。
26.在机床的成形运动中,根据切削过程所起作用不同可分运动和运动。
27.短圆柱销可限制个自由度。
长圆柱销可限制个自由度。
菱形销可限制个自由度。
圆锥销一般只能限止个自由度。
窄V形块限止个自由度。
长V形块限止个自由度。
28.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四要素组成。
切削用量的选择

进给量的选择: 进给量的选择:
背吃刀量选定后,应该再选择进给量f 背吃刀量选定后,应该再选择进给量f。 粗加工时,由于作用到工艺系统上切削力较大, 粗加工时,由于作用到工艺系统上切削力较大, 进给量的大小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机床进给量的大小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机床-刀 工件系统的刚度;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 具-工件系统的刚度;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 机床有效功率与扭矩;以及刀尖的强度。 机床有效功率与扭矩;以及刀尖的强度。一般 情况下,根据刀具的刃磨角度, 情况下,根据刀具的刃磨角度,进给量的大小 以断屑为标准。 以断屑为标准。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主要受工件表面粗糙度 的影响。一般选择比较小的进给量。 的影响。一般选择比较小的进给量。
切削速度Vc的选择: 切削速度Vc的选择: Vc的选择
具体确定Vc时一般根据以下原则: 具体确定Vc时一般根据以下原则: Vc时一般根据以下原则 粗车时,背吃刀量及进给量均较大, 1、粗车时,背吃刀量及进给量均较大,因此 选择较低的切削速度;精车时, 选择较低的切削速度;精车时,应选择较高的 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 工件的加工性较差时, 2、工件的加工性较差时,应选择较低的切削 速度。如灰口铸铁, 速度。如灰口铸铁,而加工铝合金及铜合金时 选择较高的切削速度。 选择较高的切削速度。 3、刀具材料加工性能较好时,切削速度应选 刀具材料加工性能较好时, 择的较高, 择的较高,因此硬质合金刀具应比高速钢刀具 切削速度高很多。 切削速度高很多。
三、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
背吃刀量ap的选择: 背吃刀量ap的选择: ap的选择 背吃刀量应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来确定。 背吃刀量应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来确定。粗加 工时,除留下精加工余量外, 工时,除留下精加工余量外,一次进刀应尽可 能切除全部余量。当加工余量较大, 能切除全部余量。当加工余量较大,工艺系统 刚性较低,机床功率不足, 刚性较低,机床功率不足,刀具强度不够或断 续切削冲击振动过大时,可分多次走刀。 续切削冲击振动过大时,可分多次走刀。切削 表面层有硬皮的铸锻件时,应使ap ap大于硬皮层 表面层有硬皮的铸锻件时,应使ap大于硬皮层 的厚度,以保护刀尖。 的厚度,以保护刀尖。 在中等功率的车床上,粗加工的ap一般选择4 ap一般选择 在中等功率的车床上,粗加工的ap一般选择45mm,半精加工时选择0.5-1mm,精加工时选择 半精加工时选择0.5 5mm,半精加工时选择0.5-1mm,精加工时选择 0.1-0.2mm。 0.1-0.2mm。
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定义及公式

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定义及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定义及公式”的文章:在咱们日常的机械加工领域中,切削用量三要素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这就好比是烹饪中的盐、糖和酱油,用量合适,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在机械加工里,切削用量三要素调配恰当,才能加工出合格又精致的零件。
咱先来说说切削速度,这可是三要素中的“速度担当”。
切削速度就是刀具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想象一下,你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快速地在一块木头上划过,这个划过的速度就是切削速度。
公式是 v = πdn/1000 ,这里的 v 表示切削速度,d 是工件待加工表面或刀具的最大直径,n 是主运动的转速。
给您举个小例子吧,我之前在工厂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师傅让我加工一个圆柱形的零件。
我一开始没太注意切削速度,就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调了机器的转速。
结果呢,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那叫一个粗糙,简直没法看。
师傅过来一看,就指出是切削速度不对。
后来在师傅的指导下,我重新计算并调整了切削速度,加工出来的零件那表面光滑得跟镜子似的,我当时心里那个美啊!接下来聊聊进给量,它就像是你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步伐大小。
进给量是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
用 f 来表示,单位通常是 mm/r 或者 mm/行程。
比如说车床上车削螺纹,每转一圈刀具沿着轴向移动的距离就是进给量。
有一回,我们车间接到一个紧急订单,要加工一批细小的轴类零件。
我负责其中一部分,为了赶进度,我把进给量调得过大。
结果零件的尺寸偏差超出了允许范围,差点就造成了损失。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进给量可不能随意乱调,得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来。
