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10T13:40:14.7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作者:宁飞

[导读]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规划设计理念;合理选择建设地址;做好整体规划布局。

广西合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市 537000

摘要:从当前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角度来说,人们的居住需求不断提高,建筑逐步朝向高层化方向发展。在开展小区建设中,建筑规划设计为主要内容,影响着施工作业的开展质量,同时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建筑规划设计把控要点,为小区建设提供助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科学性;合理性

1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总建筑面积大约为224236.25㎡,地上计容建筑面积大约为164811.0㎡;地下不计容建筑面积大约为59425.25㎡,具体如下:①住宅面积161159.44㎡;②配套商业建筑面积大约833.38㎡;③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大约1665.97㎡;④地下车库建筑面积大约59425.25㎡。此建设工程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地块容积率要小于2.0;②绿地率超过35%;③集中绿地率为1/3;④地块建筑限高为60m。现结合此项目建筑规划实践,进行如下分析。

2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具体实施

2.1总体规划和布局

该项目小区建筑的北侧是高层区域,在总体布局中将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运用方整的规划结构,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利用几条主轴,将相对较低容积率的5+1层多层建筑住宅区域,划分成为2个大的组团。整个小区总计设置3个入口,主要布置在南侧、西侧、北侧。组团的内部以人行道为主,实现人车分流。对于居住组团的布置,通过和交通网络紧密连接,并且设置独立入户系统,保障系统的私密性以及内敛性,增强住户的归属感。

2.2交通组织

对于小区的主入口,布置在建设用地的背面,同时在建设用地的西面布置1个车行出入口,进而在高层区域构建环形消防通道。此小区紧急消防道路的宽度设计为4m,能够达到消防要求。组团内部的交通以人行道为主,紧急情况下用于消防车进入。小区主环道两侧布置的人行道,道路宽度设计为1.5m;景观步道的宽度分别为2.5m和1.5m。对于道路的纵坡,把控在5%内,长度可以达到居住区域坡道长度要求。规划在小区的开放空间建设休闲步道,将其和景观系统紧密结合,为住户户外休闲以及娱乐提供良好的条件。地块内机动车都布置为地下停车。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进行了无障碍设计,主要区域包括人行道和公共绿地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而满足无障碍设计的标准以及要求,打造人性化小区。

2.3绿化景观设计

基于空间主导的原则,开展景观设计,建筑强调的是生长感,实现景观和建筑的有机协调,植被要因地制宜种植,突出大尺度景观绿化体验以及花园式景观小绿化体验。贯彻高标准精细化的理念,对东侧商业区域进行景观设计,通过种植大冠乔木,营造良好的氛围。小区内部的公共景观轴地带,充分利用各组团来围合绿化景观,同时结合不同类型植被以及节点性的景观小品,比如雕塑等,营造具有层次分明而且纵深感强的开放空间景观系统,实现对组团之间的公共开放街心花园的有效连接。组团景观之间充分利用借景或者轴线关系,构建景观分级体系。

2.4单体设计

此项目包含多层住宅以及高层住宅产品等。其中,高层住宅建筑共计13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5+1层多层住宅建筑共计16栋;商业以及配套为2层,共计2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整个小区建筑之间的距离都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2.4.1平面设计

根据本地区人群的居住习惯,坚持精细化理念,进行户型设计,通过打造内部空间以及高质量的装修,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入户大堂以及电梯入户,营造私属入户空间,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创造序列空间。除此之外,构建多层商业形态,充分结合部分沿街商铺,以及中小型商业空间,增强商业业态的灵活性以及丰富性。基于住户的需求,营造精品配套空间。做好住宅均好性的把控,主要用房保证朝向和通风达到最佳,保证户型的实用化。开展户型设计,要结合结构形式和设备专业统筹考虑,对于梁柱的设计,要坚持使用灵活性的原则,竖向管线以及住户设备的布置,坚持隐蔽性原则,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建筑平面功能以及立面的影响。

