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定义及性质整合

椭圆定义及性质整合
椭圆定义及性质整合

椭圆定义及性质的应用

一、椭圆的定义

椭圆第一定义

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过点1F 作12PF F ?的P ∠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 ,则Q 的轨迹方程为222

x y a +=.

推导过程:延长1F Q 交2F P 于M ,连接OQ ,

由已知有PQ 为1MF 的中垂线,则1PF PM =,Q 为1

F M 中点,212OQ F M ==()121

2

PF PF +=a ,所以Q 的轨迹方程为 222

x y a +=.(椭圆的方程与离心率学案第5题)

椭圆第二定义

第二定义:动点M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0(<

2PF e d =(d 为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

,右准线对应右焦点,其中2PF 称作焦半径,左、右准线公式2

a x c

=±..椭圆的焦半径公式为:1020,PF a ex PF a ex =+=-.

推导过程:

2

200

a

PF ed e x a ex

c

??

==-=-

?

??

;同理得

10

PF a ex

=+.

简记为:左加右减a在前.由此可见,过焦点的弦的弦长是一个仅与它的中点的横坐标有关的数. (离心率、焦点弦问题)例1:(2010全国卷Ⅱ理数12题)已知椭圆

22

22

:1(0)

x y

C a b

a b

+=>

>的离心率为

3

,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0)

k k>的直线与C相交于,A B两点.若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则k=()

A.1 D.2

B【解析】解法一:1122

(,),(,)

A x y

B x y,∵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12

3

y y

=-,∵

2

e=,设2,

a t c

==,b t=,∴222

440

x y b

+-=,直线AB方程为x my

=.代入消去x,∴222

(4)0

m y b

++-=,∴

2

1212

22

,

44

b

y y y y

m m

+=-=-

++

,则

2

2

22

22

2,3

44

b

y y

m m

-=--=-

++

,解得2

1

2

m=,则k= 0

k>.

解法二:设直线l为椭圆的右准线,e为离心率,过,A B别作11

,

AA BB垂直于l,

11

,

A B为垂足,过B作BH垂直于1

AA与H,设BF m

=,由第二定义得,

11

,

AF BF

AA BB

e e

==,由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得

1

3m

AA

e

=,

2m

AH

e

=,4

AB m

=,则

2

1

cos

42

m

AH e

BAH

AB m e

∠====,则sin BAH

∠=tan BAH

∠=,则k=0

k>.故选B.

(离心率、焦点弦问题)例2:倾斜角为

6

π

的直线过椭圆)0

(1

2

2

2

2

>

>

=

+b

a

b

y

a

x

的左焦点F,交椭圆于,A B 两点,且有3

AF BF

=,求椭圆的离心率.

3

3

【解析】解法一:,AF BF 为左焦点上的焦半径,所以过,A B 两点分别作垂直于准线的直线且和准线交于11,A B 两点,从B 点作1BH AA ⊥.因为3AF BF =,设BF m =,则3AF m =,4AB m =,又因为

11AF BF e AA BB ==,则1BF m BB e e ==,13m AA e =,所以2m AH e

=,在ABH ?中,6

BAH π

∠=

,所以

32AH AB =

,解得3

3

e =. 解法二:如图,设,3BF m AF m ==,则122,23BF a m AF a m =-=-,在

12A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

394(23)cos 62232m c a m m c

π

+--==??,化简得2

3326cm b am =-+①,222

534(2)cos 6222m c a m m c

π+--=-=

??,化简得2322cm b am -=-+②,①+②×3化简得,223b m a =,代入①解得3

e =

. 椭圆第三定义

第三定义:在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中,,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P 是椭圆上异于,A B 两点的任意

一点,若PB PA k k ,存在,则12

22-=-=?e a b k k PB

PA .(反之亦成立)

.(★焦点在Y 轴上时,椭圆满足22b

a k k PB PA -=?) 推导过程:设(,)P x y ,11(,)A x y ,则11(,)B x y --.所以122

22=+b y a x ①,1221

221=+b

y a x ②;由①-②得

2

2

1

22212b y y a x x --=-,所以22212212a b x x y y -=--,所以222111222111

PA PB y y y y y y b k k x x x x x x a -+-?=?==--+-为定值. 例1:已知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长轴长为4,若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过原点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与

N M ,两点,记直线PN PM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4

1

21-

=?k k ,则椭圆的方程为 . 1422=+y x .【解析】解法一:(,)P x y ,11(,)M x y ,则11(,)N x y --,因为122

22=+b y a x ,则)1(222

2a

x b y -=,

)1(22

122

1a x b y -=,则222

2

12222211112222221111(1)(1)14

x x b b y y y y y y b a a k k x x x x x x x x a ----+-?=?==

=-=--+--.且42=a ,则椭圆方程为14

22

=+y x .

解法二:由第三定义知4122-=-a b ,且42=a ,则则椭圆方程为14

22

=+y x .

例2:已知椭圆)0(13

42

2>>=+b a y x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21,A A ,点P 在椭圆上,且直线2PA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是]1,2[--,那么直线1PA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43,83[.【解析】设1PA ,2PA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则4

3

2221-=-=?a b k k ,又]1,2[2--∈k ,所以]43,83[1∈k . 二、椭圆的性质

焦点三角形

椭圆焦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22F F c =, 122PF PF a +=,周长为22a c +.设12F PF θ∠=. (1)当点P 处于短轴的顶点处时,顶角θ最大;

(2)221221cos b PF PF a θ

?=≤+,当且仅当12PF PF =时取等号;

(3)122

tan

2

PF F S b θ

?=;

(4)121121

22

PF F B F F S S c b bc ??≤=

??=,当且仅当12PF PF =时取等号. 推导过程:(1)()()()

22

22

2

2

22

12002

22222212

00

04444cos 12222PF PF c a ex a ex c a c PF PF a e x a e x θ+-++---=

=

=-?-+, 当00x =时,cos θ有最小值22

2

2a c a

-,即12F PF θ∠=最大; (2)22

2

1212

4cos 2PF PF c PF PF θ+-=

?,()

