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六章 点的合成运动 [同济大学]

理论力学第六章 点的合成运动 [同济大学]
理论力学第六章 点的合成运动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 卷) 2007 — 2008学年第 2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45003900 课名:理论力学 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 一、 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一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A 简化后,得主矢0≠R F ,0≠A M ,则最终可简化为合力的条件为 ;最终可简化为力螺旋的条件为 ;合力或力螺旋的位置是否过点A 。 2. 物块重力为P =50N ,与接触面间的静摩擦角? f ?=30,受水平力F 的作用,当F =50N 时物块处于 ________________(只要回答处于静止或滑动)状态。当F =_____________N 时,物块处于临界状态。 3. 半径为R 的圆轮,沿直线轨道作纯滚动, 若轮心O 为匀速运动,速度为v ,则B 点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4. 已知OA =AB =L ,ω=常数,均质连杆AB 的质量为m ,曲柄OA ,滑块B 的质量不计。则图示瞬时,相对于杆AB 的质心C 的动量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均质圆盘半径为R ,质量为m ,沿斜面作纯滚动。已 知轮心加速度a O ,则圆盘各质点的惯性力向O 点简化的结果是:惯性力系主矢量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力系主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应在图中画出)。

6. 某摆锤的对称面如图所示,质心为C ,转轴为O 。受冲击时轴承O 的碰撞冲量为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15分) 如图所示结构,已知:q =20N /m ,M=20N ·m ,F =20N ,L =1m ,B ,D 为光滑铰链。试求: (1)固定铰支座A 的约束力; (2)固定端C 的约束力。 三、计算题(10分)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AC=BC=EC=FC=FD=DE=L ,力1F 及 角。试用虚位移原理求机构平衡时,2F 力大小。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

831 理论与材料力学命题单位: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考试大纲 任选一部分: 理论力学部分 1 静力学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能熟练、正确进行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掌握汇交力系简化过程和简 化结果,能运用汇交力系平衡方程求解。掌握力矩的概念,能熟练计算力对轴和力对点的矩。掌握力偶的概念, 能运用力偶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平衡问题。熟练掌握空间任意力系简化过程,并进行简化结果的讨论分析。能熟 练运用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能熟练运用节点法和截面法求解桁架内力。能熟练求解 考虑摩擦时的物体系统平衡问题。 2 运动学理解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掌握刚体平移的运动特点,掌握刚体定轴转动 时各点的速度、加速度的求法。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和运动方程,能熟练求解作平面运动刚体上各点的速 度和加速度。熟练掌握点的合成运动概念,能熟练分析动点、动系和静系以及三种运动,并能熟练求解点的合 10 成运动的速度和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的加速度问题。 3 动力学理解质点在惯性坐标系中的运动微分方程。能熟练计算刚体系统的动量,掌握质心运动定理,能熟 练运用动量定理解题。掌握常见刚体的转动惯量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刚体系统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熟 练掌握质点系对固定点和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能熟练计算 力和力偶的功,熟练计算刚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能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理求解各类问题。能综 合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解题。熟练掌握各类碰撞问题的计算方法。掌握惯性力的概念,熟练掌握刚体惯性力系 的简化结果,并能运用达朗伯原理解题。掌握广义坐标和自由度的概念,能熟练运用虚位移原理求解两类问题, 能熟练计算广义力,理解动力学普遍方程的概念。能熟练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运动微分方程。掌握单自 由度系统的各类振动特征值的计算。 4 考试题形 计算题为主,少量选择题或填空题 材料力学部分 一、考试要求: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运用它们进行工程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分析以及强度、刚度和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3)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 卷) 2006— 2007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 课名:工程力学 考试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刚体绕O Z 轴转动,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某平面上有A ,B 两点,已知O Z A =2O Z B ,某瞬时a A =10m/s 2,方向如图所示。则此时B 点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要在图上表示出来)。 答:5m/s 2 ; [4分] 与O z B 成60度角。 [5分] 2刻有直槽OB 的正方形板OABC 在图示平面内绕O 轴转 动,点M 以r =OM =50t 2(r 以mm 计)的规律在槽内运动,若t 2= ω(ω以rad/s 计),则当t =1s 时,点M 的相对加速 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科氏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方向应在图中画出。 答:0.1m/s 2;1.6248m/s 2。22.0m/s 2(图略) ; [4分] 方向垂直OB ,指向左上方。 [5分] 3质量分别为m 1=m ,m 2=2m 的两个小球M 1,M 2用长为L 而重量不计的刚杆相连。现将M 1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M 1M 2与水平面成?60角。则当无初速释放,M 2球落地时,M 1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__。 (1) 3 L ; (2)4 L ; (3)6 L ; (4)0。 答:(1)。