2.4.2竖向交通

此住宅工程的竖向交通设计,要以楼梯电梯为主,具体如下:①一梯四户高层建筑每个单元设计双跑楼梯、客梯、担架客梯各1部;②两梯六户高层建筑每个单元设计剪刀楼梯、客梯以及担架客梯各1部;③5+1层多层建筑每个单元设计1部双跑楼梯。

2.4.3立面造型

此工程的建筑立面特征,采取以暖灰的真石漆表现,运用简化古典的设计,利用古典元素,雕琢细部构造。目前,简约古典已经成为沉稳和内敛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

3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的总结

3.1充分利用现代化规划设计理念

开展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主要运用的现代化理念如下:①生态化理念。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以及条件,经过合理化改造,使得住宅小区设计更加自然化以及生态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②环境资源共享。在规划设计中,确保小区环境的均好性,比如各栋建筑所在位置同样好等。③融入社区理念。开展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采取围合内向的手法,聚合建筑空间,保证建筑规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促使小区能够可持续发展,进而满足实际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融合社区理念,从小区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配置公共设施以及实物,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增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沟通,进而增强其归属感。

3.2合理选择建设地址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基本规定设计要点 一总平面俢详设计涉及到的规范 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 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图解 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 4 《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 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5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13 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7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8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9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 29-22-2013 10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11 《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DB 29-196-2017 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 14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1月1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 15 《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B/T 29-7-2014 J11250-2014 16 《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DE/T 29-6-2010 J10484-2010 17 《天津市机动车机械式停车规划设计导则》二○一五年二月十日签发 二总平面设计要点 住宅总平面设计可先从总平面的布置入手,住宅小区规划总平面布置要点

如下: 1 建筑基地内需要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建筑基地内依椐城市规划与建设单位要求,需要保留的古迹、地貌、古树等。 2 建筑基地的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建筑物正负零处的标高值(绝对标高)、建筑物周边场地标高。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画法,建筑物、构筑物坐标值与标高的标注方法,详见《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10 中2.4.2~2.4.6条,2.5.1~2.5.4 条规定。 提示:⑴ 2.5.3.1 建筑物标注室内±0.00处的绝对标高在一栋建筑物内宜标注一个±0.00标高,当有不同地坪标高以相对±0.00的数值标注; ⑵ 2.4.4 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应根据设计不同阶段要求标注,当建筑物与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时,可注其对角坐标。与坐标轴线成角度或建筑平面复杂时,宜标注三个以上坐标,坐标宜标注在图纸上。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建筑物、构筑物也可用相对尺寸定位; 3 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绿线等的位置。 建筑基地四角界线的测量坐标(建筑坐标)值;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规划的用地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建筑红线又叫建筑控制线(建筑线),是指按规划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位置,距道路红线距离的控制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用地红线是指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一般用中实线或虚线表示)。以上三条图线,在总平面中,要用引出线标出图线名称(必要时用图例在总平面说明中注明); 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周边场地(规划四至范围以外50m内)用地性质以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称、性质、层数; 5 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和编号的标注方法:2.6.1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注写名称,名称宜直接标注在图上。当图样比例小或图面无足够位置时,也可编号列表标注在图内。当图形过小时,可标注在图形外侧附近处。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报告

城市配网线路合理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城市电网建设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规划,城市配电网线路是够合理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本文将就城市配网线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当前行业有所帮助。 在传统的电力建设中,电力行业呈现“重发轻供”的局面,认为只要有充足的电力资源就可以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我国城乡电力系统的不断优化配置,国家对配电网线路设计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电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配网线路规划,目的在于优化城市配网线路规划,改变城市配网的薄弱环节,使其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城市配网线路建设的现状 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呈现“重发轻供”的问题,导致城市配网线路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近些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整体改革,我国城市配网线路建设现状有所改变,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电源布点不合理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政策的辅助下不断加快,而我国的城市配网线路建设起步较晚,早期的城市配网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的需要。在早期的城市配网线路建设中,