2

21212

122cos 24PF PF PF PF PF PF c θ?=+-?-

则有,2

1221cos b PF PF θ

?=+,222

1220max 2221cos 1cos 12cos 12

b b b PF PF θθθ?=≤=

+++-,(当点P 为短轴

顶点时θ取得最大值0θ,此时0

cos 2b a θ=),代入化简得221221cos b PF PF a θ

?=≤+. (3)由(2)得

12

2222

12sin 2sin cos tan

21cos 2222cos 2

PF F b b S b θθθ

θθθ?=??=?=+. (离心率问题)例1.已知12,F F 分别是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C 的左右焦点,椭圆C 上存在一点P ,使

得1290F PF ∠=?,则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解析】

解法一:在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顶角最大时点B 位于短轴的交点处,由题意得145F BO ∠≥?, 所以1

FO OB ≥,即c b ≥,

解得e ∈. 解法二:设(,)P x y ,由题意得椭圆C 上存在一点P ,使得12F P F P ⊥u u u r u u u u r

,即

(,)(,)0x c y x c y +-=,化简,得2

2

2

x y c +=,与12222=+b y a x 联立,消去y 得2222

2

22

a c a

b x a b -=-,由椭圆范围知220x a ≤<,即2222222

0a c a b a a b -≤<-,化简得222

b c a ≤<

,解得[2

e ∈. 变式1:已知12,F F 分别是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C 的左右焦点,椭圆C 上存在一点P ,使得12F PF ∠为

钝角,则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解析】在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顶角最大时点B 位于短轴的交点处,12F PF ∠为钝角,所以145F BO ∠>?,所以1

FO OB >,即c b >,

解得,1)2

e ∈. 变式2:已知12,F F 分别是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C 的左右焦点,椭圆C 上存在一点P ,使得

1260F PF ∠=?(变式3:12120F PF ∠=?),则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

[,1)2

【解析】在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顶角最大时点B 位于短轴的交点处,由题意得130F BO ∠≥?,

所以11sin sin 302c F BO a ∠=

≥?=,则1[,1)2e ∈.变式3:e ∈.

(离心率问题)例2.已知12,F F 是椭圆)0(1:2222>>=+b a b y a x C 的左右焦点,若在直线2

a x c

=上存在点P ,

使得线段1PF 的中垂线过点2F ,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e ∈【解析】22PF c =,22PF F H ≥,即22a c c c ≥-解得:e ∈. (焦点三角形面积问题)例3.已知椭圆212

219

25F F y x 、,=+为焦点,点P 为椭圆上一点,123F PF π∠=,求

21PF F S ?.

33【解析】解法一:设12,,PF m PF n ==则有10m n +=,在21F PF ?中由余弦定理得

mn n m c -+==222644,则mn mn n m 31003)(642

-=-+=,则12=mn ,则333

sin 2121==

mn S PF F .

解法二:122

tan

9tan

2

6

PF F S b θ

π

?==?=(焦点三角形面积问题)例4.过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C 中心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右焦点为

2(c,0)F ,则 2ABF ?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_.

bc 【解析】

由题意得,A B 关于原点对称,则有212ABF AF F S S ??=,故当A 位于短轴的顶点处时,面积最大,为bc . (焦点三角形边角问题)例5.已知椭圆22

194

x y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F F ,点P 在椭圆上,

(1)在椭圆上满足12PF PF ⊥的点P 的个数是?

(2)12PF PF ?的最大值是?

(3)12F PF ∠为钝角时,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1)画图知,所求点的个数即为圆222x y c +=与椭圆的交点个数,由于52c b =>=,故有4个点.

(2)解法一:设12,,PF m PF n ==则有6m n +=,2

12(

)92

m n PF PF mn +?=≤=,当且仅当m n =时取等号.解法二:由性质得222

1220min 2221cos 1(cos )12cos 12

b b b PF PF θθθ?=≤=

+++-,

(当点P 为短轴顶点时取得最大值,此时0

cos 2b a θ=),代入化简得221221cos b PF PF a θ

?=≤+. (3)如图所示,222

x y c +=与椭圆有4个交点,假设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00(,)P x y ,此时122

F PF π

∠=

,设12,,PF m PF n ==则有6m n +=,

222420m n c +==,解得4,2m n ==(或2,4m n ==)

,由等面积法得0222

y c mn ?=

,则05y =,则由勾股定理得222

00()c x y n -+=,解得05x =,则由对称性可知,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535(,)-

. (焦点三角形中与距离最值有关的问题):注意在三角函数与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用法:

(1)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三点在一条线上时取得最小值; (2)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焦点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一般是距离之和的最值,且存在定点,故可以用三角形中的不等式来求; ★若点A 为椭圆内一定点,点P 在椭圆上,则有:

111AF PA PF AF -≤-≤.(三角形三边关系)

★若点A 为椭圆内一定点,点P 在椭圆上,则有:

12122a AF PA PF a AF -≤+≤+.

推导过程:连接11,,AP AF PF ,

()21122AP PF AP a PF a AP PF +=+-=+-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111AF PA PF AF -≤-≤,

则有12122a AF PA PF a AF -≤+≤+(椭圆定义的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焦点弦

经过椭圆焦点的弦是焦点弦.

(1)焦点弦长可用弦长公式求

222121212122

1

1()41()4AB k x x x x y y y y k

=++-=+

+-; *(2)设焦点弦所在的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有2

222

2||=cos ab AB a c θ

-. *(3)

2211b

a BF AF =+(F 为某一焦点). (4)2ABF ?的周长为4a .

(离心率、焦点弦问题)(同第二定义例1)例1:(2010全国卷Ⅱ理数12题)已知椭圆22

22:1(0)

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

3

2

,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0)k k >的直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3AF FB =u u u r u u u r ,则k =( )

A.1

B.2

C.3

D.2

B 【解析】解答题解法:1122(,),(,)A x y B x y ,

∵ 3AF FB =u u u r u u u r

,∴ 123y y =-, ∵ 3

e =,设2,3a t c t ==,b t =,

∴ 222440x y b +-=,直线AB 方程为3x my b =+.代入消去x ,∴ 222(4)230m y mby b ++-=,∴ 21212223,4mb b y y y y m +=-=-+,则22

222

232,34

mb b y y m -=--=-+,解得212m =,则2k =,0k >.

中点弦

AB 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任意一弦,P 是AB 中点,则

1222

-=-=?e a

b k k OP

AB .

