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大学排名前五 深圳大学竟然不在其中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每年的9-10月更新,以下是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世界排名第23位)。
中国排名第2位: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第39位)。
中国排名第3位: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第53位)。
中国排名第4位:香港大学(世界排名第55位)。
中国排名第5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89位)。
中国排名第6位:浙江大学(世界排名第93位)。
中国排名第7位:香港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95位)。
中国排名第8位:香港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100位)。
中国排名第9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第102位)。
中国排名第10位:华中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109位)。
中国排名第11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世界排名第112位)。
中国排名第12位:复旦大学(世界排名第116位)。
中国排名第13位: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第120位)。
中国排名第15位:中山大学(世界排名第129位)。
中国排名第16位:武汉大学(世界排名第150位)。
中国排名第17位:中国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8位: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9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0位:同济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1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2位:台湾大学(世界排名第203位)。
中国排名第23位:中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09位)。
中国排名第24位: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13位)。
中国排名第25位:华南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6位:西安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7位:电子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31位)。
中国排名第28位:东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34位)。
中国排名第29位:厦门大学(世界排名第247位)。
中国排名第30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世界排名第253位)。
2023广东排名前10大学院校

2023广东排名前10大学院校广东排名前10大学院校TOP1:中山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15名)王牌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哲学专业、数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TOP2:华南理工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24名)王牌专业: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TOP3:暨南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39名)王牌专业:经济学、广告学、中医学、金融学、历史学、药学、法学、生物科学、工商管理、国际政治等TOP4:华南农业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54名)王牌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等TOP5:深圳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56名)王牌专业:广告学、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站工程、土木工程等TOP6:华南师范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57名)王牌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TOP7:南方科技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83名)王牌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TOP8:南方医科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111名)王牌专业: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TOP9:广东工业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125名)王牌专业:经济学、法学、网站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TOP1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国本科学校排名第143名)王牌专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行政管理、新闻学等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一、再次核对个人填报信息填报结束后,最好再进行检查,安全退出系统10分钟后再次登入网页,如果所填信息无误才表明志愿填报工作完成。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结束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网报密码,防止丢失和泄露。
中国大学最新排名200强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所在省市 学校名称 北京大学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 复旦大学 上海 浙江大学 浙江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南京大学 江苏 中山大学 广东 武汉大学 湖北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吉林大学 吉林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四川大学 四川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山东大学 山东 南开大学 天津 中南大学 湖南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厦门大学 福建 同济大学 上海 东南大学 江苏 天津大学 天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兰州大学 甘肃 西南大学 重庆 湖南大学 湖南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重庆大学 重庆 东北大学 辽宁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长安大学 陕西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类型 综合 理工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理工 综合 理工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师范 理工 综合 综合 理工 综合 理工 理工 理工 师范 农林 理工 综合 理工 综合 理工 综合 理工 理工 理工 师范 理工 师范 综合 理工 农林 总分 100 96.81 55.87 54.27 47.62 45.01 37.85 37.06 35.29 34 32.05 30 28.36 28.09 27.91 26.1 25.82 25.8 25.59 24.63 21.52 21.17 20.99 19.81 18.82 18.73 18.1 16.98 15.6 14.41 14.31 14.04 13.76 13.67 13.21 13 12.73 11.87 11.06 10.79 10.71 10.56 科学研究 91.81 100 54.25 49.96 57.64 42.53 41.79 35.7 36.5 32.99 35.32 29.81 14.5 25.87 26.56 27.41 23.61 25.56 25.84 24.35 23.46 22.37 20.92 22.95 20.04 16.94 18.58 16.25 12.64 13.48 11.79 12.58 12.37 11.56 13.47 11.34 12.1 10.51 10.32 9.58 10.24 10.95
深大、南科大进入“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百强

深大、南科大进入“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百强深大、南科大进入“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百强3月30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蝉联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
深圳有两所高校入选主榜百强,分别为南方科技大学(33名)、深圳大学(68名)。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90所。
排名前十的大学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广东有8所高校入选前100强,分别为中山大学(11名)、华南理工大学(26名)、南方科技大学(33名)、暨南大学(50名)、深圳大学(68名)、华南师范大学(79名)、华南农业大学(93名)、广州大学(97名)。
据了解,“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90所为“双一流”高校。
10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其中深圳大学(68名)、浙江工业大学(70名)、江苏大学(78名)位列前三。
在单科类大学排名中,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学院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2023软科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次上榜,位列第5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首次发布。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为恰当反映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软科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4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
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大学排名

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大学排名副省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官员。
在“行政区划级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地级市。
副省级市的中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
但是在行政区划级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
中国的15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一、10个省会城市1、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2、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4、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5、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6、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7、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9、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10、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二、5个计划单列市1、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2、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3、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4、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5、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
2022年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