没有过多的考虑电源分布的合理性,不合理的电源布点,使得供电半径过长或过密,有些线路出现主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有的线路损失较高。这样的配网线路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经济损失和能源损耗。 (二)配网结构不合理 城市配网线路结构的布置应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但由于两者不是同步进行,在城市配网线路的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后期的城市化线路规划,这就使得在城市配网线路后期的运行和维修过程产生了很多麻烦,如不能灵活使用和调动等,给城市配网线路规划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配网线路故障率高、可靠性差 我国疆域辽阔,城市地貌各不相同。当前电力运输主要依靠高架线进行,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加上地理环境的影响就使得城市配网线路设计和规划更加困难。另外,我国配网线路建设起步晚,技术差,出现故障时修理难度大,使得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科学规划城市配网线路的有效措施 (一)城市配网线路规划的设计思路 以前的城市配网线路规划遵循的是适度超前的原则,而对于现阶段的城市需要而言,需要盖白原则理念,才能满足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原则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

注册城市规划师题-建筑学

注册城市规划师题-建筑学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不包括以下()特征。 A.形式随从功能 B.强调了建筑的”形而上” C.隐喻,文脉 D.双重译码,媒介 2、素有中国建筑”第五立面”的最具魅力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部分。 A.室内装饰 B.建筑群体平面 C.藻井,天花 D.屋顶 3、在现代建筑结构出现之前,()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空间建筑。 A.佛罗伦萨主教堂 B.万神庙 C.卡拉卡拉浴场 D.圣彼得大教堂 4、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是()。

A.罗马市政广场 B.圣马可广场 C.安农齐阿广场 D.佛罗伦萨主教堂 5、楼梯梯段连续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级,亦不应少于()级。 A.20;4 B.18;3 C.25;6 D.16;2 6、公共建筑一般皆可概括为()三种不同性质的空间类型。 A.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B.门厅,走廊或楼梯,使用空间 C.门户空间,过渡空间,主体空间 D.走道式空间组合,单元式空间组合,穿套式空间组合 7、当代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在于()。 A.总的构思是否满足了人流活动的连续性和空间艺术的完整性 B.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C.空间的比例与尺度是否合宜 D.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8、在公共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设置()。 A.两部楼梯 B.一部楼梯和一部电梯 C.一部楼梯 D.两部楼梯和一部电梯 9、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中要注意节能设计,以下各项不属于寒冷地区住宅节能设计要点的是()。 A.平面空间组合应紧凑集中,尽量减少凹凸变化 B.加大建筑物体量,加大体型系数 C.合理扩大栋深尺寸 D.加强冷桥节点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 10、下列建筑与相应构图手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组。1)金字塔2)大雁塔3)悉尼歌剧院4)人民英雄纪念碑I.对比II.动态均衡III.渐变韵律Ⅳ.稳定 A.1)-Ⅳ;2)-I3;3)-II;4)-I B.1)-I;2)-II;3)-III;4)-Ⅳ C.1)-III;2)-II;3)-I;4)-Ⅳ D.1)-II;2)-Ⅳ;3)-I1;4)-III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规划专篇 一、基地现状 位于建邺区与鼓楼区交界处的xxxxxx,隶属建邺区兴隆街道,南临yyyyy,西靠wwwww。从应天大街高架俯视整个地块,破败的两三层平房和脏乱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地块内违建密布,通道狭窄,采光、通风问题严重,防火更是存在严重隐患;同时居民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管理困难。目前地块已开始拆迁工作。 二、场地研究 本案为xxxx的一部分,距地铁二号线“集庆门大街站”仅900米,靠近南京最大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及白金级希尔顿大酒店,是南京新街口、龙江、河西CBD三重城市核心交集区位,是南京新江东中央活动区黄金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 本案由积贤街分为A、B两个地块(其中北侧地块为A地块,南侧地块为B地块),A、B地块西临乐山路,东临华山路,南侧与应天大街以一地块相隔,北临集庆门大街。A地块占地64162㎡,B地块占地21704㎡,总占地面积85866㎡。 地块东侧为集贤雅苑产权调换房项目,共四栋高层住宅,两层商业。地块北侧为苏宁开发的高档商品房小区睿城。B地块西侧为小学