理论力学合成运动习题解

2 v v e =1 v v =AB r v v =0 450 45 v r =N 竞赛资料 点的合成运动习题解 [习题7-1]汽车A 以h km v /401=沿直线道路行驶,汽车B 以h km v /2402=沿另一叉道行驶。求在B 车上观察到的A车的速度。 解: 动点:A 车。 动系:固连于B 车的坐标系。 静系:固连地面的坐标系。 绝对运动:动点A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A 相对于B 车的运动。 牵连运动:在动系中,动点与动系的重合点, 即牵连点相对于静系(地面)的运动。当A、 B两车相遇时,即它们之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 A、B相重合,B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就是 牵连速度。2v v e =。由速度合成定理得: → →→ +=r e v v v 。用作图法求得: h km v v AB r /40== (↑) 故,B车上的人观察到A车的速度为h km v v AB r /40==,方向如图所示。 [习题7-2]由西向东流的河,宽1000m ,流速为s ,小船自南岸某点出发渡至北岸,设小船相对于水流的划速为1m/s 。问:(1)若划速保持与河岸垂直,船在北岸的何处靠岸?渡河时间需多久?(2)若欲使船在北岸上正对出发点处靠岸,划船时应取什么方向?渡河时间需多久? 解:(1) 动点:船。 动系:固连在流水上。 静系:固连在岸上。 绝对运动:岸上的人看到的船的运动。 相对运动:船上的有看到的船的运动。 牵连运动:与船相重合的水体的运动。 绝对速度:未知待求,如图所示的v 。 相对速度:s m v r /1=,方向如图所示。 牵连速度:s m v e /5.0=,方向如图所示。 由速度合成定理得: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07-08试卷a

同济大学试卷统一命题纸 (A 卷) 20 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12500400 课名:理论力学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补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重修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边长为2a 的匀质正方形簿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点A ,今欲使边BC 保持水平,则点A 距右端的距离x =_______________。 2. 已知:力F =100N ,作用位置如图,则 F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y =__________________ __ ; M z =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已知力P =40kN ,F =20kN ,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0.5,动摩擦因数f d =0.4,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4. 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板在其自身平面内运动,已知点A 相对 于点B 的加速度AB a 的大小为a ,方向平行于边CB ,则此瞬时三角形板的角加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 5.一匀质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C 为其中点,初始静止,在图示各受力情况下,图(a )杆作____________;图(b )杆作____________;图(c )杆作__________。

6. 半径为R 的圆盘沿水平地面作纯滚动。一质量为m ,长 为R 的匀质杆OA 如图固结在圆盘上,当杆处于铅垂位置瞬时, 圆盘圆心有速度v ,加速度a 。则图示瞬时,杆OA 的惯性力系向杆中心C 简化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将结果画在图上)。 二、计算题(15分)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匀质轮O和匀质轮B的质量均为m 1,半径均为r ,物 C的质量为m 2,物A的质量为m 3,斜面倾角β=30?;系统开始静止,物A与斜面间摩擦不计,绳与滑轮间不打滑,绳的倾斜段与斜面平行;在O轮上作用力偶矩为M的常值力偶。试求: (1)物块A下滑的加速度a A ; (2)连接物块A的绳子的张力(表示成a A 的函数); (3)ED段绳子的张力(表示成a A 的函数)。