证明:令()()1122,,,A x y B x y ,()00,P x y

()120

2

x x x

+=,()

1202

y y y +=,()()()()22

1122

121212122222

22221..01

x y x x x x y y y y a b a b x y a b ?+=?+-+-??+=??+=??

, ()()()()

2121221212y y b x x x x a y y -+?=--+,由于()()1212AB y y k x x -=-,00OP

y k x =,则 2

2AB OP b k k a

?=-. 例1:过点(2,1)M 作一条直线l 交椭圆22

1169x y +=于点AB ,若点M 恰好是弦AB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解析】解答题步骤:解法一(点差法):由题意得直线l 有斜率,设其斜率为k ,

1122(,),(,)A x y B x y ,00(,)M x y ,代入椭圆方程,有2222

11221,1169169x y x y +=+=,两式作差得()()()()12121212..0169

x x x x y y y y +-+-+=,

()()120

120

916y y y x x x -?=-

-,即19216k ?=-,则98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91(2)8

y x -=-?-,即98260x y +-=. 解法二(代入法):由题意得直线l 有斜率,设其直线方程为1(2)y k x -=-,得12y kx k =+-,代入22

1

169

x y +=得222

(916)32(12)16(12)1440k x k k x k ++-+--=,则1202

32(12)24916k k x x x k -+=-

==+,解得9

8

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98260x y +-=.

这两种方法都体现了设而不求的思想,这是圆锥曲线解题的常用思想.

切线及切点弦

切线方程:

(1)设),(00y x P 为圆2

22r y x =+上一点,则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

(2)设),(00y x P 为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上一点,则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12020=+b y y a x x .

切点弦方程:

(1)设),(00y x P 是圆2

22r y x =+外的一点,过点P 作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N M 、,则切点弦MN 所在直线

方程为2

00r y y x x =+;

(2)设),(00y x P 是椭圆外的一点,过点P 作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N M 、,则切点弦MN 所在直线方程为

1

2

2

0=

+

b

y

y

a

x

x

.

例1:以4

2

2=

+y

x上的点)3

,1(P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解法一:由题意得切线有斜率,设切线方程为)1

(

3-

=

-x

k

y,则0

3=

-

+

-k

y

kx,则有

2

1

3

2

=

+

-

k

k

,解得

3

3

-

=

k,则切线方程为0

4

3=

-

+y

x.

解法二:点)3

,1(P为切点,由公式得,切线方程为4

3

1=

?

+

?y

x,即0

4

3=

-

+y

x.

例2:以1

3

4

2

2

=

+

y

x

上的点)

2

3

,1(P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

【解析】解法一:由题意得切线有斜率,设切线方程为)1

(

2

3

-

=

-x

k

y,代入1

3

4

2

2

=

+

y

x

,化简得

3

12

4

)

2

3(

4

)

4

3(2

2

2=

-

-

+

-

+

+k

k

x

k

k

x

k,则有0

)3

12

4

)(

4

3(4

)

2

3(

162

2

2

2=

-

-

+

-

-

=

?k

k

k

k

k,解

2

1

-

=

k,则切线方程为0

4

2=

-

+y

x.

解法二:点)

2

3

,1(P为切点,由公式得,切线方程为

1

3

2

3

4

1

=

?

+

?y

x,即0

4

2=

-

+y

x.

★过椭圆准线上任一点作椭圆和切线,切点弦AB过该准线对应的焦点.

推导过程:设

2

,

a

M y

c

??

?

??

,则AB的方程为

2

22

1

a

x y y

c

a b

+=,

即0

2

1

y y

x

c b

+=必过点(),0c.

★过椭圆焦点弦的两端点作椭圆的切线,切线交点在准线上.

光学性质

★椭圆的光学性质:过一焦点的光线经椭圆反射后必过另一焦点.

★椭圆上一个点P 的两条焦半径12,PF PF 的夹角12F PF ∠被椭圆在点P 处的法线平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镜面、法线)

已知:如图,椭圆C

的方程为22

221x y a b

+=,12,F F 分别是其左、右焦点,l 是过椭圆上一点00(,)P x y 的切线,

'l 为垂直于l 且过点P 的椭圆的法线,交x 轴于D ,设21,F PD F PD αβ∠=∠=, 求证:αβ=.

证明:在22

22:1x y C a b

+=上,00(,)P x y C ∈,

则过点P 的切线方程为:00221x x y y

a b

+=,'l 是通过点

P 且与切线l 垂直的法线,

则0000222211':()()()y x l x x y b a b a

-=-, ∴法线'l 与x 轴交于2

0((),0)c D x a

∴22

102022||,||c c F D x c F D c x a a

=+=-,∴201220||||a cx F D F D a cx +=-,又由焦半径公式得:

1020||,||PF a ex PF a ex =+=-,∴1122||||

||||

F D PF F D PF =,∴PD 是12F PF ∠的平分线,

∴αβ=,∵90ααββ''+=?=+,故可得αβαβ''=?=.

例1. 已知椭圆方程为116

252

2=+y x ,

若有光束自焦点(3,0)A 射出,经二次反射回到A 点,设二次反射点为,B C ,如图所示,则ABC D 的周长为 .

20【解析】:∵椭圆方程为116

252

2=+y x 中,225169c =-=,

∴(3,0)A 为该椭圆的一个焦点,∴自(3,0)A 射出的光线AB 反射后,反射光线

BC 定过另一个焦点(3,0)A ¢

-,故ABC D 的周长为:''44520AB BA A C CA a +++==?=.