用地,根据现有材料综合分析可得,A地块的东侧和南侧以及B地块东北角商业价值最大,转角可设置集中商业,业态考虑为净菜场和小型百货超市。从长远来看,集庆门大街和乐山路具备一定商业潜力。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规划力图提供一个高品质、安居化的居住环境,创造一个时尚、典雅的建筑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形式,并且最大限度的使起居室、卧室、观景阳台获得良好的日照,结合成本运用新技术,以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为目标,极力营造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新概念居住家园。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住宅设计规范》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9、用地红线图

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2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是在人居环境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对象的空间规划.城市规范源于建筑学领域,古罗马的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出了许多城市规划的原理,市政设施布局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快速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方案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1.八小时快速.2.短期快速. 城市规划设计详细规划方案的一般过程是将目标,调查,预测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以此模拟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的变化,演进以及形成的各种状态,然后对这些状态进行评价和取舍,在必要时调整各类要素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建立实现某种未来状态的理想蓝图,最后提出一整套统一的规划成果.重点是建立起各类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考虑这种关系在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背景下的动态过程.使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观愿望在这些关系的演进中取得综合体现. 快速设计分析的过程: 1.概要性地掌握设计任务的基本情况,如项目类型,基地环境,用地环境,用 地面积,交通状况,上一层次规划对本地的控制管理要求,设计时间限制 等. 2.分析基地的外部环境条件,道路交通组织状况,城市景观等,充分考虑设计 方案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种种问题. 3.分析设计项目的内部功能特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简单的功能关系 图. 4.分析设计要求,领会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特殊建议. 5.确定规划结构,进行功能组织,根据不同类型用地的要求,找出最恰当的组 合布局;进行交通组织,包括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根 据用地最主要的特点及性格特征,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空间环境意向. 6.调整设计方案. 其中需重点讨论的内容是:用地内部的功能分析,交通组织分析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分析. ?用地内部的功能分析: 根据用地的功能和性质进行功能分区,确定各部分用地之间的关系,确定各部分用地的公共性,私密性,中性. ?交通组织分析: 分析基地外部的道路交通组织状况,包括道路的性质,等级,交叉口的形式及交通控制方式,基地周边的用地性质及所产生的交通量.分析基地内部的交通组织状

重要!居住区规划要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 一、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万科深圳研发中心总结的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可以据此做初步的项目判断。容积率低于0.3,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可适当降低密度提高品质。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 容积率0.8-1.2,全多层项目较多。如与低层或联排别墅组合,密度较高。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品质较好。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二、居住区入口 (一)、住宅区出入口的选址要求: 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 交通分区单元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辆/小时以内。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 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和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米。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的要求: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的数量: 交通分区单位的适宜的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个; 小于4公顷的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个车行出入口; 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 交通分区的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个。 (三)、消防要求: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的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四)、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机动车出入口的车道设计: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2.交叉口采用的形式: 住区道路与城市主干道:不建议设置交叉口;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一的些规范要点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一的些规范要点

总体规划设计 一.总体规划的地位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规划,主要作用是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重点解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全局的高度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具有政策性引导,又有物质空间的控制。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图 二.规划分析与预测 <一> . 发展背景分析 1.区位分析: 区位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经过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文化,信息等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

置, 所在地形区,气候区,植被区,土壤区等),人文经济区位(邻近区域的人文经济状况),交通区位(区域连接性),战略区位(长远的全局性部署建设地位以及相关的国防安全)进行分析。 2.区位分析的主要方法 综合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辩证分析,发展分析,双层次模式分析 三.初步方案构思 <一>.分析现状 1.总体布局的分析 <1>.城市总体布局是否正确反映城市的性质与特色 <2>.城市各功能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城市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合理,她们之间还存在哪些矛盾 <3>.城市现状的用地分布同自然环境是否协调以及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等 2.城市规模的分析 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3.交通现状的分析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的分析。

4.生活设施的分析 一般来说,城市生活设施及其它用地在城市各组成要素中所占比重最大。城市各项生活设施是指居民生活所需要的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对现有的生活设施的分析主要从她们分布,配套,数量,质量水平及土地利用等方面来加以考虑。 <二>.分析用地 用地条件关系到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用地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城市用地布局的规划。 <三>.分析历史 在提出方案之前,还必须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充分了解,对帮助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性,以便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认识某些历史遗存在规划中的保留价值,并在规划中保护和体现历史的地方特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框架总体布局 <1>.功能分区;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游憩。 <2>.结构设计:a.功能结构 b.空间结构 c.交通结构 d.生态结构 四.总体布局模式 <一>.用地布局模式 1.基本类型:a. 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 b. 分散式城市用地布局 <二>.集中布局模式

