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_绪论
《物种起源》绪论

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
• 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二段,是否有与华 莱斯争功的嫌疑?
• 早日发表的两个原因:主观,研究工作“将近结 束”,并且自己体弱多病,所以早日出版。客观,华莱 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促使达尔文提前发表自己 的研究成果。 • 第一,所讲为实情;第二,别人的催促。这段话表 现了作者的谦虚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 在这两位大科学家之间,“文人相轻”这一条是不 适用的。他们把科学当作人类的共同财富,而决不计较 个人得失、谁先谁后那样庸俗的问题,他们所不倦追求 的乃是如何使科学更有效地为人类造福和服务。
2、辨析选择题,在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 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 创造出来的。 ②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外 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③要想了解“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 件。 •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 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 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如果说这种寄 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 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而“植物的习性 导致的结果”不属于“外界条件”,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 ①项,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 排除。
4.第7段开头,“由于这种理由”具体指 什么理由?
• 第6、7两段都是针对“家养变异” 的问题来说的。作者把这一问题放在本 书的第一章,原因应是“家养变异”对 于研究物种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 这样的合理推想后,我们就可以把“家 养变异的意义”作为本题的答案了。说 完整了应是:“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 下的变异知识,虽然不完备,但能给研 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物种起源》绪论(精选14篇)

《物种起源》绪论(精选14篇)《物种起源》绪论篇1【教学目的】阅读目标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情意目标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 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媒体设计1. 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2. 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投影达尔文头像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1.板书课题投影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序言。
(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
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3.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请一位学生读浅释1,教师补充。
投影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物种起源

Page
29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 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 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 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 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 点、演变等。
Page 30
说明文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Page
Page 40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 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 性状特点,使要说明的对象形 象可感。
Page
41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 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 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 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下定义的 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 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Page 42
“是的,”夏娃答道,“可是,诱惑和欺骗我的是 那条蛇。” 这样,上帝对蛇下了诅咒,并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 说:“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善恶,那就必须离开伊甸园了。 如果你们留下来,那你们可能会去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那你 们就会永远活下去了。这样的事情是我所不能允许的。”上帝 就把他们赶到尘世里,咒骂他们,说从今往后,亚当必须累得 满头冒汗才能活下去,夏娃必受分娩之苦。在伊甸园的东边, 上帝派一个天使驻扎在那里,手拿冒火的宝剑,守住了伊甸园 的入口,保卫着生命之树。
Page
34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 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 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 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 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 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 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绪论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 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 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 题得到一些了解。
“搜集”“思索” 是研究必不可少的过程,两个 词不能颠倒,“耐心地”“各种”透露了工作 的艰巨、材料的浩繁。没有“搜集”,就丧失 了思考的基础,事实不全,思考不周,当然就 难以取得成果。所以“耐心地”“搜集”“思 索”和“各种”四者缺一不可。即便如此,也 可能只对所研究的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我毫不怀疑地主张——每一物种都是 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 毫不动摇的科学信念与敢于坚持真理 的精神。
这篇绪论属于阐释性说明文,这 要求我们要熟悉和掌握说明文的问题特 征,尤其是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说明语言的特征;这篇又是科普理论性 质的文章,还是翻译的文章,语言理解 起来有难度,这提示我们要掌握语言分 析的一些方法,压缩找主干,句式上转 化都是提取信息的有益方法,从课文中 也可以读到科学成就永远亲睐那些有准 备的人。
请找出本句的主干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 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 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 的一些事实所打动。(第1段) 【讲解要点】:抽取主干,找结构。(我被打动) “被……所+动词”,该结构用了“所”,动词后 不能再带其它成分。双音节动词前“所”可省。 “被”可以改为“为”。 事实:南美洲的生物分布和它现存生物和古生物之 间在地质上的关系。
物种起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二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三章 生存斗争 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第六章 学说的难点 第七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种种异议 第八章 本能 第九章 杂种性质 第十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 第十一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续前)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残迹器官 第十五章 复述和结论
《物种起源》绪论-2024鲜版(1)