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精)

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 一.椭圆 定义Ⅰ:若F 1,F 2是两定点,P 为动点,且21212F F a PF PF >=+ (a 为常数)则P 点的轨迹是椭圆。 定义Ⅱ:若F 1为定点,l 为定直线,动点P 到F 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0>b a 取值范围:}{a x a x ≤≤-, }{b y b x ≤≤- 长轴长=a 2,短轴长=2b 焦距:2c 准线方程:c a x 2 ±= 焦半径:)(21c a x e PF +=,)(2 2x c a e PF -=,212PF a PF -=,c a PF c a +≤≤-1等(注意:涉及焦半径时①用点P 坐标表示,②第一定义,第二定义。) 注意:(1)图中线段的几何特征:=11F A c a F A -=22,=21F A c a F A +=12 =11F B a F B F B F B ===122221 ,222122b a B A B A += =等等。顶点与 准线距离、焦点与准线距离分别与c b a ,,有关。 (2)21F PF ?中经常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将有关线段1PF 、2PF 、2c , 有关角21PF F ∠结合起来,建立1 PF +2PF 、1 PF ? 2PF 等关系 (3)椭圆上的点有时常用到三角换元:?? ?θ =θ =sin cos b y a x ; (4)注意题目中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还是在y 轴上,请补充当焦点在y 轴上时,其相 应的性质。 二、双曲线 (一)定义:Ⅰ若F 1,F 2是两定点,21212F F a PF PF <=-(a 为常数),则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Ⅱ若动点P 到定点F 与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e>1),则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二)图形: (三)性质 方程:12222=-b y a x )0,0(>>b a 122 22=-b x a y )0,0(>>b a 取值范围:}{a x a x x ≤≥或; 实轴长=a 2,虚轴长=2b 焦距:2c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高考相关点: 在高考中所占分数:13分 考查出题方式:解答题的形式,而且考查方式很固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求曲线方程,弦长,面积,对称关系,范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涉及到的基础知识 1.引入椭圆的定义 在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2c)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 有以下3种情况 (1)若a>c,则集合P为椭圆; (2)若a=c,则集合P为线段; (3)若a

标准方程x2 a2 +\f(y2,b2)=1 (a>b>0) \f(y2,a2)+错误!=1 (a>b>0) 图形 性质范围 -a≤x≤a -b≤y≤b -b≤x≤b -a≤y≤a 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A1(-a,0),A2(a,0) B1(0,-b),B2(0,b) A1(0,-a),A2(0,a) B1(-b,0),B2(b,0)轴长轴A1A2的长为2a;短轴B1B2的长为2b 焦距|F1F2|=2c 离心率e=错误!∈(0,1) a,b,c的关系c2=a2-b2题型总结

类型一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1: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F是圆内一定点,M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与F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设CD与OM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圆 【解析】根据CD是线段MF的垂直平分线.可推断出,进而可以知道 结果为定值,进而根据椭圆的定义推断出点P的轨迹【答案】根据题意知,CD是线段MF的垂直平分线.,(定值),又显然,根 据椭圆的定义可推断出点P轨迹是以F、O两点为焦点的椭圆.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练习1:已知F1,F2是椭圆C: 22 22 1 x y a b +=(a>b>0)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C 上的一点,且 错误! 1⊥2 PF,若△PF1F2的面积为9,则b=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的面积∴故答案为: 【答案】3 练习2:已知F1,F2是椭圆错误!+错误!=1的两焦点,过点F2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在△AF1B中,若有两边之和是10,则第三边的长度为() A.6?B.5 C.4 D.3

椭圆的第一定义与基本性质的练习题

椭圆的第一定义与基本性质的练习题 1.椭圆2x 2 +3y 2 =6的焦距是 A.2 B.2(3-2) C.25 D.2(3+2) 2.方程4x 2+Ry 2=1的曲线是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R 的取值范围是 A.R >0 B.0

椭圆的第二定义与性质的练习题 16.点M 到一个定点F (0,2)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y =8的距离之比是1∶2,则M 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 17.如果椭圆的两个焦点将长轴三等分,那么这个椭圆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焦距的 A.4倍 B.9倍 C.12倍 D.18倍 18.设点A (-2,3),椭圆16 2 x + 12 2 y =1的右焦点为F ,点P 在椭圆上移动.当|P A |+2|PF |取最小值时,P 点的坐 标是__________. 19.设椭圆 2 2a x + 2 2b y =1(a >b >0)的左焦点为F 1(-2,0),左准线l 1与x 轴交于点N (-3,0),过点N 且倾斜角为30° 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 (1)求直线l 和椭圆的方程; (2)求证:点F 1(-2,0)在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上. 20.已知椭圆的两焦点为F 1(0,-1)、F 2(0,1),直线y =4是椭圆的一条准线. (1)求椭圆方程; (2)设点P 在椭圆上,且|PF 1|-|PF 2|=1,求tan ∠F 1PF 2的值. 21.设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它在x 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点连成60°的角,两准线间的距离等于83,求椭圆方程.

椭圆性质总结及习题

椭 圆 一.考试必“背” 1 椭圆的两种定义: ①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定长() 212F F a >的点的轨迹,即点集M={P| |PF 1|+|PF 2|=2a ,2a >|F 1F 2|};(212F F a =时为线段21F F ,212F F a <无轨迹)。其中两定点F 1,F 2叫焦点,定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②平面内一动点到一个定点和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小于1的正常数的点的轨迹,即点集 M={P| e d PF =,0<e <1的常数 }。(1=e 为抛物线;1>e 为双曲线) 2 标准方程: (1)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122 22=+b y a x (a >b >0); 焦点F 1(-c ,0), F 2(c ,0)。其中22b a c -= (一个?Rt ) (2)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122 22=+b x a y (a >b >0); 焦点F 1(0,-c ),F 2(0,c )。其中22b a c -= 注意:①在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a >b >0,22b a c -= 并且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上; ②两种标准方程可用一般形式表示:Ax 2+By 2=1 (A >0,B >0,A ≠B ),当A < B 时,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A >B 时焦点在y 轴上。 3.参数方程 :椭圆122 22=+b y a x )0(>>b a 的参数方程 ?? ?==θθ s i n c o s b y a x )(为参数θ 4.性质:对于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12 2 22=+b y a x (a >b >0)有以下性质: 坐标系下的性质: ① 范围:|x|≤a ,|y|≤b ; ② 对称性:对称轴方程为x=0,y=0,对称中心为O (0,0); ③ 顶点:A 1(-a ,0),A 2(a ,0),B 1(0,-b ),B 2(0,b ),长轴|A 1A 2|=2a ,短轴|B 1B 2|=2b ; (a 半长轴长,b 半短轴长); ④ 准线方程:c a x 2± =;或c a y 2 ±= ⑤ 焦半径公式:P (x 0,y 0)为椭圆上任一点。|PF 1|=左r =a+ex 0,|PF 2|=右r =a-ex 0; |PF 1|=下r =a+ey 0,|PF 2|=上r =a-ey 0;c a PF c a PF -=+=min max ,

