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最苦与最乐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坟墓.(mù) 赔.礼(péi) 海阔.天空(kuò)

B.契.约(qiè) 卸.却(xiè) 悲天悯.人(mǐn)

C.循.环(xún) 恩慧.(huì) 揽.在身上(lǎn)

D.检督.(dū) 纵.然(zòng) 如释.重负(s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听到医生说父亲已无大碍,我们都如释重负

....。

B.通信行业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通信频道采访时指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任重道远

....。

C.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

....,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设问、排比)

②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引用)

③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对偶)

④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反问)

⑤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对比、对偶)

4.根据提示修改病句。

在众多的“两地书”中,记者发现该校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二旅学员李强与父亲的通信很有代表性。这两封书信,语言质朴,情真意切。①父亲的“吃苦也是福”那句让人印象深刻。追逐强军梦,需军民携手共同奋进。军校学员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也离不开学员家长的教育。②这两封书信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家书、家庭教育对年轻人成长的巨大。

(1)句①语序不当,应改为:父亲的那句“吃苦也是福”让人印象深刻。

(2)句②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两封书信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家书、家庭教育对年轻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5.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生什么事最乐呢?。

答案:(示例)(人生什么事最乐呢?)金榜题名吗?不是。洞房花烛吗?不是。吃吗?穿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乐的事,莫乐于向社会奉献自己的一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先苦后甜

①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②“人生是苦的。”释迦牟尼说。

③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至有人上厕所从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有段时间,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这一幕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年轻人就是莫言。而他31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④【A】从维熙说:“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⑤【B】抗战14年,周有光和张允和搬家36次,可爱的女儿小禾不满6岁,因为生病没有盘尼西林,死在妈妈怀里。这样不堪回首的往事需要多长的时间、多大的心智去慢慢化解?抗战胜利后,周先生供职的新华银行派他去美国、英国开拓业务。周先生眼界开阔了,人也阔了。去英国时,由于晚宴都要穿礼服,张允和单旗袍就带了20件。一时赴觥筹交错的华宴,一时过“凭票供应”的日子;65岁于干校挑担插秧,98岁在北戴河下海游泳……穷过富过,欢喜过悲痛过,春风得意过也坎坷失意过,这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百年史,您以为老寿星是怎样炼成的?

⑥【C】鲁迅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用来储备知识和为未来积累经验,坚持下来你的未来就可能比别人更精彩。正如亨利·福特所言:“如果你想永远做个雇员,那么下班的汽笛吹响时,你就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汽笛声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⑦【D】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年轻人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态,才能不断地攀登与超越,让成长路上渐次开出美善的花,并最终领略山高人为峰的壮丽。星云大师说:“不经过风霜苦寒,哪里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能深切认知人生苦短,哪里懂得精进勤学?”所以,吃苦就如吃补。有了今日的辛苦播种,他日才会有苦尽甘来的甜美果实。

⑧人生是苦的,苦后才更觉甜。

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人生是苦的,苦后才更觉甜。(或:年轻人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态,才能不断地攀登与超越,让成长路上渐次开出美善的花,并最终领略山高人为峰的壮丽。)

7.文章第⑦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道理论证。引用星云大师的话加以论证,更有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8.“要想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必须舍弃别人不能舍弃的。”这是从文中抽取的一句话,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应是A.B.C.D哪一处( C )

9.请你为文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0字以内)

答案:(示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屈辱,最终吞并了吴国,一雪前耻。

10.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揭示全文的中心主旨“人生是苦的,苦后才更觉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第15课最苦与最乐 四川德阳五中肖冬编写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技巧,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学习作者选择论与运用论据的方法。 3.理解作者关于责任的观点,读出自己的真切体会。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运用略读的方法,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他是怎样做到人人笔下无而人人意中有的。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要求用着重号标出作者的观点,用[ ]标出论证的部分,用波浪线标出作者扣论点议论的文字,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达观(dá guān):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纵然(zòng rán):纵使,纵令、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 契约(qì yuē):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dé):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循环(xún huán):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趣味(qù wèi):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 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6)“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1 石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2 海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听。 2、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