2016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6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1.沿长方体的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边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问边长 a ,b ,c 满足什么条件,该力系才能简化为一个力。 解:向O 点简化: R F ' 的投影:F F F F F F Rz Ry Rx ='='=',, k F j F i F F R ++='∴ [ 3分] 主矩O M 投影:0, ,=-=-=Oz Oy Ox M aF M cF bF M ()j aF i cF bF M O --=∴ [ 6分] ∵当0=?'O R M F 时才能合成为力, ∴应有()()[]0=--?++j aF i cF bF k F j F i F 即()00==-FaF cF bF F 或 ∴b=c ,或a=0时,力系才能合成为一个力。 [10分]

2. 图示不计自重的水平梁与桁架在B 点铰接。已知:载荷1F 、F 均与BH 垂直,F 1=8kN ,F=4kN ,M=6m kN ?,q=1kN/m ,L=2m 。试求: (1)支座A 、C 的约束力; (2)杆件1、2、3的内力。 解: (1)取AB 杆为研究对象 ()∑=0F M B 021 2=+-M LF qL Ay kN 4=Ay F (2)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0F M C

02sin 2sin cos 2cos 21112=-?-?--?+?++L F L F L F L F L F L F qL M Ay Ax θθθθ kN 37.5=Ax F ∑=0x F 0cos 2cos 1=--+θθF F F F Cx Ax 0=∑y F 0sin 2sin 1=---+θθF F qL F F Cy Ay kN .F Cx 948= kN 165.F Cy = [6分] (3)取D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1=F [7分] (4)取H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cos 5=--θF F kN 525-=F [8分] (5)取C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sin 35=++θF F F Cx kN 12.103-=F 0=∑y F 0cos 32=++θF F F Cy kN 90.32=F [10分]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考2009.10

同济大学课程期中考核试卷(A 卷) 课号: 课名:理论力学 考试考查: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概念题(每题5分) (1)图示系统受力F 作用而平衡。若不计各物体重量,试分别画出杆AC ,CB 和圆盘C 的示力图,并说明C 处约束力间的关系。 (2)半径r =100mm ,重P =100N 的滚子静止于 水平面上,滑动摩擦因数f =0.1,滚动摩擦系数δ=0.5mm ,若作用在滚子上的力偶的矩为mm N 30?=M ,则滚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滚子受到的滚动摩擦力偶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 (3)直角刚杆AO =2m ,BO =3m ,已知某瞬时A 点的速度v A =6m/s ,而B 点的加速度与BO 成?=60θ角。则该瞬时刚杆的角速度 =_____ ________rad/s ,角加速度 =____________rad/s 2。 (1)3; (2)3; (3)53; (4)93。 (4)小球M 沿半径为R 的圆环以匀速v r 运动。圆环沿直线以匀角速度ω顺时针方向作纯滚动。取圆环为动参考系,则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瞬时:(1)牵连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2)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3)科氏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各矢量的方向应在图中标出)。

(二)、 (10分)图示桁架中,杆(1)的内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杆(2)的内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图示结构由不计自重的折梁AC与直梁CD构成。已知:q C=2kN/m,(三)、 F=12kN,m = M,θ =300,L=6m。试求支座A、B的约束力。 10? kN

理论力学-点的合成运动

第六章点的合成运动 一、是非题 1、不论牵连运动的何种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v a=v e+v r皆成立。() 2、在点的合成运动中,动点的绝对加速度总是等于牵连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3、当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相对加速度等于相对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4、用合成运动的方法分析点的运动时,若牵连角速度ωe≠0,相对速度υr≠0,则一定有不为零的科氏加速度。() 5、若将动坐标取在作定轴转动的刚体上,则刚体内沿平行于转动轴的直线运动的动点,其加速度一定等于牵连加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6、刚体作定轴转动,动点M在刚体内沿平行于转动轴的直线运动,若取刚体为动坐标系,则任一瞬时动点的牵连加速度都是相等的。() 7、当牵连运动定轴转动时一定有科氏加速度。() 8、如果考虑地球自转,则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运动的物体(视为质点),都有科氏加速度。() 二、选择题 1、长L的直杆OA,以角速度ω绕O轴转动,杆的A端铰 接一个半径为r的圆盘,圆盘相对于直杆以角速度ωr,绕A轴 转动。今以圆盘边缘上的一点M为动点,OA为动坐标,当AM 垂直OA时,点M的相对速度为。 ①υr=Lωr,方向沿AM; ②υr=r(ωr-ω),方向垂直AM,指向左下方; ③υr=r(L2+r2)1/2ωr,方向垂直OM,指向右下方; ④υr=rωr,方向垂直AM,指向在左下方。 2、直角三角形板ABC,一边长L,以匀角速度ω绕B轴转动,点M以S=Lt的规律自A向C运动,当t=1秒时,点M的相对加速度的大小α r= ;牵连加速度的大小αe = ;科氏 加速度的大小αk = 。方向均需在图中画出。 ①Lω2; ②0; ③3Lω2;