椭圆定义及性质整合

椭圆定义及性质的应用 一、椭圆的定义 椭圆第一定义 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过点1F 作12PF F ?的P ∠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Q ,则Q 的轨迹方程为222 x y a +=. 推导过程:延长1F Q 交2F P 于M ,连接OQ , 由已知有PQ 为1MF 的中垂线,则1PF PM =,Q 为1 F M 中点,212OQ F M ==()121 2 PF PF +=a ,所以Q 的轨迹方程为 222 x y a +=.(椭圆的方程与离心率学案第5题) 椭圆第二定义 第二定义:动点M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0(<

推导过程: 2 200 a PF ed e x a ex c ?? ==-=- ? ?? ;同理得 10 PF a ex =+. 简记为:左加右减a在前.由此可见,过焦点的弦的弦长是一个仅与它的中点的横坐标有关的数. (离心率、焦点弦问题)例1:(2010全国卷Ⅱ理数12题)已知椭圆 22 22 :1(0) x y C a b a b +=> >的离心率为 3 ,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0) k k>的直线与C相交于,A B两点.若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则k=() A.1 D.2 B【解析】解法一:1122 (,),(,) A x y B x y,∵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12 3 y y =-,∵ 2 e=,设2, a t c ==,b t=,∴222 440 x y b +-=,直线AB方程为x my =.代入消去x,∴222 (4)0 m y b ++-=,∴ 2 1212 22 , 44 b y y y y m m +=-=- ++ ,则 2 2 22 22 2,3 44 b y y m m -=--=- ++ ,解得2 1 2 m=,则k= 0 k>. 解法二:设直线l为椭圆的右准线,e为离心率,过,A B别作11 , AA BB垂直于l, 11 , A B为垂足,过B作BH垂直于1 AA与H,设BF m =,由第二定义得, 11 , AF BF AA BB e e ==,由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得 1 3m AA e =, 2m AH e =,4 AB m =,则 2 1 cos 42 m AH e BAH AB m e ∠====,则sin BAH ∠=tan BAH ∠=,则k=0 k>.故选B. (离心率、焦点弦问题)例2:倾斜角为 6 π 的直线过椭圆)0 (1 2 2 2 2 > > = +b a b y a x 的左焦点F,交椭圆于,A B 两点,且有3 AF BF =,求椭圆的离心率.

椭圆的定义与性质

椭圆的定义与性质 1.椭圆的定义 (1) 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 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2)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0

(2)椭圆上一点P 与两焦点F1,F2构成△ PF1F2的周长为2a+2c(其中a为椭圆的长半轴长, c 为椭圆的半焦距).( )

典例 1】 (1)(2014 ·全国大纲卷改编 )已知椭圆 C : x a 2+ y b 2= 1(a>b>0)的左、右焦点为 F 1 、F 2,离心率 (3) 椭圆的离心率 e 越大,椭圆就越圆. ( ) (4) 已知点 F 为平面内的一个定点, 直线 l 为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 设 d 为平面内一动点 P 到定直线 l 的 5 距离,若 d = 4|PF |,则点 P 的轨迹为椭圆. ( ) [解析] (1)错误, |PA|+|PB|=|AB|=4,点 P 的轨迹为线段 AB ;(2)正确,根据椭圆的第一定义知 PF 1+ PF 2=2a ,F 1F 2=2c ,故△ PF 1F 2的周长为 2a +2c ;(3)错误,椭圆的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4)正确,根据 椭圆的第二定义. [答案 ] (1)× (2)√ (3)× (4)√ 3.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0,-6),(0,6),椭圆上一点 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2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___ x 2 y 2 [解析] 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且 c =6,2a =20,∴ a =10,b 2 =a 2 -c 2 =64,故椭圆方程为 64+ 100= 1. x 2 y 2 [答案 ] x + y =1 64 100 x 2 y 2 4.(2014 无·锡质检 )椭圆4 + 3 =1的左焦点为 F ,直线 x =m 与椭圆相交于点 A ,B ,当△ FAB 的周长最大 时, △ FAB 的面积是 ______ [解析] 直线 x =m 过右焦点 (1,0)时,△ FAB 的周长最大,由椭圆定义知,其周长为 4a =8, 此时, |AB|=2× b a 2× 3 22 C : x a 2+b y 2=1(a>b>0)相交于 A ,B 两点,若 M 是 y 1-y 2 b 2 x 1+ x 2 =- 2 · x 1- x 2 a y 1+ y 2 12 ,x 1+x 2=2,y 1+y 2=2,∴- a b 2=- 12, ∴a 2=2b 2.又∵b 2=a 2-c 2,∴a 2=2(a 2-c 2),∴ a 2=2c 2,∴a c = 22.[答案 ] 考向 1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2. (教材习题改编 )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x +y =1 的离心率为 10,则 m = 5 m 5 [解析] 由题设知 a 2= 5,b 2=m ,c 2 =5-m , 1 2 =3,∴S △FAB =2×2×3=3.[答案 ] 3 5. (2014 ·江西高考 )过点 1 M(1,1) 作斜率为- 12的直线与椭圆 线段 AB 的中点,则椭圆 C 的离心率等于 [解析] 设 A(x 1,y 1), B(x 2, y 2),则 x 1-x 2 x 1+ x 2 y 1- y 2 y 1+y 2 = 0, a 2 b 2 ∵ y 1-y 2= x 1- x 2 5- m 5 2 5 ,∴5-m =2,∴m =3.[答 案] b y 122 =1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 (2)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 (3)掌握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重难点】(1)椭圆的离心率有关的问题 (2)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若,则动点的轨迹为线段; 若,则动点的轨迹无图形。 知识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 1.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2.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注意: 1.只有当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才能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2.在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都有和; 3.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上.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知识点三: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的简单几何性质 (1)对称性 对于椭圆标准方程,把x换成―x,或把y换成―y,或把x、y同时换成―x、―y,方程都不变,所以椭圆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椭圆的中心。