2022年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2022年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出炉了,为方便了解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具体情况,下面搜集了详细的排名,欢迎阅读!2022年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名名次地区名称综合得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影响1北京100.00100.00100.00100.002江苏48.6849.0845.9952.213上海47.5047.7046.0849.454湖北38.4639.38 35.29 40.81 5广东27.8525.1026.19 39.19 6陕西27.15 27.68 23.37 32.02 7浙江25.8424.5125.93 30.81 8四川23.8924.5832.92 9山东23.61 23.64 20.48 30.55 10辽宁23.2524.45 16.85 32.45 11天津20.84 20.57 19.70 23.29 12湖南20.75 20.27 18.80 25.47 13黑龙江18.66 14.93 21.87 14吉林17.5718.24 15.71 18.62 15安徽17.36 17.96 13.41 23.80 16福建13.77 13.38 11.13 20.01 17河南13.06 13.27 8.66 22.00重庆12.02 11.65 10.42 15.04 19河北10.74 10.52 6.43 20.84 20江西9.16 8.97 6.82 15.15 21甘肃8.55 7.73 7.26 13.24 22云南8.13 7.4814.18 23山西7.01 6.81 4.98 12.27 24广西6.73 6.72 3.85 13.08 25新疆4.93 4.81 3.94 7.76 26内蒙古 4.28 4.59 2.77 6.74 27贵州3.83 2.58 8.57 28海南 1.79 1.771.622.38 29宁夏 1.63 1.561.362.51 30青海 1.20 1.16 1.03 1.79 31西藏 1.00 1.110.701.32最新发布2022中国各地区百强大学排行榜,北京、江苏和上海雄居前3强,分别有19所、11所和9所跻身全国百强;剔除“211工程”相关指标后,新疆、内蒙古、贵州、海南和宁夏等地区无高校跻身百强,西藏和青海无高校跻身200强。
深圳的大学排名

深圳的大学排名深圳是中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城市,拥有众多知名高校。
这些高校以其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著称于国内外,被广大学子和家长所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深圳的大学排名。
一、全国排名前30名的高校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清华大学在深圳创办的研究生院,是全国排名前30的高校。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的研究生,秉承清华大学一贯的优良传统和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同样是全国排名前30的高校。
学院设有五个学院,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媒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门类。
学院的使命是为中国和亚太地区培养具有卓越的研究能力和高度责任感的人才。
3.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是全国排名前30的高校,是中山大学在深圳设立的研究基地。
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研究为中心,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产学研合作。
4.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全国排名前30的高校,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学校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工程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金融系、管理系、法学系、广告传媒学系等12个学院,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
5.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全国排名前30的高校之一,在深圳建校20多年,已经成为教育、科研和产业融合的重要平台。
目前学校有数个博士学科和硕士学科,涵盖了信息技术、自动化、声学、数学等多个领域。
二、全国排名前100名的高校1. 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开设了近70个本科专业,是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面、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学之一。
近年来,深圳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有了大幅发展。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排名前100的高校。
广东省的大学排名