2016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1.沿长方体的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边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问边长 a ,b ,c 满足什么条件,该力系才能简化为一个力。 解:向O 点简化: R F ' 的投影:F F F F F F Rz Ry Rx ='='=',, k F j F i F F R ++='∴ [3分] 主矩O M 投影:0,,=-=-=O z O y O x M aF M cF bF M ()j aF i cF bF M O --=∴ [6分] ∵当0=?'O R M F 时才能合成为力, ∴应有()()[] 0=--?++j aF i cF bF k F j F i F 即()00==-FaF cF bF F 或 ∴b=c ,或a=0时,力系才能合成为一个力。 [10分]

2. 图示不计自重的水平梁与桁架在B 点铰接。已知:载 荷1F 、F 均与BH 垂直,F 1=8kN ,F=4kN ,M=6m kN ?, q=1kN/m ,L=2m 。试求: (1)支座A 、C 的约束力; (2)杆件1、2、3的内力。 解: (1)取AB 杆为研究对象 () ∑=0F M B 02 12 =+-M LF qL Ay kN 4=Ay F (2)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 ∑=0F M C 02sin 2 sin cos 2cos 21112=-?-?--?+?++ L F L F L F L F L F L F qL M Ay Ax θθθθ

kN 37.5=Ax F ∑=0x F 0cos 2cos 1=--+θθF F F F Cx Ax 0=∑y F 0sin 2sin 1=---+θθF F qL F F Cy Ay kN .F Cx 948= kN 165.F Cy =[6分] (3)取D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1=F [7分] (4)取H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cos 5=--θF F kN 525-=F [8分] (5)取C 点为研究对象 ∑=0x F 0sin 35=++θF F F Cx kN 12.103-=F 0=∑y F 0cos 32=++θF F F Cy kN 90.32=F [10分]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5章点的复合运动分析

第5章 点的复合运动分析 5-1 曲柄OA 在图示瞬时以ω0绕轴O 转动,并带动直角曲杆O 1BC 在图示平面内运动。若d 为已知,试求曲杆O 1BC 的角速度。 解:1、运动分析:动点:A ,动系:曲杆O 1BC ,牵连运动:定轴转动,相对运动:直线,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2、速度分析:r e a v v v += 0a 2ωl v =;0e a 2ωl v v == 01e 1 ωω==A O v BC O (顺时针) 5-2 图示曲柄滑杆机构中、滑杆上有圆弧滑道,其半径cm 10=R ,圆心O 1在导杆BC 上。曲柄长cm 10=OA ,以匀角速rad/s 4πω=绕O 轴转动。当机构在图示位置时,曲柄与水平线交角 30=φ。求此时滑杆CB 的速度。 解:1、运动分析:动点:A ,动系:BC ,牵连运动:平移,相对运动:圆周运动,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2、速度分析:r e a v v v += πω401a =?=A O v cm/s ; 12640a e ====πv v v BC cm/s 5-3 图示刨床的加速机构由两平行轴O 和O 1、曲柄OA 和滑道摇杆O 1B 组成。曲柄OA 的末端与滑块铰接,滑块可沿摇杆O 1B 上的滑道滑动。已知曲柄OA 长r 并以等角速度ω转动,两轴间的距离是OO 1 = d 。试求滑块滑道中的相对运动方程,以及摇杆的转动方程。 解:分析几何关系:A 点坐标 d t r x +=ω?cos cos 1 (1) t r x ω?sin sin 1= (2) (1)、(2)两式求平方,相加,再开方,得: 1.相对运动方程 t rd r d t r d t rd t r x ωωωωcos 2sin cos 2cos 2 2 222221++=+++= 将(1)、(2)式相除,得: 2.摇杆转动方程: d t r t r += ωω?cos sin tan d t r t r +=ωω?cos sin arctan 5-4 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已知:曲柄O 1A 以匀角速度ω1绕轴O 1转动,O 1A = R ,O 1O 2 =b ,O 2O = L 。试求当O 1A 水平位置时,杆BC 的速度。 解:1、A 点:动点:A ,动系:杆O 2A ,牵连运动:定 轴转动,相对运动:直线,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1a ωR v A =;2 21222a e R b R R b R v v A A +=+=ω 2、B 点:动点:B ,动系:杆O 2A ,牵连运动:定轴 转动,相对运动:直线,绝对运动:直线。 C 习题5-4图 习题5-1图 A 习题5-3图