讲练结合: (2)范围 椭圆上所有的点都位于直线x=±a和y=±b所围成的矩形内,所以椭圆上点的坐标满足|x|≤a,|y|≤b。 (3)顶点 ①椭圆的对称轴与椭圆的交点称为椭圆的顶点。 ②椭圆(a>b>0)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即为椭圆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a,0), A2(a,0),B1(0,―b),B2(0,b)。 ③线段A1A2,B1B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A1A2|=2a,|B1B2|=2b。a和b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4)离心率 ①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度的比叫做椭圆的离心率,用e表示,记作。 ②因为a>c>0,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0<e<1。e越接近1,则c就越接近a,从而越小,因此椭圆越扁;反之,e越接近于0,c就越接近0,从而b越接近于a,这时椭圆就越接近于圆。当且仅当a=b时,c=0,这时两个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方程为x2+y2=a2 椭圆的图像中线段的几何特征(如下图): (1),,; (2),,; (3),,; 知识点四:椭圆与(a>b>0)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椭圆性质与定义

椭圆的性质及应用 一、圆锥曲线 圆锥与平面的截线通常有: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其中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叫圆锥曲线,其中抛物线是圆锥面与平行于某条母线的平面相截而得的曲线,双曲线是圆锥面与平行于轴的平面相截而得的曲线,圆是圆锥面与垂直于轴的平面相截而得的曲线,其他平面截取的则为椭圆。 圆锥曲线有一个共同的定义:即:圆锥曲线是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常值的点之轨迹。 二、椭圆的定义 椭圆是平面上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值的点之轨迹,也可定义为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一个小于1常值的点之轨迹。 椭圆的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F'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2a>|FF'|)的动点P的轨迹叫做椭圆。即:│PF│+│PF'│=2a ,其中两定点F、F'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FF'│叫做椭圆的焦距。若2a=|FF'|,为线段,若 下面确定椭圆的方程 现设P的坐标为(x,y),F的坐标为(C,0) 2a += 2a =- 整理可得: 22222222 ()() a c x a y a a c -+=- 定义:222 a c b -= 则椭圆的方程可表示为: 椭圆在方程上可以写为标准式2 2 22 1 y x a b +=,(a>b>0),这样的椭圆长轴在x轴上,焦点在X 轴时,若2 2 22 1 y x b a +=,(a>b>0),这样的椭圆长轴在y轴上。焦点在y轴时。 有两条线段,a、b中较大者为椭圆长半轴长,较短者为短半轴长,当a>b时,焦点在x轴上,焦距为:222 a c b -= 椭圆的第二定义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可到椭圆方程为:2 2 2 2 2 2 2 2 2 1b x a b y b y a x = + ? = + 将2 2 2c a b- =代入,可得: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x a c a c x y c a x a c a y+ = + + ? - = - + 所以:()() 2 2 2 2 4 2 2 2? ? ? ? ? ± = ± + ? + ? ? ? ? ? = - +a x a c c x y c a x a c c x y 由此可得:() () a c c a x c x y c a x a c c x y= - - + ? + ? ? ? ? ? = - + 2 2 2 2 4 2 2 2 所以可得椭圆的第二个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F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集合(定点F不在定直线上,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性质

椭圆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知识点大全 (一)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第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2121F F a PF PF >=+ ,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①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21F F ; ②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无图形 (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 标准方程是指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标准位置的椭圆方程。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第一定义 到两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 ,即21||||2MF MF a +=(212||a F F >) 第二定义 与一定点的距离和到一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即 (01)MF e e d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长轴的长2a = 短轴的长2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离心率 2222222 1(01)c c a b b e e a a a a -====-<< 准线方程 2 a x c =± 2 a y c =± 焦半径 0,0()M x y 左焦半径:10MF a ex =+ 右焦半径:20MF a ex =- 下焦半径:10MF a ey =+ 上焦半径:20MF a ey =-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椭圆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 (2)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 (3)掌握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重难点】(1)椭圆的离心率有关的问题 (2)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若,则动点的轨迹为线段; 若,则动点的轨迹无图形。 知识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 1.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2.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注意: 1.只有当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才能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2.在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都有和; 3.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上.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知识点三: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的简单几何性质 (1)对称性 对于椭圆标准方程,把x换成―x,或把y换成―y,或把x、y同时换 成―x、―y,方程都不变,所以椭圆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椭圆的中心。 讲练结合: (2)范围 椭圆上所有的点都位于直线x=±a和y=±b所围成的矩形内,所以椭圆上点的坐标满足|x|≤a,|y|≤b。 (3)顶点 ①椭圆的对称轴与椭圆的交点称为椭圆的顶点。 ②椭圆(a>b>0)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即为椭圆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a,0), A2(a,0),B1(0,―b),B2(0,b)。 ③线段A1A2,B1B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A1A2|=2a,|B1B2|=2b。a和b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4)离心率 ①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度的比叫做椭圆的离心率,用e表示,记作。 ②因为a>c>0,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0<e<1。e越接近1,则c就越接近a,从而 越小,因此椭圆越扁;反之,e越接近于0,c就越接近0,从而b越接近于a,这时椭圆就越接近于圆。当且仅当a=b时,c=0,这时两个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方程为x2+y2=a2

椭圆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知识点大全

【专题七】椭圆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知识点大全 (一)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 )2(2121F F a PF PF >=+ ,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 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①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21F F ; ②若)(2121 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无图形 (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 ●标准方程是指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标准位置的椭圆方程。 标准方程 122 22=+b y a x )0(>>b a 12 2 22=+b x a y )0(>>b a 图形 性质 焦点 )0,(1c F -,)0,(2c F ),0(1c F -,),0(2c F 焦距 c F F 221= c F F 221= 范围 a x ≤, b y ≤ b x ≤,a y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 顶点 )0,(a ±,),0(b ± ),0(a ±,)0,(b ± 轴长 长轴长12A A ,12A A =a 2,短轴长12B B ,12B B =b 2

离心率 ①(01)c e e a = << ,②21()b e a =-③2 22b a c -= (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说明】: 1.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 与b ,确定椭圆的形状和大小,是椭圆的定型条件,焦点F 1,F 2的位置,是椭圆的定位条件,它决定椭圆标准方程的类型,常数a ,b ,c 都大于零,其中 a 最大且a 2= b 2+ c 2. 2. 方程22 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ABC ≠0,且A ,B ,C 同号,A ≠B 。A >B 时,焦点在y 轴上,A <B 时,焦点在x 轴上。 (三)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22tan 2 PF F S b θ ?=如图: ●椭圆标准方程为:122 22=+b y a x )0(>>b a ,椭圆焦点三角形:设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12,F F 为焦点且∠12F PF θ=,则△12F PF 为焦点三角形,其面积为122tan 2 PF F S b θ ?=。 (四)通径 :如图:通径长 2 2b MN a = ●椭圆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0(>>b a , (五)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点00(,)P x y 在椭圆外?22 00 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椭圆上?220220b y a x +=1; (3)点00(,)P x y 在椭圆内?2200 221x y a b +< (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 的方程为:Ax+By+C=0,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联立组成方程 组,消去y(或x)利用判别式△的符号来确定: (1)相交:0?>?直线与椭圆相交;(2)相切:0?=?直线与椭圆相切; M N F x y