最后说说背吃刀量,这是刀具切入工件的深度。
就好比你切西瓜,切下去的厚度就是背吃刀量。
用 ap 表示,单位是 mm 。
记得有一次,我在加工一个比较厚的金属板,一开始背吃刀量设置得太小,加工效率特别低,半天也没弄出个样子来。
后来我大胆地增加了背吃刀量,效率一下子就提上去了,但同时也要注意刀具的承受能力,不能一味地加大,不然刀具可能会受损。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一、填空题1.切削用量三要素指的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2.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速度最高。
3.金属切削刀具的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散热性、良好的工艺性与经济性。
4.刀具在高温下能保持高硬度、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则该刀具的热硬性较高。
5.前刀面和基面的夹角是前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是后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和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是主偏角,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是角刃倾角。
6.刀具角度中,影响径向分力Fy大小的角度是主偏角。
因此,车削细长轴时,为减小径向分力作用,主偏角常用75°或90°。
7.车外圆时,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工作前角变大,工作后角变小。
8.切削过程中影响排屑方向的刀具角度是刃倾角,精加工时,刃倾角应取正值。
9.积屑瘤产生的条件是用中等速度切削塑性材料且能形成带状切屑时。
避免积屑瘤的产生,主要控制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度。
10.在切削用量中,影响切削力大小最显著的是背吃刀量,影响切削温度大小最显著的是切削速度。
11.切削用力常分解到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主切削力与主切削刃上某点的切削速度方向一致;与工件轴线平行的为进给抗力;与工件半径方向一致的是切深抗力力。
12.从提高刀具耐用度出发,粗加工时选择切削消量的顺序应是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
13.孔加工中,镗床主要用于箱体类零件上孔系的加工。
14.在拉削加工中,主运动是拉刀的旋转,进给运动是靠拉刀的齿升量来实现的。
15.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寿命)包括最高生产率寿命与最低成本寿命两种。
16.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拉刀、麻花钻)刀具。
17.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增加(增加,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减少(增加、减少)。
18.当工件材料硬度提高时,切削力增加(增加,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增加、减少)。
什么是合理的切削用量

•
3)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越好时,切削速度也可选得 越高。因此,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可选得比高 速钢高度好几倍,而涂层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 个立方氧化硼刀具的切削速度又可选得比硬质合金 刀具高许多。 此外,在确定精加工、半精加工的切削速度时, 应注意避开积屑瘤和鳞刺产生的区域; 在易发生振动的情况下,切削速度应避开自激震动 的临界速度, 在加工带硬皮的铸锻件时,加工大件、细长件和薄 壁件时,以及断续切削时,应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υc的选择
• 在ap和f选定以后,可在保证刀具合理耐用度的条件下, 用计算的方法或用查表法确定切削速度υc的值。在具体确 定υc值时,一般应遵循下述原则:
•
1)粗车时,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均较大,故选择较低的 切削速度;精车时,则选择较高的切削速度。 2)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较差时,应选较低的切削速度。 故加工灰铸铁的切削速度应较加工中碳钢低,而加工铝合 金和铜合金的切削速度则较加工钢高得多。
• 在选择切削用量时,考虑的侧重点也应有 所区别。 • 粗加工时,应尽量保证较高的金属切除率 和必要的刀具耐用度,故一般优先选择尽 可能大的切削深度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 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要求,确定合 适的切削速度。 • 精加工时,首先应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要求,故一般选用较小的进给量f 和切削深度ap,而尽可能选用较高的切削 速度υc。
• •
前刀面磨损
(2)后刀面磨损 如图所示,在切削刃参加切削工作的各 点上,一般后刀面磨损是不均匀的。在后刀 面磨损带中间部位的B区上,磨损比较均匀, 平均磨损带宽度以VB表示,而最大磨损带宽 度以VBmax表示。加工脆性材料时,由于形 成崩碎切屑,一般出现后刀面的磨损;切削 塑性材料时,当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 薄时较容易产生后刀面的磨损。