广东省的大学排名广东省的大学排名2023年广东本科大学排名中,中山大学在广东本科大学中排名第1、全国排名第9;华南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大学中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24;暨南大学在广东本科大学中排名第3、全国排名第48。
省市排名全国排名学校名称总得分19中山大学84.703224华南理工大学70.13348暨南大学57.625453华南师范大学56.097558华南农业大学54.581675深圳大学51.411779广东工业大学49.785899广州大学46.6219110南方医科大学43.85510177南方科技大学35.459广东的大学排名一览表(2023最新排名)2023年最新,广东的大学排名前10名名单:中山大学(省内排名:第1名)、华南理工大学(省内排名:第2名)、暨南大学(省内排名:第3名)、深圳大学(省内排名:第4名)、华南师范大学(省内排名:第5名)、华南农业大学(省内排名:第6名)、南方医科大学(省内排名:第7名)、广东工业大学(省内排名:第8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省内排名:第9名)、南方科技大学(省内排名:第10名)广东所有大学排名一览表2023年(附前十名)广东的大学排名前十名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省的大学有很多,也有一些是国家重点大学,是很多学子们向往的学府,但是很多考生对广东的大学不熟悉,下面就来为考生们介绍一下广东的大学排名情况。
广东的大学排名前十名是哪些学校地区排名学校名称星级办学层次全国排名1中山大学7世界高水平大学243暨南大学5中国一流大学535深圳大学5中国一流大学627南方科技大学5中国高水平大学1079广东工业大学4中国高水平大学1292023广东省大学排名市内排名全国排名学校名称112中山大学225华南理工大学335南方科技大学447暨南大学5合作1(62)香港中文大学(深圳)668深圳大学7医7(75)南方医科大学878华南师范大学990华南农业大学1091广州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省大学排名前五深圳大学竟然不在其中
中国各省大学排名前五深圳大学竟然不在其中
一、北京(名校众多)
清华大学(一流名校,综合实力很强)
北京大学(一流名校,综合实力很强)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实力雄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类高校排名前列,心理学也很不错)二、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地区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学校,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哈尔滨医科大学(实力较强的医学类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高校,林科是优势,林业工程特色)黑龙江大学(省属强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三、吉林
吉林大学(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专业实力较强)
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排名靠前)
长春理工大学(省属工科院校的翘楚)
延边大学(211高校,具有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实力较强)
四、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211、985大学,力学、水利、化工、管理是强项)
东北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大连海事大学(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是优势和特色)
中国医科大学(综合实力较强的医学高校)
五、天津
南开大学(老牌名校,经济、数学、历史、光学等专业具有一定优势)
天津大学(近代第一所大学,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民航大学(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
天津医科大学(211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有政治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个国家
重点学科)六、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11学校,在电力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实力强劲)河北大学(河北唯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动物学实力较强)河北工业大学(以工为主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源于北洋女师范学堂,有邓颖超、梁漱溟等知名校友)七、山西山西大学(化学和工程2学科不错,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211学校,有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北大学(前身是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有临床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西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八、山东山东大学(山东省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211、985高校,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中国石油大学(211高校,石油特色鲜明)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专业实力较强)山东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属于实力较强的院校)九、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老牌名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985高校,理工特色鲜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等学科实力较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高校,电子科学实力较强)第四军医大学(211高校,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实力较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
211高校,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十、甘肃兰州大学(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11、985高校)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类学校,前身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环境工程等学科有较强实力)兰州理工大学(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是特色专业)十一、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11高校,蒙古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科群等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采矿、煤炭、稀土等是特色专业)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内蒙古师范大学(具有鲜明民族教育特色,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内蒙古民族大学(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十二、新疆新疆大学(211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石河子大学(211高校)新疆农业大学(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专业实力较强)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教育学具有一定实力)十三、宁夏宁夏大学(省属211,民族学、草学等专业较强)北方民族大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唯一开展医学高等教育的高校)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唯一一所师范类本科院校)十四、河南郑州大学(211大学,在河南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军队5所综合大学之一,隶属总参谋部)河南大学(属于河南省和教育部共建高
校)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具有较强实力)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冶金、土木等专业较强)十五、江苏南京大学(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211、985高校,综合实力较强)东南大学(211、985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名列前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高校,在航空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南京理工大学(211高校,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农业大学(211高校,农学实力强大)十六、湖北武汉大学(211、985高校,综合实力很强)华中科技大学(211、985高校,有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武汉理工大学(211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新材料等学科实力较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1高校,地质类专业优势明显)华中师范大学(实力很强的师范类211高校)十七、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11、985高校)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院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安徽大学(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校最早的高校,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和性病学具有一定优势)十八、四川四川大学(985、211大学,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电子科技大学(985、211大学,在信息领域有较强实力)西南交通大学(211大学,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西南财经大学(财经强校,有金融学、
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名校,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学科)十九、重庆重庆大学(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实力也较强)西南大学(农学、师范并举)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实力较强)西南政法大学(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是优势专业)重庆医科大学(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二十、湖南中南大学(211、985高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专业较强)湖南大学(211、985高校,综合实力较强)湖南师范大学(全国师范类学科排名靠前)湘潭大学(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基础学科、经济和工学较强)长沙理工大学(拥有土木工程、会计学等特色专业)二十一、江西南昌大学(江西省综合性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江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实力较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华东交通大学(以工科为主,交通运输专业具有一定优势)二十二、上海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自然学科、管理领域的佼佼者)上海交通大学(百年名校,在工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同济大学(实力很强的综合性大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处于领先地位)华东
师范大学(师范类名校,实力较强)华东理工大学(化工领域佼佼者)二十三、青海青海大学(工、农、经管、医等学科,均处于青海前列)青海师范大学(水利、师范、民族学是强项)青海民族大学(青海三大本科院校之一,民族学、教育学、交通学科是强项)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二十四、西藏西藏大学(农、林、工、医在西藏均名列前茅,藏语学全国领先)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和新兴学科发展很快,校址在咸阳)西藏藏医学院拉萨师范专科学校西藏经管高等专科学校二十五、广西广西大学(农、工、基础学科,在广西处于领先)广西师范大学(文理、师范较强)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较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通信IT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理学、社会学为基础,新兴学科发展很快)二十六、浙江浙江大学(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浙江工业大学(省属工科强校,浙江省属重点大学之一,化学和工程科学较强)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宁波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材料、师范、海洋类专业很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是优势专业)二十七、贵州贵州大学(工、农、医、文、理均是全省第一)贵州师范大学(理学、历史学较强)遵义医学院(药理、麻醉、临床专业较强)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较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实力较强)
二十八、云南云南大学(民族学,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昆明理工大学(工科强校)云南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等专业实力较强)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是强项)二十九、福建厦门大学(人文、财经学科较强,会计学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福州大学(211工科学校,电气、机械、土木较强)福建师范大学(师范大学排名靠前,文理师范均是强项)华侨大学(全国华侨、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经济、材料、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较强)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林学、林业工程等全国排名靠前)三十、海南海南大学(211工程院校,校园很美,对热带植物的研究名列前茅)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唯一师范本科院校,生态学、化学很好)海南医学院(服务当地,就业不错)琼州学院海口经济学院三十一、广东中山大学(综合实力较强的名校)华南理工大学(材料、轻工、食品、建筑是强项)暨南大学(财经类很强的高校,临床医学也实力不俗)华南师范大学(在师范类全国高校排名中靠前,光学和心理学较强)华南农业大学(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