理论力学(7.5)--点的合成运动

第七章作业 1、已知:如图所示,点 M 在平面Ox ' y '中运动,运动方程为:x' =40(1-cos t)mm , y' =40sin t mm,式中t 以 s 计,x ' 和 y ' 以 mm 计。平面Ox ' y ' 又绕垂直于该平面的O 轴转动,转动方程为 φ=t rad ,式中角 φ 为动坐标系的 x '轴与定坐标系的 x 轴间的交角。试求:点 M 的相对轨迹和绝对轨迹。 2 、已知:在图 a 和 b 所示的两种机构中,己知= a =200mm , =3rad/s 。 试求:图示位置时杆 A 的角速度。 3、已知:绕轴O 转动的圆盘及直杆OA 上均有一导槽,两导槽间有一活动销子M ,如图所示, b =0.lm 。设在图示位置时,圆盘及直杆的角速度分别为 =9rad/s 和=3rad/s 。试求:此瞬时销子 M 的速度。

4、已知:图示偏心轮摇杆机构中,摇杆 A 借助弹簧压在半径为 R 的偏心轮 C 上。偏心轮C 绕轴 O 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摇杆绕轴 摆动。设 OC ⊥O时,轮 C 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零,θ =。试求:此时摇杆 A 的角速度 和角加速度 。 5、已知: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在小车上有一轮绕 O 轴转动,轮的半径 r =0.2m ,转动的规律为 。试求:当 t =1s 时,轮缘上点 A 绝对加速度。 6、已知:图示直角曲杆OBC 以匀角速度ω=0.5rad/s 绕 O 轴转动,使套在其上的小环 M 沿固定直杆 OA 滑动, OB =0.1m , OB 与BC 垂直。 试求:当 φ =时,小环 M 的速度和加速度。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模拟题A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 卷) 2007 — 2008 学年第2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25004 课名:理论力学 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25 15 15 15 15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图示正立方体,各边长为a ,四个力1F G ,2F G , 3F G ,4F G 大小皆等于F ,如图所示,作用在相应的边 上。则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标出方向。 2.图示桁架中,杆①的内力为______________; 杆②的内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计质量的杆OA ,以匀角速度ω 绕O 轴转动,其A 端 用铰链与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小圆盘相连,小圆盘在半径为R 的固定圆盘的圆周表面作纯滚动,则系统对O 轴的动量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均质细杆OA 长L ,质量为m ,A 端固连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球,(小球尺寸不计,视为质点),O 为悬挂点,则 撞击中心K 至O 的距离OK =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偏心轮为均质圆盘,质心在C 点,质量为m , 半径为R ,偏心距2 R OC =。转动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α,若将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则惯性力系的主矢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惯性力系的主矩为 ____________________。该主矢、主矩应在图中标出。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期末试卷-模拟试卷08(带答案)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 模拟试卷08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空间同向平行力系1 F 、 2 F 、 3 F 和 4 F ,如图所示。该力系向O 点简化,主矢为' R F ,主矩 为 O M ,则 (B ) (A) 主矢主矩均不为零,且'R F 平行于O M (B) 主矢主矩均不为零,且 ' R F 垂直于 O M (C) 主矢不为零,而主矩为零 (D) 主矢为零,而主矩不为零 2.已知点M 的运动方程为ct b s +=,其中b 、c 均为常数,则( C )。 (A) 点M 的轨迹必为直线 (B) 点M 必作匀速直线运动 (C) 点M 必作匀速运动 (D) 点M 的加速度必定等于零 3.如图所示若尖劈两侧与槽之间的摩擦角均为m ?,则欲使尖劈被打入后不致自动滑出,θ角 应为( C ) (A) θ≤ m ? (B) θ≥m ? (C) θ≤ 2m ? (D) θ≥ 2m ? 4.若质点的动能保持不变,则( D )。 (A) 该质点的动量必守恒 (B) 该质点必作直线运动 (C) 该质点必作变速运动 (D) 该质点必作匀速运动 5.直管AB 以匀角速度ω绕过点O 且垂直于管子轴线的定轴转动,小球M 在管内相对于管子以匀速度r v 运动,在如图所示瞬时,小球M 正好经过轴O 点,则在此瞬时小球M 的绝对速度a v 和绝对加速度a a 大小是( D )。 (A) 0a v =,0 a a = (B) a r v v =,0 a a = (C) a v =, 2a r a v ω= (D) a r v v =, 2a r a v 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划线内。)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0x F =∑、0y F =∑。 2.空间力偶的三个要素是 力偶矩的大小 、 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和 力偶的转向 。 3.如图所示,均质长方体的高度30h cm =,宽度20b cm =,重量 600G N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静摩擦系数0.4s f =。要 使物体保持平衡,作用在其上的水平力P 的最大值为 200 N 。 4.刚体平动的运动特征是 刚体内各点的运动轨迹形状相同, 每一瞬时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也相同 。 5.动点的相对速度是指 动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速度 ,绝对速度是指 动点对于定系的运动速度 ,牵连速度是指 动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点相对于定系的速度 。