简要说明切削用量的含义及其三要素

简要说明切削用量的含义及其三要素切削用量,这个词听起来挺专业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加工材料的时候,我们所用到的各种量度。
想象一下吧,就像我们在厨房做饭时,切菜的厚度、火候的掌控、调料的用量,都是影响成品的重要因素。
切削用量也是一样,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要素,分别是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来,咱们一个个聊聊。
切削深度。
这个就像你在切西瓜时,一刀下去切多深,直接影响到你能不能一口吃到心仪的果肉。
深了,西瓜汁四溅;浅了,吃得心里总觉得没满足感。
在加工中,切削深度指的是刀具进入工件的深度。
深度适中,能让材料有效去除,效率提升;要是太深,刀具就容易磨损,甚至崩裂,哎呀,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象一下,一个厨师在切牛排时,刀子如果扎得太深,那牛排就容易变成碎片,简直是悲剧。
然后是进给量。
这玩意儿可有意思了,想象一下你吃面条,吃得快了,肚子饱了,吃得慢了,可能会觉得不够。
进给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刀具移动的距离。
说白了就是切削的速度。
快了,效率高,但可能会导致切削不够干净;慢了呢,又浪费时间。
就像你跑步,如果一步迈得太大,容易摔跤;如果一步迈得太小,没法跑起来。
找到一个合适的进给量,才能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咱们得说说切削速度。
这就像你开车一样,速度快了,路上风景飞速而过,慢了呢,感觉都快睡着了。
在切削过程中,切削速度就是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速度。
这个速度过高,刀具容易发热,磨损加快;过低呢,又影响加工效率。
就像你看一场电影,节奏快了,情节就紧凑;节奏慢了,可能会让人昏昏欲睡。
合适的切削速度,才能让加工过程流畅。
为什么切削用量这么重要呢?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加工质量、效率和刀具寿命。
要是切削用量设定得当,那简直是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可要是搞错了,哎呀,刀具磨损得飞快,甚至整个加工流程都得停下来重新调整,浪费了时间和成本,真是“得不偿失”。
实际上,掌握好这三要素,就像是掌握了一门绝活。
想象一下,那个老厨师在厨房里,一边切菜一边聊家常,动作流畅,切出来的每片菜都是完美的厚度,火候恰到好处,那画面多美。
切削用量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用量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用量是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材料去除量。
切削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加工效率、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
切削用量的三个要素是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
1.进给量:进给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工件在切削方向上的移动量。
进给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
通常情况下,增加进给量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但过大的进给量会引起切削力过大、切削温度升高、刀具磨损加剧、表面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在确定进给量时需要考虑工件材料、加工精度要求、刀具耐磨性等因素。
2.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刀具与工件之间在切削方向上的垂直距离。
切削深度的大小对切削用量、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都有影响。
增加切削深度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但过大的切削深度容易导致刀具振动、切削力过大、切削温度升高等问题,甚至会破坏刀具和工件。
因此,在确定切削深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刀具的刚性、工件的材料性质、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
3.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与工件相对运动的速度。
切削速度的大小对切削用量、刀具寿命和表面质量都有影响。
增加切削速度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但过大的切削速度容易导致切削温度升高、刀具磨损加剧、切削力过大等问题,甚至会破坏刀具和工件。
因此,在确定切削速度时需要考虑工件材料、切削刀具的材料和涂层、刀具的耐磨性等因素。
总之,切削用量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加工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要综合考虑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三个要素,以达到高效、稳定和精确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