2016年秋季版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练习

15 最苦与最乐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恩惠.(huì) 缠.着(chán) 契.约(qì) 招lǎn(揽) 循.环(xún) xiè(卸)却监dū(督) 死而后yǐ(已) 2.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1)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2)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3)悲天(悯)人: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心安(理)得: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3.(南京中考)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月×日星期三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③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 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一幅”改为“一张”。 (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或“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许多细丝”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谁能说蜘蛛不厉害呢! 4.(北海中考)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5.按要求填空。 (1)《最苦与最乐》选自《梁启超全集》。梁启超(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2)文章开头连用四个设问句,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引出自己的观点——背着未了的责任最苦。 6.(武威中考改编)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一至材料六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的材料,作为材料七。 材料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

15 最苦与最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任的含义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著作有《饮冰室全集》。 二、检查预习 1、注音: 契 (qì )约揽 ( lǎn ) 大抵( d ǐ)悲天悯 ( mǐn )人 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得志。失意 ②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如释重负 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悲天悯人 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无入而不自得 三、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自由诵读) 读完后告诉老师: __未尽责任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尽责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负责任_____,而不能 ____逃避责任______ 。 文章结构: 一、(1、2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重要】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5最苦与最乐》教案

15最苦与最乐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2.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 3.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什么最苦?什么最乐?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大学者是如何具体阐述的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知识,整体感知 1.解题。 明确: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2.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3.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明确:第一、二、三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四、五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六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全文按分总的结构来写。 目标导学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开篇用一串排比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否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背负未来的责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先驳论后立论,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2.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照应第二自然段并使论证逐步深入的? 明确:先指出未尽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照应第二自然段的“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又将未尽责任的情况延伸至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最后再次照应第二自然段:贫、病、老可以靠达观排解,而未尽责任才是最大的痛苦。 3.第四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但是为什么前面完全谈痛苦用了两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本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最苦与最乐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坟墓.(mù) 赔.礼(péi) 海阔.天空(kuò) B.契.约(qiè) 卸.却(xiè) 悲天悯.人(mǐn) C.循.环(xún) 恩慧.(huì) 揽.在身上(lǎn) D.检督.(dū) 纵.然(zòng) 如释.重负(s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听到医生说父亲已无大碍,我们都如释重负 ....。 B.通信行业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通信频道采访时指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任重道远 ....。 C.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 ....,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设问、排比) ②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引用) ③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对偶) ④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反问) ⑤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对比、对偶) 4.根据提示修改病句。 在众多的“两地书”中,记者发现该校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二旅学员李强与父亲的通信很有代表性。这两封书信,语言质朴,情真意切。①父亲的“吃苦也是福”那句让人印象深刻。追逐强军梦,需军民携手共同奋进。军校学员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也离不开学员家长的教育。②这两封书信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家书、家庭教育对年轻人成长的巨大。 (1)句①语序不当,应改为:父亲的那句“吃苦也是福”让人印象深刻。 (2)句②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两封书信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家书、家庭教育对年轻人成长的巨大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文 火箭起飞了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 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

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镜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17 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我看到了什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备课