最新(选修1-1)《椭圆的简单性质》教案

(选修1-1)《椭圆的简单性质》教案

《椭圆的简单性质》教案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等简单几何性质。 2.掌握标准方程中,, a b c的几何意义,以及,,, a b c e的相互关系。 3.理解、掌握坐标法中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椭圆的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贯彻数形结合思想,运用曲线方程研究几何性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根据曲线的条件列出方程,如果说是解析几何的手段,那么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画图就是解析几何的目的。怎样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曲线原性质呢?本节内容为系统地按照方程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提供了一个范例,因此,本节内容在解析几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从哪些方面来讨论一般曲线的几何性质,从而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彼此之间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对椭圆几种画法的学习,能深化对椭圆定义的认识,提高画图能力;通过几何性质的简单的应用,了解到如何应用几何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椭圆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方程;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思路与方法;椭圆的几种画法。难点是椭圆的离心率、准线方程及椭圆的第二定义的理解,关键是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椭圆图形的对应关系,理解关掌握两种椭圆的定义的等价性。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本节内容分4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内容的课时分配作如下设计:第一课时,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坐标、离心率、椭圆的画法;第二课时,椭圆的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椭圆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 (2)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 (3)掌握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重难点】(1)椭圆的离心率有关的问题 (2)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若,则动点的轨迹为线段;若,则动点的轨迹无图形。 知识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 1.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2.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 注意: .只有当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1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标系时,才能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2.在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都有和; 3.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xx.当焦点在轴xx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当焦点在轴xx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知识点三: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的简单几何性质 (1)对称性 对于椭圆标准方程,把x换成―x,或把y换成―y,或把x、y同时换成―x、―y,方程都不变,所以椭圆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椭圆的中心。 讲练结合: (2)范围 椭圆上所有的点都位于直线x=±a和y=±b所围成的矩形内,所以椭圆上点的坐标满足|x|≤a,|y|≤b。 (3)顶点 ①椭圆的对称轴与椭圆的交点称为椭圆的顶点。 ②椭圆(a>b>0)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即为椭圆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a,0),A2(a,0),B1(0,―b),B2(0,b)。 ③线段A1A2,B1B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A1A2|=2a,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b和a。|B1B2|=2b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4)离心率表示,记exx的比叫做椭圆的离心率,用①椭圆的焦距与长轴作。,则1。e越接近10 ②因为a>c>,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0<e<就0,cac就越接近,从而越小,因此椭圆越扁;反之,e越接近于a=b当且仅当这时椭圆就越接近于圆。越

椭圆及其性质知识点题型总结

椭圆 知识清单 1.椭圆的两种定义: ①平面内与两定点F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定长() 2122F F a a >的动点P 的轨迹,即点集M={P| |PF 1|+|P F2|=2a ,2a>|F 1F 2|};(212F F a =时为线段21F F ,212F F a <无轨迹)。其中两定点F 1,F 2叫焦点,定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②平面内一动点到一个定点和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小于1的正常数的点的轨迹,即点集M={P| e d PF =,0<e<1的常数}。 (1=e 为抛物线;1>e 为双曲线) (利用第二定义,可以实现椭圆上的动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相互转化,定点为焦点,定直线为准线). 2 标准方程:(1)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122 22=+b y a x (a>b>0); 焦点F1(-c,0), F2(c ,0)。其中22b a c -= (一个Rt 三角形) (2)焦点在y 轴上,中心在原点:122 22=+b x a y (a >b >0); 焦点F 1(0,-c ),F 2(0,c)。其中22b a c -= 注意:①在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a >b >0,22b a c -= 并且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上; ②两种标准方程可用一般形式表示:Ax 2+By 2=1 (A >0,B>0,A ≠B),当A <B 时,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A>B 时焦点在y 轴上。 3 参数方程:焦点在x 轴,?? ?==θ θ sin cos b y a x (θ为参数) 4 一般方程:)0,0(12 2 >>=+B A By Ax 5.性质:对于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12 2 22=+b y a x (a>b>0)有以下性质: 坐标系下的性质: ① 范围:|x|≤a ,|y|≤b ; ② 对称性:对称轴方程为x =0,y=0,对称中心为O (0,0); ③ 顶点:A 1(-a ,0),A 2(a,0),B1(0,-b ),B 2(0,b ),长轴|A1A 2|=2a,短轴|B 1B 2|= 2b; (a 半长轴长,b 半短轴长); ④椭圆的准线方程:对于12222=+b y a x ,左准线c a x l 2 1:-=;右准线c a x l 22:=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1. 椭圆定义: (1)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2(222F F a a >的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其中两个定点21F F 、叫椭圆的焦点. 当21212F F a PF PF >=+时,P 的轨迹为椭圆 ; ; 当21212F F a PF PF <=+时,P 的轨迹不存在; 当21212F F a PF PF ==+时,P 的轨迹为 以21F F 、为端点的线段 (2)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F 与定直线l (定点F 不在定直线l 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10<>=+b a b y a x 的位置关系: 当12222>+b y a x 时,点P 在椭圆外; 当12222>+b y a x 时,点P 在椭圆内; 当12222=+b y a x 时,点P 在椭圆上; 4.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相交0>??;直线与椭圆相切0=??;直线与椭圆相离0

之和等于10; ⑵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2)和(0,2)且过(23- ,2 5) (3)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3,0),(3,0),椭圆经过点(5,0). (4)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5),(0,-5),椭圆上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和为26. (5)焦点在y 轴上,与y 轴的一个交点为P (0,-10),P 到它较近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2. 解:(1)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12 2 22=+b y a x )0(>>b a 9 454 ,582,10222222=-=-=∴==∴==c a b c a c a 所以所求椭圆标准方程为 9 252 2=+y x ⑵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122 22=+b x a y )0(>>b a 由椭圆的定义知, 22)225()23(2++-=a +22)22 5 ()23(-+- 102 11023+= 102= 10=∴a 又2=c 6410222=-=-=∴c a b 所以所求标准方程为6 102 2=+x y 另法:∵42 222-=-=a c a b ∴可设所求方程142 222=-+a x a y ,后将点(23-,2 5 )的坐标代入可求出a ,从而求出椭圆方程 (3)∵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含答案)