最新整理注册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一章:建筑学(11)

注册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第一章:建筑学(11) 相关推荐: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时间 |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真题 |模拟试题 |考试大纲 中国建筑史 (一)概述 1、建筑术书 ·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 ·清朝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 2、中国古代木结构 ·木结构分三类: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大木作: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称为大木作。如梁、檩、枋、椽、柱等。斗拱的产生、演变及其双重作用。 ·小木作:非承重的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部分,如门 3、中国古建筑平面构成 ·开间:在平行的纵向柱网之间的面积称为“间”或“开间”。用间可以用来度量古代单体建筑的大小,采取单数(三、五、七、十一间)计量。 ·步架:相邻檩木之间的水平距离叫“步架”。用步架可以表达进深的尺度。

·古代建筑设计普遍采用模数化、标准化。 4、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和级别划分 (1)屋顶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及硬山。按重要性可设重檐。 (2)建筑物等级由高到底的排列是: ·屋顶: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及硬山。 ·开间:清朝为十一间,依次为九、七、五、三间。 ·色彩:黄、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民舍只可用黑灰、白色。 (二)宫殿、坛庙、陵墓 1、宫殿 我国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 北京故宫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布局的水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平面为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大清门、******、端门、无门、太和门。 2、坛庙 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庙等祭祀建筑。代表作有天

城市规划全面要点研究

城市规划全面要点研究 城市规划全面要点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已经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达到39%,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保证城市发展进程的健康推进,是城市政府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的工作重点。本文在此从城市规划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状;理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city level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new reached 39%, cit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e city development process to promote health through the city planning, city hall is a serious study to city management work ke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city planning, this paper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ity planning. Keywords: city planning; present situa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984 前言:城市作为复杂综合体,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各个领域,为了使各方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建设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手段。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只有把城市规划好,在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下,才能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城市规划现状 1、城市规划随意性强 城市建设必须要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