理论力学运动学部分

一、判断题: 1. 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 常数,则加速度a = 0。( ) 2、在分析点的合成运动时,动点的绝对速度一定不能恒等于零。( ) 3、对于平动刚体,任一瞬时,各点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可以不同。( ) 4、在刚体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任一平面始终与某固定平面平行,则这种运动就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5、加速度 d d v t 的大小为d d v t 。( ) 6、点的法向加速度与速度大小的改变率无关。 ( ) 7、速度瞬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 ) 8、火车在北半球上自东向西行驶,两条铁轨的磨损程度是相同的。( ) 9、平动刚体上各点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 10、某瞬时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则其速度可能为零。( ) 11、不论点作什么运动,点的位移始终是一个矢量。( ) 12、某动点如果在某瞬时法向加速度为零,而切向加速度不为零,则该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 13、在研究点的合成运动时,所选动点必须相对地球有运动( ) 14、已知自然法描述的点的运动方程为S=f(t),则任意瞬时点的速度、加速度即可确定。( ) 15、科氏加速度的大小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角速度之大小的乘积的两倍。 ( ) 16、作平面运动的平面图形可以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速度瞬时中心。( ) 17、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 常数,则加速度0a 。 ( ) 18、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全约束力与法向约束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 ) 19、在分析点的合成运动时,动点的绝对速度一定不能恒等于零。( ) 20、若动系的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则肯定存在哥氏加速度C a 。( ) 21、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一点的速度v 在三个坐标上的投影均为常数,其加速度a 必然为零。() 22、刚体平行移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一定是相互平行的直线。 二.填空题 1.点M 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所示。它走过的弧长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比。试分析它的加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 2.图所示平板绕AB 轴以匀角速度ω定轴转动,动点 运动方程