01物种起源背景与意义Chapter达尔文生平及主要贡献01020304《物种起源》创作背景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对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科学整体进步。
打破了物种不变论,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书籍对科学界影响引发社会观念变革12302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理论Chapter自然选择概念及原理010203适者生存现象解读适应性可以表现为生理、行为或生态方面的优势,适者生存现象反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遗传变异在进化中作用010203物种形成与灭绝机制03人工选择与遗传育种实践应用Chapter人工选择概念及方法论述人工选择定义01选择方法02与自然选择的比较03早期育种实践遗传学理论发展现代育种技术030201遗传育种技术发展历程现代基因工程在育种中应用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驱动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探讨生态风险技术挑战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等潜在风险。
伦理争议0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Chapter生物多样性定义及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定义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介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制定长期规划、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广生态友好型技术等方式,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国际合作与政策建议国际合作政策建议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
05达尔文进化论争议与现代科学解读Chapter达尔文进化论争议焦点问题自然选择与随机漂变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是否足以解释物种多样性,还是随机漂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种起源》绪论

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 旧译“天演论” 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界的 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 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 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拉马克提出 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 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 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 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 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 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 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 1999年版 年版) 摘自《辞海》(1999年版)
思考
一、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画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a.画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画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b.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 理出文章结构 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 的语言出各段的关键语句 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
1、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 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 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 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 语句。 语句。 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 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 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物种起源绪论