住宅小区规划审批

摘要:住宅小区用地选择住宅小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下,选择符合居住功能要求,环境良好,有利于开发建设的新建地区或适宜的旧区改建地段。小区用地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免地质复杂,土壤承载力差,地势低洼又不易排涝等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 .关键字:住宅小区规划审批 一、住宅小区用地选择 住宅小区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城市规划指导下,选择符合居住功能要求,环境良好,有利于开发建设的新建地区或适宜的旧区改建地段。小区用地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免地质复杂,土壤承载力差,地势低洼又不易排涝等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住宅小区应避免布置在沼泽地区、不稳定的填土堆石地段、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如断层、风化岩层、裂缝、滑坡等,也应避开风口,洪水侵袭的地区,以及地震时有崩坍陷落危险的地区。住宅小区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植被和小气候环境以及有利地形、地貌的地区,必须避免严重的交通、噪声干扰和工农业有害排放物的污染和侵害。 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住宅小区可选择自然坡度在25%以内的地段,其地形即使复杂,经过一定的组织和局部改造,是可以合理布置居住建筑的。自然坡度在25%~50%的地段,建设困难较多,土石方量也大,建筑群体布置及设计受到很大限制。自然坡度在50%以上地段,最好不选作建筑用地,可作园林绿地。应注意山区丘陵地区建设特点,对农耕地作切实的调查,全面分析比较,充分利用适宜建设的山坡薄土、瘦地、荒地作为居住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良田。要充分利用劣地,对丘陵间和坡腰良田好土要十分珍惜。 二、住宅小区规划选址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及各地方城市规划条例是小区规划选址的重要依据和应该遵循的原则。住宅小区选址定点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有:住宅小区选址定点的书面申请报告;计划部门的批件,反映建设项目的内容、规模、投资额等;有证测绘单位实测能反映拟建设位置及周围相互关系的一定比例的现状地形图。城市住宅小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 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 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 1、土地使用体系。 1)土地使用的复合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 前言 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 4、气环境系统; 5、声环境系统; 6、光环境系统; 7、热环境系统; 8、绿化系统; 9、废弃物管理与处臵系统;10、绿色建材系统。本《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本《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在执行本《导则》时,应同时执行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 1、总则 1.0.1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国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考点(最新版).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建筑学考点(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建筑材料物理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实体部分体积之比 B.空隙率:材料中直径在0.5~5mm 以上的空隙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C.吸水率:材料由干燥状态达到饱和吸水时增加的质量与干质量之比 D.含水率:材料内部所含水分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本题答案: 2、多项选择题 下面四项叙述中,( )是包豪斯(Bauhaus )校舍反映的新建筑特点。A.以功能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B.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C.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D.造价低廉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工业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相比,总平面设计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 )。A.简单流线与复杂流线的差别 B.简单环境影响与复杂环境影响的差别 C.单一尺度与多尺度的差别 D.多学科、多工种密切配合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4、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包豪斯”的有关论述正确的有()。A.包豪斯是英语的音译 B.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C.采用灵活的布局方式 D.常采用对称布图构l一般是在()阶段往往提出一系列控制指标及相应要求,以保证场地设计的经济性。A.区域规划 B.总体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题答案: 7、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中()项为妥。A.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B.等高线间距与地面坡度成正比 C.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等高距 D.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叫等高线间距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素有中国建筑“第五立面”的最具魅力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部分。A.藻井、天花 B.室内装饰 C.建筑群体平面 D.屋顶 本题答案: 9、单项选择题 我国1986年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建筑节能标准是()。A.《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B.《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D.《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本题答案: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实践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实践 发表时间:2016-11-08T13:32:55.94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吴志成 [导读] 住宅工程设计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占投资较少,但它却是项目前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 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住宅工程设计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占投资较少,但它却是项目前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文章结合江门莲湖花园二期项目,阐述了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立面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生活居住小区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从基本生理需求逐步向心理需求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宅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住宅建筑的设计应用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现实意义。 1项目概况 某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为55777.1㎡,住宅面积为47342.9㎡,以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为主。本项目地块位于沙湖镇长堤西路北侧,与镇中心毗邻。地块南面为沙湖河,视野十分开阔,地块形状显长方形横向南北朝向布置。周边环境安静,十分合适开发住宅小区。地块周边配套方便,2公里服务半径内有市场、医院、幼儿园等公共配套设施。 2 项目规划布局 项目地块景观资源十分优越。地块形状规整,而且长边沿着河,地块建筑物既有理想的景观,又能获得良好的朝向。由于地块沿着河,开发商通过打造高品质的住宅小区,从而开拓沿江景色,塑造长堤西路想形成一道亮丽的沿江风景。地块内建筑物是由沿江南北向布置,地块南面前端布置底层住宅,背面为17层高层住宅,地块东西两侧为9层的中高层住宅。区内整体布局高低错落,形成丰富的建筑组合体型。沿江面建筑景观层次感强烈。地块东侧沿街布置商业网点,满足其区内及周边的生活商业配套需求。区内高层建筑采用底层架空方式,使区内行人视野得到延伸,获得更好的小区内空间。高层下面设置一个半地下车库,以满足区内停车需求(详见图1)。 3 住宅建筑设计 3.1 住宅设计理念 利用地块本身的环境优越性,小区二期建筑都有良好的朝向。在住宅户型设计中,尽可能争取住宅起居室和主人间向南和沿江景观面。 (1)合理的房间尺度,合理的功能分区。根据人体尺度及功能要求,设置不同功能的空间尺度。比如: 设计客厅时,均留有两面相对较长的实面墙; 厨房设计考虑洗、切、烧的顺序来安排设备,配置相应的案台,并留有冰箱位置; 卫生间将洗浴、便溺、盥洗、洗衣功能加以组合分隔,并考虑洗衣机位置。户内设计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公私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等,通过恰当的空间划分使居住生活空间和生活行为适得其所,进而获得最佳的居住空间环境。 (2)重视朝向、采光及通风。户型设计保证每户主卧室及起居室都有一个向南的朝向,做到明厅、明卧、明厨,餐厅的设置也相对独立,靠近外墙,自然采光。户型设计皆考虑穿堂风路线短直,特别是南北起居厅与餐厅对穿的户型设计,通风流畅。莲湖花园二期项目高层5#、7#、8#楼标准层平面图如图2所示。 (3)设备管网的有效组织。所有厨房、卫生间均设集中管井,保证室内美观。结合住宅小区的发展趋势,在单元公共区内设置管井,每户均采用电表、水表、燃气表出户系统,为小区物业管理提供了方便,为智能化小区创造了条件。 (4)宜人的公共部位设计。公共部位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空间的特点。每栋楼的1 层均设计了面积适当、空间形态完整的大堂空间,所有公共部分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以满足残障人士及老年人的要求。 3.2 住宅室内空间的组织设计 在户型平面设计中,将有限的面积进行合理分布,起居室、餐厅、厨房组织在一个区,将卧室、卫生间集中在另一个区,从而形成了公共活动区和私密性较强的卧室区,即动区和静区。精细化平面布局,细致地分布住宅中的各种基本居住空间,甚至对家具的尺寸及摆放都作了细致的考虑。另外,在结构设计上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可变性,室内大部分墙体都可以根据需要拆除而重建空间,以适应不同家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知识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知识要点 一、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下列城市规划指标或有关名词: 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地上所有建筑面积之和;建筑用地面积是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准,不含代征用地。 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女儿墙高度计算;坡顶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6.建筑密度: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即: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7.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8.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9.停车泊位:是指地块内应配置的停车位数量。 10.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即为建筑红线,任何建筑物(包括台阶、雨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11.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12.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13.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建筑间距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4.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5.日照间距系数:是指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6.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要按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其中有些内容绝少、甚至从不与他人交流——然而它又与公众意象大体相近。这回总公众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强制性与包容性。 这种分析仅限于可见的物质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一些影响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譬如一个地区的社会意义、功能、历史,甚至名字,这些都将在本书中详细解说,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释形式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认为物质的设计形式应该用来强化这些意义,而不是弱化它们。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能归诸于物质形式的城市意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当然,这些元素可以用于更普遍的意义,因为它们总在各种环境图景中反复出现。我们试对它们作出如下定义: 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