椭圆的定义及其几何性质 [要点梳理] 1.椭圆的概念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 (1)若a>c,则集合P为椭圆; (2)若a=c,则集合P为线段; (3)若a

椭圆的常用性质 (1)设椭圆x2 a2+y2 b2=1(a>b>0)上任意一点P(x,y),则当x=0时,|OP|有最小值b,P点在短轴端点处;当x=±a时,|OP|有最大值a,P点在长轴端点处. (2)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心和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a为斜边, a2=b2+c2. (3)已知过焦点F1的弦AB,则△ABF2的周长为4a. [基础自测] 一、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2)椭圆上一点P与两焦点F1,F2构成△PF1F2的周长为2a+2c(其中a为椭圆的长半轴 长,c为椭圆的半焦距).() (3)椭圆的离心率e越大,椭圆就越圆.() (4)椭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5)方程mx2+ny2=1(m>0,n>0,m≠n)表示的曲线是椭圆.() (6)x2 a2+y2 b2=1(a>b>0)与 y2 a2+ x2 b2=1(a>b>0)的焦距相同.() 答案:(1)×(2)√(3)×(4)√(5)√(6)√二、小题查验 1.设P是椭圆x2 25+y2 16=1上的点,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PF1|+|PF2|等于() A.4B.5 C.8 D.10解析:D[由椭圆的定义知:|PF1|+|PF2|=2×5=10.] 2.已知椭圆x2 25+y2 m2=1(m>0)的左焦点为F1(-4,0),则m=() A.2 B.3 C.4 D.9解析:B[由题意知25-m2=16,解得m2=9,又m>0,所以m=3.] 3.已知椭圆C:x2 a2+y2 4=1的一个焦点为(2,0),则C的离心率为()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知识总结

椭圆的定义、性质及标准方程 1. 椭圆的定义: ⑴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⑵第二定义:动点M 到定点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10(<

3. 焦半径公式: 椭圆上的任一点和焦点连结的线段长称为焦半径。 焦半径公式: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设12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00P x y ,是椭圆上任一点,则10PF a ex =+,20PF a ex =-。 推导过程:由第二定义得 11 PF e d =(1d 为点P 到左准线的距离) , 则211000a PF ed e x ex a a ex c ?? ==+=+=+ ?? ?;同理得20PF a ex =-。 简记为:左“+”右“-”。 由此可见,过焦点的弦的弦长是一个仅与它的中点的横坐标有关的数。 22221x y a b +=;若焦点在y 轴上,则为22 221y x a b +=。有时为了运算方便,设),0(122n m m ny mx ≠>=+。 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 知识要点: 1. 定义 (1)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2a (小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 说明: ①||PF 1|-|PF 2||=2a (2a <|F 1F 2|)是双曲线; 若2a=|F 1F 2|,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射线;2a >|F 1F 2|时无轨迹。 ②设M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若M 点在双曲线右边一支上,则|MF 1|>|MF 2|,|MF 1|-|MF 2|=2a ;若M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MF 1|<|MF 2|,|MF 1|-|MF 2|=-2a ,故|MF 1|-|MF 2|=±2a ,这是与椭圆不同的地方。 (2)第二定义:平面内动点到定点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 (e>1)的点的轨迹叫双曲线,定点叫焦点,定直线L 叫相应的准线。

椭圆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知识点

椭圆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知识点 (一)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2121F F a PF PF >=+ ,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①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21F F ; ②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无图形 (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 ●标准方程是指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标准位置的椭圆方程。 标准方程 122 22=+b y a x )0(>>b a 122 22= +b x a y )0(>>b a 图形 性质 焦点 )0,(1c F -,)0,(2c F ),0(1c F -,),0(2c F 焦距 c F F 221= c F F 221= 范围 a x ≤,b y ≤ b x ≤,a y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 顶点 )0,(a ±,),0(b ± ),0(a ±,)0,(b ± 轴长 长轴长12A A ,12A A = a 2,短轴长12B B ,12B B = b 2 离心率 ①(01)c e e a = << ,②21()b e a =-③222b a c -= (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说明】: 1.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 与b ,确定椭圆的形状和大小,是椭圆的定型条件,焦点F 1,F 2的位置,是椭圆的定位条件,它决定椭圆标准方程的类型,常数a ,b ,c 都大于零,其中 a 最大且a 2 =b 2 +c 2 .

2. 方程 22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ABC ≠0,且A ,B ,C 同号,A ≠B 。A >B 时,焦点在y 轴上,A <B 时,焦点在x 轴上。 (三)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2 2tan 2 PF F S b θ ?=如图: ●椭圆标准方程为:122 22=+b y a x )0(>>b a ,椭圆焦点三角形:设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F 为焦点且∠ 12F PF θ=,则△12F PF 为焦点三角形,其面积为122tan 2 PF F S b θ ?=。 (四)通径 :如图:通径长 2 2b MN a = ●椭圆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0(>>b a , (五)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点00(,)P x y 在椭圆外?22 00 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椭圆上?220220b y a x +=1; (3)点00(,)P x y 在椭圆内?2200 221x y a b +< (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 的方程为:Ax+By+C=0,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去y(或x)利用判别式△的 符号来确定: (1)相交:0?>?直线与椭圆相交;(2)相切:0?=?直线与椭圆相切; (3)相离:0?>b a 相交于两点11(,)A x y 、22(,)B x y , 把AB 所在直线方程y=kx+b ,代入椭圆方程12222=+b y a x 整理得:Ax 2 +Bx+C=0。 ●弦长公式: ① 212212 212 4)(11x x x x k x x k AB -++=-+=a k ? +=2 1(含x 的方程) ②212 2122124)(1111y y y y k y y k AB -++=-+ ==2 11k a ?+(含y 的方程) (八)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遇到中点弦问题常用“韦达定理”或“点差法”求解。 M N F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