“导言”“绪言”“序言”
绪论,亦称导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 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 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 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导言”“绪言”“序言”
• 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 但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
系、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思考。 3、达尔文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
明确: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 等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4、达尔文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
明确:“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 分的。” 5、这说明达尔文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轻率、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5段:物种由演变而来 第6段:介绍研究的方法(研究养家动物和
栽培植物获得变异知识) 第7段:介绍前一二章的内容 第8段:其他章节的内容 第9段:坚信观点的正确
揣摩语言(一)
科学论著的特点在于科学性,表述极 其准确,遣词造句无不严谨周密。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表现 在哪里?请在文章中找出例子并加以 说明。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执教:苏丙凤
查 理 .
罗 伯 特 .
达 尔 文
1840年的达尔文 晚年的达尔文
达尔文在伦敦的乡居
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
达尔文环游世界时 观察到的龟和鸟类
甲虫 样本
达尔文的望 远镜。连同他 的笔记本、枪 支以及一双善 于观察的眼睛, 都是年轻的博 物学家达尔文 的重要的装备。
3、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 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
明确:“混入”说明错误地出现,出其不意,是 一种非自觉行为,有时不能及时发现。
《物种起源》绪论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细胞学说 进化论
达尔文 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 的创始人。
23岁剑桥大学毕业。开 始学医,后又去神学系学习。 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 生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 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 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
识性。
2.语言准确而严密,尤其擅长运用结构复杂 的句式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
3.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尚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表现在何处?
首先,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使复句内部的 各种层次表现得既准确又严密,体现了很强的逻 辑性。(第9段为例)
其次,修饰、限制性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准 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1段、第9段 第5句为例)
再次,动词、形容词使用准确,有利于表达 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第1段、第3段为例)
二、因为华莱斯通过独立研究得出了几乎和达尔 文一样的结论,达尔文不忍心20多年的辛勤劳动 付之东流。
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
2、阅读第5小节,思考 下列问题:
1、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作者推想出什么样 的结论?(注意筛选信息) 2、那么作者作出这个推想的依据是什么? 3、一般博物学家认为什么是引起变异的原因? 4、达尔文对于这样的观点持什么样的态度?
1、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作者推想出什么样的结论? (注意筛选信息)
基本观点:1)物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 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2)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 的最重要的手段。
2、那么作者作出这个推想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关系, 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度等等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属的种举例
德国牧羊犬
藏 獒
纽芬兰獒犬
威尔士朋布罗克短腿狗
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
• “虽然不完备”这个短语有什么意义?
• (反映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表现作者行文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 7、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 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 “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 量。
• “至少是可能的”限制语有什么作用? • (强调而不偏激。) • 8、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
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结构及思路
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1-4) 内容过简的说明(3)
向别人表示感谢(4) 物种由演变而来(5)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6) (5-9) 介绍1-3章的内容(7) 介绍4-15章的内容(8) 进化论的三个主要观点(9)
地下结论。
• …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 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 • 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
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 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 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
论… •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有若干论述。 • 我成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我相信“自然选择”
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 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 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 里不可能这样做。
• “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这个短语容易让读 者含混不清,根据前文的提示,应该怎样理解?
• (一个问题可以理解出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
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 况的文体。书前有导言,目的是要让读者更好地 理解全书内容。导言”与“绪论”差别并不大, 但与“序言”却差别很大。简单地说,序言可以 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但导言或 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序言可用于文学 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导言或绪论 只用于学术类著作;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 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导言或绪论则是著作的 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 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 思考人类是怎么样产生的?
女娲造人
希腊的创世主之一——主管谷物的女神
• 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 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自然 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 者。他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
达尔文
家,从小热心研究自然科学, 特别是生物学。1 83 1年至1
❖环球远航:考察搜集资料 ❖回国后整理材料、做札记
❖充实札记,写成纲要 ❖从那时起一直从事研究
①
交
代 《 物(
目 的
种刻 何
起苦 在
源钻 ?
》研
写)
作
经
过
②提早发表摘要的原因 (实事求是)
③对内容的一些说明 (谦虚谨慎)
➢全部完成还需岁月, 但体力渐感不支
➢华莱斯的结论几乎 与己相同
❖错误在所难免 ❖内容过简
• 2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 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 3 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 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 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 4 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 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 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 (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
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 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 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 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 • 这段话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哪些信息? • (作者过去相信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现在认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注音
胚胎 pēi
泥坯 pī
槲寄生 hú 札记 zhá 坚持不懈 xiè 狭隘 ài
★注释
[审慎]
周密而谨慎。审,详细,周密。
[审时度势] 考虑时机,估量形势。审,考虑,分 析,考察。
[琐屑]
细小而繁多。屑,琐碎。
[不屑置辩] 认为不值得争辩。屑,认为值得。
1.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 1 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希望以后得以补充
一般博物学家: 外部环境
④物种由演 变而来及演 变因素
啄木鸟构造 达尔文:
槲寄生
生物本身倾向
⑤研究生物变 异的方法
研究家养动物和栽 培植物
⑥家养变异的作用
获得两点认识
⑦总结自 己的观点
先破:创造论决不能成立
后立
深信:物种变异而来 确信:自然选择有重要作用
生物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昆虫纲(Insecta) 目:双翅目(Diptera) 科:蝇科(Muscidae)
品味语言
• 1、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 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 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 动。
• 这个句子有杂糅之嫌,请你浓缩主要成分,再改动一个 字,消除之。
• (去掉“所”或者将“被”改“为”。) • 2、1 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
感受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 由本文,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有怎样的精 神和品格?
总结:
•
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 长句作了相应的训练,理解长句,不能 简单停留在懂得大意了,而应深入挖掘 句中关键词语的丰富信息,还要注意一 些修饰性词语如“必须”、“最”、 “应该”、“可能”等,对于关键词语 在程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作用。
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 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 “当时”有什么含义? • (说明现在认识上有了变化。)
品味语言
• 3、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 误还是会混入的。
• “错误”,指什么错误? • (指收集的某些证据。) • 4、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
• 5、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 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 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 “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个短语有什么限制 意义?
• (肯定它的正确性,又含有不全面性。)
• 6、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 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 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1 809~1 882)
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
荐,他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
随英国皇家军舰比格尔号环球
旅行。1859年发表《物种起
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
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
变论"等传统观念。不仅如此,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意义远远超
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人
类的思想武器。1 882年4月
19日,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逝
世了。人们将他葬在伦敦威斯
敏斯特寺院中堂的北廊,和杰
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
方。
1840年的达尔文 晚年的达尔文
达尔文在伦敦的乡居
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
达 尔 文 环 游 世 界 时
观 察 到 的 龟 和 鸟 类
甲虫 样本
“进化论”
•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 物界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 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 重要科学。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 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 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 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 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