龙廷镇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3443模式课时备课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上课日期:2018年月日课题最苦与最乐课型新授主备人个备人 学习目标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教学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是否使 用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阶段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开始篇()作业讲评 ()预习检测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 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最苦与最乐》,听听梁启超认为什么是“最 苦”,什么是“最乐”。 过程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二、作者简介: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 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 凝炼。著作:《饮冰室合集》 三、。师生讨论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精讲点拨巩固检测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 1.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且无处逃躲。 2.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精读第3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便是这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这句话是对上文中“最苦”与“最乐”的深层的分析,点明了三者的关系:苦中有乐,苦乐循环。同时又是下文中“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一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五、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时同步练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时同步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游览了白塔、钓鱼台、五亭桥和很多风景点。 B.旅鼠不去大量繁殖,就可以不避免这种悲剧。 C.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估计,使用汽油和柴油,每年都导致3万名美国死亡。 D.经典之作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经过长久实践的检验,而是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 2 .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他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25篇各自独立的小说,组成了自己的成名作《猎人笔记》,它被公认为是一部“异常优美”的作品。 B.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像寡人、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垂询、尊君、贤侄、家慈、足下等是敬称,而“若屈伸呼吸”中的“若”则只是一般的第二人称代词。 D.我们这学期学的《皇帝的新装》《女娲补天》《蚊子和狮子》等童话故事都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增长智慧。 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第五段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 4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15 《最苦与最乐》练习

15 《最苦与最乐》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 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 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 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茶,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荡漾不是而是歇息 B.环绕荡漾不是就是栖息 C.环绕飘扬不是而是歇息 D.缭绕飘扬不是就是栖息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7、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8、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a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 P.43注释①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第3课丑小鸭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讪shàn笑吐绶sh?u鸡沼zhǎo泽木屐jī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练: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部编含答案】

15* 最苦与最乐 01 积累运用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困为越是圣贤毫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缆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圣贤.(xián)②悲天悯.人(mǐn)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 ①“毫”改为“豪”②“缆”改为“揽”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是任重道远 ....的责任,我们青年要立志为此奋斗终生。 B.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 ....,终于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C.这个人海阔天空 ....地谈了半天,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 ....的胸怀。 (解析:A项“任重道远”是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的意思,本身包含“责任”的意思,与后面的“责任”语意重复。)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B.第五段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 关系不大。 (解析:B项根据文中的“又说”“还说”两词,可知孟子和曾子的话都是做论据。) 5.学完本文,大家都想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一次以“责任在我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一句有关责任的名言警句。 [示例]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有人根据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 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上联:总理,读书为中华之崛起 下联:匹夫,[示例]责任关天下之兴亡 (3)有的人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轻松,不潇洒,你怎样看? [示例]作为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和人

15 最苦与最乐 练习 (2)

15 最苦与最乐练习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恩惠()如释重负()契约()揽() 悲天悯人()卸却()监督()凡属()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 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凡属(fán)2.解释下列词语 失意: 如释重负: 无入而不自得: 悲天悯人: 达观: 契约: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仁人志士: 心安理得: 实用文档

海阔天空: ①失意:不得志。②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③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④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⑤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6)契约:旧社会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等。 (7)任重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8)死而后已: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 (9)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10)心安理得:事情做得合理,对己对人都是很坦然。 (11)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3.请把下列语句和出处连接起来 古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俗语无入而自得 孔子任重而道远 孟子如释重负 曾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实用文档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 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实用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怂勇(yǒng) 怅然(chàng)惩戒(chěng) 阔绰(chuò) B. 逞能(chěng) 恍惚(hū)甜腻(nǐ)娴熟(xián) C. 苍穹(qióng) 悲怆(chuàng)残壳(ké) 彪悍(biāo) D. 栅栏(shuān)抽搐(chù) 不羁(jī) 沟壑(hě)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 不动声色蹦来蹦去临空越起目瞪口呆 B. 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略胜一筹 C. 眼花缭乱秩序井然石破天惊慷慨以赴 D. 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团结玉侮 3. 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鼓声对观众心灵的震撼) B.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夜间远山的形状和船行之快) C.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形状的可爱)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猫》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 B. 《华南虎》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牛汉。 C. 《马》选自范希衡的《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D. 《狼》选自明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 默写古诗文。(4分) (1)——————————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违应物《滁州西涧》) (5)赵翼的《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学名著。(3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pdf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人平分分。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二日《时事新报·学灯》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