理论力学第8章 点的合成运动

第8章 点的合成运动 8-1 如图 8-1 所示,光点 M 沿 y 轴作谐振动,其运动 方程为 x = 0, y = a cos(kt +β) 如将点 M 投影到感光记录纸上,此纸以等速v e 向左运动。求点 M 在记录纸上的轨迹。 解 动系O 'x ' y '固结在纸上,点 M 的相对运动 方程 x '= v e t , y '= a cos(kt + β) 消去t 得点 M 在记录纸上的轨迹方程 k y '= a cos( x '+β) v e 8-2 如图 8-2 所示,点 M 在平面Ox ' y '中运动,图 8-1 运动方程为 x '= 40(1? cos t ) , y '= 40sin t 式中t 以 s 计,x '和 y '以 mm 计。平面Ox ' y '又绕垂直于该平面的轴O 转动,转动方程为 ?= t rad ,式中角?为动系的 x '轴与定系的 x 轴间的交角。求点 M 的相对轨迹和绝对轨迹。 解 由点 M 的相对运动方程可改写为 ? x ' ? ?? ? 40 ?1??? = ?cos t y ' = sin t 40 上2式两边平方后相加,得点 M 的相对轨迹方程 (x '?40)2 + y '2 =1600 图 8-2 由题得点 M 的坐标变换关系式

x = x 'cos ?? y 'sin ? y = x 'sin ?+ y 'cos ? 将?= t 和相对运动方程代入,消去t 得点M 的绝对轨迹方程 (x + 40)2 + y 2 =1600 8-3 水流在水轮机工作轮入口处的绝对速度v a =15 m/s ,并与直径成β= 60° 角,如图 8-3a 所示,工作轮的半径R = 2 m ,转速n = 30 r/min 。为避 免水流与工作轮叶片相冲击,叶片应恰当地安装,以使水流对工作轮的相对速度与叶片相切。求在工作轮外缘处水流对工作轮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方向。 x ′ (a) (b) 图 8-3 解 水轮机工作轮入口处的 1 滴水为动点 M ,动系固结于工作轮,定系固结于机架/ 地面(一般定系可不别说明,默认为固结于机架,下同);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相对运动与叶片曲面相切,速度分析如图 8-3b 所示,设θ为v r 与 x '轴的夹角。点 M 的牵连速度 n π v e = R ω= 2× = 6.283 m/s 30 方向与y ' 轴平行。由图 8-3b , e v ′ a v r v ° 60 θ M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练习册

静力学基本知识 1试分别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物体的重量除图上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定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d) (e) (f)

2试分别画出图示各物体系统中每个物体以及整体的受力图。物体的重量除图上注明外,均略去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c) (f)

平面力系(1) 1.已知F1=3kN,F2=6kN,F3=4kN,F4=5kN,试用解析法和几何法求此四个力的合力。 2.图示两个支架,在销钉上作用竖直力P,各杆自重不计。试求杆AB与AC所受的力。 3.压路机的碾子重P=20kN,半径r=40cm。如用一通过其中心的水平力F将此碾子拉过高h=8cm 的石块。试求此F力的大小。如果要使作用的力为最小,试问应沿哪个方向拉?并求此最小力的值。

4.图示一拔桩架,ACB 和CDE 均为柔索,在D 点用力F 向下拉,即可将桩向上拔。若AC 和CD 各为铅垂和水平,0 4=?,F =400N ,试求桩顶受到的力。 5.在图示杆AB 的两端用光滑铰与两轮中心A 、B 连接,并将它们置于互相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设两轮重量均为P ,杆AB 重量不计,试求平衡时θ 角之值。如轮A 重量P A =300N ,欲使平衡时杆AB 在水平位置(θ=0),轮B 重量P B 应为多少?

平面力系(2) 1.如图所示,已知:F =300N ,r 1 =0.2m ,r 2 =0.5m ,力偶矩m =8N.m 。试求力F 和力偶矩m 对A 点及O 点的矩的代数和。 2.T 字型杆AB 由铰链支座A 及杆CD 支持如图所示。在AB 杆的一端B 作用一力偶(F ,F ′ ) ,其力偶矩的大小为50N.m ,AC =2CB =0.2m ,030=α,不计杆AB 、CD 的自重。求杆CD 及支座A 的反 力。 3.三铰刚架如图所示。已知:M =60kN .m ,l =2m 。试求:(1)支座A ,B 的反力;(2)如将该力偶移到刚架左半部,两支座的反力是否改变?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