或关注。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 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某些中心节点是一个地区辐射影响力的焦点,并作为整个地区的缩影,成为一种象征标志,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核心”。当然,有许多节点,既是交接点,有时汇聚点。节点的概念与道路有关,因为汇聚点通常就是道路枢纽,

建筑学学习计划

篇一:建筑学专业——完备学习计划 对于考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建筑历史这门专业科目复习参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然而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复习的时候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 建筑历史的复习大家的区别最主要在于复习的精细度,那些大的线索有用心的人基本都能记下来,可是比如某个建筑的建造年代这样一些细节信息就不一定大家都会去记,赢就赢在这些地方了,所以在复习的开头就要养成好习惯,要关注细节信息。 一、专业信息介绍 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 学校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具体专业: 目前,建筑学院已经形成“建筑?规划?景观?技术”四位一体、交叉融贯的学科架构,以及 “985工程”六年制本硕统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建筑学院是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 的重点建设单位。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是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在2003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两次被评为第一名。六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培养了近五千名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建设岗位上、在国际建筑舞台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批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学术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国建筑事业各个时期的领军人物。 建筑学考研分为三个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方向和建筑历史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和建筑技术方向的初试内容一样,参考书目也一样,建筑历史方向的专业课不同,单独出题。 081300建筑学 01建筑历史与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1德语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4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与文物保护设计(6小时)考试科目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考试包含建筑、规划、景观等3个方向组合题,学生可自行选做,其中一个方向的内容可占总分的80%左右。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建筑理论或文物保护理论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 241德语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1建筑设计(6小时)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建筑设计理论 03城市规划与设计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或 241德语或 242法语③602(建筑/城市/景观)历史④51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复试时专业综合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